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众传播的定义范文

大众传播的定义精选(九篇)

大众传播的定义

第1篇:大众传播的定义范文

网络时代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的机遇

1.及时的信息传播与双向互动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要利用报刊等纸质媒体进行信息的传播,时效性差,同时也是单向性的。这种传播过程缺乏受众的信息反馈,即使有也是速度慢并且往往被传播者忽视。没有受众的反馈,传播方式就无法及时改进以适应受众的需璎,受众长期被动地接受信息最终会导致火量受众的流失。

网络媒体基于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传递,使得信息的传递与接收几乎是同时完成,时效性得到了极大的保证。而且,网络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及时反馈信息的渠道,传播者可以及时根据受众的反馈进行调节,以更好地适应受众,既保证了受众群体的稳定,又能够改进自身的传播结构。

2.自由的传播环境

传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受众仅仅局限于订阅相关报刊的读者群,传播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很人的限制。其影响力也多限于读者群之中,这既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也不利于其主导地位的巩固。

网络媒体自山的传播环境使得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得到极大扩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迅速地在小同的阶层和群体中进行传播,这小仪有利于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也能够在社会中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3.创新传播形式满足不同文化群体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所采用的“广播”形式,不能适应每个阶层和群体的阅读习惯,传播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网络媒体使“窄播”成为uf能,能够根据受众的特点对受众进行分类,然后把信息精准地传递给特定受众群体。这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分别定制相适宜的信息内容,传播效果也可得到加强。

4.多种符号的综合运用

符号美学家苏珊・郎俗认为,人类传播信息所运用的文化符号可以分为表征性符号和推理性符号。推理性符号能够更加准确地传达传播者的思想,而表征性符号则更加形象可感,它能够传达传播者当时的感受,让受众能够与传播者引起共鸣,拉近相互之间的感情交流,效果更加直接。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要采用推理性符号即文字,表征性符号运用得较少,而且仅限于图片。而网络媒体能够在传播文字信息的基础上,辅以图片、视频等表征性信息进行补充说明,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变得深入浅出,更加真实可感,受众能够通过图片、视频等信息更加直观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

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问题

1.快餐式阅读导致传播障碍

在以网络媒体为主的传播环境下,深阅读已无法适应当前巨大的信息量和信息呈现结构,快餐式的阅读成为当前受众的主要阅读方式。虽然网络媒体多种符号综合传播的优势能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浅显易懂、真实可感,但要想真正使马克思主义深入广大受众,仍需以大量的文字信息为主,图片、视频等传播符号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这就导致了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2.错综复杂的信息洪流导致认知与认同危机

在印刷品时代,信息传播媒体的种类和数量有限,信息量相对较少,且信息来源和结构都相对单一。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了较好的传播环境,信息传播干扰源较少,能够在受众间取得比较好的传播效果。

网络时代,受众面对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信息如同洪流一样将受众淹没其中。在这种信息量巨大且复杂的传播环境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很容易受到其它信息的干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受众的影响受到削弱。

与此同时,由于信息时代带来的自由传播环境,使传播主体和信息更加多元化,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各方信息都能够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给受众,其中也不乏一些真假难辨的负面信息,甚至还有西方意在扰乱我国正常社会秩序的意识形态输出。这些错综复杂的信息十分容易影响人们的判断,冲击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加之受众的分辨能力较低,部分受众还存在人云亦云心态,很容易轻信和受到误导,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着认同危机。

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新路径

1.创新传播内容以符合受众需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该坚持内容为王的观念,即使在看似形式重于内容的网络时代也应如此。

在网络媒体环境下,新颖独特的传播方式似乎更吸引受众的眼球。其实深入挖掘就能发现,当前人们的生活节奏日趋加快,受众对信息的功利性需求也越来越明显,即时快速地获得对自身最有帮助的信息是受众最大的需求。而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仍旧普遍以理论信息传递为主,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前现实问题结合的关注相对较少。这就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在网络媒体环境下很容易被受众忽略,传播效果被削弱。

因此,只有大力推进传播内容创新,解决好与受众关系最紧密的现实问题,回答好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才能够真正凸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才能真正让受众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受众服务、是造福受众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也才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其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才能更加巩固。

2.创新传播形式以满足不同群体

当前,创新传播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当务之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当利用好网络媒体的便利条件,对受众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群体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文化程度较高的受众群体更加习惯传统的以文字信息为主的抽象思维阅读,面对形式丰富且娱乐性较强的传播形式反而不太适应,对于这类群体应当仍以文字信息传播为主,辅以图片、视频等信息,增加适当的娱乐性,传播效果能够大大增强,也不会导致这类受众的流失。而以文字信息为主的传播形式,不能够被普通受众很好地理解和接受,因此,对这类群体的传播应当以图片、视频为主,例如漫画、纪实视频等,采用这种形式不仅能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受众眼前,也能够增加其中的娱乐性,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被普通受众所接纳。

3.主动出击应对负面思想

第2篇:大众传播的定义范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了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它过去是,现在还是,将来依然是指导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伟大实践的法宝。但是马克思主义只有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相结合,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其思想武器的强大作用,即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加强自身传播,在人民大众当中寻找立足点和生长点的过程。这就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为研究对象,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具体内容,要求和途径展开研究,最大限度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赋予给理论工作者重要的使命和任务。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内容是指客观事物存在的内在基础,是客观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内在的、本质性的东西。从内容层面来说,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基本要求等内容的宣传和普及,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传播及推广。只有契合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对人民大众解决切身问题确有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人民大众”中找到自身的立足点和生长点,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从而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

首先,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首要内容。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它是对过去人民群众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遇到了并且将继续面对许多特殊而又复杂的新问题,而这些问题仅仅靠背诵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或者简单照搬照抄外国的经验和做法,是不可能真正解决的。“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因此,只有用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和表述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切实有效的传递给普通的人民大众,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并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更大的胜利。

其次,大众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它的实践基础是时代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实践,三者组成一个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严密的逻辑体系。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保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重要前提;如果把这些理论割裂开来,看不到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之间不可割裂、一脉相承的关系,那么我们就不能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所在。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采取形而上学的观点孤立地、片面地看待这个问题,其结果是看不到这个理论与马列主义和思想的联系,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成果在宣传教育过程中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我们应当特别注意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应该把这两个理论的关系搞清楚。

最后,大众化的党的方针路线及中央文件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又一重要内容。我们的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的政党,我们党所制定的方针路线以及文政策,指引着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是我们党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我们必须使人民群众对党的方针路线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积极性。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党先后制定或形成了许多方针路线以及文件精神,比如:社会主义本质论、阶段论;再比如:社会主义发展论、动力论、一国两制论,等等,这些重要的科学论断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点。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要求

任何一种思想和行为都有自身内在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也不例外。要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成果得到有效传播,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一些内在的、本质的以及规律性的东西展开深入的研究,才能最终认知、接受、理解并把握其基本要求,从而最大程度彰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

1.通俗性是确保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效性的前提。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以及社会学等多项内容的综合理论体系,是在特定的历史、阶级以及理论等条件下,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缜密的逻辑思维和理论推断形成的,极强的理论性成为其最大的特色。要使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生活背景、兴趣爱好等纷繁不一的人民大众认识、接受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得不遗余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使马克思主义从“政坛”“圣坛”“论坛”中走下来,走到并融进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中。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都非常注重马克思主义的通俗性。为了使共产主义理想切实能为广大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且相对较低的无产阶级所理解和接受,并最大限度的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打碎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三易其稿,三改其名,最终才有了被称为“飘荡在欧洲上空的幽灵”的《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使抽象的共产主义理论以通俗化的方式展现在无产阶级人民大众面前,成为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一致,奋力抗争的精神纽带。当历史的车轮驶进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体系成果的取得,既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通俗化的表现,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内容。

2.形象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化传播实效性的必要保证。形象化是理论传播进程中,活跃传播氛围、增强传播效果的重要途径,因而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成果。但由于东西方思维习惯的差异,再加上中国人民群众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以及理解程度不一,如果将集中反映西方人思维方式的、高度抽象化、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直接施教于人民群众,那么势必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变的异常艰难。相反,如果采取生动、形象的例子说明和解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立场,就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果比较显著。只有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既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进程,并大大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可以说,我们讲的越生动形象,“越深入浅出,就越容易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就越能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3.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最终必须能被用来指导人们新的实践活动。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以实践性为唯一目的和最终归属。人民群众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对象,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对一种理论体系的需要与否以及需要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实践。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善于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途径

从某种程度上,传播方法的选择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程度的先决条件,有效的传播方式能使群众轻松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果。然而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说教的方式强制性的“灌输”给广大群众,这种单一、枯燥的传播方式一方面阻碍了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甚至导致了广大群众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反感和厌恶,造成其传播效果的降低甚至完全缺失。因此,探索新的传播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一,要在传播的语言艺术方面下功夫。理论能否被群众认知、理解、接受和把握,关键取决于这种理论是否与人民群众的语言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相符合。因此,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进程中,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语言艺术方面下功夫。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语言艺术方面,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做法。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深入浅出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成果的传播。所谓“深入浅出的‘深’,就是理性方面的思考,理性层面的感受,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浅’就是心理层面的思考,心理方面的感受,往往是自发的、不系统的、一时的,但它是生动的、有力的、很有价值的。”深入浅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一条基本通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力保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理论传播越深入浅出,就越容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也就越能达到理论传播的目的和效果。

第二,要在理论传播的方式方面下功夫。理论传播方式的选择,对思想理论的传播效果至关重要。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法是决定理论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充分运用电视、网络、手机等各种新型大众传播媒介,不断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渠道。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如果仅采取传统文本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它的积极作用和强大动力就不能真正发挥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立场以及基本方法创造性地编写成一些通俗读物、简易读本以及漫画册子,等等,提升传统文本传播方式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积极构筑网站,开辟电视专题,开发包括网络、电视甚至手机在内的多种传播渠道,发挥这些新型传播媒介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作用。

第三,要在身教与言传结合方面下功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体,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理论工作者。他们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果的传播者,更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者。理论传播者的个人形象如何,他们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自觉践行者,将会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因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理论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以身作则,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如果理论传播者自身的行为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就肯定会招致人民群众的信任危机,对他们所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也会嗤之以鼻。因此,传播者的良好形象极大的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反,假如传播者的形象受到人民群众的质疑,那么不论传播者拥有多么高超的理论水平和多么高明的传播技巧,不论他们采用多么新颖的传播方法和多么快捷的传播途径,也很难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成果传播开来,更无法充分发挥其强大的物质力量。

参考文献:

[1]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张光明.马克思传[M].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3]刘建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07).

[4]曹根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2).

第3篇:大众传播的定义范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时代课题,它是马克思主义客观真理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的必要手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现代传媒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传播方式,分析并把握的关系,是探寻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需要。

现代传媒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意义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被人民群众所了解和掌握,最终成为人民群众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通过一定的传播方式才能实现。现代传媒蓬勃兴起,大大促进了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这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积极意义。

一方面,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空间范围,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式方法。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加强了全社会的关联程度,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都能通过互联网或手机等平台实现信息沟通和共享。与传统媒体相比,现代传媒不仅在知识群体中运行,还能覆盖广大的普通群众,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空间范围得到了拓展。

另一方面,加强了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互动性。现代传媒技术不仅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增加了信息传递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种现代信息传播机制,塑造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习惯。具体来说,一是保障了信息传播主体的自主性。人民群众有权自主和获取信息,并能根据自身的需求集中搜集特定的信息。这种信息传播机制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自发传播,能够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率;二是增强了传播过程的互动性。传统媒体通过电视、报纸、书刊等方式进行的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播,难以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网络等现代传媒方式则给人民群众提供了互动交流的手段,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可以即时达成互动交流,有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质量。

现代传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

现代传媒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信息量的增加、信息内容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复杂化等,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一个更加复杂的环境。

首先,由于信息传播自由度的提高,使得各种不准确的信息或虚假信息也得到传播,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现代传媒技术中,互联网无疑是影响最为深广的信息平台。使用互联网的人群极为复杂,信息的生产和传播门槛较低,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难以得到保障。同时,随着互联网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逐步形成了一种与传统媒体语言相区别的网络语言。这种网络语言的规范性、严肃性和准确性都大大降低,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传播过程中可能面临信息失真和信息干扰等问题。

其次,一些别有用心的敌对势力出于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往往采取极具隐蔽性的方式,进行不良的或非法的信息传播,散布西方的价值观念,反对马克思主义。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

现代传媒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现代传媒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的机遇大于挑战。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种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自我创新的理论体系。在新的社会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走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实现途径。

第一,加强对现代传媒技术的掌握,积极参与现代传媒制度的构建。现代信息传播方式主要是基于新的信息技术而建立的,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信息传播方式的特点。例如,互联网技术的交互性技术,就直接塑造了信息传播方式的互动性特征。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对新技术必须保持高度的跟踪关注并及时掌握,从而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性。

第4篇:大众传播的定义范文

凭借分解切割的、机械的技术,西方世界取得了3000年的爆炸增长,现在它正在发生内爆(imploding)。在机械时代,我们的身体在空间范围内延伸了。今天,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电子技术发展,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抹去了我们星球上的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我们正在迅速接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人的任何一种延伸,无论是皮肤的、手的还是脚的延伸,都影响整个心理的和社会的复合体。

——马歇尔.麦克卢汉

西方著名的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其于1964年出版的论著《人的延伸:理解媒介》中富有创见地提出了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地球村”概念。人类进入大众传播时代以来,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使信息传播瞬息万里,借助飞速发展的大众传播媒介地球上的信息正在实现着同步化,空间距离和时间差异正在被大众传播活动消除,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正在变成一个弹丸之地。由于大众传播的同步化性质,整个人类社会已经结成了一个密切相互作用的、无法静居独处的、紧密联系的互动的小社区。简言之,大众传播的日益发展已经使地球进入到了一个“村落化”时代。

正是由于大众传播制造的这个互动的“地球村”以及大众传播带来的人的全面延伸,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内爆,而这种内爆又引发了社会结构、知识本质和文化形态的深刻调整——调整来自世界的每一处角落和每一个个体。我们可以看到大众传播在不断制造着人类社会的当下流行神话,在这些富于爆发力的流行神话耀眼的光影之下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另外一个主题——大众文化。

究竟大众传播是如何诱发了文化体系从结构到形态的种种嬗变呢?而人类又如何来评价和界定这些变化呢?我们的现在和我们的将来之间会存在什么样的文化路径呢?我们可以找到并通过最佳的设定路径以达到我们所希求的目标吗?

概念认定及论证准备

在展开对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论证之前有必要对其中主要的概念进行一定的认定和说明。

〔大众〕大众传播,英语对译词为mass communication,其中的限定词mass可以译为“大众”或者“大量”,这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语词,是伴随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大众社会理论认为,人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了大众社会,在这个时代到来以后,作为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旧有的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稳定的价值体系被打破,社会成员丧失了选择和行动的统一的参照系,而成为了独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个体,即所谓的“大众”。这里“大众”(mass)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群,它的主要特点有:(1)规模的巨大性(2)分散性和异质性(3)匿名性(4)无组织性(5)流动性(6)同构型。简单地说,大众是大面积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具有不同社会归属但有着相同的行为倾向的易受外界刺激和动员的流动的特殊社群。大众是一个传播概念,不同于其它诸如“公众”、“群众”等的政治概念。

〔大众传播〕在大众传播发展的不同亚阶段对“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ao)有着不同的定义界定,这个概念有着很不稳定的认定过程。针对本文的论证范围和论证体制,援引如下定义——“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在外延上应该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活动以及电影、流行音乐、广告等。

〔大众文化〕基于以上对“大众”的界定,我试图把握“大众文化”(mass culture)这个概念,但是很无奈。因为“文化”这个概念实在令人无从着手,从亚里斯多德、柏拉图到福柯、马尔库塞,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思想者都试图对“文化”进行一个结论性的定义,但是没有一种说法能够圆满地完成概念的认定。所以我只能在一个武断的人为设定的平台上加以一定的说明。雷蒙.威廉士曾经指出,“关于文化的(当代)用法,常见的大致上有三个”:(1)用来“描述知识、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2)用于指涉“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团体或整体人类的特定生活方式”,(3)用作象征“知识尤其是艺术活动的实践及其成品”。本文着重讨论的领域是基于第二、第三种关于“文化”的用法而设定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第三种用法中,文化在当代语境中应该扩充到流行文化(popular culture)和娱乐以及大众媒介。

大众传播工厂的神话

传播,无疑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着不可低估的力量,从传播史来看。我们会得出一个普遍认可的结论性认识:传播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并且值得指出的是,它对文化复合体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广义的传播媒介包括了时间性媒介和空间性媒介。时间性媒介主要指的是担负信息处理和传播功能的媒介体系,如书籍、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等;而空间性媒介主要指的是担负运输和交通功能的媒介体系,如车辆、舟船、飞行器等。在人类进入电子时代之前,尤其是在机械时代,空间性媒介在人类传播活动中是主导媒介,对人类传播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力较时间性媒介更为显著(我并不否认时间性媒介在整个传播史上的主体意义和影响力)。在空间性媒介居于主导地位的机械时代,空间性媒介工具和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带来了人类社会以及附着在社会肌体上的文化形态的调整和变动。古代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为人类实现海上远航创造了条件,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正是在指南针的指引下在曾经遥不可及的海外开辟了一个又一个殖民地和贸易市场,使世界成为一体,打破了人类千百年来不同大陆不同人群的相对隔绝状态。这在某种意义上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提高了人类的活动能力,由此人类社会旧有的结构体系被打破,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构成也相应地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革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不断兴起、上升;并且,由于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大和延展,人类信息传播的要求相应提高,在此情况下刺激了人类信息传播从技术到结构形态的革命,而传播体系的革命也势必造成文化领域的震动和重组。我们看到,在资本主义开始海外市场的占领之后,报纸成为了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在此之前,报纸只是一种影响人群较窄、影响力较小的媒介。报纸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文化领域也开始不断酝酿和引发革命,对于这种革命我们可以在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找到很充分的证据。

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带来了空间距离和时间差异的削减,这在火车、轮船和飞机出现以后表现得异常明显,人类的同步化显著增强,于是就要求信息传播进一步强化。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无线电技术和各种电子媒介得以飞速发展。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人类的文化复合肌体在信息量不断增大、信息传播日益迅疾、传播内容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开始发生前所未有的调整和嬗变。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时间性媒介开始成为主导媒介,它开始表现出爆炸式的影响力,并且爆炸的当量不断增大,这时的人类传播已经进入到大众传播时展期。体现在文化领域,时间性媒介造成了人类社会的交织景象: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文化种群、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政治话语系统、不同的文化传承体系在信息需求和信息技术可能性的影响之下,频繁接触、沟通、交流,并互相影响、作用和激战。文化的斗争在传播领域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在这种需求性的斗争中,各种文化类型发生着不可避免和难以预期的各种变化,并最终导致整个文化体系的不断颠覆和不断建构。

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人类进入到了一个癫狂的时代。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大众传播时代到来之前西方人从读书识字的技术中获取了采取行动而不必立即作出反应的能力,机械时代反应和行动是割裂的、延迟的;但是机械时代消退之后,大众传播时代中人类生活在一个日益一体化的世界里,人们用电子时代之前的陈旧的、支离破碎的时间和空间模式来思考问题显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这个新的技术的和文化的背景了。经过超过3000年的专业分工的爆炸之后,人在肢体的技术性延伸中经过3000年日益加重的专业化和异化之后,世界戏剧性地逆向变化并收缩变小。在某种意义上,电子使地球缩小成为了一个村落。人类已经并且还在以电的速度发生某种内爆,在这种内爆因素的作用之下人类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来自于人的政治性,人的责任意识提高到了很高的程度,人们必须承担义务并参与行动,个人观点相对淡化,人变得不安起来。我们看到以电视为代表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使人类从个体到社群都发生着激荡的震动,不管有人认为这种影响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还是有人认为它使人的异化程度深化、使人成为了流行噪音的癫狂化的工具,但都说明了大众传播对于人类文化体系的全面介入和全面改组,尤其表现在大众传播机器制造了人类文化史上最独特的类型——大众文化。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大多数的媒介文化批判理论中,人们总是狭隘地将目光集中在了雷蒙.威廉士对于当代“文化”用法的第三种形态的延伸部分(即流行文化和娱乐以及大众传播的一般行为),其实,大众传播对于知识领域的调整则更为隐蔽而意义深远。随着传播工具和传播技术的革命,人类社会在知识领域发生深刻的调整,这无疑是传播与文化关系史上的一次重要的变革。尤其是在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到来之后,这种调整更加显著。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所谓尖端科技都和语言有关(语言是传播体系中最为复杂而关键的问题),如音位学与语言学理论、交流问题与控制论、现代代数与信息学、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语言翻译问题与机器语言兼容性研究、存储问题与数据库、通信学与“智能”终端的建立、悖论学等等。这些信息传播科技都对知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的影响来自与知识的一个主要功能——传递。由于各种传播工具和仪器的标准化、微型化和商品化,知识的获取、整理、支配、利用等操作在今天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曾经指出:“信息机器的增多正在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知识的传播,就像早先人类交通方式(运输)的发展和后来音像流通方式(传媒)的发展曾经做的一样。”知识在大众传播时代以及已经到来的网络时代背景之下正在或者说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知识为了出售而被生产,为了在新的生产中增殖而被消费;它不再仅仅以自身为目的,它的“使用价值”正在淡化,交换成为主要的目的。知识的本质以及知识的外壳都在大众传播和信息时代的技术背景之下发生了改变,知识作为文化的关键元素,这种改变正反映了大众传播对当下的大众文化的介入是深刻的;同时,大众社会境域下的知识的重新整合是大众传播体制对大众文化极具本质意义的影响。

人类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文化在传播机制的巨大影响下已经发生了整体性的颠覆和建构。传播学的各个学派以及其它领域的学者都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广泛而又卓有建树的研究,并提出了林林总总的理论。无论是为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热情讴歌,还是大声怒斥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这些理论都证明了大众传播对于大众文化的影响力是存在的,并且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大众文化的欢歌和悲曲

电视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无疑是20世纪人类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上个世纪6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W.林格斯就把电视与原子能、宇宙空间技术的发明并称为“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事件”,并认为电视是震撼现代社会的三大力量之一。电视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进入到一个更加深入的阶段,并且电视媒介使得大众传播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剧,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无以复加地被抛入了大众传播的旋涡之中。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开始思考大众传播尤其是电视媒介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影响,在这些学说中,既有对大众传播的赞歌,也有对大众传播的申诉,还有针对大众传播体制内部不同传播类型的对比批判。尤其在西方,媒介批判成为了传播学和文化学的重要领域,这其中不乏一些尖锐而偏激的理论学说,但是这些建构在西方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基础上的思维成果无疑都为我们思考现代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参照。

西方主流的传播学者(以经验学派为典型代表)认为大众传播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是以往任何时代背景下任何类型的传播活动所无法比拟的,在他们的学术理论体系中,极度宣扬大众传播媒介及其活动给社会文化带来的建构性影响。

德国人古登堡对于印刷技术的革新是传播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对于现代传播的意义十分重大。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说,“从技术角度说,古登堡所做的以及自从他的时代以后的大众传播媒介所做的,就是把一架机器放进传播过程,复制信息,几乎无限地扩大一个人的分享信息的能力。”人类正是在这种能够大量复制信息的机器作用之下由传统的口述文化进入到了一个媒介文化的社会状态中,人类分享信息能力的极大增强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现在我们还能够在一个边远的山村看到一台收音机或者电视带给一个村庄的巨大影响力。首先人们通过一种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工具获取了异常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内容涉及与这个山村相隔几万甚至几十万公里的地方,这种信息的介入无疑给山村原有的生活处境带来了一种催化剂。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可以用于实现变革和突破的信息,而不再是故步自封和一成不变地维系旧有的生活体制。新的观念和想象在大众传播的渠道中萌动起来并借助传播的信道开始行动。我们认为,行动的先决条件就是选择,而大众传播的介入正是选择的必要条件,因为它为选择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的注意力发生了变化,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人的行为标准和价值体系也发生了变化,同时我们看到人的知识获取、娱乐方式、时间分配等文化的体制都在发生着变化,西方主流学者认为这种变化是大众传播带来的积极效果——大众传播为人们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来帮助人们在行动前获得足够的选择信息,这样人可以更加自由和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其中包括了选择自己的文化体制。基于突出人的存在和平权主义,西方主流学者提出种种学术性的叙述,主要的观点集中在大众传播造就和支持人的回归和人的独立,使人成为全面发展和自由选择的自我的人。确实,现代报纸的出现扩大了阅读的人群,从而改变了原有的精英文化体系,建构了一个平民化的文化体系;广播、电影、电视的出现,更使信息传播的受众要求降低,从而更加突出了社会参与的广度,社会成员更广泛地参与了社会的选择和文化的建构。在这种条件之下产生的大众文化无疑是一个众神欢歌的文化,它的广度是以往的文化类型难以企及的,因此大众文化常常以“人民的文化”自居。

但是就在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时代充满热情甚至开始癫狂起来的时候,开始有人站出来说话了,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出现和活跃为传播与文化又提出了更为深入的课题。这些学派有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学派、意识形态“霸权”理论以及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等。这些学派和理论相比主流的经验学派来说更加具有破坏力,同时也更为复杂。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理论都是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之下建构起来的。在这些学派和理论中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向,一是关注传播的宏观影响,其批判话语指涉的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意识形态以及文化构成;二是关注传播过程中人的个体化行为和感受以及发展,话语指涉的是作为人的个体的存在与可能。

西方社会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不断加剧,这种独占现象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控制下的文化生产和流通,而大众传播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经济利益、意识形态和统治权力。大众传播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社会关系、行使政治统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有相对独立性。大众传播可以分为两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在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媒介通过象征事物的选择和加工,将社会事物加以“符号化”和“赋予意义”;在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受众接触媒介讯息,进行符号解读。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既有促进现存不平等关系的“支配性”的价值体系,又有推动人们接受不平等、安居较低社会地位的“从属性”价值体系,还有不满足于阶级支配现状、号召社会变革的“激进的”价值体系。大众传播的符号化活动,在本质上是按照支配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事物的“赋予意义”的。因此,我们看到的日益丰富的西方大众传播产品,实际上是在发达资本主义系统中居于主导和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的价值体系下的文化体制的产品,它自然担负着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任务,而并非像主流经验学派所强调的那样,大众传播是人民性的、平权化的大众文化的缔造者。同时,受众在符号的解读过程中,也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的,由于符号的多义性和受众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以对文本讯息作出多种多样的理解。S.霍尔认为,受众对媒介讯息有三种解读形态,一是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即按照媒介赋予意义来理解讯息;二是妥协性解读,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己的社会背景来理解讯息;三是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意义作出完全相反的理解。霍尔认为,大众传媒的符号化和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和各种从属性文化之间支配、妥协和反抗的关系,体现了“意义空间中的阶级斗争”。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活动繁荣的景观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部权力机器,尽管它标榜自己是平民的、反体制的和自由的,但是实际上它仍旧是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体制的一个组件,它只是资本主义在文化领域的一种运作体系,是一个资本主义浮华文化的工厂。同时从受众角度看,受众也不是充满愉悦地接受着大众传播机器制造出来的大众文化肌体的亲近,其中的反抗、争斗正在日益激烈。

T.W.阿多诺则从微观上对大众传播造就的大众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认为大众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化、技术化和齐一化。他很犀利地将“大众文化”的提法推翻,并代之以“文化工业”,为了“消除一种误会,即防止人们望文生义,认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特点是从人民大众出发,为人民大众服务”。文化工业实质上是在向消费者兜售商品化的信息,并且通过不断向消费者许愿来欺骗消费者,“不断地改变享乐的活动和装潢,但这种许诺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兑现,仅仅是让顾客画饼充饥而已”。大众传播机器不停地运转,不停地制造出光怪陆离的文化产品,这些产品无论是一般信息还是娱乐活动,都如同宗教说教一般是某种意义的装腔作势的空谈,并以此来控制受众的感官、选择和行为。大众文化是一种商业形态的文化,同时是一种技术化的文化,它通过传播机器大量地被制造出来,因为传播机器的规格化、标准化和体制化,所以我们看到的大众文化产品都被贴上了标签,因而大众文化也被打上了某种规格色彩。借助阿多诺的分析,我们进一步透视大众文化,会发现大众文化的工业化、商品化、技术化和齐一化特点使得大众文化成为了一种数量上极大丰富的、感官刺激巨大的但实质上却是冷漠的、物化的、没有温度的文化工厂。在大众传播歇斯底里的叫卖声里,个体的分散性和无组织性而导致的脆弱使人们迷失了方向,对于在大众文化景色里生活的人,H.马尔库塞用悲天悯人的话语到处了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的罪恶。发达工业社会中,大众传播把艺术、政治、宗教、哲学同商业和谐地混合在一起,它们在文化领域具有了一个共同的特征——商品形式,“发自心灵的音乐可以是充当推销术的音乐。”马尔库塞指出现代大众文化中受到最严格保护的价值标准之一,就是生产率。技术社会的操作原则和标准使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人性化内容不断地降低,在这个文化阴影下生活的人们正在成为这个文化的基础的权力结构造成的牺牲品。大众文化是一个肯定性文化、压抑性文化、单面性文化。大众传播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电视媒介的深刻介入,人类虽然在文化生活中可以享受丰富的信息服务,但是在这样的高速、大量、虚幻的大众传播语境中,人们的自主性不断降低,经验派所说的自由选择实际上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谎言,人们在发达工业化社会的大众传播背景下已经在逐渐丧失个体的独立性。更加突出的是,人类文化和精神世界的技术化,导致人类工业革命以后最剧烈的异化,艺术等文化形式的体制化前所未有地加深,人成为传播工具控制下的孤独的迷惘的存在,并且这种存在正在和艺术一同消亡,因为灵魂在异化过程中不断地迷失。

中国当下大众媒介与文化批判

作为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有着和西方发达工业化社会不同的特质。中国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表现出了很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在传播领域,中国近20年来的发展也是前所未有的。正是在中国传播事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众文化开始成长起来。应该说,西方的大众传播实践和大众文化现象对于中国当下的传播和文化是有一定的借鉴和反思意义的。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大规模地发展起来,信息以各种各样的形态铺天盖地而来,从清晨到日暮,街头叫卖报纸的喊声、不停播放的电视节目、不断出现的广告牌……人们生活在一个被信息包围的环境里,应该注意到的是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进入到了大众传播的癫狂状态,相比西方来得要快,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当下的传播发展和由此而来文化冲突要比西方更显著。所以思考当下中国的传播和文化问题是必要而紧迫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媒介批判领域的成果相对的偏狭,大都局限在媒介的社会责任上,而忽视了更为深入的相关文化研究和心理研究。

20年来,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是巨大的,当我们为社会信息体系的建立和由此带来的信息畅通以及人们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感到欣慰的时候,应该看到,由电视建立起来的媒介文化是一个强势的、干预性的媒介文化,人们在其中被迫处在一个弱势地位。人在电视文化中被动地选择着某种文化人性,电视的视听文化特点决定了人在这样的传播过程中变得庸懒和无聊,没有满足的视听欲望控制着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信息的商品化和电视的传播体系都造成了一个现实:电视造就了一种庸懒的被动的但很舒适的阅读方式和娱乐方式,思考成为了按动遥控器时的躁动和无助,电视很大程度上在扮演着一种勾引者的角色,被勾引的往往是青少年。我不是在鼓吹媒介的社会责任论,因为文化是一个社会镜像,传播并不是仅仅由媒介构成,所以这种文化困境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商品化的辐射作用,这种辐射的非理性状态伤害到了整个文化肌体,责任不应该仅仅由媒介来承担。如何有效地监控这种商品化的非理性辐射作用关系到文化整体的当下发展和未来走向,我们更应该致力于建立这样一个监控体系。同时,电子媒介的强势作用还表现为,当下中国人的角色错乱和自我缺失造成的价值标准的混乱。种类繁多品格各异的影视娱乐文化成为了人的物化生活情景之外的一个虚幻的生活情景,人在现实世界中的种种角色之外又开始有了种种虚幻的角色,并且这种新的不稳定的角色不断涌入现实生活,并干预着人的真实角色和行为。我们看到很多青少年模仿各类的媒介形象并产生了一些过激的体制外的反社会行为。此外还有很多隐性的社会文化问题从大众传播活动的诱发之下产生。

可以说,如何建构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文化体系对于中国的传播机制和其他功能部门都是一个很棘手但迫切的问题。 霸权话语的狂乱

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日益发展的今天,信息主权和文化主权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拥有自主选择自己的文化制度、道德和价值体系、生活方式的权利。文化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是维持一个国家或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冷战结束后,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世界背景下,在借助于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大众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在文化交往发展到空前规模的情况下,文化交汇和冲突都异常显现和突出出来,并且正在改变着整个世界的文化格局。在对于文化与传播的思考中,一种叫做“文化帝国主义”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

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是在20世纪60年代反对“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中诞生的。战后许多殖民地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帝国主义国家的扩张手段相应进行了战略调整,由军事手段和直接的殖民统治为主转向了以经济手段和文化控制为主。新帝国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政策就表现为“文化帝国主义”。我们看到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靠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相对完备的传播体系在世界范围内扮演说话者的角色,从好莱坞电影到迪斯尼的动画城,从香槟到美女,从哈佛到畅销小说,话语的权利被发达工业社会的大众传播体系把持,作为弱势文化的发展中国家只能更多地充当听者的角色。在疯狂的叫卖声中,强势文化主体尽情地扩张,并达到倾销商品的目的,以此实现着对世界的文化支配。在文化扩张中,大众传播媒介是其最有力的制度化的手段和工具。英国学者J.汤林森在《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中对充当着文化帝国主义主体的媒介帝国主义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尽管他的学说带着为帝国主义辩护的色彩,但是他对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具有全球活动能力的传播体系推销美国式的大众文化这一事实也是承认的。走在中国某个省会城市的街头,你可以看到可口可乐、麦当劳、《美国大美人》、比尔.盖茨以各种形式反复出现着,就像60、70年代猫王、披头士风靡全球一样。在这样的话语霸权严重干预着发展中国家和弱势文化民族的生活和文化的情况下,我们在思考,跨文化传播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在强势的高度垄断的发达传播体制的掠夺性的扩张下,发展中国家防守的最后底线是什么,有什么防御措施可以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文化,维护自己信息和文化主权?垄断的“传媒寡头”正在地球的上空游荡,你抬头就能看见他的脸,怎么办?

这是一个很无奈的问题吗?也许,我们能做些什么的。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同时,也在为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充满人性的国际信息新秩序而努力。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间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文化传播体制,并通过各种形式来加强彼此的文化和传播合作,以此来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并逐步突破发达国家的信息和文化传播的强大包围圈。

结语

流行神话是大众传播一手制造的,我们还很难对它神秘的身体作出明确的可固定化的判断,因为它还在光影中不断变化。我们听见它的歌唱,看见它在起舞,也听见它在嚎叫,看见它在施暴。我们能做什么呢?观望当然是不够的。

参考文献

1《人的延伸:理解媒介》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 著

2《社会水泥——论大众文化》

陈学明、吴松、远东

3《传播学概论》

〔美〕威尔伯.施拉姆 著

4《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著

5《文化帝国主义》

〔英〕J.汤林森 著

6《世纪晚钟》

高小康 著

7《科学的历程》

吴国盛 著

第5篇:大众传播的定义范文

(陕西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浪潮的汹涌澎湃,大众传播媒介无疑已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助推器,它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方式,着实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本文从传播学视域下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这对于整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必然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关键词:大众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7-0147-02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手段,借助和放大大众媒介的各种属性,以社会大众为对象所进行的快速的、大规模的信息加工与传递过程。目前,大众传播已成为人类传播乃至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不能忽视这一功能。

一、大众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及传播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日益强烈。作为承载、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一种载体和工具的大众传播媒介,正以其强劲的渗透力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从传播学的角度讲,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特定的信息传播交流工作,其表达形式、运用手段甚至对象和效果都与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从过程上看,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向受教者传递一定的有用信息;从效果上看,受教者由此获得一定的思想、观念和能力。而大众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正是在这一基本现实中获得认同。大众传播会对人们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形成必然产生影响,尤其是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大众传播向公众传播什么,其价值导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是否一致,不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且也对社会风尚和社会风气的形成产生巨大的作用。当前,大众传播手段的多元化,传播技术的科学化,使得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及时适应这样一种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对信息传播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缺乏基本的认识,这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甚至决定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在我国,大众传媒必须服从、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大局,应当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生产、复制、传播利于推进人们道德水平、提升受众各方面素质的新闻、信息、影视产品及娱乐节目,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持。大众传媒权力是一种无形的权力,也是一种柔性的权力,它以其特有的方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推动着人类教育的发展,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于潜移默化中达到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有效控制,从而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众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在我国,大众传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载体和重要工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一个重要路径和重要方面。大众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凝聚功能

大众传播以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和光辉实践作为自身日常的报道传播。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客观性、时效性、灵活性和真实性等特点,凭借这些它很容易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感受到正是由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这种凝聚功能,在全社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有助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用爱国主义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为实现共同理想的奋斗中不断增强凝聚力,从而更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二)稳定功能

大众传播可以沟通社会信息,确保社会的有机联系,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利用自身网络化的系统扮演着重要的“沟通者”的角色,对于加强党和人民之间的联系、协调人际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众传媒通过传播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规范,通过道德社会化来实现对社会成员的道德控制,使社会成员内化道德价值,形成社会成员的“道德自律”。 目前,我国大众传播已经形成了立体的功能网络,从而达到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目的,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控制约束功能

一个社会假如缺乏统一的行为规范,社会生活就会处于无序的状态。人的自由发展不是无拘无束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在于使受教育者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用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大众传媒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某种程度上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通过向受众传导社会规范,通过肯定、褒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和否定、批判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帮助人们理解并认同社会规范,使人们的行为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

(四)社会协调功能

大众传播能够通过各种手段对信息进行筛选、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协调一致,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提出相应的看法和对策,从而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情况的最重要的事件或事情上来。大众传媒关注当前社会最前沿的问题,分析时事热点,热衷于报道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帮助人们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打开心结、稳定情绪;同时,也给广大民众提供敞开心扉的平台,疏通思想、宣泄情绪。这样就能使人们的情绪得到及时有效的调适,大大减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五) 认识选择功能

在社会发展中,大众传播媒介通过舆论的持久作用,扮演了教育、引导人们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重要角色。大众传播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不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社会成员共享统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凭借这种认识选择功能对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宣传灌输教育、对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的报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受众在纷杂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培养鉴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政治判断力、鉴别力和选择力,发展其政治参与的意识,形成较高的政治素养,从而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形成和谐的政治关系。总之,我们要利用好大众传媒这个载体,强化对有利于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健康发展的教育信息的传播,要根据人们对不同信息需求和接受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媒体宣传战略,融知识性、娱乐性的信息与政治性、教育性的信息于一体,增强大众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加强大众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着力点

大众传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要想发挥大众传播的正功能,避免负功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在塑造理想人格和引导人产生积极行为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对大众传播进行积极的建设和控制。

(一)建设和完善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因此,必须积极地建设和完善大众传播。首先,要建设和完善大众传播的硬件――设备和手段。积极推进大众传播媒介的现代化,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其次,要建设和完善大众传媒的软件――队伍和人。必须加强对大众传播的领导,端正其政治思想路线,使之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不断提高大众传播媒介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加强各类人员的培训。特别是要选好和用好大众传播媒介的“把关者”,让其充分发挥把关的作用,使大众传播媒介真正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有效地控制大众传播媒介

要建设良好的大众传播环境,必须对大众传播实行有效的社会控制。第一,政府部门控制。政府部门的控制是大众传媒控制的最主要形式。政府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关系主要是:限制、管理、协助、参与。限制是指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禁止某些有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管理是指政府运用法律和规章制度进行行政和业务管理。协助是指政府采取各种方式协助和推动传播媒介的发展。参与是指政府自己主办和经营传播媒介,直接与群众沟通。第二,社会公众控制。这是指社会公众对大众传播的制约。大众传媒发表了错误 ,违背民意,公众可以发表舆论予以指责和反对。第三,内部自我控制。只有加强大众传播内部队伍的自身建设,切实搞好内部自我控制,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对大众传播控制的目的。

(三)净化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成长和长大,其必然会导致政治信息的泛滥和失真现象的发生,增强人们政治观形成过程的不稳定性,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媒介容易成为一些境外对人们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因此,“把关人”要自觉指引人们从文化安全的高度出发,坚持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规范、提升大众传媒文化的发展,用先进文化占领大众传媒这一文化阵地既要满足人们利用大众传媒丰富业余生活的需要,又要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的媒体素质,要创造各种有利于鼓励人们利用大众媒介进行自我教育和进行健康向上的文化生产活动。

总之,大众传播的现展,特别是网络传播等新媒体所带来的信息不再单纯,这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由于大众传媒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载体和重要工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一个重要路径和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利用好这一工具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一些实质性地服务。

参考文献: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欧阳林.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李正良.传播学原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刘东健.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浅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

第6篇:大众传播的定义范文

论文摘要:一直以来,新闻与传播是两个边界不太清晰的概念。通过对比新闻与传播的实现途径、受众人群、传播机会、自身价值,并提取其差异化元素,廓清对这两个概念的模糊认识。对于如何保证新闻的客观公正,确定有效受众人群,实现传播效能的最大化,进行了初步论述。基于对新闻与传播社会与商业属性的比较判断,提出了选择新闻与传播载体的一些观点。

新闻与传播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各自的传播途径与受众却有明显的区别。笔者就新闻与传播的途径,受众,传播机会以及分别的价值做了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一、新闻与传播的途径对比

在一定意义上,新闻与传播在途径上是具有特殊的同一性的,由于新闻在传统的认识上是单指消息,通讯或者报告文学。其传播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局限,假设说新闻要通过一些具有普遍特点的活动,或者是具有特指性的宣传方式来进行传播的话,那么新闻也就不具有他的传播价值了。新闻的传播途径本身就是一种专指性的载体,例如: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它的范围也仅仅是局限在新闻的传播方式上,如果用海报的形式进行传播的话,那么新闻的传播途径本身就已经发生了偏离,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不把这种传播途径作为新闻的传播途径。那么传播的途径相对来说比较广泛,人们平时经常说的口头传播就是普通传播的一种形式。在这里我们还可以把这种普通传播理解成一定意义上的非物质的传播形式,例如,某商场的促销活动,严格意义上说这种活动本身也是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宣传商品或者服务的功能,但是却不能归类为具有时效性的传播,这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传播在途径上就决定了与新闻传播的不同,而所派生的效果也是多种多样的。新闻传播的途径在特定时候是官方性质的,也就是我们平常听到的“新闻机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而普通的传播是不具有这种潜在特征的,在传播途径上,新闻倾向与官方的,正式的传播,在辞令界定与形式上更加权威或者是具有它特殊的政策价值,直接成为大众生活的参照;也有的是宣传某种政策或者反映阶级政权的一种政治动态,那么这种途径就非常严肃;相反,普通的传播,我们也可理解成为是大众传播,它的传播途径比较随意,而且具有很浓厚的个性化色彩,也可能是商业化色彩,途径相对丰富,方式也比新闻更生动。

二、新闻与传播的受众比较

由于新闻传播具有本身的特殊性,那么它的受众群体就与大众传播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首先,新闻传播的受众是一些潜在的关系人群,传播内容与这个人群的需求有着某种利益关系;大众传播的受众则完全不受这种利益关系所驱使,它的传播内容与大众的需求关系不是那么紧密,对有的人群来说是有用的,但是有的人群则不需要那么高的关注度。其次,新闻传播的受众在新闻中他所获取的信息是政策性的,或者是精神层面的一种激励,在受众需求程度上,有的是必须的,有的则可能是来自某种心理关联;大众传播的受众在传播中获取的信息,第一它是具有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两种的,例如降价信息,商品销售广告;第二,大众传播的受众不具有政治倾向化,更不具有命令性或者政策的需要,它的传播对象有可能是无意识地接触或者认知,这一点就是新闻传播与大众传播受众方面的明显区别;再有就是两者的受众人群大有不同,新闻的受众人群的层次要比大众传播的受众人群层次要略高一些;再还有就是新闻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受众接受动机不同,新闻传播在新闻的角度上理解是近期发生的重大事情,或者新鲜的事情,具有一定的传播意义,受众的接受动机是主动的,因为本身新闻的传播途径就彰显了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度,大众传播受众的接受动机反而比较无序,它产生的传播效果远不如新闻传播具有更实际的意义,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并不用接受他的某种指令,完全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选择或者放弃,这在整个受众的关系利益中,大众传播的方式是被动的,也就造成了信息接受动机淡化的局面。

三、新闻与传播的传播机会比较

传播机会是传播内容所决定的。新闻传播机会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时效性,在新闻定义中就明确指出了是新近发生的事情,这种传播机会不仅要具有时间的限制,而且要具有实质的意义,宣传政策,宣传好人好事,或者是宣传某重大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它的传播价值就直接决定了传播机会要把握好,一旦丧失了机会新闻就会变成“旧闻”,对公众的生活便不能起到积极的宣传与信息传播的作用;大众传播的传播机会基本上是无定向的,可以随时进行传播,如商品信息、广告、公关活动等,它对于传播机会的界定不像新闻那样严格,同样的,两者的传播机会也就决定了信息的价值。

传播机会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来分析,新闻的传播机会是需要引起多数人的关注,这种人群的关注尽管不代表它的信息价值,但是潜在的价值却是大众传播所不能比的。自然地它的信息价值也就造就了新闻本身的价值。大众传播的机会人群相对来说又是特定的,在限定的人群范围,环境范围内传播信息。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时间可能长也可能短,决定其时间的不是信息的传播机会而是信息的价值到底有多少关注度。

四、新闻与传播的价值分析对比

新闻价值是客观性的,它是随着新闻的发生、新闻的价值而逐渐产生价值的。由于新闻多是社会性事件,它具有广泛的价值。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新闻的传播价值首先是它的客观教育意义以及新闻的时效性与关注度。其次是新闻传播的效应,例如:十七大召开与闭幕,新闻的潜在效应是它的价值主要元素,公众关注度高,会议的决策,产生的领导人选都客观地成为人们选择阅读或者接受的参照。再其次就是新闻传播虽然不具备商业化价值,但是新闻的价值无形中就转化成对社会,对公众提供的客观的参考。传播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策动,计划的成分,具有一定的主体意识,它的价值可能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或者可能是一个事件或者商品的具体化,表明观点与主张不确定或者隐含的内涵成分过多,其价值直接表现为商业化或者间接的效应,无论是经济效应还是社会效应。但是恰恰因为大众传播具有它特定的不真实性,夸张性,那么就很难与公众的心理产生接近性,越是接近性高的信息,其价值也就越大,因此新闻与传播的价值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剖析。

五、新闻与传播的特性分析比较

首先要区别的是新闻与传播的几个特性:新闻与传播的真实性与夸张性,新闻是真实的实践的反映,而大众传播则不同,它可以是虚构的或者是善意的夸张,不需要负具体的传播信息的责任,而相对与两者的价值来说,在官方,新闻的真实性的价值更加直接,而大众传播的价值则更加平民化,因为它毕竟是涉及到公众的生活、公众的物质生活,与利益相互关联。这种由公众精神,物质所派生的夸张也可能比新闻更具有它的特定价值;阶级性与非阶级性是新闻与传播在特征上的根本不同,新闻代表,主要传播党的政策与方针,具有政权的代表性。传播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存在它本身的私密性,或者广泛化,但是他代表公众的一面则更强劲;产业化的发展渠道是两者的最终发展方向,新闻的产业化是为政权服务,而传播的产业化则是为了使公众的生活更加便利,企业的宣传与形象建设更加丰富;导向与策动作用也是新闻与传播的关键区别,新闻必须具备导向的功能,它的意识是通过宣传而形成的,传播则不具有意义上的自觉,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传播是一种策动的手段,主要是满足公众或者企业的一种潜意识的动机;信息涵盖程度与文化的系统性,高度的信息涵盖是新闻的特定的价值所在,他所反映的是公众关心的事情,也可能其中并没有或者缺失了文化体系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新闻就是一种硬性的“通令”,而传播在这方面更加具有文化体系的倾向,比如,企业在传播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公关活动等,都具备了文化体系的自觉建设与宣传;以上特征直接影响着新闻与传播的信息素养。通过比对以后,新闻的价值与传播的价值就更加明朗化了。

我们知道传播学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学科背景,要说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决不会比传播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更亲近,因为我们知道,传播学的那些理论与假设都与这些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如果要说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分支,那么其他与传播学关系更亲近的学科在不久的将来也要成为传播学的分支学科吗?一种学科不可能大得无边无际,否则那就大而化之而无能为力了。我们不禁要问:把传播学化为各种分支学科那将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它有可行性吗?所以可以得出,新闻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片面的。

参考文献:

[1]明安香新闻价值与传播的比较研究[c].《关于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探讨和展望》,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第7篇:大众传播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微博;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信息化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网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传播媒介,微博已凭借其传播速度快、影响广泛、交互性强等特点,迅速成为社会大众分享信息、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如果能利用这一崭新的平台,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得到高效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现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高校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行径也转向了信息化技术,利用官方链接、校园网站等方式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但从整体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速度远远根不上网络技术发展的速度,其数据化、网络化程度难以适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需要。首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专门的网站少,影响力极其有限。中国的网络发展可以用迅猛来形容,发展速度之快、涉及范围之广令大众震惊。而从事大型宣传教育的网站却十分有限,一些党建网站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功能都需要加大整改力度。只有以师生均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宣传才能获取大众的眼球。其次,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覆盖面不够宽泛。网络宣传大多面向电脑互联网用户,而在高校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对于电脑及网络的普及有待于加强。致使高校师生中出现理论宣教的盲点,理论普及落后。再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说起来简单,其中包涵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但现阶段关于此内容的宣传内容相似,表现形式缺乏特色。高校的党建宣传专栏存在“千人一面”的现象,宣传没有特色,大多以复制粘贴的手法进行宣传工作。在网站结构设置方面,品牌栏目少之又,缺乏精品栏目,几乎没有师生关于理论知识的互动[1]。另外,高素质的信息人才较为缺乏。我国现有的信息管理人才在信息采编和加工等方面的能力有待于提高。虽然目前很多高校设置了信息专业,但其毕业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对于信息的采集加工并不擅长。以致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信息人才的需求远远超过了毕业生的能力范围。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构建,需要工作者从实际情况出发,与时俱进,开拓思维,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为高校师生贡献精神食粮。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路径

有专家说“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在这个由微博推动的、正在到来的交流时代,如果我们还没能跟上它的脚步,那么就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2]。正因为如此,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也应紧跟时代的脚步,利用微博进行宣传与传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微博传播生态。

1.启动专家模式进行大众化宣传

任何信息的传播在专家的影响下也会速度更快、范围更广,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也是如此。传播者的社会地位、学术地位和知识能力对传播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经由专家的修正、题字后再传播到受众眼中的信息,往往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和认同。可见专家的能量和力度比一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的影响力更大,其传播活动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能够起到良好的社会动员作用。专家的影响力和传播能力启动了以后,就可以落实到我们的传播平台――微博中。通过微博采访、微博答疑、微博辩论等形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3]。

2.巧妙运用微故事进行理念传播

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技术的发达,现代大学生逐步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阅读内容倾向于微故事,并逐渐呈现出碎片化的后现代阅读,虽然这种阅读形式无益于知识的掌握及知识的系统化,但由于这种方式的方便、快捷、随时随地等特点,仍然受到了大学生们的追捧。那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的角度来说,应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这一阅读习惯,适应时代的变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进程。由此,我们可以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编辑微故事,将其整合到微博传播内容中,利用微博的传播能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一过程中,微故事的编辑成为了整个事件流程中的重点内容,其编辑重点在于能够引起受众的兴趣,在受众群体中得到广泛自由的传播。因此,微故事要发挥人类自身的自律性和创造性,积极适应图像化时代的普遍趋势,灵活运用图像与语言以及人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密切互动关系,在语言的确定性和图像的不确定性之间保持合理张力,将微故事引导到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重建的新方向。

3.利用热点事件引导受众参与微评论

在微博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教师首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实现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利用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了解微博的功能与操作流程,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文字编辑能力、图片加工能力以及音频处理能力,使微博更具人气。与此同时,应与当下大学生关注的话题相接轨,而不是大谈特谈马克思主义理思想。将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以抛砖引玉的形式引导受众参与讨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有效的传播方式[4]。例如: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打工皇帝唐骏深陷“学历门”事件,曾一度引起大众的热议。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平台,我们可以就此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对微博事件的分析和评论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语言的组织完全可以将理论体系这样的大语言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短句,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亲和力。

4.以法律为支撑为微博正言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可以通过网络的力量形成正面舆论的强势,但在这一过程中也不乏信息泛滥、真假混杂的现象出现。由于互联网的传播速度非常之快,范围非常之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那么我们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这种局面的出现。对于不法分子编造、散布网络谣言或违法信息的现象,应运用法律的武器与不法分子展开斗争,不仅要进行批评教育还要加大惩处力度,这样才能保证微博的健康有序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得到长足的进步、持续的发展。

综上所述,微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实现由抽象逻辑思维向具体事件思维方式的转变,尤其是通过对微博事件的科学生和价值性相统一的微评论,确保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正确价值导向。我们应充分把握微时代所提供的新机遇,从语言、内容上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对接与融合,促进该理论的大众化传播进程。

参考文献:

[1]苏星鸿,刘基.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策略[J].理论探讨,2012(9):27-28.

[2]王源林.信息化时代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策略[J].社会人文,2011(5):216-217.

第8篇:大众传播的定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众传播;原因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西方到东方、从十九世纪到当今社会,其传播过程和传播形式是跨国家、跨语言、跨文化、跨种族、跨民族、跨时代的。在理论传播过程中有些问题的存在由来已久至今尚待解决,有些状况的出现似曾相识却又模糊不清。有些情况的原因错综复杂需要抽丝剥茧等等.但时逾百年的历程却始终印证着该理论先进性和革命性之时,再次把我们的目光吸引过来。自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一个半世纪的理论传播成为我们最好的调研对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无论经历怎样的路径建设和载体挖掘。都可能会涉及以下问题群的探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正在遭遇的状况是怎样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众化传播中遭遇的挑战

传播即分享.是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意识。如果将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加以结合,所谓的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在以网络化、信息化为时代特点的当代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传播的过程。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大众传播的传播者具有组织性、目的性;传播对象(受众)具有跨阶层、跨群体的广泛性;传播信息具有商品性、文化性;传播技术具有可复制性、产业性等特点表征。与此相适应的是大众传播的功能属性也是十分丰富的。不同传播学者对于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归纳也不尽相同,但基本包括以下几方面:政治功能(环境监视、社会协调、遗产传承)、一般社会功能(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功能)、经济功能(收集和解释信息、开创经济行为)。大众传播的的上述理论特质势必成为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的探讨必须涉及的问题,换言之。满足了大众传播功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才有可能实现大众化。据此而言的问题就是。这种满足大众传播特点和功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实现?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上如何面对大众化、简单化和庸俗化的界定,如何理解理论的学术形态和民间样貌的矛盾。

从历史视角分析.一个来源于十九世纪欧洲的社会发展理论能够在历经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中国引发共鸣并产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变革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满足了中国革命的理论需求。也满足了经历过几近亡国灭种的历史惨痛的中国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这一深层次的精神需求。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对革命,这一理论包含热情,但这种热情并非来自对于革命和政权本身。而是来自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刻忧虑。这种精神的契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实现的内在依据。正如马克思在《导言》中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渭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实践性和现实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可行性。加之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从陈独秀、李大钊到毛泽东、王稼祥、邓小平等一代又一代革命家、理论家始终都在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展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中国特点。那么.关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传播遭遇又是什么呢?如果带着真正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思考这一问题.就会发现对大众传播体系和过程的适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言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艰难的,与革命战争年代国人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热情相比.似乎理论正在经历“冷遇”.这种情况究竟是理论本身的问题还是大众传播时代到来后所有理论形态的共同结局?

以代表当代中国未来发展的大学生群体为例,一项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认为最感兴趣、最有价值、学习最用心的是方法技能类课程,其次是与专业相关的应用型课程,而不是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类的课程排名最后;在问及大学生最愿意接受的教育内容时。在列出的政治理论、集体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思想、形势政策、中华民族传统道德、革命传统、法制、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美育、人文知识、心理健康、毕业与就业指导共12类内容中,选革命传统的占5.03%,列倒数第一;选政治理论的占8.32%,列倒数第二;选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占8.91%,列倒数第三;选集体主义思想的占11.39%,列倒数第四。类似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众传播时代遭遇到一次影响深远的形态革命,实现二者的体系对话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议题。探索适应大众传播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呈现形态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务之急。那么,大众传播背景中马克思主义理论遭遇的矛盾和失衡是由哪些原因促成的呢?很明显,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是具有基础意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出现传播矛盾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在作为理论传播以前,并不是为了理论而创立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人怀着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工人生存状态的深刻忧虑以及对基于这种制度的发展而带来的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注,从现实的问题出发确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在面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时说:“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在面对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异化和压迫时说:“在彼岸世界的真理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从而“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在例如《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章中,甚至在跨越民族、跨越文化的关注亚洲革命过程中产生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波斯和中国》、《鸦片贸易史》、《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等著作中,都可以真切的领略革命导师的文采、激情、深思、智慧。那么,为什么在大众传播环境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就会遭遇一系列的矛盾呢?如果仅从理论原初时的文化渊源以及与中国文化的差异而言的分析原因,即使不能说这种分析是肤浅的,至少也可以被认为是缺乏对大众传播的系统了解,因为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会支持“差异构成吸引”的逻辑。特别是历史上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国家革命的危局中选择信仰、传播、实践和发展这一理论的时候,上述的差异早已存在而且较之现在更为严重,事实上,那次传播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并且即使今天也仍然在继续。可见,造成矛盾的原因应该在更深层面的思考之中。 转贴于

第一。在经济技术时代的现实背景下。任何以理论形态存在的精神产品的大众传播能力都在面临挑战。

由于思想不会直接创造任何东西.所以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平衡点也是不断变化的动态平衡。当前,由经济增长浪潮推动和滋生的片面发展、消费中心主义的事实.正如美国学者大卫-雷·格里芬在《后现代精神》一书中描述的那样:经济的增长可以治愈贫穷、失业、债务、通货膨胀、赤字、污染、匮乏、人口爆炸、犯罪、离婚和吸毒。简言之,经济增长既是灵丹妙药.又是至高至善。这种思潮对中国的影响除了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伤害以外,还衍生出对社会对人文素养的蔑视和“边缘化”。在倡导科学发展的当今社会,深刻理解人文学科的意义和价值是能否真正实现科学发展的精神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形态面临着大众传播时代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大众文化的扩张,任何方式的阻止都是无力的,将之作为文化环境的分析、关注和利用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承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命的主流媒体、学术前沿却存在着许多与此不相协调的地方,如:使用的基本范畴比较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在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工作中,许多使用多年的范畴如:集体主义、阶级、政治、政府、社会阶层等仍然停留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理解和阐述,即使增加了新的内涵也仅仅局限于学术界而没有进入广泛的社会生活,宣传语言生硬呆板,缺少亲和力,一些刊物报纸的风格单调、表现手法单一,缺少针对新生代人群的可读性,对大多数受众来说,这些范畴需要更具有传播意义的新的解读。因为在宣传效果被弱化的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形象也被曲解得更为保守、缺乏时代感。这与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和时代价值是极不适应的。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传播的普遍化与学科话语体系之间的天然矛盾尚需得到更具实质意义的解决。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界同所有历史悠久的学科一样始终存在着学科内部的争论,解释权问题就学科归属而言是法学领域的概念,就学科而言,这种争论无可厚非甚至是必要的,但争论不应该出现在具有根本意义的概念解读之中,特别是在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具有深刻影响整个社会精神气质和历史认同的学科中,类似学科解释权的理论争议与分歧进一步加剧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得以实现的障碍,毕竟,一个自身解释无法实现一致的理论在大众传播的时代已经不会在争论中引起持久的关注.只会带来受众对长期争议的麻木和冷漠。欧美的社会科学领域也是学派众多、争论不断,但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精神的核心理论和核心领域是有共识的,对于任何进入实践领域的社会发展理论而言,争论都应该存在范围的界定。同时还应该解决政治理论教育和政治宣传之间的矛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制定适应大众传播功能的适用层次,也就是为这一理论的各种社会功能,如:专业理论教育层面、民间大众认同层面、学科争议层面,这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才具备被接受和可接受的基本要素。

第四。大众传播媒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言具有“双刃剑”的意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过程而言是理论传播的过程,因此,应该满足良性传播的实现条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哈罗德·拉斯韦尔认为,构成人类传播活动过程按先后顺序排列的五个基本要素是: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传播与人类的产生和发展相依伏,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播活动,因此相应地也会形成各自的传播概念;具体到每一个人,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实际上就是一张传播之网,传播活动几乎渗透在个人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传播为个人提供着社会定位或者说是社会存在的依据。”

第9篇:大众传播的定义范文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的必要性

1、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之意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仅是一部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而且是一部不断地维护人民利益并为之奋斗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在解决人民大众切身问题中,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理论通俗化和具体化,以便被群众更好地接受和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就必须积极推进其在农村的大众化。在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我国农村居民是6.74亿,占总人口的50.34%。农村人口之众多的客观实际情况,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和核心。“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和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和标准”。[1]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不能实现在农村的大众化,就不能实现在整个中国的大众化。因而,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才能使群众熟练地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才能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大众化的进程。

2、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行动指南。近年来,我国农村正在经历着由传统型的社会转变为现代型的社会。在这一社会转型中,不单是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也必会带来农村居民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在当前社会和农村中,个人极端主义、虚无主义和奢靡主义等社会思潮侵蚀人们的思想,严重影响了乡风文明的建设。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故而加强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在农民中的宣传与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民的道德素质和理论素质,深化农民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将农民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理论进一步转化为指导新农村建设的行动指南。

二、马克思主义在农村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马克思主义在农村中实现大众化,不单要依赖于理论自身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而且要依赖于理论传播的形式,即“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3]只有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被农民所接受。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在农村传播过程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使其在前进的道路上困境重重。

1、传播方式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传播方式严重制约了其传播与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在农村传播马克思主义缺乏科学的指导。大多数地方仍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给农民进行填充式地灌输知识,这造成农民只知单纯地吸收理论知识,而并未自觉地应用于实践,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概念化和公式化;另一方面由于在农村传播马克思主义缺乏现代的工具。大多数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因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传播马克思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众化的普及面和覆盖面。

2、传播内容的束缚

列宁曾说过:最高标准的马克思主义就等同于最低标准的通俗化和大众化。这也就是说,要使马克思主义在农村中实现大众化,那么首先要使其通俗化。但在实际传播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一方面由于理论化、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于绝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来说,无疑是难以理解的,而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更是让农民“摸不到头脑”;另一方面由于理论研究部门、理论培训部门、理论宣传部门工作分离和内容脱节,使得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农民在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中的需要。与此相矛盾的是农民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不能上升为理论,而理论研究者又是单纯地为研究而研究,使研究的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农民实践,这也是制约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3、传播主体自身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成效。之所以说传播者自身也制约着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传播,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传播者因所处的时代不同,对同一著作或文章的理解有偏差;另一方面因传播者需要掌握一定的传播策略。综合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传播者在农村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未能根据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进行深入浅出地剖析,也未能很好地调动农民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因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传播结果不理想。

4、传播客体的约束

马克思主义在农村传播客体是广大农民,受历史因素和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一方面传播客体文化素质不高,在马克思主义向农村的传播过程中,理解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有相当大的困难和问题,由此很难达到通过在农村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中国农村当前问题的目的。另一方面,文化素养决定政治、思想等其它素养,在文化水平不高条件下,决定了传播客体政治思想素质低下,广大农民很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兴趣,其学习、接受、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不高,在其不感兴趣和没有学习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性的前提下来推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

5、多元文化的冲击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加速发展,在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也给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下,青少年和基层群众受影响程度最大。除此之外,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矛盾凸显期,在这一时期农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脱离传统的文化观念的同时,农民又难以融入现代社会的文化理念。这种双重“边缘化”的现象使农民的善良和淳朴日益转变为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使农民开始用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理解和阐述社会现象,并逐渐地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传播。

三、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的传播载体研究

1、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主要是由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和微信、QQ、手机等新兴媒介组成的。它不单是大众了解最新资讯的重要渠道,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载体。

自从大众媒介进入农村,农民接受信息的渠道便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文件、会议等传播形式相比较,大众媒介的传播手段和形式更是农民喜闻乐见的有效载体。因而,大众媒介在农村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明确定位大众媒介的内容。一方面媒体人要走进农村,体察民情,建立媒体人和农民直接互动的模式。这样不仅了解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将传播内容融入农民的情感色彩,而且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把农民的实践经验和反馈信息在提炼和总结的基础上,融入当代马克思主义,为其增加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只有反映农民所需和所急的媒体内容,才能很好地抓住农民的眼球;只有将农民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要使用农民话语。农民因文化程度不高,对于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介上大谈理论的内容并不感兴趣。结合这种情况媒体栏目不仅要结合教育性和趣味性,而且还要使用农民的话语来展现传播内容。只有这样,农民才能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科学理论,并潜移默化地吸收马列主义的精髓。

第二,大幅度提高大众媒介的有效利用率。农民拥有和使用大众媒介的现实情况,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在农村传播的效果。尽管大众媒介已在农村中普及,但覆盖范围和涵盖种类仍比较少。这需要国家、省市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不仅要实现“村村通公路”,还要加强和优化传播载体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根据农民“白天种地、晚上休息”的时间特点,大众媒介选择与农民生活、耕作等息息相关的新闻进行集中报道,把农民的新闻关注点和精力集中点统一到马克思主义上,确保农民可以经常地接触到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民对大众媒介的有效利用率,进而达到通过大众媒介向农民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的目标。

2、文化媒介

文化媒介是指充分借助文化资源和农村习俗等传播载体和充分利用农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若想通过文化媒介达到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的目的,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