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温室气体现状范文

温室气体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温室气体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温室气体现状

第1篇:温室气体现状范文

【关键词】空调设计;环境温湿度

1收藏室内环境温湿度的设定

温湿度对纸质文献材料的影响:温湿度对纸质文献材料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之分。直接影响主要指温湿度对纸质本身产生的直接损害.如纸质强度变化、变形、老化,字迹扩散等;间接影响主要指一定的温湿度会促进发光、酸性、有害气体等外界因素对纸质文献的损害,以及虫蛀、霉变的发生等。

据《图书馆古籍文献保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一文介绍,在温度为15℃,相对湿度为50%的环境中,古籍文献可保存600年左右。并且,古籍文献纸张的寿命随着保存温度的提高而降低。温度越高,纸张的老化速度越快,纸张变脆、开裂、皱缩,耐折度下降。温度越低,纸张的老化变质速度越慢。不稳定的温度对纸张的损坏更大。在温度超过常温10℃时,古籍文献纸张的酸碱杂质产生的破坏作用会增加3倍,而随着温度的降低,纸张的寿命则会延长,温度每降低10℃,纸张的寿命会延长2-3倍。据此,该文献认为,保存古籍文献的室温应控制在14℃-18℃。

因为纸张具有吸湿性,含有一定水分的纸张才具有柔韧性。纸张的理想含水量为7%。当低于这个比例时,纸张就会逐渐变得酥脆、变形以致断裂。而当含水量高于这个数值时,也会导致纸张内部结构的破坏或腐蚀和微生物滋生以致霉变。因此,该文认为古籍文献书库的室温应控制在16℃(冬季)-22℃(夏季),相对湿度控制在45%(冬季)-60%(夏季),并且日温差应≤2℃和湿度差≤5%。

综上所述,在家居条件下的文献、古字画等收藏品的适宜的空间环境温、湿度条件宜按照前述之16℃(冬季)-22℃(夏季),相对湿度控制在45%(冬季)-60%(夏季),并且室内温度变化的日温差应按照≤2℃和湿度差≤5%进行设计、配置和控制。表现在图表上的室内状态控制区间为下图所示:

2室外环境设计参考参数(以广州为例)

根据分析1999年广州全年的逐时气象参数:

该年冬季最低室外干球温度为4.7℃,与之对应之相对湿度为94%、空气含湿量4.8g/kg,出现时间为2月1日3时;

该年夏季最高室外干球温度为36.6℃,与之对应之相对湿度为55%、空气含湿量21.97g/kg,出现时间为8月30日14时;

该年室外空气含湿量最低为2.74g/kg,出现于12月7日8时,对应的室外干球温度为12.2℃,相对湿度为31%;

该年室外空气最高含湿量为27.17g/kg,出现于8月10日10时,对应的室外干球温度为30.7℃、相对湿度为95%;

由此,可划定空调设计室外极限条件下的温、湿环境区间范围如下图:

3将上述1、2两个图形在i-d图中叠加,如下图所示:

由两条等温线AB、DE和两条等含湿量线AD、BC及一条φ=100%的等相对湿度线所围闭的范围ABCDE即为广州地区四季极端室外环境温湿度条件;

而由两条等温线ab、cd和两条等相对湿度线ac、bd所围闭的范围abcd则为保护室内收纳的珍贵文献、字画等收藏品所需达到的室内温湿度环境条件。

4下面,就处于abcd所围闭区间范围外的环境温湿度条件时,所需采取的空调对策进行探讨:

4.1当环境状态位于cab连线正上方区域时,只需通过进行简单的降温处理即可使环境状态参数落到abcd区域。

4.2当环境状态点位于cdb连线正下方区域时,只需通过进行简单的升温处理即可使环境状态参数落到abcd区域。

4.3当环境状态点位于c点对应的含湿量线左侧时(φ=45%以下),则须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处理,使得室内空气的状态参数回到abcd所围闭区间范围内;

4.4当环境状态点位于b点对应的含湿量线右侧时(φ=60%以上),则须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处理,使得室内空气的状态参数回到abcd所围闭区间范围内。

5从4所述可见:

5.1当环境状态点位于b点对应的含湿量线右侧时,必须启动空调降温除湿后再加热升温才能使得室内空气的状态参数达到abcd所围闭区间范围内;

5.2当环境状态点位于c点对应的含湿量线左侧时,必须配置并加湿设备进行加湿,并且在仅仅通过加湿还不能使得室内空气的状态参数达到abcd所围闭区间范围时,则必须启动空调降温(当加湿后的空气温度仍会高于t=22℃时)或启动空调升温(当加湿后的空气温度仍会低于t=16℃时)。

第2篇:温室气体现状范文

本文主要研究气候环境差异对人们进行室外健身锻炼的影响,为室外健身锻炼提供科学的气候环境因素分析。通过对南北方气候环境差异的分析,研究我国气候环境差异对室外健身器材使用者和器材本身的影响,通过分析确定气候环境因素对室外健身的影响,使室外健身环境更加安全、舒适。

关键词:

室外健身 气候环境 气候差异

中国分类号:G8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08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室外健身不仅可以满足人们锻炼身体的需要,同时还可以满足人们缓解压力的精神需求,所以良好的室外健身环境至关重要。良好的室外健身环境能增加人们锻炼的效率,满足人们对强身健体的追求。本文根据运动锻炼系统中环境系统分类分析人们在使用室外健身器材中所涉及到的气候环境因素。

1 室外健身的发展及趋势

我国室外健身最早始于80年代初,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锻炼需求的增加,在小区和街道旁设立固定的室外体育健身器材逐步增加。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在城市中,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锻炼的意识逐步增强,室外健身器材在小区和休闲广场中渐渐普及。很多早期修建的小区并没有健身器材,现在室外健身器材较为普及,因此将室外健身器材新增加到小区内。在新小区和休闲广场在建造时,室外健身器材基本上都有固定的安放位置。根据相应的空间布局,体现在建造图纸上。

室外健身在国外发展较早,其中西方发达国家室外健身发展最早。德国早在1962年制订金色计划针对国内各阶层体育设施不足的情况进行改善,日本在1972年制订计划以完善社会体育环境,其中以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为重点,英国在1985年制订了社区体育中心发展计划并制定了社区体育的相关标准,美国在1980年对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提出具体规定。西方发达国家的室外健身器材的规划强调与周围的环境相互融合,国外的室外健身器材经过近六十年的历史,其健身器材本身理论和实际建设方面比中国先进。中国和国外的室外健身器材主要差别在于整体布局和管理模式上,发达国家的室外健身器材大多设立在社区体育中心,采用会员模式,跟中国免费的经营模式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对室外健身锻炼尤其重视,使得室外健身的整体发展水平比中国快。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基本目标。意见中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100%。由此可见我国对室外健身的重视以及对室外健身器材制造产业的良好前景。

2 室外健身与气候环境的关系

随着国家对于室外健身重视程度的加深,使得室外健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健身环境作为室外健身的重要因素,显得尤为重要。运动环境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影响锻炼的整体效果。在这个整体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对于室外健身的环境日益重视。跟室外运动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气候环境因素、场地环境因素、声音环境因素等。这几种环境因素是室外健身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气候环境因素对室外健身的影响。(表1)

3 气候环境差异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明显,不同地区的气候有很大的差别,对生活有不同的影响。因此气候环境的变化对人和室外健身器材有较大影响。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长江与黄河之间的秦岭淮河为分界线,这也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分界线往南属南方,往北属北方,南北方差异明显。

我国南北方气温的温差较大,北方地区夏季时间短,温度高且干燥,冬季时间长,温度低,冬夏气温温差较差大。南方地区夏季时间长,温度高且潮湿,冬季时间短,温度较北方温和。我国北方地区纬度高,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北方受冬季风影响较大,因此冬天气温较低,南方地区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因此冬季气温较高。我国夏季时,从东南沿海登陆的夏季风,产生的降水由南向北扩散,南北方在夏季降水量相差较大,南方降水量比北方降水量多,因此气候湿润。我国南方雨季开始于4月结束于10月,北方地区雨季较短,只有7、8月份降水量较多。由此可见我国南北方时候差异很大,因此气候对室外健身和器材的影响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分析南北方气候差异对室外健身者和器材的影响。

4 气候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

气候环境因素可以分为热环境因素和冷环境因素。在室外锻炼的过程中,人在做运动时,如果在炎热的环境中,人体内存储热量过多,会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在炎热的环境下,运动会使血管扩张,末梢血流量增加,可使末梢组织热传导值增加5-6倍。在炎热的状态下,人体的排汗量明显增加,以加快体内热量的散发,出汗的速度是有体内温度和体表温度共同决定的,在剧烈运动过程中,汗液的分泌速度非常快。如果人们居住在温度较高的地区,身体会逐步适应高温的状态,身体对于热应激会产生一定的耐力,长时间锻炼,身体对抗热刺激的稳定性趋于平稳,产生热习服状态。热习服的状态下,人们进行运动时心率比正常状态下变化较少,心搏量逐渐增加。我国南方夏天时,各地区的平均气温较高,人们均处于热习服的状态下,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中央循环血量和排寒能力,并且使身体容纳更多热量同时增加排汗量。在热习服的状态下,过量运动对人的身体是非常有利。若剧烈运动则会使人体对于原先应有的热应激反应产生一定的抑制,产生脱水现象和热疾病。(表2)

在寒冷的环境下进行运动,人体通过代谢、内分泌系统的应激性会使体内产热增加,通过人体自身调节使血管收缩,减少体内热量流失。在低温的状态下,人体的排汗量明显降低,以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发,在剧烈运动过程中,汗液的分泌速度增加,但是由于外度气温较低,导致汗液分泌降低,体内应激性降低,使血管收缩,并且产生寒颤现象。(表3)

在室外进行锻炼的过程中,人在做运动时,如果在冬天北方寒冷的环境中,在进行室外健身时对于抓握类的器械在使用时会影响运动技术的发挥,甚至发生危险。经过对高温和低温状态下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分析发现,当气温过高和过低时,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变化较大,人们在进行室外健身时不能较好地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甚至容易发生危险。在气候寒冷的地区使用时,健身器材较冷,使用者不能直接对其进行使用,需要佩戴手套等防护措施进行使用。

5 气候因素对室外健身器材的影响

5.1 气候因素对器械材料的影响

室外健身器材是在露天环境下使用的健身器材,在南北方气候环境中使用受到温度、湿度和气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由于环境因素对室外健身器材的材料影响较大。现在小区和休闲广场上健身器材制造的材料为金属材料和工程塑料。金属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密度大、绝缘性能差、耐高温、表面易氧化生锈。在器械制造过程中需用大些抛丸设备将器材抛丸除锈两次以上,采用静电粉末喷涂工艺进行制造。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室外,造成的金属腐蚀、结构变形、精度下降和使用寿命减少等变化通常不容易被人们察觉。在温度炎热的地区,健身器材被阳光直接照射使金属器械表面温度过高,影响使用者的正常使用,从而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效率。由于夏天气温炎热且经常处于阴雨天气,表面容易膨胀掉漆,使用掉漆的器材易对人手部产生划伤等危害,所以在室外健身器材材质的选择上要注意防锈,可选择不锈钢等不易上锈的材质。

5.2 气候因素对功能安全的影响

室外健身器材各个零件之间的连接处相对间隙范围在lOmm以内,由于室外健身器材长时间暴露在室外,饱受雨水等恶劣天气的侵袭,使器械受到长时间腐蚀,尤其是器械与地面固定的螺丝和器械各零件的联接处受到的影响最大,会产生器械与地面固定不稳和器械反应灵敏度下降等现象,这些不安全因素,会严重影响室外健身器材的功能,导致使用者在使用室外健身器材时发生安全事故,达不到健身的效果。因此在室外健身器材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对室外健身器材的影响,对于在室外环境中的器械易于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部位,例如零件联接处和固定螺丝等部位设计相应的顶盖,以达到保护的作用,减低室外健身器材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提高室外健身器材的使用年限。

5.3 气候因素对使用年限的影响

室外健身器材的正常使用寿命不低于十年,但是由于常年暴露在户外,导致健身器材受雨水霜降影响,导致现在小区内的室外健身器材的使用寿命不足八年。健身器材在设计时要根据使用地不同的气候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从材料、加工工艺、结构、防护等方面进行分析,使健身器材能够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正常安全地运作,同时应该注意后期维护。器材在使用过后应及时维修,以降低室外健身器材长期在室外风吹雨淋造成的器械损坏,延长健身器材的使用寿命。通过后期维护为使用者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第3篇:温室气体现状范文

【关键词】智能温室 电气工程 设计与实现

温室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形成智能温室,既自动化温室。其以计算机控制为核心,结合各类电动化技术分别由遮阳系统控制阳光照射面积和时间,喷滴灌系统控制湿度,风扇系控制温室温度,移动苗床系统控制栽种面积与密度等多种系统组合。

1 智能温室电气工程现状及问题

1.1 智能温室的现状

我国处于急速发展的阶段,由于改革开放,我国吸收来自外界很多先进的技术,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产业的发展。我国智能温室电气工程利用当代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采集技术等多种电气工程的先进技术共同构建智能温室的各个系统。智能温室的电气工程与农业种植技术相结合现农业产品连续生产并且高产量高品质的目标。

智能温室为农业产品创建良好的生长环境,避免受到季节、温度、湿度等客观条件限制的同时,也避免多种化学污染。随着自动化的不断深化,农业产品的成本不断降低,从而整体提升农业产品的经济效益;当代技术的加入,智能温室通过信息采集系统反应的全面精确的数据信息,加深对智能温室的控制力度和完善其管理体系。

1.2 智能温室的问题

我国近几年的智能温室技术主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由于市场的需求,我国对于智能温室的功能正在不断开发和研究中,不断完善智能温室的各项功能。我国目前智能温室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建立温室结构标准体系。现今我国智能温室结构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普遍遵循企业自身制定的标准,其结构往往各个不相同,从而导致农业产品质量、产量没有统一的标准;二是智能温室监控软件的引用。我国目前没有比较适合我国环境的温室监控系统,虽然引进的温室监控软件、设备成本过高,不符合市场经济的盈利原则,还存在不适合我国温室环境和季节气候标准的测定。除此之外,大多数温室监控软件不具备采集温室环境各个因素相互影响之间的信息数据,实际上环境中各个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的制约的关系,彼此之间呈现动态的变化趋势,其造就的环境因素作用于温室中的农产品,鼓励人们积极开发研究智能温室的各个功效。

2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温室系统的控制系统主要分为气候和营养液监控系统两部分组成。气候监控系统主要是对农作物所处的外界环境进行监控,例如温室中的湿度、温度、CO2含量、光照、风速等多种环境中会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外界因素进行全面的监控,形成动态的数据图,随时将环境控制在对农作物生长最有利的状态;营养液的控制系统主要根据不同农作物所需的夺中国营养元素的含量控制,为农作物创建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控制系统的构件由五部分组成:

2.1 上位机的设计与实现

上机位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创建完善的监控系统,在计算机屏幕上呈现相关的时间以及对应的测量值和其动态曲线图,还要设计报警系统以及各个环结构件的运行状态,使其管理者随时了解温室中相关数据信息,保持温室的最佳状态。对于温室中出现的故障、关键数据信息、报警系统所传输的数据信息,要定时对其进行储存,并且将其打印成纸质的形式,对其进行存档,防止由于外界因素丢失数据,加强温室的控制力度和便于检修人员对数据信息

的调用。设定操作人员的权限,允许其根据农作的不同设定相关参数,并且有权在出现故障时强制停止。

2.2 下位机系统

下位机是接受上位机中所显示的数据信息,并且对其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下位机相对于上位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其操作人员同样可以对温室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监控和调整。下位机通过多种精密科学数据的处理,并且通过传输机构将分析结果传输给上位机,通过复杂程序的设定,对下位机下达相关指令,下位机严格按照指令行运行,实现温室中全面的监控系统。

2.3 通信通道的设计

通讯通道的设计是以稳定、便捷为主旨,确保各项功能的有效实施和对温室的控制力度。系统中通信通道采取 RS485 接口连接,该接口由于双接口、抗干扰功能和传输距离长的优势能够稳定、便捷传输。RS232 接口其无论是稳定性、传输距离还是快捷方式都不及RS485,这类非平衡的传输方式适用于 PC 机之间的链接,因此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通讯方式根据其通信的方式特点选择不同的通信方式,并且实现两种通信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保证信息之间的稳定、便捷的传输效率。

2.4 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

信号采集电路是根据各种传感器对于温室环境的测量和敏感度所获取的信息数据传输给上位机并对温室实施综合性的监控功能,既实现对于温室环境和营养液的监控功能。为了保证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和高效性,传感器灵敏程度至关重要,同时其采集电路也要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和简约的特点,既选择数字型传感器则符合以上要求,经常被使用,同时为了保证各个数据信息之间不相互影响,从而设定为并联电路和各种信息的模拟转换器,保证数据信息的顺利传输。

2.5 执行部分的设计

智能温室的电器工程是通过天窗和遮阳帘开、关和角度,的电机来控制温室中农作物的光照面积和程度;通风电机控制其通风状况;加热设备控制温室的温度;喷淋设备控制温室内的湿度;CO2开放阀控制室内 CO2的含量;营养液的施放阀和营养液的配方保证营养液的平衡等各项执行部分为农作物创建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温室是提升农业事业的有效手段,其打破季节、时间和环境各项的客观因素,为农作物创建最佳的生长环境。智能温室是由各类电气工程实现对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含量和营养液的释放量和成分配置等功能。其技术的不断完善推动农业事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丁欣,孙智卿,郭鹏举 . 基于 ARM 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 [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01).

[2] 侯建华 . 智能温室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 实 现 ― 基 于 LPC2132[J]. 农 机 化 研究 ,2010(12).

[3] 潘刚 . 温室环境远程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微型机与应用 ,2014(07).

[4] 谢彤 . 基于单片机的温室智能灌溉系统设计与实现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8).

第4篇:温室气体现状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室;热舒适;夏热冬暖地区

1、引言

南方地区的冬季热环境往往是一个被忽视的研究方向。室内冬季热舒适是影响人们对建筑满意程度的关键,高校教室冬季的室内热舒适状况对教学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建筑设计人员有必要掌握冬季教室的热环境控制方法,才能营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这不仅有利于完善当地建筑技术标准和建筑设计水平的发展,而且对于改善高校教室的热环境有积极的作用。 在教室热环境研究方面Maria Anna Nico[1]对 Politecnico di BAR教室热环境进行测量,通过对Fanger模型和自适应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居住者的热感觉和正常的控制环境参数下不同个体与热感觉之间研究。Yu Yang[2]等通过对暖湿气候地区的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ASHRAE?标准的热舒适温度设置?上限可以由?25.24?℃?增加到?26.84?℃。这种调整将有利于兼顾室内热舒适与节能平衡问题。

国内学者利用现场测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来研究人体热舒适。田元媛、许为全[3]用问卷方式,对热湿环境下人体热感觉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个对热湿环境中人体热舒适进行预测的数学模型。陈露等[4]对重庆市主城区住宅的夏季室内热环境及热舒适情况进行调查,得出了重庆市主城区居民在夏季改善室内热环境的主要方法。杨晚生,郭晶等[5]通过实测热环境舒适性分析,根据热舒适性方程和 PMV及PPD评价指标,根据所测的温度、相对湿度的实验数据,对该居住建筑室内的热环境舒适性进行评价。

广西大部分地区属于夏热冬暖地区,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全区均属于非采暖区。冬季平均气温10℃以上,多阴雨天气。虽气温适中但是生活于此的居民却普遍反映觉得冬季寒冷难耐,也有“寒气浸入骨髓”的说法。所以对该地区非采暖的高校教室冬季热环境的研究有助于各类教学活动的开展。

2、夏热冬暖地区教室的分类

一般而言,夏热冬暖地区教室分为两类:内廊式布局(如广西大学第四教学楼)和北走廊式布局(如广西大学土木学院教学楼)

第四教学楼位于广西大学西校园君武路东侧。教室类型为封闭式庭院型,在多数楼层中包括4个公共课教室,其中三间教室和附属的公共区域围合成一个内部庭院空间,教室为东西向,主要依靠南面进行采光通风(图1)。还有一间教室靠近东面,通风采光主要是靠东面(图2),不与庭院相连而与封闭的楼梯相连(图3),其通风采光的条件较弱。

土木楼位于广西大学西校园君武路西侧。教学楼的布局特点为单一外廊式布局,走廊靠近北边且狭长,每个教室通过走廊连接。单一外廊式布局使得几乎每间教室南北通透,没有遮挡,有比较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图4,5)。没有遮挡的南北通透特点使得冬季教室冷风刺骨,因此冬季只能紧闭门窗来保持室内温度。

3、测量与调研

对广西大学的这两类教室内进行了热环境实测。所测的热工参数有:室内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表面热辐射温度,通过这些参数计算PMV、PPD值。为了使数据更具有实际意义,测试时间为白天和晚上的正常上课时间。

重复测量室内空气温度确定一时段内(测试时间约持续2小时,每间隔10分钟测量一次)空气温度平均值、变化范围与空气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状况。

测量数据显示:位于土木楼的同一教室环境下午(未开窗)与晚上(开窗)的温度差为1.823℃,所以,被测试教室冬季室内温度变化不大,且是否开窗对室内温度影响也不大。两次测量的结果显示被测量教室室内温度低于14℃,均未能达到冬季人体感到舒适的范围(18℃~25℃)的最低值。

而位于第四教学楼的教室下午(关窗)与晚上(关窗)的温度差比较明显,平均4.015℃。两次测量的结果相较于土木楼同时段测量的结果都偏高,但其温度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产生了较强的不舒适感。

室内相对湿度在开窗与关窗状态下分别为80.708%和74.423%,同一教室环境中开窗状态下比关窗状态下的相对湿度更高,但是两组测试数据中的相对湿度都处于较高水平,开窗状态下的相对湿度更是高于了人感到舒适的范围(20%~80%)。同一时段中,相对湿度变化较为明显,且关窗状态的波动程度高于开窗状态,其原因可能是使用者的活动或其开关门造成的。

问卷调查时随着教学楼现场测试同时进行,时间为2014年12月,地点为土木楼。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研究自然调节下使用者热舒适情况以及使用情况。此问卷共发放了60份,有效问卷58份,回收率96.67%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教室的热环境状况;(2)人体热舒适状况;(3)热环境对人体影响程度

如图8,本次测试中对被测教室使用者日常使用时(非开窗状态)的满意度调查,其中感到环境不舒适(不舒适、非常不舒适)的使用者占到59%。

在对不舒适原因调查中选择空气不流通、采光差、潮湿等因素的被调查者较多,但在同时对日常开窗通风频率的调查中(图9)59%的被调查者开窗通风的频率较低,其原因是开窗虽然可以提升空气的交换率,但同时室内的温度降低、空气

流速增加会加剧冬季人体的冷感,使环境热舒适度大幅下降,于是使用者更愿意选择空气污浊带来的轻微不舒适感而提高体感温度从而提高热舒适性。

4、冬季高校教室的PMV与PPD计算值

测量时段为12月中旬至次年一月上旬,为冬季时段,当时人们大多穿着毛衣、棉衣等较为保暖的衣物,根据计算表查询得,冬大衣、毛衣组合时服装热阻值为1.5clo,服装影响因子取值1.15clo。

两间被测试教室均位于5楼以上,但被测试教室所处的楼栋均有电梯,使用者多乘坐电梯直达,抵达前运动状态基本为步行或站立,其对抵达教室后代谢率变化影响较小时间也较短。在教室中主要从事教学与绘制图纸等脑力或轻体力活动,根据计算表查询,代谢率在40~60kcal/hr・m2之间,计算时取平均值50 kcal/hr・m2。

现在PMV-PPD指标是国际上衡量环境热舒适的重要指标,PMV值为正时人体普遍感觉偏热,PMV值为负数时偏冷,以往研究中显示PMV于±0.5之间是属于舒适的范围。PPD值越高表示越多人对该环境的热舒适表示不满意,反之,PPD值越低表示该环境热舒适性越好。PPD值不会为0,当PPD值小于20%时可以认为大多数人对该环境感到满意,并可以表示该环境的热舒适性良好。

在关窗情况下,PMV平均值为-0.284,PPD为6.751,相对于开窗状态,其值在-0.5~0.5的范围内,属于适宜的范围。但是,由于空气湿度较大,教室内学生人数较多,密度大;在关窗状态下学生会感觉烦闷,呼吸不舒服,而在开窗状态下因为冬季风的影响室内空气流速过大,此时又会让人感觉阴冷难受。

5、结语

根据实验,冬天时,广西大学两种不同类型教室,无论是在开窗或是关窗状态下,PMV平均值大多在±0.5之间,PPD平均值大多也都小于20%;即人们应处于较舒适的状态。但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南宁的冬天是不舒适的,寒冷的。这两者的差异说明:我国夏热冬暖地区的热舒适性与现行的ISO标准有差异。其原因可能是PMV-PPD受计算中高湿度抑制体内水分蒸发使人感到温暖弥补了地温带来的不适感的影响。实际上从问卷与测量的数据显示,对于我国冬暖夏热地区,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湿度的增高,反而加大了PPD值,加剧不适感受。

根据我国夏热冬暖地区环境、气候的特殊性,其相适应的建筑环境的热适应有待确定。应该根据当地热气候标准和当地建筑使用者的热感觉提出相应的热舒适评价方法。

基金项目: 广西大学2014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自治区级创新训练立项资助项目(201410593095),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4 年度广西高校科研项目(LX2014009)

作者简介: 黄雅婷(1993-),女,本科在读,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

参考文献

[1]Maria Anna Nico, Stefania Liuzzi, Pietro Stefanizzi .Evaluation of thermal comfort in university classrooms through objective approach and subjective preference analysis[J]Applied Ergonomics,2015(48):111-120.

[2]Yu Yang, Baizhan Li *, Hong Liu, Meilan Tan, Runming Yao.A study of adaptive thermal comfort in a well-controlled climate chamber[J]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15(76):283-291.

[3]田元媛,许为全.热湿环境下人体热反映的实验研究[J]暖通空调,2003,33(4):55-57。

[4]李百战,陈露,郑洁.重庆市主城区住宅夏季室内热环境与热舒适调查[J]制冷与空调,2005(73):1-3。

[5] 杨晚生,郭晶,梅胜,张茹,罗鹏飞.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室内热舒适性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37。

[6] 张宇峰.我国湿热地区使用分体空调建筑的热舒适与适应现场研究[J].暖通空调,2014,44(1):6-14。

[7]刘开琼.夏热冬暖地区高校图书馆室内热环境测试与分析[J].图书馆界,2013(2):45-50。

[8]何俊霖.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室内外热环境现状分析[J].科技信息:113。

[9]刘开琼,何江.从热环境研究探讨华南地区高校图书馆绿色服务管理―以广西大学图书馆[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6):148-151。

[10]刘开琼.基于调查问卷与实测的广西大学图书馆室内热环境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5):74-77。

[11]岳锐,袁琪,肖德玲.空气湿度对热舒适的影响探讨。

第5篇:温室气体现状范文

关键词:夏季昏厥;诊疗;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35-02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根据我校医务室2009~2011年夏季昏厥的65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对各类昏厥患者进行的诊断合并用药治疗中发现:特别是由中暑引起的昏厥现象用藿香正气水辅助水盐进行及时治疗效果明显,但治疗前后24小时医务室的护理是患者治愈的关键。

1.2 方法:对65例患者用以“藿香正气水”辅助水盐进行治疗中暑引起的昏厥,效果明显,治愈率达63例,总有效率达96.9%,但2例患者出现反复性呕吐,疑似“热伤风”症状,后经散发患者体内的热能,进行物理降温,1例症状较轻的患者适当服些感冒药,两日后痊愈。另1例患者由于较重的暑热感冒,对其辅以中药内服进行治疗后,强调医务室内病床修养至24~48小时观察和护理。具体措施:做到医务室的开窗、通风,尽量不开空调等,另外每8小时对其体表进行温水搽拭身体的物理降温。

2 结果

根据对1例重症患者的护理措施干预,患者24小时内查测体温明显降温,呕吐现象好转,30小时后离开医务室回到宿舍进行休息。综上,夏季高温天气下,如遇昏厥现象发生的患者,应及时到医务室就诊,对重症患者,或反复病发的患者而言服药后24小时内护理的措施是治愈的关键。

3 讨论

中暑是夏季典型的气象过敏反应。产生中暑的因素除了气温外,还与湿度、日照、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暴露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水盐供给以及健康状况有关。此外,年老、体弱多病、肥胖、饥饿等均可能是中暑的原因。其症状为高热、无汗及昏迷。如不赶快救治,很快会发展出现全身抽搐、心律失常、脑水肿、休克甚至死亡。中暑根据发生症状可分为中暑高热、日射病、中暑痉挛、中暑衰竭等类型。

3.1 中暑症状类型

3.1.1 先兆中暑:在高温下作业,出现大汗、口渴、头昏、眼花、胸闷、恶心、四肢无力及发麻、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高(37℃以下),称先兆中暑。

3.1.2 轻症中暑:除上述表现外,尚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而不能继续劳动者,体温在38℃以上;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现象,有早期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如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数等。如能及时处理,数小时内可恢复正常。

3.1.3 重症中暑:凡有上述症状,并伴有昏厥、昏迷、痉挛,或一日内不能恢复者。

发现中暑病人可进行以下处理: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鼓励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其他含盐的清凉饮料;可选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情急之下可以掐人中穴;病人发高热,可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敷头部、颈、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或以冰水擦身,辅以电风扇吹风,帮助降温;先兆中暑及轻症中暑经过上述处理后,一般能够缓解。如病人出现高热不退、神志不清、抽搐等重度中暑症状,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3.2 夏季中暑预防措施:一是注意收听高温预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遇高温天气,尤其是每天的11点至14点,尽量减少外出,适当午睡,饮食宜清淡,多喝些淡盐开水、绿豆汤,每天勤洗澡、擦身。二是野外工作、外出旅游、观看露天体育比赛时,一定要带上防暑工具,如遮阳伞、太阳镜等,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曝晒,注意到阴凉处休息,年老体弱者外出一定要有家人陪同。需要注意的是,常有病人将夏季时发生的发热、头痛、全身乏力都当成中暑,这是不正确的,往往他们只是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除了有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的症状外,大都有畏寒、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咳嗽、全身酸痛等症状,患者发病前无高温劳作史,须予以区别治疗。

3.2. 1夏季防止热伤风:暑天感冒俗称“热伤风”。夏季天气炎热,为了散发体内的热能,人体的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扩张,出汗很多。入睡后易使身体受凉而发生感冒。暑天感冒,病情较轻的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病情较重的常有高热,而且出汗后热仍不退,并伴有头痛、沉重如裹、身体酸懒、倦怠无力、口干但不想喝水、小便黄赤、舌苔黄腻,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对于暑天发生的感冒,病情较轻的可适当服些感冒药,一般两三日即可痊愈。对于较重的暑热感冒可用中药治疗。预防暑热天感冒,主要是锻炼身体,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使身体能够适应暑天的多变性。要随早晚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3.2.2 夏季冷饮要适量慢吃:夏季吃冷饮、冰镇食品是可以帮助我们抵抗暑气的,但冷饮、冰镇食品怎么吃,吃多少,那是有讲究的。大家觉得吃得又急又多暑气就降得快,其实这样更容易让身体中暑。大量冰冷的食品和饮料进入体内后,人体某些地方的温度的确会很快降下去一些,人也觉得清爽舒服了,可这么快的速度身体就吃不消了,肠胃系统肯定要受到影响的,这也间接导致身体其它功能的发挥受挫,暑热更易侵入人体,中暑也就更容易发生了,冷饮、冰镇食品可以吃,但要适量的、慢慢的吃!

3.2.3 学会自我调节心理中暑:每年到高温天气时,总有一部分人会出现“心理中暑”的情况。心理中暑是指在炎热天气时,一些人出现的抑郁、焦虑、烦躁、情绪低落等不良反应。对此,出现心理中暑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自我调节。因为气候更替不会变化,我们能改变的只能是我们对待事物的心态。所谓“心静自然凉”,在气温高热时,我们更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高温下出现的工作、学习上的麻烦事。若是心理中暑的情况持续时间较长,症状逐步加重,则需视情况找心理医生诊治。

3.2.4 发现中暑迅速撤离高温环境:一旦发现中暑,如果中暑者的症状并不严重,只出现简单的头晕、口渴、无力等情况时,要及时将中暑者撤离出高温闷热的环境,可选择一个通风较好的地方让其休息,为其提供适当的饮品。救助者也可以给中暑者饮用藿香正气水等中药解暑,在其额头、太阳穴等部位涂抹 清凉油。重症中暑者则需尽快送医。

参考文献

[1] 杨巧云, 刘文明, 俞建峰, 马海鹰.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集束化治疗J.中国急救医学,2011,(8).

第6篇:温室气体现状范文

究其原由,主要是因为冷气机大都是在室内利用“空气再循环”的方式运作,长时间之下,容易形成室内空气充满高量的二氧化碳。而科学实验研究发现,二氧化碳的含量一旦超过人体可接受的1000ppm,人体就会出现不舒服的症状。

连续开8个小时冷气睡觉的人,早上起床后可能出现流鼻涕、头痛、皮肤燥痒、眼睛干涩、喉咙干等过敏症状。而由艳阳高照的室外进入冷气房,脑血管从扩张状态急速收缩,也易出现头痛症状。

很多办公室空调设备疏于清洁,任由灰尘、油烟孳生、囤积,以至于尘埃、细菌丛生,不知不觉中污染空气品质,无形中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应定期清洁、保养空调。

长时间坐在办公室的人,由于不停地吹冷气,再加上工作压力,很可能引发颜面神经与四肢冰冷,即中医所谓的“痹”、“痿”症。其病因很多,不外乎内伤外因,冷气病也是环境外因之害。

避免冷气病的小方法

常坐冷气办公室的人,不妨藉由穴位自我按摩调理健康。自我按摩的方法:以拇指腹按摩两手掌的“内关穴”、“合谷穴”,以通经络之气瘀。若出现头痛症状,按摩耳朵四周,调整脑部血液循环,可减缓头痛。

另外,也可以运用导引法,坐在椅子上,全身放松,双手下垂,去除杂念,意守丹田,利用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凹陷。每次运动5分钟,可以消除疲劳,长期待在冷气房也不会被其室内的恶气、废气所侵害。

此外,热天流汗,汗水刺激,皮肤易发痒,在冷气房待太久,皮肤易因干燥出现痒症,必要时应使用保湿乳液。而密闭办公室,空调系统不断循环,病毒极易迅速传播,平时需注意均衡饮食及充足睡眠,将自己的免疫力调整到最佳状态,才可避免染病。

正确使用冷气6招

1.冷气不要开得太凉,特别是睡眠时间,最适合的温度约在18℃~24℃左右,而且室内外温差不宜相差7℃以上。

2.冷气易引起负离子缺乏,要定时打开窗户几分钟,让空气流通。

3.在室内多放些绿色植物,除了可增加空气湿度,也有助于室内的正负离子平衡,降低神经功能失调等冷气病的发生率。

4.上班族应多喝水,在办公室准备一件外套或围巾保暖,并时常走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5.采取分段方式穿梭室内外,进入冷气房时,先在阴凉处待3~5分钟,再进入室内,反复2~3次,等身体较能适应室内低温时,再开始工作。

6.冷气口的温度通常比室内温度约低3~4度,应避免直吹关节部位,或用护肘或护膝等保护,以免造成酸痛或僵硬不适。

冷气也要保健

要定期清洗并消毒冷气管路、滤网。每年开始使用冷气前,先清洗冷却水塔等,避免细菌、霉菌滋生。

第7篇:温室气体现状范文

关键词设施环境调控;温度;光照;水分;气体;土壤

设施园艺实现了可调控内部环境因子量值、改善内部作物生长环境的小型人造“温室效应”,打破地域、气候、环境差异,创造作物正常生长的环境载体。通过配套设备或设施分别调控与控制各个环境因子(温度、光照、水分、气体、土壤、生物)的量值幅度与状态,给作物提供最佳的适宜生存环境,以达到市场供求及个别需求,实现经济收益。

1温度环境调控

温度是影响作物生存和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作物从萌芽到成熟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体内一切生理生化过程,都有一定的“三基点”温度要求 。根据作物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分为耐寒性、半耐寒性、不耐寒性等3类作为温度管理的主要依据。在设施栽培中,目前主要推广的是棚室四段变温管理,即把一昼夜24h分成4个阶段,上午、下午、前半夜和后半夜。上午以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为目标,进行高温管理;下午和前半夜温度逐渐降低,以便把光合产物运送到各个器官;后半夜在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进行低温管理,防止消耗更多的养分。

1.1温室加温

冬季,温室内部温度受到室外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降低,可能降至作物生长温度最低基点以下,若不及时采取加温措施,将很难维持作物正常生长所要求的温度环境,因此需要加温。一是空气加温。常用的主要有热水供暖系统和热风供暖系统。前者主要热媒为水,介质热容量较大,系统热稳定性较高,适应范围较广;后者热媒为空气,介质热容量较小,热稳定性较低,适用于短时间补充热量,用以短期维持室内空气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或提高。二是土壤加温。多采用土壤下埋入电热线和埋设酿热物。前者又称电热温床,使电能转化成热能,实现土壤温度的自动调节,保温效果好,设备简单,用途广泛。后者温室土壤下面埋1层酿热物,既能提高地温(10cm深土层温度提高1.5~2.0℃),又能补充二氧化碳,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1.2温室降温

温室的降温在夏季尤为重要,降温的措施主要有:一是通风换气,包括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二是遮阳降温,主要包括设置内、外遮阳幕系统、采用布织布覆盖、温室透明屋面涂刷半透明涂料等;三是蒸发降温,主要包括湿帘降温和空气加湿降温。

1.3温室保温

有效的保温措施可以减少热损失,在节省能源的同时,保持作物正常生育所要求的环境温度。保温措施主要有:改善温室结构形式和结构材质,提高自然光的透光率和采光量,如园艺“LY-Ⅰ型”蓄热保温墙体的应用等;选用透光率高、导热性差的透明覆盖材料;设置室外辅助保温层、内保温幕和多层覆盖技术(比单层棚膜提高10~12℃),提高散热面热阻,降低向外的长波辐射率;选址适当,避免在冬季多风、风大的风口附近建造温室。

2光照环境调控

作物全部干物质产量的90%~95%均来自于光合作用。因此,设施光环境直接关系作物生命及其干物质产量和品质,是一种基础环境。它包括光照强度、光照时数、光质、光照分布等。不同植物所要求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不同,前者分为强光照、弱光照、中光照植物;后者分为长日照、短日照、中日照植物,光照强度和光周期性反应是进行光照条件管理的主要依据。在设施有限的空间中,在自然光照形成的设施光照环境基础上,进行对室内光照条件适当地限制、补充和有目的地调节与控制,可以在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条件的前提下,营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全过程的良好光照环境,能够使温室周年生产各种不同的园艺作物,满足市场供应或其他需求。一是光照强度调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棚、室设计,如选择合适的建筑方位、合理的温室结构、适宜的透光覆盖材料、减少结构和设备的遮阳率等。二是光质调节。根据作物对光质的要求,选择透射的光谱波段应有益于该种植物生长与开花结果的材质。如紫色膜对紫外光、紫光透过率高,有利于茄子果实的着色和提高品质。三是人工补光调节。分为人工光周期补光和人工光合补光。前者是对长光性作物正常发育采用的人工延长日照时间的措施,如安装荧光灯和钨丝灯;后者是作物自然光照强度不足而采用人工光源补充光合能量不足的补光措施,如安装农艺钠灯、荧光灯或张挂聚酯反光幕、覆盖银黑色地膜。四是遮光调节。包括光合遮光调节和光周期遮光调节。强光和高温会降低光合速率,抑制光合作用,采用有一定遮光率的遮光材料,减弱光照强度,有效降低温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短光性作物并不需要日照时间过长,需要用周期遮光的措施延长暗期,缩短日照时间,以利发育良好或提早开花、促进早熟。

3水分环境调控

水是构成并支撑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植物总质量的80%~95%,园艺产品尤甚。设施的水分环境,由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共同构成,二者只有协调管理,才能充分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条件要求:种子发芽期,需要足够大量的促进种子贮藏物质的转化和原生质的生命活动,以利胚根伸出并向胚胎供足水分;幼苗生长期,根系弱小,保持土壤湿润,过高的土壤湿度造成植株徒长或烂根;营养生长期,处于茎叶生长盛期,需水量大,对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湿度要求高,但湿度也不可过高,易引发病害;开花结果期,对环境水分要求比较严格,土壤水分足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不可缺水,否则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或落花。空气湿度宜低,利于开花授粉。果实膨大要求土壤水分充足[1,2]。一是土壤水分调控。土壤水分的调控目的,是满足不同作物对水分的不同要求,根据不同生长期调节灌溉水量和灌溉次数。如采用滴灌、微喷灌、膜下沟灌等。二是空气湿度的调控。降低空气湿度采用:通风换气,是实现棚室内外空气交换、将温室内湿度较高的空气排除、降低室内空气湿度的办法,有效调节设施环境湿度,如通风口开启等;加热降湿,通过加热提高室内空气温度从而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水分蒸发,通过采用膜下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措施,节水、减少水分蒸发量,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增加空气湿度,如冬季供暖系统导致空气相对湿度过低,采用灌溉、微雾喷灌,增加地表水分,提高蒸发量。

4气体环境调控

温室内气体来自室外环境中的大气,但温室是个半封闭的空间,并非随时与室外保持连通,同时又种有作物,气体条件比较复杂,二氧化碳气体有时不足,有毒气体较多,如管理不当,易造成作物减产甚至中毒死亡。

二氧化碳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有重要影响,随着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作物碳代谢、体内碳氮比提高,促进花芽分化、器官健全、可达到增产和果实品质优良的目的。试验证明,二氧化碳浓度比正常空气高50%时,作物增产26%~37%。有害气体通过作物气孔进入其体内,不但影响作物生产发育,而且有的会导致作物受害致死,主要可能发生的有害气体有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二氧化硫、氯气、氨气等。一是二氧化碳调控。及时打开通风口,使室外的二氧化碳补充进来,以满足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降低“生理饥饿”造成的减产。采用一氧化碳定时、定量的充分燃烧,液态或固态二氧化碳的挥发、化学反应等方法,定量提高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或利用有机肥的发酵在一定程度上作人为调控,从而提高光合速率,提高产量和品质。二是有害气体调控。选用安全可靠的农用塑料薄膜、塑料制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氨气和二氧化硫有毒气体的危害;直燃式供暖设备的密闭性,防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有毒气体的危害;避免化肥、农药等堆放不当,造成挥发,产生有害气体。

5土壤环境调控

土壤环境包括土壤物理性状(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气体)、土壤化学性状(土壤的酸碱度、土壤所含有机质和矿物质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土壤生物环境,对作物的生长与营养状况及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温室周年生产,土壤利用率高,施肥量大,造成室内土壤环境与室外露地土壤明显不同,造成表层土壤盐分高,产生次生盐渍化、土壤酸化、连作障碍突出等问题[3,4]。一是利用平衡施肥技术。根据土壤的供肥能力和作物各生长阶段的需肥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从根源上减少土壤盐分积累,避免或减缓土壤次生盐渍化或酸化。二是有机肥调节。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腐殖质同时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缓盐类浓度上升。三是调节灌溉方式。采用微喷、滴灌、渗灌等灌溉方式,节水同时有效降低土壤表层蒸发强度,减缓土壤因大量水分上升而导致的地表层盐分过多积累。四是土壤消毒。温室内出现土壤病虫害难以灭绝,可采用高温消毒或药剂熏蒸消毒如硫磺、氯化苦等。五是合理轮作。避免由于栽培品种单一连作而造成土壤中养分失衡,植物残体及根系分泌物产生的自毒现象,对保持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极为有利。六是改善土壤环境。由于温室空间有限,可以花费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彻底改变温室内的土壤环境,如更换土壤、针对土壤物理和化学性状有目的地改良土壤。

6参考文献

[1] 闫杰,罗庆熙,陈碧华.园艺设施内湿度环境的调控[J].长江蔬菜,2004(9):36-39.

[2] 程冬玲,林性粹.园艺设施内的水分调控[J].西北园艺(果树),2001(1):21-22.

第8篇:温室气体现状范文

1.1智能温室的现状

我国处于急速发展的阶段,由于改革开放,我国吸收来自外界很多先进的技术,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产业的发展。我国智能温室电气工程利用当代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采集技术等多种电气工程的先进技术共同构建智能温室的各个系统。智能温室的电气工程与农业种植技术相结合现农业产品连续生产并且高产量高品质的目标。智能温室为农业产品创建良好的生长环境,避免受到季节、温度、湿度等客观条件限制的同时,也避免多种化学污染。随着自动化的不断深化,农业产品的成本不断降低,从而整体提升农业产品的经济效益;当代技术的加入,智能温室通过信息采集系统反应的全面精确的数据信息,加深对智能温室的控制力度和完善其管理体系。

1.2智能温室的问题

我国近几年的智能温室技术主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由于市场的需求,我国对于智能温室的功能正在不断开发和研究中,不断完善智能温室的各项功能。我国目前智能温室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建立温室结构标准体系。现今我国智能温室结构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普遍遵循企业自身制定的标准,其结构往往各个不相同,从而导致农业产品质量、产量没有统一的标准;二是智能温室监控软件的引用。我国目前没有比较适合我国环境的温室监控系统,虽然引进的温室监控软件、设备成本过高,不符合市场经济的盈利原则,还存在不适合我国温室环境和季节气候标准的测定。除此之外,大多数温室监控软件不具备采集温室环境各个因素相互影响之间的信息数据,实际上环境中各个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的制约的关系,彼此之间呈现动态的变化趋势,其造就的环境因素作用于温室中的农产品,鼓励人们积极开发研究智能温室的各个功效。

2智能温室工程设计与实现

智能温室系统的控制系统主要分为气候和营养液监控系统两部分组成。气候监控系统主要是对农作物所处的外界环境进行监控,例如温室中的湿度、温度、CO2含量、光照、风速等多种环境中会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外界因素进行全面的监控,形成动态的数据图,随时将环境控制在对农作物生长最有利的状态;营养液的控制系统主要根据不同农作物所需的夺中国营养元素的含量控制,为农作物创建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控制系统的构件由五部分组成:

2.1上位机的设计与实现

上机位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创建完善的监控系统,在计算机屏幕上呈现相关的时间以及对应的测量值和其动态曲线图,还要设计报警系统以及各个环结构件的运行状态,使其管理者随时了解温室中相关数据信息,保持温室的最佳状态。对于温室中出现的故障、关键数据信息、报警系统所传输的数据信息,要定时对其进行储存,并且将其打印成纸质的形式,对其进行存档,防止由于外界因素丢失数据,加强温室的控制力度和便于检修人员对数据信息的调用。设定操作人员的权限,允许其根据农作的不同设定相关参数,并且有权在出现故障时强制停止。

2.2下位机系统

下位机是接受上位机中所显示的数据信息,并且对其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下位机相对于上位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其操作人员同样可以对温室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监控和调整。下位机通过多种精密科学数据的处理,并且通过传输机构将分析结果传输给上位机,通过复杂程序的设定,对下位机下达相关指令,下位机严格按照指令行运行,实现温室中全面的监控系统。

2.3通信通道的设计

通讯通道的设计是以稳定、便捷为主旨,确保各项功能的有效实施和对温室的控制力度。系统中通信通道采取RS485接口连接,该接口由于双接口、抗干扰功能和传输距离长的优势能够稳定、便捷传输。RS232接口其无论是稳定性、传输距离还是快捷方式都不及RS485,这类非平衡的传输方式适用于PC机之间的链接,因此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通讯方式根据其通信的方式特点选择不同的通信方式,并且实现两种通信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保证信息之间的稳定、便捷的传输效率。

2.4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

信号采集电路是根据各种传感器对于温室环境的测量和敏感度所获取的信息数据传输给上位机并对温室实施综合性的监控功能,既实现对于温室环境和营养液的监控功能。为了保证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和高效性,传感器灵敏程度至关重要,同时其采集电路也要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和简约的特点,既选择数字型传感器则符合以上要求,经常被使用,同时为了保证各个数据信息之间不相互影响,从而设定为并联电路和各种信息的模拟转换器,保证数据信息的顺利传输。

2.5执行部分的设计

智能温室的电器工程是通过天窗和遮阳帘开、关和角度,的电机来控制温室中农作物的光照面积和程度;通风电机控制其通风状况;加热设备控制温室的温度;喷淋设备控制温室内的湿度;CO2开放阀控制室内CO2的含量;营养液的施放阀和营养液的配方保证营养液的平衡等各项执行部分为农作物创建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结束语

第9篇:温室气体现状范文

②怎样才能提高人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避免现代居室病症呢?医疗气象学家通过试验,得出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居室内保持一种气象变化,以多变应突变,从而锻炼人的抗变能力。事实上,生活或工作在气象条件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的人(例如,经常出入高温车间或冷库的工人),患感冒的概率要比在正常环境下工作的人小得多。常在空调居室和供暖气的房间久居的人,患感冒的概率则大得多。俄罗斯的医疗专家就曾采取改变“微气候”的方法,用了三年的时间,将莫斯科第十九住宿学校某一班学生的感冒率降为零。事实上,在我国广大农村,耕作的农民之所以很少出现因天气原因而导致的感冒等病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一年四季与土地和自然气候亲密接触,对风霜雨雪、酷暑严寒等气候和气象变化已经非常适应了。

③在诸多种类的气象变化中,以温度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通过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以使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生理调节能力可以逐渐适应温度的急剧变化,从而提高人体的自我保护能力,不致经常感冒或患其他居室病症。

④调节室温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这两种方法也可同时或交替使用):一是(A)。常用的调节工具有空调、管道暖气、取暖器、加湿器等。在夏季,用空调改变室内气温,可谓简便易行。空调开启后,不要使室内一直保持恒温或准恒温,而要经常通过遥控器,升高和降低室内的温度,使室温一直处在一种变化状态。当然,刚开始进行这种调节时,整个居室的温度变化幅度应控制在3℃~5℃,半个月后,幅度可逐渐提高到6℃~10℃。温度变化也不要太突然,而是要平稳地提高或降低(每次调节以1℃~2℃为宜)。二是(B)。要关注天气预报和天气实况,通过开闭门窗(包括控制门窗的开闭程度),让室内外空气进行程度不同的交流,从而调节室内气温。例如,夏季天气晴朗时,白天室内气温比室外要低很多,开启门窗,室内气温会立刻升高。冬季,室内气温比室外气温要高,开启门窗可以起到降低室温的作用。

⑤当然,气象因素是互相联系的,温度的变化常常也伴随着其他要素(如湿度)的变化,但只要是变化,对人体健康都是有益处的。

(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第18期,有改动)

【思考练习】

1.第①段画线句子中的“常常”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几处“括号说明”,比如“如空调、加湿器等”,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节室温的方法有哪两种?请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