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治理水生态水环境范文

治理水生态水环境精选(九篇)

治理水生态水环境

第1篇:治理水生态水环境范文

1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构建美丽新农村,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关键,也是农村加快发展的动力。但是由于农村生态水环境的恶化,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有效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构建完善的排污体系,是构建美丽新农村的前提。农村水环境污染分为内源污染和外源污染两个方面,内源污染是指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村民对于禽畜粪便污染物的轻视、农村居民对于生活污水的随意倾倒等过程中形成的污染物通过降水、蒸发、地表流失等方式混入河流所造成的水资源的破坏;外源污染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工业企业的增加和向农村迁移过程中形成的工业废水、化学物质等流入水源所造成的水污染[3]。近几年,水资源污染形势严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得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淡薄,导致水环境生态恶化,对农村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以江苏省为例,根据《2017江苏环境公报》显示,2017年江苏省财政补助5亿元资金,进行村庄治理活动1200多个,初步完成禁养区划定,共划定禁养区3540个,禁养区面积约为32854.8km2,启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可知政府已经加强对于农村生态环境政治方面的重视,对于当前农村生态水环境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当得到关注和重视,并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规划农村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结合,提高农村居民对于人居环境的满意度。根据表1数据整理可知,江苏省过去五年化肥农药施用量虽然有所减少,但是下降的幅度较弱,使用量依然较大,对土壤、水源的影响依然较大,农村的排水设施也在逐步完善,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比例在逐年增加,但要建成美丽新农村,建成绿色的人居环境还有一段路要走,需要政府、企业及村户共同努力改善农村生态水环境。

2农村生态水环境现存的问题

根据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生态水环境由于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禽畜粪便物的不合理治理、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工业废水的流入形成了水体富营养化、氮磷含量超标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等诸多问题,严重威胁到农村居民的健康问题,破坏生态环境的整体发展。

2.1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对于化肥农药的依赖性很强[4],农民对于农作物产量的重视导致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依旧处于较高水平,以化肥为例,我国农作物产量约有25%是由于化肥的使用,而由于土壤的不完全吸收性,农药化肥的许多化学物质混入雨水流进河湖,成为水资源的污染物之一,严重破坏水资源质量。农村居民种植的小规模性使得农民对于农药化肥等的使用通常按照口口相传的比例配置,缺乏科学性,有数据显示表示,在农作物生产种植中,化肥的利用率仅有30%~40%,农药的利用率仅有10%~20%,其余物质流入地表水、土壤中,这对于其中化学物质的流失,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水源中藻类物质的滋生容易影响水质,进而破坏了生态水环境。

2.2缺乏对于禽畜粪便物的有效治理

基于农村生产规模的局限性,农村农业模式趋于个体小农户化,几乎家家都存在散养家禽的情况,农户对于家禽粪便污染物因而没有完美的处理体系,一般任由其流失在地表,随着降雨及雨水蒸发等过程,粪便中的污染物随着雨水渗入水资源,使得水质受到污染,进而威胁农村饮水资源的质量问题。许多农民采用传统的腐熟方式简单堆积禽畜粪便或者不进行任何处理[5],禽畜粪便中还存在大量污染环境的物质,在禽畜养殖过程中的固体污染物及废水氨氮含量比例较高,降低了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会引起水体发黑发臭现象,严重时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对农村的水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系统。

2.3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

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村生活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放量逐渐增加,农村居民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洗衣机废水、厨余废水及其他废水,由于农村不具备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甚至没有下水道等排污设施,农村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一部分直接倾倒在土地表面,这一方面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化,另一方面沿着乡间水沟流入河湖,造成水质污染,另一部分生活污水直接倾倒在水体附近,其中固体垃圾随着废水一同流入水体,破坏了生态水环境。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造成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片面追求生活品质而忽视生存环境的发展是农村生态水环境得不到较好保护的另一原因。

2.4工业废水的不合理流入

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城镇环境的治理标准大幅提高导致很多工业企业迁至农村,加上乡镇工业企业的发展,这虽然改善了农村的就业形势,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但在此同时,随着工业废弃物的堆积,很多工业废水废物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尤其工业废水中地化学物质随着废水排入农村的水体中,严重威胁到农村居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使得农村处于一种畸形的发展形势。在农村地区设立厂址的工业企业,因为企业规模较小,管理模式的随意,对于工业废水的处理没有完善的标准,导致许多工业企业废水不经处理就流入农村的水体中,尤其是许多高污染企业的迁入[6],严重污染农村水资源。

3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惠及群众,提升全民福祉,追求的是在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中实现更高的目标[7]。针对当前影响农村生态水环境的诸多因素,从资源利用角度及排污系统等方面探寻改善农村生态水环境的有效措施,通过有效的资源重复利用,改善农村生态水环境状况,促进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从而使农村拥有美丽宜人的生态人居环境。

3.1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

农药化肥的使用虽然给农作物的产量带来增效作用,但是在提高质量上,农药化肥的使用远不如有机肥给农作物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农药化肥与禽畜粪便污染物都对农村生态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禽畜粪便污染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对于农村生态水环境的治理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通过禽畜粪便中大量的有机物进行好氧堆肥处理,经过升温、高温、降温和腐熟四个过程,能够形成理化性质稳定、对农作物无害的堆肥产品,从而在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改善生态水环境治理,同时也可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3.2完善农村排污体系

构建完善的排污体系是农村生态水环境治理的技术基础,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村居民废弃物及污水排放种类愈加复杂,农村水环境恶化的加重急需完善的排污体系。促进农村发展是政府基于中国国家情形与农村发展状况做出的重大部署[8]。农村居民人数多,分布广,生活污水来源分散,可以将农村生活污水就近归入乡镇污水管理系统,建立污水排污管道,减少农村居民对于生活污水的随意倾倒模式,从技术上为农村居民的污水处理提供思路,从而改善农村生态水环境的治理。

3.3提高农民对于水生态环境改善的意识

农村居民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是有效改善农村生态水环境的前提,当地政府部门可以通过颁布相关政策文件从强制性角度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规范废水的处理。另外村委部门通过宣传绿色环保理念,提高村民节能减排意识,促进多元化的结构发展[9],加强农村居民对于美好生活品质及人居环境的追求,共同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在资金投入方面,政府要加大对于水利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通过改善污水处理方式从而带动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污水处理的重视,明确各部门在农村水污染治理的职责,从行为思想等各方面影响村民,共同改善农村水环境治理。

第2篇:治理水生态水环境范文

关键词:水环境生态治理

1前言

水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构建健康和谐的城市水生态环境,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不仅能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更能全面改善周围城乡人居环境,形成水清、岸绿、景美、人文和谐的局面,大大提高城市的品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2邹平县地理位置及简介

邹平县地处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东接工业重地淄博,西临山东省省会济南,南依胶济铁路,北靠黄河,济青高速公路横穿全境26公里。邹平南部长白山区为山区丘陵,是重要的林果产地,有部级森林公园鹤伴山公园。中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历来是粮棉集中产地和国家重要的优质粮棉生产基地。邹平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境内发现的丁公遗址,把中国的文字史向前推进了八百年;隋末王薄首举义旗,拉开了农民起义的序幕;北宋名相范仲淹的青少年时代在这里度过,为“先忧后乐”的思想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代硕儒梁漱溟19世纪30年代在这里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进行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实验;邹平还是第一个对美国学者开放的农村调查点,美国前总统卡特曾来邹平进行考察访问。近几年,全县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是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国家卫生县城,最具幸福感县城,邹平县经济开发区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山东省唯一一家设在县级的部级开发区。随着邹平县的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水文化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邹平县水环境生态治理的做法

3.1县城区主要河道综合治理

黛溪河、新月河是流经邹平县城区的两条主要河流,一条位于县城东边,发源于南部山区,流经县城,向北汇入杏花河,最终流入小清河;一条位于县城西边,流经经济开发区,最终汇入孝妇河。原先的河道主要用于水利灌溉、防洪除涝,但是随着两岸居民生活污水、垃圾往里排入的现象日趋严重,导致河道的部分地段环境异常恶劣,水生物无法生存, 生态系统遭到极大破坏。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经济社会发展,黛溪河、新月河的综合治理已迫在眉睫。通过治理,改变河道两岸脏、乱、差的现状,创造一个水清岸绿、虫叫蛙鸣、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水岸环境,使之成为县城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2001年,邹平县已对黛溪湖下游2.25公里的黛溪河河道进行了综合治理,实施了衬砌、硬化、亮化、绿化工程,昔日垃圾遍地、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的黛溪河早已变成了集“拦、蓄、补、美”四位一体的“民心河”。随着邹平县城的不断发展,城南新区的高标准建设,黛溪河、新月河穿城而过,河道的景观功能、生态功能日益凸显。2010年,黛溪河、新月河两大城市水系建设被列入邹平县城市建设十大工程,按照"水为魂、山为韵"的城市建设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实施黛溪河、新月河两大城市水系综合整治,工程集蓄水补源、绿色生态和城市防洪于一体,结合邹平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资源,进行河道拓宽、衬砌、绿化、亮化、造景等综合治理,实现河流水环境自然化、生态化、人文化、景观化,全力打造新的环城水系景观带,营造人水和谐相处的浓厚氛围。

综合整治工程在设计上尽量恢复河流的近自然状态,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学、旅游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模拟自然河道,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景观异质性,强调景观个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城市生态走廊,实现河岸带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中,结合河道流域具体地质、地貌、水文、植被及区域社会经济条件,遵循“宜宽则宽、宜弯则弯”的思想,恢复河道原有的结构形态和自然特征,让原有生物群回迁,提供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环境,重建水生动植物生态系统。同时,做到以人为本,建设生态驳岸,把水、河道与堤防、河畔植被连成一体,通过科学的配置,在充分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建立起阳光、水、植物、生物、土壤、堤体之间互惠共存的河流生态系统。生态河堤的植被有涵蓄水分的作用,河堤土壤中有大量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使河堤土壤具有很高的孔隙率。丰水期,水向堤中渗透储存,减少洪灾;枯水期,储水反渗入河或蒸发,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气候的作用。在河道断面形态设计上,既注重河流防洪排水的功能要求,又体现了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的要求,采用复式断面设计,这样可以加大洪水过水断面,保持河流主槽长年不淤积,增加人们良好的亲水感和视觉美感。

总之,通过高起点、高品位的城市生态水系建设,构建起"亲水宜人、人水和谐"的生态水城,为邹平"范公故里・山水邹平"的品牌创建呈上点睛之笔。

3.2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污水排放量也越来越大,为保护城区生态环境,避免受到污染,污水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同时,污水还是一种稳定可靠的、可再生利用的水资源,当今社会水资源短缺将会影响城市供水,而污水经深度处理后可回用于工矿企业、市政环卫、园林绿化以及城市河道景观等方面,是解决城市缺水的一条重要途径。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污水资源,体现了水的"优质优用,低质低用"和"开源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经济利用"的原则。

邹平县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一家,位于县城北2公里处,可综合处理县城老城区、经济开发区、城南新区的全部工业、生活污水,确保县城区排水河道――六六河北外环断面河水COD低于50mg/L,NH3-N低于5mg/L,实现河道彻底变清,恢复其 “草繁鱼跃”的自然生态面貌,使六六河变成县城一道亮丽的自然风景线。邹平县城市污水处理厂现有规模为日处理污水能力16万吨,日处理回用中水10万吨,工程自运行以来,整个工艺流程均达到并超过设计要求,在省主管部门历次检查督查中均被评为一类A级单位,被誉为处理率和处理达标率均为100%的“双百”单位和建设好、管理好、环境好的“三好”单位。工程具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标准高,按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A标准设计,并且实现中水回用;二是规模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16万吨,为全省县级最大,回用水规模10万吨,为全省最大;三是工艺流程长,增加了酸化水解工艺,并延长了生化反应时间,工艺流程增加了0.5倍;四是难度大,以处理工业废水为主,排水达到回用水水质标准,尚属国内重要研究课题。

目前,污水厂出水水质全面达到并优于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其水质可以满足农业灌溉、城市杂用水、生态用水以及热电厂循环用水标准要求,既全面彻底解决了县城区水污染问题,实现了六六河彻底变清要求,为解决小清河乃至渤海流域水污染治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为邹平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备用水源,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结论

通过水环境生态治理,不仅提高了城市的防洪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还能全面改变周围城乡人居环境,邹平的城市品位将得到大幅提高,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1社会效益

通过水环境生态整治,打造起邹平县重要的城市公园与开放空间,随着不断发展和完善,黛溪河、新月河周边将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游憩者可在滨水区开放空间与家人享受休闲时光、与朋友聚会、约会、锻炼身体等,成为休闲、旅游的好场所,同时,增强人们亲近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人们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形成水清、岸绿、景美、人文和谐的局面。

4.2经济效益

通过水环境生态整治,环境优美的滨水区将成为城市居民向往的居住胜地,随之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即可以带动河道周边房地产的发展,利用滨水区开放空间和景观环境的优势,推动周边的楼盘选择走高档住宅区的路线,附近的建设用地及楼宇等会有较大的升值。同时,为邹平县城的进一步开发带来了一个广阔的开放空间,优美的环境,和谐的社会必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这里投资创业。

4.3生态效益

第3篇:治理水生态水环境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污水治理;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回用

中图分类号:X7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2-0113-02

污水回用的关键是污水处理技术,按其机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等。通常污水回用技术需多种污水处理技术的合理组合,及各种水处理方法结合起来深度处理污水,这是因为单一的某种水处理方法二般很难达到回用水水质的要求。目前,污水集中处理回用土艺中常用的有好氧生物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等方法,当前流行的污水处理工艺有:AB法、SBR法、氧化沟法、普通曝气法等,这几种工艺都是从活性污泥法派生出来的,且各有其特点:

一、SBR法

SBR法早在20世纪初已被开发,由于人工管理繁琐未予推广。此法集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在一座池子中完成,常由四个或三个池子构成一组,轮流运转,一池一池地间歇运行,故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简称SBR。现在又开发出一些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改良性SBR工艺,如ICEAS法、CASS法、IDEA法等。这种一体化工艺的特点是工艺简单,由于只有一个反应池,不需二沉池、回流污泥及设备,一般情况下不设调节池,多数情况下可省去初沉池,故节省占地和投资,耐冲击负荷且运行方式灵活,可以从时间上安排曝气、缺氧和厌氧的不同状态,实现除磷脱氮的目的。但因每个池子都需要设曝气和输配水系统,采用滗水器及控制系统,间歇排水水头损失大,池容的利用率不理想,其水处理工艺流程:废水毛发截留井调节池份提升泵SBR反应池滗水器重力式过滤罐消毒中水池回用 (冲厕)。因此,一般来说并不太适用于大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二、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工艺是循环活性污泥技术 (CAST)的一种型式。CASS生物处理法是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的简称,该方法是美国川森维柔废水处理公司1975年研究成功的,90年代初引入中国,是国际公认的生活污水及工艺废水处理的先进工艺。LASS工艺的主要原理是:把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的反应池沿长度方向分为两部分,前部为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在预反应区内,微生物能通过酶的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基质快速积累过程,对进水水质、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同时对丝状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在其后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过程,完成对污水中有机物质的降解。CASS工艺同时能够比较充分发挥活性污泥的降解功能,也能够减轻二沉淀池的负荷,有利于提高二沉池固液分离效果。CASS工艺集反应、沉淀、排水,功能于一体,污染物的降解在时间上是一个推流过程。而微生物则处于好氧、缺氧、厌氧周期性变化之中,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三、AB法(Adsorption Bio oxidation)

该法由德国Bohuke教授首先开发。该工艺对曝气池按高、低负荷分二级供氧,A级负荷高,曝气时间短,产生污泥量大,污泥负荷2.5kgBOD/(kgMLSS・d)以上,池容积负荷6kgBOD/(m3・d)以上;B级负荷低,一污泥龄较长。A级与B级间设中间沉淀池。二级池子F/M(污染物量与微生物量之比)不同,形成不同的微生物群体。AB法尽管有节能的优点,但不适合低浓度水质,A级和B级亦可分期建设。

四、普通曝气法及其变法

本工艺出现最早,至今仍有较强的生命力。普曝法处理效果好,经验多,可适应大的污水量,对于大厂可集中建污泥消化池,所产生沼气可作能源利用。传统普曝法的不足之处是只能作为常规二级处理,不具备脱氮除磷功能。近几年在工程实践中,通过降低普通曝气池容积负荷,可以达到脱氮的目的。在普曝池前设置厌氧区,可以除磷,亦可用化学法除磷。采用普通曝气法去除BODS,在池型上有多种形式,工程上称为普通曝气法的变法,亦可统称为普通曝气法。

五、气浮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气浮处理法就是将空气通入污水中,并在污水中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使废水中微细的疏水性、悬浮颗粒(固态颗粒或液态颗粒)粘附在气泡上,随气泡浮升到水面,形成泡沫层,气、水、颗粒三相混合体,然后用机械方法撇除,从而使污染物得以从废水中分离的一种处理方法。众所周知,疏水性的物质易气浮,而亲水性的物质不易气浮,为了使亲水性的污染物也能气浮除去,需投加浮选(混凝)剂,改变污染物表面特性,使某些亲水性物质转变为疏水性物质,然后除去,这种气浮处理法方法也称为浮选。在污水处理中采用的气浮法,按气泡产生的方法可分为:布气气浮、溶气气浮、电气浮等。溶气气浮:加压溶气气浮是将空气在一定压力下溶于水中,并达到饱和状态,然后突然减压,过饱和的空气便以微小气泡的形式从水中逸出。此方法形成的气泡粒度小(约80μm左右)、分散度高、量多,而且气泡与污水的接触时间可以控制。因而净化效果高,并可针对不同水质进行调节,适应范围广,因此在污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气浮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现代气浮理论认为: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气浮节约能源,能充分利用浮选(混凝)剂、处理效果优于全加压溶气气浮流程。而回流比为50%时处理效果最佳,所以部分回流(回流比50%)加压溶气气浮工艺是目前国内外最常采用的气浮法。浮选(池)一般设置在生物处理单元之前,物理处理单元之后,习惯上将其归为物理处理单元。为保证气浮效果,一般设为两级浮选。图1是其流程图。为了方便操作、节约投资、减少占地面积,平面布置时常将一、二级浮选池并列,一、二级浮选池间约有500mm左右的液位差保证污水从一级浮选池流动到二级浮选池,而取消提升泵达到节能效果。体现在竖向布置上,即在设计、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刮渣机拖架(板)、可调节堰和除渣槽顶的标高,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关键因素之一,否则会严重影响气浮效果(泡沫层无法用机械方法撇除),这也正是必须采用可调节出水堰的原因所在。因为污水中一般含有毒有害物质,故浮选池结构设计要考虑设防腐层和顶盖板,有条件时可考虑浮选气体的有组织排放。

六、膜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是以膜组件作为取代二沉池的泥水分离单元设备,并与生物反应器组合构成一种新型的生物处理装置。污水首先进入反应器,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同化和异化,异化产物多数成为无害的CO2和H2O,同化物质成为微生物的组成物质。膜单元部分主要用于截留微生物和过滤出水,微生物固体可有效地被截留在反应器中,可以完全地控制微生物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污泥龄)及有效地对处理水进行消毒。如图1所示:

膜生物反应器综合了膜分离与生物处理技术的优点,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去除悬浮物,同时可以通过膜分离将二沉池无法截留的游离细菌和大分子有机物阻隔在生物池内,从而大大提高了反应器内的微生物浓度,提高了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率。由于膜生物反应器对污水同时进行降解和消毒,所以其出水的水质较高,通常有机污染物(COD或BOD)和悬浮物的去除率可达95%。由于膜的良好的截留作用,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中,污泥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难以协调的问题在此得以解决。污泥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可以有效地分开,这样可以优化生物处理工艺,提高其可行性和灵活性。根据不同的污水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以培养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于城市污水来说,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龄的有效控制,可以使得难以生存的生长周期长的硝化细菌得以存在,使得原来需要两步的碳化和硝化过程,可在膜生物反应器的一个设备中完成。膜单元可以承受比重力式沉淀池更高的污泥负荷,这样使得膜生物反应器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相比,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的优点,同时膜可以截留一些大分子有机物,提高了它们在生物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增大了其生物降解的一可能性。

比起常规的生物处理方法,膜生物反应器具有如下显著特点:(1)能够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出水水质良好,可完全滤去悬浮物及有关微生物,出水无需消毒,可直接回用;(2)膜的机械截留避免了微生物的流失,使生物反应器内保持高的微生物浓度,从而大大提高了容积负荷,降低污泥负荷,减少占地面积;(3)污泥泥龄长,剩余污泥量少,大大降低了污泥处置费用;(4)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的彻底分离,使设计与运行简化;(5)工艺结构紧凑,易于实现自动控制。

七、结语

众所周知,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并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加及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这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恶化,同时也带来许多城市环境问题,并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采用合理的污水处理方式,节约水资源是我们必须实现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周锋,吴浩汀,曾苏.小区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J].污染防止技术,2003,16(4).

[2]王月红,王正林,等.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在生活小区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净术,2005,24(4).

第4篇:治理水生态水环境范文

关键词 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水土保持

中图分类号:S1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51-131-01

1 基本情况

同心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全县南北长102 km,东西宽76 km,总土地面积4596.49 km2,其中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65.4%,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的地质地貌、土壤类型、气候特点和植被分布,都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地质属祈连褶皱系与中朝准地台之间的过渡地带,地貌表现为黄土高原向鄂尔多斯高原过渡,东南部为黄土丘陵,海拨1500 m~2000 m,西北部为中低山、缓坡丘陵与川地交错分布纵向排列,海拨1283 m~2624 m,西部清水河,东部甜水河自东南蜿蜒流向西北,注入黄河。土壤由干旱草原土壤类型向荒漠土壤类型过渡,植被由温带干草原向荒漠过渡。

气候特点是自南向北由半干旱气候逐步向干旱气候过渡。特点是: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春长夏秋短,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气温年日较差大,降水年际变化大,干旱少雨,蒸发极强。大风、沙暴、干旱、热干风、霜冻、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率高,由于境内地形影响,气候南北差异较明显。多年平均气温8.4℃,降水状况因受地形影响,由南向北递减,南部最高达290 mm,北部仅为240 mm,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278 mm。在季节分布上,汛期雨量约占全年的70%,且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均蒸发量2325 mm,是降雨量的8.4倍,大于10℃积温2713℃~3192℃,无霜期131~170天。

县境内有清水河与苦水河两大河流经过,均属黄河一级支流。其中清水河流域较大,面积为3208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3,全县水资源总量为0.75亿m3,其中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0.4亿m3,地下水补给量为0.35亿m3,全县人均占有水量为176 m3,仅是全国人均水量2780 m3的6.3%,是世界人均水量11143 m3的1.6%,是黄河流域水资源匮乏的区域之一。

2 水土流失状况

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过渡垦荒、超载放牧等因素造成同心县水土流失严重。据最新普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3453.21 k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75.13%,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南部以水蚀为主,北部以风蚀为主。其中:轻度为972.08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8.15%;中度为1328.79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8.48%;强度为958.27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7.75%;极强度为194.07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62%。全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 4820t/ km2·a,年均侵蚀量达1664.45万t。恶劣的自然条件伴随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耕地水冲沙压,产量低而不稳,牧场退化,造林成活率低,水、旱、风、雹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严重制约着全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成果

同心县水土保持工作始于1954年,是从群众自发地在山坡地上修地埂、打坝沿、挖水平沟开始,逐步向有组织的坡面治理、沟道治理发展为今天的以大流域为骨架,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林、果、粮、草立体开发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截止2010年末,全县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45.70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4.50%。其中:建设基本农田320 km2,造林600 km2,发展果园17.81 km2,人工种草1.51 km2,水域及其它205 km2,修建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21库,治沟骨干坝5座,中型淤地坝32座、小型淤地坝42座、涝池394个、沟头防护87 km,谷坊263处,沟岸治理6.2 km,水窖13万眼。通过治理全县林草覆盖率达到13.4%,90%荒山得到封禁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观。

4 主要措施

4.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近年来,同心县县委、政府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振兴全县农村经济的头等大事,从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固立县之本,谋兴县之策的角度,广泛宣传,搞高认识。具体到项目建设时,每个项目都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形成了从内业到外业工作的联动体系,使项目建设工作做到了年初有计划,施工有安排,中间有检查,年终有总结验收,从而为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4.2 科学规划,注重实效

科学规划是干好项目的前提条件,同心县自然条件恶劣,降雨少,吸取前些年我们在水保项目上取得的经验与教训。近年来,我们首先从项目前期工作入手,按照“科学规划,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我县实际,对项目区的选择一定根据气象、地貌、土壤、植被、地理位置及周边基础设施等因素,制定治理思路。例如:在生态移民迁出区以生态修复治理为主,在生态移民迁入区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在有补充水源条件的地方实施坡改梯项目,重点流域与重点地区以沟道治理为主。同时,做每一个项目都要征求当地群众的意愿,顺应民意。这样一来,不但,摆脱了只为上项目,规划不科学的弊病,而且,实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得到群众的支持,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3 整合力量,打造精品

近几年来,自治区及吴忠市要求各县每年秋冬季都要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每年我们都利用这个机会,将水土保持旱作基本农田纳入到全县春、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范围内,并作为精品工程进行建设。组织县、乡、村出动各类义务工上万人次参与工程建设。2008年巩固退耕还林项目,1万亩高标准梯田历时2个月时间就全面完成了任务。自治区及吴忠市各级领导多次到项目区视察,最后对该工程给予“标准高、质量好、进度快”的高度评价。

4.4 学习经验,提高素质

由于我县水土保持工作起步较晚,我区南部山区在水土保持始终走在全区前列,为了借鉴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与科学管理模式,我县先后组织工程建设人员50人次到彭阳、泾原等兄弟县观摩学习;并高薪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我县进行现场技术员指导。这样送出去与请进来的工作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我县水土保持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业务技能,为开展好我县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5 存在问题及治理方向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治理,我县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取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全县总体治理率只有33%,仍有三分之二面积的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治理,过去一些治理工程由于治理标准低、质量差、管理管护不到位,还需进一步完善提高;二是由于人口的增长,经济发展,各种开发建设项目的兴建,人为水土流失有日益加剧的趋势;三是水土保持工作管理与技术人才短缺,业务知识滞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工程建设需要。

针对以上问题,我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今后除了继续提高预防监督能力建设,加强技术人才培训与引进力度。同时要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6.6亿元,兴建水库10座,淤地坝20座,淤地坝除险加固改造34座,小流域综合治理15条,生态修复927 km2,坡改梯120 km2,每年以320 km2的治理速度减少同心县水土流失面积1600 km2,基本实现同心县山秀水美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宁夏水土保持实践与探索[J].

第5篇:治理水生态水环境范文

1.水利水电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1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地区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所控制。在修建大、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人工湿地的形成,对局部小气候会产生一定影响,使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湿润,使当地气候得以改变,无霜期延长,温差缩小,降低了最高气温,增加了湿度。研究表明,水面上空空气的透明度比成片的房屋群高出8%~10%,水面上空紫外线辐射比陆地高出30%,水库或水域上的气温在炎热季要降低4℃~5℃,相对湿度提高10%~15%。

1.2对水文的影响 水库修建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水过程,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水库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流了非讯期的基流,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断流现象。

1.3泥沙淤积问题 水库的淤积形成主要来源为:从汇水流域进入水库的泥沙;由于库岸的改变、库岸坡上不同的重力作用等产生的入库泥沙;由于水中悬移质沉降、淤积成为库底沉积物。

1.4对地质的影响 水库蓄水后,由于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在新的水边线地带形成了新的库岸。从地质、地球化学和生态过程角度分析,库岸可分为冲蚀型库岸、三角洲库岸、淤积盐岩型、漂浮泥炭型、贝壳泥炭型等多种类型。修建大坝后形成不同类型的库岸可能会触发地震、滑岸、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

2.水利水电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2.1移民的问题 修建大型水库,因淹没面积大,库区内部分群众、工矿企业都要进行搬迁,许多建筑物都要拆除。这样就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如群众向哪里搬迁,指定搬迁地能不能接受外来人员,搬迁群众能否适应新的环境,工矿企业在哪里选址,是否能适应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待业人员增加、如何安置等问题。

2.2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居住地建筑物大面积拆除后,很大程度上可能引发瘟疫、伤寒、疟疾。细菌性痢疾、霍乱、血吸虫病等,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水环境。

2.3对文物的影响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物古迹多。水库库区淹没可能对文物和景观带来影响。

3.对于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补救措施

3.1对能源的开发 不可仅仅盯着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而应该着眼长远,对整个生态系统负责。应按照“大水利”思路制定总体规划,彻底改变“技术经济最优”的工程目标。工程项目的选择、建设和运营都要真正体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

3.2完善有关法律 在不宜进行水电项目建设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生态功能区以及其他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内,划定保护河段和保护流域区,禁止进行水电工程建设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设。应真正把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根本点和切入点,对严重破坏和影响生态环境、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的水电建设项目,应该重新进行评估和审查。

第6篇:治理水生态水环境范文

面临污染和缺水双重压力

对于雄安新区的环境治理,首先要提到的应该是被称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现有大小湖泊143个,水域面积366平方公里。在新区规划中,白洋淀处于核心位置,因此白洋淀有望成为新区核心水环境治理区。据河北省环保厅于2016年6月公布的数据,白洋淀水质为劣Ⅴ类,属重度污染。2017年2月河北省水质月报显示,白洋淀4个断面总体水质为Ⅳ类,水质问题突出。

此外,白洋淀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生态缺水。白洋淀入淀水量小,且富营养化严重。历史上流入白洋淀的9条河流大部分已断流,唯一流入白洋淀的府河却工业污染严重。白洋淀依靠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穿府济淀工程,维持白洋淀生态用水需求。就在4月5日,保定市王快、西大洋两大型水库开始联合向白洋淀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生态补水,白洋淀收水量将超过3300万立方米。

白洋淀的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建设雄安新区首先要解决的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徐匡迪表示,新区开发建设要以保护和修复白洋淀生态功能为前提,白洋淀生态修复也离不开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要从改善华北平原生态环境全局着眼,将白洋淀流域生态修复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同步开展工作。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透露,下一步,将加快组织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河北省和有关方面高标准高质量编制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针对白洋淀目前严重的水质和生态问题,河北省先后出台了《白洋淀h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规划(2015―2020)》和《河北省白洋淀和衡水湖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其中,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19年白洋淀区除南刘庄点位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外,淀区其他区域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规划中推出大力抓好河流整治、生态修复等10类156个项目,总投资近246亿元。

三条主线治理水生态环境

建设雄安新区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为白洋淀乃至整个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带来新的契机。广发证券环保分析师郭鹏认为,雄安新区的设立,破解了京津冀环境治理的长期困局――河北依赖现有产业结构发展经济,而北京较高环境要求依赖周边治理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出现重大突破,对该区域推进环保治理和供给侧改革给予了强力支撑。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表示,由于雄安新区的整体规划目前还未出台,环境治理市场空间还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水环境治理,白洋淀水生态治理有明确要求。不同于传统的水务处理技术,雄安新区的环保规划将采取超前的意识和技术,推动更多创新环保技术实现产业化。

光大证券的研报认为,以白洋淀为点带动整个河北省流域甚至海河流域生态治理,及其衍生的工业点源、农村面源控制、节水及引水工程,市场空间在几千亿元以上。

水生态环境治理主要体现在三条主线上。第一条主线是黑臭水体治理及水生态修复方面。如北京通州区水环境的项目,包括6个河道综合治理项目,6个河流生态带修复工程,20余个生态湿地及公园,总投资逾850亿元。

E20环境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认为,白洋淀的水环境治理存在不少难点。目前,湖泊治理国内还没有特别成熟的技术路线,主要还是依靠岸上截污和河道治理。滇池前后投入了500亿元进行治理,但效果不是很明显。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表示,白洋淀未来要达到地表水Ⅲ类的目标,意味着有些重点河流水质要达到Ⅱ类。而目前国内能达到Ⅱ类水治理效果的公司比较少。同时,白洋淀拥有39个纯水村、89个半水村,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是一个技术难点。此外,不同于太湖、洱海这些藻型富营养化湖泊,白洋淀属于草型富营养化湖泊,可参考的治理经验较少。

“目前水污染治理方面,到2020年核心目标还是消灭黑臭水体,从黑臭水体治理到实现水生态一步到位的技术储备还不够。”薛涛说,“黑臭水体治理就像西医治标,使水体从癌症到亚健康状态。而水生态修复就像中医调理,实现从亚健康到健康的状态,需要的时间较长。”

第二条主线在市政领域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区的供水、污水、环卫、市政管廊建设和运行维护都将采取高标准。目前雄安新区仅有3座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没有再生水厂。未来新区内人口的增长将带来用水量与城市污水的增长,进而带来水务的新增建设需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邬贺铨估计,雄安新区的三个县加起来大概130万人口,如果未来雄安新区承接非首都功能,加上创新创业的人拥入,人口可能有200万到300万。

薛涛认为,未来雄安新区相当于苏州、宁波这样一个中等城市的市场空间,将有百亿元的投资运营规模,大概率采用PPP模式运行。

第三条主线是引水工程及沿岸的生态维护工程。未来将打通白洋淀和大清河生态廊道建设,通过白洋淀域外调水和域内调水,保障白洋淀的水量。这将带来大量的工程施工及生态园林建设需求。

PPP龙头及技术型企业将受益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认为,雄安新区基础设施投资空间大,20年内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将给水泥、钢铁、铁路、交通等行业带来明显增量需求。雄安新区未来的建设方式之一,可能是近年来大热的PPP模式。

另一方面,作为部级新区,雄安定位为发展高端高新产业,一批具有高新技术的环保产业将在雄安新城落地。中信证券研报认为,与以往的环保订单相比,政府资源将相对弱化,对于整体解决方案和治理技术要求会更高,技术型公司相应受益将更加突出。

第7篇:治理水生态水环境范文

    流域环境存在的问题

    在点源污染方面,上游的矿业污染、中游的乡镇生活污水和畜牧业排水和城区的工业企业排水以及居民区排水所造成的污染最为突出。矿业废水年排放量达30余万m3。城市4条小河承纳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数量较大,污染严重,其排水最终汇入黄柏河干流,严重污染干流水体。在面源污染方面,主要表现在生活垃圾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城市地表径流污染。在内源污染方面,由于黄柏河下游区段受葛洲坝回水的顶托呈滞流状态,库区的悬浮物质易在此处沉积,此段底泥的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磷含量在0.2%以上,内源污染成严重。黄柏河支流-城市4条小河污染日趋严重,大量污水汇入黄柏河中,在排污口附近水域形成污染带,加剧了黄柏河干流水体的富营养化。流域水资源开发程度高,水循环紊乱,生态环境流量难以保证黄柏河流域于上世纪90年代基本完成全流域的开发建设,流域水力资源开发程度已达63.7%,建成的大中型书库有13座。由于工农业、电力用水,经黄柏河干流的水量急剧减少,生态环境用水量不足,黄柏河东、西支流和干流均有断流的现象。水土流失、生态退化流域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水土资源过渡开发,河流岸线资源和水面被侵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流域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减弱,导致流域生态退化问题。少数地方无序开发矿产资源,使地质结构破坏,随意丢弃矿渣,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和水环境的污染,尤其是中上游的页岩区生态退化问题严重。包括城区4条城市小河在内的黄柏河城区段,环境污染严重,富营养化趋势明显,水生态破坏严重。

    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

    治理思路和治理原则流域综合治理的组织实施需要政府的领导、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和实施单位的共同参与,根据《黄柏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和黄柏河流域的环境现状和特征,提出黄柏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指导原则和思路。黄柏河水环境治理原则是:1)控污截源、减少流域水体污染负荷;2)科学调度、构建良性的水循环系统;3)河道治理,防护堤加固,营造多样性的生态景观;4)长效管理、保证流域水质持续改善;5)普及宣传、唤起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实施思路和理念是:政府主导、市场机制、市民参与、分期实施、注重实效、长期坚持。综合治理对策鉴于黄柏河流域环境问题,在工程技术层面和流域管理上,考虑使用以下方法进行解决。1)严格控制点源污染、大量消减面源污染点源的控制是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的保证,通过矿井封堵、尾矿坝工程,进一步治理黄柏河上游的矿业污染[4];建设城镇污水管网,提高污水截流率,提高城区段水环境质量,改善库区的回水水质。点源治理应纳入治理的重点,是近期流域环境治理的优先项目。面源的控制主要是对黄柏河集镇构建垃圾收集、转运和填埋系统;在农村推广沼气工程,改变农村能源结构,削减农村生活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废水、粪便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从源头上削减污染源是水环境治理的关键[4]。2)河道治理,治理内源污染,防护堤整修,提高防洪能力黄柏河夷陵城区和城市4条小河防洪标准低,亟需加固防护堤和进行河道清淤。通过黄柏河小溪塔城区段、城市4条小河清淤工程和防护堤工程,全面削减内源,提升城市河道景观,提高环境质量;通过工程措施、多自然营造技术、亲水构建技术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滨岸生态景观系统,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景观效果[5]。根据底泥的性质确定合理的处置方式,防止二次污染。采取环境治理与生态治理相结合的措施治理黄柏河下游顶托河段水体富营养化问题[6]。3)联合调度,保证黄柏河生态环境需水量生态环境需水量是维持河流生态系统运转的基本流量,根据黄柏河流域水文特征、水生态与水环境特征以及水资源利用情况合理确定生态环境用水量[7],对天福庙、西北口、尚家河、汤渡河等水库和干流进行联合调度,适当增加干流水量,避免河底裸露、河流断流现象,增加其水环境容量,保证水生态系统的健康。4)构建生态防护带,控制水土流失生态防护带是一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同时也是一项水环境保护措施,其主要功能包括控制水土流失,防止河床冲刷,减少泥沙进入河道;利用缓冲带植物的吸附和分解作用,减少来陆域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河道,形成控制面源污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达到保护和改善水质的目的;缓冲带在溪流沿岸构成了一定自然风景线,美化了河流生态景观,改善了人居环境。5)制定长效管理措施,保证流域持续治理和治理效果根据流域特征,制定完整的流域综合治理长效管理体制,已经竣工的项目能够正常发挥功能,保证设施的日常管理,促进流域治理的持续性。

第8篇:治理水生态水环境范文

关键词: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思考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A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河道水质的好坏对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河道水质被日益增多的工业、农业、生活污水所污染,河岸被大量的违章建筑所侵占,水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摆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开展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首要的任务是搞好规划设计,并始终把侧重点放在水环境整治的具体措施上。

1.河道水环境的内涵和范围

河道水环境是以河道水域为中心,包容河道周边环境的一个特定区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河水环境,主要是河道水质、水系循环、水源补充、污水入河比例控制以及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生态系统状况;二是河岸环境,包括河岸宽度、走向、驳坎、河岸建筑、河岸绿化、河岸休闲园林设施等以景观为主的河岸线一定区域内的地面与地上的环境状况;三是河道周边环境,主要指河道沿岸的城市建筑物布局、道路走向、跨河桥梁、管道的布置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的环境状况,包括人们可以感受的视觉环境、空间环境、休闲环境等。

2.河道水环境的污染现状和趋势

水资源是珍贵和短缺的,而人类对它的污染却是让人痛心的。随着工农业和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流域内工矿企业、城镇废污水大量排入河道,加上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水质恶化、长期渗透,导致河道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据统计,我国的主要江、河、湖等水域,如淮河、黄河、海河、松花江等河道水域内已检测出数百种有机物或被报道已经受到严重的有机物污染,在被检测出的有机物中一些有毒污染物含量超过了地面水质标准,甚至有些是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有机污染物。监测数据显示,在14个大中城市河段中,63.8%的河段污染较严重,为Ⅳ类至劣于Ⅴ类水质;在47个环保重点河道中,29.8%属于Ⅴ类水质。河道内私采滥挖、植树等不合理开发、利用和侵占,改变了河道径流状况,影响了河势的稳定,河道内正常水生态环境严重失衡。河道两侧的建筑破旧、垃圾成堆,固沙树种、草种单一,且植被疏枯、林带种植结构简单,绿色屏障残缺、连续性差。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全国水污染仍呈发展趋势,有90%以上的城市水污染严重,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水质不符合引用水源的水质标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加处理任意排放,使许多水体受到污染,也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局面。

3.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规划和目标

党的十鲜明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为今后一个时期的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而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构建和谐社会为根本出发点,在对河道周边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入河污染源等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在治理范围内,实施控源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治理措施,以控制沿河工业、生活、农业面源等污染源为重点,结合河底清淤、河道保洁、河道卡口拓宽、清障拆违、生态调水以及多种生态修复工程,形成河道水环境整治的完整体系。同时建立健全河道管理长效机制,采用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经济可行的战略,实现水环境的根本改善,从而建立“完善的防汛体系、合理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优美的水环境体系、自然的水生态体系”的水生态建设目标,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4.关于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几点建议

4.1实行法制保障、政府负责的有效机制

通过加强与污染整治相关的法规、政策建设,从严整治、依法治水。促进环境管理、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的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与管理部门职责,切实保障污染管理长效机制的正常运行和整治规划的有效实施。水利部门在流域水环境治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必须突破现行观念、管理体制、技术与资金、投入渠道等多方面的障碍,要勇于肩负起对河道水环境治理的重任。

4.2坚持治理与管理并重

设立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控制标准,协调和监督各部门和工厂企业,制定保护水体、控制和管理水体污染源的具体条例和规定,制定不同用途水体的水质标准和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加强城市雨污分流管网的配套建设,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加强工业废水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实行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相结合,强调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工程措施和监督管理相结合,以管理促进治理,确保工程实施效果。

4.3实行河道生态化整治

从长效管理入手,在切实落实污水截流、河道清淤疏浚、水面保洁,水系调水等整治过程的基础上,还要积极探索河道水生态恢复工作,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利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菌种等使水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实现水体自我调节、自我维持的功能。在满足防洪、灌溉等需要的前提下,进行河岸的生态化整治,尽量避免采用石砌护坡,对河流河岸带的植被进行修复,实行生态化护坡建设。

4.4改变传统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和负面效应

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保障了防洪排涝安全,提供了生活生产用水。但传统水利工程确实给生态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阻断了水体自然流动,削弱了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恶化了局部水域环境质量。必须深刻变革水利建设理念,充分和全面认识到水利工程的积极作用和负面效应,重点研究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系统净污能力的影响规律及修复理论,分析工程在水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功能,寻求水利工程与生态工程功能协同技术改善水环境和修复水生态系统,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中取得统一,实现水利真正全面地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服务,实现水利功能与生态功能的良好协同。允许洪水适度泛滥,并在面上考虑进一步的减灾模式,以控制洪水的淹没范围、淹没时间等,既可将灾害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之内,又能使地下水得到较多的回补,还可以产生滞水冲淤、冲污、洗碱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4.5加强河道管理,保障河道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河道是不可替代的基础环境,是河流水资源的载体,要完善河道管理法规和管理办法,明确河道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责任权利,通过统一的河道规划,把河道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切实加强河道的秩序管理,严禁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私采滥挖、违规建设,对涉河建设项目要严格审批,有效监管。河道管理部门要从维护河流健康、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出发,开展建设项目对防洪、河道水环境及水体质量影响的调查和研究,不断提高对河道的科学管理水平。

4.6加强绿化保洁,改善河道陆域范围环境

河道的陆域范围通常以道路(防汛通道)、绿地为主,并建有各种各种设施,如宣传标语牌、安全围栏、界桩等。河道陆域范围内应做到基本保洁,无废弃物和明显积尘痕迹。安全围栏应牢固可靠,无锈蚀与变形损坏、栏杆扶手无积尘。河道陆域范围内的景观设施包括雕塑、建筑小品、庭阁山、休闲座椅和防护设施等,应保持完好整洁、美观、无破损和污染。根据园林绿化等级标准,河道沿岸绿化为三级养护标准,防汛通道边的行道林为二级标准。

4.7促进公众参与,开展舆论监督

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全民参与。组织开展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水污染科学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自觉保护水环境的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及时表扬先进典型,批评、处罚破坏水环境的行为。通过宣传让全民了解当前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危机,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水环境的良好风尚,努力朝着建立“完善的防汛体系、合理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优美的水环境体系、自然的水生态体系”的水生态建设目标迈进。

第9篇:治理水生态水环境范文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环境法制;环境立法;环境政策

【正文】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比较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步。昔日的山青水秀土肥村美的秀丽乡村,出现了水体大面积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垃圾随意堆放、工业污染加剧的情况。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不够,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落后于城市速度,对农村居民卫生和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尽管近期国家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力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农村的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使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并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切实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有效政策、法规与制度体系。

一、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

(一)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破坏

农村水体污染主要表现是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三污合流”,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无法满足农田灌溉;同时近几年农村旱涝灾害频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鱼虾绝迹,天然绿洲消失,水库蓄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严重。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固体垃圾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村庄建设规划差,基础设施少,道路无硬化、无公厕、人畜居住混杂、不可降解农膜使用量急剧增加却无法回收,固体垃圾随意堆放。

(三)农业生产不当,环境资源破坏严重

农民环保意识比较薄弱,滥施农药、化肥,恳荒围湖造田,乱挖乱采,不仅农业产品受到严重污染,也逐渐污染了土壤、空气、水源,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威胁。另一方面由于人多地少,再加上自然灾害多发,土地退化、沙化、碱化严重,进—步加剧了人地矛盾。

(四)集体林权改革滞后,林业生态系统破坏

集体林权改革滞后,经营主体不明确、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其次地方政府决策不当,盲目开发山区,发展果业,加剧了森林植被破坏。再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农民伐木为柴,乱砍滥伐现象屡禁不止,结果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使生物多样性环境遭受了破坏,并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土地蓄水量下降。

(五)工业向农村的转移,加剧了农村的工业污染

乡镇企业大多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布局不合理、无集聚效应、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工业化。由于其生存环境、基础条件及管理水平的相对薄弱,造成污染后缺乏治理技术与资金,治理困难,使农村生态环境产生工业化污染问题。同时大量污染严重的城市工业企业搬迁到城郊或农村地区,或者直接将城市垃圾运往农村,造成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

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法制成因与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有着自然、历史、经济与社会等诸多方面原因,这里只对其法制成因与对策进行分析。现行法制状况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够,立法是从过去的经济发展为重,环境保护为轻出发,“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 。①所以,要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以新的角度和新的观念完善环境法治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下面对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成因逐一进行分析。

(一)环境政策原因环境政策原因主要表现是环境政策失灵。环境政策失灵是指国家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宏观政策失灵和微观政策失灵。宏观政策失灵集中表现为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忽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缺乏必要的环境问题保护对策,只到07年国务院专门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才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才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与城市相比,城市早已在这些方面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环境噪声和烟尘控治、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循环经济与节能及减排、综合利用等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同时还有“创建环境模范城市”的鼓励政策以及有“飞行监测、限期治理、关停企业”等强制措施,而农村在这些方面几乎是空白。微观政策失灵是指具体的环境保护政策的缺陷而导致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政策不够健全,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缺乏实效性强的政策,即使有政策但因原则性太强缺乏可操作性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已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存在着不一致和不协调之处,尚需完善。无论是政策体系,还是工作力度,农村环保工作都还在起步阶段,其中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及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农药和化肥面源污染防治等政策几乎是空白。因此,要根据农村环境问题量多面广、监督对象复杂的内在特点和工作基础薄弱的实际现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政策支持工作,在政策上倾斜,在经济上扶持,在技术上支持。要多出台农村环保财政补助、污染减排财政奖励等政策手段,推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尽管中国农村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有别于城市, 但城市环境保护积累的经验和各项管理制度足以供农村环境管理借鉴。” ②环境问题的出现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资源、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环境支撑。所以加大政策保障措施,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二)立法原因

立法原因主要是指农村生态环境立法缺位,已有立法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环境保护法》立法时间较早,受时代影响侧重于工业污染控制和城市环境保护,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关注不够,仅有几个条文很简单。我国目前的诸多其他有关的生态环境法规,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措施与制度规定不足。二是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缺乏统一规范,并且未能将农村环境、农村自然资源和农村生态的保护统一起来,农民的环境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三是行政法规不到位,本应弥补农村生态环境的上位立法的过于原则性和不足这种情形,却未能出台一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行政法规。“一些重要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如土壤污染防治、农用塑料薄膜污染、农村噪声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 。 ③各地方即使有相关地方法规,在规定上也不尽相同,比较混乱,并且是条块分割,形不成完整统一制度体系。如农业部负责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是保护和管理农业环境,控制农药、化肥、农膜对环境的污染,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国家环保总局负责农村村镇环境保护工作,各个地方政府所颁布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涉及到渔业、水利、林业多个部门,内容和规定都存在差异。因此,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农村环保的地方性法规体系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将来的《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应强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并制定农村生态环境单行法;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也要关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尽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办法》等专项法规,逐步把农村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体系之中,修订原有涉及农村环境保护而不适宜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责权清晰,有效防止农村地区种植业、养殖业、工业、生活以及外来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防止农村生态遭到破坏。

(三)法律制度原因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方面,考察现有的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会发现现有的制度比较零散、不全面,缺乏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系统而明确的规定,无法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制度缺位、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的情况。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虽已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污染制度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主要应用于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同时在农村生态保护方面仍存在制度缺位现象,至今仍没有一套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具体安排。在这种制度缺位的情况下,诸如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与污染严重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再次,尽管在有些方面建立了制度,但由于制度执行不力,致使制度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从环境污染的治理制度来看,如排污收费制度,资源收费制度虽然对控制环境污染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中存在着一定问题。此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计划、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和科技等多个部门,管理体制与环节多、各项治理措施相互脱节,造成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因此要尽快建立起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制度。“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和考核体系建设要尽快建立,将城市环保和农村环保置于平等位置,从法律、法规体系上,对农村环境保护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据”, ④它是构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基本内容,对于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目的与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些制度应当包括:除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制度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切实可行外,还应建立如下制度: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度、农村清洁生产促进实施制度,生态环境建设问责制度、农村环保责任制度和农村生态环境考核制度,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农村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农村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生态环境破坏事故防范与预警制度、农村环境纠纷法律援助和公益诉讼制度等。

(四)政府管理原因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环境管理不当。主观上来看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是有政策但政策在部门之间协调不足或冲突,无手段和措施来达到政策目标;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有效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和管理措施。客观上是农村生产与生活中不科学的行为,长期形成的一些生活陋习和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缺失,企业地处偏远、点多面广,排污主体具有不确定性,监管主体很难界定,难以用城市的监管的手段与用行政执法的手段来治理。因此要克服以上不足,农村环境治理要走与城市环境治理不同的工作思路,要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变监督管理为预防管理,变单纯的依法行政为服务与执法相结合。具体工作中要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实行行政问责制的工作体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落实工作人员与经费,探索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农村环保治理社会化管理模式和机制。其次,制订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意见,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将各项整治和建设任务分别落实到相关部门,并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设立环境指标作为对乡镇考核的重要指标,专门出台年度生态任务和环保专项行动考核办法。再次,要强化农村环境服务与执法力度。在服务上,要象创建国家环保城市一样大力开展生态乡村示范创建,重点开展农村工业点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水与垃圾治理、农村畜禽养殖业的管理、土壤污染防治、流域河道整治、生态产业实施等关键工程。加大农村农业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的推广运用力度,落实好“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的政策措施,做好农村环保项目申报,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里的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在执法上各执法单位要切实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监管和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加大农村环境执法力度。

(五)生态环境技术规范制定与推广原因现阶段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尚不足,对环境保护的知识很欠缺。滥用化肥与农药、秸杆随意焚烧、家禽粪便污染水源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长期以来,农民缺乏环保理念,而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主导作用不足,农民缺少科学规范来保护环境,也缺乏科技与资金,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过去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随着各乡镇精简与压缩,基本处于瘫痪与失灵状态。既是尚存的农技推广系统由于缺少财政支持,也无法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从而切断了农民获取环保措施的最重要渠道。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正是由于存在着政策、技术、经济等方面问题,从而使农村污染治理体系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基本没有形成有效防控与治理机制。因此要组织农业科技服务专家队伍,在农村中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提高农村干部群众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大力推广绿色植保和环保防治技术,引导农民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畜牧业、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等环境问题;要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对农田和水源的污染。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的监测工作,加强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要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和农民群众的特点,采取符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的形式,制订简单易懂的安全控害技术规程,把农产品安全生产安全与监控、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药化肥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技术编发成切合实际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手册,把生活与生产活动的科学规范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送到农民身边、农户家中,使环保科技知识与法律法规深入人心。

三、结论

环境法制建设是事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因此针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

【注释】

[1]李建平,《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第3期35页。

[2]林真、李卫华、丁洪,《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措施》,《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年第1期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