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的核心范文

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的核心精选(九篇)

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的核心

第1篇: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  空间构造  施工技  协调

        0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建设可谓突飞猛进,其建设速度和建造数量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少有的。其空间构成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任何一个建筑工程施工来讲,搞好各专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都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的理论研究多偏重于介绍国外的思潮流派,或是探讨文化、艺术、美学等与外在形式相关的东西,而对于功能组织和空间构成模式的研究却较少有人问津。然而,当今的建筑学早已超越了工程和艺术范畴,需要我们从更多方面对其进行的研究。建筑产品的施工是由多工种、多系统互相渗透、密切配合、综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建筑产品的这种系统的密集性、交叉性及最终的整体性,最主要的表现在高层建筑上。高层建筑的显著特性是“高“,由于其”高“而引发出诸多不同于其它建筑的特点来。

        1 高层建筑空间构成模式演化

        1.1 内核的形成

        高层建筑与其它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core)。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在建筑的中央部分,有意识地利用那些功能较为固定的服务用房的围护结构,形成中央核心筒,而简体处于几何位置中心,还可以使建筑的质量重心、刚度中心和型体核心三心重合,更加有利于结构受力和抗震。

        1.2 核的分散与分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建筑需求的变化和设计侧重点的不同,以中央核心筒为主流的高层建筑“内核”空间构成模式开始受到了挑战。对于结构专业来说,加强建筑周边的刚度也会有效地抵抗地震对高层建筑的破坏,所以如果将垂直交通和设备用房等分散地布置在周边,则无疑也会对结构抗震有利。

        1.3 中庭空间的出现

        受高层旅馆的影响,一些办公大楼为了追求气派和空间变化,便在入口处附设一个中庭,实际上,核心筒的分散和分离,中庭空间的介入,已使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彻底发生了变化。新~代的高层建筑空间组织更为灵活多样,由于空间设计的侧重点已由追求经济效率向营造宽松舒适的生活环境转变,所以许多新建的高层建筑都以“景观空间”的概念,将共享空间与功能空间相结合,把核分散向四周,垂直交通采用玻璃电梯,直接采光,给人们以开敞明亮、将动线视觉化的空间感受。空间构成模式也由封闭的“积层式”,变为上下贯通的“动态流动空间”。

        1.4 底部空间的变化

        早期的高层建筑多直接面对街道,从街道进入门厅,再由门厅进入电梯厅,垂座电梯至各楼层,这是高层建筑中最为普遍的空间流线组织方式。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缺乏过渡,没有“中间领域”的概念,在人流集散的高峰期,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也较大。尽管许多高层建筑都在门厅的艺术处理上颇费心机,设计得非常富丽壮观,但是由于空间组织方面的缺陷,门厅内往往留不住人,形不成公共活动空间,而入口处也常出现人流拥塞的现象。

        2 高层建筑安装施工的协调与配合

        2.1 内部协调与配合

        怎样搞好内部协调与配合,实际上是一个怎样处理好内部各专业之间的矛盾,以及各专业与总体要求之间的矛盾。现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2.1.1 技术方面

        首先,应从书面资料入手,对本专业图纸、会审纪要、工艺标准、质量要求等加以熟悉,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还需对其他专业图纸、资料进行了解,尤其对与本专业相关且交叉密集工种的施工对象布局、工艺等应有所了解。其次,从技术方面讲,搞好各专业协调配合,一定要把好熟悉图纸、认真会审、内部会审、内部技术协调的关口,务必保持解决问题的渠道畅通无阻。前者主要是解决各专业内部问题,而后者则是解决各专业交叉配合的问题。相互比较而言,搞好内部协调配合更为重要。

        2.1.2 进度配合方面

        高层建筑楼高、层数多、场地窄、专业交叉施工密度大,与工业建筑、一般民用建筑相比,其作业面尤为狭窄,难以满足在有限的作业面内各专业施工同步展开。要达到施工的进度要求,必须根据工程的阶段特性,合理、有序地安排各专业进入作业面施工,即一定要注意专业特性与工程的阶段特性相结合、局部作业面的施工特性与整体施工特性相结合。

        2.2 外部协调与配合外部协调与配合主要指土建单位、装修单位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

        2.2.1 技术方面就高层建筑整体而言,土建和安装构成了躯干和内脏;装修则是为其着装打扮。根据高层建筑的特点,土建、装修施工阶段划分为:①砼结构施工;②砌体建筑施工;③初级装修施工;④二次装修施工。

        无论从整体还是从局部来看土建、装修、安装各专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联系难免有矛盾,所以对于安装施工必须了解土建、装修专业图纸,从中了解整个建筑构造特点及建筑装饰特点’钻合本专业的情况,找出问题所在。从技术角度讲,土建、装修专业对安装专业形成了空间限制,各专业必须准确地知道自身专业所处建筑位置及范围,并清楚各种专业井洞尺寸、轴线、标高、层高,乃至砌体厚度、楼板厚度、梁的大小等,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发现和解决各专业之间的问题。

        2.2.2 进度方面

        既然土建、装修、安装均作为高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故其彼此问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实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但作为一个独立项目,又有各自的运行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并了解其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有理、有序、有效地搞好各项目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第2篇: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建筑产业化;应用案例

1 装配式建筑与BIM概述

1.1 装配式建筑

在生产车间中预制好建筑的部品、构建、原料后,向施工现场运送加以安装,最后采用后浇筑砼或浆锚法相连而产生建筑产品称之为装配式建筑[1]。板材、砌块、盒式、升层升板、骨架板材等五种建筑类型均为装配式建筑。因为该类建筑有很多在车间加工完毕的建筑补品,因此导致原始现浇作业大大低于装配作业。采取建筑、装修相融合的设计,使功能现代化、设计多元化、生产车间化、施工装配化的模式形成,推动建筑行业转变成节省、集成、科技、环保等现代化形式,与绿色建筑的诉求相契合。

1.2 BIM技术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简称为BIM,其是通过数字技术对某一建筑项目的功能、物理信息进行表述,可以将BIM技术在项目各个阶段和参与方式各异的情况下完成录入、修正、输出项目信息等操作,拥有仿真性、可视性、改良性、协调化、可输出图等特征。作为项目信息协同、共享的载体-BIM技术,能够提供给项目从策划概念到维护拆掉整个生命周期决策根据[2]。

2 应用案例

2.1 工程概况

南京万科上坊北面地块6-05栋经济适用房项目是整体型钢筋砼架构加钢支撑结构体系为全预制型的装配,地上和地下分别为45层和1层,有10380m2的建筑面,建筑有45m高,是国内第一栋全预制式高层建筑。装配式预制构件涵盖区间为:使用预制砼框架柱作为竖直的结构主体构件;使用预制砼叠合梁作为梁;用框架结构加钢支撑体系作为抗侧向力剪力构件;预应力砼叠合板预制来作楼板;砼梯板预制完成后在标准层楼梯上使用,砼叠合阳台板预制完安装在阳台上,预制K板后用作阳台上的隔板;使用NALC板;预制好的楼板运用在下沉式或者整个厕所中。

2.2 工程实施难点

整栋楼全部预制的高层建筑项目,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设计、制造、施工,且保持良好的质量。即使用该种装配式技术,应在短期内把设计到施工整个流程的所有工作高质量的实现,这时传送和协调建筑信息的工作十分关键。有以下问题需要攻克:1)在设计环节。进行归纳深化,需要将预制构件彼此间的碰撞检测精细到钢筋层级,在短期内凭借老员工的经验,很难完成二维图纸辨别工作;2)制造构件环节。生产商要吃透一万多张构件图纸,完成计划、制造、供应工作根本不可能实现。3)施工环节对构件进行精准迅捷的定位,高品质安装没有新技术扶持难以实现。以项目的特征为据,工程将BIM模拟研究中心建成,利用该技术达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

2.3 BIM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本工程使用Autodesk Revit系列三维建模平台建立BIM模型,对本项目的建筑、给排水、结构这些三维信息化模型构建时使用了各专业得力的设计员,并在Autodesk协同环境中实现,高效精准。在2D环境中,一张图纸则是独立的“小项目”,应从绘制平面展开,接着绘制剖面、立画,然后根据项目的进程对全部图纸进行修正。而建筑师之所以工作时间长、繁重最大的因素就是需要反复、永不停歇的更改图纸所致,珍贵的精力和时间白白的浪费在了这一工作上[3]。而BIM技术改变了这种工作方式。即把设计搬至仿真建筑中,设计的核心并非图纸而是在模型上,全部图纸均在模型中直接产生,而图纸则沦为设计的附属品。所有视图都有与之相应的数据库,在其中的数据库中完美展现视图的各个角度,建筑师只需以自身所需随时将视图生成即可。从建筑模型中可生成立体、平面、3D、剖面、大样图等视图。

因为在装配中应当精细化预制构件彼此间的撞击检测到钢筋层级,精细化设计员可采用TeklaStructures内部的校核撞击管理器对钢筋进行精细化检查,点开后只需对要校验的模型或构件选定之后,直接对校核这个菜单单击方可。实现撞击检查,像撞击对象的类型、名称、对象ID、构件等全部撞击位置会在管理器对话框中罗列出来,对表中的一个撞击位置选中时,在模型中会用高亮的方式显示出碰撞实体,从而方便修正和检测。

2.4 BIM在构件生产阶段的应用

建筑的设计到生产整个信息传输都可以在BIM模型中完成,生产环节可以提炼和更新设计环节中生成的BIM模型。在制造构件环节使用BIM的明显优势是信息传送的高时效性和精准性,这从很大层面上能够达到制造构件技术的精益。在保证精益建造的理论引导下,将BIM信息化平台运用其中,将其集中化储存优势和技术功能支持的作用充分施展出来,确保实时、精准、有效的呈现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流,进而使精益生产的目的达成。

2.5 BIM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吊装施工构件环节。以3D-BIM模型数据库设计完成为前提,采用施工进展信息关联模型对象的方式,将有时间属性的4D模型设计出来。进行Autodesk Navisworks中的API的运用,采取BIM前沿性的管理模式和质量技术办法,能够使传送信息流程中的衰减率下降,确保施工质量更加优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得到强化。使用手持便携式电脑,进行施工管理系统研发,可对施工员确定吊装位置给予指导,查询构建参数特性,提示施工质量指数等,达到可追踪整体施工质量数据的目的。

在安装水电管线环节。在综合标准层中,秉承综合性原则,借助BIM的可视化成效,对各种专业管线进行妥当的布置,设立综合性的支吊架,集约化部署各类管线,接下来透过BIM对感官成效进行检验,同设计交流,展开校核核算,妥当设定固定支架、膨胀节等。在地下室,对无压力管道朝向进行改良,避免有压力管道对无压管道的挤压,使用BIM模型对支吊架进行妥当设定,将同其余管线的撞击难题处理好。在管井层,利用BIM设计创建模型,对安装设备的方位进行改良,定位好施工序列,并且在BIM中进行管道支架的设置,对妥当性进行验证,并采用三维建模检验管井维修空间的合理性。

3 结语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使用,能够使工程质量和生产率卓效提升,能够保证构建规整化、户型规范化的装配式建筑出炉,降低了设计失误率,出图率提升,特别是能够紧密连接生产中的上下游公司,信息化推动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切实完成[4]。不过在装配式建筑中还需要化解BIM技术还存在软件太过封闭、软件同我国制图标准有一定分歧、信管智能化程度低下等问题[5],进而能保证建筑产业化得到稳健发展,进而推动建筑产业改变旧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贾晓英.建筑工业化与工业化建筑[J].科技信息,2012,22(8):435.

[2]美国国家建筑信息模型标准项目委员会.美国国家建筑信息模型标准(NBIMS-US)[M]2014.

[3]宫文军,曹杨,巩俊松.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构件系统设计与优化[J].安装,2014(1):55-57.

第3篇: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的核心范文

技术特点:(1)实行设计的标准化威信(Vision)模块建筑体系是即将建筑的功能空间,设计划分成若干个尺寸适宜运输的标准化“六面体空间模块”,设计流程达到标准化,但户型结构灵活多样,不受外立面形状限制。(2)实现建筑部品部件生产的工厂化威信(Vision)空间模块都是由一系列的二维平面构件构成,通过模块组装制造工厂的先进生产装配线以及严格的生产和质量监控系统,把所有二维构件组装成一个个空间模块。(3)实现现场施工装配化威信(Vision)模块建筑体系是在工厂化生产的基础上,实现了建筑模块运至工地现场拼装。(4)实现土建装修一体化威信(Vision)空间模块在工厂制造的过程中,也同时完成了室内精装修,水电管线、设备设施、卫生器具以及家具等安装。

主要优势:(1)工业化程度彻底:主体部分85%以上的建筑体包括精装修都在工厂完成。(2)可以建高层建筑:可以建造楼层较高的建筑,性价比最高的市场为100米以下精装修住宅,适用于主流的住宅市场。(3)钢混结构:可以灵活地与传统的混凝土现浇的建造方式结合使用,解决大跨度空间的建造需要;广泛适用于住宅、办公楼、酒店等,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和精装修住宅市场更是主打市场。(4)异型模块:可以利用异形模块的方式解决户型和外立面个性化设计的需要。(5)建筑质量高:环保节能隔音等指标达到欧洲A级(世界顶级)标准,安全、环保,节能,功能齐全;抗震,抗灾难性能强。建筑质量高,建筑设计寿命70年。(6)环保节能: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节约混凝土80%以上;现场施工节电70%,节水70%,钢材节约15%以上,现场建筑物垃圾减少85%,95%的建筑废物料回收利用。(7)性价比高:建造价格有竞争优势。模块式住宅建筑的综合造价较传统建造方式有较强的竞争力;精装修程度越高,模块建造技术越能体现性价比方面的优越性。(8)专利技术成熟:公司有包括国际发明专利在内的多项专利,专有技术包括从设计到制造、搭建、验收的系统环节,企业管理和持续研发国际接轨;从设计、制造、搭建到验收的完整的建造体系,占领行业制高点。(9)建造速度快:施工周期减少约50%,仅用传统建筑方式的一半工期;多、快、好、省。为一般建造方式无法比拟。(10)实践经验丰富:在工地像搭积木一样搭建住房;拥有钢混模块结构世界1、2、3高楼和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大道5号等行业里程碑地位的建筑;在爱尔兰和英国,除了一般商品房、酒店、学生公寓外,有大量政府福利房开发的业绩,国际成熟技术。

2模块建筑体系建造流程

(1)模块工程设计;(2)模块原材料采购;(3)模块建筑体系的基础及核心筒浇筑施工;(4)模块加工制造;(5)模块运输;(6)模块现场组装;(7)模块建筑的竣工验收。

3新技术的重大意义

(1)建筑产业是最大的产业之一,加之配套的建材业和服务业、模块城市综合体概念,该项目的辐射性非常大,哪怕只占有百分之几的市场,就有千亿、万亿的产值。(2)聚集效应:配套建材、物流、产业工人培训、金融配套服务等建筑产业链研发聚集效应。(3)市场需求量数据:以英国为例,工业化住宅占建筑的市场占有率达20%左右,每年正以70%以上的速度迅速发展。而这个比例在中国还不到1%,但是正在以远远超出国际平均水平和速度迅猛发展。(4)国内首创:该技术体系在工业化住宅领域工业化率最高。(5)技术领先:该技术在世界上具有行业制高点地位。(6)开创一个产业:在新技术体系下的商业模式适合完全可以按照模块新城的概念来设计与规划,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条整体发展。(7)业务发展辐射性和增长型强:建筑市场空间巨大,配套建材、物流、产业工人培训、金融配套服务等多种产业的同步凝聚,其成功运作将迅速带动成千亿、万亿的工业化住宅产业的发展。(8)涉及国标:是从设计到制造、搭建到验收的完整的建造体系,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建筑模式。将成为中国钢结构组装式住宅国家标准的重要体系依据。(9)项目起点高:该项目在住建部科技委、住建部科技发展中心、江苏省住建厅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的直接参与指导、重点孵化下实施。合作单位包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国家住宅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等中国一流的专业机构及其核心高管直接参与。(10)核心竞争力:在住宅产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遇到的瓶颈是没有结构体系的支撑,都是在传统的工艺上附加新材料和技术。公司目前拥有的技术体系具有突破性的创新特点,占领行业制高点,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4发展形势

在资源日益稀缺、处处倡导环保节能的当今世界,模块建筑是建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政府政策大力鼓励和扶持的方向。总理指出:中国未来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城镇进程的加快,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但是作为城镇化建设重要载体的建筑业,发展模式仍然较为粗放,各级政府正在纷纷寻找出路:梳理技术、抓示范、创模式、摸索管理思路和办法。中国政府2013年一号文件,提出了《绿色行动方案》,主要内容为:方案要求:政府投资建筑等自2014年起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将研究建立绿色建材认证制度,鼓励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方案要求:紧紧抓住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树立全寿命期理念,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规划设计、标准规范、技术推广、建设运营和产业支撑等方面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加快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案主要目标: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达到20%。方案要求:研究建立绿色建材认证制度,加强建材质量监管和稽察,组织开展绿色建材产业化示范。同时要求推行住宅全装修,鼓励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

5绿建产业新城

“绿建产业新城”:模块建筑就好像是个航空母舰,联合产业链从原材料深加工-建材-建造-配套服务-工业/商业/房地产开发商共同打造,适合中小城市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工人衣食住行安居乐业。如同钢城、汽车城、模块建筑工业城,将是中国经济开发区的一个朝阳模式,务实而创新,可复制性强,招商更加围绕主线平台,目标明确、优势明显。模块建筑将是比汽车制造还要大的产业,是朝阳模式产业,务实而创新,可复制性强,“主题工业新城市”规划更加规模与合理。今后甚至可以整合钢铁、重大装备等过剩产业。住宅工业化,是建筑行业的梦想,城镇化是时代的脚步,用住宅工业化的手段进行新城镇化建设是历史的大车轮,是一个很系统的策划,任何一个个人、一个企业、一个机构和一级政府都推动困难,但是社会的巨大需求正在镇江这片热土上把大家凝聚起来,拉开了模块建筑这场历史大戏的帷幕。

6全国首个模块建筑技术应用示范项目——镇江港南路保障房项目

第4篇: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艺设计;工具设计;工厂生产;施工组织

0前言

目前建筑产业化特别是装配式建筑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全国各地大力推进装配式住宅,但目前很多总承包单位还未有装配式建筑的总承包施工管理经验。基于此,本文通过装配式建筑工艺设计、工具设计、工厂生产、施工组织4个方面浅谈装配式建筑技术管理要点,以期为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1工艺设计方面

(1)工艺设计需要进行策划,工艺设计要遵循原先审图合格的图纸,如存在重大变更需报原设计确认,有重大变化必须重新审图合格。杜绝私自变更。(2)工艺设计结合原图纸设计的同时,要同步考虑工厂生产、现场施工组织、后期工具设计配合(如架体预留洞或预埋件、吊钩和外挂架等),进行图纸分解、拆分细化。尽可能拆分成规格少以方便现场施工。工艺设计,需要统筹建筑、结构、设备和装修等专业进行一体化设计,每块预制构件的尺寸、洞口预留、水电预埋、各种连接件、保温板、配筋图、需要准备的材料品种、规格、型号一览表、各种视面图等均要有所反应,要使工厂拿到图纸时就明白如何生产,每个板每个位置都表达的非常清晰。反过来工艺设计也是装配式建筑由设计转向生产,由图纸变为实物的关键核心,工艺设计能力也是整个装配式产业设计的核心竞争力。(3)国家目前没有关于工艺设计的规范性文件,工厂工艺和布局存在较大差异,在场地选择和布置之前,需明确预制工艺的各项细节问题。

2工具设计方面

(1)装配式建筑涉及的工具较多,如吊装工具、安装工具、连接工具和防护工具等,每个分类下都有许多具体工具,如斜支撑、挂架等(如图3所示)。(2)所有的工具设计和工艺设计、工厂生产及后续施工组织都是相辅相成、不断改进的。比如原先实践发现转换层钢筋定位精准度较难控制,就发明了定位钢板(如图5所示)。由于装配式建筑外墙基本全部预制,没有搭设脚手架的必要,但是外墙塞缝不好处理及安全维护不能同步,所以就设计了外挂架,外挂架选用哪种类型、如何布置要根据工艺设计、现场施工组织结合设计。

3工厂生产方面

(1)工厂参照构件详图,进行模具设计并开模。按照工艺设计图纸和工具设计图纸准备好材料和工具,根据工期要求、工厂堆场要求、现场堆场要求统筹好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含启用几条生产线、流水计划和人员安排等。(2)工厂所使用的材料必须要有质量可追溯机制。工艺图纸对生产工人进行交底。生产过程中提前通知监理公司参加隐蔽验收。考虑到预制构件尺寸、预埋预留精准度,模具使用超过规定数量频次需要更换。(3)工厂生产对工艺设计提出的许多细部节点要重点关注和控制,如图4所示的防水企口、空调板及窗台滴水槽、内墙接缝处预留凹槽、后浇接缝处毛面处理、厨卫间墙板内侧拉毛、现场安装临时固定预埋件等。

4施工组织方面

(1)做好各种工序交底,如转换层定位钢筋施工交底、装配式工具认识和吊装交底、斜支撑技术交底、套筒灌浆施工交底、钢筋绑扎注意事项交底、各种接缝处理交底、水电管线施工交底、防水防开裂工艺交底等。重点以以上交底的工艺为控制重点。以转换层钢筋定位工序为例。工序为:顶模搭设完毕(未绑钢筋)、测量放线、插筋施工、安放水平梯子筋、放置定位钢板、轴线复测(复测率100%)、定位钢筋点焊、混凝土浇筑(同步校正钢筋)。(2)做好现场的成品保护,尤其是预制构件,如成品楼梯、图4防水企口等。(3)引入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和作业实名制,参与到建筑行业的每个工作者,都有应有的权利,同时承担相应义务,让大家对建筑、对自己的工作有敬畏之心。

结语

以上通过4个方面简要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技术管理要点,因篇幅有限没有做过多深入说明,其实每个方面都蕴含着众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工作,希望有更多同行致力于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并做好各个关口和环节的打通。希望本文对同行同业有可供参考与借鉴的内容,并欢迎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第5篇: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BIM;可视化

前言

在建筑工程中,其核心管理技术就是BIM技术,该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避免在三维空间中出现阶段性的信息缺失,其中BIM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建筑设计过程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以及对建筑工程的数据管理。BIM将建筑物所有的数据都进行统一管理并提供分析软件的接口,实现数据导入以及建模计算,分析该建筑的整体或是构件的情况。

一、BIM与标准化设计

1.标准化BIM构件库的建立

装配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标准化的预制构件或部品在工厂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组装成整体。装配式建筑设计要适应其特点,在传统的设计方法中是通过预制构件加工图来表达预制构件的设计,其平立剖面图纸还是传统的二维表达形式。在装配式建筑BIM应用中,应模拟工厂加工的方式,以“预制构件模型”的方式来进行系统集成和表达,这就需要建立装配式建筑的BIM构件库。通过装配式建筑BIM构件库的建立,可以不断增加BIM虚拟构件的数量、种类和规格,逐步构建标准化预制构件库。

2.可视化设计

与传统建筑方式采用BIM类似,装配式建筑的BIM应用有利于通过可视化的设计实现人机友好协同和更为精细化的设计。

3.BIM构件拆分及优化设计

在装配式建筑中要做好预制构件的“拆分设计”,俗称“构件拆分”。传统方式下大多是在施工图完成以后,再由构件厂进行“构件拆分”。实际上,正确的做法是在前期策划阶段就专业介入,确定好装配式建筑的技术路线和产业化目标,在方案设计阶段根据既定目标依据构件拆分原则进行方案创作,这样才能避免方案性的不合理导致后期技术经济性的不合理,避免由于前后脱节造成的设计失误。BIM信息化有助于建立上述工作机制,单个外墙构件的几何属性经过可视化分析,可以对预制外墙板的类型数量进行优化,减少预制构件的类型和数量。

4.BIM协同设计

BIM模型以三维信息模型作为集成平台,在技术层面上适合各专业的协同工作,各专业可以基于同一模型进行工作。BIM模型还包含了建筑的材料信息、工艺设备信息、成本信息等,这些信息可以用来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使各专业的协同达到更高层次。

二、BIM与工厂化生产

1.构件加工图设计

通过BIM模型对建筑构件的信息化表达,构件加工图在BIM模型上直接完成和生成,不仅能清楚地传达传统图纸的二维关系,而且对于复杂的空间剖面关系也可以清楚表达,同时还能够将离散的二维图纸信息集中到一个模型当中,这样的模型能够更加紧密地实现与预制工厂的协同和对接。

2.构件生产指导

BIM建模是对建筑的真实反映,在生产加工过程中,BIM信息化技术可以直观地表达出配筋的空间关系和各种参数情况,能自动生成构件下料单、派工单、模具规格参数等生产表单,并且能通过可视化的直观表达帮助工人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可以形成BIM生产模拟动画、流程图、说明图等辅助培训的材料,有助于提高工人生产的准确性和质量效率。

3.通过CAM实现预制构件的数字化制造

借助工厂化、机械化的生产方式,采用集中、大型的生产设备,只需要将BIM信息数据输入设备,就可以实现机械的自动化生产,这种数字化建造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三、BIM与装配化施工

1.施工现场组织及工序模拟

将施工进度计划写入BIM信息模型,将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整合在一个可视的4D模型中,就可以直观、精确地反映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提前预知本项目主要施工的控制方法、施工安排是否均衡,总体计划、场地布置是否合理,工序是否正确,并可以进行及时优化。

2.施工安装培训

通过虚拟建造,安装和施工管理人员可以非常清晰地获知装配式建筑的组装构成,避免二维图纸造成的理解偏差,保证项目的如期进行。

3.施工模拟碰撞检测

通过碰撞检测分析,可以对传统二维模式下不易察觉的“错漏碰缺”进行收集更正。如预制构件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碰撞检测,地暖管与电器管线潜在的交错碰撞问题。

4.复杂节点的施工模拟

通过施工模拟对复杂部位和关键施工节点进行提前预演,增加工人对施工环境和施工措施的熟悉度,提高施工效率。

四、BIM与一体化装修

1.装修部品产品库的建设

土建装修一体化作为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可以促进全过程的生产效率提高,将装修阶段的标准化设计集成到方案设计阶段可以有效地对生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2.可视化设计

通过可视化的便利进行室内渲染,可以保证室内的空间品质,帮助设计师进行精细化和优化设计。整体卫浴等统一部品的BIM设计、模拟安装,可以实现设计优化、成本统计、安装指导。

3.信息化集成

产业链中各家具生产厂商的商品信息都集成到BIM模型中,为内装部品的算量统计提供数据支持。对装修需要定制的部品和家具,可以在方案阶段就与生产厂家对接,实现家具的工厂批量化生产,同时预留好土建接口,按照模块化集成的原则确保其模数协调、机电支撑系统协调及整体协调。

五、BIM与信息化管理

1.经济算量分析

经济算量的主要原则是做到“准量、估算”,按照工业化建筑的组成及计价原则分为预制构件部分和现浇构件部分。结合工业化住宅的特点自主开发了装配式设计插件,通过该插件可以将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进行分类统计。通过分类统计可以快速地对设计方案进行工程量分析,从而进行方案比选,再由确定的工程量结合地区的定额计算出本项目的工程量清单,实现在方案策划阶段对成本的初步控制。

2.RFID等实现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可追溯

实现在同一BIM模型上的建筑信息集成,BIM服务贯穿整个工程全生命周期过程。一方面,可以实现住宅产业信息化;另一方面,可以将生产、施工及运维阶段的实际需求及技术整合到设计阶段,在虚拟环境中预演现实,真正实现BIM信息化应用的信息集成优势。通过在预制构件中预埋芯片等数字化标签,在生产、运输、施工、管理的各个重要环节记录相应的质量管理信息,可以实现建筑质量的责任归属,从而提高建筑质量。

3.利用BIM云平台实现适时、全球化、数字化的管理

BIM信息化技术与云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将信息在云端进行无缝传递,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通过借助移动设备设置客户端,可以实时查看项目所需要的信息,真正实现项目合作的可移动办公,提高项目的完成精度。

结语

综上可知,装配式建筑设计如何在行业BIM信息化的背景下,融入信息化大潮,发挥自身研发、设计和集成的优势,实现产业链拓展和过程阶段延伸,必将成为建筑产业化新时代的创新趋势。围绕这一创新趋势,设计行业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第6篇: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的核心范文

第一,要适应市场需求,完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推进集成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支持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完善品种和规格,引导企业研发适用技术、设备和机具,提高装配式建材应用比例,促进建造方式现代化。

第二,要健全与装配式建筑相适应的发包承包、施工许可、工程造价、竣工验收等制度,实现工程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及采购统一管理和深度融合。强化全过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第三,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将发展装配式建筑列入城市规划建设考核指标,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出台规划审批、基础设施配套、财政税收等支持政策,在供地方案中明确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比例要求。用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装配式建筑服务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其中,第三个要求格外引人注意,会议决定,将发展装配式建筑列入城市规划建设考核指标,并鼓励各地方结合实际出台相关的政策。这说明中央政府切实希望装配式建筑要在全国各地全面发展,而不单单只是作为发展方向的指导。

今年十一前夕,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审议通过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于9月27日印发执行(〔2016〕71号)。

9月3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明、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苏蕴山介绍我国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关情况,对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必要性、优越性、主要任务、实施步骤、需要注意和研究解决的问题等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

住房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明介绍说:去年12月份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若干意见》指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今年3月份的两会,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加快标准化建设,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

为了贯彻这些要求,从今年年初开始,住房城乡建设部集中力量,深入调研,广泛了解情况,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目前已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印发执行。

《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指出: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国家最高领导层对装配式建筑的倡导,以及高规格政策的出台,预示着以装配式建筑为突破口的中国建筑业供给侧改革将拉开帷幕,以装配式建筑为核心的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要开始加速。这项改革的推进将为我们建筑钢结构行业和以门窗幕墙为主导的建筑部品构件行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意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明在9月30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化生产的部品部件,在施工现场通过组装和连接而成的建筑。相对于现在仍然在施工当中占主流的现浇建筑来说,基本上是把建筑材料运到工地之后,对模板进行现浇。现在改变了这种方式,就是把一部分原来通过现浇成型的构配件,比如梁、柱、板,拿到工厂去生产,生产之后再运到工地来组装,把它的节点做好,然后采用一部分的现场浇筑将这两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我们把这个叫做装配式建筑。衡量装配式建筑的水平,还有个装配率的问题,到底有多少构件拿到工厂组装了,现场的湿作业量减少了多少,都代表了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水平。

为什么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总体上讲,它是建造方式的一种改革,更是在我们这个行业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目前的建筑产品,基本上是以现浇为主,形式单一,可供选择的方式不多,一定会影响产品的建造速度、产品质量和使用功能。从国际上的情况来看,装配式建筑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二战以后,欧洲一些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他们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背景是基于三个条件:第一,工业化的基础比较好。第二,二战以后劳动力短缺。第三,二战以后需要建造大量房屋。而这三个条件,也正是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客观因素。所以,经过五、六十年的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从国际上看已经成熟了。而我们近几年来虽然在积极努力地探索发展装配式建筑,但是从总体上讲,装配式建筑的比例和规模还不尽如人意,这也正是在当前的形势下,为什么我们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的一个基本考虑。

发展装配式建筑有这样几个好处:第一,它节约了资源和能源。现在现场浇筑生产过程中的建筑垃圾量比较大。第二,它减少了污染。建筑工地的污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扬尘,一部分是噪音。每年到了学生高考的时候,基本上各个城市的建设管理部门都限制夜间施工,担心噪音影响孩子复习,影响孩子考试期间的休息。可以看出来,传统的建造方式有很多不适合于现代城市生活需要的地方。第三,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第四,它对提高工程质量有很积极的作用。

再进一步说,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促进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把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工业化、信息化能够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更尽如人意的融合。另外,它也能够催生一些新的产业,使经济发展产生一些新的动能。特别是发展钢结构,对于化解当前过剩的钢产能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发展装配式建筑对工程质量的促进作用和保障作用,主要是因为很多构件的生产在工厂做,是完全按照工厂的管理体制、按照工厂建立起来的标准体系来选择生产构件的原料,对构件出厂前的质量检验进行把关。所以,对构件生产这一部分质量,增加了一些把关的环节,总体上说,对建筑的质量安全是有很好的保障作用的。现场施工这一部分,因为已经建立相应的适合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责任体系,还要开发一系列相应的机具和工具,所以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从整体上会高于现浇。

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在发达国家已是行业标准。瑞典80%的住宅采用“通用部件”;法国住宅基本采用通用构配件制品和设备;日本是世界上率先在工厂里生产住宅的国家,轻钢结构的工业化住宅约占工业化住宅的80%左右;美国住宅建筑市场住宅用构件和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几乎达到100%。

装配式建筑在性价比方面颇具优势:从单方造价来讲,不同的结构体系,比如说钢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木结构的造价是不一样的。总的来看,如果是在规模比较小的情况下,它比现在的现浇混凝土这种常规的体系略贵一些。但就已有的一部分示范工程看,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造价持平。也有一部分示范工程,造价比现浇混凝土还低。随着技术的成熟、产业化的形成,特别是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这个成本肯定要比现在低的。比如有些国家的装配式住宅成本,大大低于传统建造方式,成本优势明显。

从施工周期上讲,一些企业提供了一些数据,有些项目可以缩短工期1/3,另外因为企业、工程项目、所在地客观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别,总体上材料、水泥、水、木材消耗等方面都能够明显节约。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庆向表示:“工厂化的装配式建造方式,是弥补现阶段建筑业高技能劳动力短缺的有效途径。通过工厂预制和现场装配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不但缩短了建造周期,而且减少了对手工劳动和劳动技能的依赖,这是中国建筑行业施工工艺的一大进步。”

而在谈及国务院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意义时,房地产问题研究专家韩世同认为,这将对中国建造业产生十分有益的影响。中国建筑业体量非常大,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帮助中国建筑业在节能、效率以及环保等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

“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刘东卫表示。

装配式建筑在各地的实践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逐步热了起来,全国各地出台很多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特别是最近这两年中建和中铁这些大的央企强势进入装配式建筑领域,还有万科这样的大型房企在各地积极实践,使这两年装配式建筑成为房地产和建筑业的热点。装配式建筑从技术层面看,这几年已经很成熟,尤其是2014年相关国家规范在全国推出,使这项工作有了基础,北京、上海和深圳、辽宁都出台了自己的标准。只是过去把这项工作称为住宅产业化,现在改了名字,住宅产业化基地也改成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住建部也在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的试点城市。

北京发展装配式建筑,实际上是以2010年发的125号文《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为起点的。2014年北京市政府315号文,在保障性住房中全面推进住宅产业化建设;2015年,北京市要求在保障性住房中,全面实施全装修交房,开了全国的先河。北京在全国率先实施面积奖励政策,到2015年底累计的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工程奖励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通州的马驹桥项目,地上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全部采用了装配式建筑。北京市还开展了钢结构的试点,在内装工业化方面也做了很多试点,在农村低层建筑中,包括北新房屋也有技术试点。

北京在十二五期间编制八本与装配式建筑相关的地方标准,同时也起草《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北京在十三五期间,将响应国家的号召,从民用建筑到保障性住房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鼓励采用装配式装修。在新立项的政府投资新建建筑中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其中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原则上采用钢结构建筑。

北京市推行装配式建筑主要的工作措施:一是加大项目落实力度。以土地供应为抓手,在规划审批和土地供应项目立项,施工图审查和施工许可,工程验收,竣工备案环节强化监督和指导,确保装配式项目的落实。二是创新建设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部品生产监督管理,工程分包管理,质量安全监管,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制度。三是强化生产的配套能力。培育一批技术先进,专业配套,管理规范的骨干企业,建设一批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建筑部品生产基地。四是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学校、医院优先采用装配式建筑。五是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建立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标准,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六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技术集成创新,开展互联网+建筑行动,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各方面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推广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六是加快人才队伍培养教育和培训。

上海市在2014年就制定了《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若干意见》(简称《上海意见》),并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开始推广装配式建筑。《上海意见》提出了上海市推行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目标:“其住宅单体预制装配率(墙体、梁柱、楼板、楼梯、阳台等住宅结构中预制构件所占的比重)应不低于 15%(其中外环线以内区域的项目应不低于25%),住宅外墙采用预制墙体或叠合墙体的面积应不低于50%,并宜采用预制夹芯保温墙体。本市装配式商业、办公建筑为混凝土结构的,其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应不低于装配式住宅预制装配率,建筑外墙、梁柱、楼板等混凝土主要构件宜采用预制方式。”“2013年下半年,各区(县)政府应在本区域住宅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建筑面积不少于20%的装配式住宅,2014年应不少于25%,2015年应不少于30%。”同时《上海意见》还指出:“凡符合本市建筑节能项目专项扶持办法有关规定的装配式建筑,可申请建筑节能专项扶持资金。”

对比传统建筑方式,用机械化方式建设房子,究竟有哪些好处?近几年装配式在中国各地的实践,正在给出答案。

数据显示,工业化方式不仅可以使工期缩短50%以上,减少建筑垃圾80%以上,还可减少90%以上的外墙渗漏事件。因此,杭州市建委直接把这种新型建筑工业化称为:是“改革”更是“革命”。

“更快、更安全、更健康、质量更好、成本更可控。”浙江省杭州市三墩北地块经济适用房工程项目负责人用这五个“更”做出总结。

“传统建筑常出现的渗漏、空鼓、开裂等质量顽疾,装配式建筑都可以避免。而预制构件生产过程,节水节能达20%左右,减少了建筑垃圾、扬尘、污水、噪音,将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的破坏降到了最低。”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道。

同样实现“低能耗、低污染、高质量”的,还有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的“名流世家”在建小区。据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吴俊雄介绍,该装配式项目已取得二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抹灰、浇筑等湿作业大大减少。

钢筋混凝土建筑可以变身“拼插住宅”,整栋房子可以在工厂流水线上“生产”。近几年,装配式建筑正在全国各地加快兴起。

据悉,湖北省武汉市从去年开始试点推广装配式建筑,计划到明年完成新开工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比例不低于20%。

而在辽宁省,位于沈阳市铁西区赞工街10号的工人新村三期项目已竣工。这个保障房项目使用了上海宝钢钢结构技术,这在东北地区还是首次。

日前召开的广东省城市工作会议则指出,要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到2025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提升城市建筑水平和建设水平。

而在江苏,也有诸多实践。“该地块要求装配式建筑面积的比例为100%,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不低于30%。”今年6月中旬,南京市国土部门2016年第05号土地出让公告,出让的10幅地块有6幅标注这一特殊出让条件。“装配式建筑”首次强制写进土地出让合同,并于7月8日面向房企拍卖。

装配式建筑此前在南京已有试水,南京万科上坊保障房是“首吃螃蟹者”。随后,南京万科又在其部分商品房项目中采用这一新型造房方式,预制率分别达65%、15%。今年,新城地产在其仙林湖项目香悦澜山的建造中,也尝试采用预制装配式手法。

自今年以来,各地方也先后出台了很多推进装配式发展的政策,如:浙江省在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进程中,高度重视政策扶持和立法保障,目前已完成《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的立法工作,并于2016年5月1日正式实施;南京在土地出让时强制要求采用“装配式建筑”;河北加大对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支持,对购买建筑产业化项目或全装修住房且属于首套普通商品住房的家庭,按照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积极给予支持;上海市研究出台了针对装配式建筑的奖励、补贴政策,单个项目最高补贴1000万元;重庆市则要求单体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将全面应用“钢结构”。

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和普及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苏蕴山指出: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有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一些在建造技术和示范工程的经验,但进展还是比较缓慢,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的比例也不高。目前行业上有一个粗略的统计,大概在5%左右。从市场占有率来说,装配式建筑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应该说和国外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目前装配式建筑市场占有率不高的原因,业内分析人士是这样认为的:

“主要是装配式建筑的规模效应、带动效应尚未形成,建设成本高,钢结构、全装修、整体厨卫等建筑部品和配套产品应用相对滞后。”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化管理办公室主任居理宏认为。

“现在的困难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成本,二是税负。”亚泰集团沈阳现代建筑工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郑勇分析道。由于应用规模相对较小,企业产能不能充分释放,成本居高不下。“目前我们每立方米价格在3600元,比房地产开发商使用传统的现场浇筑方法高10%左右。在现场施工,企业只有一个建安税大概3%左右,而在车间当作工业半成品来生产,我们必须缴纳17%的增值税,这就造成了重复收税。以1000万元的货计算,我们要多交八九十万元的税。”

这或许意味着,要推动这一市场的发展,需要在政策层面进行调整,对市场进行有效培育。

一些参与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深圳丝科环境科技集团董事长刘韬认为,政府应当扮演制定标准的角色,并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可以通过调整税收等方式,鼓励更多企业参与进来,扩大优质供给。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周天勇则提醒说,装配式建筑的推动,需考虑观念、流程以及规模等各方面的因素。他认为,首先,建筑队伍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和熟悉程度有待提高;其次,发展装配式建筑定位的消费层需要明确;第三,地方政府在发展装配式建筑时,从顶层设计到监管落实,都需要根据本地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尽管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尚处起步阶段,但分析人士很看好这一新兴事物的未来。

在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专业学位学院院长牛占文看来,使“房子部件”在流水线上流动起来,形成“搭积木式”建造房子的过程,是精益管理模式与建筑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物。

住建部总工陈宜明认为,发展装配式建筑需要解决如下问题:

一是要培育市场需求。现在的工程量很大,但是业主或者开发单位自己愿意主动采用装配式建筑这种方式来建造的意愿还不是很强烈,因此需要培育市场的需求。

二是要保障市场的供给。用装配式方式来建造,从行业内部的生产、构配件的供应,能不能满足需要,这也是一个问题。所以,一方面要培养需求,一方面要保障供给。

三是现场的施工人员要掌握相关技能。这既是推动市场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所以,从市场供需、企业能力、施工人员操作技能上,目前还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陈总说: 目前,发展装配式建筑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现在社会上投入使用和在建的一些工程,已经有一部分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建造,这些建筑分布在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分布在其他一些区域,我觉得对发展装配式建筑建造的项目也有很好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在我们调研的过程当中,装配式建筑由于生产过程的变化和调整,比如说原来都是在一个现场工地进行施工,现在分出来了,有一部分到工厂施工,有些直接成本是增加了,但调研发现,如果企业管理规范,有一支自己的建筑工人队伍,掌握了良好的技能,由此产生的一些成本,完全可以在企业内部消化。当然,它承接的工程也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加上企业的规范管理和有一支比较过硬的工人队伍,完全能够在企业内部化解生产过程变更带来的影响。

苏蕴山司长强调: 《意见》提出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因地制宜。因地制宜也体现在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体系上,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但是在发展上应该有所侧重,要根据产业基础、技术条件来决定。从推进工作角度来说,也不能一刀切、一哄而上。提出这样三个地区的划分,主要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基础,包括它的现实条件。从规模上看,三大城市群,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加在一起,建筑业总产值占一半左右。三大城市群都在东部地区,现实条件比较好,如果能够先行起步,全面推进,带动宣传装配式建筑发展,作用是非常大的。再加上其他鼓励推进地区,完成的十年达到30%的目标,从总量上是能够实现的。

据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化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岩介绍,现代建筑产业不仅是装配房子,还包括市政基础设施标准化、产业化工程施工等,不仅涵盖钢材、陶瓷等建材领域,还包括集成式墙体(幕墙)、电梯制造、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等多个产业,也将带来相关行业的巨大变革。

试想如果完成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的目标,那么装配式建筑将逐渐成为主流的建筑建造方式,随之其成本也会越来越低,其优势也将更加凸显,相信在装配式建筑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公众对于它的认识也会越来越多,最后成为市场的首要选择。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1671-3362(2016)11-0020-04

参考文献

第7篇: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的核心范文

主席台就座的领导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克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处长何任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处长林乐彬,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邵武,沈阳市副市长于振明,住建部原总工、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王铁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郝际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吕凡,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秘书长刘哲,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窦力威,全军工程建设协会处长廖英南,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处处长王俊禄,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企业处处长何永良,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隋明悦,沈阳市建筑现代产业化管理办公室主任居理宏。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会长、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俊斌,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会长单位、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裘建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建筑钢结构分会会长党保卫,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明贵博士。出席会议的还有台湾钢结构协会秘书长彭朋畿,江苏省钢结构和混凝土协会常务副会长曹平周,浙江省钢结构协会书记楼冰,上海金属结构行业协会秘书长陈荣林,辽宁省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于东云、秘书长周玉萍、陈明,天津市钢结构协会会长陈志华教授,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分会副会长、钢结构信息化与现代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河南省钢结构协会秘书长、华北水利大学魏群教授,澳门建筑业协会秘书长彭耀光,湖北省建筑业协会秘书长佟海鸥,福建省建筑业协会金属结构设备建材分会秘书长林惠闽,湖南省钢结构行业协会会长曾勇,广西省建筑业联合会会长黄大友,广东省钢结构协会会长王仕统,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建设协会会长徐俊平,山西省钢结构协会会长李海旺,以及会议的VIP赞助商辽宁龙士达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陈鹏飞董事长和中建钢构有限公司的戴立先总工程师及会承办单位沈阳三新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洪长禧。会议由建筑钢结构分会副会长董春主持。

沈阳三新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洪长禧为大会致辞:我代表沈阳三新向今天出席会议的来宾表示欢迎,向大会的召会致以热烈的祝贺。三新集团能够承办如此盛大的会议,感到十分荣幸,我祝愿大家能在这里结识更多的朋友,建立更深的友谊,为我国建筑钢结构行业的发展献言建策、添砖加瓦,为自身企业的发展,突破思想、集思广议,相信大家一定会不虚此行,此次行业大会的召开必将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沈阳市副市长于振明为大会致辞:我代表沈阳市政府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在人类数千年的发展史上,建筑结构经历了木质、砖石、钢筋水泥之后,目前已经进入了钢结构独领的新时代,钢结构拥有诸多优点,沈阳市作为国家装配式基地,一定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及钢结构的技术发展,将其作为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举措,我市也被住建部确立为全国首个住宅产业化示范城市,我将以举办年会为契机,继续抓好钢结构的应用推广和技术创新,为沈阳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撑,本次大会在沈阳召开是对沈阳现代建筑产业的一次检验和考核,也为我们提供了向全国同行学习的平台,最后预祝本次大会成功。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窦力威为大会致辞:很高兴参加本次大会,我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相信大会一定会对钢结构今后的发展取得有力的推进作用,中国钢铁工业的产品占全世界一半以上,而且其中一半与建筑有关,近年来钢铁行业大力去产能,我们密切的关注着下游产业链,我们致力于推进建筑用钢的升级,为钢结构行业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努力与钢结构产业融为一体,完成中国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未来中国钢铁将会有更大的成就,这也是我们为中国钢结构行业提供服务的最好时机。

台湾钢结构协会秘书长彭朋畿为大会致辞:我已多次参加钢结构行业大会,对大会的专业性有深度认识,在此祝愿大会取得圆满成功。钢结构具有结构轻、强度高等优点,使得建筑主体有十分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建筑主体90%可以用于回收,长远来看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希望大家共同发展钢结构市场,将钢结构推向新纪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处长林乐彬为大会致辞:受领导委托,我仅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对此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大力发展钢结构不仅可以提供安全、舒适、环保的产品,充分体现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而且可以化解钢铁产业过剩矛盾,有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的要求,促进行业的结构调整,意义重大。钢结构作为装配式的主要形式之一,提升空间巨大,我司批准了43家钢结构总承包试点企业,截止到2016年底,完成和在建钢结构主体工程有326个,合同额461亿,总建筑面积1724万平方米。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作为与钢结构企业联系最为紧密的行业协会,参与政策制定、开展行业调研,反应行业诉求、推行行业试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希望协会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处长何任飞为大会致辞:我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对于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钢结构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因为党中央已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指令,去年国务院的政策工作报告和今年“钢铁、煤炭行业化解产业过剩工作方案”都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去年9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装配式发展问题,会后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2016年是钢结构行业发展的转折点,2016年装配式建筑相比于2015年增长了57%,作为装配式建筑三大结构体系之一,钢结构是发展重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钢结构建筑还有很大差距,国外混凝土建筑比例很小,与我国刚好相反,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给了我们借鉴,如何提高钢结构建筑的应用比例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我们发展钢结构并不是因为混凝土建筑不好,而是混凝土发展面临一些问题,比如石灰石储量大概还有960亿吨,作为水泥的主要生产原料,按目前每年20多亿吨的速度,大概只能支撑30年,而且再生利用率低,会形成大量建筑垃圾。未来发展钢结构需要提高社会对于钢结构的认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为大会致辞:非常高兴参加本次会议,我代表科技与产业化促进中心祝愿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从全国来看,钢结构住宅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第一我们要研究什么样的建筑类型合适做钢结构,我们的适用性研究相对不足;第二性能是否完美,我们在推进钢结构过程大部分是重结构重功能、重安全轻性能。我们现在再发展钢结构不能重复十年前遇到的通用问题,希望通过新一轮的研发,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这些质量隐患;第三是材料与钢结构结合的问题,我们在做钢结构评审时发现,还存在大量湿作业,比如楼板现浇的情况,不符合我们系统化工业化的理念;第四是设计、生产、施工环节割裂,设计师要把关生产、施工,才能良好的实现设计意图;第五是一体化设计不足,特别是室内装修,很多都是传统装修企业,对钢结构缺乏了解,全装修也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要素之一;第六是钢结构住宅需要制造业、施工业、设计业跨界合作,带来新的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我们要以钢结构建筑的思维,要以人为本,建好钢结构住宅。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为大会致辞(全文另发):今天,我们齐聚沈阳,在这里召开2017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共商装配式钢结构产业的发展。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对各位领导、嘉宾、企业家、专家代表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协会各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近年来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发展装配式建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顶层设计和产业政策的有力推动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体系,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住宅领域的应用还没有占到应有份额,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我国处于初级阶段,其发展还面临较多问题,如存在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产业链还不健全、建筑师参与程度较低、建筑工人素质整体偏低、围护体系质量不高、对钢结构住宅防火防腐存在认识误区等问题。但从社会综合效益分析以及改善住宅品质、提高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水平、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对熟练劳动力依赖、建筑垃圾的处理等潜在价值来看,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贯彻落实政策,依靠专家的技术支撑,形成a业链协同环境,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加强企业监督,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倡导行业诚信经营、引导企业匠心建造,完善评价体系建设。协会将从专业的角度,发挥专家团队的资源,用科学求真的态度、客观真实的数据,进行科学严谨的评价,展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优势和魅力,让消费者放心使用。

辽宁省住建厅副厅长邵武为大会致辞:我非常高兴参加本次大会,本次大会在沈阳召开是全国钢结构行业的一件大事,是辽宁钢结构行业的一件喜事。我代表辽宁省住建厅对此次大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中央政府对于发展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出台了相关文件,给出了明确发展目标,辽宁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钢结构建筑是绿色建筑,工业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对环境破坏小,可以回收利用。近年来虽然钢结构发展快,但在建筑中所占比例仍然较低,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国钢铁产量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位,有着发展钢结构的良好基础,辽宁钢铁产业十分雄厚,发展钢结构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钢结构企业,通过本次大会的召开,相信对辽宁省钢结构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帮助。

随后,会议进入到了主旨报告环节,主旨报告由天津钢结构协会会长陈志华主持。

住建部原总工、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王铁宏为大会作主旨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动态”。王会长首先指出,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十分突出,2016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9.36万亿,占GDP的26%,从业者超过5180万,是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他还提出,建筑业要推行装配化、信息化、标准化、绿色化、设计施工一体化,还要探讨国际化和资本化。在讲座中,王会长从建筑产业的概念讲起,并着重分析了为什么要发展工厂化装配式建筑、推广设计施工一体化,图文并茂展示目前3种工厂化装配式建筑的模式,提出BIM技术是建筑产业信息化的重要抓手、建筑产业标准化已有成效、牢牢抓住绿色发展理念等观点。

建筑钢结构分会会长党保卫作行业报告。党会长的工作报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2016年我国钢结构建筑行业发展现状,二是协会的工作报告。在报告中,党会长首先介绍了在过去一年国家出台的行业的经济技术政策,在过去一年里宏观经济政策密集出台,行业标准规范得到了逐步完善与提高。目前钢结构企业大致分三类:纯加工类或基本以加工为主的,包括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纯安装/现场管理类的,包括大部分的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钢结构资质为非主项资质的),如中建、中铁、中交、中水等集团公司的企业;集研发、设计、生产、检测、安装等钢结构全产业链一体化的,包括部分的钢结构大型和大部分特大型企业。钢结构完成产能5万吨以上骨干企业数量总数自2015年起超过50家。2016年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6.4亿平方米;房屋新开工面积16692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06128万平方米;建筑业总产值达193567亿元,比上年增长7.1%;与2015年增长2.3%相比,中国建筑业正走出低迷慢慢回暖。目前钢结构行业发展呈现许多新特点:1.推进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与钢结构住宅发展;2.总承包试点效果显现,实践了钢结构建筑“设计、制造、装配的一体化”;3.积极投入城镇化建设、供给侧改革,新业务领域有重大突破;4.创新能力增强,科技与信息化建设成果丰硕;5.积极践行“一带一路”,海外发展平稳有序。最后,党会长对建筑钢结构分会过去一年的工作作了总结,并汇报了接下来一年的工作计划。

大会还举行了颁奖仪式,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副会长胡育科主持颁发,江苏省钢结构和混凝土协会常务副会长曹平周教授;沈阳三新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洪长禧;辽宁省钢结构协会秘书长周玉萍、陈明;河南省钢结构协会秘书长、华北水利大学魏群教授;澳门建筑业协会秘书长彭耀光;福建省建筑业协会金属结构设备建材分会秘书长林惠闽;北京钢结构协会会长胡勇;广东省钢结构协会会长王仕统;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明贵博士作为颁奖嘉宾为获奖企业颁奖。

本届年会中,组委会揭晓了“第十二届第二批中国钢结构金奖”工程奖(名单另发),本次的获奖奖项是从2016年全国申报金奖的220个项目中选出的,最终进入现场核查工作的有136个项目。金奖评审分成4个组进行,组织专家750多人次,核查项目的建筑面积达到了1700万平方米,占2016年全国房屋竣工面积的16%。本次评审按照高层、跨度、轻钢、网架、桥梁住宅及特殊等六类结构特点分组进行,约12.5%的工程项目没有通过评审。整体淘汰率达到45.9%。武汉中心项目荣获本批唯一的“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明贵博士宣读《关于授予武汉中心大厦、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江苏大剧院等钢结构工程为中国钢结构金奖的决定》。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秘书长刘哲宣读《关于分布2016年度中国钢结构金奖杰出工程大奖》的公告(名单另发)。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会长、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俊斌宣读《关于对授予2016年中国钢结构行业诚信企业称号的通报》文件。

江苏省钢结构和混凝土协会常务副会长曹平周教授宣读《关于2016年度对钢结构建筑行业竞争力榜单的通报》。

北京钢结构协会会长胡勇宣读《关于表彰全国钢结构行业双百企业的通报》。

辽宁省钢结构协会副秘书长周玉萍宣读《关于2016年度中国建筑金属屋(墙)面行业企业竞争力的通报》。

会议最后,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研究确定下一届承办单位为山东雅百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建筑钢结构分会会长党保卫,山东雅百特股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庭,沈阳三新实业有限公司洪长缟咸举行会旗交接仪式。

大会期间,主办方还举行了新闻会,会议由建筑钢结构分会副会长胡育科主持。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春祥、中建钢构的总工戴立先、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俊斌、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裘建华、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方鸿强、沈阳三新实业董事长于东云出席了会,并接受记者提问。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建设报、科技日报、中国冶金报、建筑时报、中华建筑报、中国房地产报、第一财经及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凤凰网、网易沈阳频道、东北新闻网等媒体记者参加了新闻会。

此次2017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胜利召开,在建设主管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辽宁省、沈阳市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帮助,主办方不仅为参会嘉宾推出了钢结构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交流会和“一带一路”成果与项目推介,给钢结构行业带来了最前沿的技术成果和商机,更是特别邀请到了多位院士参与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峰论坛”当中,并针对钢结构及装配式建筑领域中的前沿技术、新型工法,热点问题等内容进行热烈讨论。更是吸引了来自港、澳、台、日本协会以及军民融合、部队工程建设协会及各大设计院的积极参与。

本届大会期间,适逢第六届中国(沈阳)国际现代建筑产业博览会隆重举行之际,这也是全国首个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后的一次国际现代建筑产业盛会。本届展会突出国际性、科技性和专业性,设立“装配式建筑样板房;预制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现代建筑节能、新型建材;暖通空调及新能源设备;集成房屋、门窗幕墙;全装修、绿色装饰材料;别墅设施、楼梯护栏、户外家具;现代建筑装备;房地产、现代建筑技术与服务”九大展区,预计展出面积60000平方米,展位数量3000个。为大力推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系统展示钢结构行业及配套产业发展,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首届中国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及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同时展出,这次展会集合了钢结构龙头企业成就展、钢结构住宅、建筑金属屋(墙)面板、新型绿色墙材技术与产品、国际住宅技术与产品、内装工业化、整体家居厨卫、钢结构建筑配套产品(紧固件、焊接设备、涂料等)、智能制造技术及产品(BIM技术软件等)。展出面积达到13000平方米,600多个展位,吸引了来自全国近百家企业参展,专业观展观众超过3万人次。

第8篇: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 预制楼梯 施工技术

致谢语:本文写作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公司方燎原同志的全程指导,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1.工程概况:海西金谷广场工程,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环岛干道东侧,塔埔路南侧,半屏山路西侧,台北路北侧。地上部分由T1、T2、T3、T4四栋塔楼和Q1、Q2两栋裙楼组合而成,塔楼层数14~32层,裙楼3层,建筑总高度为24m~152.35m,地下室2层,半地下室1层,其中半地下室为金融办公、停车库、发电机房、变配电室等,地下一层为停车库、设备用房,地下二层平时为停车库、设备用房,战时局部转换为人防地下室,总建筑面积:409158.254m2 ,其中半地下室建筑面积:48725.537m2 地下室建筑面积:111937.749m2 地上建筑面积:248494.968m2。T1、T3、T4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T2为框架-核心筒结构,裙房为框架结构。本次试点的为T1塔楼1#楼梯的11-16层、20-29层的梯板,每层2件,14层,共计28件。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楼梯板厚度130,放置在现浇休息平台L型梁上,搭接长度200mm,上端采用固定铰支座,下端采用滑动铰支座,做浆厚度20mm,立缝采用CGM灌浆料塞密实。

预制楼梯具体规格表:

2.预制楼梯构件设计: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装配式结构技术规程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15G310-1,总体设计为休息平台及梯梁现浇,梯段在地面预制,梯段与平台梁的连接采用销轴连接。梯段吊装在本层两个休息平台(含梯梁)混凝土浇筑、养护后进行,结构每上去一层吊装两跑楼梯板。目前为试点阶段,为减少施工的难度,梯段预制不考虑清水混凝土面,需与平台做二次装修。

3.施工方法

3.1工序

梯段吊装应在本层两个休息平台(含梯梁)混凝土浇筑、养护后进行,结构每上去一层吊装两跑楼梯板。

3.2流程

熟悉图纸划出控制线复核楼梯板起吊楼梯板就位校正连接固定隐检验收成品保护。

控制线:在平台上划出安装位置(左右、前后控制线),并根据休息平成面标高,在墙面上划出标高控制线;

复核:对各控制线进行复核;

起吊:采用吊装专用扁担与楼梯板预埋环连接,起吊楼梯段;

就位:按照编号在设计位置就位。就位时,先找好楼梯板的平面控制线,再缓缓下降吊装就位;

校正:基本就位后再用撬棍微调楼梯板,直到位置正确,搁置平实。安装楼梯时,应特别注意 标 高正确,下口用砂浆或流动性较好的灌浆料填实,校正后再脱钩;

连接固定:将平台上的预埋螺杆套入楼梯板前端预留孔后用灌浆料填实

成品保护:楼梯安装后,应及时将踏步面加以保护,避免将踏步棱角损坏。

3.3吊装准备

3.3.1预埋吊环

预制楼梯吊装采用预埋4个?20吊环,。详细做法见下图:

3.3.2起吊角度确定

为便于安装,预制楼梯起吊时,角度略大于梯段自然倾斜角度吊装(自然倾斜角度31.85°,起吊时倾斜角度为33°)。

吊装示意图

3.3.3安装时间确定

在两层墙体及休息平台混凝土浇筑完成且墙体拆模后,吊装下层预制楼梯踏步板。

3.4成品保护

由于预制楼梯为成品楼梯,安装后需经历结构、装修两部分施工,因此成品楼梯的保护至关重要。预制楼梯吊装前将保护护角准备到位,吊装完毕后立即对楼梯进行保护。

4.施工临时爬梯的搭设

由于预制楼梯安装比结构楼层施工慢一层,故在吊装安装完一层预制楼梯后安装一层临时爬梯供施工人员施工使用,临时爬梯采用整体式可重复利用的钢楼梯,由塔吊整体吊装至操作层搭设好的钢管上,详细做法见下图:

临时爬梯示意图

6.工业化施工的成效

1、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在工业化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对其物耗、能耗进行了统计,并与传统建造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模板节省了70%,龙骨节省了50%,工厂化施工减少了钢筋废料的产生,减少了养护用水和现浇混凝土泵车及罐车冲洗用水,由于工业化项目涉及较多的构件吊装,施工耗电量没有显著地降低,综合来看,工业化住宅项目与传统住宅项目相比,资源消耗方面的优势显著。

2、施工效率提升

在施工过程中,就传统建造方式的2#楼梯与工业化建造方式的1#楼梯进行了工期对比,预制楼梯与传统现浇楼梯施工用时相比,效率提升约87%,效果显著。

3、减少对环境影响

构件工厂化,减少了现场混凝土浇筑,降低了垃圾的产生,减少了混凝土车辆及设备的清洗,降低废水的产生。工业化作业的实施,减少了现场操作工艺,降低了施工噪音的产生。

4、质量提升效果明显

预制构件采用蒸养方式,保证了混凝土强度,确保了结构工程质量。

预制构件安装便捷,减少了现场施工量,减少了手工作业,有效降低了由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造成的质量通病产生。预制构件观感好,精度高,减少了结构的修理,对装修提供了便利条件,避免了装修材料的浪费。

参考文献: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15G310-1

厦门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厦门市新型建筑工业化实施方案

第9篇: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建筑配电与照明;工程化;实训装置;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5-0059-02

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工作是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而实践则是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科学的设计和实施专业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重视实践,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要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对高职实践尤其是校内实训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加强和完善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彰显办学特色、提高实践质量,本文设计和制作了建筑配电和照明“工程化”实训装置。

1 建筑配电与照明“工程化”实训装置的内涵和设计

基本原则

1.1 设计内涵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是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建筑高低压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方案设计、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识读建筑电气平面图。系统图、施工图,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具有进行低压供配电及照明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能力。

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施工任务特点并兼顾建筑实体环境的多元性、复合性,技术性要素等,形成了“工程化”实训装置的设计思路。

“工程化”实训是依据工程实践进行实践设计,将知识和技能重新进行整合和序化,构建真实情景的环境,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真实职业活动从方案设计、系统配置、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改造到施工工程管理等完整的项目内容进行构建。通过解析职业能力要素并全部融入工程训练,以实训装置为载体进行人才培养。

1.2 设计基本原则

在设计原则方面,从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可观瞻性等方面考虑,对建筑配电与照明“工程化”实训装置进行设计与实现。

①实用性。按照能力为本并满足实训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设计,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低压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系统的识图、设计及施工。包含识读建筑电气图纸目录、设计说明、图例、平面图、系统图、施工图;熟悉建筑电气设计常用规范;设计建筑照明系统,包含设计照度、选择照明方式、选择光源和灯具、合理布置灯具、照度计算;确定低压配电系统,选择配电箱、电能表、开关、插座、导线截面和型号以及敷设方式、穿管管径的选择和安装;安全接地等项目的训练。

②安全性。由于在实训的过程中需要模拟建筑配电与照明的施工过程,学生实训过程中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因此必须保证装置整体的安全性。

③经济性。为了尽量减少投资,结合实训室的环境要求,选择使用性价比高、易维护、现场情境既具备工程化同时兼顾可重复操作性的材料进行设计和制作。

④可观瞻性。学生更愿意在安全舒适的良好环境中的参与实训,因此,加强实训装置的客观瞻性设计,使其美观、整洁,具备工程任务解决环境。

2 建筑配电与照明“工程化”实训装置的设计方案

2.1 实训装置设计方案

实训环境分为办公区和施工区。建筑配电与照明“工程化”实训室平面图如图1所示,实际实训场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办公区每单元由办公方桌、一体化电脑、凳组成,每个办公单元可供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和学习,设置讨论单元,所有电脑联网运行,可接受教师主机广播、查阅资料和接受工作任务。办公区提供可供角色扮演的施工现场办公环境,办公区兼设计和施工技术准备区。在办公区提供计算机辅助设计软硬件平台,提供设计参考资料,满足建筑配电计算、照明计算、设备和器材的选型和配置、制图和设计文档制作,提供工艺流程、规范等技术文件。即在办公区可以完成技术图纸识读和技术交底、二次深化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准备、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工程化工作。

施工区为金属结构仿真建筑房屋,采用金属网孔板与铝合金支架组合房屋模型,如图2所示。房屋墙面、屋顶采用金属网孔板制成,如图3所示。金属网孔板配合实用新型专利产品“方形塑料钉”如图4所示。形成电气设备与管线可重复安装面,实现建筑配电与照明系统施工的作业空间。在房屋模型内可安装插座、线槽、线管、灯具、配电箱等电气设备和部件。在施工区完成施工材料、工具、人员组织与调度、建筑配电与照明控制线路安装、设备故障分析和检修、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与环境管理、项目质量验收等工程化工作。配置电脑桌、一体化电脑、投影机设备。

这种针对建筑配电与照明实训项目从设计到施工以及验收全过程“工程化”实践教学设计,可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2 实训设计方案

2.2.1 实施过程

①学生按照任务要求,以小组团队、分工合作进行工作任务的解读。

②查找技术规范和图纸资料,进行工程设计,制定工作方案,确定施工技术。

③领取工具和器材并完成施工训练任务。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教材、网络、实训设备、专业规范等各种资源完成项目任务,掌握任务中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拓展问题。最终的学习成果包括各项技术图纸、各项施工技术方案文本、施工组织和管理文本、质量目标、成本控制、安全管理措施、项目验收报告等文本以及工程的施工现场和调试成果。

2.2.2 设计特色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岗位,这就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具备核心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还需一定的社会职业能力,例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执行能力等等,“工程化”实训装置能够最大可能地训练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建筑配电和照明“工程化”实训装置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角色进行转换,从“教师”变为“导师”,是从“授”转变成“导”,即进行引导、指导、诱导、辅导和教导。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按照由易到难、局部到整体的认知规律排列任务顺序。通过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技术应用能力。实训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把握好指导的尺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创新。

学生在这样“工程化”的实践学习环境中,个性定制和规划自己的职业成长兴趣和志向,选择性的定位自己在任务中的角色,比如团队的组织者、工程任务的设计师、造价员、施工技术员、施工监理、甲方验收代表等,实现了职业岗位的能力训练,进而达到培养目标。

3 结 语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应用,建筑配电与照明“工程化”实训装置在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程化”实训装置的设计理念也为同类专业的实践改革提供了参考,而进一步优化过程、完成配套实训教材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伍波,邓治宇.高职自动化专业工程化综合实训装置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4,(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