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读书论坛交流材料范文

读书论坛交流材料精选(九篇)

读书论坛交流材料

第1篇:读书论坛交流材料范文

购买一本面试书籍。考生在得知进入面试名单后,应该购买有关面试的书籍来阅读学习。由于市场上面试书籍的内容大体相同,建议考生不要多买,买一本读深、读透就够了。如果觉得一本不够,考生可以在书店里简要看看同类面试书籍的不同内容,做到心里有数即可。

下载一款面试软件。当前,网络上出现了一些面试软件,比如有一款叫做“面试第一”的软件,就是由一名面试成功者编写出来的,软件内容包含了面试教材、历年真题、考生经验以及模拟试题等等,内容相当齐全,得到了很多考生的充分好评,考生不妨到网络上搜索并下载使用。

融入一个面试论坛。随着公务员考试的不断升温,互联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公务员考试论坛,其中也包括面试论坛。面试论坛能够给考生带来很多信息,同时亦为考生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考生在加入论坛时,一定要选择人气足、信息量大的论坛,比如“学生大论坛”、“中国招生考试论坛”等。

加入一个面试群。QQ软件是当前大家常用的一种网上即时通讯软件,该软件提供了一种“群”功能,由群主设定群的主题,并由网友自愿加入。在“群”里,既可以找到几十乃至上百个志同道合的考友,又可以与他们实现即时交流,实现考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提醒、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此外,很多群还提供了资料共享功能,考生们可以在群里实现备考资料的共享。

第2篇:读书论坛交流材料范文

在此情况下,我们思考:教研如何向纵深开展?怎样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有效整合、“捆绑运作”?通过怎样的途径与方式能够真正让科研为教研助力,提升教研品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整合教科研是提升教研品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化策略。

这里所说的“教科研整合”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人员的整合,即全体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工作,不再分课题组和非课题组;二是指课题研究和学科教研在内容与形式上的整合。

一、教研公开课与课题研究课合二为一

我校语文组开展《小学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特征与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我们将此课题项目确定为教研主题,全校36位语文教师,全员参与课题研究。每学期初,将六个年级36位语文老师的研讨课进行统筹安排,形成一份“课题研讨课安排一览表”,每个年级“承包”两周时间,开设6节课题研讨课。

如,六年级备课组6位语文老师“承包”第三、第四周的研讨活动。第三周安排3位老师开设研讨课,第四周再安排3位老师。其中1节作为年级推荐课例,在双周周四下午的全校教研中研讨。

例,六年级备课组“高年级纪实作文”课题研讨课安排表。

教研课与课题课合二为一,辅之以“年级承包”的方式,使得课例的研讨有条不紊、顺畅自如,也切实保证了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主题鲜明、课例集中。老师们对全学期的教科研思路清楚明了,提前知晓每周的课例观摩时间,便于提前做好听课安排,提高了工作实效。

教研课与课题课整合后,教师专心思考作文教学,安心开课与研讨,两年内共开设作文课例150余节,为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课例。

二、教师阅读书目合二为一

我校重视教师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同时严格要求做到有阅读、有批注、有心得、有交流。如果严格要求语文组教师既要阅读全校性的通识类书籍(每学期2本),又要阅读课题组要求的书籍并撰写读书心得,无疑会增加语文老师的负担,有的老师就会敷衍应付,影响阅读效果。书,是不是读得越多越好?在阅读书目方面可否整合?如何整合?

通过协商,最终达成这样的共识:课题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本通识类书籍进行精读,如,《谛听教育的春天》或《静悄悄的革命》,再阅读一本课题组指定的书籍。如,管建刚老师的作文系列著作《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于永正老师《五重教学法》等。课题组教师撰写的读书心得,可以是通识类书籍,更可以是课题组要求阅读的书籍。

通过这样的整合,课题组教师在阅读书目的数量上与全校教师保持一致,都是每学期2本。但在书目的选择上更灵活、更多样。教师无需为读而读,保证阅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教研活动与课题论坛合二为一

以往的教研基本延续听课、评课的常态化运作模式,最多穿插一些理论材料的学习。这样的教研主题不明,低效、乏味。其次,课题组需要开展“课题论坛”活动,这同样要占用教研时间。将教研和科研整合后,我校将语文教研组两周一次的教研升级为“课题论坛”,围绕课题研究的不同切面、不同角度、困惑与不解,有主题、有序列地安排论坛主题。

“课题论坛”活动时间为双周周四下午,这原本是语文组教研活动时间,整合后也就是课题论坛时间。“课题论坛”的流程基本如下:第一节课先进行课例观摩。观摩的这节课例为每个年级推选的代表课例。第二、三节课进行专题交流,在“专题交流”环节,设置主持人,主持人一般由教研组长或课题小组长担任。专题的设置以当周展示的年级所承担的子课题,如“童话体写话”“观察写作”“纪实作文”为主题。“课题论坛”最后是由课题顾问进行专题指导与点评。

如,在课题研究经历了一个阶段之后,教师对习作讲评课与习作指导课的优点与不足产生困惑。教研组与课题主持人共同协商,组织了一场“讲评课好还是指导课好”的课题论坛。论坛前先由五年级“承包”的2周研讨时间内安排了3节作文指导课,2节作文讲评课,全组教师先观摩课例。在周四下午的“课题论坛”时间内,第一节课先观摩一节作文指导课,第二节课进行辩论。课题组36位教师分成正反两方,结合收集的资料、案例,结合教学实践,展开激烈辩论。

这样的课题论坛活动,不再是以往的“听课评课、就课议课”,而是围绕一个主题先听课观摩,再讨论互动。教科研整合后组织的课题论坛,信息量大、方式新、收益多,深受教师欢迎。

教研与科研进行“绑定”,教研与科研有效整合,保证了人员和时间,让科研真正落地,让科研助力教研,让教研有效提升。科研真正做,教研扎实做,研讨更深入,形式更生动,效果更明显,有效提升了教研品质。

1.教研专题更集中,特色初显

语文学科涵盖了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习作教学等领域。仅是阅读教学,还有精读课、略读课等不同的课例与课型。通过教科研整合,我校语文组的教研专题始终围绕“作文教学”进行,始终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展开,教研主题相对集中。上至教研组长,下至备课组长和课题教师,大家目标一致、思路统一,拥有共同的话题,不同学段、不同年龄层的教师都能在共同的话题上找到契合点。

通过教研与科研的有效整合,我校语文组在低年级童话体写话指导课,中年级观察习作课和高年级纪实作文指导与讲评方面积累了大量原创课例,更积累了小学习作教学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正因为我们将教研与课题科研进行整合,集中精力研究作文教学,“人人开作文公开课”和“作文教学特色”已日渐成为我校语文教研特色。

2.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首先,教科研整合让教师对科研产生了认同感。教师普遍认为,原来科研也可以如此亲切可感,科研就在身边,就在同伴的课堂上,就在两周一次的“课题论坛”中。在近期面向语文组教师征集的“参与教科研整合”微感言中,有位教师这样写道:“以前总是年复一年,一课接一课地上课、听课、评课,到头来总发现毫无所获。参加科研型教研后,对低年级童话体写话从困惑到明晰的过程就是体验科研幸福感的过程。”

第3篇:读书论坛交流材料范文

1、搜索网站:

google.com

全球最强大的搜索网站。在语言学习中,它的功能至少包括:

搜索新词可用之语境、确认某种搭配或用法是否准确、通过同时输入中文及“English”寻找可能存在的双语介绍、查询文学作品译本、了解某一类事物的相关知识等。

yahoo.com 雅虎分类检索。

2、汉英、英汉、英英、汉汉词典类:

iciba.com/

金山词霸网站,可以下载部分字典软件的共享版,英汉之间各种转换都有。词条数一般在百万以上。建议还是直接去买软件好,作为案头常备工具,还可随点随译。

sunrain.com/

太阳雨汉英英汉词典,内容丰富,可以添加词汇,并有水平不错的论坛。

m-w.com/

韦氏大词典,英英,韦氏字典家族尽览。

thesaurus.com/ (dictionary.com )综合词典,同义词/反义词,分类,英英。

dico.isc.cnrs.fr/dico/en/sea

3、百科辞典类

bartleby.com/reference/

美国最大的免费在线参考网站。下有Columbia Encyclopedia, Roget’s Thesauri,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Columbia History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等众多参考词典。更新快,内容丰富。英文。

encycolpedia.com

在线简明哥伦比亚百科全书,有5万多词条。英文。

education.yahoo.com/referenc...edia/index.html

在线简明牛津百科全书。英文。

s9.com/biography/search.html

人名词典,可通过名字、关键词或时间查询28,000位世界著名人物的简要介绍。英文。

getty.edu/research/tools.../tgn/index.html

地名大词典。英文。

db66.com/index.shtm

新近开通的知识在线,号称网上最大中文知识库,有世界知识、中国文物、音乐、体育、历史等百科全书。需要注册。(有待进一步观察。)

xingfusi.com/fxd/lookup.htm

六合一佛学大词典,每个词条都有详介及英语译法。

al-islam.org/encyclopedia/index.html

英文伊斯兰教百科全书。(价值待考。)

carm.org/dictionary.htm

英文基督教神学词典。(价值待考。)

ask.com/

最常用的提问网站,可以通过查询分类查找问题答案,也可上帖提问。

二、 综合学习网站(听说读写译)

1、翻译

bilinguist.com

汉英论坛,高手云集,可上贴提问,回答率高。 (最好问比较难的)

chinatranslate.com

中国翻译网,号称全国最大的翻译专业网站。知识全面,但更新较慢。

gb.transea.com/

机器即时翻译,适合整体翻译网站及段落,但不够准确。适合一般人。

cn-trans.com/

译者俱乐部,个人网站,其精选短文与翻译论坛尚可。更新慢。

jbfeng.com

自由翻译者冯京葆的个人网站,包括翻译知识、译坛趣事等。更新慢。

rahul.com/lai/companion.html

翻译者家庭助手。英文。

2、语法、阅读、教学、写作

wfwok.topcool.com/grammar.htm

比较详尽的语法教程,包括练习,可下载。

home.njenet.com.cn/ewriting/w/ewriting.htm

东南大学研究生写作课程,只有7单元,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却很有帮助。

edufind.com/English/grammar/subidx.cfm

英文在线教学网站的语法部分,120条。

Englishchina.com/

英语中国,有丰富的站点链接,更新较慢。

icansay.com/

英文锁定。有很好的时文阅读材料。

edu.combig.com/kaoyan/e4/245/20000524/25387.htm

网大英语试题库。

webster.commnet.edu/writing/writing.htm

英文写作助手。多种国外资源链接。

3、社区、听力、口语、演讲

crazyEnglish.org

疯狂英语俱乐部。英语学习方法、教程、各种最新资料。

hongen.com/eng/index.htm

洪恩在线。英语学习社区。外教讲座。

edu.china.com/zh_cn/elearn/s...st/index.html

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

tingli.com/

听力网,众多时文,可下载收听,用REALPLAYER。

listeningexpress.com/

部分VOA、BBC、NCE的听力材料。略显粗糙。

yyEnglish.myrice.com/pages/data1.htm

羊羊的听力资料库,网况良好时请多多下载。

un.org/av/

联合国广播,需待网况良好时使用。

broadcast.yahoo.com

雅虎广播站,多个频道。需相应网速。

historychannel.com/speeches/

美国历史频道演说集,需要REALPLAYER。

americanrhetoric.com/speechbank.htm

强大的名人演说集(文本+录音)。可搜索。

library.westmont.edu/bibinst...ds/Com15.html

英文公共演讲练习资源。

三、 常用背景材料(外交、政治、经济、文化)

1、中国

fmprc.gov.cn

外交部网站。双语,有针对各国的外交政策及概况等,案头必备。

moftec.gov.cn

外经贸网站。双语,了解我国对外经贸情况必备。翻译园地颇具规模。

peopledaily.com.cn/item/zgjgk/main.html

中国机构及主要领导人资料。有英文。

china.com.cn (china.org.cn )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由国新办合外文局领导。多语言网站。有中国知识、政府白皮书、中国文化产业报告等。

ccnt.com.cn

中华文化信息网,由文化部领导,综合性强。英文部分属<中国文化艺术丛书>之英译本。

chinavista.com/entravel/culture.php

介绍中国文化的双语网站,语言地道,内容丰富,包括各种菜谱等。但更新不快。

chinapage.com/classic1.html

中国典籍,部分有英文版,特别是四书。

2、国际

un.org

联合国。五种语言对照。包括新闻、发言、文件、活动等大量内容。

unesco.org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五种语言。材料丰富。

europa.eu.int/index_en.htm

欧盟网站。

oau-oua.org/

非统组织。

education.yahoo.com/reference/factbook/

雅虎的世界知识网站,综合性强。

countryreports.org/

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英文网站,有地区论坛。

ispa.org

国际演艺界协会。有世界艺术网站链接。

whitehouse.gov

美国白宫。了解美国政治必备。

四、主要媒体、英语杂志

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多种语言。背景知识丰富。旗下多个热门论坛,包括英文论坛ChinaForum。

xinhuanet.com/English

新华社。新闻量丰富,分类详尽。多种语言。

chinadaily.com.cn

中国日报。国内最大英语新闻媒体。适合新闻搜索。

cri.com.cn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多种语言。内容丰富。文化内容多。下载方便。

cctv.com.cn

央视国际网站。可提前一周下载节目预告。英语频道纪录片不错。

scmp.com/

香港南华早报。英文报纸,需注册。

zaobao.com/bilingual/bilingual.html

新加坡《联合早报》汉英双语专辑,既有关于当代英语用法的讨论,也可了解亚洲人对于世界的若干观点。

iht.com/frontpage.html

国际先驱论坛报。英文。

worldpress.org/index.shtm

世界新闻综合评论。英文。(待考查)

nytimes.com

纽约时报。需要注册。英文。

feer.com/

远东经济评论。英文。

dsc.discovery.com/

探索杂志。

nationalgeographic.com/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discover.com

<发现>科学月刊。英文。(待考查)

aldaily.com

世界文化、艺术、出版界动态及丰富的评论与知识。强大链接。英文。

newyorker.com

<纽约客>文化评论杂志。英文。

oeol.com/

“牛津英语在线” ( Oxford English On line )

一个由牛津大学的毕业生们创建的英语学习网站,它致力于帮助中国人学习纯正的英语。该网站除传播英语知识,帮助中国人学习英语以及提高用英语自由交流的技巧外,还能提供各种到国外留学的信息,并且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知识。这是一个免费网站,它提供的所有知识、信息和服务都是完全免费的。

putclub.com/

英语新闻听力Put English Club

第4篇:读书论坛交流材料范文

(一)寻找契合点,从阅读中获得乐趣

对于学生不喜欢的文章,只要我们找到某个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契合点,一样可以引发阅读兴趣,把“烦恼”变成“乐趣”。前文提到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课,就是将马克思对职业的考虑与中职学生的专业选择相结合,通过一次语文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阅读的乐趣。活动中,运用游戏、竞赛、表演、歌唱、改写等多种形式,还从室内到室外进行活动,形式多样,既注意了语文能力,比如阅读和朗读、口语、写作等能力的培养,同时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课文内容进行实际体会和延伸,寓教于乐,让学生兴趣盎然,从中得到的知识和能力让学生印象深刻并学以致用。

(二)名人对对碰,作品找不同

“作品找不同”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同一作者的两篇内涵相类的作品。这里用到的课外文章一般选用学生在预习阶段找到的材料,或是《语文练习册》里的拓展阅读文章。另一种是两位名家同一类主题的文章,主要是课本里的,也可能是学生找的预习资料。通过比对主题、风格、语言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比如:《语文(上册)》中的两篇文章《我很重要》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在岭南大学黄花岗纪念会的演讲》则告诉我们烈士们主动放弃生命。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懂得质疑:个体生命重要,烈士为何又不珍视生命呢?再联系当前世界形势,引导学生思考另一个问题,黄花岗烈士明知不可而为之,以卵击石与清军作战,这跟的有何不同?通过这样的比对,学生真正深入到文章的灵魂深处,理解更透彻,同时与时事联系进行分析,又让学生学得了观察并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会觉得这个很实用,因为它的“实用性”而喜欢上这种上课方式和上课内容。而时事的引入,让学生借古鉴今,更有代入感,还会觉得这样的思维使自己深刻、成熟,获得成长的满足感。这种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相当常见,就不一一列举了。笔者的做法稍特殊的一点是,用来对比阅读的文章经常会选用学生自己挑选的课外文章,学生容易有认同感。有时两次语文课时间隔得比较近,教师可准备的时间不多,会有需要现场发挥的时候,因此比较考教师的实际水平。有时教师故意不让学生提前交预习资料,现场看文现场点评,彰显实力,更能得学生好感,并有一种跟老师朋友式地“肩并肩头碰头”阅读的亲近感,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塑造出一个有水平又亲切的老师形象,让学生心甘情愿跟这样的良师益友共同阅读,分享阅读心得。这样的阅读课堂往往洋溢着温馨宁谧的气氛,让师生的共同阅读成了知己间谈笑风生的聊天模式。

(三)加分激励,引导学习和思考

课文《飞向太空的航程》很长,而且科学术语比较多,学生连书都不想翻。笔者干脆将文章的要点和该掌握的主要内容分成三类题目,让学生抢答。一类是书上可以找到的数据和相关知识,1分;一类是需要归纳的内容,两分;还有一类就是需要经过一番思考才能回答问题的,含金量高,所以分数也大幅提高,大概5-10分。这样一来,学生把上课当作抢答游戏,为了得分,拼命翻书,积极讨论思考,在不知不觉中,被教师引导着读透读深课文,而学生也因为自己的努力获得许多加分而快乐满足,下课铃响了还要求老师继续出题,卯足了劲要把分数提上来。

二、由课内到课外,引导阅读趣味,培养自主阅读习惯

(一)建网络课堂,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教学中,利用各种方式让学生直接与作者“对话”交流,是一种富有趣味性的方式。多媒体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交流、操作和评价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和实际操作实践,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良好品质。同时促进了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在教学中适当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是当前丰富阅读教学方法,增强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教室里电脑的上网功能,使得师生对话的对话教学方式得以更好更全面实施。学生爱上网,除了网上聊天,也喜欢上论坛看看网络或朋友写的帖子,还会跟帖评论。教室里学生无法做到人手一台电脑,但人手一部或多部手机却是事实。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QQ,每个班级也有Q群。教师可利用Q群论坛发表文章,可以是课文、也可以是相关文章,甚或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写的下水作文,让学生阅读后在后面跟帖。教师适度引导,在回帖中引导话题,把握谈话方向。以聊天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论坛上欢声笑语,唇枪舌剑,大家热烈争论,教师虽然也参与,但大家都忘了师生之别,各抒己见,甚至因为教师故意提出的意见,学生们齐心协力攻击教师,而在争辩中,也被有心的老师塞过去许多知识和方法。课堂是无声的,然而会心的微笑在教室里蔓延。

(二)用预习资料,分享阅读的快乐

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很多语文教师都会使用诸如:课前十分钟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作品、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制作读书卡片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着重介绍比较有笔者个人特色的促进阅读方法———课前预习。教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上课十分钟进行预习竞赛。具体做法是:学生以组为单位,在课前准备与新课有关的写作背景、作者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拓展阅读文章简介等,课前各组长将本组收集的资料交与教师。教师从中选取最合适或最有趣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述,引入新课。每被教师选中一个材料,该组全体组员可加1分,制作该条材料的学生加2分。为了取得更多的预习加分,学生主动出击,单独或合作,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寻找“最合适”或“最有趣”的相关资料。因为每周只有两次语文课,而且一个单元只有一半时间是阅读课,因此学生大约2-3周合共只需准备3篇阅读课文的预习材料,而且还可以小组合作找资料,所以任务不算繁重,既能轻松完成又可轻易得分,学生很乐于去完成,因此每回的预习资料都准备得特别丰富、精彩。被选中材料的学生既可得分,又有了在课堂上跟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的愉悦,格外地有成就感,下次的预习就加倍认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性循环,养成了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第5篇:读书论坛交流材料范文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各题。

神奇的博鳌

2001年2月27日,一个非官方、非营利、定期、定址的国际会议组织――“亚洲论坛”正式永久定址在博鳌。这是在中国落户的第一个国际组织。

博鳌,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琼海市东部的一个海边小镇,面积86平方公里,地处亚热带边缘,北纬19°,东经110.5°,西与琼海市嘉积镇相距8公里,距海口105公里,南与三亚相距200公里。博鳌之名的来源在于该镇的中心――东屿岛,它远看很像一头游向南海的巨鳌,具有“博览天下,独占鳌头”的气势。

博鳌是世界河流入海口自然景观保存最完美的地方之一。它具备了优美的景观:万泉河、九曲江、龙滚河三江交汇直奔南海;河海交汇处在山岭、沙滩、田园的环拥下,生态保存完美;东屿、沙波、鸳鸯三岛相望。被列为吉尼斯记录中“分隔河、海最狭窄的半岛沙滩”的玉带滩,将河水、海水分割,一边是烟波浩渺的南海,一边是平静如镜的万泉河。站在博鳌水城的高处,只见远山如黛,椰林葱郁,水鸟翔集,一派热带海岛风光,俨然一个世外桃源。外国专家称她为世界河流入海口中自然环境保存得最完美的处女地,宛如人间仙境。

博鳌水城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加上海南经济特区开放的政治环境,将为国际会议及国际交流提供一个中性的、具有民间色彩的空间和舞台。亚洲选择博鳌,也许是机缘。从此之后,三江汇流入海的澎湃声,应和的将是更雄浑、更豪迈的亚洲的声音。

1.在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在横线上解释词语的意义。

独占鳌头( ):

俨然( ):

2.根据文意进行归纳。

第二自然段介绍了博鳌的――――和――――。第三自然段描绘博鳌最主要的地理特征是――――――。

3.文末最后一句“三江汇流入海的澎湃声,应和的将是更雄浑、更豪迈的亚洲的声音”有什么含义?

4.读完全文,你认为“亚洲论坛”定址在博鳌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5.“亚洲论坛”定址在博鳌,迎来了四海宾朋,给博鳌开发乃至海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此时你最想对博鳌的开发建设者、博鳌人民(或海南人民)说一句什么?

对博鳌的开发、建设者们说:

对博鳌人民(或海南人民)说:

6.玉带滩风景绝美。请依据文中第三自然段对“玉带滩”的简要描述,发挥想象,对玉带滩及周边景致作具体描写。(100字左右)

7.根据你的了解和分析,“亚洲论坛”定址海南有何意义和价值?(100字以内)

(选自海南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

【解题指导】

中考阅读题,命题人十分重视。首先是选材。选材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有一条是人们的共识,那就是材料要与学生的生活贴近,内容要是学生所熟悉的,难度要能反映学生的水平。

《神奇的博鳌》这一短文,反映的是国家大事,海南大事。博鳌在海南,海南学生无人不知,没人不晓。但是,对博鳌的关注,对博鳌的认识,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表现自己的理解、认识水平的文字表达能力,就因人而异了。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命题人力图通过这一文段,设置试题,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存的环境,思考它与自己的关系,促进学生增进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检验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1.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字词读音、意义的把握能力。现在的语文试卷一般不单设基础题,而是放在阅读中来考查带有综合性的对字词的理解掌握能力。参考答案:独占鳌(áo)头:科举时代中状元,现在比喻占首位,居第一位。鳌:大鳖。俨(yǎn)然:形容很像。

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参考答案:地理位置 命名由来 三江交汇(或“世界河流入海口中自然环境保存得最完美的处女地”等)。这道题目难度较小,理解难度不大。只需抓住文段的中心词就可以答对。第三个填空可以有不同的答法,体现的是关注学生,给学生以自由表达的空间。

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句的分析理解能力。阅读全文后不难理解,博鳌论坛吸引来了亚洲各国政要和专家,亚洲各国必将以此为契机,着眼于亚洲各国的发展,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因此,可以说,博鳌论坛应和了和平发展的主旋律,奏响了亚洲发展的凯歌,为亚洲的发展与振兴带来了机遇,也为博鳌走向亚洲乃至世界,为博鳌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参考答案:博鳌走向了亚洲,融入了亚洲发展大潮,与亚洲息息相通。

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理解能力。本题的答案,其实已经在文章最后一段的开头有所交代。本文虽然较多交代的是博鳌的自然地理条件,但考生关心时事政治的话,应该不难理解,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海南开放、优越的政治环境,也是亚洲论坛在此举办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加上海南经济特区开放的政治环境。

5.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弱项。命题者就是想通过这道题检查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这里有明确的对象,需要考虑说话得体、顺畅。对博鳌的开发、建设者们,可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也可以表达对他们的希望、理解、赞扬等等,如“你们的业绩将与三江同在”等;对博鳌人民或海南人民,重在表达对他们的希望,如:“为博鳌增光,为海南添彩!”“爱护博鳌,如同爱护我们的眼睛。”

6.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想像能力和书面表达(尤其是描写)的能力。这里的要点需兼顾玉带滩和周边景致两个方面,描写要具体,字数要符合要求。考生不一定去过玉带滩,但依据文中提供的有关材料,结合以往的认知经验,展开合理的想像,解答此题,难度也不大。

7、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平时对信息的关注、搜集和思考情况。比如可以从促进海南的旅游产业发展出发,也可以从提升海南的国际地位出发来思考。参考答案:“可以改善海南投资环境,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更好地加快海南的改革开放,加强与亚洲及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流,提升海南的国际地位”等等。

第6篇:读书论坛交流材料范文

随着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高级会计师也在经济行业显得特别突出,同时也对将来的经济市场带来了激烈的挑战。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高级会计师常识与心得,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一、文献与信息的收集原则

收集论文资料,要遵循这样几条原则:定向、真实、充分、新颖、及时、阶段性和读思结合。

1、定向:确定收集范围,紧紧围绕当前课题,拟定文献收集大纲,明确收集目的、内容、时间界限和文献类别,以节省时间和精力。

2、真实可靠:收集第一手资料,而不是经过几次转引的资料,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把握资料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3、充分:(1)收集资料要全面,不要只收集某一类资料;资料系统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资料、前沿性资料和灵感性资料或触发性资料;(2)收集主要的材料,而不是次要的材料,要抓住要点与特点;(3)不但要收集与自己观点一致的资料,也要收集观点不一致或与自己构思矛盾的资料;

4、新颖:了解最新动态,收集最新资料,以免重复劳动;

5、阶段性:收集资料要紧密结合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论文写作是分阶段的,因而收集资料也必须坚持阶段性原则。大致来说,第一步查阅资料,是提炼观点,发现问题的阶段,第二步查阅资料是验证观点或论题是否有价值、有无新意、能不能写的阶段,第三步收集资料是编写提纲、行文的阶段,第四步收集资料是文章的修改阶段。

6、读思结合,及时记录:融入自己的思考,作好摘录和笔记,使资料活起来;及时记录,否则长稍纵即逝,过后查阅,费时费力。

二、文献与信息的收集渠道及思路

研究一个课题,我们首先要了解该课题的历史概况、涉及的主要人物、已出版的主要书籍及代表性文章,他们的主要观点及争论的焦点;同时要密切关注相关研究机构和杂志的动态,了解当前研究的最新成果。关注当前学者的相关调查、报告、综述及其他专题资料;了解政府观点(政策、会议、讲话)、学者观点(专著、杂志、访谈、论坛)、群众观点(调查、采访报道)等;把握其观点的分歧之处及当前课题存在的问题。常用的收集渠道有:

1、图书馆收集:包括电脑关键词检索、书目分类检索、索引工具书检索及咨询等;

2、互联网收集:包括通过搜索网站用关键词检索。常用的关键词有:调查、报告、综述、研究所、专题、历史、论文、索引等。

3、交流性收集:包括学术报告会、学术交流会、师生课堂交流、同行日常交流等。

然而,面对浩瀚的网络和图书馆资料,我们如何更快地收集到我们所需的信息呢?以下是收集资料的基本思路:

1、概况的线索,收集基础性资料:关注史学专著和教材(如《…史》、《…概论》),了解本课题的来龙去脉,了解历史上曾研究本课题的大学者、重要观点及代表作品,然后根据史论中提及的重要人物和著作追踪查询。

2、导师的线索,收集关键性资料:导师提供的阅读书目,一般都是导师认为值得一读的重要书目。以导师提供的阅读书单为源头,了解课题概况,追踪查阅文献资料,这也不愧为一个省力的好办法。

3、报刊的线索,收集最新的资料:跟踪阅读几份重要的报刊杂志,关注本课题的动态;如《…学报》、《南风窗》、《南方周末》、《参考报》、《文摘报》等。

4、网络媒体的线索,收集前沿性资料:通过专业搜索网站、网站推荐链接等检索国内外关注该课题的知名网络。(1):搜索历年的论文资料,了解学术动态。(2)研究机构网站:进入我国的高校、研究所、相关专家的专业或专题网站、商业培训或教学辅导网站进行检索;借用网站收集的专题资料及研究成果,了解跟踪当前的研究动态;(3)政府网站:进入政府相关网站搜索政策法规及专题信息等;如北京之窗、人民代表大会等。(4)海外网站:进入海外的相关网站及学者论坛等进行检索,捕捉相关资料或不同观点。(5)新闻媒体网站:进入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媒体网站,收集相关的重大新闻、事件、讲话及评论等;。(6)网络图书馆:进入国家重点图书馆及书库网络,弥补本地图书馆资料不足的缺陷。(7)出版社和书店网络:进入出版社和书店网站,了解最新出版的图书信息。

5、工具书线索,收集充分的资料:(1)索引书目:通过《全国总书目》、《全国报刊索引》、《中国…文献题录》、《…内部资料索引》、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分类进行全面检索。包括文献题名索引和文献内容索引。(2)文摘:通过《新华文摘》、《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文摘报》、《中国人民大学文摘资料卡片》等查找相关文献内容。(3)其他参考工具书:通过辞书、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类书、政书、文献汇编、表谱和图录等查找相关文献;其中类书和政书记述我国古代文献及典章制度。

三、文献与信息的收集方法

1、索引逆查法:在使用索引工具书查询文献资料时,常采用逆查法,按课题检索的时间范围,由近及远地查找文献,适用于全面获得资料。

2、引文追溯法:以检索到与课题相关的一批文献为起点,通过这些文献的引文、注释以及附录参考文献为线索进行追踪查找,适用于文献线索很少的情况下使用,其缺点是获得的文献往往不全面。

3、网络搜索法:充分利用搜索网站、书库网站、中外网络图书馆网站、站等,对资料的资料号、标题、作者、摘要、附录等,作分类检索、模糊检索、转化检索、英文检索。

四、文献与信息的记录

1、标记或眉批:在精读著作上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见解或评语、或解释、或质疑;在重点、难点、精彩处画上各种记号。

2、抄录或复印:在卡片或笔记本上记下原文的重要处、精彩处或重要的材料,以作为自己今后写作时论证、引证之用。篇幅太长也可以采用剪报、复印等方式。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包括主要责任人或作者,书名或篇名,出版地及出版社、出版时间或杂志卷期、页码等。

第7篇:读书论坛交流材料范文

广东省南海市石门中学 王 跃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The CEO Forum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认为,通过把数字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将数字化内容有效地与课程进行整合,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把数字资源和学习方式纳入学生的学科课程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可以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形式,实现对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使用合作、富有创意和生动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目标。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开发数字化学科课程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和数据文件等。整合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科课程,可以有以下几个途径:

1.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

即以现有的课程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有效地利用因特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补充与课文相关的背景材料,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还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开发多媒体教材

教材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目前我们所用的教材主要是“印刷品”,整合数字技术与学科课程有必要开发多媒体教材。与“印刷品”教材比较,多媒体教材有着显著的优势:首先,容量大。一张普通的光盘可以容得下1000多张图片、3张光盘就可以容得下一套自1768年第一版以来至今已有十五版、足以放满一间屋子的《大英百科全书》。而且,随着技术的更新,光盘的容量和运行速度还在不断地提高。其次,多媒体教材可以将不同媒体所记载和表达的信息融为一体,提供文本、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呈现方式的学习材料,满足学习者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需要。这些学习材料也很容易分解、组合、检索、提取与利用,为知识的获取和保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开发网络课程

网络是数字技术的核心。开发网络课程就是要利用网络技术,将学习的内容编成超文本结构的HTML或Java语言,存放在Web服务器上,学习者可以通过浏览器在网上进行学习。网络课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网络课程也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多种途径,如可以通过E-mail、聊天室、电子论坛和BBS等方式实现网上讨论、网上答疑和网上作业等学习形式。

二、数字化学习工具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掌握数字化学习方式

数字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学习工具:获取信息的工具,如搜索引擎、专业网站等,利用这些工具,可以非常容易地获取各种信息资源;加工处理信息的工具,主要指各类软件,如用来编辑文档的 Word、开发多媒体课件的Authorware、处理数据的Excel和制作动画的Flash等;传递信息的工具,如E-mail等;保存信息的工具,如光盘、硬盘和软盘等;协作学习的工具,如BBS、聊天室、网上传真和论坛等;模拟情景的工具——虚拟技术。

将数字化学习工具整合到课程中,必将引起学习方式的革命,这种革命显著表现在被认为是人类文化之鼎的三足——阅读、写作和计算方式的革新上,从而产生了数字化时代人类文化的新三足:数字化阅读、数字化写作和数字化计算。

1.数字化阅读

数字化阅读从表面上看,只不过是阅读的载体发生了变化,由印刷文本走向了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超文本、超媒体。但透过现象究其本质,我们发现数字化阅读方式对读者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吴伯凡在《从“死书”到“活书”——超文本技术及其文化意义》一文中,比较了印刷文本和超文本的差别:印刷媒体可以说是一种“只读媒体”,其文本是一种“只读文本”,或者说是一种线性的等级森严的文本。超文本的特征是“非线性、非等级、无疆界和面向对象”。他还指出,“作者主权”的阅读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被瓦解,代之而起的是“读者主权”的阅读模式。作者再也无法强行划定“读者”的视野,再也无法高高在上地将单一的形式和固定的内容“推”向读者,相反,“读者”是从信息库中把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拖”出来,作者只是素材的提供者。可见,超文本的出现和使用,使读者由被动地、线性地“读”变成了主动地、互动地和反馈性地“读”。

2.数字化写作

数字化写作的特点首先表现在书写工具上。用笔书写的方式演变为用键盘输入、扫描输入或语音输入等。书写工具的变化不仅提高了书写的速度,而且使书写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作者可以随意修改、复制、增补、删除和打印等,这就将作者从大量的抄写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其次,数字化写作的思维方式有了变化。以前作者是以线性的文本结构来构思的,而在超文本环境中,作者必须用网络化的思维方式来构思,如制作脚本、制作课件和制作网页等就是用这种思维方式来进行写作的。再次,在数字化写作过程中,作者不只是用文字,还可以用符号、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来表达思想。另外,作者也不再是单向地表达,同时也是在与读者进行沟通、交流和相互理解、相互探讨。

3.数字化计算

数字化计算的特点首先表现在计算工具上。传统的通过心、笔、算盘或计算器来进行的计算转向了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从而把人从繁琐的计算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其次是表现在计算的概念上。在传统的观念中,计算是和数字或数学学习联系在一起的;而在数字化环境中,计算越来越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联系在一起,并使社会生活越来越“数字化”,从而大大拓宽了计算的概念。再次是表现在计算思维过程中。在传统的计算过程中,思维的重点在于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即计算本身;而数字化计算的思维重点不再在于计算准确性和速度,因为它们可以由计算机代劳,它的思维重点在于思考“怎么算”,数学思维的重点发生了转移。

三、数字化学习环境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构建数字化学习模式

1.数字化学习环境

数字化学习环境应当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指数字化学习的技术基础,包括:⑴ 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和因特网等;⑵ 资源,如多媒体教材、网络课程和应用软件等;⑶ 平台,向学习者展现的学习界面,实现网上教与学活动的软件系统;⑷ 通信,实现远程协商讨论的保障;⑸ 工具,学习者进行知识构建、创造实践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硬环境为知识显示多媒体化、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数字化学习的软环境是数字化学习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在现代学习理论中独树一帜,它的创立被认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应是被动地接受外部刺激和被灌输知识,而应当是信息的主动加工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且知识的建构应当在更接近、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学习活动、学习情境中。由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够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情境,能提供有利于协作学习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还能够提供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的大量资源,所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实际上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何克抗,《网络教学结构与网络教学模式探讨》,2001.8)。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数字化学习环境和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将学科课程学习的内容置于数字化学习的技术环境和理论环境之中,进行学科课程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

2.对数字化学习模式的探索

数字化的学习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类:

⑴ 基于多媒体学习工具的“创设情景—自主学习”的意义建构模式。这种模式是把多媒体计算机作为认知学习的辅助工具,强调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两个方面。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充分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制作图文声像并茂的课件,创设学习情境。

② 学生利用多媒体学习工具,结合情境和教材,进行思考、讨论、实践和探索。

③ 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力促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和新知识进行重组,实现意义构建。

⑵ 基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问题发现—资源利用”的开放性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强调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的视野从“死抠”教材转向广阔的网络信息背景,锻炼学生在具有海量信息的网络资源中搜索、发现、分析、整理、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自主、自立和自强的品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 教师指导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中去发现问题,确定“感兴趣”的对象。

② 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收集、探索,从中辨别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

③ 利用数字化学习工具,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重组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

④ 验证假说。

⑶ 基于网络学习环境的“主题探究—小组协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是协作组成员围绕同一个主题,在平等、自由和民主的氛围里进行讨论、交流,它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想像和探究。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钻研精神、协作精神,有利于锻炼辩证思维、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等。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 进入问题情境阶段。通过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和上网浏览等,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② 具体解决问题阶段。搜集、整理、分析和提取信息资料,根据设计的研究方案和确定的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获取结果,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初步的交流。

③ 成果的交流和表达阶段。归纳、整理、总结和提炼,形成书面成果。表达成果的方式可以是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还可以是在辩论会、研讨会上发言,在展板、墙报、刊物和网站发表。

以上探讨了数字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三种途径。如果说将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工具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还属于单方面的、局部的整合的话,那么数字化学习环境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则属于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整合,它不仅要求将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课程中,更要求学科课程的教学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之上,从而建构数字化学习模式。所以,数字化学习模式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载《电化教育研究》,2001. 8、9。

2.何克抗:《网络教学结构与网络教学模式探讨》,sijiehe.com/articledigest10/net-instruction.htm。

3.吴伯凡:《从“死书”到“活书”——超文本技术及其文化》,载《微电脑世界》,1998.4。

4.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载《中国电化教育》,1997.12。

第8篇:读书论坛交流材料范文

【关键词】网络教研 自我反思 立足教育 在线研讨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83-02

网络教研是随网络应用的发展而生的一种系统的、崭新的教研模式。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传统的教研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一线教师的需求。网络教研是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教研发展的必然!它以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和优势,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新型教研文化和课程文化、全面建设学习型学校,有着深刻的内在价值和长远意义。

一、让教师“学会研究,促进自我反思

新课程提倡教师要争当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勤于记录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不断成长。教育博客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最佳技术支撑平台,被认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基本上是零技术、零成本、零时间的。教师可利用教育博客的写录、分类、更新、互动等功能,记叙生活感悟、读书笔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研论文等等,为教学研究提供素材、为工作总结准备材料、为管理工作积累经验。在进行知识梳理与积累的同时,阅读其他教师的博文,使自己看到了发生在别人课堂上的事件及他们的思考,实现相互交流、智慧共享,进而开始以一种审视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教学,去思考其中的问题与困惑。同时,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

在教育博客上没有明显的等级序列和权威,有的只是相互间平等的交流;这里没有现实人际的尴尬,有的只是教育的研讨与关爱。在这里可以无条件的信赖其中的每个人,毫无顾忌的袒露自己的想法,没有太多现实的压力和窒闷。教育博客是教师精神的家园,可以寻求认同,心灵沟通,给人归属感,增加成就感。可以解决因为独学无友、缺少互动而很难持续进行教学反思的问题。在教育博客上,教师因网络走到一起,精神上互相鼓励,成为真正的志同道合者。

在博客上进行反思学习能够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赋予教师个人持续反思的动力。在成长博客上,几年的时间不少教师在博客上发表文章上千篇,以至于教师连连感叹“博客好像是专门为了教育而开发的一种互联网技术一样”,要把教育博客建成全国教育资源的平台、教师自我学习的平台,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支持平台,教师同伴互助的环境,引导课程改革发展的论坛。”

二、让教师必须研究,实现同伴互助

教育论坛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一个贴近一线、贴近课堂、贴近教师、贴近学生的学术研讨平台。在论坛上,教师可以阅读版主、网友的文章,汲取他人的思想精髓,获取最新的教研信息和教学经验;可以提出问题寻求帮助,实现同伴互助;还可以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及学术讨论,获取专家的引领。论坛所拥有得天独厚的交流平台,创造了一种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成为越来越多老师耕耘的花园、精神的家园、成长的乐园。

当老师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发贴到论坛时,阅读者读贴,对帖子所介绍的问题、现象或是询问,或是答复,或是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些促进了教师进一步反思,实现了从现象到问题原因的研究。如:中国课堂教学网课堂教学论坛上就有教师提出“学生不举手,教师怎么办?阶段性作业展示有必要吗?”等许多问题。老师提出问题后,马上就有网友进行回应,大家从自身的经验、教学中的案例进行阐述,教师在自由的交流中认识逐渐变得明晰,最后形成了比较客观的共识。在论坛上进行探讨,改变老师的交流方式,使得那些在传统教研工作会议上,由于缺乏自信,不善言辞,碍于面子,不敢主动参与问题讨论的教师都能畅所欲言,增强参与的自信心。

教师还可以参与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在线研讨。一直以来,在线研讨活动以其专家的引领、同行的思辨、平等的交流、坦诚的即时互动而深深地吸引着无数网友,成为教育论坛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论坛举办的在线研讨活动,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为专家名师和基层教师零距离接触提供平台,实现了理论界和教学实践工作的亲密交流,使论坛研讨真正介入教育教学实践和教研活动;成为教师深度学习的场所,成为专业研究的资料中心,成为课题攻关的集体作业平台,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三、形式多样,异彩纷呈,获取专业引领

研修平台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教师在网络上参与学习的平台,它仿佛一所虚拟的、没有围墙的学院,拥有着遍布全国各地的学员。借助研修平台,学员观看主讲专家的视频讲座、学习课程文本,提交课程作业。基于网络的支持,专家团队与广大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能够跨越时空地平等地互动交流,课程团队能够随时听到学员们的心声,全面了解一线教师的疑问,广大教师也能及时得到专家的回应与引领。

2015年1月18日,辽宁省全体教师、教研员首期《国家教育资源网公共服务平台》宣告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期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方式开展的教师教育项目,是教育部课程中心指导的CERSP资源平台为教师服务启动的一个新的研究项目。有CERSP平台上聚集的上百位国家著名专家,30多个教育专业网站支持和24000多博客的后援。全国课堂教学展示课例,视频。这个平台通过无偿的信息提供、专家在线、专题研讨和教师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为教师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平等对话、参与合作。这次培训为我国教师培训的方式开启了新纪元,开创了我国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经。

第9篇:读书论坛交流材料范文

一、以教育工作中“热点”为子课题,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在新课程标准中,几乎每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都包含有合作交流这一要求。同样,在校本教研过程中,也要特别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也就是说要打破教师之间沉默、保守的壁垒,倡导教师间开展交流互助,引导教师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成功的经验。为了彻底消除教师间课堂交流的心理藩篱,打破教师彼此孤立、自我封闭的现状,我们开展了“教师论坛”活动,让教师真正做到“听一说一交流一提升”,为了使教师在论坛初能够充分活跃起来,我们就选择老师们感兴趣的话题,让老师自己畅所欲言。所以在论坛初始,我们要求主讲教师每人可以讲1分钟,然后剩余的时间由其他教师进行共同交流,时间虽短,但一定要保证它的质量。这样教师通过共同交流,认识到问题的可行性,如学校下午放学比较晚,学生的安全成了一个重大问题,怎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呢?就这个敏感的话题组织教师进行集体论坛,通过论坛教师都献计献策,并分别说明解决此问题有哪些可行的方法。

有位教师就“学生安全问题”在论坛中这样写到:由于当今学生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老少两代只看护一个孩子,因此,孩子就成了家庭中的“小霸王”、“小皇帝”,说一不二,蛮横无理;再加上个别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溺爱心理,更是要太阳不敢给星星,唯恐委屈了“小祖宗”、“小心肝”,在家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在外也是占点便宜就沾沾自喜,吃点亏就恼羞成怒,观战助威;久而久之,就因一点小事便结伙成群,打架斗殴,有恃无恐:成了“天下老子第一谁敢惹”的问题学生,致使最后惹下是非官司,给社会带来不安全因素,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给家庭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就这个问题让教师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充分调动教师参与问题论坛的积极性,这种的论坛形式不但提高教师论坛的水平,而且还从侧面解决了学校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师论坛过程中就是接受知识学习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论坛使他们接触到了很多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做到“融百人之长为吾所用”,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

二、专业引领为突破点,促进教师互动成长。在开学初,学校会同教导处,针对新课程实施的目标和要求,在教研室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立了“教师课前论坛的实施策略”这一课题。我们把这一课题细化,分解到一些学科或若干个子课题,教师的选题范围可以针对学校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安全、教师对学生的体罚、上级部门下发的材料、学校发展面临的问题、学校需要解决的问题、个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影响教师积极向上的因素、学生探究学习的策略、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探究、课程综合化与学生发展的关系的探究、新课程中师生关系、教师角色探究、你对学校的建议,等等。选题的方法也应该多样,论坛初始应该固定一些问题,然后让教师再按照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老年教师三个层面有序地选择子课题,学校对论坛内容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有新课程的理念,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或者个案分析,要有细节并说明自己为什么有这种建议,等等。我们知道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除父母之外最早的老师,他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心灵烛燃是深刻久远的,他不仅对学生在校时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感染作用,有可能影响学生今后人生的道路。我认为社会的日益发展,人民所需求的文化素质越来越高。学生的所见所闻使教师单纯依靠书本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为此,在老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一改过去那种单纯培养知识“塞囊”的教育,它是将读写算、实验、学习、测量以及音乐、美术、科学、社会、劳动实践的素质成果,通过教学途径,系统地传授知识,让学生扎实地全面地把知识学到手,把素质技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