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无与伦比的美丽范文

无与伦比的美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无与伦比的美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无与伦比的美丽

第1篇:无与伦比的美丽范文

外貌上的美丽,也仅仅是外表上的美丽;

而,在一瞬间爆发出来的美丽,努力后的美丽,却是一种无与伦比美丽

那一天,天气很好,既不是火红的太阳所散发出来的炎热,也不是乌云朵朵所发泄出来的暴雨。只是使大地瞬间有了活力的凉爽。我独自一人,踏着幽静的小路,向着广场走去。

那一排排茂盛的绿树,一丛丛绿草和鲜花。使人看了就赏心悦目,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疑?那是什么?一个似椭圆形状的东西躺在树上。很小,也一动不动。我盯着它入了神。突然,一个生命从那小东西里飞了出来。它拥有这深紫色的翅膀,轻轻舞动着,向远方飞去。“蝴蝶,是蝴蝶!”我惊叫着。在那一瞬间,它如一个美丽的仙女。不!应该是比任何东西都要美。在那一瞬间,它是全世界最光彩夺目的,最震撼人心的。在那一瞬间,它的破茧而出,是一种美丽,是比钻石还耀眼的美丽,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

我惊叹、我沉默、我欣喜、我疯狂、我无语。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美丽,一种超越了尘俗的美丽。

我久久不肯移动脚步、移开视线。我只想再看一眼那无与伦比的美丽。

第2篇:无与伦比的美丽范文

[关键词] 《洛丽塔》;恋童癖;;伦理身份;伦理困境

电影《洛丽塔》改编自俄裔美国作家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的同名小说。小说历经两次改编,分别由美国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和阿德里安·莱恩于1962年和1997年搬上了银幕。尽管两个版本的电影拍摄手法不同,但都基本复现了小说的震撼主题,即男主人公亨伯特的恋童癖和。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洛丽塔》都能让观众和读者经历谴责和同情交织的矛盾情感体验。即使在思想开放的现代社会,影片再现的恋童癖和主题仍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震撼。笔者认为,即使整部影片充满了亨伯特的真情,《洛丽塔》也远非传统好莱坞式的爱情悲剧。从伦理学视角分析,影片实质上是一出伦理悲剧,悲剧的根源在于男主角的恋童癖和遭遇伦理困境,导致他的真挚爱情不得善终,最终加速了影片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

一、影片情节及主要人物介绍

影片《洛丽塔》讲述的是一个中年男人亨伯特爱上了12岁继女并绞尽脑汁和她的故事。莱恩执导的《洛丽塔》大致内容与小说如出一辙。影片以画面和旁白的形式突出了亨伯特青少年时期无疾而终的爱情。亨伯特由此导致性心理障碍,使他的对象停留在12~14岁之间安娜贝尔式的女。在遇到夏洛特·黑兹的女儿洛丽塔后,一直压抑的恋童癖发作。为了掩饰自己的恋童癖,亨伯特和夏洛特结婚,并在婚姻的掩护下,时刻觊觎洛丽塔。夏洛特偷看了亨伯特的日记,得知他的恋童癖后,悲怒交加,冲去邮局寄信的路上遇车祸而死。夏洛特死后,亨伯特利用各种计谋把洛丽塔沦为自己的情人,并假借“父女”关系带着洛丽塔四处漫游,以躲避警察和审查。经过两年的生活后,洛丽塔跟随色情剧作家奎尔蒂逃走。亨伯特到处寻找未果。三年后,通过洛丽塔的来信,亨伯特找到已为人妇并怀有身孕的洛丽塔,在恳求她回到自己身边无果后,千方百计找到骗走洛丽塔的奎尔蒂复仇,枪杀奎尔蒂,自己也锒铛入狱,在狱中反思他和洛丽塔的“爱情”,最后因冠状动脉血栓症病死狱中,同年,洛丽塔死于难产。

二、影片主题争议由来

由于其不伦之恋主题,《洛丽塔》最初未获准在美国发行,先后遭到四家出版社的拒绝,于1955年作为色情文学首次被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小说出版后引发热议,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其中的“洛丽塔事件”。该书遭到了英、美、新西兰等国的查禁,直到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在伦敦《泰晤士报》的评论才成为国际畅销书。1962年,小说第一次被改编成电影,导演库布里克把洛丽塔的年龄由12岁改成14岁,且全片没有出现“”画面,把亨伯特的恋童和故事作“讽刺画”处理[1]才通过了审查。而1997年导演莱恩再次改编的《洛丽塔》由于更忠实于原著,也更加“狂野”,尤其是对男女主人公性关系的“裸”演绎,使影片颇有儿童的味道。因此,在美国国内院线遇到红灯,虽然是名导,又有强大的演员阵容和成功的海外票房,但依然没有美国发行商愿意摸这块“烫山芋”,因为恋童和题材在美国社会可谓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于是此片只落得在有线电视网“秀时间”(Showtime)率先放映的厄运。塞缪尔高德温公司高价买下了该片的影院放映权,并于1998年9月25号开始了小规模的局部上映。在将近两年的漫长等待之后,美国观众终于可以一睹莱恩版《洛丽塔》。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洛丽塔》出版和发行的曲折之路都是因为其恋童和主题违反了美国的反儿童色情法。身心、智力等方面尚未发育成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低,易受犯罪侵害,且一旦遭受害,会给其一生幸福蒙上阴影,危害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对进行特殊保护是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1989 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34 条作为全世界此类普适道德法律标准的成文体现,明确将儿童色情和雏妓进行定义为有害儿童福祉的犯罪:“缔约国承担保护儿童免遭一切形式的色情剥削和犯之害,为此目的,缔约国尤应采取一切适当的国家、双边和多边措施,以防止:(A)引诱或强迫儿童从事任何非法的性活动;(B)利用儿童或从事其他非法的;(C)利用儿童进行表演和充当题材。”[2]即使在色情业发达的美国也概莫能外。美国儿童保护法绝不容忍有真实儿童影音的色情制品,规定儿童色情制品不得制贩传播,也禁止持有传播虚拟合成儿童图像的色情物品。[3]所以,即使是思想已经相对开放的20世纪90年代末,即使从小说出版到第二次改编时隔40多年,1997版影片也只能小范围放映,没有拿到任何大奖就不足为奇了。究其原因都因恋童和对儿童的触犯了美国当时和当下的反儿童色情法和社会伦理。当然,《洛丽塔》作为经典,其魅力却远非恋童和主题可以掩盖的,1997版影片打上悲情的基调,突出了让观众既纠结又同情的男主角亨伯特的伦理困境。

三、男主角的伦理困境在影片中的反映

影片以满脸污血、失魂落魄、悲伤绝望的亨伯特驾老爷车歪歪斜斜地逆向行驶在蜿蜒绵长的公路的镜头开始,凄凉的背景音乐给整部影片营造了悲凉的氛围。亨伯特继而用旁白以回忆录的方式带观众进入了故事之中。随后,影片交代了亨伯特恋童癖的根源,即14岁时和初恋女友安娜贝尔无疾而终的爱情导致的性心理障碍,而这个心理障碍预设了影片的悲剧根源。围绕“恋童癖”这个伦理结,影片展开了两条伦理线的讲述:亨伯特恋童癖导致的和他以“爱”的名义对不伦之恋的辩解。亨伯特复杂的伦理身份与的冲突、与爱情的冲突正是他遭遇的伦理困境。

人类社会从一开始就是个身份社会,法律也是伦理法律。人的身份一旦与伦理环境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伦理身份,它不再仅仅是一个表示或者一个象征,它还承载着伦理法律所规定的责任、义务和束缚。[4]伦理身份会随着伦理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自与夏洛特结婚,亨伯特的伦理身份就发生变化,除了大学教授,他又是一位丈夫和继父。复杂的伦理身份使他在是否和继女的问题上面临巨大的伦理冲突:做夏洛特的丈夫就不能做洛丽塔的情人,因为身为继父,要做继女的情人就是,是被社会伦理所禁止的。而亨伯特让人痛恨之处在于他为继续恋童才选择婚姻,而新的伦理身份又与他的恋童癖完全不兼容,而他又放任自己的恋童癖,最终演绎了和继女的。恋童已是伦理罪恶,他为实现恋童而采取的各种行动更让观众深恶痛绝:片中亨伯特无处不在的偷窥;为洛丽塔而和夏洛特结婚;依靠各种安眠药让夏洛特昏睡不醒而逃避丈夫的职责;内心对夏洛特厌恶并渴望夏洛特消失的阴暗心理,如旁白“我渴望出现大灾难、大地震、大爆炸令她的妈妈和四周的人立即消失,令洛丽塔向我乳燕投怀”;得知夏洛特车祸死亡的内心狂喜都深深刺痛了观众的伦理底线。夏洛特死后,他对洛丽塔进行的一系列控制行为:把洛丽塔骗出夏令营、利用安眠药她、利用金钱维持和洛丽塔的易、性暴力与待无不让观众深恶痛绝。他不仅是夏洛特口中的“a discreditable criminal monster一个败坏名声的罪恶的魔鬼”,也是观众眼中无法得到宽恕的伦理怪兽。

亨伯特的恋童和无疑颠覆了社会的伦理道德,因而招致观众的痛恨。然而除了恋童和主线,影片中还隐藏着亨伯特个人一厢情愿式的“爱情”主线。片中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真挚爱情,让我们不无同情。主演杰里米·艾恩斯对亨伯特角色的演绎也成功渲染了人物的悲剧性。片首旁白“Lolita,light of my life,fire of my loins.My sin,my soul.Lo-lee-ta.(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①把他对洛丽塔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在这场不为伦理认可的爱情中,他为洛丽塔疯狂。片中有三个令人震撼的场景:一是在洛丽塔去夏令营之前和他亲吻,之后他狂喜地扑向洛丽塔的衣柜;二是在比亚斯利大学,亨伯特和洛丽塔争吵后,洛丽塔奔下楼梯,而他唯恐洛丽塔逃跑而拼命狂追;三是洛丽塔在医院逃走,他拼命拽着医生质问的癫狂都表明了他对洛丽塔的深深迷恋。而片中亨伯特无处不在的失落,如沿途寻找洛丽塔无果后的失落、在洛丽塔的小新家央求其回到他身边无果后的无望表情、片尾他面对山谷下城镇的心灰意冷都演绎了他对洛丽塔的深深爱恋未果后的失望。影片中的深情旁白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比如他们将要到达比亚斯利大学时的旁白“尽管我们争执,尽管种种琐事……尽管危险、无望……尽管这一切,我觉得我活在天堂。这天堂虽然染满地狱火焰的色调……但毕竟是个天堂”。在洛丽塔的新家见到她时“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像我自己必死一样肯定。当日的如花妖女现在只剩下枯叶回乡,苍白、混俗、臃肿,腹中的骨肉是别人的,但我爱她。她可以褪色,可以凋萎,怎样都可以,但我只看她一眼,万般柔情就涌上心头”。 他枪杀奎尔蒂为自己的爱情复仇后被捕入狱。在这场不为社会伦理认可的“爱情”中,亨伯特为洛丽塔疯狂。而洛丽塔根本不爱他,说出的“奎尔蒂才是我惟一的爱”带给他的绝望又颠覆了他带给观众的厌恶,我们甚至忍不住想去怪罪开始引诱了他而后又把他“抛弃”的洛丽塔。

亨伯特复杂的伦理身份与恋童和的冲突颠覆了社会伦理,也使他对洛丽塔的爱情受到了伦理的质疑与审判。在这场中,尽管洛丽塔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她叛逆、乖张、顽劣、粗俗、寻衅生事又善变,洛丽塔诱惑他在先,亨伯特仍然难逃伦理审判,他是罪恶的,即使是真挚的爱,也无法掩饰这份罪恶。整部影片都体现了爱情遭遇伦理困境后的痛苦与无奈。亨伯特违背伦理和法律,也遭遇了惩罚,最后他的恋童与和杀人罪都受到法律的制裁。

四、结 语

就情感的真挚而言,亨伯特的爱情神圣不可侵犯。如果说两情相悦的“老少恋”勉强可以接受,但,即使是继父与继女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的也颠覆了社会伦理。他的恋童癖和放在“父女”这样的伦理身份下只会显得龌龊、肮脏。所以,亨伯特既是真挚爱情的捍卫者,更是伦理意义上的恶棍与罪人,这也正是影片不是爱情悲剧而是伦理悲剧的原因。

注释:

① 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于晓丹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参考文献]

[1] 陈惠.魔镜:小说《洛丽塔》的电影之旅[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2] 儿童权利公约[A].现代幼教工作实务全书[C].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

[3] 朱和庆,刘静坤.美国儿童色情犯罪的法律规范[J].法律适用,2010(07).

第3篇:无与伦比的美丽范文

摘要:威廉・华兹华斯的两首十四行诗《威斯敏斯特桥上》与《伦敦,1802年》都是描写伦敦的名篇。本文结合诗人的个人经历与诗歌的创作背景,解读两诗的意境。认为两诗的主旨是相同的――前者在赞美“沉睡”伦敦美丽“外貌”的同时,期待“醒来”后的伦敦的“内心”会同样的美丽;而后者则是在揭露社会世风日下的同时,呼唤“弥尔顿”精神的回归。

关键词:华兹华斯;威斯敏斯特桥;伦敦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的《威斯敏斯特桥上》(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与《伦敦,1802年》(London,1802)都是描写伦敦的诗歌名篇。本文将结合诗人的个人经历与诗歌的创作背景,去解读两诗的意境。

一、自然的美好

华兹华斯于1770年4月7日出生于英格兰北部坎伯兰郡的一个律师家庭。17岁时(1787年)进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后于1790年及1791年两次赴法,去追求法国大革命时期“自由、平等、博爱”口号所对应的理想。后因英法两国关系紧张,于1792年回国。

几年后,他与诗人柯尔律治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1797年),并与柯尔律治一同游历德国(1798-1799年)。这期间,他总结了人与自然的交流中所得到的体会,他相信热爱大自然的人会得到大自然爱得回报,并体现在他的诗作中,后来他成为“湖畔派”诗人的代表人物。时至诗人赴法返国的第十个年头(1802年),英法两国签订了和平条约,两国间的往来重新开通,诗人的心情豁然开朗,他又产生了再次赴法的想法。1802年9月3日清晨,诗人动身从伦敦去法国,在途经威斯敏斯特桥时,诗人“晴朗”的心情与美丽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于是一首流传于后世的名篇产生了:“大地不会显出更美的气象/只有灵魂迟钝的人才看不见/这么庄严动人的伟大场面/这座城池如今把美丽的晨光当衣服穿上了/宁静而又开敞”1。华兹华斯是热爱大自然的,他的许多诗歌都写于自然风光中。此刻,他在威斯敏斯特桥上看到:“教堂,剧场,船舶,穹楼和塔尖/全都袒卧在大地上,面对着苍天,/沐浴在无烟的清气中,灿烂辉煌”1。诗人赞美伦敦风光的美好,他希望当时伦敦的社会也像她的自然风光一样美好。在诗人眼前:“初阳的光辉浸润着岩谷,峰顶,/也决不比这更美”,“河水顺着自由意志向前推:/亲爱的上帝!屋栉似都未醒;/这颗伟大的心脏呵,正在沉睡!”1伦敦还没有醒来,诗人期待着伦敦的醒来。

二、人间的苦难

华兹华斯认为,大自然是人类精神的导师:“无所不在的宇宙精神和智慧!/你是博大的灵魂,永生的思想”(《自然景物的影响》,1798)2。当诗人在威斯敏斯特桥上,看那美丽的自然风光时,他希望伦敦的社会也能像她的风光一样美好。但当时伦敦乃至整个英国社会弊端百出,他切盼重新出现弥尔顿那样的革命诗人和战士,来改变腐败的社会风气――“弥尔顿!今天,你应该活在世上;/英国需要你!她成了死水污池;/教会,弃笔的文人,仗剑的武士,/千家万户,豪门的绣阁华堂,/断送了内心的安恬――古老的风尚;/世风日下,我们都汲汲营私”(《伦敦,1802年》,1802)2。面对世风日下的社会为民众带来的苦难,诗人呼唤着“弥尔顿”的回归:“哦!回来吧,快来把我们扶持,/给我们良心、美德、自由、力量!/你的灵魂像孤光自照的星辰;/你的声音像壮阔雄浑的大海;/纯净如无云的天宇,雍容、自在,/你在人生的寻常路途上行进,/怀着愉悦虔诚;你的心也肯/把最为低下的职责引为己任”2。

华兹华斯同情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他曾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农民的故事:一个农民遭遇了饥荒,忍痛将羊一头头买掉,当拥有五十头羊的羊群变成一头羊时,他抱着最后一头羊哭了起来(《最后一头羊》,1798)2;他还曾向我们讲述一个孤儿的故事:一个小女孩,在一个雨夜中悲啼哀叫,哭声惊动了“我”,“我”了解到女孩是一个失去双亲无人照顾的孤儿,她正为唯一能陪伴她的旧斗篷被车轮卷走而哭叫。“我”为女孩的伤心而伤心,还为她买了一件新的斗篷(《阿丽斯・费尔》,1802)2。

三、结语

威廉・华兹华斯的《威斯敏斯特桥上》,赞美了伦敦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伦敦,1802年》则揭露了伦敦丑陋的社会现象。本文发现,虽然两首诗的内容不同,但两诗创作于同一年,两诗同为十四行诗,两诗的主旨是一致的。前者是赞美自然风光――诗人看到沉睡的伦敦的“外貌”的美丽,他希望醒来后的伦敦的“内心”会同样的美丽;后者是揭露社会现象――诗人看到伦敦已变为“死水污池”,世风日下的社会为民众带来的越来越多的苦难,他呼唤“弥尔顿”精神的回归,期待“壮阔雄浑的大海”与“纯净无云的天宇”去替代“死水污池”。两诗都充满对伦敦的期待,期待她给她的人民带来美好的未来。(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院)

参考文献

第4篇:无与伦比的美丽范文

在开往瑞士的火车上,坐着国际巨星玛丽亚和她的助理薇伦汀,她们要去参加颁奖典礼,为著名戏剧家威尔海姆。

20年前,威尔海姆描写女同的《马洛亚之蛇》搬上了银幕,他启用了籍籍无名的玛丽亚出演年轻漂亮残忍的小职员西格德,她致命的魅力吸引了女老板海琳娜,从海琳娜那里得到了数不清的好处之后,背弃了她,她终于崩溃自杀。这部戏让玛丽亚大获成功,跻身名流。此次,是她专程到瑞士,向威尔海姆致颂辞。

还没到瑞士,助理得到消息,威尔海姆自杀了。

惧怕

在瑞士,所有的致敬都成了告别。年轻的导演克洛斯联系到玛丽亚的助手薇伦汀,他希望将20年前的经典《马洛亚之蛇》搬上舞台,这一次,请玛丽亚出演另一个角色海琳娜,那个崩溃的女人。这是多么好的卖点:著名戏剧家辞世,作品重上舞台;20年前的“西格德”出演“海琳娜”。

对于任何演员来说,这都是一个挑战。

然而对于一个青春不再的女人,又何止是一个挑战。

玛丽亚先是断然拒绝。理由是,“我虽然四十岁了,但我的心还是西格德(年轻)的”。令她不安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当年扮演海琳娜的女演员不久出了车祸,玛丽亚怀疑车祸与那个可怜的角色有关。

但是,她对自己当年饰演的年轻自私的西格德显然有着深刻的理解,她认为西格德吸引海琳娜的不仅仅是年轻以及致命的魅力。深层的原因是:她们身上有一种相同的东西,因而,是相互的吸引。

这种人性深处的东西,也深深吸引着玛丽亚。杰出的演员不仅仅是演戏,她们一定要重新活到人物的身体里去,回到她们的心里。她犹豫着,终于决定接这个戏。

山中

玛丽亚带着年轻的薇伦汀住到辞世了的戏剧家威尔海姆在锡尔斯玛丽亚小镇的简朴别墅,威尔海姆的遗孀请她在这里体会角色,她带着她们来到高山之上,远眺阿尔卑斯山的山口,告诉她们,这个山口叫马洛亚,在这里可以看到“云蛇”。

一部叫《马洛亚的云现象》的黑白电影向她们显示了,从意大利升起的浓雾,沿着山往上爬,到了这个奇异的山口,在山谷里疾走,像白色的大蛇蜿蜒而行。

那将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亦真亦假

玛丽亚和薇伦汀在不断的争吵中,探讨剧本。

她在与薇伦汀亦真亦假的台词演练中,体会着海琳娜对西格德难以言尽的爱恋。

在这个从始至终没有人来造访的封闭的山中小屋,她们渐渐地入了戏,只是,与剧情相反的戏。年轻的薇伦汀无条件地顺随着玛丽亚,她简直无法抑制对玛丽亚的崇拜、敬仰,她们在一起爬山,在一起饮酒,抽烟,一起去山下的小镇赌博,大醉而归。

薇伦汀的醉是别有深意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

她痛苦地试图逃离。逃离这个她可以远远地在舞台帷幕后面注视着的光芒四射的女人。

而这个女人因为深深地陷入到角色中,每一次从角色中抽离出来,都强烈而尖锐地感受到:一个女人在年华老去时的痛。

玛丽亚挣扎在她的角色之中和角色之外。角色之外是对薇伦汀所呈现的年轻的嫉恨。她念到一段台词,是海琳娜对西格德的赞美,但是随即又说:“一个人怎么可能成全另一个比自己更年轻的人呢?”薇伦汀痛苦地在心里喊:“我就可以,我就是在成全你。可是你看不见。”

她向玛丽亚介绍演对手戏的好莱坞问题少女艾利斯,一个随时可以接受男人,对插入别人婚姻的游戏乐此不疲的年轻女孩。

云蛇

玛丽亚和艾利斯见了面。在导演刚打算排这部戏的时候,艾利斯就希望玛丽亚饰演海琳娜。她兴奋地告诉玛丽亚,自己从小就如何崇拜她。

艾利斯正在偷偷摸摸与编剧约会,她完全知道狗仔队会拍到他们,也知道编剧的夫人、一个很有名望的女艺术家,早晚会知道这一切。

玛丽亚和薇伦汀重新回到山里,小镇的人告诉她们,明天早上可以看到云蛇了。

她们起个大早,像以往一样,玛丽亚不停地抱怨:走错路啦!根本看不到云蛇啦!薇伦汀渐渐地落到了后面。

就在这时,云上来了。玛丽亚兴奋地大叫薇伦汀的名字,没有回应。她回头一看,薇伦汀已经走了。

玛丽亚跑下山去追,整个山谷都是她喊出的薇伦汀的名字。

在山的那一边,云蛇蜿蜒着沿着山谷爬行,越来越大,渐渐充满了整个山谷,美得让人想哭泣。

然而没有人看到了。等待云蛇的人已经下山了。

薇伦汀终于走了,永远地离开了玛丽亚。

坏女孩艾利斯

玛丽亚有了新的助理,公事公办,中规中矩,完全不可能与她夜半对饮,彻夜长谈。

《马洛亚之蛇》即将公演时,编剧的艺术家夫人终于知道了艾利斯在自己婚姻中的存在,割了腕。一时间成为狗仔队兴奋不已的绯闻。

玛丽亚目睹了在这一切发生时,编剧对艾利斯的迷狂,以及艾利斯本人在这场冲突中的毫无愧色和无所畏惧。

最后一次彩排时,玛丽亚与艾利斯商量,希望艾利斯在海琳娜自杀前离开她时,多停留几秒钟,“因为人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海琳娜的绝望。”

艾利斯用她著名的无惧的眼神望着玛丽亚:“那又怎样,反正那是个可怜的老女人。”

玛丽亚迟疑了一下,告诉她:“当年我演西格德时,就多停留了几秒钟。”

艾利斯冷漠地说:“那又怎样。”

她压根儿没打算给一个深爱她的、绝望的女人,哪怕是几秒钟的机会。

然后,扬长而去。

接纳

首演开场前,一个年轻的电影导演来到玛丽亚的化妆间,邀请她参加一部科幻电影的拍摄。

玛丽亚推荐了艾利斯,那个无论在戏里还是戏外都流露出残忍自私的坏女孩。

之后,上台。

台上的玛丽亚,有一张干净的脸,她将为她的爱情,她迈不过去的而彻底绝望――那是戏里的她。

在戏外,她终于能够坦然面对她的年龄,因而对年轻的艾利斯有了一份难得的接纳和宽容。

所有的艾利斯都不过是年轻时的玛丽亚:美丽、大胆、任性、自私。

所有令我们痛恨的:衰老、疾病、贫穷……无一不是我们内心所惧怕的。想明白了,就会有强大的接受能力。

你不接受又能怎样?在玛丽亚的困境里,是薇伦汀引领她走出了迷局。

第5篇:无与伦比的美丽范文

劳伦斯忐忑不安地来到老师家。威克利一直是他敬佩的人。他曾对有过婚约的女友杰西提到过威克利:“他是我喜欢的教授,他是一位真正的绅士,他是那么高雅。他倚着椅子,手指着黑板,侃侃而谈,从头到脚都显示出高雅气派。他给我们讲课像一位真正的绅士,当然他也很幽默。”老师还未回家,师母弗丽达接待了劳伦斯。这个26岁的年青人给弗丽达的第一印象是“瘦长的个子,灵活挺直的双腿,轻快而稳健的步伐,动作干脆利落。他看起来是那样朴实单纯。然而他却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具有一种用肉眼看不清的东西。这是怎样的一个家伙呢?”而此时的弗丽达已32岁,与威克利结婚12年,育有两女一男。她给劳伦斯的第一印象是“她因为热情和活力而显得容光焕发……她金发绿眼,高大丰满,颧骨颇高。”

两人在客厅里攀谈起来。他们谈到妇女问题时,劳伦斯开始攻击起妇女来,说与她们打交道很可怕。这引起弗丽达的注意,在她30多年的生活中还从未听到过这样的话。他们又谈起了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从言谈中,弗丽达看出劳伦斯就有恋母情结,她颇为同情眼前这个有恋母情结的年青人,而她是那么熟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弗丽达后来回忆起两人最初的交谈是“互相理解,使我们有了共同语言”。半小时后,威克利回到家中,几乎插不进两人的谈话。

午饭后,威克利去上课又离开了。在弗丽达的挽留下,两人继续神侃闲聊,一直到喝过下午茶,夜幕降临,劳伦斯才起身告辞。

回家后,劳伦斯抑制不住与弗丽达见面后的兴奋,提笔给弗丽达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是整个英格兰最了不起的女人。”而弗丽达也高兴、感激地回了信,信中坦诚而意味深长地问道:“你并不认识多少英格兰女人,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4月7日复活节,劳伦斯来访。威克利外出,女佣休假,只有弗丽达和孩子们在家,孩子们到庭院玩耍去了。弗丽达给劳伦斯沏茶,却不知怎样点燃煤气烧水。劳伦斯责备了弗丽达。弗丽达感到新奇和意外,她不会做家务,但还从未有人责备过她呢。劳伦斯的话无疑于在她与威克利如一团死水般的生活中投下了一枚石子。

几天后,弗丽达带着她的两个女儿,与劳伦斯一起走进春意盎然的树林。他们来到一条小溪旁。劳伦斯与孩子们玩耍着。他用纸折了几只小船,在里面放了几根火柴,然后放到溪水上,任它们漂浮而下。两个小姑娘很喜欢这个游戏,她们十分开心,弗丽达怔怔地望着劳伦斯和快乐玩耍的两个孩子,心底涌起了一股柔情,她在心里念叨着:“我是不是爱上他了?”

一个星期日,劳伦斯再次来访。威克利恰巧又不在家。弗丽达与劳伦斯不仅像以前一样热烈地交谈,而且进一步有了感情的交流。夜幕降临,劳伦斯准备回家。而弗丽达却挽留他,请他陪她过夜。可是,劳伦斯的回答却令她感到意外:“不行!我不会在你丈夫不在的时候在他的房间里过夜。”劳伦斯接着把他酝酿多日的一个计划向弗丽达和盘托出:“你应该告诉你丈夫我和你之间的事实真相,然后我们俩一起出走,因为我爱你。”这个计划使弗丽达吃惊不小,但很快她冷静下来。也许,劳伦斯需要的不是一朝一夕的风流韵事,而是一个能与他长相厮守的“终身相爱的女人”。

与劳伦斯一起私奔,就意味着离开威克利,这倒不是太大的问题;但离开3个孩子,则是她不敢想象的;同时她还必须放弃豪宅、轿车和作为教授夫人的地位和享受。她犹豫了。而劳伦斯却几次对她声言:如果她不接受与他一起出走的计划,他将退出她的生活。弗丽达看到他态度很坚决,相信他有可能终止与她的情谊。她感到很少有哪个男人像劳伦斯这样为爱一个女人而冒这样大的风险,这种风险带来的就是她所需要的刺激。刺激,这是与她性格中的不本分相契合的。终于,她同意了与劳伦斯一起出走的计划。劳伦斯对此的感触是:他俩真正相恋了。他对弗丽达写道:“你和我,在蓝铃花低垂的岸边,我们坐下,彼此相恋了。”

按计划,弗丽达要把事实真相告诉威克利,然后与劳伦斯出走。这时她在德国的家人要她回德国参加她父亲里奇托芬男爵从军50周年的纪念活动。弗丽达决定利用这个机会与劳伦斯一起去。在离家出走的前一夜,她向威克利坦白了她对他的不忠:她过去有两三次婚外恋,现在又爱上了劳伦斯。富有教养的威克利不愿相信她的话,认为她在说谎,直到她说出了她以前情人的姓名,这个不幸的书呆子教授才相信。但他念及13年的夫妻生活和3个未成年的孩子,愿意原谅她,他叫着她的爱称,她不由得受到感动而哭泣。第二天早晨,弗丽达害怕决心动摇,匆匆忙忙地离开了家。这一天是1912年5月3日。弗丽达把儿子留给他的父亲,她相信父子俩会得到德国女佣很好的照顾。她把两个女儿带到她们的祖父母那儿。她要赶往伦敦查林克罗斯车站,与劳伦斯会合,然后前往德国,以便在5月4日回到父母家,参加父亲的庆祝宴会。弗丽达来到车站,发现劳伦斯全部财产只有11英镑。但决心已下,已经不能反悔。两人怀着一半希望一半苦恼、一半新鲜一半惆怅,乘船穿越英吉利海峡。弗丽达后来回忆道:“当时只有蒙蒙的海水,晦暗的天空,颠簸的轮渡,以及我们俩。”

劳伦斯和弗丽达私奔了。亲人和周围的人都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特别是对劳伦斯,他是在母亲荫庇下成长起来的,由于母亲的存在,他与女友们的关系都难以理顺。他似乎是一个没有男子汉气质的恋母型青年。但是,这位矿工的儿子却不缺乏爱情经历。劳伦斯在十五六岁读中学时就开始交女朋友,在读大学和教书后恋爱的姑娘更多,其中有两个还订了婚,后又解除婚约。他甚至与有过的经历,并希望她与他一起私奔。只是不忍心抛下孩子、离开丈夫,而且她可能已有身孕,所以劳伦斯与女人的第一次私奔才未变成现实。但劳伦斯这些恋情甚至的经历锻炼了他与女人打交道的胆量。及至在他25岁母亲逝世之后,他开始走出恋母情结,大胆地邀请有夫之妇、有子之母的弗丽达私奔。

弗丽达是一个敢作敢为的女人。她出身于德国军官家庭,父亲是一位男爵。她有1个姐姐和1个妹妹。3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弗丽达自幼性格倔强、奔放,母亲戏称她是“原始人”和“叛逆”。她是一个金发女郎,面容佼好,身材硕长匀称,与劳伦斯一样有1.75米高。据说她常常像现代舞之母邓肯那样一个人赤身地披一条纱巾在家里跳舞。她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十分欣赏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抛弃丈夫和家庭出走的娜拉。她读尼采的著作,十分熟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她16岁时爱上了一个远房表哥,不久又狂热地爱上了一个陆军上尉,均因两人经济能力差而未有结果。她18岁从学校毕业后进入社交场合,后随任国务大臣的叔叔进入皇宫。她和妹妹的美貌引起了德国皇帝对她们的称赞。20岁那年,弗丽达在黑森林认识了在此度假的威克利,他曾在柏林和巴黎学习,并取得弗莱堡大学的英语讲师职位,而今英国的诺丁汉大学又聘他为语言学教授。威克利对弗丽达一见钟情,她也欣赏他的人品、才学和责任心。两三个月后,她就嫁给了这个比她年长14岁的英国教授,并随他到英国诺丁汉生活。

威克利是一个优秀的学者、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但缺乏生活的情趣。弗丽达开始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这种没有激情、没有新奇、没有刺激的平静生活对于精力充沛、热情奔放、崇尚自由的弗丽达来说并不感到幸福。在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中,弗丽达爱上了镇上一个叫威尔・道森的手工艺品制造商。道森带她骑上摩托车在野外兜风,到森林,使她一时地“活”了起来。她还爱上了到慕尼黑看望姐姐时认识的一位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奥托・格罗斯。格罗斯和荣格是弗洛伊德最得意的两个门生。格罗斯在学术上颇有造诣,他是一个性解放主义者。他对女人很有魅力,很多女人追逐他,但他却暗中吸毒。弗丽达和她的姐姐都成了他的情妇,两人还为他生有儿子,均取名为彼得。格罗斯后因吸食可卡因而精神状况恶化,进戒毒所接受治疗。弗丽达这才终止了与他的关系。格罗斯因吸毒成瘾死于1920年。

劳伦斯与弗丽达的私奔和其后的婚姻生活还引起包括劳伦斯的一些女朋友和作家朋友在内的熟人的谴责,他们认为这是他们干的“蠢事和犯的错误”。其中有一个叫白尼的诗人朋友更直言不讳地说弗丽达“对劳伦斯的爱情,可能是她最严重的错误”。劳伦斯和弗丽达到达德国后不久,威克利的电报便一封接着一封地来了。弗丽达的姐姐对劳伦斯还可以,但父母对劳伦斯却没有好感。弗丽达后来用伤心的笔调描写了劳伦斯与她父亲的唯一的一次见面:“他们都目光炯炯地看着对方:我父亲这个纯粹的贵族和劳伦斯这个矿工的儿子。那天晚上,我梦见他们打了一架,劳伦斯打败了我的父亲。”劳伦斯很苦恼,他感到被冷落了,他觉得自己孤独、可怜、正在受苦。他突然将心比心地想起了远在英国的也是孤独、痛苦的威克利。但他知道他的痛苦与威克利的痛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他给威克利写了一封信:“威克利夫人会告诉你一切的,你不会一个人受折磨,我们是三个人,当然我并不是要拿我的痛苦与你们的去相比。处在这样的位置,真是非常难受,我在这里,像是一个被疏远的朋友,你可以想像编造出一千个谎言,只要需要。威克利夫人不喜欢这样,但又无奈。我爱你的妻子,她也爱我。我并不轻浮,也不是与此不相关的。威克利夫人害怕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所以她必须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女人从本性上讲是喜欢巨人、喜欢智者的,她们会冲破束缚她们的一切,推动生活向前发展。威克利夫人必须生活得充实,这是她的本性。对我来说,这意味着未来。我觉得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她。难道我们不能彼此原谅吗?”威克利收到信后心情好了一些,他写信给弗丽达:“我能忍受,因为他没有恶意,我希望你和他能够幸福。但是,你可能对我有怜悯,马上让我知道,你是要提出离婚的,你曾经爱过我,请帮助我,但要快些。”威克利在与弗丽达离婚的问题上,一再改变态度,但主调是:恳求弗丽达回到他的身边。劳伦斯不能与弗丽达天天见面,他趁机到德国其它地方看望了他的亲戚。在途中,他给弗丽达寄了几张明信片,其中一张明信片上写有一首情诗:

你是呼唤,我是回声,

你是希望,我是满足,

你是长夜,我是白昼,

还要什么?这已够完美。

这已是完美无缺,

你和我,

除此还需要什么?―――

奇怪,尽管这样我们还如此受苦!

但是,在私奔期间,劳伦斯和弗丽达品尝的并不仅仅是甜,还有咸、酸、苦、辣。劳伦斯因讲英语被怀疑是英国间谍而一度遭到逮捕;劳伦斯得不到弗丽达的父母的欢迎;劳伦斯手头十分拮据;两人生活漂泊不定且彼此心中还容有其他所爱的人的位置;弗丽达对3个孩子的思念取代了刚刚出走时所带来的新奇和刺激。劳伦斯为此深感苦恼,而弗丽达“只要性得到了‘自由’,世界立即就会变成一座乐园”的偏颇信念也已动摇。

生活归于平静,而弗丽达对亲生骨肉的思念却有增无减,劳伦斯也曾温柔地安慰过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是更多的责备,甚至是粗暴的辱骂。威克利一封封通牒式的信件寄来,警告弗丽达如果她还不回家,一切都将结束,孩子将不再有她这个妈妈,她也别指望见到孩子。有时,他还在信中夹几张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照片,这几乎把弗丽达的心都碾碎了。同时,法律和公德也不允许弗丽达与劳伦斯的这种行为,他们遭到绝大多数人谴责。特别是弗丽达,则更是被形容为一个不道德的坏母亲。有时,弗丽达真想离开劳伦斯,结束受罪的日子,回到孩子们身边。

但弗丽达顶住了所有的压力,到底还是没有离开劳伦斯。弗丽达为见她的孩子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痛苦的代价。

两年后的1914年5月,经过弗丽达锲而不舍的努力,她与颇为宽容的威克利离婚。两个月后,她与颇具魅力的劳伦斯结婚。婚后,两人开始了在欧洲、美洲、澳洲等许多国家更加漂泊无定的生活。不过,在两人和谐的生活之外,也不时互有争吵甚至于打闹,劳伦斯脾气暴躁,行为乖张,身体孱弱,又有众多的女友,两人彼此又偶有不忠,但这些均未影响到他们走完相伴终身的人生道路。劳伦斯在弗丽达的帮助下,彻底摆脱了“俄狄浦斯情结”的困扰,弗丽达激励他创作出一部部产生很大影响的作品,特别是像《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这样惊骇世界文坛的毁誉参半的长篇小说。

劳伦斯在十几年的肺结核病的折磨下,于1930年3月2日以44岁的年龄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死时,弗丽达和她的二女儿陪伴在他身边。

第6篇:无与伦比的美丽范文

冰般的纯洁,星般的耀眼,水般的轻柔,对于那群女孩来说,实不为过,在这群无与伦比的女孩面前,月亮也会害羞吧?更何况她们那美丽的脸庞上还绽放着一抹明媚的微笑。

女孩们的脸上挂着的微笑,是动人,耀眼,会心的,而且,还带着那一抹不可抗拒的自信力量,没有人不被折服。这明媚的微笑,像一阵暖暖的风儿,有着如沐浴在阳光下的温暖,微笑带给我的不是骄傲,自大,不可一世,而是亲切、和蔼和那美好的心。

那群翩翩起舞的女孩们有两个名字,一是叫千手观音,另一个叫聋哑人,谁也不会想到,那完美的女孩无法与人沟通!

重新回忆千手观音,这个无与伦比的表演,有一次被那舞姿所陶醉,但那个笑容却有点刺眼,我替那群少女感到不公,上天赐予她们曼妙的同时,又剥夺了她们与人交流的权利。

在她们的世界里,没有欢笑,没有哭泣,什么都没有,只有死般的寂!这精美绝伦的背后,又有多少辛酸?一次次的练习,练到手发麻,脚发酸,腿抽筋,还不止,但她们却以超人的毅力忍耐下来了!真的很难,但付出总有回报,从此,女孩们用她们的身体舞出了旋律,有了声音,那是一个个坚强的女孩谱成的乐章,很悦耳……很动听……

第7篇:无与伦比的美丽范文

影片开始,在美国《纽约客》杂志社工作的女孩苏菲,由内而外洋溢着文青气质,对爱情充满想象,她与男友维克多在去意大利维罗纳度假期间,开餐厅的维克多忙于赶赴酒商邀约的酒庄和餐厅,对苏菲感兴趣的人文景观都无暇参与。

苏菲独自探访维罗纳城,当她走到凯普洛路23号时,看到绿树掩映的朱丽叶故居阳台下的许愿墙上,贴满了世界各国女孩专程到此写给朱丽叶的信。这时,一娟秀女子来取信,她好奇尾随,原来维罗纳城里几个善感的美丽女子自发成立了一个“朱丽叶秘书处”,在一间漂亮的老房子里,分别以朱丽叶的名义给这些女子回信。对此深为感动的苏菲参与其中,给一封藏在壁缝里50年的信写回信。

雅致柔和的克莱尔收到回信后,在孙子查理的陪伴下,从英国来旧地寻找她至今无法放下的初恋洛伦佐。苏菲随克莱尔及查理在欲寻未得即将失望之前,老罗密欧洛伦佐高骑着白马从远处赶来,降临在他们眼前,如同白马王子般洒脱,身上尽是与太阳、土地、田园L期厮守的印痕,他看克莱尔时的眼神,充满了柔情。老罗密欧与朱丽叶,50年后重逢,在一派田园风光的草坪上举行了婚礼,场面令人感怀。

将生意放在一切之上的维克多,与将情感视为一切之上的苏菲,在度假之后互相成了对方的过往。陪祖母从英国来此寻找洛伦佐的查理,外形有几分拜伦式的忧郁、内敛,在与苏菲一起为克莱尔寻找洛伦佐的过程中,俩人碰撞出了火花。

影片中,从意大利维罗纳到托斯卡纳地区的锡耶纳,一路上大片大片的田园风光和天然石头建筑,显现着岁月悠久的艺术质感,两对现代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先后在这里诗情画意地邂逅,又浪漫蚀骨地穿行在美景美物中,令人神迷心醉。

欣赏完电影,不妨做一杯如同爱情滋味的巧克力咖啡。

巧克力咖啡

原料:

黑咖啡2杯,鲜牛奶480毫升,黑巧克力75克,白砂糖50克,鲜奶油、可可粉、盐少许。

做法:

1.鲜牛奶加热,用打蛋器打至起泡;

2.黑巧克力、糖、盐隔水融化成巧克力糖浆;

第8篇:无与伦比的美丽范文

托斯卡纳的一切都是正好,颜色、风景、空气还有那始终慢了一拍的旋律,处处有点儿柔软的梦境感,一片唯美如画的朦胧,一座小山丘,一片葡萄园和橄榄树,包围着高处的一小幢带有钟楼的建筑,狭窄而整洁的石砌弯弯小道伸向那山头的石堡,小门小户寥寥几人,阳光充足,懒洋洋旁若无人的气息,这就是托斯卡纳最自然本真的生活方式。

复兴承载的文明

托斯卡纳位于意大利中西部,兴起于中世纪,这里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涌现出了如:乔托、达芬奇、但丁、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艺术家,而佛罗伦萨、比萨及锡耶纳更是三座象征着意大利历史和文明的发祥地。这里承载着艺术大师们生前的辉煌,安葬着艺术大师们死后的不朽。在托斯卡纳,“悠久”承载着这座城市漫长的文明发展史。

千年时光雕刻的历史古迹在意大利托斯卡纳,从北到南从卢卡到锡耶纳,从西到东从比萨到阿雷佐,每一处古建筑都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他们代表着意大利最典型的民间建筑和最纯正的生活方式。

“翡冷翠”——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是托斯卡纳的首府,它的意大利语名字Firenze,旧时译为“翡冷翠”。托斯卡纳的文艺气息在佛罗伦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5至18世纪统治佛罗伦萨的梅迪奇家族无疑是文艺复兴的巨大推动者,也同时树立了佛罗伦萨作为欧洲艺术文化和思想中心的地位。

米开朗基罗高地是佛罗伦萨登高望远的绝佳之处,红砖房顶的建筑和成片的向日葵一望无际,这也成了意大利中部整个托斯卡纳区的代表景色。放眼看去都是“托斯卡纳红”的屋顶,最高的红屋顶便是圣马丽亚大教堂。这座世界第四大教堂,它的大圆顶是14世纪欧洲最高的建筑,圆顶内还有米开朗基罗雕刻的圣彼得像和巨幅壁画《末日的审判》。圣马丽亚大教堂的美,令人瞠目结舌,无法言喻。明明是那么鲜艳的颜色,看上去确实如此的柔和,协调,呈现着梦幻和圣洁的美丽。

佛罗伦萨的母亲河——阿尔诺河。河上的七座桥,最前面的旧桥是其中最古老、最漂亮的桥。这座建于13世纪的桥,从15世纪开始聚集了意大利最好的金饰品小店,也成为佛罗伦萨的标志。

佛罗伦萨还有一个世界上所有艺术爱好者心目中的圣殿——乌菲齐美术馆。这里的镇馆之宝是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的著名画家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同时还有波提切利的另一传世名作——《春 三女神》。爱与美之神维纳斯在这里向人们展示着华美、娴淑和欢悦。

建于1294年的圣十字教堂,哥德式的建筑外观很漂亮,最特别的是,这里是很多重量级名人安息的地方,如但丁、米开朗基罗、加俐略、马基雅弗利、歌剧家罗西尼等,来到佛罗伦萨一定要来这里瞻仰一下伟大艺术家们不朽的灵魂。

无论是在西尼约里亚广场上有着骑马雕像的佛罗伦萨的守护者科西莫·梅迪奇公爵,还是更加富有传奇色彩的“豪华者”洛伦佐·梅迪奇一世,正是他们承载起了佛罗伦萨这个梦中之地和它那伟大的文艺复兴。阿尔诺河上这座美丽的城市,如同一块忧郁的“翡冷翠”,向世人展示着它曾经的辉煌与造诣。

托斯卡纳的艳阳——锡耶纳

锡耶纳位于佛罗伦萨南部大约50公里,建在阿尔西亚 和阿尔瑟河河谷之间基安蒂山三座小山的交汇处。城市建立于公元前29年,历史上是贸易、金融和艺术中心,其老城中心区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锡耶纳是很多电影钟爱的取景地、如《007系列》,《托斯卡纳艳阳下》等都在锡耶纳拍摄。《托斯卡纳艳阳下》的古装赛马场景令人印象深刻,锡耶纳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都在广场上进行。每年夏天的7月2日至8月16日,著名的赛马节就在广场上举行。锡耶纳的十七个堂区都会派出代表自己堂区的中世纪装扮的骑士和马,比赛用的马都没有鞍子,也没有任何的比赛规则,骑士们完全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所有堂区的居民都会聚集到广场来看比赛,气氛十分热烈,赛马节已经成为锡耶纳最吸引人的活动。当今的意大利,只有锡耶纳人保留着中世纪以来最纯正的意大利语,因此,这个小小的城市有意大利最好的语言学校和著名的锡耶纳大学。

锡耶纳是一座修建在山丘上的城市,所有的道路和建筑都是高低起伏,如同充满着音乐韵律感的意大利语一般。没有一条道路是平坦的。那些“燃烧一般的锡耶纳红色”的建筑使这座如同沉睡在中世纪的城市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每一栋建筑的外部色彩必须使用政府所规定的颜色,比如,百叶窗只能刷成灰色、绿色或者锡耶纳土红色;正面必须是赭黄色、粉色、砖红色或者大理石白。

这是一座需要有一颗沉静的心来感受的城市。在这里,时光仿佛也慢下了脚步,你可以真正理解那句对锡耶纳最著名的点评:“世界上只有很少几个地方,早上可以这么优美地醒过来。”

美丽而古老的田野广场周围有着传说中欧洲最好吃的冰淇淋和甜品,不管是清新的早晨还是慵懒的午后,在这里坐下来,享受托斯卡纳特有的蓝天与阳光,都令人无限留恋。

“疯狂”的建筑群——比萨

从佛罗伦萨去比萨,高速公路旁是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小村庄,虽然寒气逼人,却美得犹如人间仙境。比萨在意大利历史上曾是一个海上强国,然而随着陆地的扩大,现代的比萨已经不再是一个海滨城市。

第9篇:无与伦比的美丽范文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本身是一栋维多利亚风格建筑,外观看上去形似中世纪教堂。走进去看,这里的内部结构宏大而精巧,装饰和陈设古老而华丽,称其为一座宫殿也毫不为过。从一道道回廊和阶梯走过,仿佛来到哈利波特的魔法学院,猜想对面的门口随时会走出来一位拿着魔杖的白胡子院长。

圣保罗大教堂是伦敦的宗教中心,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其建筑为华丽的巴洛克风格。圣保罗大教堂是一座很富有英国气质的教堂,无论你从任何角度经过,都会被它壮观的大圆顶吸引,当年戴安娜与查尔斯的婚礼大典就是在这里举行的。相传,教堂所在地是传道者使徒保罗为主殉道遇难的地方,也许这就是伦敦视圣保罗为保护神的原因。

英国国家博物馆,又称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博物馆中心的大中庭于2000年12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它拥有1656块形状奇特的玻璃片与钢材结构组成的网状穹顶,是目前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极具现代感的穹顶和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原有博物馆巧地连接为一个整体,显示了英国人独具匠心的设计能力。

夜色降临,深蓝的天幕为伦敦威斯敏斯特宫披上一身夜的纱衣,十字街头光影交错,展现出这座古老都市独特的迷人魅力。

提到伦敦,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伦敦塔桥,这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塔桥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仍然以最美的姿态迎接着来来去去的人们,不变的唯有桥下的泰晤士河水以及其自身的名字。每当夜晚来临,灯光将塔桥装饰得华丽而优雅,人们在泰晤士河畔流连忘返,欣赏这座精美的建筑艺术品。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