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试用期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试用期专业技术总结精选(九篇)

试用期专业技术总结

第1篇:试用期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测试技术;工程教育;实践;主线;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217-04

一、引言

为了适应新世纪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近年来工程教育与工程师职业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3]。现代教育理念不仅重视知识内容的传授和教育投入,更重视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4-6]。2013年,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是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国工程师国际交流和职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如何贯彻“以结果为导向、以专业教育目标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也给高等学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实现专业教育国际认证,提出了新的挑战[7-9]。

虽然只有400多万人,但是新西兰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国家,不仅体现在工业、农业和商业模式上,还表现在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新西兰是华盛顿协议组织首批成员国之一,奥克兰大学(University of Auckland)、奥塔哥大学(University of Otago)、坎特伯雷大学(University of Canterbury)和梅西大学(Messay University)等都有很好的国际声誉,国际留学生的比例较高。坎特博雷大学机械工程系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工程系之一,优异的学术与工程技术水平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该校工程教育体系、课程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一些较成熟的教育理念和组织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10-13]。

本文结合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分析了坎特伯雷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简称坎大机械)和吉林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实验班(简称吉大农机)在课程内容设置、实践组织模式和学习效果评价方面的特点,总结了坎大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特色和经验,旨在探讨我国机械类专业测试课程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改革途径。

二、课程定位

坎特伯雷大学本科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1学年叫过渡学年(Intermediate Year),后3年是职业教育学年,分别叫第1、第2和第3职业学年。与奥克兰大学(University of Auckland)、梅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等新西兰大学一样,坎特伯雷大学一般每学年设8门课(共修120学分),每门课15学分,学生一般每学期修60学分。近年来,各学校学分结构和标准逐渐统一,便于学生跨学校交流。在最后一个学年(Third Professional year)包括3门必修课和4门选修课。必修课包括毕业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工程管理与机械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毕业设计覆盖两个学期,占30学分。选修课包括学科模块(一般2~3门课)课程和自由选择课程。学科模块课程一般要求成组选择,自由选择课程可以在任何一个学科模块课程中选修。测试课程、控制和机器人学属于机械工程专业控制与自动化模块。

吉林大学工科本科专业学制也是4年,课程结构包括3部分:普通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一般第1学年是普通教育课,第2学年是专业基础课,第3、4学年包括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4年总学分为200学分左右,其中包括140~150学分的理论课和40~50学分左右的实践课程。平均每学年修学约50学分,每学期5~8门理论课,必修课一般2~3学分,选修课一般1~2学分。测试课是第3学年学习的必修课,属于专业基础课。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

坎大机械和吉大农机专业具有共同的学科背景,测试课程的基本目标均为通过测试技术基本理论加深和扩展机械工程学科教育。坎特伯雷大学机械专业测试课程名称为“传感器与测试仪表(Instrumentation and Sensors)”,吉大农机专业测试课程为“测试与传感技术(Sensors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从课程设置可以反映出两个学校课程教学的不同特色,也体现出了教学理念的差异。

(一)课程目标

“传感器与测试仪表”课程的“仪表化”体现了测试技术的工业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中包含了较多的实践教学内容。该课程包括36学时理论学习和不少于36学时的实验,还有复习和作业。另外,还有一项测试实验设计竞赛,该项目设计竞赛需要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每人工作12小时以上。修本课程的研究生还要按照学术论文格式写测试研究报告。理论课以外的自主学习(包括设计报告)和小组合作实践环节占整个学习进程的50%左右。据了解,除考试复习时间外,一般在坎大修1学分需要学生10小时的工作量,包括理论课学习、实验和完成作业、答疑、考试复习。

吉林大学“测试与传感技术(Sensors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主要围绕测试系统学习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功能结构、系统特性、测试方法和常用工程测试系统应用、调试和设计方法。“测试与传感技术”课程设置40课内学时,包括30学时理论学习、10学时课内实验,10学时课外开放实验和3~4次作业。自主学习时间约为20~25小时。

“测试与传感技术”课程学习目标:(1)理解测试信号的测试分析理论,熟悉测试系统主要功能结构和系统特性;(2)了解常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方法;(3)掌握基本测试仪表操作方法和建立基本测试系统的方法;(4)掌握应变片测试系统建模和关键测试部件设计方法;(5)了解现代测试理论,掌握数字化信号采集系统结构、软硬件建模方法;(6)掌握测试系统设计、试验规划与测试误差分析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坎大机械专业“传感器与测试仪表”课程强调测试仪表运用和设计技能的培养。“知识”和“技能”训练围绕“学生进行测试仪表系统设计和应用”组织内容,实验技能训练占课程内容的50%左右。

“测试与传感技术”课程内容以工程测试系统应用技术为中心组织,培养了学生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能力,知识和技术性较强。

(二)课程教学内容

为分析方便,把坎大机械工程专业“传感器与测试仪表”课程和吉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实验班“测试与传感技术”课程内容和时间安排整理到表2中。

表2中统计的学时未包含这两门课程安排的2学时答疑时间。除期末考试外,“传感器与测试仪表”课程还安排2小时的期中考试。(如果是硕士生选修这门课,必须完成“测试技术学术论文”)

从表2中可以看出,“传感器与测试仪表”采用以学习过程为主线的教学组织模式。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测试系统建模与测试信号处理技术,而且包含概率统计和测试误差分析方法,为系统应用和测试结果分析奠定了基础。另外在测试技术应用方面进行了机器人传感技术、生物仪表、运动伺服控制、工业传感网络和智能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扩展,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平台学习通过实验环节进行学习。课程内容围绕学生学习和运用测试技术进行实践的过程组织,涵盖了应用测试技术分析和处理工程问题的各阶段,既有较全面的知识点,又有比较深入的实践体验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测试技术的消化和吸收。

“传感器与测试仪表”课程实验内容主要围绕虚拟仪器技术平台组织,通过LED灯控制、机器视觉检测、运动测试与控制和力学测试等训练项目学习基于数字化数据采集技术和虚拟仪器软件的运用方法。训练方式包括3类:前4项实验项目(LED灯控制、机器视觉检测、铣床运动测试与控制和并行机器人控制)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实验方法,属于验证性实验,在给定的例子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编成已达到实验的要求;第5项实验,学生自主设计传感器模块和软件模块,是设计性实验;第6项实验是学生自主选题的研究性实验。3类实验互相配合,使学生从基本操作技能到测试系统设计和技术研究得到了全面的技术体验。实验内容结合数据采集技术和虚拟仪器软件平台,体现了技术的先进性。

“测试与传感技术”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以测试系统功能结构和设计方法展开,属于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组织模式,包含测试体系原理和测试信号处理过程,具有完整的体系结构。实验训练内容包含测试部件和系统调试操作技能、测试系统设计和开放实验。除测试技术开放实验外,其他实验项目训练时间都是2学时,总实验训练时间比“传感器与测试仪表”课程少20学时左右。

1.课程考核与评价。由表3可见,“传感器与测试仪表”课程评价中实验成绩、期中测验成绩和期末成绩大约各占三分之一。这种基于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更加注重平时表现和实验室实践效果,知识理解和动手能力训练趋于平衡。“测试与传感技术”课程考核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70%),平时学习表现和实验评价在总成绩中只起辅助作用。

2.机械类专业“测试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思考。在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工程教育面临的技术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也同样影响着高等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测试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要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发展,课程设计思路和组织模式也值得深入探讨。因此可以看出,“传感器与测试仪表”课程教学中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转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现在的学生更适应网络化的生活模式,因而在课程教学中可以把学生能了解和消化的知识内容交给学生自己去消化和吸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深入分析课程内容,找出哪些内容适合学生自学以及如何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解决完这些问题后,在教学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学术思想上,检验和分析学生自学的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2)强化“以应用实践为主线”的教学组织模式,提高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工程技术的实践性决定了工程教育课程的出发点和终点都是实践。在测试技术课程教学中,从测试概念理解、技术应用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组织顺序上,要求突破传统“围绕测试技术知识教学”的模式,不仅要知道测试技术是什么,还要掌握如何应用测试技术解决工程问题。而在技术应用中涉及的技术内容比“测试技术理论”宽得多,如在测试应用中涉及到试验设计方法、数据概率统计分析、数据误差分析等,在教学中也需要引入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辅导。

(3)工程技术课程教学重在“理解和体验”。根据测试技术的实践性特点,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交互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应用案例教学让学生研究测试应用案例和构建实验模型。教学中重视中间环节的质量监督和控制,在学习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加强理论和实践联系,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评价中转变以期末考试为主的学习评价模式,推广基于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可以改善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突击和死记硬背”的弊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通过对坎特伯雷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和吉林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总结了坎特伯雷大学“传感器与测试仪表”课程教学定位、内容组织和实践技能培养方面的特点。实践表明,“以应用实践为主线,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的教学思想在坎特伯雷大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是工程技术教育的先进理念,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和专业课程建设中借鉴。

参考文献:

[1]Alberto Tascon,Ramon Alvarez,Pedroj. Aguado. Analysis of competencies required by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graduat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4,30 (4): 1008-1022.

[2]M. Cardin,M.F. Marey,T.S. Cuesta and C.J. Alvarez.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Spa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4,30 (4):1023-1035.

[3]Fernando Akba-elias,Ana gonzailez-Marcos and Joaquin Ordieres-mere. An active project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professional skills 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4,30 (5):1242-1253.

[4]Jorge Maturana,Gonzalo Tampier,Guillaume Serandour and Richard Luco. Developing teamwork skills in first and second year engineering stud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4,30 (5):1225-1233.

[5]Susan Mccahan,Lisa Romkey. Beyond Bloom's:a taxonomy for teaching engineering practi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4,30 (5):1176-1189.

[6]Aharon Gero. Enhancing systems thinking skills of sophomore students:an introductory project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4,30 (5):738-745.

[7]http:///edu/08-20/518dd0.shtml.

[8]Mohammad Syuhaimi Ab-rahman,Hadi Guna,Mohammad Najib and Mohammad Saupe etc. Analysis of direct measurement PEO attainment via qualitative method to fulfill Washington Accord Accreditation Criteria:a case study[J].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2012,6(4):400-407.

[9]Liew C.P.,Puteh M.,Mohammad S. Best practices in Washington accord signatorie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omputer and engineering,2014:278-282.

[10]Chen,X.Q.,Chase,J.G.,Wang,W.,Gaynor,P.and McInnes,A.I. Embedding Design Projects into Multidisciplinary Engineering Education. Chongqing,China: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CEIT 2010),2010,(9):17-19.

[11]O'Steen,B.,Brogt,E.,Chen,X.Q. and Chase,J.G. Using “system sensing”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curriculum. Orlando,FL,USA:3rd International Multi-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METI 2010),2010,29 Jun-2 Jul .

第2篇:试用期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 考试模式 改革思路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方法改革、校本教材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尝试,初步形成了针对高职教育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作为教育评价的基础与重要管理工具的考试,多数院校仍沿用传统的模式,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和评价,使高职教育考试改革远远滞后于教学改革。园艺技术专业作为农业类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季节性强、操作量大的特殊性,现行考试模式严重影响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此,开展高职园艺技术专业考试模式的改革,对于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园艺技术专业现行考试模式的弊端

(一)考试形式单一,技能考核流于形式。

目前,高职园艺专业大部分学科考试主要采取终结式考核,即在学期末组织闭卷笔试,教师按标准答案进行阅卷,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评出学生该门课程的期末总评成绩。这种考试只能考共性的、统一的东西,不能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差异来进行。虽然目前园艺专业的部分学科已经开始探索技能考核,但由于季节条件的限制,很多技能考核项目难以在期末进行,即使部分考核项目能够完成,也会在土地使用、考试材料利用、人力、物力等方面造成很大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园艺专业高职院校的技能考核项目大大减少,或者在室内完成,难以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情感体验、直接经验的收获,达不到技能考核的评价效果。

(二)考试方法片面,重结果、轻过程。

在目前学科结业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是主要的决定因素,占学生总成绩的60%―80%,每学期课程结束后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评价区分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缺少过程考试,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考试,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和侥幸心理,部分学生平时得过且过,靠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甚至作弊。可见这种考试方法导致学生成绩不能体现学习效果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考试内容重理论、轻应用。

目前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论考试多,应用测试少;标准答案试题多,不定答案的分析试题少,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大,善于记忆和努力记忆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好的分数。这样的考试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点的考核,应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仍得不到验证。园艺技术专业的课程大多是应用性和实践操作性极强的课程,显然,这种考核方式无法检验学生的内在素质和真实能力。

(四)评价主体单一、效果不佳。

目前,高职教育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对于标准化的命题考试,客观题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应用技能操作、调查报告等考核形式的考试,由于考试都是在校内进行的,教师存在大量的“感情分”,或对“调查报告”等考核形式只在及格分以上拉开档次,缺少严格的评分标准,违背了考试的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考试应该有企业的介入来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创新。

(五)缺乏考试反馈机制。

由于考试是期末的一次性终结考试,学生考试结束,就意味着本门课程学习的终结,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不能与学生及时进行反馈与交流,不利于教与学的双边互动,也就难以发挥考试的导学促教效能,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而有可能将学生引向一种僵化、死板的学习轨道。

二、园艺技术专业考试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树立能力本位考试观。

考试观念的更新是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前提,将过去“以知识为本”的传统高等教育考试观念,转变为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中心的考试理念;由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转变为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即转移考核重点,不去简单地考核学生“学会了什么”,而是考核学生“能解决什么问题”。通过重视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使考试观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同步,充分发挥考试效能,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二)调整考试时间,注重过程考核。

高职教育的传统考试模式为期末的终结性考核,这远远达不到高职教育考核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而且园艺专业随着季节的转换,其主要工作任务会有很大不同,农时错过,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具体工作条件将无法再现,因此对于园艺专业结合农时调整考试时间是完善技能考核内容、体现考试全面性的必然。而且通过调整考试时间实施过程考核,能够调动学生进行平时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对学生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丰富考试形式。

由于各学科的教学目的不同,对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考核形式上应结合不同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在考试形式上可以借鉴澳大利亚TAFE教育考试模式,重视实践能力考核,丰富考试形式,结合园艺专业各学科自身特点,选用论文、案例分析报告、观测、口试、现场操作、开卷笔试、闭卷笔试等方法中的几种,不应唯书面考试为重,仅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表述能力、记忆能力的考试形式,则背离了“技术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改革考试内容。

目前,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要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知识、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因此,在学生成绩的考核上,不应停留在“应知”的层面上,在考核内容上不能单纯以书本知识作为考核的依据,而应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安排考试内容。注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考题的应用性、操作性和技能性。

(五)加强考务管理,完善考试制度。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考试方案,在切实抓好过程考核中命题、制卷、考核、监考、阅卷、评价等工作环节的同时,理顺教务、师生、企业的关系,严肃考风、考纪,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和素质;建立考试反馈机制,使考核发挥导学促教功能。

综上所述,在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模式的改革必须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因此,我们课题组把“高职园艺技术专业考试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作为研究课题,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全面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研究不同课程的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探索出适应高职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考试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2007.

[2]王振龙,朴素艳等.农业高职教育考试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797-14799,14803.

第3篇:试用期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一、正常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认定。

(一)、凡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认定的,都必须严格按照中煤总局煤地发[2001]182号关于印发《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关于继续开展经常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执行。

(二)、凡由湖北局、总局评审的各系列,其职称外语考试和计算机考试必须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和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考试,且必须合格。

(三)、需要参加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在参评的上一年度末提交个人书面申请,并提供个人相关资料,无个人申请的院初评委、人事部门将不予评审或受理上报评审材料。

(四)、专业技术人员在参评高一级专业职务时,其专业工作年限的认定,严格以实际担任专业技术工作年限计算,不得将参加工作年限视为专业工作年限。

(五)、年度考核结果,以院专业技术考核委员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的考核结果为依据。

(六)、参评人员的学历要求。

1、启始学历:以教育部门认定,由学校、院校颁发的学历证书为准

2、后续学历:含自学考试、电大、职大、函大、夜大等毕业生必须有学历档案(包括入学时的报名材料、入学考试成绩并加盖省部级的成人教育委员会招生办公室公章)和省部级教委验印的毕业证书。

二、破格晋升条件

破格晋升的人员除具备中煤总局煤地发[2001]182号文中规定的破格条件外,还必须是近两年内专业技术职务考核优秀者。

三、统考专业技术系列的评审

凡国家统一组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的系列一律不再组织相应级别的评审,如经济、统计、会计、审计、计算机等,考试要求按照国家或地方文件执行。

四、院初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院工程系列的初评工作,每年八月下旬召开一次评审会,经院初评委评审通过的任职资格,由院人事部门审核后下达任职资格通知,并办理相关手续。

五、考核

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聘任。考核不称职的应予解聘或低聘,且不能参加高一级职务的晋升。连续两年考核“优秀”的可以低职高聘。“优秀”等级比例不得超过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5%。考核工作由院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会同人事部门实施。

六、职务聘任

(一)、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应在核定的岗位职数内,在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中按岗聘任(或破格聘任),任职期满,根据考核情况和工作需要决定是否继续聘任。

(二)、任职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院将解聘、低聘或缓聘:①不能认真履行职责;②年度考核为不称职或二个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的;③任职期间发生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的;④违法违纪受到行政记大过或党内严重警告以上处分的。

第4篇:试用期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科学选用 多元激励 加强培养 考核机制 以人为本 拴心留人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234-02

一、科学选用,促进专业技术人才施展才华

1.公开竞聘选拔人才。近年来,作业处先后开辟了新疆完井作业、修井、压裂山西煤层气压裂、排采,东北压裂、蒙古国试油、测试、苏丹试油、修井、作业等国内、国际石油工程服务市场,为确保市场竞争优势,我们坚持公开竟聘选拔人才。首先,公开岗位条件。将市场需要的岗位和条件,通过文件、公告、网站等形式,在全处范围内公布。其次,严格考核。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竟聘委员会,首先对应聘的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考试,然后采取面试、答辩等方式进行考核,根据考试考核结果,择优选派。第三,上岗试用。考试合格的人员,先试用三个月,才派往外部市场。几年来,作业处先后组织了12次公开招聘,选拔专业技术人员86人,平台经理、司钻68人。其中派往国际市场的26名工程师、翻译,16名平台经理、22名司钻都是英语基础扎实、工作能力较强的专业骨干,目前已成为开拓国际市场的排头兵。

2.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在用人时,我们不仅考虑人才的专业特长,而且照顾个人的兴趣、爱好,确保“人职匹配、人事相宜”,使每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3.合理评价优化人才。为准确评价员工的能力和业绩,我们分期、分批、分系统,按照360度考核的方法,从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和定性评价三方面,开展员工业绩考核。理论考试重点为压裂、酸化、侧钻、修井等专业理论;技能考核主要测试工具识别、工艺流程、施工设计等岗位技能;定性评价是对德、能、勤、绩、廉、学等8项指标进行评价,其中单位员工评价占20%;领导班子评价占30%,项目部、工程部及技术组评价占50%。考核结果与使用挂钩,实行末位淘汰,加强动态管理。对考核结果排名在倒数六名以内的人员,技术员降为实习技术员,实习技术员留岗试用,三个月后考核仍不合格,转为操作人员。

二、多元激励,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热情

1.搭建平台,事业激励。近几年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展,我们化市场机遇为舞台机会,努力给专业技术人才搭建事业平台。2011年,外部压裂施工队从2支扩大到4支,我们选拔了12名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安排到队长、技术员等管理、技术岗位上,发挥他们的管理专长;还选拔青年技术骨干担任科研、技术项目长,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尝试,科技项目论证成熟,可以随时立项。2011年,我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成果奖2项,获局科技进步成果奖6项。

2.待遇倾斜,薪酬激励。针对作业一线环境艰苦、技术人才情绪波动等情况,我处及时调整分配政策,加大向技术人才倾斜力度。在奖金分配上,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的奖金系数远远高于机关、后勤人员,稳定了生产一线技术人员队伍。2011年,在经过考核的68名技术员中,有41人的奖金按单位正职的80%执行,整体待遇与过去相比提高了50%,极大地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我们把出国机会作为一种激励措施,优先选拔专业技术人员出国工作,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待遇,鼓励他们坚持学习、拓展技能、提高素质。

3.人文关怀,情感激励。人是有感情的,人才更重情重义。我们重视情感沟通,构建信任关系。关心专业技术人才的健康,建立健全健康档案,对优秀人才、拔尖人才实行定期疗养制度。对大中专毕业生,从住宿、饮食、家庭等各个方面给予关注,营造家的氛围,先后与石油化工总厂、天然气产销厂等单位组织联谊活动10余次,牵线搭桥,促成13位毕业生喜结良缘,从此扎根油田。

三、加强培养,提高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素质

1.强化国际化人才培养。针对国际市场发展迅速,急需人才的实际,我处加强了国际化人才培养。一是岗位培养。把思想品质好、技术比较全面,有发展潜力的技术人员,选拔到队长岗位上培养,提高技术服务和综合管理能力。涉外项目现场工程师、翻译,安排到带班队长、平台经理等岗位轮岗锻炼,提高他们国际化经营能力。二是知识培训。选拔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集团公司和油田的涉外英语、涉外法律财税、HSE管理等培训,增强国际市场适应能力。涉外人员倒班期间,组织参加现场技能、英语强化、计算机操作等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三是实战培训。依托国际项目,选派人员到国外现场锻炼,储备人才。近三年先后选拔近40名技术人员,到苏丹等国际项目现场锻炼,为国际市场奠定了人才基础。

2.强化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培养。近年来人才断层压力比较明显,成为制约我处发展的瓶径之一。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培养技术人员。在生产一线队伍中选送技术骨干人员80名,到石油大学(华东)培训井下作业技术,然后到生产现场实习6个月后,逐步充实到生产一线。

3.强化毕业生的入厂培训。井下特种作业处是集压裂酸化、修井侧钻、试油作业、地层测试以及煤层气技术开发为一体的技术密集性单位。行业多、技术含量高,针对这个特点,在见习期内对新入厂毕业生实行轮岗制度,制定详细的见习计划,明确见习内容,指定各行业(系统)指导老师,对修井侧钻、试油作业、压裂酸化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大中专毕业生入厂教育、轮岗见习、阶段总结、定期座谈交流、制定个人生涯规划等制度,搭建一个有利于毕业生成长的平台。还组织大中专毕业生开展现场观摩,参观中原油田发现井,进行艰苦创业传统教育,使他们逐步树立起了爱岗敬业、服务油田建设的思想意识。

4.培训方式灵活多样。一是“座谈式”培训。作业处聘请局、处级优秀人才作为内部培训师,每年定期对压裂、试油、修井和作业系统的青年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将以往的“课堂式”培训改为“座谈式”培训。大家围坐在一起,教员主讲,员工参与提问、讨论,各抒己见。这种培训实在、实用、效果好。2011年12月20日,作业处举办了48人参加的项目经理培训班。在这次培训中,授课老师由作业处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担任。培训中,项目负责人现身说法,介绍项目运作的经验与教训,和学员们一起探讨项目运作的一些新思路、新方法。利用系统思考、团队学习,将个人的经验教训变成大家的经验教训。二是“企校联姻”式培训。作业处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石油学院、西安石油学院紧密“牵手”,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与解决现场问题为主要目的,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训。我们先后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结合,开办了石油工程、工商管理等两个专升本班和一个石油工程研究生班,还选送学员参加西南石油大学的油气田工程管理、油气田开发工程等研究生、博士生深造。截止目前,已有4人获得博士学位,16人获得硕士学位,126人取得本科学历。另有通过油田电大、党校、西安石油大学函授等方式,接受学历教育,每年学成人员达15人左右。并经常聘请优秀专家、学者开展技术讲座、管理讲座和专题讲座。逐步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技术精湛,掌握石油尖端技术的学科带头人和现代企业技术人才。三是“研讨式”培训。即组织专题讨论、事件分析,使大家围绕一个精选的主题,认真研究、热烈讨论,相互启发,公开争论,可形成共识,也可求同存异。四是“实战式”培训。几年来,我们先后选拔了近40名技术人员到苏丹等涉外项目进行“实战式”培训锻炼,按照国际惯例及施工要求,对施工现场标准化、队伍搬迁以及每道工艺工序都进行规范的操作,并刻录成光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反复观摩,使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四、以业绩成果为标准,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机制

1.完善考核方案、建立考核评价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历来是一项十分重要但又难于操作的工作,要检验和衡量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业绩,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此我们也不断探索,力图能够在专业技术人员考核上有所突破。经过几年的努力,相应制定出具体不同的考核实施方案。

2.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组织严格考核。2010年10月份开始,五个考核小组分头组织对全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主要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和定性评价三方面进行,均采取百分制考核。理论考试试题重点包含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难度系数中偏上;技能考核项目充分切合实际有工具识别、工艺流程、施工设计等;定性评价主要是考核其德、能、勤、绩、廉、学等,分三个层面进行:一是所在单位员工评价,所占分值比例为20%;二是所在单位领导班子、班长及大班人员评价,所占分值比例为30%;三是各外部项目部、作业工程部领导班子及技术组成员评价,所占分值比例为50%。要求参加评价人员应达到各规定范围人员的80%以上。考核的全部过程均有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3.考核结果与工资待遇和使用挂钩。作业处对技术人员实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考核结果与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和使用挂钩。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结果按照本系统实际参加考核人数,由高到低排列名次,并结合考核结果对专业技术岗位按定员实行岗位竟聘上岗,与岗位工资待遇挂钩。各系统考核淘汰比例根据实际参加考核总人数制定。考核结果排名倒数三名之前的见习技术员,将统一聘任在技术员岗位,执行一线技术员岗位工资待遇,对上述人员中的60%人员奖金系数执行本单位正职的80%,另外40%人员奖金系数执行本单位正职的70%。

五、以激励为导向,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

1.实行津贴管理制度。为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积极性,我们建立了学历津贴、技术津贴和职称津贴等管理办法。在严格组织员工第二学历和第二技能核查工作的基础上,实行学历、职称、岗位资格、紧缺工种津贴奖励制度。对员工自费函授学历教育,取得相关专业学历证书后给予以一定比例的补贴。对学习培训中的优秀学员进行奖励等。通过采取技术(岗位)津贴的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全处员工学业务、学技术的积极性。

2.科学选拔与管理优秀人才。我们对局、处两级优秀人才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考核,淘汰局、处两级优秀人才3人,充实补充两级优秀人才20人,达到局级优秀人才17人,处级优秀人才35人,并结合各自岗位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工作任务,确定了带青年技术骨干的义务,使他们工作有目标,努力有方向,考核有依据。同时,择优选拔拔尖人才。根据勘探局统一部署,我们通过基层推荐、专家考评,择优推荐参评局拔尖人才候选人员18人,经局考评,有5人获得了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极大地鼓舞了专业技术人员学技术、搞科研、攻难关的积极性。

3.培养与使用紧密结合。对从事涉外项目时间长,技术全面,有发展潜力的技术人员,我们有意识地给他们压担子,逐步放到带班队长、平台经理、项目副经理岗位上进行挂职锻炼,提高他们复合能力。目前已有14人通过培养充实到相应岗位上。科研单位有意识地培养青年技术骨干任项目长,通过导师带徒,让有经验的项目长从项目立项、论证、研究、协调、总结和汇报等全过程跟踪指导,有实践中锻炼成长。目前,35岁以下的青年技术人员,已成功完成两项处级项目的项目长有8人。处人力资源科、组织科与团委共同组织一线青年技术人员,实行见习队长或支部书记,每月给予一定津贴。见习期满后,经考核成绩优异者,充实一线管理、技术队伍。

4.激发科技人员热情。为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攻关热情,对处级科研项目改变过去仅限于年初立项的做法,实行年内只要项目论证成熟,既可随时提出,作业处讨论决定后可随时立项,并根据项目情况,可随时增加科技经费投入额;并对科研项目长和成员一定津贴,使科技人员可专心搞好技术服务和科研攻关工作。每年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项目长,为发扬成绩,作业处年终评先专项列出科技带头人奖,极大激发了专业技术人员潜心科研的积极性。近年来,涌现科技带头人28人,科研人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为压裂、修井、试油和侧钻等核心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使我处在东北、新疆、山西、内蒙等地的压裂、煤层气、试油作业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2011年井下特种作业处先后获局科技进步成果奖六项;申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成果奖二项;处级科技成果有59项。

六、以人为本,拴心留人

1.启动了员工健康工程。为了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到实处,连续七年对全处员工进行体检,建立了健康档案;组织开展了健康知识讲座,举办了野外施工人员常见病、职业病防治及现场急救培训班。在前线小队设置了兼职卫生员岗,配备了急救药箱,对接触放射源的人员配备了监测仪器,对局处两级优秀人才以及拔尖人才实行定期疗养制度,安排他们与家人外出度假疗养。有力地保障了专业技术人才的身心健康。

2.关心毕业生的生活与成长。毕业生一入厂,我们首先从生活上给予关照,营造一个家的氛围。我们是一线生产单位,平时工作比较紧张,人力资源部门总是想方设法与工会、团委结合,会同周边兄弟单位或单独组织毕业生联谊会,发放文化娱乐用品等,活跃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相互交流,增进友谊。

3.合理搭建专业技术人员发展平台。大凡有一技之长或独特技能的人才都有敏捷的思维,他们从事专业岗位一定时间,必然会对单位或环境产生新的需求,对个人发展有了更高的目标,为此,我们随时掌握和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主动找他们沟通谈心,对工作环境上不和谐或有想法的,及时调整相应岗位;对有技术、懂管理,确有真才实学的优先提拔录用。近几年在压裂系统发展迅猛的情况下,先后选拔使用了8名2006年以来毕业的本科生,放在压裂队队长、支部书记或副队长岗位上锻炼,有效地发挥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油田压裂技术发展,提升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景华.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教育.现代企业教育,2008(11)

第5篇:试用期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技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前期工作

1.分析计算机网络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对网络人才有较大需求的主要用人单位是政府机关、企业。政府方面,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全国已有2000余个地级以上政府机关建立网站并逐步形成网上办公。已经实现上网的县级以下政府机关数量超过1万个,全国等待建设的政府网站不少于15万个,未来三年从业人员总需求将不少于30万人。企业方面,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将越来越多。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我国企业网站约130万个,按照每个企业网站1人计算,从业人员共130万人,目前企业上网总数还不足全部企业的5%,企业网站增长速度将会有大幅度的上升,未来5年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网络人才需求将不少于100万人。

2.进行计算机网络行业企业调研

为了科学地制定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组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类行业、企业进行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网络相关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通过实地调研,收集行业、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等信息。通过与行业企业专家召开专家访谈会,分析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对计算机网络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进行描述,分析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结构与素质总体要求,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1.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能力,初步规划、设计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能力;能组建较基础的中小企业网络系统;能进行局域网设计、安装、调试、经营及管理维护;能进行网页设计,网站的安装、部署和调试;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2.课程体系设计

(1)设计思路。成立由企业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小组,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企业生产典型工作任务为切入点,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设计课程内容,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边做边学”,形成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

(2)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制定一体化课改实施计划表,主要内容包括:

行业情况分析:开展企业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形成调研报告。

企业调研:针对课改工作进入企业调研,进行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分析,并为下一步课改物色实践专家。制作调查问卷,进行学生、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调研分析,形成企业访谈调研报告。

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根据实践专家职业能力发展阶段提取有一定职业进阶的典型工作任务,以此作为该专业课程建设的来源。从调研的企业中聘请实践专家,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结合企业工作过程,从代表性工作任务中提取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学习领域:根据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体化学习领域,并由行业、企业和职教专家进行评审论证。

设计学习情境:在企业实践专家和职教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师资、场地、设备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可执行的学习情境,并对学习情境设计进行论证。编制一体化课程标准,并组织专家对课程标准进行论证。

根据一体化课程标准及学习情境设计方案,完成8门学习领域课程相关工作页的编写。

3.基本实训条件

(1)校内实训室。为满足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需要, 在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及职教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一体化教室的建设,主要内容为:一体化教室(工作站)教学区:改变原有实训室布局,使实训室能满足理论教学、学生小组讨论需要;设置小型宣传层架,用于展示学习小组学习文化及成果,设置信息检索区域,配置电脑、打印机、资料柜等设施设备,配套相关工具书。一体化教室(工作站)实训区:根据不同的实训课题,配备相关实训设备,创建真实的工作环境,实行6S管理。

(2)校外实训基地。为实现校内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建了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共同建设、共同育人、共同管理,双向互派、双向评价、双向服务。

4.师资要求

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师的数量和素质要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具备本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实践教学的主讲教师要具备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等中级以上的IT认证资格证书或工程师资格;信息系统工程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至少有一名教师有实际工程经验,能够带领学生完成实际项目;教师“双师”资格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1:25左右,校外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实训实习的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0%。

5.教学组织与实施

一是成立课改试点班。在试点班级开展专业一体化教学,进入课改试验性实施阶段。二是创新教学方法。试点班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贯彻“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行动导向法,实施“项目教学”“任务引领型教学”。三是推行工学结合、校企一体、顶岗实习。在教学安排上,加强校企合作,采取校内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重点突出实践性教学。具体安排是:第一、二学期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逐渐了解所学专业;第三、四学期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渗透专业前沿技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第二、三、四学期,每学期每个学生必须到校外实训基地实训不少于100学时;第五、六学期以顶岗实习为主,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的氛围,为将来在短期内适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四是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究课程体系改革,共同开发一体化课程并指导一体化教学过程实施。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生产需要,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校企共同做好学生实习期间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学生参与企业项目施工、定期到校为学生授课,制定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参与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组织和考核、实结、成绩评定等工作。

第6篇:试用期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教学质量

【Abstract】“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electric field, is the found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relate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for many years engaged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on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is course are some opinions, from the syllabus for teaching material selection, sele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ans and method of practice and the reform of examination way, meticulous, thorough summary, hope for work in the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teaching colleagues can have a little help.

【Key words】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The practice teaching;The teaching quality

0 引言

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电子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做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均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内容的组织或教学方法不当,都可能使学生学习困难,影响该课和的教学质量。因此,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如何提高此课程的教学质量做了深入的思考。

1 科学制订并及时修订教学大纲,选用适合的教材

教学大纲的制定要以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为依据,在大纲中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明确教学内容及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科学地分配学时和安排进度;阐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科学地制订教学大纲并根据学科发展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根据社会发展形式及时修订教学大纲,以适应社会发展。

选择合适的教材可以使得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事半功倍。教材内容要符合教学规律,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发展较快的学科,因此选择教材应能体现这一特点,首先教材要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要求,既要保证理论体系的完整,又要注重联系实际和工程背景,并且内容详尽、习题丰富。内容简明、体系严密的教材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其次教材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且保持教材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有利于老师教和学生学,但也要特色鲜明、有所侧生和必要的删减。最后教材的选用要注重与时俱进,兼顾现代教育技术普及应用情况,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

2 认真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课程内容必须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内容编排上,采用基础-综合-系统-创新,有层次地因材施教,讲清楚逻辑函数、基本逻辑器件,由基本逻辑器件构成的数字电路,由基本数字电路构成的简单数字电路应用系统、复杂数字电路应用系统等模块,每个模块处于不同层次,只有掌握了前面的模块,才能学习后面的模块,逐步提高[1]。总之,在内容的安排上,着重阐述各种电路的特点及其工程实际应用,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能解决遇到的工程实际问题。

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把基本的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节省大量教学中板书的时间,老师在课堂上要有明确的教学安排,必须按照教学进度来进行,因此需要老师在课堂上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一定要经过精心准备。内容要选择难点,典型电路通过仿真结果演示,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该课程中逻辑性强的特点,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对重点及难点内容进行透彻、清楚的讲解,表现形式上要形象化,容易理解,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课堂教学,还可利用网络资源来最大限度的丰富课堂外学习,建立大范围的教学资源平台—教学网站,尽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利用教学网站,给学生提供学习与应用数字电子技术的平台,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3 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数字电子技术不仅理论性强,而且工程实践性也较强,对实践教学应有足够的重视。

实践教学可以设计多种形式,如实验、课程设计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科学地设计实验内容、课程设计题目,使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基本知识,强化理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最主要的是由此激发同学学习兴趣,使之从此能走上了专业研究的道路。

(1)增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发展较快的技术,应根据新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2)课程设计形式多样、题目可选

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中规模固定功能集成块加连线的设计方法已不能满足一些复杂系统的设计,为了适应数字系统的不断发展,应注意采用较新的技术来完成课程设计,并应注意选题,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设计多组选题,让学生可以任选其一,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此外还可以在教学网站上建立虚拟实验室,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率,保证实验教学效果。

4 加强平时考核,改革考试方式

加强平时考核,在各个环节上严格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将平时作业、实验课、出席等相结合作为平时成绩,并将此成绩按一定比例记入总评成绩。这样可以避免期末通过一次考试定乾坤的状况。同时,也使学生们知道,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平时不下功夫,仅靠期末考试前突击蒙混过关是不可能的。这些规定,在第一堂课上就对学生讲清楚。并且平时注意严格执行,对于不遵守的学生及时的批评教育,以促进学生平时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学好每一个知识点。

促进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的同时,合理改革考试方式。首先取消只要期末考试及格就通过课程考核的方式,期末考试成绩只占课程总成绩的一大部分,让学生知道只有平时认真学习并且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才能得高分。其次改革期末考试方式,可以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计算能力,同时要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为了避免笔试考试的缺点,结合课程的特点进行,为此,可以采用笔试和口试综合考量的方法。对于基本理论、基本概念采取口试考核方式,对于计算分析,采取笔试方式。此种考核方式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公平公正地反映也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情况,从而促进本门课程的学习。

5 结束语

《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内容丰富、实践性强、发展较快的课程[2],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学习的(下转第113页)(上接第75页)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提高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效果对于提高整个专业的教学水平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提高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出了几点思考,包括教学大纲的制订、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方法、实践内容的选取以及考试方式等,希望对于从事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工作的同行们能有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

第7篇:试用期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医疗美容技术;美容解剖学

[中图分类号]R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23-201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n the Beauty of Anatomy of vocational college. Method 50 cases(including 5 male and 45 female students) from the Grade 2013 medical hairdress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students,divided them randomly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pplied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and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Results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the final grades. The score of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1.2±6.7, the on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3.5±7.1.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Key words:project teaching method;medical beauty technology;Beauty of Anatomy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凯兹博士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博士共同推创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典型教学方法[1],由教师指导,学生在亲自体验学习一个项目的全过程,从而符合教学要求,已有较多医学院校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临床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效果显著[2-3],而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较少。

美容解剖学是高职高专院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对实践技能的要求较高,我校美容解剖学课程一直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由于该门课程知识点较多,在教学中存在学生主动性不强,学生理解记忆效果不好,在实验课中动手能力较差,为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尝试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美容解剖学的教学中,观察其教学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本校2013级专科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5人,女生45人。

1.2 分组:将上述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5人(男3人,女22人),对照组25人(男2人,女23人)。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入学成绩、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授课教师、教学课时完全一致。

1.3 研究方法:两组均使用王向义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人体美学解剖学》教材。本课程共计96学时,其中系统解剖学56学时,美容解剖学40学时,系统解剖学部分不分组教学,美容解剖学部分进行分组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以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为主,理论课24学时,实验课16学时,2学时为标本辨认实践考核。实验组采用项目教学法:本课程除2学时的标本辨认实践考试外剩余94学时围绕传统教学法相同的教学内容,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分解设计为6个项目。如:皮肤美容、眼部整形美容、鼻部整形美容、面部皱纹及轮廓整形美容、整形美容、手术减肥及形体塑造等。

1.4 评价方法:在本学期末对两组学生进行期末考试总评成绩考核及授课满意度调查,两组的试卷和调查表完全相同。

1.4.1 期末总评成绩由理论考试成绩(占70%)和实践考核(占30%)组成,总分100分,理论考试以闭卷考试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90分钟。实践考核以标本辨认考核为标准。

1.4.2 授课满意度调查表设优秀、良好、一般和不满意4项。

1.5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的期末总评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91.2±6.7)分,对照组的平均成绩为(83.5±7.1)分。显示实验组的期终总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授课满意度调查表结果:问卷调查以无记名方式进行,回收率100%。实验组学生授课满意度调查表中“优秀”16例,占64%;“良好”6例,占24%;“一般”3例,占12%;无“不满意”。对照组学生授课满意度调查表中“优秀”10例,占40%;“良好”3例,占12%;“一般”10例,占40%;“不满意”2例,占8%。以上结果显示实验组对于授课的满意度要远远高于对照组。项目教学法被学生广泛接受,见表2。

3 讨论

进行项目教学的实验组期末总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对授课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高专《美容解剖学》中的应用有明显的效果。

项目教学法由师生共同完成项目,教师以临床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来设计项目,要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现有技能水平,结合实际工作设置具体项目任务,让学生完成该知识的学习[4-5]。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6-7]。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教师与学生任务的转变,教师由原先的知识传输者变为指导者、设计者和组织者,而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者变为主动建构者和追求知识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8-9]。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寻找对于临床问题的解决途径,从而提高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10]。

由于授课对象为专科层次学生,其独立工作能力有限,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在项目选择上要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不能过深过广,使教学适合学生的需要和背景,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技巧以及深厚的专业知识。另外,为避免学生自律性差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教师应加强监督、检查与指导,在项目的实施阶段要指导学生多途径多渠道查找资料,编写项目报告,注意全员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在项目完成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效果评价和反馈,可由学生自评、互评结合教师综合评定来完成,评价的内容包括项目完成质量、学习态度、综合能力等方面,这样可以避免成绩单一评价的。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是培养集知识、素质和技能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美容解剖学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这就要求他们既要掌握解剖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在美容外科中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该专业的美容解剖学的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可使基础与专业学科间互相渗透和融合,让学生早接触临床,熟悉医疗美容专业的工作环境。在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培养高素质医疗美容专业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王玲,陈军.专业综合型项目教学法在实践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7):18-20.

[2]黎丽.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27(4):24-25.

[3]陶琼.项目教学法在课程《医疗美容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68-69.

[4]张蓉,邓岚.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2(4):258-259.

[5]成颖,任晓勇.项目教学法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169-170.

[6]邓海艳.项目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7):119-120,127.

[7]赵娜.儿科护理实训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l,9:106-107.

[8]周庆华,孙晓艳.试析项目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4):49-50.

[9]王作刚,甘卉,宋晓环.项目教学法在《人体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6):174-175.

第8篇:试用期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飞行技术 英语 戴耐德软件 教学改革

飞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遵守国际化标准要求,英语水平达到ICAO要求的等级是必要条件之一,同时高水准的英语交流能力也是航空安全的有力保障,因此飞行技术专业的英语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飞行技术专业采用“2+2”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国内两年的理论学习与国外两年的飞行训练实践相结合,在学生完成理论学习后英语水平也要通过国外航校的面试,为了增加面试通过率,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在英语教学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尝试,现就各种改革方法加以探讨,为飞行人才的英语养成提供参考。

一、英语要求的特殊性

一般高校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学生通过一门语言去了解国际上与专业相关的更先进的技术和发展动向,但是飞行技术专业英语教学则着重于实际交流能力,确保未来工作过程中陆空对话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听和说的方面要求更高,而在读与写的方面相对弱化。

此外,专业理论课与英语的练习也十分的紧密。由于在陆空对话中使用大量的专业词汇而非日常用语,因此需要学生在首先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才能对专业英语词汇有更深入的理解,这也使得飞行技术的专业英语教学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水平差异大

虽然在高考招生录取过程中规定了英语小分的最低分数线,但是很多学生的听说能力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一些英语教学落后的生源地考生,由于英语学习起步晚,长期应对应试型教学模式,听说能力落差更大。

2.优秀教师资源短缺

由行技术专业英语涉及大量的专业词汇,要求教师除了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外,还要对民航专业技术有深入的了解。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知识欠缺、专业教师英语水平有限的矛盾,优秀的教师成长期长,数量短缺。

3.教学模式陈旧

目前英语教学除听力课会有专业的语音教室外,其他课程基本都在简单的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方式也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模式,难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甚至有一些懒惰的学生在课堂上鱼目混珠、身在而心不在。

三、改善英语教学、提高学生水平的方法

1.完善英语培养体系

为了构建合理的英语能力培养体系,更快速高效地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目标,自专业开办以来,已经对培养计划进行了多次修改。首先,因为飞行专业面临大三上学期航校面试的压力,因此前两年学生英语成绩进步较快,而全校统一开设的公共英语主要目的是保证学生的四六级考试通过率,所以取缔了大学公共英语,增加了专门为飞行技术专业量身定制的基础英语课程;其次针对学生英语水平良莠不齐的现状,在大一新生刚入学后进行英语分级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分班授课,便于教师安排授课进度;此外还开设了以雅思考试内容为蓝本的交际英语课程,增加了外教英语的授课学时,从大二开始开设出国英语,为学生出国前面试及出国后的无障碍交流做准备。通过学生的面试通过率、雅思通过率以及航空公司、航校对学生的评价来看,这些改变对学生英语能力提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建设特色教材体系

针对飞行技术专业公开出版发行的英语教材数量并不多,而且教学内容陈旧,成为学生能力提高的阻障。为此结合学生情况及教学经验,编写了一套民航飞行员英语教材,该教材分为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词汇等几部分,密切结合航空理论知识,难易程度也附和目前学生的水平。但目前该套教材没有公开出版发行,只是作为学校内部教学资料使用,有一些内容也处于修改完善阶段。

3.引进戴耐德教学软件

戴耐德多媒体教学即所谓的“动态教育”,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协助为辅的新型教学模式,取代单一的教师讲授的传统教学法,通过听、说、读、写一系列混元式练习,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水平,具有交互性、个性化、语音识别、题目多元化、方便性等特征,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院所及高职类教育机构的引进和认可。学校投资数十万建设了戴耐德英语听说训练室,并于2015年开始投入使用,目前已经使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成绩提高初见成效。

4.增开假期英语强化训练

为了督促学生更好地学习,有效的利用大学前两年理论学习时间,每年的寒假及暑假,学校都会进行为期四周的英语强化训练。强化训练的师资队伍一部分来自本校老师,一部分为高薪外聘社会上权威机构的英语培训师,主要是来自英语母语国家的外籍教师。经过几年的摸索已经总结了很多假期英语强化训练的经验,同时学生也从最初的不情不愿到欣然接受再到感觉受益匪浅,可以说假期培训的人力、资金投入都已经有所回报。

5.大力开展师资培训

优秀的老师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障,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首先要丰富老师。目前参与飞行员英语授课的老师均来自英语专业,因此其英语能力水平较高但是民航专业技能知识匮乏,尤其民航类专业法规、术语繁多,造成有些教师授课时力不从心,飞行英语讲解时有一些词汇是靠着学生在专业课上所得来理解的,英语与专业技术之间的衔接不畅。针对此情况,学校要求教师参加ICAO英语考试,还选派一些英语教师到九天飞行学院参加地面理论学习,或参加本校的签派“+1”培训以丰富其航理知识。下一步还将选派一些教授专业课的青年教师进行英语培训,丰富英语教师队伍。

四、总结

提高飞行技术专业的英语教学质量任重而道远,方式方法也需要在长期的摸索中不断的积累和总结。上述方法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确有帮助,但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人力投入,因此对于其他更低成本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保障飞行人才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欣.飞行技术专业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4):140-142.

[2]李明良,任晓军.飞行基础英语强化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2(2):60-62.

[3]戴莉新,吴丽萍.航空飞行英语中的EGP+ESP模式分析[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S1):58-61.

第9篇:试用期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站;调总;素质;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127-02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新的电站建设近年来大量涌现。现阶段,为保证电源点机组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无论是火力发电机组还是其他诸如水力或核电发电机组,在机组投产前必须进行机组的调试。机组的调试是保证发电设备能够得到最佳运行状态的基本方法,分分系统调试和总调试。为保证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一般调试单位都成立调试项目部,项目部需要选择高素质的调试总负责人(即:调总,以下同)。要做好调试工作,调总的能力和素质是保证调试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

一、调总的地位和作用

调总是调试项目的总负责人,是调试单位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调总是调试过程中的主管人员,也是调试项目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同时也是调试工作过程中各种要素合理投入和优化组合的组织者。调试单位对电站设备进行调试,主要是通过各个专业来完成的,各个专业应对调试质量直接负责。调总是为完成调试任务的总协调人,是协调各方关系、使之相互紧密协作、配合的桥梁和纽带。

二、调总的素质

调试是一种高素质的技术服务工作。因此,对调总素质的要求也应为全方位的,这种素质主要体现在综合能力上,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有强的协调能力。

调总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调总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其行为及决定影响到各相关方面的利益。因此,应具有任劳任怨、廉洁奉公、为人正直和办事公道的高尚情操和职业道德,勤于钻研和守法敬业。

调总应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调总不是专门的技术人员,是管理人员。只有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才能把团队组织好。遇到问题时,能够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利用良好的人脉,保证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

调总必须有专业技术的功底和广阔的知识面。如果没有浓厚的专业技术功底,在技术上没有充分的发言权,就难以服人,说话就没底气。再说,调试涉及到的专业知识面很广泛,没有广阔的知识面,很难发表意见,就会失去在项目实施中运筹帷幄的能力和机会。

调总还必须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调试是一种技术服务行业,其协调能力主要通过语言来表达,汇报和下达主要通过书面文字来表述,需要定期提交的调试总结需要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要简练,内容要全面。因此,必须能“说”,能“写”。

调总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健康的体魄。调总仅有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完成整个调试工作是不可想象的。而且,调试工作时间长,条件差,任务繁重,常需要加班,作为调总一定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才行。

三、调总领导下的组织体系

一个调试项目部要保证整个项目的正常运行,就应保证很好的调试质量,保证调试工作的可控性。往往一个调试项目部在工作最繁忙的时候,可能需要几十个人同时工作,因此,一个精干、高效的组织体系来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转,这正能体现调总工作的重要性。

调总应组建合理的调试组织层次。一般的调试组织层次见下图。调总和副调总是决策层和协调层;各专业负责人是执行层;各专业技术人员是操作层。

在调试过程中,调总应明确组织内部各自职责与权限。做到专业分工与协作的统一,即按照人员相应的专业来安排工作。同时明确各专业负责人的责、权、利,最大限度发挥各个技术人员的作用,形成调总领导下的高智能、高素质的组织体系。

四、调总技能的培养

调试是个动态的过程,不可预知的问题很多。调总应及时通过各种有关调试信息的收集,并及时对有关方面作出反应来保证调试工作的顺利完成。

调总的技能,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工程技术上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的高低,这种想法并不全面。其一,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面往往比较专一,通常不会特别注意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学习和修炼,因此,一个技术专家不一定能胜任调总职责;其二,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侧重点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因此,一个擅长从事技术工作的人不一定适合担当调总。

调总必须懂技术,但不一定是某方面的技术专家。调总的技术是指它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其目的是为了和项目团队及相关方人员有共同语言,以便加强沟通、协调。调总懂技术,不是靠调总的专业知识、技能去解决调试项目中的具体技术问题,而是为管理服务的,即有效地指出方向,提出建议,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信息等,能透过别人把知识发挥出来。因此技术只是技能的一个方面的要求,技术不等于技能。

调总的知识面要广。“广”不等于“专”和“精”。过于专注于某一方面的技术问题,有时反而不利于当好调总。应强调“一专多能”为宜,即使“一专”不足,而“多能”有余,也适合当调总。其实一个好的调总,必定是有较强技能的人,过分强调技术上的专长不仅没有必要,有时也不利于调试项目的实现。

因此,调总的技能是专业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和丰富经验相结合的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技术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四个方面(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