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外甥打灯笼歇后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 歇后语 空间关系 新创结构
一、引言
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因此歇后语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同时具有语言形象生动,幽默风趣且富于哲理,结构短小精悍的特点。
歇后语属于汉语特色语言现象,因此国外学者并未有太多关于此种语言现象的研究。国内学者关于歇后语做了很多研究,陈望道(1980)在其《修辞学发凡》一书中将歇后语归为“藏词”并将其分为两类:歇后藏词语和辟解语。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对于歇后语的研究也逐渐向认知方向发展,刘洪静(2013)、李乐(2013)都是从概念整合理论角度对歇后语进行的解释,分析了歇后语的认知机制和意义构建。本文着重分析歇后语形成的心理空间中各要素的关系以及通过关系形成空间映射,可以更深入得了解歇后语内涵意义的形成。
二、歇后语和概念整合理论
1.歇后语。歇后语的结构通常分为前后两段来表达某个特殊含义,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者隐喻,后一部分就是对于意义的解释。在使用歇后语时,通常只说前半截,“歇”去后半截,人们通过前半截的比喻来猜想和领会歇后语的本意,这也是歇后语名称的来源。歇后语按其构成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逻辑推理式的,也就是从前半截的比喻部分推理出后半截的解释部分,如:水仙不开花―装蒜;另一类是谐音式的,其中谐音部分只存在于后半截的解释部分,是在前一类的基础上增加的谐音,如:炒了的虾米―红仁(人)。
2.概念整合理论。概念整合理论是从福克尼耶的心理空间理论发展过来的,其代表作为福克尼耶于1997年出版的《思维与语言中的映射》。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包括了四个心理空间:即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或者称为普遍空间、一个合成空间。输入空间映射具有部分与选择的属性,当输入空间I与输入空间II部分地投入到合成空间后通过“组合”、“完善”和“精致”三个彼此关联的心智认知活动的相互作用产生新创结构。“概念整合的本质是关系的整合,因为信息输入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连通靠的是关系,关系将空间与空间连通起来才形成了认知网络。”(王正元, 2009)空间与空间的关系表现为:因果关系;时间关系、空间关系;身份连通关系;部分与整体关系;特征、范畴、意图关系。
三、从概念整合分析歇后语
空间之间的连通关系是构成歇后语的重要因素,歇后语前半部分的比喻同后半部分的内涵是在关系的连通下才能形成。下面用具体例子来分析,例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比喻有苦难言,这个歇后语让听话者形成两个心理空间,输入空间1包含有哑巴、黄连这些要素,输入空间2包含有当事人、苦难这些要素,其中哑巴对应的是当事人,而黄连则对应的是苦难,类属空间的主体遭受客体,基于空间与空间的因果关系,合成空间的内容是当事人是哑巴,讲不出话来,苦难是黄连,哑巴吃了黄连也不能形容黄连究竟有多苦,因此当事人遭受了苦难也没有办法述说自己在身体或者心理上的不适,由此产生的新创结构就是自己遭受了苦难却难以对别人讲述。这就体现了空间之间的因果关系。
再例如“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比喻人或事无变化,在这个歇后语中,输入空间1是“外甥空间”,包括了外甥,亲属关系,打灯笼这些要素,输入空间2是“舅父空间”,包括了舅父,亲属关系,被灯笼照这些要素。类属空间是舅甥关系,在古代社会,舅父对甥男的抚养、工作和婚姻生活负有责任,因此舅父对甥男有一定的权威,甥男常享有仅次于舅父嫡亲子女的继承权,可见舅甥关系的独特性。这种特殊性也就形成了空间的身份关系,外甥和舅父的身份关系使得外甥打灯笼的时候照到的是P系亲近的舅父,这也就是合成空间。而“舅”又与“旧”同音,因此通过谐音形成了新创结构也就是“照旧”,形容人或事没有变化。这就体现了空间通过身份关系进行了连通。
四、结论
同以往的从整合网络类型来分析歇后语不同,本文主要是从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歇后语的形成过程,这也是歇后语得以形成的一个重要依据,由此可见,歇后语是在空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概念合成网络类型形成的,因此歇后语从“引”到“释”具有逻辑性,使得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歇”去后半截听话者也可以推理出其内涵意义。这也为汉语歇后语形成过程的理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illes.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3]李乐,孙毅.概念整合视阈下的汉语歇后语的认知动态机理考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4):33-43.
[4]刘洪静.概念整合理论对歇后语的阐释[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8.
[5]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以一物起兴,引起主题,这乃是比兴手法的运用,也是以形象化取代或引出抽象“结论”的一种基本模式。我最欣赏的是那话语所传达的特殊语境,及其隐含的人物心态、神态与复杂的可资联想的丰富内涵,而这些,恰恰是“直白说明”所不具备的。歇后语的高品位的文学价值,恐就在此了。
“外甥打灯笼――照旧”。这是叙述性语言,却以“谐音”为桥梁,架设于一种抽象的社会现象的概括上。对于一个长期处于封闭、保守、缓慢滞后的无变化静态生活环境中的人们,这个歇后语的使用频率是高的。当人们迫切期待着改革、创新的局面出现时,遇到的却是一切如故,依然如我,“外甥打灯笼――照旧”所表达的那种失望与无可奈何的情绪,便是很沉重的了。
优秀的歇后语总在轻俏的调侃和讽喻中隐含着对丑恶的人和事的轻蔑、戏弄以及充满信心、居高临下的精神优越感,这是它的真正人民性之所在,也是某些文人话语中不易取得的一种“民间优势”。“驴屎蛋子――两面光”,辛辣地画出了油滑小人物两面讨好的市侩相;“绣花枕头――一肚子草”,让人想起胸无点墨却故作斯文的花花公子;“聋子的耳朵――摆设”,不是对社会上颇为流行的诸多形式主义的事务有力地的一刺吗?譬如有的“窗口”行业挂在那里的所谓“意见薄”便是一列。
“一青(清)二白。”我的话刚说完,爸爸接上来。
“嗯,对,对。”我点了点头,又出了一个“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我的话音刚落,爸爸又接着说,“你出的不行,太容易,我给你出几个吧!哑巴吃黄连——”
“有苦说不出。”我抢先说。
“外甥打灯笼——”
“照舅(旧)。”
“竹篮打水——”爸爸又说。
“一场——空。”我故意拖着长音。
爸爸咂了咂嘴,摇了摇头,说:“狗吃青草——”说完,他以为我们这下可对不上了,扬了扬眉毛,神气地看着我。
我想了想,狗吃青草,不实在装羊吗?这个歇后语后面大概是装羊吧,我说:“装羊(样)。”
“哟,想到了。”爸爸瞪了瞪眼睛,惊讶地说。
这下我可得意了。我也学着爸爸的模样,咂了咂嘴,扬了扬眉,说:“怎么样,看不出来吧?我还有两下子吧!”
“我再给你对一个,”爸爸不服气,“额角上放扁担——”
“头挑。”我不在乎地摇摇头道。
“屎壳郎垫床脚——”爸爸瞪着眼睛看着我。
“哎呀,太容易了,那是硬撑。”我这下更得意了。
长衫子改夹袄——取长补短
吃了黄莲吃甘草——先苦后甜
鼻子里插葱——装相(象)
冰天雪地发牢骚——冷言冷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竹篮打水——一场空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竹篮打水——一场空
兔子尾巴——长不了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门缝里看人——看扁了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明珠弹雀——其得不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谦受益,满招损。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言必行,行必果。
吃一堑,长一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1、此地无银三百两;贼娃子说梦话 —— 不打自招
2、熟过头的石榴 —— 不攻自破
3、三天卖两条黄瓜 —— 不慌不忙
4、瞎子捉迷藏;飞机上张网 —— 捕风捉影
5、一脚踩进泥沼里 —— 不能自拔
6、七尺布拦腰剪 —— 不三不四
7、大姑娘上楼梯 —— 步步登高
8、一把利剑藏袖筒 —— 不露锋芒
9、耗子啃菩萨 —— 不识大体
10、好心当作驴干肺 —— 不识好歹
11、十二月送蒲扇;三伏天借扇子;腊月买纸扇 —— 不识时务
12、一个跳蚤蹦起来 —— 不知去向
13、鸭子听雷 —— 不知所云
14、风爆了皮 —— 不治之症
15、隔着棉被挠痒 —— 不着边际
16、入蛰的长虫还了阳 —— 蠢蠢欲动
17、水里按葫芦 —— 此起彼落
18、一个骰子掷七点 —— 出乎意外
19、头发里找粉刺;地毯上找针 —— 吹毛求疵
20、大缸里放针;书桌上的笔筒;夜过巴州严颜 —— 粗中有细查
21、一二五六七;打猎忘了带;说着葫芦忘了瓢 —— 丢三落四
22、六点钟的分时针 —— 顶天立地
23、蝎子怀里挂剪刀;中式服装西式领 —— 独出心裁
24、八十岁演员扮孩子 —— 返老还童
25、害什么病开什么方 —— 对症下药
26、林黛玉的性子 —— 多愁善感
27、年老的老松树 —— 根深蒂固
28、大舌头读报;没牙佬念文章 —— 含糊其辞
29、七仙女下凡;戏台上的装饰;梦中游苏杭 —— 好景不长
30、七斤面粉调三斤浆糊;水壶熬粥;葫芦里看地图 —— 糊里糊涂
31、螳螂捕蝉 —— 黄雀在后
32、拿着镜子对月亮 —— 回光反照
33、酒醒不见牛肉 —— 悔之晚矣
34、屎壳螂戴墨镜 —— 昏天黑地
35、木偶流眼泪 —— 假仁假义
36. 大海里行船,草原上放牧--漫无边际
37. 鹅蛋石跌进刺蓬里--无牵无挂
38. 鹅卵石垒墙脚--根基不稳
39. 鹅盆里不准鸭插嘴--无牵无挂
40. 鹅伸脖子--等着挨刀
41. 鹅在水中寻食--尾巴翘上天
42. 额头角上搁扁担--头挑
43. 额头上插牡丹--忍痛图好看
44. 恶狗咬天--狂妄(汪)
45. 恶鬼见钟旭--不得不老实
46. 恶狼扒门--成心糟蹋人
47. 恶狼对羊笑--不怀好意
48. 恶狼和疯狗作伴--脾气相投
49. 恶狼生个贼狐狸--不是好种
50. 恶狼学狗叫--没怀好意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5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5、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6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66、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67、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6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0、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71、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72、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73、瞎子戴眼镜--------装饰
74、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7、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8、和尚训道士--------管得宽
79、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80、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相关文章:
1.汉语谐音歇后语大全
2.谐音歇后语大全及答案
3.谐音歇后语大全
4.带有谐音的歇后语
5.关于汉字的歇后语谐音
星期六晚上,我们家举行了一次有趣的家庭智力。老爸老妈推选我当出题人和主持人,我一口答应下来。
可是,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道题,翻了七七四十九本书,好不容易想出一道:“鲁迅、老舍的原名叫什么?”唉,真是的,我竟然出了这么简单的题!老爸老妈肯定要轻松过关了。可谁知,老爸老妈竟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最后,还是老爸开口了:哎呀,真是的,小学生都会的题,怎么就想不起来了呢?不过,鲁迅好像是叫周什么什么的.......“失望失望失望失望,我现在脑子里除了失望还是失望。”于是就准备公布答案。谁知,老爸老妈同时拍桌:
“鲁迅原名周树人!”
“老舍原名舒庆春!”
他们争着说,老妈可能太急了吧,差点把鲁迅说成舒庆春,惹得我跟老爸笑的上气不接下气,弄的她满脸通红。
无奈之下我只好公布:“全部正确,各加五分!”他们听了,立刻高兴的齐身欢呼。
马上要开始的是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燕子过海》。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一群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的燕子,不畏艰难困苦,顽强地朝着目的地不停地飞行。
“外甥打灯笼――照旧”“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孩子们整齐有素、兴致高昂的歇后语接龙拉开了本课的序幕。紧接着,投影出现了一只展翅翱翔的燕子,师:“谁来啦?”生齐呼“燕子!”“小燕子她要――飞过大海”板书“燕子过海”。
教师问题导入: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孩子们纷纷举手:“我想知道燕子过海去做什么?”“我想知道燕子靠什么过海?”“我想知道燕子过去了吗?”“我想知道燕子为什么过海?”“我想知道燕子怎么过海?”“我想知道燕子过海遇到了哪些问题?”。学生是那样迫不及待地要提出自己的疑问。
在孩子们提问的基础上,老师归纳出三个问题:(1)燕子为什么过海?(2)燕子怎么过海?(3)燕子过海结果怎么样?三个问题钩织成了一张大网,老师将这张大网抛掷到孩子们的脑海里,循循善诱、张弛有度、形散神一、精彩纷呈地完成了整篇课文的教学。
这堂课,对于初为人师的我,受益匪浅。
一、循序渐进阅读感悟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读课文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在本课的教学中,围绕三个问题,教师三次指导学生阅读,对所提问题一一解答。
一读,开火车读,解答问题为什么过海。
二读,画句子。画出怎么过海的句子。
三读,配音乐,情感升华。
二、多样化方式解惑答疑
对第一个问题的解答,“小博士”向大家介绍候鸟的知识。第二个问题的解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置身其境的感悟,用表演的方式理解动词,理解用到的动词所具有的表现力。多样化的方式答疑解惑,会调动二年级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活泼不呆板、学生学得愉快,教师讲得开心。
三、字、词、旬、段、说、议有机整合
开篇板书,强调“燕”的写法,寓写字巩固于篇章教学之中。第三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这一句的教学,以情景、表演、比较等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理解词义,如:“太”“落”“伏”的好处,由此深刻地读懂段意,说的是燕子过海很不容易很辛苦,进而感知篇义,燕子那么辛苦,却不停地飞呀、飞呀……燕子多么坚强,多么勇敢!在答疑解惑过程中,每一部分都让学生练习用关联词说话,如因为……所以……,不管……还是……,有的……有的……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对表达能力也是非常好的锻炼。此外,课堂开始的时候歇后语的接龙游戏,使学生在娱乐中积累语言、快乐学习。课后,小燕子还捎来树叶信,教会小朋友们写生字。
师生们还舍不得跟小燕子告别,下课铃声倏然响起。回味引人人胜的课堂,丽英就像上海这棵大树上一只精致的鸟巢,孩子们如早莺争暖、活力四射,如新燕啄泥、口溢芬芳。思想在这里碰撞出火花,生命从这里探寻着新鲜。
漫步在雨中的校园,没有光艳照人的风景,我却觅得一屡醉人的泥香。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课题;课前谈话;高效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0-0050-0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亲切的调侃,消除了学生紧张的心情;激情的鼓励,增强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这些无一不是停留在课堂层面的,这就要求课前谈话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唯有明确指向语文教学,并且能为之服务的课前谈话才是高效、生动的。要做到课前谈话有指向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指向课文内容
课前教师可以根据教授的内容,精心设计谈话的内容,这样就可以顺利地为后面的学习服务。指向教学内容的谈话,学生也觉得有趣,听课的教师也觉得上课的教师别有用心。如在上《画杨桃》时,教师可以拿出杨桃让学生观察一下,然后从不同的角度看,并提问学生:你看到的是什么形状?请思考为什么会不同?这样既缓解了紧张的气氛,又解决了文本的一些学习内容,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指向本课重难点
课前谈话蕴含本课的重难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宁波万里学院校长林老师执教的一堂数学课的课前谈话。林老师在边上候着,准备上课。教电脑的张老师在弄电脑。林老师抓紧利用这一资源,开始课前谈话。林老师说:“同学们,你们好,你们知道今天是哪位老师给你们上课?”同学们都指着台上的张老师说:“是他。”林老师说:“真的是他吗?确定?”聪明的同学在林老师的暗示之下,改口说:“不是,是你。”“为什么又是我?”“因为你说了这么多,肯定是你。”此时,林老师走上台介绍了自己,姓林。电脑老师,姓张。然后,林老师站在刚才张老师站的地方,请张老师站到他站的地方。这时,林老师说:“现在,我是什么老师?他是什么老师?”学生大笑说:“你还是林老师,他还是张老师。位置变了,人又没变?”殊不知,林老师已经轻而易举就解决了这节课的重难点,因为他上的是“加法交换律”。
数学课可以如此,语文课又何尝不行呢?教师在上歇后语(谐音)的时候,也用了这一招,效果甚好。师:老师知道你们很喜欢脑筋急转弯,来玩几个?生:好的,好的!师:狼到了北极,变成了什么?生:(迟疑)槟榔。师:你怎么知道的?生:音一样的。师:哦,这类现象在语文里有个名字叫“谐音”。师:麒麟到了南极呢?生:冰激凌。师:同学们真聪明,马上就学会了。这个谐音在我们的歇后语中也经常用到。出示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三、指向文章的作者
作者是文本的灵魂,走进文本,一定要走进作者。课前先了解作者的信息,为以后深入理解文本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在教学《渔歌子》时,课前谈话教师让学生猜猜本词作者张志和的名字都是谁给起的?学生十分感兴趣,有猜爸爸妈妈起的,有猜爷爷奶奶起的……最后老师公布是皇帝给起的。在他16岁的时候,给皇帝呈了一份奏折,皇帝赐名“志和”,意为“心志平和”。诗人的写作背景是他已经厌倦了朝廷的明争暗斗,被罢官后,就寄情山水,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有了这些补充,学生在理解课文难点“斜风细雨不须归”时,就轻而易举地明白了“不须归”就是不回朝廷。
四、指向语言的表达
于永正老师在“海峡两岸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苏教版语文五上《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师:你们能说一句欢迎我的话吗?生:欢迎于老师来永康。师:很郑重。只是眼睛没看我,再说一次。(教会学生,与人交流时,眼神是很重要的,这是对人的尊重)师:不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把意思表达清楚了。那你们怎么欢迎呢?生:热烈欢迎于老师来永康。师:我可是从离这儿很远的江苏来,你能再用上一个词语吗?生: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年轻的于老师来永康为我们上课……说一句欢迎的话对五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但学生的欢迎语大都停留在“欢迎来”上,只是用了普通的常态的一种说法,虽然说对了,说完整了,说通顺了,但是仅此而已。于是,于老师就基于本国深厚的礼仪文化,适时传授给学生表达欢迎句的学问:看看你要欢迎的对象是什么年龄,了解来宾的身份、职业、职务等,来自哪里?再结合起来说一句欢迎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来宾的感受、听众的感受也都不一样了。这一简单的欢迎句,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它让学生得到的是一辈子的发展,一辈子的能力,一辈子的语文素养,一辈子的做人的素养。
五、结束语
总之,指向语文教学的课前谈话能点燃学生上课的激情,能对他们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起到铺垫作用。虽然教师不能像名师一样出神入化,但要学会用心地去设计一下课前谈话,使课堂谈话促进语文课堂的高效。
参考文献:
关键词:日积月累;好词佳句;零落成泥;香如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用陆游《卜算子・咏梅》来形容“日积月累”在新教材中的地位和功效,我想是最恰当不过了。她以“零落成泥”的方式洒落在各个《学习园地》中,内容囊括诗词名句、对联、格言警句、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类型。(注:“日积月累”和“好词佳句”为了叙述方便有时相互通用)
下面我将对“日积月累”在新教材中的地位及应对措施,尤其是有效应用的方法策略,分四个步骤进行详细阐述。寄希望于抛砖引玉,引起同行关注、研究!
一、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新教参的“教材编排”里略微提到过;“日积月累”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累“好词佳句”。具体怎样指导没有说明。在新教参《语文园地》的教学建议中,这样指出:“‘好词佳句’的教学应穿插在口语和习作的教学之中并为之服务。”所以,这种不重视的结果,导致“好词佳句”的学习似乎只能迫于无奈而圆圈吞枣。难怪“日积月累”只有“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落得个孤芳自赏的尴尬境地!
其实不然,愈是处在尴尬之境,愈要慎重待之!愈要使学生学得有兴趣!
处方一:高度精炼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好词佳句”的“词”“句”在新教参上并没有作出详细的意思解释、说明,所以,我是否可以理解为“这些内容并不全是要求小学生必须通过意思翻译而弄懂的”?譬如:古诗词、古名句和一些格言警句等。语文教学应遵循新课程下“重积累、应用、感悟、整体把握”的指导思想。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时就有必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词句的整体角度去把握、感知。那么,在教学时,导入语的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必须具有一定的高度,而且要尽量做到简洁、精炼!
首先,高度决定视角。
导入语的高度,能够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去俯视这类知识,有一个整体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领会力和感悟能力。例如:第一次积累“词”这种文体,因为这不是以往课本中出现的一个个的词语,而是一种文体,为了使学生对“词”有更深的认识和感悟,教师就必须站在“词”这一类知识的高度设计导入语,以一些“词”的文学常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蒙教育。可这样导入:
“我国悠久而灿烂的文明海洋,催生了唐诗、宋词这两颗璀璨的明珠。唐有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他们的诗篇永垂千古:宋有著名的词人辛弃疾、苏轼、李清照等,他们所写的词与唐诗一样流芳千古,为后人传诵至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词,这个‘词’不是平常所说的一个一个的词,而是一种和唐诗一样的文学体裁!”
这样的导语会使学生跳出学一个一个词的小圈子,其思维的角度一下子站在了和唐诗一样伟大的文学体裁中,进而进入了文学历史的长河,随即有了一种居高临下之感,也就有了一个整体的意识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由原来狭隘的背诵积累上升到一种与唐诗一样可以去感悟和领会的境界。但是,也能知道“词”和唐诗是有区别的,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分辨出哪是唐诗哪是宋词,有了一种类的区别和比较,并且从老师的高度视角的导入中,获得一种学习伟大文学体裁的历史文化使命感和荣耀感,兴趣自然而生!
其次,精炼来自模仿。
经典始于模仿,贵于创新!“好词佳句”本身具备的精炼程度已经是极致了,因此,平常教学中老师的一些琐碎口头禅,引导语的冗长繁琐,与“好词佳句”的精炼一鲜明对比,显然暗淡失色。试想,这样的导入语,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不可忽视。而且,导入语的设计要求,在课标中就有明确要求,尽量做到“简洁有力、方向明确”。仍以学“词”为例:
卜算子・咏梅(五上)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师:风雨春归,飞雪春到。花枝冰崖俏,只为把春报。山花烂漫,她在丛中笑。“她”指的是谁?
生:梅花。
师:是的,刚才老师把的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改编而成这首小诗,你们想不想学?
生;想!(响亮的回答)
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老师精炼的导入语中得到激发,在学习中,甚至也学着自己改编诗词。
二、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新教材按主题分组编排。每组教学内容分有“导语导学、精略读课文、学习园地”三块组合而成。如果“导语导学”是一日之晨,“精略读课文”是精彩纷呈的白天,那么“学习园地”该是一个单元知识点的黄昏了,而“日积月累”又是学习园地中的一部分,故,好比是黄昏中的一点光,也只有“黄昏独自愁”了!但是,考试中“日积月累”所占的比分与之所处于教材中的“黄昏地位”却极不相符。纵观每次考试,其所占比分在5-10分左右,这是一个很大的比重!
其所处的“黄昏地位”导致其简单教学,从而与考试之间存在矛盾,岂不是“更着风和雨?”学生以背诵、默写方式而学习以应付考试,根本谈不上延伸、拓展。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相去甚远,也失去了这些精美语言的人文性作用。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
处方二:立足课内基础,放眼课外延伸
《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载体,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语文教学与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还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发散性的教学,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日积月累”中进行歇后语的教学,这一原则显得尤其重要!
1.立足课内,搜集资料,延伸课外(三下园地八为例)
八仙过海一各显灵通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韩信点兵一一多多益善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鸣)在外
师:同学们,这些歇后语中的人物你知道多少?感兴趣吗?
生1:我知道猪八戒
生2:我认识诸葛亮
生3:我还知道林黛玉
师:看来同学们课外知识知道得真多!你还能搜集到哪些人物有关的歇后语?做到以下四个要求,生活中常用的、生动有趣的、自己能弄懂的、脍炙人口的。课堂上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成果。
2.课外延伸,整理加工,回到课内
知识犹如海洋,有时也会迷失方向,而教材的安排内容就是一个很好的导航标,千万不可犯本末倒置的错误,毕竟学生的精力和认知有限,把课内的知识掌握熟练了,才能在课外知识的海洋游得更远!所以,在课外延伸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一个导航 的作用。经过加工整理后的课外知识,几天后:
生: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猪八戒西天取经――三心二意
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这次作业完成得非常漂亮!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灵通”,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之外的知识,真可谓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啊!
事实证明,这种立足课内,课外拓展的学习真是受益匪浅,学生兴趣盎然地搜集到更多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歇后语,同时在搜集过程中,对这些歇后语出自的作品也颇感兴趣!这真是意外收获!
三、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好词佳句”中的古诗词或诗词名句均出自于唐诗、宋词、元曲,具有诗韵之美。而格言警句具有励志之美、对联的对仗之美。浓缩即精华,高度提炼的格言警句和对仗工整的对联方寸之间尽显文字风流。至于其它的成语、谚语、歇后语等,或是出自典故,或是来自古代劳动人们生活经验的提炼,或是民间口头文化的传承等等,均具特色之美。
在“精读课文”的群芳吐艳,“略读课文”的姹紫嫣红,及口语交际、习作训练的落英缤纷中,“好词佳句”显得那样从容淡定,无意去争,她以其独特的语言精华之美散发出梅花般的幽香,却“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从而奠定“日积月累”在新教材中的的特殊地位――幽香地位。
处方三:形式丰富多样,生动有趣背诵
传统的机械记忆是种非常枯燥乏味的方法,显然不符合“日积月累”特有的语言精华所散发的幽香之美。如果我们能丰富背诵的形式。学生“好词佳句”的积累活动将焕发生机和活力。
1.经验交流背诵。适合较难背的部分,如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要求学生积累以下成语:
同仇敌忾 临危不惧 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 力挽狂澜 中流砥柱 大义凛然 豪情壮志 不屈不挠 披荆斩棘 奋发向上励精图治 众志成城 舍生取义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这16个成语互不关联,要学生一下子记住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于是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忆,看看谁的方法最好,让记得快的学生介绍他们的经验。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再记忆,效率一下子提高了许多。
例如:有位同学针对以上词语进行分类,杀敌作战一类,立志图强一类;还有一位同学把每个词套用一个人物,如励精图治想到诸葛亮,豪情壮志联想到项羽,舍生取义夏明翰等等。
(记忆方法有了对比,也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就不觉得枯燥无味了。)
2.激励促进背诵。有些内容不太难,如歇后语,都是一些平时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如五下园地四: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粱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于是我着重提高他们的记忆速度,采用激励法,尝试着让背得快的学生站起来大声背。背得又快又好的即可在软黑板上自己的照片处贴上“记忆大王”“记忆之星”等称号。
(有了这种称号的激励,小学生背诵的劲头一个比一个高!)
3.联想顺序背诵。适合有顺序的事物,如五上语文园地三:
四时之风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
冬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整日呼呼响,鸟雀尽潜藏。
(学生抓住“春夏秋冬”顺序,联想到这四个季节的风各具什么特点,背诵起来自然轻松有趣!)
4.多种竞赛背诵。如诗歌名句背诵,同桌竞赛、小组竞赛、男女生竞赛法……可以是整首诗句背诵的比赛,也可以是上下句对接的比赛。这些平常用到的方法虽然不够新颖,但是很实用,不一一举例。
形式多样的背诵方法,激发了学生兴趣,使背诵成了充满激情与挑战的学习活动,而不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这样学生学的自然轻松,效果也显而易见!
四、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优美的诗句、精炼的词汇浓缩而成的语言精华,像一朵朵散发着幽香的腊梅,“零落成泥”地洒落在新教材各个“学习园地中”,本身散发出的气味使得人不禁的寻芳而来。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已经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至乐此不疲、孜孜不倦地去主动学习、探索。但是,要让学生达到完全掌握的目的,仅仅学会了还远远不够,最好的检验方法就是实践应用!只有这样,“好词佳句”这株腊梅“零落成泥”的功效才能“香如故”!
处方四:良性循环发展,促进积累应用
“好词佳句”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其积累和应用也在同时进行。积累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应用,熟练地应用反过来激励学生更加乐意的积累。
回到新教参《语文园地》的教学建议:“‘好词佳句’的教学应穿插在口语和习作的教学之中并为之服务。”
1.“好词佳句”在口语交际中的应用
学生若能够把积累到的一些诗句、歇后语、成语等脱口而出,变成自己的语言,原本简单的语言立刻就会变得,生动起来。试想,一个出口成章的,能够在口语交际练习中侃侃而谈,娓娓道来学生,哪个不羡慕?而且,学生在这样的讲话中有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自觉积累“好词佳句”的激情和动力!达到积累与应用在口语学习中的良性循环,同时也达到好词佳句学习与口语交际学习的良性共进。(篇幅有限,此处不作举例)
2.“好词佳句”在习作训练中的应用
当积累歇后语的热情和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在一次习作训练时,我刻意地进行引导:
师:“同学们,大家掌握了这么多的歇后语,老师为你们高兴,我们积累的这些歇后语都很有意思,可是仅仅会背会填写,或者说话时能用上一两个,那还不够有意思,如果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把他们用上,那才有意思呢!你的话语就幽默了,文章的语言也会一下子变生动形象,老师改作文写评语就不会‘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了。要不要试一试?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
我话刚落音,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连续几个歇后语一下激活了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有一位学生这样描写语文朗读课:“在语文课上,张老师教我们诗歌《枫桥夜泊》的欣赏和朗读。当老师想找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由于听课的老师太多,大家都显得有些紧张而不敢举手,真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眼看就要冷场了,看着张老师略显焦急的神情,我怕老师难堪,就勇敢的举起手来。我鼓足勇气,大声而有感情地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朗读完毕,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心里美滋滋的。心里想:我在这么多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了我的朗读水平和勇气,终于‘黄鼠狼掀门帘――露了一小手’了。”
真没想到,平时作文不怎么样的李明星这个小片段如此精彩,我从心里感到高兴。真希望这样的学生就像“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3.“好词佳句”在生活中的应用
语文学习来自生活,回归生活。“好词佳句”的积累除了应用于学习,我还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常常尝试应用。这样的积累与应用训练,不仅扩大了学生积累的知识范围,开阔了视野,同时也把很容易造成死记硬背的形式转化成了一种灵活多变,使学生思维活跃易于创新的练习形式。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积累与应用的良性循环,更加促使学生热爱“好词佳句”的积累和学习!
“日积月累”这株梅花,独自开放在驿站外的断桥边(单元末的学习园地),鲜有人欣赏、问津,况且还要兼受“教学和考试”矛盾的风雨,但是,其独特的芳香,吸引着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喜爱。她以“零落成泥”的形式散落课文各处,碾成尘泥,如果老师能精心开发和培育,这株梅花何愁不“香如故”呢?我们的学生也会在老师的培育下,就像这株腊梅一样绽放出幽香!
参考文献:
[1]雷玲主编,《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9-1月第一版
[2]邱文伟主编,《唐诗宋词三百首》,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2009年7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