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鸟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和译文相比,课文的内容变得简单,文字也更为流畅。这既符合教材编排的体例,又适合高中生阅读。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这样却导致了原文所具有的非理性特征的丧失,在某种程度上还遮蔽了劳伦斯的写作个性。
细读译文并参照英语原文可以发现,《鸟啼》的非理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非理性的生存态度,二是情绪化的直觉判断。本文拟就此作粗浅的阐释,并与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者商榷。
一、生存态度:“从死到生无理性迁徙”和“向死而生”
《鸟啼》一文旨在倡导一种非理性的生存态度,强调生命冲动在生存中的重要作用。译文结尾如是说:
我们被举起,被丢入崭新的开始。在心底,泉源在涌动,激励着我们前行。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它从陌生地来,降临在我们身上,我们应该小心越过那从天堂吹来的恍惚的、清新的风,巡视,就像做着从死到生无理性迁徙的鸟儿一样。
这种生命哲学从鸟儿的生存中得到启示。经历了严冬的“极度的苦难”和“无数残损的死亡”之后,幸存的鸟儿们很快就复生了。这一现象引起了作者的无比关注,他因此反复追问,终于在鸟儿身上发现了强大的生命冲动。鸟儿们对自己的生命冲动一无所知,“它们啼叫的只是微弱的、盲目的、丰美的生活”,但正是这种力量使它们在冬去春来之际迅速复生。
生命冲动在“冬天抑制一切”的时候,是“深埋着的春天的生机”和“宝贵的百花吐艳的潜力”。当春天来临,它便化为乌啼,化为“大野鸽的沸腾”、月桂树的飘香、绵羊的“站立舞蹈”和白屈菜的“遍地闪烁”。
生命冲动作为一种本能的力量,是盲目的、无序的、非理性的。因而,作者在文末说鸟儿的这种生存状态是“从死到生的非理性迁徙”。而我们人类也应该像鸟儿一样地生存,任凭生命冲动带领我们在生死之间穿梭,经历我们的全部生存。生命冲动是生存的动力,甚至是生命存在本身,是“我们最深处真正的自我”。
生命冲动存在,且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但难为理性所把握,无法以理性名言去分析界说。在《乌啼》中,作者也没有对此进行正面解说,却以比喻的方式巧妙地把它描述为“泉流”(“银色晶莹的泉流”“银色的极乐的源泉”),使之略为具体可感。
苏教版教材编者基本上保留了译文对“生命冲动”的描述,但却把“从死到生无理性迁徙”改成了“向死而生”。课文结尾如是说:
从鸟儿们的歌声中,听到了这场变迁的第一阵爆发。在心底,泉流在涌动,激励着我们前行。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它从陌生的地方来,降临在我们身上,使我们乘上了从天国吹来的清新柔风。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
编者还特意将“向死而生”加注解释为“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
很显然,这里的“向死而生”的生存态度具有鲜明的理性特征。它强调了知性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提倡种觉悟之后的淡定和积极。
“从死到生无理性迁徙”变成“向死而生”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它从主旨内容上剔除了《乌啼》的非理性特征。这样的改编缺乏行文内容的依据,鸟儿们的复苏景象并不能成为“向死而生”的合理注脚,“向死而生”也不能概括复苏过程中乌儿们的本能反应,倒是“从死到生无理性迁徙”更为恰当。不但如此,它还导致了行文逻辑上的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
“生命冲动”的非理性内涵和“向死而生”的理性内涵之间的尖锐冲突——在一定程度上给阅读理解造成了不必要的困难。
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它并不符合劳伦斯的思想实际。劳伦斯有着复杂的生命经历,他的思想深受当时的生命哲学的影响。生命哲学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非理性主义思潮中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柏格森是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柏格森提出了“生命冲动”概念,并赋予生命冲动以本体的崇高地位。在他看来,生命冲动是任意地、盲目地、偶然地发生的过程,宇宙间的一切,无论是有生命的东西或无生命的东西,都由生命冲动所派生。他在《创造的进化》中指出,生命冲动的向上喷发,产生精神性的事物,如人的自由意志、灵魂等;而生命冲动的向下坠落,则产生无机界、惰性的物理的事物。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具有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但它对种种理性主义认识形式的批判和冲击,对于人类精神解放确有重要意义,因而不仅成为现代派文学艺术的重要哲学基础,而且对现代科学和哲学也影响很大。劳伦斯就很受柏格森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乌啼》中出现的对“生命冲动”的肯定和对“从死到生无理性迁徙”的生存态度的倡扬也和这种思想背景分不开。
教材改编是编者对原文本的一种理解。在哲学解释学看来,在文本的接受和阐释的过程中,偏见是在所难免的,合理的偏见是理解的恰当起点。将“从死到生无理性迁徙”改为“向死而生”会是一种合理的偏见吗?这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
二、情绪状态:“恐惧”和“惊讶”
《鸟啼》一文源于这样的背景:1915~1916年,欧洲大地经历极寒天气,鸟儿大面积死去,但就在冬去春来之际,鸟儿很快地就复苏了,乌啼便是复苏的标志。一声声乌啼触动了作者敏感的心灵,引发了无比强烈的情绪反应。这种反应既为写作提供了动力,,同时也使行文充满了情绪色彩。
对于这种情绪反应,译文是这样表达的:
这在严寒的静穆之后,令人惊慌,甚至使人骇异了。当大地还散布着厚厚的一层支离的乌尸之时,它们怎么会突然歌唱起来?从夜色中浮起的隐约而清越的声音,使人的灵魂骤变,几乎充满了恐惧
1.1标本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送检的尿液标本2231份,采用培养鉴定、半定量计数和药敏一体化的方法进行支原体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检测9种抗菌药物对解脲脲原体的抑制作用。患者年龄18~75岁,其中男481例(21.6%),女1750(78.4%),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或不洁史。
1.2标本采集
尿液标本采集前夜>6h未排尿,患者清洁外阴后,留取中段尿液2~5mL置于无菌试管中,即刻送细菌室培养。
1.3试剂
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2084920),试剂条配有3大类9种常用抗生素药敏检测孔,分别赋有高、低2种浓度药物,强力霉素、米诺环素为8,4mg•L-1,交沙霉素为8,2mg•L-1,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均为4,1mg•L-1,支原体数量≥104CFU作为阳性诊断标准。
1.4检测方法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将标本培养瓶和药敏试剂条同时在37℃温箱培养24h(解脲脲原体)和48h(人型支原体)。药敏试剂条鉴定小孔内的培养液由清亮黄色转为清亮红色者为阳性,不变色为阴性。药敏试验结果判定:高、低浓度微孔均未变色,表示敏感;高、低浓度微孔均变红色,表示耐药;低浓度微孔变红,高浓度微孔不变色,表示中介。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感染情况
2231份标本中支原体感染775份,阳性率为34.7%。其中单纯解脲脲原体阳性标本628份,阳性率为28.1%;单纯人型支原体阳性标本116份,阳性率为5.2%;混合感染的标本31份,阳性率为1.4%。
2.2性别分布情况
628例单纯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患者中,男98例(15.6%);女530例(84.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年龄分布情况
628例单纯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患者中,年龄<18岁75例(11.9%),年龄18~45岁318例(50.6%),年龄46~64岁185例(29.5%),年龄≥65岁50例(8.0%)。
3讨论
1、很多人都期待着长歌行有吻戏,爆料有吻戏后都表示很开心,但动图出来后,万万没想当用的是鹦鹉替身。有网友猜测,难道是吴磊同学还没有荧屏波波的资格吗?长歌行真行,除了漫画穿插剧情,还打开电视剧的“动物替身”先河,所以鸟替这个词也就出来了。
2、吻戏不是真亲,用鸟替。有网友吐槽以前演员不拍吻戏会被骂不敬业,迪丽热巴新剧将跟吴磊的吻戏变成鸟吻代替。本来以为剧情里一些关键动作她用漫画代替,规避风险也不用拍轻轻松松,已经属于业内敷衍工作的代表。但这次居然连吻戏都不亲自拍了,跟黄景瑜拍那么多吻戏,这次居然用鸟替!但也有可能是吴磊还小,顾虑比较多,而且是荧幕初吻,所以不想真亲。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手术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62-02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将输尿管镜经尿道直接插入患者膀胱、输尿管至肾盂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手术。它借助电视监视系统,可以很清晰地观察到输尿管内的结石及病变,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输尿管镜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降低住院费用等优点,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机输尿管镜治疗尿路结石205例,3例病人因输尿管狭窄中转开腹,其余均顺利完成,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05例,男150例,女55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6±12岁。19例系双侧输尿管结石,右侧123例,左侧63例,中断结石62例,下断结石143例。术前均进行肾盂照影,B超或CT检查。
手术方法:一般采用硬膜外麻醉或静脉全麻,全部采用膀胱截石位,置入WOLF9.8输尿管镜,液压灌注泵作注水扩张,在斑马导丝或输尿管导管引导下入镜,发现结石后采用气压弹道或超声波碎石,如结石较大,应使用异物钳取出,退出输尿管镜,放置三腔气囊尿管,连接引流袋。术后均留置双“J”管于术后4-5周取出。
2 护 理
2.1 术前准备
2.1.1 术前访视 手术前一天进行访视,携带手术室相册及术前温馨提示单,仔细查阅病历,了解病情,掌握各项检查情况。到病房与患者及家属亲切打招呼,做自我介绍,说明访视目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手术的认识及顾虑,针对职业、文化背景、心理素质以及对健康和疾病的不同认识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输尿管镜碎石手术的优点,手术的安全性及先进性,介绍主刀医生的资质,成功案例,打开手术室相册,一边观看图片,一边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麻醉、手术、仪器设备等,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及对手术室环境的陌生感,减轻思想负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并且要和家属多做沟通,家属对手术了解愈多,就愈能协助病人减轻术前焦虑,一些不便向病人讲明的问题,可向家属交待清楚,取得家属的信任与配合。最后向患者交代手术前的注意事项,时间以15-20分钟,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
2.1.2 与手术医生进行沟通 参加手术的护士要与术者进行沟通,参加医生的术前讨论,熟悉手术的术式、步骤,了解手术难易程度,结石部位、大小,所需手术器械、物品,特殊要求,评估术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拟定解决方案,对手术的配合做到心中有数。
2.1.3 物品准备 术前1天巡回护士与医生沟通后按要求准备好术中的一切用物,掌握所用仪器的连接、安装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仪器一般故障的排除方法,检查所用仪器、设备运转情况,除常规器械及辅料外,另需准备监视摄像系统及配套冷光源、EMS碎石机,液压灌注泵、WOLF输尿管镜,斑马导丝、泵管、取石钳、碎石探针等器械、18-20号三腔尿管,F5-F6双J管,输尿管导管,引流袋,内镜无菌保护套。器械需用低温等离子灭菌,检查灭菌合格后备用。
2.2 术中配合 手术当日,巡回护士将患者由病房接至手术室,询问术前准备情况,将患者接入腔镜手术间,三方核查后,开放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师麻醉。采用膀胱结石位,显像系统应置于患者手术部位的对侧,这样便于术者操作,灌注泵应置于术者侧,弹道碎石机置于手术床左侧前方,在床尾手术区下部置一水桶,保持手术间的清洁。连接各种导管,电视摄像系统、连接摄像头、纤维导光束、弹道碎石手柄、3L袋灌注管。根据术者操作的需要调节摄像系统的明亮度,调节液压灌注泵的流量为300-400L/min,压力上限调到200-250mmHg,以形成连续或脉冲较强的水流;根据医生的要求设置弹道碎石参数,单发或连发;使击碎的结石最大直径
2.3 护理要求
2.3.1 安全核查 手术室护士接患者时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手术名称及部位、手术标识、手术同意书、血型及配血等情况,与病房护士认真核对后将患者接入手术间,并与麻醉前、切皮前、手术结束后,离开手术室前,由参加手术的具有执业资格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对照手术安全核查表及风险评估表进行核查和风险评估,确保患者手术准确无误、安全顺利。
【关键词】导尿术;尿路感染;护理
1 感染原因分析
80%的病原菌为G-杆菌,其中以肠杆菌和假单胞菌属占多数,G+球菌约占20%。
1.1 接触传播 导尿术操作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局部消毒不彻底或接触了被污染的溶液或物品,通过直接接触而感染,也可经过医护人员的口鼻分泌物飞沫传播。
1.2 空气传播 由于不经常开窗通风或空气消毒不及时、不彻底,病室内空气不新鲜,加上病房管理不严,患者家属出入较多等造成空气而污染传播。
1.3 内源性感染 当患者患某些慢性疾病时使全身抵抗力下降,G-杆菌在泌尿道黏膜上定居而感染。
1.4 逆行感染 尿道口及周围消毒不彻底,尿管固定不牢,尿液不及时倾倒及引流管放置不当,引流不畅,使细菌借助导尿管或通过尿管或尿道黏膜间薄层液体侵入膀胱。
1.5 耐药菌的出现 长期大量反复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或经常反复行膀胱冲洗者,易致菌群失调及耐药菌的产生而造成治疗上的困难。
2 预防及护理措施
2.1 严格掌握导尿术的适应证,限制留置尿管的使用。当患者有排尿反射时,不要为做培养或其他实验室检查而行导尿术,不要用导尿管代替对尿失禁患者的护理。
2.2 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操作前后按要求洗手,戴口罩帽子,定期进行空气地面消毒。
2.3 严格实施留置尿管的护理操作,并经常观察病情,及时询问患者局部感觉,定时留尿标本培养,留置时间尽量缩短。并每天更换尿袋。
2.4 依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加患者的抵抗能力。
2.5 导尿系统应保持通畅避免管道扭曲不畅,尿袋应定时倾倒,并安置在低于膀胱的水平,若发生堵塞应及时冲洗或更换。
2.6 加强卫生宣教,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勿使粪便中的细菌污染泌尿生殖道。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泌尿生殖道;耐药性试验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0.105
解脲脲原体是人类泌尿生殖道常见的一种寄生菌, 是导致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重要病原体, 解脲脲原体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引起人体发生疾病[1]。近几年解脲脲原体引起人体泌尿生殖道感染症状的发病率逐渐提高, 已逐渐引起临床重视。本文通过研究解脲脲原体的感染状况以及耐药性, 分析临床治疗解脲脲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症状的良好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10月本院接受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检测的患者942例, 其中男285例, 女657例, 年龄21~39岁, 平均年龄(28.7±3.3)岁;患者近期内未使用药物。
1. 2 检测方法 女性患者的标本采集使用灭菌棉拭子取患者的宫颈分泌物或尿道分泌物, 男性患者的标本采集使用棉拭子取患者的尿道分泌物。标本采集时需要注意尽量多采集细胞, 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采集标本成功后要立即送往检验室, 需要注意收集到的标本不能室温保存>5 h, 在冰箱内不能保存>48 h。检测试剂采用珠海银科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药敏试剂盒。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本次试验942例患者中375例为解脲脲原体阳性, 占39.81%。其中对美满霉素敏感的株数有324株, 占86.40%;对强力霉素敏感的有233株, 占62.13%;对克拉霉素敏感的有211株, 占56.27%;对司帕沙星敏感的有125株, 占33.33%;对壮观霉素敏感的有121株, 占32.27%;对左旋氧氟敏感的有98株, 占26.13%;对交沙霉素敏感的有35株, 占9.33%;对罗红霉素敏感的有36株, 占9.60%;对阿奇霉素过敏的有31株, 占8.27%。
解脲脲原体对单类的抗生素药物耐药性较低, 对两类以上的抗生素药物耐药性较强, 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解脲脲原体是泌尿生殖道感染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原体, 多在表面发生感染且不侵入血液中[2]。解脲脲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 目前较为认可的致病原因是与侵袭性酶以及毒性产物有关。有研究显示, 解脲脲原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导致泌尿系统感染以及不孕症[3]。当泌尿生殖道发生炎症, 黏膜表面受损时解脲脲原体易从破损口侵入, 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脲原体有粘附的作用, 可以阻碍的运动, 产生神经氨酸酶样物质干扰和卵子的结合。解脲脲原体所致疾病最常见的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占非细菌性尿道炎的60%[4]。
本组研究显示, 解脲脲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 其中对美满霉素的敏感性较高, 占86.40%;对强力霉素敏感62.13%;对克拉霉素敏感的占56.27%;对司帕沙星敏感的占33.33%;对壮观霉素敏感的占32.27%;对左旋氧氟敏感的占26.13%;对交沙霉素敏感的占9.33%;对罗红霉素敏感的占9.60%;对阿奇霉素过敏的占8.27%。解脲脲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对交沙霉素、罗红霉素以及阿奇霉素等药物的敏感率较低, 已降至10%左右, 说明交沙霉素、罗红霉素以及阿奇霉素等药物对疾病治疗的有效性降低, 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对解脲脲原体的治疗也失去了效果, 但患者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以及克拉霉素等药物较为敏感。美满霉素是一种半合成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 其作用机制是与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置结合, 阻止肽链的延长, 从而抑制细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强力霉素是由土霉素加工制成的一种长效广谱的半合成四环素旋抗生素, 其抗菌谱广, 抗菌作用较强, 服用3 h后就可最大限度的发挥药效;克拉霉素是14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 通过与细菌细胞核糖体50S亚基结合,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起到广泛的抑菌杀菌作用, 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及厌氧菌等都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对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抗菌活性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最强的。有报道显示克拉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疗效肯定, 总有效率93.5%, 病原体阴转率93.0%[5]。克拉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具有疗效好, 疗程较短, 给药次数少等优点, 安全性好, 副作用少,
因解脲脲原体缺乏相关的细胞壁结构, 临床治疗中对细胞壁合成产生影响的抗生素药物对其治疗效果不大。本研究中采用了红霉素类药物、四环类药物以及喹诺酮类等抑制微生物DNA或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 3种抗生素药物的耐药率差异较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周运恒, 马红霞, 石晓星, 等. 人型支原体合并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检出率和耐药性分析.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1): 11-14.
[2] 叶晓敏, 陆春, 朱国兴, 等. 解脲脲原体生物群在生物膜形成能力及生物膜形成后耐药性的差异.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 25(10):757-760.
[3] 卢荣标, 陆春, 马寒, 等. 不同生物群解脲脲原体对红霉素耐药基因的分布差异.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8):699-701.
[4] 卢荣标, 陆春, 叶庭路, 等. 解脲脲原体对红霉素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0(5):328-331.
遗憾的是它不会筑巢。每逢产卵的时候,它就把一枚卵产在其它鸟的巢里,而把巢里多出的一枚卵移走。据说它这枚卵要比其它的卵早出壳,一旦出了壳,小布谷鸟就会把其它的卵挤出巢外,让它的寄生父母只喂养它一个。
这事儿做得够狡猾,也太残忍,于是人们就给布谷鸟冠以种种恶名,比如“光棍”“骗子”等等。我常常觉得好笑――须知布谷鸟仅仅是一种鸟,又怎么能用人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它呢?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一切生物的竞争法则,检视人类,那竞争的惨烈不是比鸟儿更残酷更血腥吗?
然而它那叫声是唯美的,最是打动人心。布谷!布谷!这是农人的解读,因为切近农时而固定下来且流传开去。在我们老家,大家都叫它“光棍多锄”。小时候,背一捆柴草回家,我们会应和着布谷鸟的叫声而调侃它:“光棍多锄,你在哪住?我在阳谷。吃的啥饭?喝的糊涂。让我喝碗?俺不!俺不!”黄昏里,一串苦涩的歌谣,伴随着布谷鸟的叫声,忽而近了,忽而远了,在原野上悠悠地飘……
如今身在城市里,设若冷不丁地听到一声布谷鸟的啼鸣,我的眼前会立刻幻化出一幅有着滚滚麦浪的五月油画。南风悠悠,熟麦飘香,一只布谷鸟从麦浪尖一掠而过,留下几声短促而简洁的鸣叫。布谷鸟是朴素的,小小的身子,灰灰的颜色,平平常常的样子,就像我们老家村子里穿着粗布衣服的乡亲。现在我敲着键盘,却忘了镰刀,其实我也曾在金黄色的麦田里挥镰割麦,弓着身子,亲近着土地。然而当我直起腰来,用毛巾擦一把热汗的时候,我会追着渐飞渐远的布谷鸟的身影,想到许多问题……
春末夏初的一个晚上,我在灯下读元曲,读到夜深时,我为一支曲子所吸引――“东山一丛杨柳树,西山一丛杨柳树,南山一丛杨柳树,北山一丛杨柳树;纵使杨柳千万条,也难挽得行人住。山前鸣杜宇,山后鸣鹧鸪。杜宇唱:行不得也。鹧鸪叫:不如且住。”是朱帘秀送别关汉卿吗?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忽然听得一声杜鹃啼,我匆忙推开窗户,啊,外面夜黑如墨,万籁俱寂……
布谷鸟的叫声极有个性,且富有东方韵味,然而却是多义的,它能根据人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发生变化。农人听到的是催种,单身汉听到的是同情,羁旅异乡的游子听到的是劝归,不孝的媳妇听到的是对她丑行的传播――打婆!打婆!娃娃听到是“不哭不哭”……前不久一位乡亲来城里找我,喝酒闲话时,他说这几年咱那里布谷鸟的叫声变了。我问他变成啥了,他说变成了“和和睦睦”,我说,好!
布谷鸟的鸣叫,不过就是四个简简单单的音节,然而却弹性巨大意蕴丰富,和其它的鸟鸣声相比,仿佛天外来音,那么神秘,那么亲切,又那么令人难忘,像是暗含着无法参透的深意。
南宋词人朱希真说:“杜鹃叫得春归去,吻边啼血苟犹存。”过去我一直认为这不是真的,只是诗人的想象之词。
有一天我独自在老家的一个空屋子里读书,忽然听到了一声布谷鸟嘶哑的鸣叫,声音很近,像是就在屋子后面。我急忙丢下书跑出去,一看,在一棵白杨树上果然站着一只布谷鸟。那只布谷鸟已经很疲惫了,两翼低垂,尾羽分散,身子弓成一弯下弦月。然而它还在叫着,每一啼叫脖颈便一伸缩,叫得十分艰难,声音越来越微弱。后来,一条长长的血丝竟从它的喙里流了出来,让我吃了一惊,只觉得一阵头皮发麻,心里说:布谷鸟,你这是何苦呢?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输尿管插管;冲洗
【中图分类号】R69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11-01
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我科采用输尿管插管冲洗治疗输尿管小结石患者1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17例。年龄29~51岁,平均36岁,病程1~4天。结石直径范围4.0~5.5mm(多发结石以直径最大者计算,此数值为B超检查时测量值),多数结石位于输尿管中下段。其中2例为孕妇,一例多发结石,最大直径5.5mm,另一例单发直径5.0mm,因体外碎石禁忌,药物排石治疗恐引起流产故试行此方法。7例体外碎石治疗后应用药物辅助排石疼痛明显,采用此法治疗。其余8例中3例经药物排石及运动治疗2天无效,5例未经药物等治疗而直接采用此法治疗。
1.2 治疗方法:该组患者治疗前均经B超检查,证实为输尿管结石,且结石大小明确。患者均采用膀胱截石位,尿道粘膜表面麻醉后插入膀胱镜,确认输尿管开口后插入F7输尿管支架管,根据结石位置高低,调整插入深度。插管头端位于结石所在位置以上(近头端),插管尾端衔接一次性注射器,经插管向输尿管内缓慢注入生理盐水,以患者无明显额外疼痛为参考掌握注水压力及速度,同时反复缓慢向内或向外短距离抽拉插管,对多发结石在冲洗过程中可见细小结石自插管周围排至膀胱。对单发结石,边缓慢注水同时边向外缓慢撤出插管,当插管撤出后可见结石紧跟其后落入膀胱,若不成功,可反复多次重复操作。对多发结石患者治疗后当时行B超检查,其中1例孕妇及1例体外碎石患者有结石残留,予以留置双J管至1周后拔出,妊娠患者经再次冲洗排出,另1例再次体外碎石治疗后再经冲洗排出。治疗后口服抗生素3天。
2 结果
本组17例患者经上述治疗均获成功,治疗操作时间13~30min,平均21.5min,(从插入膀胱镜后计算,再次冲洗者未计算在内),治疗过程患者除尿道轻度胀痛、患侧腰部轻度胀痛不适外无明显其他不适,治疗后患者未治疗前之疼痛症状随即消失。7例患者出现轻度肉眼血尿,不除外输尿管粘膜损伤或膀胱镜对尿道粘膜损伤。未经特殊处理血尿终止。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为常见病,多为肾脏结石排入输尿管。患者疼痛症状明显。治疗方法较多,如经皮肾镜、输尿管镜气压弹道或超声碎石术 输尿管镜下取石、碎石术,体外超声波碎石等。适应症为结石直径大于0.6cm者,直径小于0.4cm的光滑结石90%能自行排出[1],对于直径6mm以下结石多采用药物排石等保守治疗。较大结石经过体外碎石后形成多个小结石,同样不能即刻排入膀胱,患者仍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经过输尿管插管冲洗治疗后,疼痛症状随即消失,不必再应用过多药物,更适用于孕妇,另外体会患者对冲洗效果有影响,采用头高臀低之膀胱截石位利用结石本身重力利于排出。冲洗时注水速度宜缓慢,过快会将结石推至输尿管近段甚至肾盂内,并有引起输尿管损伤可能。起到冲洗效果的是依赖于水注入输尿管后向下返流作用,同时有插管扩张作用。
因本院无输尿管镜,过去对直径小于0.6cm输尿管结石患者均采用排石药物等保守治疗,患者疼痛时间较长,且应用较多药物,住院时间相对长,总经济费用较冲洗治疗费用高,冲洗治疗部分患者可于门诊完成,无明显较重并发症出现,是基层无输尿管镜医疗单位可行治疗输尿管小结石的一种方法,但该种方法可选择治疗对象范围较窄,另外该组病例中未见输尿管狭窄患者,若有输尿管狭窄合并结石患者,是否适宜该方法治疗尚需进一步探讨。该种治疗方法属于有创治疗,要求无菌技术及轻柔操作。
殖道炎症(ngu)及男女不孕不育的主要病原体,也是性传播
的常见病原体。目前临床中常见对宫颈分泌物检测出解脲支
原体的妇女投以大量抗生素,结果是解脲支原体反复出现阳
性,称之为“解脲支原体耐药”,因此下生殖道内查到解脲支
原体者,是否皆须诊治,一直尚未完全定论。现在对特定血清
型的uu具有致病性,这种条件致病病原体进一步分群分型
是判断感染与携带的关键。故解脲支原体的基因分型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解脲支原体概述
uu是从人体中分离的能自身繁殖的13种支原体之一,
属硬壁菌门柔膜体纲支原体目支原体科脲原体属。1954年
由shepard首先从非淋球菌性ngu患者的尿道中分离出来,
称为t株( tiny strain) 。uu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是在人工
培养基上能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壁,能自
我复制, 呈球杆状, 大小为125 ~ 250 毫微米, 分子量
4. 5 ×108 ,具高度多形性,是人类泌尿生殖道的一种常见寄生
微生物。1992年kong认为uu具有保守的氨基末端和具有
多重重复基因的羧基末端,uu的重复顺序短( < 10氨基酸)
但是数目众多。uu 的mba 抗原(multip le2banded antigen
genes,多带抗原)决定簇模拟了人类蛋白质来避免被识别,
uu的mba抗原在支原体和宿主的关系中起了关键作用。
mba抗原有如下特征: ①是被感染病人中认识的最主要抗
原; ②具有种特有性; ③具有型特异性及交叉活性片段,能被
型特异性单抗及交叉活性单抗所识别; ④不但产生于体内,也
产生于体外; ⑤负责解脲支原体某一型的高变异型; ⑥在侵袭
性解脲支原体分离物中存在,并具有表达大小的差异。uu
在遗传学上是“节俭”的而毒力较小的,利用宿主排泄废物
(尿素)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宿主体内保持高水平的生物种
群[ 1 ]。特异性抗体能抑制uu生长,因其缺乏坚硬的细胞膜,
对青霉素耐药,对细胞膜有亲和性,生长繁殖时需要类固醇物
质。
2解脲支原体的致病机理
uu致病机理是: ①具有致病性的uu 可黏附在上皮细
胞、红细胞、巨噬细胞、等易感宿主细胞膜表面的受体上,
黏附后释放有毒的代谢产物如过氧化物和氨等,同时通过宿
主细胞膜获得脂质和胆固醇,引起细胞膜的损伤,导致宿主细
胞染色体异常,影响蛋白质和dna合成,严重者导致细胞死
亡。uu具有多种酶活性,与其毒力相关的是脲酶、iga蛋白
酶、凝脂酶a2、溶酶体; ②宿主免疫力低下,不良或性
伙伴多变。目前认为uu与人体的ngu[ 2 ]、非特异性尿道炎、
生殖道感染[ 3 ]、赖特综合症、不孕不育、流产、早产[ 4, 5 ]、早产
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6 ]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 7 ]、胎儿感染
与出生低体重儿[ 8 ]、死胎[ 9 ]新生儿的脑脊髓膜炎等感染、产
后发热、膀胱泌尿系结石、播散性感染等有关,在免疫低下病
人uu可引起脓肿和化脓性关节炎[ 10 ]。而新生儿尤其是极
低体重出生儿的鼻咽、支气管及肺部也可以检测到uu,并认
为其可以引起新生儿的呼吸系统疾病,是新生儿的死亡率增
加,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重要病原体[ 11213 ]。uu在性
成熟无症状的女性宫颈或阴道中的分离率达40% ~80% ,作
为人群即便经过抗生素介入,降低其携带率,经过一段时间的
正常,携带率也会恢复原来水平。而且生殖道的uu
是否具有致病性尚存在争议。
3解脲支原体的基因分型
uu根据分子生物学特征可分为两大生物群及14个血清
型,生物一群包括基因组较小的1、3、6、14型,曾先后命名为
u. parvum群、biovar 1群、biovar b群、parvo biovar群,目前被
重新命名为ureap lama parvum, 简称up, 占支原体感染的
90%~92%;生物二群包括剩下的10 个基因组较大的血清
型,也曾先后命名为t960 群、t2960 biovar 群、biovar2 群、
biovara群,目前被重新命名为ureap lama urealyticum,简称
uu,占支原体感染的8% ~10%。生物二群还可分为3个亚
群,亚群1为血清型2、5、8、9;亚群2为血清型4、10、12、13;
亚群3为血清型7、11。20__年在fanrong等的研究中,为进
一步阐明不同血清型的关系,他们把uu的10 个血清型的
mba基因5′端和up、uu的所有血清型基因的部分重复区域
进行排序,uu的10个血清型被分为5个mba基因型,mba
基因型a包括血清型2, 5, 8;mba基因型b包括血清型10;
mba基因型c包括血清型4、12、13,mba基因型d包括血清
型9;mba基因型e包括血清型7、11 。在每一种mba基因
型成员间没有排列顺序的差异。在robertson [ 14 ]的研究中血
清型3标准株被作为up的典型株,uu的典型株是血清型8。
在极个别情况下,极少数uu菌株的特性不符合任何一个生
物种群,例如血清型3标准株吸附红细胞的能力、还有膜外板
层、磷脂酶a、磷脂酶c、细菌敏感性都没有确立与那一个生
物种群有关。多克隆的抗血清对一或多个抗原决定簇引起的
细胞生长抑制与人类的生物一群有关,但与任何生物二群的
抗原荧光分析决定子无关。
4解脲支原体基因分型方法
4. 1抗原检测法
4. 1. 1 免疫荧光试验
这是最早使用的检测抗原方法,在固体培养的菌落上加
入特异的荧光标记的一抗或二抗,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该法简便易行可以对生长在同一培养基表面的混合血清型株
进行鉴定,主要用于uu临床标本的血清分型,其缺点是结果
不易区分荧光染色的菌落和未染色的菌落,受主观因素的影
响较大,且需要特殊的荧光显微镜不易普及使用。
4. 1. 2免疫酶试验
这种检测抗原方法与免疫荧光相似,也可以用于检测同
一培养基上的不同血清型。该法用酶标记抗体代替荧光抗
体,可以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4. 1. 3免疫结合试验
这种检测抗原方法的关键一步是采用硝酸纤维素膜作为
载体,利用该膜对蛋白质较好的吸附力,并与免疫酶方法相结
合完成对支原体表面抗原的检测。该法易进行大量临床标本
的支原体鉴定及同一固体培养基上混合株型鉴定,可以对固
体培养基上生长不良的菌落进行鉴定,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
感性与培养法相当,在分型研究中交叉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4. 1. 4免疫印迹技术
这种检测抗原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蛋白质首先被高分辨力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2page)分离,蛋
白质的各分离区带被固定于凝胶的网络结构中,然后经电转
染技术将蛋白质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与敏感而特异的固
相免疫测定相结合,利用各种标记试剂灵敏而简便的测
出各
种特异性反应。
4. 2抗体的测定
4. 2. 1 代谢抑制试验
原理是uu在液体培养集中反应,可分解尿素产生氨,培
养基的ph值升高,通过颜色指示剂显示。如果将特异的抗
体加入液体培养集中,uu的生长会受到抑制,从而间接抑制
了颜色变化。该法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被广泛用于uu
的分型和uu抗体的检测,但交叉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4. 2.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这种检测抗原方法是以溶解的uu膜蛋白为抗原,抗原
与检测的血清异的抗体结合后,再与酶标记的抗人igg
(或igm)抗体反应通过酶与底物的反应呈现的颜色来定性定量判断结果。该法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较好的可重复性,
广泛用于uu的血清学研究。
4. 3 分子生物学方法
4. 3. 1脱氧核糖核酸探针
这种检测抗原方法可直接快速(1~2天)检测泌尿生殖
道标本,特异性高,可以和培养法结合用于uu的检测。
4. 3. 2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pcr)是目前最常用的uu检测和分
型方法,该法具有的优点是:高敏感性、高效率、高特异、高速
度、简便。在uu检测中常用的用于基因扩增的序列有以下
几种: 16srrna序列、mba基因片断、16s223srrna基因间隔
序列及尿素酶基因等。利用16srrna序列上微小的差异可
以将uu分为两大生物群。mba基因片断是最常用的扩增
片段, knox等与1998年依据该基因5! 末端序列的不同设计
合成引物,在此基础上将uu的biovar 1分为1、3、6型,利用
随机片断多态性分析dna (rapd)技术进行uu 的biovar 2
的亚群分析,并根据多态性条带将uu的biovar 1进一步分为
13个rapd亚群。作者同时还运用巢式pcr扩增将biovar 2
分为两个亚群,又运用7个引物进行随机片断多态性分析将
uu分为13 个亚群,其中biovar 2 分为5 个亚群。20__ 年
kong等利用biovar 1中1、3、6、14标准株多条带抗原基因5!
末段之间的序列差异,结合使用群特异性pcr限制性酶切分
析和血清型特异性pcr设计了实验方案,可以鉴别biovar 1
中血清型1、3 /14、6型。pitcher等[ 15 ]采用pcr2单链构象的
多态性( pcr2sscp)分析检测技术对uu标准菌株进行研究,
仅需一套简单的引物和单一的扩增步骤,成为大批量uu菌
株分型研究的有效方法。yi等[ 4 ]将real2time pcr应用于临
床uu基因分型的测定,发现real2time pcr法的灵敏度和特
异度分别是89. 5%和98. 5% ,而培养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
别是47. 4%和100% ,从而认为real2time pcr法能快速有效
地用于uu的基因分型研究。pcr方法虽省时,但假阳性或
假阴性均高,与操作者的水平密切相关。
4. 3. 3其他
uu检测和分型还有基因重组技术、反向斑点杂交技术
等方法。
5解脲支原体基因分型与临床流行病学
5. 1解脲支原体基因分型与正常健康人
5. 1. 1解脲支原体基因分型与正常体检人群
在ren[ 16 ]的研究中,正常体检人群中65%携带uu,其中
95%为biovar 1, 5%为biovar 2。基因型1, 3, 6和14也可在
正常人群中被检出,但单独分离出基因型14是少见的。这一
发现与其它研究结果一致。
5. 1. 2解脲支原体基因分型与正常孕产妇及新生儿
echahidi等[ 17 ]的研究表明,可以从部分健康新生儿的外
阴、鼻咽部、支气管、眼、血液、胃液中分离到uu,且外的
检出率高于其他部位,女婴的检出率高于男婴,携带时间长于
男婴。fernandez等[ 8 ]对获取的新生儿标本进行uu 培养和
分型,结果显示分离到的uu菌株biovar 1和biovar 2的比例
为70: 30。
5. 2解脲支原体基因分型与泌尿生殖系感染
uu不同的生物群及血清型与寄居和感染的关系是目前
我国研究的一个热点。20__年在朱庆义的研究中384例泌
尿生殖系感染患者,临床分泌物标本uu阳性占56. 8% ,采用
10对mba基因分型引物对uu培养阳性标本进行pcr分型
鉴定,结果检出biovar 1占37. 2% , biovar 2 占16. 9% ,其中
biovar 1血清型1、3 /14和6阳性率分别为13. 0%、16. 7%和
7. 5%; biovar 2 亚型1、2、3 阳性率分别为6. 5%、7. 8%、
2. 6%。20__年在覃春容的研究中有阴道炎症状和体征的
601例患者组成的病例组,对照组306例为同期正常体检人
群。病例组中uu 阳性占70. 0% , 其中单纯uu 感染占
57. 2%;单纯uu 感染标本进行基因分型鉴定, biovar 1 占
65. 4% , biovar 2占18. 4% , biovar 1 + biovar 2 两群混合感染
占16. 2%;对照组uu阳性占41. 2% ,其中单纯uu 感染占
32. 7% ,单纯uu感染基因分型biovar 1占79. 3% , biovar 2占
13. 8% , biovar 1 + biovar 2两群混合感染占6. 9%。结论是两
组人群均以b iovar 1感染为主,病例组的特点是两群混合感
染较对照组高,特别是biovar 2与biovar 1中1型的多型别感
染较对照组高,在多型别感染中1型的检出率较对照组高。
对照组的特点是biovar 1较病例组高,且以biovar 1中的血清
1, 3, 6型的单纯感染为主; biovar 1中1型的单型别感染较病
例组高。3、6、14型单型别感染在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5. 3 解脲支原体基因分型与性滥人群
在ren[ 16 ]的研究中, 261个正常体检妇女和98个性工作
者的宫颈拭子进行了培养, uu培养阳性者用pcr法进行分
群分型,数据表明: ①uu在性工作者中比正常体检妇女更常
见; ②biovar 1中一种基因型的单纯感染( biovar 1基因型1, 3
或6)在正常体检妇女比性工作者中更普遍; ③biovar 2感染
和biovar 1中超过一种基因型的混合感染在性工作者中更普
遍; ④ biovar 1中基因型1、3、6 在性工作者中及正常体检妇
女中没有分布差别;尽管biovar 2的分离率在正常体检妇女
高,但在性工作者中更高(90. 8% ) ,这意味着biovar 2在性工
作者更常见且又是可能成为这个人群的致病菌。性工作者中
biovar 2的分离率(26. 0% )大约是正常体检妇女biovar 2的
分离率(5. 0% )的5倍, biovar 1多于一种基因型引起的混合
感染率(23. 9% )比正常体检妇女(8. 6% )高3倍。
综上所述,尽管人们为探讨不同血清型uu的致病性大
量研究,但都无足以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某种血清型肯定和
某种疾病有关,目前多数研究认为,人类泌尿生殖道寄居或感
染的uu绝大部分为biovar 1,其中某些类型与疾病有关,所
以uu的分型对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有重要的作用,是否特
定型别uu与致病或寄居具有相关性仍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