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一语文学习重点范文

高一语文学习重点精选(九篇)

高一语文学习重点

第1篇:高一语文学习重点范文

一、 回归教材研读考纲,复习基础知识

很多高三学生在高考语文复习的时候都会感到无从下手,需要复习的知识点太多,一时间找不到头绪。针对这样的情况,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明确的具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从而提高学生复习效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归语文教材,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知识点,加强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尤其是名篇名句的默写和文言文的理解等。无论高考语文题型怎么变换,只要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就一定可以轻松面对。

苏教版语文教材在课文选编上进行着不断的尝试和改进,所选课文都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知识性,对高中生学习语文知识具有引导作用。在语文高考复习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研读高考考纲,考纲是高考语文复习的依据,也是对苏教版语文教材知识点的深度归纳。在研读考纲时,教师不仅要关注高考语文的考试范围和新增内容,还要关注高考语文的各种题型及命题走向,让高中生可以灵活开展语文复习。

二、 重温历年高考真题,明确命题方向

在高考语文复习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历年高考真题,带领学生重温历年真题,让学生有效把握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和命题方向等,增强学生的语文解题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选择近三年的本省高考语文真题和一些有价值的外省高考语文真题作为学生复习的重要材料,来检测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到提升自身语文水平的有效方式。

尤其是在高考备考的最后阶段,学生心理压力大,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调整状态,保证高考时良好的精神状态。教师可以将做语文高考真题的时间调整到每天上午,这样就与高考语文的考试时间相仿,可以促进高中生合理调节生物钟。在高中语文复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纠错本,将做真题时易出错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并经常翻看,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利于避免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再次出现。

三、 培养阅读习惯,拓宽写作思路

高考语文复习要注重阅读训练,学生不仅要全面阅读语文教材,还要阅读与高考有关的各类文章,包括现代文、文言文等。只要高中生在语文复习的时候突出重点,发挥自身的优势,一定可以提高语文成绩。

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深入阅读苏教版语文教材,扫除字词以及语文知识结构的障碍,查漏补缺,训练他们的知识归纳能力,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在阅读语文教材时要着重体会语音知识、文学常识、修辞手法、标点知识、写作知识、文言知识等。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语文教师开展全面复习,也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语文学习的头绪。

其次,教师还要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文章。比如阅读现代文不仅可以提高语感,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还能够增加高中生的写作素材,形成运用文中语言材料组织答案的能力;阅读符合高中生认知水平的文言文,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文学素养,提升文言文语感。而且高考语文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大多是开放性的,并不是孤立的,所以高中生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语文知识专题复习,重视模拟考试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高考已经迫在眉睫,但是在复习的时候仍需要把握系统性和合理性原则,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要灵活运用各种语文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文高考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进度合理安排专题复习,按照专题进行详细的讲解,以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教师要充分结合苏教版语文教材,根据语文学科的考试特点和近年来的试题特点,选择有层次性的训练内容。

同时,教师还要提高学生对语文模拟考试的重视程度,让他们把每一次模拟考试都当作高考。很多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复习时总是喜欢题海战术,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让学生反感。因此,教师要尽量做到精讲精练,大胆舍弃无用的复习资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对学生来说,必须要有充分的耐心和毅力,勇于面对高考,自觉去学习语文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

第2篇:高一语文学习重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维;特点;教学方法

为了缓解早期教育体制对学生造成的压力,教师要重新调整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学方法改革开始,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越的课堂学习环境。因此,从语文学习思维角度出发编制教学改革方案,有助于全面提升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一、高中语文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教学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对培养高中生综合文化素质具有深远意义。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语文是其它课程学习的基础,作为汉语言文字集中的一门课程,与其它高中课程相互贯穿着,学好语文也是学习其它课程的基本要求。

二、高中生语文思维特点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有人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从根本上来说,高中生感到语文课程学习难度,主要是期思维模式与课程标准不一致,尚未掌握科学的语文思维,才导致现实学习中出现一系列困境。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思维特点包括:

1、历史性。语文课程是立足于汉语言文字的教材内容,所有课题、教案都是用汉字语言描述出来,这些都具有历史传统元素。因此,高中生语文思维也带有历史性,从历史中感受语文教材内容,才可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内容,从历史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体会教材编写内容,才能真正学好语文知识。

2、灵活性。中国汉字语言多种多样,不同组合形式表达的语言含义也不一样,这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的灵活性特点。为了展示语文教材固有的学习特色,高中生思维应当灵活多变,参照语文教材内容形式选择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才能理解语文知识的要点。当然,这对于高中生思维活跃性要求更高,如何灵活变动思维是需要长期培养的。

3、系统性。语文是高中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学习语文知识必须注重系统层次划分,按照不同时段参与教学活动。一年级是语文学习的初始期,学生刚刚接触语文教材,对学习语文要形成相对完整的概念认知;二年级是语文学习的关键期,学生必须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思维,详细学习语文教材内容;三年级是语文学习的考核期,学生思维要灵活多变,结合高考大纲灵活地变换学习方法。

三、高中生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对策

高中是学习生涯的特殊时期,尤其面对高考体制,学生往往承载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对语文课程学习失去了应有的积极性。为了进一步优化高中语文教学方案,教育部门颁布了新课标准则,指导教师与学生参与课程学习。针对高中生语文思维特点,注重教学方法改革是教师必须重视的工作,具体包括:

1、语言表达。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对培养阅读语感具有辅作用。

2、学习情境。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4、创新改革。教师本身也要坚持创新改革,学习更多的教学经验、教学理念,为语文高效率教学课堂做好准备工作。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结论

总之,语文是高中教学课程体系的核心构成,学好语文是每一位高中生的学习目标。根据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呈现出来的思维特点,教师需适当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依据新课标准则建立更加完善的课堂环境。其中,灵活变换课堂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模式改革,这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瑾.浅论高中语文课创新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06)

[2]刘艳丽.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的探讨[J].新西部(下半月).2009(12)

第3篇:高一语文学习重点范文

转眼新的学期到来,面对苏教版全新的教材,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住教材特点,带领学生走进教材,理解教材,超越教材。

结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的特点分析如下:

(一)思想内涵丰富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共入选24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教材是分7个单元安排的,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如第一单元颂春篇,是关于赞美春天、亲近自然的教育;第二单元创新篇,是关于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造方法的教育;第三单元英才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第四单元爱心篇,是倡导无私奉献、相互关爱、回报母爱和保护弱小等美好品质的教育;第五单元动物篇,是关于天人合一,学习动物、爱护动物的教育;第六单元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入选的这些课文人文内涵丰富,都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教材。而这样的编排,又进一步优化了课文的组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

(二)本学期将重点训练四个项目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小学一、二、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编者们,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认真学习和研究,在小学中年级段四册教材的阅读教学中,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还安排了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四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那么,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在教材中是如何安排的呢?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将进行“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

“三维整合”,就是以语文学习为载体,在语文学习中整合“三维"目标,如上文谈到的人文思想教育,要通过朗读、背诵以及这四个重点项目的学习等来完成,而不是把语文学习搞成“三张皮”。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获取了语文知识,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又经历、探究了语文学习的过程,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并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学生情操,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统筹安排”,就是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不是一个单元安排一个知识点,而是合理地分散安排在两个学年各册教材之中的。如本册“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练习,除了几乎每课都安排了读写词语练习外,还安排了背诵课文8篇,占本册课文总数的三分之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中年级阅读吸收、积累这个重点之重点。另外,关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学习,在本册教材中,涉及的篇目也占课文总篇目的50%以上。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因课设练”,就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相应的练习。我们的阅读教材都是文选式的。入选的课文,编排在一个单元中,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相似或联系,但其语文学习的知识点、技能的训练点乃至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形成等,其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每篇课文安排的训练重点均要适合每篇课文的特点。如果一个单元安排的几篇课文,强行统一安排一个重点训练项目,要么可能因练伤文,要么可能因文伤练。因此,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中年级四册教材均突破了“单元训练重点”的束缚,因课设练,即每课除了安排朗读、写字、读写词语等练习外,还根据各课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了“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思考,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等练习,有些课文,还同时安排多项或综合练习。

“多次重复”,是说一个学习重点不可能通过一、两个单元的学习完成,必须通过多次反复训练才能逐步实现内化。这是因为一个重点学习项目,仅靠两个单元的突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学习要靠日积月累,反复习染才能形成素养。如上文在“统筹安排”中谈到的例子也体现了这一编排思想。

“螺旋上升”,就是采取循环往复的方式安排学习重点,绝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重复,而是逐步提高要求,螺旋式上升。这四个学习重点虽然在本学段的四册教材中反复出现,但其练习的要求不断提高,诸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等,都能明显地看出其学习的要求梯度。

(三)注重向小学高年级阅读的过渡,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第4篇:高一语文学习重点范文

关键词:高效课堂 关注 起始课 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1-0046-02

作者简介:于彩芹(1964―),女,安徽滁州人,中学高级教师,滁州实验中学教研组长。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随着“高效课堂”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和广大语文教师的实践、探索,语文课堂的高效性在不断增强。然而在高效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偏差,那就是如何找准“教”与“学”的最佳契合点,即如何引领学生心甘情愿地踏进高中语文学习的圣殿。而关注高效课堂的第一课――起始课,则是一条必经之路。

所谓起始课,是指学生进入不同学段的最初学习时间。例如:小学学段的一年级、初中学段的初一年级、高中学段的高一年级这三个时间段的学习,均可称为起始课。它犹如一座桥梁,对前后两个学段的学习起关联作用,上好起始课将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以下角度对此加以阐释。

一、师生心态的衔接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及时了解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年龄段上说,他们仍然是初中生,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切忌用刚刚送走高三学生的心态对待他们。这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首先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期和高一学生的心态相对接,从而引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高一起始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新环境、新教师带来的距离感、陌生感。教师要尽快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力和智力以及他们学习语文的态度、兴趣和方法等。学生进入高一年级的第一个月应该是师生之间的磨合期,这一时期教师的引领作用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三年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尽快使自己和学生互相适应,不能延长期限,否则沟壑难平,语文教学就会失去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初高中语文教材的衔接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尤其是高一语文教师,很有必要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而实际情况是,初中和高中是两个区别度较大的学段,它们几乎各自成为两个封闭的系统。这样不仅给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造成了障碍,而且对学生学习语文极为不利。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经常阅读初中语文教材,熟悉课文内容,争取在语文课堂中能适时地联系初中教材中的某篇文章的语言风格、艺术手法等,以期对现阶段学习中的重难点进行点拨、启发。这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使初高中知识上下贯通、前后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欲望。同时熟悉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也可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详略得当、繁简适宜。

高中文言文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虚词,虽然课文注释中已加以说明,但有的已在初中教材中出现过,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微斯人之力不及此”和《荆轲刺秦王》中“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两句的“微”字,课文中分别解释为“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但这一用法与初中教材《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微”一样。如果教师熟悉初中教材,那么在讲授这两课的“微”字时便可一带而过,这样就可使学生自然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而使初高中知识点自然衔接,教师也省却了重复讲解的麻烦。

三、语法知识点的衔接

黄伟老师的《语文知识教学的更新与重建》[1] (P.37 )指出:“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抓手,也是形成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主轴和基础。从近年来的语文教改实践看,语文教学不是要不要知识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知识、怎样教知识、教知识干什么的问题。只要不把知识教学当作语文教学的唯一内容和唯一目标,只要不是教学那些陈旧的僵化的死知识,语文知识就理应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而语法知识点则是高中语文学习的最大障碍。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语法知识不作为重点内容出现,而是作为附录编写在单元章节后面。而《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就使得初中语文教学基本上形成了“不考不上”的定势。可想而知语法知识已经被弱化到了何种程度,正是这一思维定势使学生的语文学习陷入了深深的断层区。这就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为高中语文知识的学习时刻离不开语法知识,例如修改语病、文言文的学习等,离开了语法可以说寸步难行。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采取措施及时弥补学生初中学习阶段比较薄弱的语法知识,使高一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教学要求,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让学生掌握词类、短语、句子、句子成分、句子类型,然后正确掌握句子分析法以及单句句子成分和复句结构法――这是句法基础知识的根。当然,教师在补充这些知识的同时,应遵循一个原则:精练、易懂、实用。中学语法教学的目标不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法体系,而是给他们提供一个正确的学习语文的应手的工具。学生只有较好地掌握了词、短语、句的组合知识,才能在病句修改中和文言文的学习中游刃有余。笔者的做法是在高一教学每篇课文结束后补充一种语法知识,并配上相应的练习加以巩固与提高,以确保学生后两年更好地学习语文,并最终愉快而顺利地完成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任务。

四、教法学法的衔接

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不同,必然造成教学内容的差异和教法学法的差别。在高一的起始阶段,语文教师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进入最佳的语文学习状态。初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应因时而变。初中的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基本上是“接受型”,所以初中的语文学习方法相对简单,有许多内容在“读读写写背背”中即可完成。而高中的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是“自觉型”,所以高中的语文学习方法由对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转变为对课文的深入细致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强化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及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学生由初中学段的“学会”,要渐渐适应高中阶段的“会学”。这一转变过程,教师须在起始阶段让学生明白。

在教法上,初中语文教学重感性认识和积累;而高中语文教学更为理性一些,对学生语文鉴赏能力与方法的引导更为关注。教师不会去字字句句段段地分析,而是在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的意境上做文章。课堂上没有了初中课堂的那种热闹氛围,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教学和技能的培养。所以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学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迅速过渡到高中语文学习的轨道上来,从而使初、高中语文学习较好地衔接起来。这一转变过程同样需要教师不懈努力,让学生及时明白其中的重要性。

总之,初高中的语文教学就像是一场接力赛,接力棒就是“接点”。“接点”找准了,接力赛才能较好地完成。在这样一个系统完整的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将是一个知识系统完整且具有较高语文素养的人。

第5篇:高一语文学习重点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发展现状;实施策略

1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解

1.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念

语文综合性学习最初是在2001年的《语文新课标》上提出的,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顾名思义,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就是突破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不仅将语文的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综合起来,还要将其与自然、社会等学科综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

1.2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不同的人研究讨论的观点各不相同,有人提出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包括“开放性、实践性、生成性、合作性、主体性”,有人也提出其特点是“综合性、自主性、生成性、合作性、实践性”,还有人提出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要求内容自成体系、阅读单元相互勾连、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整体发展。

2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众所周知,初中语文的学习是学生学习语文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但是由于中考模式的压力,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和成绩,使得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法理念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各级领导和老师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视程度都不够,不去真正领会并实践综合性学习的内涵,无法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语文素养,更无法做到在语文学科的框架体系里发挥其他学科的积极作用,从而语文的社会实践性得不到表现,学生被束缚在课本上,学习兴趣不足,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提升。

2.2老师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解不深刻

当前,很多初中语文老师自身就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解不够深刻,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形式化的特点,使得综合性学习模式变成综合知识的阅读和宣讲,依葫芦画瓢,新瓶装旧酒,没有任何意义。甚至有些语文老师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成了地理课、历史课或是文化课,模糊了课程本身的学科属性,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语文课本质上就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这也恰恰是其发展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语文老师应该加强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学习,体会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精髓,充分认识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3推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深入开展的策略

3.1改变老师传统的教育观念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深入探索、分析并解决问题,把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必须转变自身的传统教育观念,顺应教育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正确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制定明确高效的综合性教学具体目标和实施计划,同时多向学生和家长等宣传,树立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升比成绩更重要的意识,使学生端正态度,正确认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模式

我们常说教无常法,教无定法,在教学实践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语文老师们可以带学生到社会中进行访谈、调查,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收集一些热点信息,对社会重大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还可以举办一些读书节、文化艺术节等特色活动,组织形式丰富的社团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等等。总而言之,要将实践性、操作性融入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把课本知识真正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

3.3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资源

如今,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网络科技成果,比如互联网、多媒体等,充分利用其声图并茂、动静结合、极具感染力等特点,根据课堂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等的需要,再现课文中的具体场景、人物形象及风景艺术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4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例分析

苏教版教材的一项创造性设计就是专题学习,在七年级至九年级的教材中分别设置了“狼”、“荷”、“长城”、“字”、“鸟”、“叶”、“气象物候”、以及“广告多棱镜”、“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和“我心中的语文”共十个模块,是发展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方式,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根据专题模块的不同侧重点融入人文精神,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通过运用座谈交流、写作演讲等形式把学生的情感意识、价值观切入综合性学习当中,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审美情趣、品德节操,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中学语文进行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突破,是全面培养学生发展的要求,也是由传统单一的学习方式向多向学习方式转变的需要,它适应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更加科学有效。因此,语文老师们应该认真体会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和重要意义,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综合性学习方式对他们未来学习发展的好处,推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成钢.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科教论坛,2014

第6篇:高一语文学习重点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初中

民族初中汉语课堂教学一直存在着有效性缺失的问题。汉语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都消耗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效益却相对较低,学生的知识不够丰富,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情感与精神上的需求也没有得到完全的满足。本文分析了当前民族初中汉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际状况,并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提高民族初中汉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民族地区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汉语学习的状况

因为地理地理区域存在不同,人口的分布也不尽相同,所以少数民族普遍存在着大分散小集中的聚居特点,所以根据这种聚居特点,可以确定其分布状态是处于杂居状态,这样的居住格局导致少数民族在进行汉语学习的过程中受到西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制约。因为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存在的差异,导致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实施对象没有积极的学习语言的态度,对于汉语学习不够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持续进行,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差异被暴露的淋漓尽致,对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而言,不同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素,对于少数民族而言,其学习汉语基本上完全依靠汉语教学,对于汉语教学而言,其工作的重点是基础教育阶段;此外,通过这些目标也可以明确确定,少数民族语言小学的重点将会是汉语教学;当前少数民族汉语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依赖汉语教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普及程度是直接受到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的影响的,所以务必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汉语的使用能力,满足开展双语教学的需求。与此同时,持续存在的教师资源稀缺的情况也是严重阻碍汉语教学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且落后的地理环境因素的持续影响,严重阻碍了汉语教学在少数民族初中生中的开展。

二、针对少数民族初中生的汉语教学措施

为了能够在少数民族初中生中更好开展汉语教学,我认为可以把汉语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文化教学方面,在开展汉语学习的同时,同时进行汉文化的学习,以此双管齐下,显著提高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汉语的速度。

1.主动扩充和丰富汉语学习教材中的相关知识。

开展汉语学习,其最直接的措施和途径就是相关的教材,当前,轻文化、重语言、重语法是当前少数民族初中生的汉语学习所用教材普遍存在的特点,其中只有少量的关于汉族民俗风情、和汉民族文化的内容,这就导致,尽管初中生大量学习汉语语法和语言,但是对于汉族文化的了解依然是零星一点,所以可以将汉族的宗教、历史等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与汉语学习教材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此帮助初中生在进行汉语学习时候能够学习更多相关知识与文化,开展全新且高效的汉语学习工作。

2.在开展汉语学习教学过程中,注重合理结合文化介绍与语言教学。

与文化教学相比,语言教学的重心依然是在语言的本身,尽管如此,把文化知识进行介绍和补充这一步骤不可以在汉语学习教学过程中进行省略。要通过此显著提高语言教学的趣味、针对性和知识量,从而使得语言教学的文化品位得到显著提升,可以让文化承载语言、语言表达文化,让初中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不是去死记硬背晦涩难懂的语法。

3.培养汉语学习的学习兴趣。

无论何种学习,有了兴趣的存在,都会事半功倍。所以包括学习语言在内,只有初中生能够对汉语文化产生了足够的兴趣,才能够高效的学习。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初中生对于汉语文化的兴趣,通过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进行汉族文化讲解时候,教师需要务必做到认真和细心,引导学生对汉族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主学习了解汉族文化,进而转变成学习汉语的动力。

4.根据少数民族初中生的不同地区分布确定对应的汉语学习方式。

因为上文已经提到少数民族存在聚居地不同的情况,所以针对不同地域的少数民族,所需要应用的汉语教学模式也需要不尽相同。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和民族的具体分布情况,确定对应的汉语学习模式。如果初中生处于少数民族高度聚居区域,在汉语方面功底薄弱,而且缺乏对应的语言环境,此时的汉语学习任务就会较为繁重。在教学目标和理念的确定上,要务必做到科学和有效,帮助初中生理解汉语的重要性和如何应用汉语,根据个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针对性的开展汉语学习,帮助他们慢慢掌握汉语语法;而从文化角度则是引导初中生了解更多的汉族文化,从而提高对于知识的辨识能力。

5.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对于少数民族初中生汉语学习,其效果直接受到汉语教师自身能力的影响;所以开展汉语学习工作,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角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都一件必须解决的事情;要按照各个地区的汉语基础状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汉语教师开展教学,并且注重培训各位汉语教师,帮助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水平,以此来为少数民族初中生汉语学习提供保障;少数民族的汉语学了能够将社会生活和相关的优秀文化清楚地反映出恚还需要能够把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实际情况反映出来,帮助他们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更加针对学生的生活,能够满足其未来的各项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掌握,需要建立在掌握其所属文化的基础之上。如果少数民族初中生汉语学习过程中不注重学习掌握民族之间的语言表达习惯、民俗习惯、文化背景等,势必会在与人交流时候出现沟通不畅的情况。所以在少数民族初中生汉语学习过程中,需要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清楚地区分其中存在的差异性,了解民族文化,深入推动民族间的交流和沟通。

参考文献:

第7篇:高一语文学习重点范文

小学语文高年级初中语文衔接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语文学情调查看,超过40%的学生喜欢学习语文,部分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偏难,阅读与写作问题严重,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因此不喜欢学语文。特别是初中阶段,随着教材难度的增加,喜欢学习语文的人数呈不断下降趋势,不喜欢学习语文的学生数量不断增长。其中,首当其冲的问题,应该就是课程内容的不衔接,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信心不足,这就使得我们研究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课程内容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记叙文为例对小升初学生的写作技能进行简要分析

小升初学生记叙文写作技能统计表

调研内容选材角度文章结构语言运用文章主旨书写规范

优秀率35%43%23%56%60%

从上表可看出,小升初学生语文——记叙文写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充分体现出小学语文课程与初中语文课程的不衔接。其原因是在进行小学语文写作时,教师通常是泛泛地讲,学生写作更多地是依赖于自己在阅读积累后所形成的语感,或是生搬硬套作文书,甚至还有全家齐动手,父母为了让孩子的作文达到老师的要求,而助写的现象也较常见。由此可见,小学生在写作方面,从父母那所获得的系统指导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加强衔接训练,才有可能达到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

二、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得知,小学语文的学习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首先,学习态度方面存在问题。由于在小升初选拔中奥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再加上英语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使得许多孩子小学一年级起就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英语与奥数的学习中,因而认为语文学习不够重要的,存在学习态度方面的问题

其次,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如听讲时很难集中注意力,不能主动预习与及时复习所学的知识,没有记课堂笔记的习惯,无法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问题。接着,学习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多数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来说,他们基本上认真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语文学习任务,但仅仅停留在教师传授的内容方面,在阅读与写作方面缺少方法,使得他们想学好,却有心无力。

另外,学习效果方面存在差异。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基础积累、理解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学习效果参差不齐。

从调査问卷及访谈中可看出,小学生学好语文的愿望还是很强烈的,大多数小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在语文学习方面投入的时间及精力不够,大多数小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语文学习方面能有较大提升,但他们在阅读及写作方面感觉无所适从,有力使不上,亟需行之有效的课程为他们在这方面做好衔接与铺垫工作,使得他们能够掌握一定的方法,克服对语文学习的畏惧心理。

三、结合点面结合衔接策略

点面结合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上的点面结合中“点”,这里指的是小升初阅读与写作衔接课程设置中主题、语言、文体、知识、主旨、教学这六元素的侧重点;广义上点面结合中的“面”,指的是“小升初语文课程六元素”主题元素、语言元素、文体元素、知识元素、主旨元素、教学元素结合起来所形成的整体。

第8篇:高一语文学习重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一、营造具体浓厚的学习环境氛围,激发高中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

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来说,一个具体有效的学习环境对他们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成绩的提高都有着尤为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因此,我们的高中老师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促使这些高中生去进行广泛而深刻的语文知识的学习。由此来看,这对他们语文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也是很有必要的。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这些高中生创建具体的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往往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压力,如果老师不能够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为这些高中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很可能会消解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激情,从而导致他们学习积极性的下降,甚至会影响到他们语文成绩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这种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的营造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还能够为了共同的高考目标而相互促进,相互鼓励,这对他们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也是很重要的。而这种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也符合当前新课改要求,也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积极践行。一个高效的语文教育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通过这种具体浓厚的学习氛围的营造而显得更加有意义,这也值得广大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去积极践行。

二、重视对高中生系统知识的教授,增强他们语文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构建语文学习结构框架

在高中这个重要的阶段,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也更加有深度和层次。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带有一种极强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高中老师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去进行知识的系统教授,增加这些高中生对语文知识理解的深度,拓展其广度,从而系统全面地掌握他们以往学过的语文知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去构建语文知识框架对他们的语文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由于广大的高中生面临着紧张而激烈的高考大关,所以老师更要重视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系统性教授,让他们能够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使他们适当地减轻一些学业压力。这时,作为高中语文老师,我们就应该为这些高中生进行系统知识的传授,积极引导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构建语文知识结构框架的习惯。如果能够这样的话,这些高中生在以后的语文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就会比较省力。而且,这种结构框架的构建还有利于他们知识模块的分化,这样在下次的语文考试复习之前,他们就能够比较清晰明确地进行模块知识的掌握。这些高中生在进行语文知识的归纳过程中,可以分不同的专题来进行,将在考试中常见的语文知识用红笔进行重点勾画,以便重点复习。由此可见,这种模式对这些高中生语文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学习有着重大意义。

三、注重对高中生语文规范答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增强他们的语文学习思维能力

针对高中生这个群体,老师需要重点强调语文知识答题的规范性。因为这些高中生都面临着高考这一大关,要想让自己从成千上万的学生中脱颖而出,在语文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方面就必须做出一定具体性的要求。同时,这些具体有效的语文答题技巧与答题能力需要通过日常的语文答题训练而一步步增强的。对于这些亟待提高语文学习思维能力的高中生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很有意义的。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引导这些高中生去进行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的培养。老师根据自己的一些具体语文教育教学经验与实践,建立一些积极有效的语文答题规范性的模板,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语文学习和语文答题过程中积极践行。只有通过自己的主动践行,他们才能够深切地认识到答题规范性的好处。同时,在这种规范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过程中,这些高中生们还能够极好地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思维能力,从更多维度空间去进行思考。

第9篇:高一语文学习重点范文

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教学设计教学技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作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工具的英语,重要性显而易见。从2001年秋季在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起,我国英语教学就形成了―个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完整系统。与此同时,各学段的英语教学工作也出现了严重的衔接问题。一年又一年,许多高中教师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表现出不同的层次。由于种种原因,如城乡教学水平不同,地域教育水平存在差距,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习惯等,以至于很难在协调教学以及课程进度,这种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明显。除此之外,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育理念方面,初中强调基础性和一般性,要求学生具备最基本的语言素养;而高中教育是为培养专业人才打基础。因此,初中和高中普及性和选拔性的分化,导致了初高中英语脱节。

2.教学内容方面,冀教版的初中英语教材图文并茂,课文简短,单词与语法简单,贴近日常生活;而高中英语教材话题多样,文章长,语法难度大,词汇量增加。所以,在课堂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境况,因为词汇量的缺乏,致使多数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通过查字典获得的辨析层面,而不能够准确地领悟到词汇在篇章中的具体应用。而且,大多数学生搞不清楚句子的基本成分和结构,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定语、状语、补语。

3.教师方面,初中知识点相对较少,老师有大量的时间来帮助学生巩固、记忆;而高中老师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技能的指导,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初三经常搞的是题海训练,通过反复的习题练习去提高分数,而不是整体把握知识点,这样的情况会导致部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下降 。

4.大多数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从初中开始养成的依靠老师填鸭式灌输知识的习惯,导致缺乏主动寻找问题答案的意识和能力。而高中教材由于内容多,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后要善于归纳总结,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并学会举一反三,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等。这就使得高一新生学习困难较多,没有及时安排复习、预习以及阅读训练等,所以学习成绩下降的居多。

5.初高中学习环境与心理的不同,导致高一新生产生了微妙的心理变化。部分英语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感觉高中英语特别难,无法适应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山外有山,楼外有楼”这种想法造成了他们心理上的负担;部分初中基础不扎实的学生,随着高中课程难度的加深,会产生畏惧的心理。种种的环境和心理的变化都可能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下滑。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应对策略。

一、心理引导

有些老师一开始就将高中英语的困难展现在学生面前,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对英语热爱。因此,将心理和思想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作为衔接教学的起点,在高一的第一节英语课,和学生说说高中英语与初中英语不同之处,谈谈高中英语的特点,告诉学生课前应该怎么预习,课堂上应该怎么记笔记,课后应该怎么复习等,让学生有思想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并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这样,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英语学习的平稳过渡。

二、语法教学

高中教师应该了解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内容和重难点,以便找准衔接点,将关键性基础知识的巩固作为衔接教学的核心内容。比如,通过经常性的复习巩固简单句五种基本句型:主语+系动词+表语;主语+不及物动词;主语+及物动词+宾语;主语+及物动词+双宾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主语+及物动词+复合宾语(宾语+宾补),过渡到更深更层次的语法,如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名词性从句、倒装结构、虚拟语气,等等。

三、词汇教学

初中英语词汇多由日常词汇构成,所以学生记忆和使用较容易。但高中大纲要求的词汇不仅数量显著增加,而且难度也明显增加。高中词汇更加抽象,一词多义的数量更多,词汇的理解更加依赖语境和固定搭配。此外,词汇是写作的基础,也是阅读理解的基本要素,所以词汇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向学生系统地介绍词汇知识,如习惯用法,英英释义,构词法,读音通过前缀、后缀、词根、词尾等内容的讲解,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学单词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对词汇学习与运用的能力,扩大词汇量。此外,对单词的讲解也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词汇,从而达到更加准确的运用。最后,指导学生合理地使用词典,把生词记录在手抄本上,随时查阅,以达到扩展词汇的目的。

四、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的阅读文章普遍较短,而且内容简单易懂。而高中英语的文章相较于初中的文章既长又难,因此对学生是一项很大的挑战,也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由于有语法和词汇的积累作为基础,再通过学习阅读策略,学生会显著地提高阅读能力。除此之外,在阅读中,教师也要对文章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解释,尤其是一些习惯用法和重点词汇,从而在理解文章中扩大词汇量,做到二者相辅相成。当然,除了教学材料之外,还可以补充一定量的课外阅读,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英语的习惯,这对于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对将来高等教育的学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习惯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英语的前提。由于初中养成的许多学习习惯并不利于高中英语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中教师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对此,引导学生培养有效的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的词汇,完成学案的填空,并且能熟练阅读课文;对于课后复习,学生应该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做好错题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巩固,不耻下问。坚持背诵课文和其中的单词句子,从而为以后的学习积累。当然,良好的听课习惯也很重要。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不仅仅是教材的变化,更是能力的提示和从基础到应用的转变。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主动地认识差异,调整教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因材施教,才能为他们高中英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把初高中英语衔接做好,定会使今后的教学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