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乡村教育的感想范文

对乡村教育的感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乡村教育的感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乡村教育的感想

第1篇:对乡村教育的感想范文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文化境遇 文化重构

新农村建设是惠及亿万农民的壮举。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乡村教师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承担着振兴乡村教育、发展公共文化的重要责任。然而在时下轰轰烈烈的农村改革中,很难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他们蜷缩在乡村学校的围墙内,沦为社会的边缘人。面对种种文化困境,乡村教师应该抛开外在规制,内求诸己,实现自身文化重构,在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中开拓新的人生。

一、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现状

(一)文化的公共性失落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中的知识分子,同时具有专业性与公共性的双重性质。历史上,乡村教师作为乡村中的知识分子,曾在乡村社会的进步和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启示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过分强调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脱离了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环境,使乡村教师远离乡土社会与乡土文化,在追赶城市教师的同时失落了文化的公共性。他们除了在课堂上向乡村少年传输着远离乡村生活的知识以外,很少在乡村公共文化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沦为乡村社会的喑哑群体。

城市化的专业发展模式是导致乡村教师的公共性失落的最直接原因。目前的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城市化取向强行剥离了乡村教师与乡土文化的有机联系。“他们仿佛被迫从乡土文化的肌体中撕裂出来,其生存方式日益和传统的一切发生异化,导致了自身与本土文化的疏离”。乡村教师在乡村学校这座堡垒里坚守着对城市文化的忠诚,同时凸显他们微薄的尊严与优越感。他们向往却无法得到城市文化的慰藉,同时由于在乡村会公共责任中的缺位,他们也得不到乡村社会的认同。

(二)文化内涵不足

教师的文化素养是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的总和。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状况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自身的幸福感与成就感。乡村教师的文化内涵不足,则会带来很多问题。

乡村教师文化内涵不足直接导致课堂僵化。教师应该是有较深厚文化底蕴的智者。如果教师缺乏文化积淀,知识视野不够开阔,文化修养和情趣单薄,课堂将面临无穷的危机与尴尬。缺乏了文化,缺少对人性的关注与诠释,课堂呆板乏味,自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文化内涵不足还将造成乡村少年精神游离。没有哲学家胸怀天下的宇宙情怀,乡村教师不能支撑起乡村少年精神的天空并滋养他们的生命。他们能为学生提供应试答案,却不能给他们的精神世界一些关照,一份扶持与启示。教师的文化涵养单薄,不能给他们旷达的审美眼界,无法弥补乡村少年精神世界的空虚,彷徨与无助。

教师的文化涵养不足,也使教师本人的职业生涯严重缺氧。为追逐名利混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缺少精神寄托、文化支撑的他们,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无疑教师本身很难从这种教书生涯中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

(三)身份认同的困惑

身份认同,是一种人的自我身份感,而身份认同危机就是一种人的自我身份感、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意义感的丧失。现代教育技术以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使我国乡村教师正面临身份认同危机。

教师教学功能的削弱。传统的知识传授是由掌握知识权威的乡村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拟像时代的到来使乡村教师失去了表达空间。传统的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成为学生与机器打交道,乡村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影响力大打折扣。比之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乡村教师很难从“知识的网络传播操作者”这个角色中获得效能感和成就感。

专业构建的自丧失。随着乡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及相关的评价范式对于教育从形式到内容的严格控制与规定使乡村教师在追赶城市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失去了教育的主动权。同时,乡村教师在忠实地传播这些城市知识的同时,渐渐地远离了乡村社会,淡出了乡村公共生活视野。在当地人看来,他们是与乡村社会无关的异乡人。而在掌握城市知识话语权的文化精英看来,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显然是失败的,并不认可他们。如此,乡村教师就沦为了不折不扣的社会边缘人,这不仅挫伤了乡村教师的信心,更给他们带来了身份确认上的困惑。

(四)价值取向的异化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代言人,本来应该是乡村文化方向的引领者,乡村少年的扶持者,对乡村教育保持一份热诚,坚定的希望与信心。然而,遗憾的是,当前乡村教师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异化的现象。

价值观的城市化取向。乡村教师接受的城市教育及他们本身在城市接受教育时,城市的富足和文明给他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取向。留驻城市曾经是他们的一个梦想,然而当他们被现实抛向乡村的时候,他们只好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学生身上。乡村教师的这种偏向城市的价值取向必然会作用于学生年幼的心灵,影响着他们最初的城乡观念。

教师的职业道德下降。面对市场经济的诱惑,有些教师的职业精神开始退化。工作上不思进取,满腹牢骚怨气,敷衍塞责,师德荡然无存。他们对教育失去了热心与爱心,对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乡村教育的长远发展,也严重损害了乡村教师的威信和形象。乡村教师应该严格律己,修身养性,涵养师德,养成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

二、乡村教师文化重构的策略建议

(一)提升文化素养

文化是教师的灵魂和血液,没有文化内涵的教师充其量是一个教书匠,所谓“君子不器”,乡村教师要想摆脱沦为“器”的命运,就要培养读书学习的习惯,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不仅是专业成长的需要,也是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和生命质量的内在要求。

乡村教师提升文化素养,就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经典。乡村教师应该让学习读书支撑自己的生命,用文化涵养生命。以一种古典的心境,从容地沉静地对待读书,养成超凡脱俗的文人气质。

学习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实现自身的成长。乡村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也要拓展兴趣爱好,培养多方面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既要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汲取西方文化的科学民主精神,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乡村教师保持持续不断的学习阅读的热忱,为生命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唯其如此,乡村教师才能远离平庸和浮躁,成为乡村少年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乡村文化的引导者,让乡村教育更智慧,更人性。

(二)培养文化批判意识

鲍曼认为,知识分子能否“超越对自身所属专业或所属艺术门类的局部性关怀,参与到对真理、判断和时代趣味等这样一些全球性问题的探讨中来”,永远是区分“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的尺度。文化批判不仅是知识分子的乡村教师的本分,也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乡村教师接受过专业培训,具备专业的价值理性知识,这为乡村教师所扮演的知识分子角色进行文化批判提供了便利,文化批判也成为乡村教师公共责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乡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应该通过公共领域的文化批判引领乡村文化的进步。乡村教师依据专业知识所培育出的价值理性进行公共领域的关怀,乡村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处于弱势,缺乏甄别的专业知识。既然乡村教师是社会知识分子阶层的有机构成,乡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使命是通过社会文化批判而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乡村教师凭借其文化优势话语为乡村文化提供理性批判,是乡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更是公共关怀责任的要求。

(三)提升乡土文化素养

乡土文化有很多优秀的文化因子,质朴的人性,丰富的民间工艺,以及几千年来流传至今的天人合一的农业思想,无不包含着民间智慧和人性的温暖。乡村教师与乡村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就像胎记一样与生俱来,渗透在他们的血液与骨髓里。乡村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乡土文化素养,完成文化上的回归,才能找回自我,实现自身的成长。

乡村教师提升自己的乡土文化素养,首先要有一份情感归属。拥有朴素的乡土情怀,在内质上把自己看做乡村的一分子,热爱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对这片土地之上的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关注平民百姓的人生和命运,以悲悯的心来面对乡村社会的种种真善美,假丑恶,与乡村社会同呼吸。

其次,乡村教师关注乡村少年的生活世界,积极引导并培育乡村社区文化。扩展公共文化空间,为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整合提供一个参与平台。以此来丰富乡村少年的精神世界,培育他们的公共精神。

总之,乡村教师应立足乡村,并紧跟时代,把握人类文明的精神内核,积极吸取现当代科学与民主的养料,内省于己,外启于人,积极参与乡村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的建设,获得广泛的社会心理认同,成就自身的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运鑫.平民精神:乡村教师公共性回归之所[J].大学教育科学,2008(5).

[2]刘铁芳.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书屋,2006(10).

[3]贺雪峰.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框架.社会科学辑刊,2000(4).

[4][美]马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三联书店,2000.

第2篇:对乡村教育的感想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教师;文化责任

农村教师之于当今正在转型的农村社会,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的“教书匠”。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教师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农村教师是农村社会的一员,其所承载的公共性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感,标志着农村教师这一社会群体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农村社会生活的改善息息相关。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广大农村教师,应该自觉地投身改革的洪流,在新农民的造就和农村新文化的建设中,以主人翁的态度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实现自己的社会担当。

一、农村教师的文化责任

根据当代教师的主要生活领域和职业特点,我们可以把教师的各类活动从活动主体的角度归纳出以下五对关系:教师与学生、教师与自我、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家庭和教师与社会。并由此分别构成了教师的五种责任:法律责任、专业发展责任、学校管理责任、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根据教师在社会、学校、家庭各个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教师所履行的责任自然各不相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成教师的法律责任。教师法律责任是教师责任的核心,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最本质的体现。教师的文化责任是教师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教师作为农村社会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公共性等角度看,农村教师理应成为农村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创新者与建设者。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从文化责任意识的建立,到文化责任、文化自觉的形成;从对文化责任的态度,到履行文化责任能力的提升和文化责任的践行,近年来,尽管农村教师做了不少的实践与探索,但从整体上看,当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引起社会各方的足够重视。关心“国事家事天下事”是我国教师文化的一个亮点,是我国知识分子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显著的特征。诚然,当前我国的农村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高,但“位卑不敢忘忧国”,我国的知识分子向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这里把教师的文化责任与“天下兴亡”联系起来,“责”所指的就是“责任”“人人有责”这层意思。具体地说,教师的文化责任“其实指的就是文化盛衰的传承责任,是文化浸染于社会风气之中影响人的道德精神的责任。”①

二、边缘化:农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现状

(一)农村教师的自我身份认同迷失,缺乏公共性情怀

作为代表城市文明的大学教师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农村教师,本能的对自己的“乡村”教师身份产生怀疑与拒抗。但是,作为乡村中的知识分子,农村教师应该有一种守护乡村灵魂的“公共情怀”。②应该对自己的公共责任形成正确的认知。然而,在时下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运动中,“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乡村教师依然处于“冬蛰”的状态。新农村建设中几乎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听不到属于他们的声音。面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这一社会责任,农村教师这一农村中的知识分子群体出现了集体性的“失声”。时代呼唤农村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教师专业技能的进修之外,必然希望他们参与到村庄生命共同体的文化建设之中。1.农村教师与乡村社会渐行渐远农村教师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依靠的知识力量。作为乡村的知识分子群体,尽管他们一直与乡村社会缺乏应有的互动,但从未像现今这样疏离村庄,疏离他们生活其中的乡村文化。很多年轻的乡村教师都有在城市求学的经历,但回到乡村后,却很难再次融入曾经生活其中的乡土社会,很难找到与农村的契合点。他们除了在课堂上向少年儿童灌输着往往远离农村和农民生活的知识之外,几乎和乡村社会没有什么联系。于是,“伴随着现代文明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乡村教师似乎在潜移默化中正在拔除古老文明之根,不可思议地退出传统的农村社会舞台,日渐丧失其在公共生活中的知识分子身份。”③对农村文化的陌生和无知,使农村教师缺乏与农村社会沟通的“资本”。多年的城市求学经历让他们对曾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产生了隔膜。他们无形中己被排斥在乡村社会之外,俨然成为农民眼中的“异类”。农村教师长期在乡村社会中,尤其是文化活动中的缺位,使得他们服务农村的功能萎缩,影响力减弱,不能取得农村社会的广泛认同。2.城市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应试教育的双重“挤压”历史上,农村教师作为乡村中的知识分子,曾对农村社会的进步和乡土文化的传承发挥过重要作用。他们曾是一乡、一村之中的文化权威,是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活跃分子。其时,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农村教师在学校内外也曾拥有过较大的自,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力。但伴随着教育权力的集中,尤其是城市文化“霸权”的形成,农村教师的地位日渐式微,就连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按城市教师的需要而制定的严格规定,这种城市“抄袭版”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使农村教师失去了自主发挥的空间和话语权。同时,对农村教师影响很大的另一个因素是:应试教育对农村教师的利益驱动。学生的考分成为评价教师业绩的主要指标。于是,农村教师受到了城市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应试教育的双重“挤压”,就像两把高高悬挂在农村教师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把农村教师和乡村社会剥离开来。

(二)农村社区(包括教师)对本土性知识的保存、整理、开发尚未形成“共识”

本土性知识,也称地方性知识,是本土人民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这是一种扎根于生活的知识,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在充分认识自然,认识周围环境与自身的有机统一基础上,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智慧。然而,随着现代化、信息化在乡村地区的逐步推进,农村政治、经济生活的激烈变迁,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使得本土性知识的应用、传播与接受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只是习惯于执行自上而下的政府决策,缺乏的是进行本土性知识与本土文化的主体自觉。政府部门应该主持当地地方性知识与本土性知识的整理与保存工作,所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都应该自觉的运用本土性文化解决自己的生活、交往与学习问题。我们的教师应该与当地居民形成良性的互动,从而为本土性知识的编排与传播创造好的条件。因此,本土性知识的整理、乡土教材的编写、传统文化的承继都不仅仅是乡村教师个人的事情,它应该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全体乡村居民的共同事业。1.乡村居民应成为本土性知识整理、传播与教育的主体乡村居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同样,他们也应该是本土性知识保存、整理与传播的主体。本土性知识不是通过书本的语言呈现,它更多的体现在农村居民面临各种各样的生活、生产与人生信仰问题而采取的灵活、机智的解决策略。所以,它的学习和传播需要我们生活在当地的居民之间的口耳相传、言传身教。因此,教师要不断开展家校合作,不断把社区居民(尤其是老人)的教育智慧与教育经验引用到我们的下一代教育之中去。“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全村的动员”,只有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文化主体地位,下一代的“魂灵”,才不会迷失。2.本土性知识应该纳入学校的重要教育资源教育需要相应文化背景的全面滋养,需要本土文化的悉心呵护。首先,就知识的性质而言,本土性知识具有经验的、系统的特征,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层次性”,有助于学生从认识周围的环境开始,进而探索更为广阔的世界;其次,理解是爱的前提,本土性知识深深地根植于农村的日常生活,更能为学生所理解并引起共鸣。所以,本土性知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本土社会生活,服务和建设本土社会。尤其是在热爱家乡情感的激发、乡土情怀的培育方面能产生积极的影响。鉴于本土性知识在农村中小学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情感教育中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本土性知识自然被视为是一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资源。3.本土性知识应该成为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补充乡村教师与本土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不管怎么否认回避,本土文化就像胎记一样与生俱来,渗透在人们的血液与骨髓里。乡村教师是保存、传播、创新本土性知识的重要力量。乡村教师提升自己的本土文化素养,完成文化上的回归,才能找回自我,实现自身的成长。乡村教师要自觉担当起拯救和保存本土性知识的重任。但本土性知识的保存不能采用孤立的方式,一旦将本土性知识从它们所赖以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孤立出来,它们就不能够再得到发展。因此,要想使本土文化继续得到生存与发展,只有使它们融入自然和社区生活。由于受到城市中心文化和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强烈冲击,本土性知识尚未成为农村教师专业素质中的重要一环。这种不合理的教师知识结构,使农村教师无法对代表城市倾向的教科书进行“转化”或“二次开发”④,从而使乡村学校衍生出对优秀乡土文化的“拒斥”、丰富“乡村题材”的无视以及学生多面向学习背景的漠视。农村教师掌握本土性知识,说到底也就是了解农业、农村,了解农民,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理想。拥有了本土性知识,农村教师在村民心中才会变得“可爱、可信和可敬”,才能“被悦纳”,⑤从而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农村教师的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的文化素养是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信息素养的总和。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状况,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质量,并与自身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密切相联。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文化素养,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博大与精深的“师者”。从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实际看,农村教师的文化素养普遍不足。以信息素养为例,有研究者作了调查,发现“农村教师信息意识淡薄、信息道德不完善、信息知识匮乏、信息能力有限”等方面的问题。⑥1.导致课堂教学的僵化学者阿莱克斯•斯坦迪什说过,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还需要教学理论、哲学、文化的支撑,这样才能深入到价值层面、思想层面、精神层面。从教师素养的应然状态看,“理想的教师”首先应该有深厚文化底蕴。教师一旦缺乏文化积淀,课堂将面临无穷的危机。“有知识,没文化”的课堂就是众多常见“危机”中的一种。主要表现为:课堂活动缺少对人性的关注,照本宣科,教学过程呆板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碰到的问题或者是提问,往往习惯于只从课本上找答案,或者是就事论事,视野狭窄,不能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上去阐释。这种缺乏文化依托的教学,往往会导致把教学过程演变成单纯技术信息的传输,冷漠生硬,了无情趣,缺乏生命的活力。2.妨碍对乡村少年精神花园的营造教师的文化涵养单薄,会妨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人生意义的探索与思考。根据当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的文化底蕴不够深厚的实际,要让他们独立支撑起乡村少年精神世界的天空,不管是从主观还是从客观的情况看,都将是困难重重。在一般情况下,他们面对与考试相关的知识性方面的问题往往能应付自如,然而,当学生需要得到老师提供精神世界的关照与呵护时,许多农村教师往往会表现出手足无措,无能为力,难以提供实质性的帮助。3.导致教师的职业生涯后续乏力和城市的学校比,农村教师的生活单调、枯燥。用一位农村教师自己的话说:(他们)天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乡村教师这种平淡,缺少精神寄托与文化支撑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很难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而乡村教师长期处于这种缺乏理想和激情的生活境遇中,会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进而对教师生涯失去动力。试想,假如乡村教师仅仅把教师工作看作是“养家糊口”的工具,抱着这样一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敷衍心理,昔日的专业理想,专业抱负就很容易在“柴米油盐”中被淡化,被淹没。

三、农村教师文化责任的担当

从早年的乡间私塾到现今的农村学校,农村教师一直肩负着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当前,农村教师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利用自身的特长和优势,采用直接参与的方式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二是采用间接的方式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两种方式各有“长短”,优势互补。下面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和“乡土教育”为例,分别加以说明。

(一)直接参与式: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1.学习先贤们以改变乡村落后面貌为己任,自觉履行文化责任乡村教师的公共性和社会赋予的责任,要求他们与乡村社会发展及农民的生活改善相联系。在这方面,先贤们曾有过不少的理论构想和实践探索,对当前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仍然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如,陶行知于1927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师范学校———南京晓庄师范,他倡导“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的灵魂”。他对乡村教师寄予了厚望:小而言之,关乎“全村之兴衰”,大而言之,则“全民族的命运都操在小学教员的手里。”陶行知主张“政富教合一”⑦,并认为教师可以把群众凝聚起来,而成为事实上旳领袖。《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设立宗旨及办法概要》说,农村教师至少有两种伟大作用:一是乡村的耳目。他容易感觉问题,亦有“呼喊”的工具———文字。二是乡村的喉舌。“果真除得几分乡村人的愚昧,果真乡村人受到祸害能呼喊出来,中华民族前途便有了希望,乡村建设便算成功了一半”。“较有能力的知识分子,其在乡间将有第三种作用便是替乡间谋划一切建设事宜,好比为乡村添了脑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先贤们重视树立乡村教师自觉投身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意识,重视发挥乡村教师的作用的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2.充分发挥乡村教师的带头作用,做好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头羊”文化是农村社区的灵魂,是农民的精神支柱,是农村地区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为履行好文化责任,乡村教师不仅要生活在乡村学校中,还要生活在村落里。乡村教师应该走出学校的围墙,充分发挥自身文化的辐射作用,带动乡村社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目前乡村社区文化建设不容乐观。首先是社区活动开展得少,有的地方干脆就没组织活动,即便是有一些活动,也不一定就有文化意义。社区活动贫乏,单调,甚至不健康,这已是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村民们的娱乐方式基本上除了看电视、打牌,还是看电视、打牌。乡村的文化生活单一、枯燥,缺乏生气与魅力。作者把乡村教师在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在“领头羊”上,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有助于充分发挥乡村教师现有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其次是相对于村里的其它群体,乡村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三是相对于一般的村民而言,他们看待事物的眼光要更敏锐,更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质,把握社会动态。四是相对而言,乡村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文明礼貌,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五是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消费观念,衣着打扮等,一些乡民往往会把乡村教师作为仿效的“标杆”。乡村教师以上的这些优势和特点,使得乡村教师能够成为社区文化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把散落在乡间的文化资源聚合起来,重拾遗失的美好,把乡村建设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间接参与式:乡土教育

1.明确乡土文化对促进乡村少年成长的价值农村儿童的成长,需要得到包括乡土文化在内的文化之全面滋养。农村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如淳朴敦厚的风土民情、生动感人的民俗故事、精湛的民间工艺、传奇的名人轶事,这些都是有待开发的很生动、具有很高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还有,农村学校地处乡村,贴近自然。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天上挂着的一轮明月,地上铺满的金黄色的沙滩等自然景物,包括绚丽多姿的季节变化,都有可能成为乡村教师去发掘、去利用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挖掘并利用好乡土文化资源,唤醒学生原始的生命活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是当前农村乡土教育中应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2.消除乡土教育的“空载”现象教科书是教学改革中最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认为,“教学最好是从实地实物的观察入手,这就要把乡土和学校周围的事物补充到一般的教科书里去,使这教科书与学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者能够进行对教科书的批判,给以删削与补充。”⑧目前的乡土教育中应引起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对农村学校教材的城市化取向未能得到有效的抑制,客观上扩大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距离,剥离了乡村少年对乡村社会的感知,疏离了他们对乡村文化的感情,加重了乡村少年在文化精神上的“无根”状态。再加上在目前农村中小学的课程结构中,与乡土文化相关的课程占的比例非常小,而且分布范围狭窄,大部分集中在文科课程方面,具体表现在作文课上,但大多也只是点缀和应景而已。针对现有教材的城市化倾向明显,“乡土文化缺失”的现象普遍,大多数农村学校对乡土资源的开发意识不强,不具备独立开发的能力。同时,还存在着“乡土教育”方面的学习缺少安排,导致宝贵的乡土教育资源白白流失。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乡土教育很容易出现“空载现象”,并由此造成文化传承的中断,乃至文化的“断裂”。“空载”现象还会直接动摇乡村少年的文化自信,并在文化冲突中引起价值观上的混乱,导致他们中的一些人,错误地认为乡村是一个贫困落后的荒蛮之地,而城市则是文明富足的天堂。乡村少年读书求学只是为了逃离乡村。走向城市,才能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乡村少年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向师性的群体,并且处于一个心智不成熟的年龄,乡村教师的这种偏向城市的价值取向,必然会作用于他们年幼的心理,影响着他们最初的城乡观念,对他们日后的发展造成深远的消极影响。

注释:

①杨启亮:《教师的文化责任》,《江苏教育》2004年第20期。

②李长吉:《农村教师: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兼论农村教师的知识分子身份》,《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

③张儒辉:《外在规约:乡村教师公共性旁落的根源》,《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5期。

④陶行知:《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载胡晓风等主编《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32~237页。

⑤徐特立:《教育讲座:课程、科目和教材》,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徐特立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57~168页。

第3篇:对乡村教育的感想范文

陶行知曾经提出:“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的灵魂。”的改造乡村教育的根本思想。[1]乡村教师身上承担着乡村教育建设的使命,然而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语文教师仍然处于一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境况。

一、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乡村语文教师的教学困境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颁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出:“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明显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2]政府从政策上给予了乡村教师的扶持,然而在实际乡村学校中,学校的教学物质基础仍然不理想。

(一)资金投入不足,语文教师生存环境和教学环境不理想

乡村语文教师的生存环境影响着教师的生存状态,而教师的生存状态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乡村语文教师的居住环境对其教学的态度、身心的发展都有着影响。乡村语文教师大都生活在偏远的郊区,并且交通不便利,生活用品都难以按需供应,生活条件艰苦。乡村语文教师的收入水平也较低,许多教师因为工资低而不安心工作。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个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在教给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而教师做一个合格的引导者需要大量地阅读本学科优秀的书籍,接触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知识。但是由于较低的工资收入,教师只能用一本教学参考书来作为教学指导,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环境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场所,环境与教学相适应是现代教学理念的基本观点。[3]课堂教学环境中的硬件设备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录音机、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也包括语音室、电脑室、学校信息网等设施。而对于乡村贫困区,学校的桌椅板凳都不够学生使用,更不用说上述这些设备。而语文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需要教师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有直接的情感体验会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乡村学校的教学资源也比较匮乏。语文的教学材料比较单一,语文教师只有一本参考用书;其次,乡村学生接触不到大量的课外读物,而且学校也没有图书馆,学生教材单一,严重阻碍了学生拓宽知识面,使得学生和老师视野狭窄,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

(二)乡村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较差且学习比较被动

乡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普遍比不上城里的学生。尤其是学生的语文水平差距过大,乡村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概括作品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积累等方面都落后于城镇学生。因此,乡村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乡村学校中,一大部分学生都属于“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她们一般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因为农村工资少挣不到钱,选择到城市里打工谋生,而儿童还留在户籍所在地,只能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大部分都是已经到达入W年龄,在学校学习的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留守儿童有其特殊性,表现在缺乏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自制能力,出现厌学、逃学等情况,有的学生想辍学和父母一起外出打工。因为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大部分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有强烈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这些学生很大一部分心理出现了问题,而且有厌学情绪,语文学习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状态。在乡村语文课堂上,基本的一个现象就是,教师一个人在课堂讲课,而学生主动回答的很少。他们不敢发言甚至不愿参与课堂的交流。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隔代教育问题也令人堪忧。一般儿童由爷爷奶奶作为监护人抚养长大,而祖辈只关心学生的温饱问题,物质上满足学生,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不了解,更提不上帮学生辅导功课检查作业。

(三)乡村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较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的教学是关键。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语文教学能够教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语文教师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乡村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较低,现状令人堪忧。

首先,乡村语文教师普遍年龄偏大,且学历比较低,这就导致语文教师的基础知识薄弱。很大一部分语文教师只有中专毕业的学历,没有经历过系统的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因此面对教学内容时,显得力不从心。讲解教材时,按照教学参考书讲解,没有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讲解平淡无奇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需要有一个扎实的语文基础为自己的教学作支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新意和亮点才能吸引学生。

其次,乡村语文教师的语文视野比较狭窄。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不同,语文教师的视野对语文教学有着深刻而直接的影响。[4]语文教师没有广阔的语文视野就无法真正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观念;语文教师的语文视野提高了,才能通过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而学生理解语文材料是多元的,需要语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而乡村语文教师长期受到传统语文教育的影响,很少有教师具备宽阔的语文视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乡村语文教师把教学的目光投入到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考入好的学校,应试教育阻碍了乡村教师的眼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总是让学生背诵考试的知识点,训练学生应对考试的技能。乡村人有一个传统的价值观念就是,送孩子读书,考上大学,离开农村去大城市发展。因此家长和老师都会根据孩子的成绩来判断教师的教学能力,这给乡村语文教师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导致乡村语文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考试之外的东西。

二、乡村语文教师教学困境的改善途径

教育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5]因此,改善乡村语文教师的教学困境,是当地教育的首要任务。

(一)政府提高资金投入,教师要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乡村语文教师对乡村改造和乡村稳定的重要性,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稳定乡村教师队伍,用政府的实际行动来提高乡村语文教师的待遇,而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降低乡村教师的待遇。处理好乡村教师的待遇问题是当前政府的首要工作。政府要加强对乡村学校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把资金投入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到实处,尽量做到透明化。政府要用行政手段加强监督,社会各界人士及媒体也要加以监督,让教育资金切实落实到乡村学校的建设上。同时政府要给予乡村语文教师一定程度上的关照,提高其津贴补助的标准,增强乡村语文教师的职业满意度。政府要努力保证乡村教语文教师享受同城镇教师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例如乡村语文教师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基金等,提高乡村语文教师的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应该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下逐渐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乡村和城市相比,在自然资源上有着一定的优势。像农田果园,山川树木,鸟兽家禽等,都是可以直接接触的课程资源。乡村语文教师可以直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这些课程资源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热爱生活。乡村语文教师可以依据学校的性质、本地区的特点和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开发校本课程。

(二)转变教师角色,加强和孩子家长沟通

乡村语文教师面对的一大问题是留守儿童,然而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帮助,久而久之他们会变得极度的敏感脆弱。这种缺少教师爱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师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有着重要的责任。因此,乡村语文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认可,要关心爱护学生,要给予孩子父母不能给予的那份关爱,营造一份温暖的生活学习环境。首先语文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除了承担教书育人的角色之外,应该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在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帮助学生。经常和学生沟通,尤其是那些内向敏感的学生。经常给学生做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引导学生学会疏导调控自己的情绪。乡村语文教师还要经常和留守儿童家长保持联系,定期反映学生的在校情况;鼓励学生多和父母联系,增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教师还要经常家访,和隔代监护人沟通,了解儿童在家里的情况。只有语文教师经常走进留守儿童的家庭,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具体地、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祖辈的教育观念、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情况等等,才能做到了解全面、因材施教。

(三)提升乡村语文教师语文素养的策略

陶行知认为乡村教师要有科学的头脑,即乡村教师要有知识素养。提高乡村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使其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需要提供乡村语文教师培训进修的机会。其次教师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语文专业素养。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要能够乐于且善于W习。通过不断学习语文学科教学方面的知识,提高教学能力;不断阅读语文相关书籍,扩大其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教师还应该跨学科学习,积累丰富的生活常识和实践经验。乡村语文教师也要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更新其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真正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做一位“学者型”的语文教师。

提高乡村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教师有专业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两项核心内容。”[6]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目的。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的纯粹应试教育。其次,还要改革当前的评价体系,建立一种科学评价体系。评价乡村语文教师,不能只看这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更重要的是考察其所在班级的学生是否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教学评价对于语文教师应该是承担一种监督检验的角色,应该以教育的宗旨和教育教学的原则对教师进行评估。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梳理师生平等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以一个权威者的姿态出现,而是要尊重和鼓励学生学习语文,促进学生的语文思维和个性的发展。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将知识的积累和能力训练相结合,将学生学习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所以教师要使语文教学生活化。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教师在教学中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知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民族文化本是语文教育的根本。乡村一直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和短板,乡村语文教师的发展对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以及乡村建设有重大的影响。处理好乡村语文教师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乡村教育的发展,因而政府必须重视乡村语文教师的发展问题,给予教师政策上的支持。社会人士必须用一颗真诚之心对待他们,支持并理解他们对中国乡村教育的贡献。乡村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热爱并坚守着自己的职业。

参考文献:

[1][5]徐莹晖,徐志辉.陶行知论乡村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2]国务院办公厅.乡村教师支持计划[Z].2015.

第4篇:对乡村教育的感想范文

平实语言背后投射出的情感表达的真实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故事的亲历者饱含真情、满怀感悟对自己的所为、所思和所想,用朴实的文字和话语娓娓道来,给读者带来一种自然而然的融入感和亲切感,使读者很容易随着故事中的情感起伏而产生共鸣。正是这种叙说者和读者之间自然的连接,才彰显了本书的教育意义与价值。

在叙说中,作者们直抒胸臆,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彷徨、困惑甚或是“功利”。如在谈及选择做特岗教师的动机时,《恋上这个职业》的作者刘习聪就明确表示:“坦白地说,我义无反顾地选择特岗教师也有就业方面的考虑。”胡力在《漫漫特岗,教学相长》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教书这件事,我都还没有正式接触过,怎可能对它有如此清冽的感情呢?我不能说我很热爱它,我只能说我有兴趣去尝试。”他们也以真实的笔触直面作为特岗教师的彷徨、失落与挣扎。这种真实的表达使读者在了解特岗教师崇高的同时,更能深刻体会特岗教师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或象征,更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富有思想和激情的年轻的生命。

故事中所反映出来的乡村教育现实更值得深思,这也是本书很有价值的地方。特岗教师不论来自乡村还是城市,由于他们在城市里接受了高等教育,他们看待乡村的视角便有了城市的参照系,透过他们的眼睛,透过故事的叙说,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真实的乡村教育景象。“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梦寐以求的校园,可是眼前的景象着实吓了我一大跳,风卷着沙土在校园里肆虐,仿佛在炫耀着它们的威力,稀稀落落的单双杠孤独地站在操场一角……这儿看起来并不像是操场,更像是一片荒地。”(毕秀明《我在这里啊,待那山花开》)如果说乡村教育条件的简陋和不堪还可以通过政策的扶持予以解决的话,那么乡村孩子的状况则很难用乐观二字形容。“令我震惊的是,他们90%以上都是留守儿童、空巢少儿,有部分为单亲家庭,甚至还有父母双亡的孤儿。他们也想努力成长,然而幼小的心灵充满了迷惘。”(时宏《因为爱》)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社会问题,对于他们的教育来说,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支持和督促,学习在他们的世界里占有多大的比重?他们未来能担负起乡村建设的重任吗?乡村的希望何在?城乡差距如何缩小?这些从特岗教师的文字里揭示出的残酷现实,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本书字里行间投射出的责任感又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未来,尤其是乡村的儿童不再处于自生自灭的成长境地,由于特岗教师的到来,给了他们仰望星空的机会,给了他们走出贫苦、走出大山的可能。“‘特岗计划’让不少穷乡僻壤的农村学校有了知识丰富、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大学毕业生教师,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有一批特岗教师突破教育界限,在乡村的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引领者和推进者的作用,表达出一种责任和使命意识。

事实上,根据教育部统计,“首批招聘的到西部‘两基’攻坚县‘特岗计划’教师留任13407人,占服务期满教师比例88.7%,其中广西、宁夏留任教师占服务期满在岗教师的99%以上。”(教育部2009年第16次新闻会公布材料)也有部分期满未留任的教师,但后来又回到特岗教师岗位。一批又一批后来者纷纷加入特岗计划,与广大乡村教育工作者一道,支撑起了我国中西部地区乡村教育的明天。我想,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所在。

第5篇:对乡村教育的感想范文

我们调查了xx村受教育状况 村民中有30%受过初等教育、1%受到过高等教育。现在村里只有13个高中生。如今儿童的上学年龄限制到6岁,但有50%的孩子八岁才开始上学。

我们还调查了农民的生活状况,据调查村民的粮食、蔬菜,肉制品都自给,只买一些油盐、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费在100元以下。

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

第6篇:对乡村教育的感想范文

一、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实施爱家乡教育的必要性

如今,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的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商品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意识形态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在我们西部农村,向来是以偏僻、落后和贫穷出名,如今走出家乡的人,很多都不愿意再回到原来的家乡去,越来越多的人都想方设法搬到经济、文化和交通比较发达的都市、城镇去,甚至完全以城里人自居,再看不起家乡。这样的道德偏差,应该值得引起我们教育者的重视。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大家全都搬回老家去住,但是,起码应该常回去看看,有想法去建设自己的家乡,让家乡的明天更加的美好。所以,由此看来,在农村小学里,对学生进行家乡的教育显得更为重要,这样的工作仅靠人文课程的教育是很不够的,在数学课程这样的自然学科课程的教学中,也应该积极进行爱家乡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二、小学数学与爱家乡的密切联系

其实,有的教师确实早就认识到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爱家乡情感的必要性。但是,感叹数学课程的内容与爱家乡的情感因素相差太远,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无法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实际上,数学课程的内容与爱家乡的主题之间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家乡小到一个村子,任何方面都与小学数学密切相关。

任何一个村子都有版图形状、领土面积、土地面积、人口数量,自然资源,经济水平,这些东西哪一方面脱离得了数学呢?把这些因素发掘出来,那不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很好的素材吗?

三、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操

第7篇:对乡村教育的感想范文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世界中,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价值。没有了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的确,在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德国的柯尼利亚曾这样说过,“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总对自己诚实,艺术就总在那里。”这说明艺术在德育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我国乡村中小学教育中,要加强艺术教育的高质量的实施,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始,能够有机会体味艺术世界的丰富、充实、自由和深邃,使人格更加高尚、独立、完美。

二、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乡村学生健康的情感

艺术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一个人对美的认识与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密切相关。乡村中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启蒙阶段,而这又与学生对美的认识息息相关,因此,艺术教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兰格曾说:“艺术是情感的客观表现,也是本性的主观反映”,艺术对人的情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艺术蕴含着视觉之美、听觉之美、秩序之美、礼仪之美、和谐之美,艺术的美无处不在。即使如此,中小学学生自身却无法领会到其中的真谛,这就需要艺术教育课程在课堂中有效地实施,去引领中小学的学生去感受和领悟。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为了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情感,就迫切地需要艺术教育在课堂上高质量地实施。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益心,这就强调了艺术教育的作用之一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并为此提供有利的依据。

三、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乡村学生的整体素质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的方向是“向真、向善、向美、向上”,它不断地激励着学生向真、向善、向美,而且不断地积极向上,越来越独立自主、人格高尚。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就更有其积极的作用。因为在笔者的亲身经历和查阅资料中得知,乡村的艺术教育不论是从师资、设备还是态度上都和城市里有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加强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必将能够提高农村整体素质。正所谓一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艺术教育带着提高素质教育的理念步入乡村中小学教育的课堂。为了提高乡村中小学学生的整体素质,乡村中小学的课堂中艺术教育必须和其他学科一样,引领着乡村中小学生前进的步伐。

四、结语

第8篇:对乡村教育的感想范文

我国乡村教师问题,确实很不乐观。有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间,全国乡村教师数量由472.95万人降为330.45万人。短短3年时间内,乡村教师流失率达30%。更令人揪心的现实是,我国乡村教师面临着“断档危机”――当前支撑乡村教育的仍然是老中师毕业生,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他们的年龄大多在55岁左右,在未来5年,他们将进入集中退休期。

如何解决乡村教师问题?国家的政策,已经给出了基本答案,即政策向乡村教师倾斜,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保障乡村教师的权利。根据国家的政策,媒体描述出乡村教师未来的蓝图是:乡村小学教师今后也可评“教授级”正高职称。但是,推行国家政策,还面临传统观念的挑战,即在我国基层政府、教育管理者看来,乡村学校是处在较低层次的,在我国教师管理体系中,早已形成优秀教师“向上流动”的教师升迁体系。评价一名乡村教师是否优秀,乡村社会往往会以其是否离开乡村,进入城镇,或者到城市教书作为一种标准(这与农村学生考上大学离开农村一个道理),反之,一名城市学校的教师到乡村任教,则会被认为事业遭遇挫折,或者不讨领导喜欢,被“发配”。这种观念不消除,乡村教师的问题就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事实上,就在国家提出要建立教师轮换制度,要求向薄弱学校轮换教师时,在我国农村地区,教师的流动,还主要是单向流动,即从农村流向城镇。这还被地方政府教育部门,认为是对乡村教师的激励――干得好,就可以调到城市学校教书。这不是在向乡村学校注入活力,而是在“抽血”。其结果,是优秀乡村教师在教育部门的主导下,流向城市地区,城乡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加大。最近,媒体在讨论乡村教师评正高职称的问题,认为这一做法,可以留住乡村优秀人才。这想得太过美好。如果乡村地区的教育观念不变,在乡村学校评上正高职称的教师,很快就会离开乡村,到城市任教,这就把乡村学校作为了晋升职称的跳板,以及为城市培养优秀教师的基地。

这种观念,是与我国当前应试教育体系下的升学教育模式密切相关的。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地方政府在推进均衡方面,并无紧迫感。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更看重中考和高考的升学政绩。而集中优质资源,打造优质校,是提高中高考升学率的“好办法”。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地区,这种想法就更强烈――本来教育资源就有限,如果再搞均衡,怎么和教育资源发达的地区、学校竞争?可以说,以升学为导向的农村基础教育模式,让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有把乡村教育当负担的看法。对于乡村学校办学,有的地方政府,采取的战略是低水平维持――毕竟这些学校,无法给地方政府贡献中高考升学率。进而,在乡村地区,还出现抛弃“无希望”进大学的学生的趋势,对于学生辍学,有的教育部门、学校不是把学生劝回课堂,而是放任其自流。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关注的是当地的好学校、好学生。把优秀教师放在乡村薄弱学校,并不符合政府的教育政绩观。

第9篇:对乡村教育的感想范文

XXXX乡地处裕安区北方、四县区交界处,全乡总人口52100人。其中老年人口6527人,占总人12.8%。全乡老年学校19所。其中乡校一所,中心学校一所。17个村(居)学校,平均参学率达12%以上;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为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我们通过不断的探索、创新,逐步完善好办学路子,取得好的效果。

我乡老年教育工作在区老教委关怀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我乡老年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增加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确定我乡老年学校每月20号开课,适当期间还要增加达16次;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2次;老年宣传月一次,元旦老年学习座谈会,共计16次。各村级老年学校原则每两个月22日为学习日,农闲安排多些,农忙安排少些,根据情况,因地制宜,我们和教育分校一年合并四次,每一季度20号集中学习上课,各村分校一年集中学习两次。

好的村校如XXXX街道、张祠、张湾等校参学率达75%以上,XXXX街道书记宋成贵,自己是大学生,自己编写教材给学员上课;张祠书记是大学生,经常给老年人组织起来,结合本村实际,传达上级文件精神,讲了本村经济发展规划,如何发展美好乡村建设,沟通老人们的心,有两户拆迁,都有老年学校学员沈国凡、荣先秀帮做工作,完成了拆迁任务,又如XXXX街道美好乡村建设拆迁户赵某,思想不通,不给拆迁,由学校学员方多前、谢少俭到户做工作,最后思想做通,完成拆迁任务。保证美好乡村点按时完成。程书记所编教材生动活泼,加之自己发挥水平,老人都爱听,所以参学率高、办的好。

我乡老年学校已开通远程教育,乡校在文广站综合会议室,17个村在各村会议室,利用多媒体设备,全都开通。6月20日我乡校开通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课,和各支部老年学校同步学校同步学习,在线教育学习《美丽人生》、《生命的宽度》,后又参与健康体检,学员们倍感温暖,学员们学后感慨的说:你们选的课很感人,我国有这样的好党员,国家就有厚望,实现祖国富强,就没有干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