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皮菇范文

地皮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皮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地皮菇范文

对于很多去过孔乙己的食客来说,初次到访,菜品上桌,大家都会对这里的出品表示惊艳。菜品的设计不拘泥于模式化,而是通过各种元素的排列组合,创造出异度空间的、外太空的感觉,呈现奇异的、美艳的菜品风格。但孔乙己的陈庆知道,无论如何设计,这些都是辅助的东西,是为了提升菜品格调的东西,而菜品的灵魂,首先是味道。

“孔乙己”经营的是绍兴菜,为了找到更新奇的原料和美味,陈庆多次走访绍兴,去过杭州、上海,吃过咸亨、张生记、绍兴本地的“孔乙己”,不断的在行走中寻找灵感和新鲜的味道。现在孔乙己后海店买的很火的定胜糕和油凳子都是非常传统的江浙点心。虽然两款小吃在当地不算什么新鲜,但对于京城食客却是少见的。陈庆将它们从南方“请”到了北京,油凳子完全采用传统方法制作;定胜糕过去加的是红曲粉,现在改用黏米粉、糯米粉,大米粉,即保持了传统,又丰富了口感。定胜糕全部纯手工制作,让京城食客品尝原汁原味的江浙点心的好味道。

绍兴菜魂 脱胎换骨

在了解了绍兴菜的源头及江浙淮扬菜的历史文化之后,陈庆明白了:“你只有了解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才能把握住它。”对于时下京城的一些江浙餐厅一会不温不火,陈庆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都不够前卫。而陈庆却将绍兴菜的魂,与时尚元素捏合起来,最终设计出新菜品,脱胎换骨,与众不同。最近,为迎接炎热的夏季,他特别研发了两款新菜。脆皮馄饨的设计构思巧妙,出品精妙,令人眼前一亮。原料采用的是超薄的面皮、荠菜和鲜肉。“传统的馄饨都是煮,吃长了也会厌倦。炸馄饨虽然好吃,但不健康。而我们设计的这道脆皮馄饨是烤,烤出来的馄饨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入口馄饨皮像纸一样,极其美妙奇特。特别这种烤制的方法非常健康,再加上是野菜馅,即便是想减肥的女孩子们多吃上一些也无妨。”为了能让荠菜肉馅吃起来口感更丰富,陈庆还特别添加了金宝奶油鸡汤,“荠菜本身比较寡淡,需要动物蛋白来补充。过去都是用鸡汤,现在改用金宝奶油鸡汤,口感更丰富。另外,金宝奶油鸡汤还可以起到凝固剂的作用。”烤好之后的馄饨,加上陈庆自制的小调料、香葱、黑芝麻等,入口之后金宝奶油鸡汤的醇香、配上荠菜肉馅的清鲜,极其好味。 腐皮蘑菇卷是非常传统的江浙菜,在当地,每到初夏都会将各种蘑菇、蔬菜卷上腐皮一起吃。陈庆制作的这款腐皮蘑菇是用茶树菇、鸡腿菇、金针菇、杏鲍菇4种蘑菇拆成丝做馅,“在拆蘑菇丝的时候还有个小窍门,可以将蘑菇喷少许水放入保鲜袋,然后放进微波炉内高温加热1分半钟,拿出来之后用牙签一挑,非常便捷。”过去很多地方做这道菜,都会加一些蘑菇精提高蘑菇的鲜味,但陈庆选择了用金宝奶油蘑菇汤,这款汤料在美国已经有150年的历史,都是真材实料加工而成,健康有保证。“它的蘑菇香味也很浓郁,再加上奶的味道,让菜品的口味更加多元化。不过要记得热拌汤料,这样溶解才更加充分。”

腐皮蘑菇卷

主料:茶树菇200克,鸡腿菇200克,金针菇200克,杏鲍菇200克,腐皮50克

配料:金宝奶油蘑菇汤10克,盐适量

制作步骤:

1.三种蘑菇收拾干净,喷少许水,放入保鲜袋中,入微波炉高温加热50秒钟左右;

2.取出后,全部蘑菇拿牙签制成丝状;

3.制好的蘑菇丝冒水(即将蘑菇放在漏勺中全部浸入开水中立马拿出),挤干水分;

4.将金宝奶油蘑菇汤放入其中,热拌调味后晾凉;

5晾凉的蘑菇馅卷入腐皮中摆盘即可。

脆皮馄饨

主料:超薄面皮30克,荠菜50克、鲜肉20克

配料:金宝奶油鸡汤5克,自制小料、葱花、黑芝麻各适量,盐和料酒各少许

制作步骤:

1.超薄面皮改刀成正方形;

2.荠菜和鲜肉和馅,加金宝奶油鸡汤、盐、料酒调味,包入面皮中成花状;

第2篇:地皮菇范文

在我七岁时,我总爱带着四岁的表妹一起去月亮坡上寻找一朵朵小雨伞似的蘑菇仙子。

记得有一次,我和表妹去采蘑菇发生了两件有趣和倒霉的事:一是:我在月亮坡上找到了一个又大又漂亮的蘑菇,然后我高高兴兴地把蘑菇放在手中,准备给表妹一个惊喜。可是,我就差三四米就能到表妹那里,我与表妹之间有一块青苔地。以往,我非常小心地走那块地,由于当时我太兴奋了,哪管什么青苔地呀。刚刚好,那里还有一个香蕉皮,也没注意看。我边跑边喊:“表妹,我找到了一个大蘑菇,今天我们玩炒蘑菇游戏,有这么好的蘑菇嘞!”我一说完过八秒,只听“啊----”的几声,我就摔倒在地了。

当我怕起来时,才发现青苔地有一个香蕉皮,我马上对表妹大骂:”你真是的,干吗乱扔香蕉皮,害我摔跤。“表妹立刻哇哇大哭:我,我没乱,乱扔香,香,香蕉皮,是你叫我放在那里,等会儿做香蕉皮炒鲜,鲜蘑菇的,你还说,谁踩到香蕉皮谁,谁倒霉的呀。”我一听,无语了,谁叫我倒霉。

第二件有趣的事是:我和表妹要下月亮坡回家,我嘴里唱着卖汤圆的歌曲时,不小心踩到一条长长的东西,并且感觉到还在动,我以为是蛇,马上跑下月亮坡,大喊:“妈妈呀,有蛇啊,救命啊!”

谁知,表妹低头一看,“嗨,不就是根绳子嘛,没有蛇啦,表姐,你也太胆小的吧!”表妹说的话,我完全没听见,只顾跑回家。倒霉事又来了,我一脚踩滑了,“扑通!”一声,我又摔在水沟了,我大哭起来。

第3篇:地皮菇范文

二、平菇的制种技术

以上三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首先将棉子皮,木屑或麸皮放入锅中,加水1000 毫升,加热煮沸30 分钟,然后用四层纱布过滤,取出过滤液,加入其它原料,补足1000 毫升液体,再加热使各材料溶化后即可。

将配好的培养基加入搪瓷漏斗中,分装试管,试管要清洗干净,每支试管加入量为试管的1/5。注意装试管时不要将培养基粘到试管口处,一定要用干布擦干净,防止污染杂菌。一般1000 毫升培养基分装18×180 毫米试管70 支左右。分装好的试管用棉花做棉塞,塞入试管口,棉塞长度4 公分,塞进试管内2/3,松紧要适宜,太松容易使杂菌进入试管,太紧接种操作不方便。

2.灭菌

将做好的试管,5、7 或10 支为一把,加牛皮纸捆成一把, 放进加好水的手提式高压锅内,然后盖好锅盖,对角拧紧螺丝,开始加热,当压力表压力达0.5 公斤/平方厘米时,排冷空气,必须将冷空气排净,然后继续上升,压力达1.3~1.4 公斤/平方厘米保持30 分钟,停止加热,高压锅内压力为零时,打开排气阀,打开锅盖,将灭好菌的试管,放在桌子上摆成斜面。使培养基前端在试管1/3 处,培养基凝固后,用于接种。接种工作在无菌箱中进行,将无菌的试管和购买的母种、接种工具、酒精灯、酒精棉球放入接种箱中,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消毒30 分钟,然后再接种。

3.接种操作

先用酒精棉球擦示接种工具,点燃酒精灯烧接种工具,然后左手将试管和母种拿起,右手将两试管棉塞拔下,用接种钩从母种试管内取一小块带菌丝的培养基放入另一试管中,然后将棉塞塞好,进入下一个试管转接,操作要求一样。接好的试管放在25℃培养室或培养箱内培养,10 天左右就可长好,用于原种生产。

(二)原种的制备

1.培养料的配方及制备

①棉子皮78%、麸皮18%、糖1%、石膏1%、石灰2%,料水比为:1U1.2~1.4。

配制:将称好的棉籽皮和麸皮充分混合均匀,将糖、石灰、石膏溶于水中,用此水来拌培养料,使其含水量达60%~65%,用手取一把拌好的培养料用力握,手指间有水滴出现,但不滴下即可,料堆30 分钟后准备装瓶。

②木屑78%、麸皮20%、糖1%、石灰1%、料水比1U1.2。

配制:将木屑和麸皮充分混匀。将糖和石灰放入盆中用水将其溶解,用此水拌料,使拌好的培养料含水量达55%~60%,注意木屑一定要用阔叶树木屑。料堆30 分钟备用。

上述两种原料堆制30 分钟后,开始装瓶,选择500 毫升的罐头瓶并清洗干净。用手指将料尽量向下压实,料要装到瓶肩部,以便接种后观察,要用干净布将罐头瓶口内外擦干净,以保证生产的原种质量,然后用一层牛皮纸一层丙烯膜封口。装好的罐头瓶放入高压锅内进行消毒灭菌,方法同母种,但灭菌压力为1.4 公斤/平方厘米并保持2 个小时。

2.接种及培养

灭菌后的罐头瓶,待冷却后,装入接种箱内进行消毒,方法同上。然后两手进入接种箱内,用酒精棉球擦两手和接种钩,点燃酒精灯,将接种钩在火焰上烧,进行灭菌,等接种钩冷却后,打开母种棉塞,试管口在酒精灯火焰上方10 厘米,用接种钩取1/5 菌种,迅速接入打开口的原种瓶内,然后盖好瓶口,捆好封口膜,进入下一个原种瓶转接。一般一支母种接4~5 瓶原种。接好菌的原种放在25℃左右的培养室内培养。培养室在使用前要经过甲醛、高锰酸钾混合后消毒,以防止杂菌污染。正在培养的菌种要经常检查,感染杂菌的瓶子,要及时消除,在适宜的温度下,原种20~25天长满瓶。

(三)栽培种生产

1.栽培种的配方

①棉籽皮88%、麸皮10%、糖1%、石灰1%~2%,料水比为1U1.2~1.3,pH 自然。

②木屑78%、麸皮20%、糖1%、石灰1%~2%,料水比为1U1.2,pH 自然。

③棉籽皮47%、玉米芯40%、糖1%、石灰1%~2%、麸皮10%,料水比为1U1.2,pH 自然

④棉籽皮47%、木屑40%、糖1%、麸皮10%、石灰1%~2%,料水比为1U1.2,pH 自然

在上述配方中,玉米芯需要粉碎成玉米粒大小,拌料测水分,测pH 值,同原种配料一样。栽培种培养料拌好后,就可以装袋了,栽培种菌袋,一般选择17×33 厘米,厚度0.04~0.05 毫米,聚丙烯耐高温的菌袋,菌袋两端开口。装袋前一端先用绳子捆死,料从开口处装入,装入的料要压实,料中间用木棒打一孔,然后用绳捆好,栽培种装好后,装入高压锅或常压灶内灭菌,菌袋装锅要袋之间有空隙,每层架子放二层菌袋,这样有利于蒸气接触到菌袋,有利于蒸气畅通。高压灭菌1.3~1.4 公斤/平方米保持2 小时。

常压灭菌,当常压灶内温度达100℃后,保持8~12 小时,然后菌袋在锅内焖24 小时,打开锅,将菌袋取出放入消过毒的接种室内冷却,当菌袋温度降至室温后,才可以接种,接种方法同原种操作方法一样,1瓶原种可转接两头开口菌袋20 袋。接种后的菌袋,需放入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温度在24~25℃最好,经常通风,保持培养室内空气新鲜,培养室内湿度不能超过65%,避光培养。一般在适宜温度条件下30~35天可长满菌袋。

注意在生产过程中,菌袋一定要轻拿轻放,防止扎袋,减少杂菌污染。培养菌袋时要注意检查,菌种萌发,生长情况;污染菌袋要及时发现及时清除。如菌丝生长一段时间后,生长速度变慢,菌丝缺氧,用大头钉在菌丝长过处打小孔,一般小孔位置离前端菌丝2 厘米处,不能在没有菌丝培养基处打孔,这样会导致菌袋污染。

2.栽培种的质量

长满的菌袋,菌丝粗壮洁白,有光泽,培养料饱满,没有杂菌污染,没有原基形成,应为优质菌种,如出现培养料收缩,原基形成,说明菌种放置时间长,不易再做栽培种使用。污染的菌种一定不能用于栽培,否则会导致栽培失败。

四、平菇高产栽培

(一)栽培场地

栽培平菇的场地可选择闲置的旧房、库房、人防地道、山洞简易菇房、塑料大棚、太阳温室等。这些场地要求:有通风口,保证发菌出菇时期对氧气的需求,但又能够控制,以便消毒,低温季节,控制通风。有足够的散射光,以满足子实体形成所需的光照。如果在山洞、人防地道需安装照明和通风设施,以满足平菇生育需求。

简易棚的搭建:选择场地远离畜棚、畜舍及垃圾等污染源,菇棚坐北朝南,东西长20~30 米,南北宽6~7 米,从地表向下挖0.3 米左右。北面用土起墙厚0.5 米,两边用土墙厚0.5 米,北墙高1.5~1.8 米,每两米留一个通风口以便通过,东墙或西墙留一扇小门。棚架横向东西,四根铁丝,铁丝间距1.5 米长,东西走向固定在两边墙外,每0.4 米用竹片做一挡固定在铁丝上,距北墙1.5 米处,横向每两米一个立柱,距北墙3 米处横向每两米一个立柱,用铁丝固定牢固。棚上盖塑料膜,膜上加盖草帘。菇棚使用前需进行消毒,密闭菇棚,用硫磺点燃,或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进行熏蒸。

(二)栽培季节

平菇栽培出菇温度要求在6~24℃,栽培季节在每年9 月至第二年的5 月份,由于全国各地季节气候变化有差异,根据出菇温度可早或晚栽培。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近几年菇农盲目的赶市场,栽培季节过早,出现污染严重或发满菌袋后迟迟不出菇;还有只考虑发菌温度,栽培季节选择迟,满菌后,气温就超过了出菇温度,不能出或只出一茬菇,影响产量、影响收益。这一问题必须引起栽培者足够重视,适时栽培,才能成功。

第4篇:地皮菇范文

论文关键词:姬菇,松杉木屑,驯化栽培

1姬菇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 子实体复瓦状丛生。子实体中等大小,菌盖直径5~13cm,初期呈扁半球形,伸展后基部下凹呈扇形,光滑,幼时呈灰色,后渐呈灰白至近白色,有时稍带浅褐色,盖缘薄、平滑;幼时内卷,长大后常呈波状。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宽、稍密,延生而在菇柄上交织。菇柄短,偏生或侧生,内实,外表光滑,长2~5㎝,粗0.6~2.5㎝,往往基部相联。孢子印淡紫色。孢子无色透明、光滑,孢子椭圆形,大小为7~11um×3.5~4.5 um。

1.2 自然界的分布及生态习性 春、秋季近复瓦状丛生于阔叶树枯干上。分布我国河北、黑龙江、吉林、河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四川、安微、江西、广西、海南、云南、新疆等省、地均有野生姬菇资源的报道。

1.3 生物学特性

1.3.1 营养 姬菇属于木腐生菌。姬菇在自然界野生的条件下,是发生在阔叶树木的枯干上,靠分解吸收树木的木质素、纤维素营养腐生生活。人工栽培多用熟料栽培,生料栽培很少。在实际栽培中姬菇的原料丰富,阔叶树木屑、棉籽壳、玉米秆、麦草等作碳源,添加麸皮、米糠、玉米粉等作氮源。

1.3.2 温度 姬菇属中低温型菇类,具有变温结实的习性,出菇阶段需要一定温差。菌体生长温度为5~28℃,最适温度25℃左右;出菇温度为10~22℃,最适温度12~20℃,温度低于10℃或高于22℃以上时,不易产生菇蕾。

1.3.3 湿度 姬菇是喜湿性和类,抗干旱能力较弱,适宜菌丝生长的培养料含水量为60%,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出菇期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

1.3.4 光照 姬菇和其它侧耳属一样。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发菌期间宜放黑暗处,光线越强菌丝生长势越弱。出菇期应有散射光,光线太暗或太强都不利于子实体色泽形成。

1.3.5 酸碱度 姬菇菌丝在pH值6.5~8.0的培养料中均能生长,最适pH值7.0,出菇阶段pH为6.5~7.0为宜。

1.3.6空气 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的要求不严格,与其他侧耳属一样,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能刺激姬菇菌丝的生长,出菇阶段则需要大量的新鲜空气,通气不良,子实体不能正常发育,容易形成畸形菇。

2驯化栽培

2.1 母种培养基 用两种培养基进行母种分离和驯化。1号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成基(PDA);2号培养成基:松杉木屑煮液1000ml(松杉木屑200g加水1000ml煮沸30min,取其滤液加水至1000ml)pH自然,使用1、2号培养基对菌丝进行分离和转管纯化都有获得满意的效果。在松杉木屑87%、麦麸10%、砂糖1%、碳酸钙1.9%、多菌灵0.1%,含水量60%,pH自然,按闽东地区菇农的常规栽培法均获得子实体,选择朵形端正、健壮、肥大、色泽好的优良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培养纯化,筛选出菌丝生长快、抗逆性强、出菇整齐、质量好,产量高的优良菌株为母种,编号为宁P-Co18。P-Co18优良母种的保存和扩繁使用1、2号培养基效果较好。

2.2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 筛选到原种和栽培种通用培养基。Ⅰ号培养基:新鲜松杉木屑没有通过任何处理(松杉各占一半)77%,麸皮20%,碳酸钙2%,砂糖1%, pH自然。Ⅱ号培养基:陈松杉木屑82%,麸皮15%,石膏粉2%,砂糖1%,pH自然。接种后在25℃温度下培养成30天左右菌丝满瓶。菌丝粗壮、浓密、灰白色。

2.3 栽培技术

2.3.1 栽培季节 姬菇属中低温型菌类。当自然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接种栽培,春季、秋季均可栽培。在福建的闽东地区每年的3月到9月栽培较为适宜。

2.3.2 栽培方式 姬菇大面积代料袋栽可选择室内床架、大棚床架熟料袋栽方式,可用高压聚丙烯或低压聚乙烯塑料袋,规格为15㎝×30㎝×0.05㎝或15㎝×50㎝×0.05㎝。

2.3.3培养料配方 采用三种培养料配方:(1)松杉木屑72%、麸皮25%、石膏粉2%、砂糖1%;(2)松杉木屑82%、麸皮15%、石膏粉2%、砂糖1%;(3)松杉木屑77%、麸皮20%、石膏粉2%、砂糖1%。各配方含水量调至60%。以上松杉木屑没有通过任何处理松、杉各占一半。

2.3.4制栽培袋 按配方称料,拌匀后调含水量为60%,随即装袋,装紧压平料面后袋口用线扎紧,装好的料袋,即可装入常压灶灭菌,100℃保持8小时。出灶后移入接种室,待料温降至30℃以下时,按常规方法在无菌室内接种,避光发菌,温度控制在25~28℃,培养45天菌丝可长满料袋,菌丝达生理成熟,即移入菇房进行出菇管理。

2.3.5出菇管理 将生理成熟的菌袋,移入已消毒的菇房,排放在床架上进行出菇管理。菇房温度控制在15~20℃,湿度提高到85~95%,并给予一定的散射光,保持空气新鲜,一般开袋后5~7天出菇,子实体7分成熟时就要及时采收。采收后清理菌袋上的残留物,作好转潮准备,促使早转潮,多产菇,提高产量,直到第二潮子实体出现。整个生育期可采收4潮菇,生长周期为120天左右,平均每袋产量可达0.184㎏。三种配方培养料栽培平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试验结果见表

表1 三种配方培养料栽培的平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

重复

培养料配方

每袋平均产量(㎏) 生物学效率(%) 差异显著性S.D

Ⅰ Ⅱ Ⅲ Tt Xt

(1)

(3)

(2)

Tr

0.21 0.22 0.22 0.65 0.216 86.6 a A

0.177 0.167 0.212 0.556 0.185 74.0 b B

0.155 0.145 0.152 0.452 0.15 60.0 c C

0.542 0.532 0.584 1.658

从表中可见,配方(1)、配方(2)、配方(3)三个配方间栽培姬菇产量差异显著,培养料配方(1)栽培产量最高,为P-Co18栽培的最适宜培养料配方。

3小结

P-Co18,采用代料袋栽,于3月上旬至9月上旬在福建省闽东地区适宜栽培可以获得高产。利用松杉木屑为培养料,麸皮为氮源,添加石膏粉和砂糖,pH值为7.0。栽培场所要求湿度大,采光好。菌种菌龄35天左右,出菇期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98%,温度控制在12~20℃可有效增加姬菇产量。

姬菇可以利用松杉木屑栽培。选择新菌株,为食用菌栽培开辟了新的原料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甫安,朱友发,李明焱等。珍稀菌菇实用栽培技术。香港教科文出版有限公司。2000。68~74

[2] 郑美腾。福建食用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38~240

[3] 黄年来。中国食用菌百科。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114~115

第5篇:地皮菇范文

论文摘要从菌种分离与选育、栽培季节安排、菌袋生产与发菌、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秀珍菇的栽培技术。

秀珍菇,又称环柄侧耳、白环柄侧耳,秀珍菇肉质脆嫩、纤维含量少,口感特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珍稀食用菌。人工栽培秀珍菇原料来源广泛,栽培工艺易操作。笔者将秀珍菇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菌种分离与选育

生产的秀珍菇菌种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从子实体分离获取纯菌丝;二是直接向科研单位和菌种生产单位引进。科研单位一般从子实体分离提纯复壮获取。一般栽培者因不具备分离制种条件,建议从菌种生产单位直接引进。

2栽培季节安排

根据秀珍菇出菇温度安排生产,春栽安排在2~3月制袋,秋栽安排在5~8月制袋,高海拔地区可提前安排。

3栽培方法

秀珍菇栽培方法与平菇、凤尾菇熟料栽培基本相同,但不能用生料栽培。可室内栽培,亦可室外搭阴棚栽培。

4菌袋生产与发菌

栽培秀珍菇的原料配方:①杂木屑50%,玉米芯26%,麦皮15%,玉米粉5%,蔗糖1%,石膏粉1%,石灰2%,磷酸二氢钾100g,硫酸镁25g。②棉籽壳92%,麦皮5%,蔗糖1%,石膏粉1%,石灰1%。③甘蔗渣50%,木屑32%,麦皮15%,石膏粉1%,石灰2%,尿素100g。④棉籽壳90%,谷壳4%,葡萄糖1%,蛋白胨0.5%,谷氨酸0.5%,麦皮4%,石灰少量。玉米秆、花生秆、花生壳、稻麦秆等都可做为培养料,以上原材料都应加工粉碎后用。

备好的材料应加水拌匀,含水量60%~65%。高温季节把料堆积发酵4~5d后再装袋灭菌。选高密度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规格17cm×33cm×0.05cm或20cm×35cm×0.05cm。装料要求松紧适度,以培养料紧贴袋壁为准,在100℃温度下灭菌15~16h,待料温降至70℃时开锅出灶。出灶的料袋移到经消毒过清洁的接菌室内,袋温降到30℃以下时关闭门窗,每立方米空间用气雾消毒盒或或菇保1号灭菌剂灭菌5~6h即可进室接种。每瓶(袋)栽培种可接20~30袋。接完置于常温20~28℃的场所培养,经30~40d菌丝长满袋后可出菇。

5出菇管理

秀珍菇菌丝长满袋后再继续培养5~7d,使菌丝达到生理成熟,积累养分就可运到出菇场菇房产菇。出菇房的选择要求:便于管理,要求能通风、保温、保湿、干净卫生,菇场边无垃圾,无粪便、无臭水沟。菌袋还未搬进前要先用敌敌畏和乐果对整个菇房进行喷雾灭虫,而后再用5%甲醛水溶液喷施灭菌。5d后就可把成熟的菌袋搬进排场管理出菇,排场方法有层架堆垛式、落地堆垛、畦床立袋排放、畦床脱袋埋土等。无论何种,菌袋搬进前,都要对已清毒灭虫过的菇房(棚)进行先预湿,在床架、墙壁、地面应大量喷水,增加整个菇房(棚)的湿度。在菇房(棚)中布置2~3个杀虫灯,以便控制虫口密度。菌袋进房后养菌2d,沿颈圈将塑料袋割掉,刮去原生老的菌种或肥大的原基,菇房的相对空气湿度保持90%,连续3~5d,温度保持在23~25℃,每天给予一定的漫射光。此时菇房应该勤喷水,小通风。3~5d后可见料面上原基开始分化,并形成大量的菇蕾时,要增强小通风和光照时间,保持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湿度保持在85%~90%,此时,切忌向菇蕾直接喷水,否则菇蕾易变黄萎缩死亡。待菌盖渐平展时,可用细喷雾器勤喷雾。干燥的天气条件下,1~2d后即可采菇。第1潮菇全部采完后,最好当天能全部刮净表面干老根与枯死的菇及菇蕾,菇房的湿度只能维持在70%~80%,让培养料表面干燥一点,以防止新鲜料面霉菌病害及防止部分虫卵的孵化,料面太干时可用喷雾器稍喷一点细雾,在此条件下养菌6~10d。经养菌后的菌袋第2潮菇出前需对菌袋的补水,使每个袋增重30~50g。畦栽覆土的土面要保持不干不湿。补水后有条件的把菇房的菌袋给予10℃以下的低温刺激1~2d,或昼夜10℃左右的温差刺激3d,同时抑制杂菌生长。这时管理同第1潮菇,此时通风保湿尤为重要。第3、4潮及第5、6潮菇的管理同第2潮菇类似,关键是养菌与增水的处理上要合适,才能达到稳产高产。

6采收与加工

成熟的秀珍菇子实体标志为菌盖长至2~3cm,菌盖边缘内卷,孢子尚未弹射时采收为宜。采下的鲜菇先排湿,然后放入冷藏库中,待货量有够时再搬出修去菇脚,按采纫分检,包装,运出。鲜菇一时销不出也可渍菇或加工成干菇。

7病虫害防治

虫害要选用高效低毒、残留期短的广谱杀虫药喷施,如除虫菊、鱼藤、烟草叶、氯氰菊酯、菇虫净等,一般在采收后喷药。绿霉菌、黄霉菌、黑根霉菌用0.1%克霉灵水剂连续喷施2~3次防治;链孢霉菌,又名红霉菌,用800倍多菌灵加柴油消毒局部感染处;毛霉菌,又名长毛菌,要即时拾出处理。

参考文献

第6篇:地皮菇范文

1.1营养 杏鲍菇是一种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需要有较丰富的营养,特别是氮源充足,产量较高,菇蕾发生量较多。

1.2水分 杏鲍菇比较耐旱,水分的多少是产量高低的决定因素。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适宜含水量为60%~65%,子实体生长期,菇体不宜喷水,在调配料时适当高些,有利于提高产量。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即可,子实体阶段以90%~95%为宜。

1.3温度 温度是决定杏鲍菇栽培成功的关键,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2℃~27℃,最适温度是25℃左右,高于30℃菌丝生长不良。杏鲍菇是恒温结实性菇类。除原基形成阶段温差刺激外,其子实体生长阶段应有较小温差。出菇温度范围为8℃~16℃。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0℃~21℃,最适温度10℃~18℃。

1.4空气 菌丝生长阶段所需氧量相对较小,低浓度的CO2对菌丝生长还有刺激作用。原基生长期需要有充足的氧气,子实体生长发育期,CO2浓度以小于0.02%为宜。

1.5光照 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在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期,则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适宜的光照度为500~1000Lx。

1.6酸碱度 菌丝体生长的pH值范围为4~8,最适pH值为6.5~7.5,出菇阶段的最适pH值为5.5~6.5。

2.栽培技术

2.1栽培季节 因冷库出菇成本较高,因此,必须与棚内菇错开时间,北方地区一般出菇选择在6~10月份为宜,来满足市场需求。

2.2栽培方式 利用冷库或冷房栽培,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空间,多采用塑料袋,层架式出菇,用17cm×33cm的聚乙烯塑料袋,100个菌袋/m3。

2.3菌种制作 母种:常用的培养基为PDA或PSA。按常规方法制作试管斜面,接种培养在25℃恒温下8~10天即可长满斜面;原种和栽培种:其原种培养基配方为:小麦种93%、米糠5%、糖1%、磷酸二氢钾0.3%、石膏1%。栽培种用棉籽皮最佳,防止在出菇期杂菌感染。其培养基配方为:棉籽皮78%、糖1%、麸皮18%、石膏1%、石灰1.5%、磷酸二氢钾0.3%。按配方称好料,拌均匀后装满罐头瓶或小袋(12cm×25cm的聚丙烯),然后高压灭菌2.5小时或4小时后出锅冷却至30℃以下时接种,放在25℃下培养30~35天即可长满使用。

2.4培养料配方 杂木屑37%、棉籽壳37%、麸皮18.5%、玉米粉5%、石膏1%、白糖1%、石灰粉0.5%,pH值9~11;棉籽壳78%、麸皮18%、糖1%、玉米粉2%、石膏1%、pH值9~11;杂木屑23%、棉籽壳23%、麸皮18%、白糖1%、石膏1%、玉米粉4%、豆杆粉30%、pH值9~11。

2.5栽培袋制作和培养 冷库出菇制袋一般在2月初至3月中旬开始,3月底前完成,视库容量大小而定。根据出菇特点,可选用不同的袋子,根据几年来的出菇情况,多选用17cm×33cm×0.05cm的聚乙烯袋制,生物学转化率较高。按配方称好料后,在烈日下曝晒2天,然后加入65%~68%的水分、拌匀,堆闷12小时,以利主料充分吸水,然后加入辅料拌匀,把料装入袋内。袋子长度为17~18cm,料湿重1~1.1kg为宜,常压蒸气灭菌达到100℃维持16小时以上,当料温降至60℃出锅冷却,至30℃以下时接种,接种后进入培养室培养,采用高——低——高的发菌温度进行发菌培养,当菌丝长至1/4时要适当在袋的两端扎眼通气,以利生长。在发菌期间,注意检查污染菌袋,及时及早进行处理。

3.出菇管理

冷库进行出菇,由于是反季栽培,杂菌活动频繁,因此一定要注意杂菌的防治。菌袋进库前库层要做好消毒处理。按常规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48小时以上,出菇管理技术如下:

3.1菌袋处理 在菌袋进入冷库前,一定要进行挑选。对局部有污染的菌袋进行处理(用20%火碱涂抹),然后用黄斑消进行全袋清洗后入库。

3.2低温和温差刺激 当菌袋进入冷库后增湿降温,把菌袋降至8℃后(杜绝8℃以下),再让菌袋回温至18℃,持续3~5天后,菌丝复壮,开始解袋。

3.3适时开袋通气 菌丝复壮后,保持库内空气湿度90%以上。解开袋口通气,或用刀片切成3~5cm直径的圆孔通气,温差刺激8~15天时,原基出现,此时防止温度过高。

3.4现蕾期 当原基出现后,适当加大通气量,以利于菌盖的分化。同时,增加空气湿度。温度保持恒温12℃~14℃,可使菇体洁白,保持菇体硬度。

3.5疏蕾 原基出现菌盖时,选择2~3个好菇后去掉其他菇蕾。

第7篇:地皮菇范文

论文摘要鸡腿菇作为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菌类产品,具有“天然、营养、保健”三效合一的功效,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特从鸡腿菇的栽培场所、物料准备、栽培管理、采收时机等方面详细介绍鸡腿菇的栽培技术。

鸡腿菇,学名毛头鬼伞,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鬼菌科、鬼菌属。鸡腿菇是一种可被人工简易栽培的野生菇种,因形似鸡腿而得名。其品质品位均在平菇、香菇之上,是一种色香味形俱佳的珍稀食用菌。栽培鸡腿菇的优点很多,如技术简单,易于栽培,适应性强,易于管理,原材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且产量高。近年来在国内得到大面积推广,在全力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农村庭院栽培鸡腿菇具有非常广泛的前景。

1生物学特性

鸡腿菇能广泛利用农产品的下脚料,如麦秸、稻草、玉米芯、玉米秸、棉籽壳、花生皮、木屑、畜粪等进行栽培。鸡腿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3~35℃,最适温度为21~28℃。菌丝适宜培养料含水量以60%~7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70%~80%,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湿度要求在80%~90%。覆土湿度以20%~40%为好,即捏紧成团、触之能散的湿润状态。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在黑暗条件菌丝生长旺盛,较强的光照反而对菌丝有抑制作用。鸡腿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成都需要新鲜空气。鸡腿菇菌丝能在pH值为2~10的培养基中生长,以pH值为7最适。子实体的发生及生成均离不开土壤,若无土壤刺激,菌丝即使长满培养料也不会形成子实体,故在栽培鸡腿菇时覆土是不可少的。

2栽培工艺

2.1熟料栽培工艺

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培养脱袋覆土出菇管理。

2.2棉籽壳生料床栽工艺

培养料配制堆制发酵上床播种发菌管理覆土调水出菇管理。

2.3稻麦草发酵料栽培工艺

配料预湿建堆发酵(6-4-3-2)上床播种发菌管理覆土调水出菇管理。

3栽培技术

3.1栽培季节

一般选择在秋季或春季,也可以地温降至20℃左右为准。

3.2栽培场所

选择土质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无病虫害、水源充足、相对潮湿的地点。

3.3物料准备

(1)配方。玉米芯50%,废菌糠20%,牛马粪10%,谷糠10%,麸皮10%,石膏1%,石灰2%。

(2)备料。计划生产500袋,用料400kg,麸皮40kg,其中玉米芯200kg,废菌糠80kg,牛马粪40kg,谷糠40kg,麸皮40kg,石膏4kg,(22~24cm)×(55~60)cm的折角袋500个,菌种25瓶(500mL)。

3.4栽培管理

(1)堆积发酵。将称好的料,充分拌匀,加水,湿度控制在60%~70%,即手握成团落地即散。料堆温度在60℃后维持12~24h,终止发酵。

(2)装袋。料发好后散堆降温,进行装袋。方法:底部先放一层菌种,装料至一半时放第二层菌种,装满后再放第三层菌种,用种量为培养料干重的10%,然后在20~23℃的温度下发菌20d,菌丝即可长满袋。

(3)覆土。所取土壤要肥沃,有一定粘度,拌入2%的生石灰和3%~5%敌敌畏、甲醛液边翻边喷雾,并用塑料膜密封3d后使用,覆土厚度3~4cm。

(4)入棚出菇。在露地荫棚内挖深5cm的畦床,将菌袋去掉薄膜,取出菌棒,截成两段,断面朝下,排于畦内并覆盖3~5cm厚的土,随即可现蕾。在出菇期间保持85%~95%的湿度,每潮菇采收后,及时清理床面,2~3d后喷1次重水,促使现蕾出菇,可连续出4潮菇左右。

3.5病虫害防治

(1)病害主要有绿霉、链孢霉、鬼伞、曲霉等,可以通过使用50%多菌灵200倍液拌料和环境消毒解决。

(2)虫害以地蛆、金针虫、蝼蛄为主,可用50%敌敌畏100倍液,地虫一包净、一撒灵等拌土或拌料杀虫。

4采收

鸡腿菇从原基到长大成熟十分缓慢,但临近成熟时,生长速度显著加快,菌柄不易松动脱落,菌盖易开伞,子实体易破碎,菌褶变黑而自动溶化,失去商品价值。因此,只有将采收期适当提前,才能充分保证干菇的质量。实践证明:菇长到七至八成熟时采收,当菇颈变为梭型,菇杆伸长时,菇体结实不中空,采收质量最佳。可采大留小,也可整丛采下,削净根部,尽快上市。

第8篇:地皮菇范文

1、里面含有植物碱,还含有皂甲素,会引起皮肤发痒,削皮的时候尽量戴手套,而且削皮后应该用醋好好洗手,可以快速止痒,效果非常好的,可以尝试一下,里里外外把手用醋洗干净,就不痒了。

2、慈菇,又称剪刀草、燕尾草、蔬卵,属泽泻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连城已有百余年种植史,县志中有莽菇,即慈菇也,味甘而带苦和慈菇,俗称蔬卵。原产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南方栽培较多。

3、慈菇(Sagittaria trifolia var.sinensis),亦称“华夏慈菇”、“水芋”。单子叶植物,泽泻科。多年生挺水植物。植株高大。叶丛生,基部有许多根须。根部附近生出纤细匍匐枝,秋后枝端膨大呈球茎,球茎直径达3CM。叶片箭形,宽大,长20-30cm,叶基部左右两侧的裂片长度超过中央片。叶柄较粗壮,长50-80cm。花序圆锥形。华东各地均有栽培,地下球茎可食用。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地皮菇范文

关键词 杏鲍菇菌糠;麸皮;黄粉虫;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8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279-02

黄粉虫(Tenebrio molitoy)是一种高蛋白、高脂肪、氨基酸含量较全面的资源昆虫,是繁殖名贵珍禽、水产动物的肉食饲料,其饲料转化率高[1-2]。在黄粉虫的养殖中,传统上多是用玉米粉、麦麸、稻壳、豆腐渣等饲料,或者为了提高饲料的营养供给会向其中掺杂一些诸如鱼粉、蜂王浆、芝麻饼、汉虾粉之类的高营养物质,制成配方饲料[3-4]。本方法是利用杏鲍菇菌糠为主料,添加麸皮,制成混合饲料,养殖黄粉虫。根据黄粉虫各个发育生长阶段,调节杏鲍菇菌糠和麸皮每个时期的比例以满足生长发育营养需要,从而确定利用杏鲍菇菌糠养殖黄粉虫是可行的,为黄粉虫养殖提供一种新型饲料来源。

1 黄粉虫的特征

黄粉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拟步行虫属)。黄粉虫的生长周期约为3个月,可分为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期间与温、湿关系密切。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质50%以上,另外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称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2 饲养管理

2.1 饲料处理

新鲜杏鲍菇菌糠呈团块状,水分含量较高不易储藏,要通过烘干或曝晒,水分控制在20%以下,粉碎成200目左右。根据黄粉虫各个生长阶段,饲喂相应比例菌糠与麸皮的混合料。

2.2 卵期管理

根据饲养规模确定饲料用量,按照9∶1比例将菌糠与麸皮搅拌均匀成混合料,平铺3~5 cm厚混合料于饲养盘中,投放雌雄比例(1∶1)的成虫,投放密度为0.4对/cm2,放置白纸接卵。卵很小,长径近1 mm,短径0.5 mm,椭圆形,乳白色,卵壳薄,易碰破。待3~5 d后,取出卵纸,更换新卵纸[5]。将粘满虫卵的卵纸放入平铺2 cm厚的菌糠、麸皮混合料的养殖盘中,再覆盖1 cm厚的麸皮;将养殖盘放入孵化箱,温、湿度分别控制在25~30 ℃、60%~70%,经6~9 d可孵化成幼虫。

2.3 幼虫管理

幼虫的生长速度和幼虫期由温、湿度和饲料控制。养殖盘中平铺5 cm厚,比例为8∶2的杏鲍菇菌糠与麸皮混合料,投放重量是饲料10~20倍幼虫。幼虫经15~20 d,养殖盘中饲料吃完,可用60目网筛首次筛出虫粪;此后,每隔3~5 d,除虫粪、加料1次;此间控制养殖密度,分群管理,饲养密度控制在3~5只/cm2;温、湿度控制在25~30 ℃、60%~70%,湿度70%以上可患霉菌病和螨虫病,通过通风,降低湿度。

2.4 蛹期管理

幼虫经8次蜕皮化蛹,蛹期时间受温度与个体间差异影响。养殖盘平铺5 cm厚,比例为3∶7的杏鲍菇与麸皮混合料,幼虫在饲料表层化蛹;幼虫蛹化率达到80%时,将蛹放在铺有3 cm厚混合料的饲养盘,放置于羽化箱,温、湿度控制在25~30 ℃、60%~70%,坚持同步繁殖,集中羽化为成虫。

2.5 成虫管理

成虫期是黄粉虫整个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养殖盘镶入四周铁丝网,底部垫木板,平铺5 cm厚,比例为2∶8的杏鲍菇与麸皮混合料,将成虫放入产卵。成虫在产卵期的营养需求高,必须在饲养盘中添加适量的麸皮,温、湿度可采用蛹期管理。成虫饲养注意事项:①每隔3~5 d换新鲜的杏鲍菇与麸皮混合料;②每隔3~5 d换1次接卵纸,轻放入幼虫培养箱;③通过通风控制温度和湿度;④及时清理死亡的虫体。

3 疾病防治

3.1 软腐病

梅雨季节,养殖盘内湿度高,容易引起软腐病。发病时症状表现为幼虫行动迟缓,食欲减弱,粪便较稀,变黑死亡。病虫排出的液体要及时处理,若不及时处理,液体传染给虫体,造成养殖盘虫体整体死亡。防治方法:及时取出病虫,调节室内湿度。如发现病虫,用氯霉素或金霉素和麦麸拌匀投喂治疗[5]。

3.2 干枯病

空气干燥、饲料水分缺乏,容易引起干枯病。发病时症状表现为虫尾、头干燥,最终全身干枯而死。防治方法:空气干燥时,通过地面洒水增加湿度降温。

4 结语

目前,麸皮是养殖黄粉虫常规饲料。麸皮是畜禽饲料的重要原料,以其养殖黄粉虫与畜禽生产争料,成本较高;需要选用更加低廉的原料和研究合适的养殖模式,以降低黄粉虫的养殖成本。杏鲍菇菌糠为主原料养殖黄粉虫,与常规养殖模式比较,可降低成本。

杏鲍菇菌糠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将其作为养殖黄粉虫的主要饲料原料,能提高其利用率,增加菌糠的利用途径,延长食用菌生产链,减少食用菌生产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杏鲍菇菌糠作为养殖黄粉虫的主要饲料是可行的。杏鲍菇菌糠营养成分中粗纤维、木质素、全氮、粗蛋白及钙磷含量低于麸皮,利用其养殖黄粉虫会影响每个生长发育期时间及发育状况。在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适宜的情况下,提高黄粉虫幼虫生长速度和化蛹率、降低其死亡率是提高黄粉虫规模生产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6]。

5 参考文献

[1] 陈耀溪.仓库害虫[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

[2] 陈彤.黄粉虫养殖与利用[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

[3] 高红莉,周文宗,张硌,等.饲料种类和饲养密度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6(10):3259-3264.

[4] 《农村养殖技术》编辑部.黄粉虫饲料品种及注意事项[J].农村养殖技术,2007(23):35.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