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精选(九篇)

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第1篇: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第2篇: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5―0084―01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钥匙”,设置历史预习作业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路径。本文以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Ⅰ为例,着重探讨历史预习作业的设计与作用。

一、阅读圈点式

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圈点出关键词句和困惑之处,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困惑的内容调整教学设计。阅读圈点式预习适合新接手的班级,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养成善思、善问的习惯。如,在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教师可布置这样的任务:请你阅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圈点出本课的关键词句和你不明白的内容。

二、设置问题式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学生的理解力需要以问题为抓手。教师应以课标为核心、以教材为资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预习课本内容并思考,为课堂教学的思维与认识奠定基础。设置问题式预习适合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理论性较强的课型,学生在问题导引下可以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如,在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中,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预习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本:1.什么是君主立宪制?2.英国为什么会建立君主立宪制?3.为什么说《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4.为什么说责任制内阁的确立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三、编写提纲式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建构知识框架,编写学习提纲,使学生梳理知识线索,初步认知教学内容,同时体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提纲式预习适合知识结构较为系统、规律性较强的课型,这样预习可成为课堂教学中深入学习的起点。如,在第六课“罗马法”中,教师可给学生下达这样的预习任务:请你编写“罗马法”一课的学习提纲。

四、编制年表式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历史学科的基础是时间。教师在设计预习主题时可提示相关的时间,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梳理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等,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使知识简约化,系统化。年表预习法适合涉及时间跨度大、历史事件多的课型,这样在预习中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理解能力。如,在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中,教师可给学生下达这样的预习任务:请你编制本课的大事年表(1851年、1852年、1853年①②③、1856年、1858年、1859年、1860年、1864年)。

五、填充表格式

表格预习法可将同类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使众多的史实、繁杂的内容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收到化繁为简的效果。表格预习法适合涉及人事多、头绪复杂、信息量大的课型,在预习过程中可培养学生提炼、浓缩、概括、集成等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最终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目标。如,在第十二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中,教师可布置这样的预习任务:阅读课文,完成下表。

六、准备材料式

学生准备资料的过程就是亲身体验、直观感受历史的过程,也是拓展视野、丰富知识的过程,更是理解与思考历史的过程。此类预习适合与社会生活、时政热点联系密切的课型,这样的预习可丰富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经历,提高学习能力。如,在第十六课“抗日战争”中,教师可布置这样的预习:请你搜集汇总“侵华日军罪行” 和“全民抗战的史实”的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七、复习补白式

让学生回顾在初中所学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复习补白式预习适合初、高中历史教材不重复的知识点,这样的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将初中和高中学习的知识衔接起来。如,在第二十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教师可布置以下预习任务:请你查阅八年级下册《历史》,回答新中国是如何筹建的?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八、自主设计式

第3篇: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一、记忆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而学生往往反映“记不住”。我采取以下方法使学生少花些时间多记一些知识。

1.分散记忆法。学生往往把某一段教材一次性背上七八遍或十几遍,当时记住了,过几个月差不多就忘光了。我要求学生分开进行学习:当天看一遍,一周复习一次,一月重复一次,考试前巩固一次。总费时少,而记忆的知识多。

2.趣味记忆法。我传授一些,也要求学生自己创造一些。如清朝先后有12个皇帝,时间跨古代近代两段,学生往往理不清顺序,我要求学生记“努皇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押韵上口,学生念一两遍就能记住。

3.记忆纲要。先把大量内容归纳为纲要,使用时由纲要再扩展为详细内容。记忆纲要也易于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康有为的活动,归纳为“上书、变法、保皇、复古、复辟”5个词,反映出康有为历史活动的演变过程。

二、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能力之一,理解不了也就难以应用。我在教学中注重讲清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史学理论,同时注意各学科知识间的渗透,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思考,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首先,教师讲清基本概念。如在讲授君主制、民主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民主革命、民族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论述、叙述、评述、分析;改革、变革、沿革等基本概念时,就必须将其内涵讲清。世纪,前后中期,×届×中会议,×大,×届人大等也要同样讲清。平时应该让学生区分历史概念的内涵,如试题里要求回答某一历史事件的后果,就要指导学生分析后果与结果、成果的不同。并且在具体问题的指导下,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其次,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史学理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讲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个性与共性,原则与策略,必然与偶然等的辩证关系。像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尺度,人民和英雄人物的作用,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教师应该在举例说明后,让学生举同类例子加以说明,以巩固基本理论。

再次,引导学生将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以促进历史课的学习。现代的考试是大文科和大理科的考查,一科试题也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语文课本中大部分课文,如《五人墓碑记》、《改造我们的学习》、《最后一课》、《母亲》等都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相关知识的理解。历史学科也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其他学科知识恰当灵活地运用到历史学习中来。

最后,前后知识联系、贯通。如中国古代史中介绍战国时中原地区可购到东南西北各方的出产品,引导学生不能孤立死背,而要前联(春秋战国经济发展、交流增多)、后联(为秦统一奠定经济基础――统一市场初步形成)。

三、分析能力的培养

学好考好历史,分析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学生往往不会分析,或无从下手,或东拉西扯不切中要害。我在平日教学中主要从历史地分析、阶级分析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首先,要求学生历史地看问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评价人和事。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用现在的标准衡量历史事物,就难以得出正确结论。用现在“打破大锅饭”,反对绝对平均的经济标准去衡量洪秀全的绝对平分土地和产品的主张当然不行。

其次,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这里并不是套用“极左”时期的“阶级斗争为纲”,而是引导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即注意人民性问题。例如,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就应否定,而主持开凿大运河,派人去西域和台湾就应肯定。

最后,引导学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历史材料就得看出处、提示语,看懂材料的时间、地点、类别和具体要素,充分提取有效信息。如,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中有:“1648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不认真分析就会在理解上出现偏差,误认为“1648年革命不是英国革命”,而实际上正是英国革命。马克思的意思是强调英国、法国革命的重大影响。

四、应变能力的培养

试题千变万化,学生的应变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能力)相当重要。我在平日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扩散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多思考相关问题。如: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我引导学生思考当时国际形势、共产国际七大、国内形势、影响及国共二次合作形成等。

其次,一题多用,即把一个题当几个题用。例如:(选择题)19世纪晚期,郑观应的代表作品是什么?A.《变法通议》B.《盛世危言》C.《革命军》D.《孔子改制考》,学生一般做练习答出B就结束了。我要求学生思考:A、C、D三项是谁的作品,内容是什么?与郑观应成就相似的还有谁?训练举一反三的能力。

再次,培养学生审题能力。要求学生确定所给试题的时间、地点、人物、类别(政治、经济、文化或原因、性质、影响等),答题技术性要求(如对比、分析、归纳、叙述、引用原文等),教师加以补充。经常练习,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提高学生审清题意的能力。即使不会回答,也不浪费时间;若乱答一气,一分不得,却花了不少时间。

第四,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如证明书上所给的结论。书上有“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面目就焕然一新了”。引导学生思考:“革命面目新在何处?能否用中共成立前后各30年的史实证明?”“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你又如何证明?”

第4篇: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一、精心设计自学提纲

自主学习提纲的设计要依据“疑”,因为,“疑”为思之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新的先声,同所有问题提出一样,自主提纲的提出前提也是“疑”。

例如,我在讲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这一课时,主要就是通过自主学习提纲,让学生自主来进行学习的。提纲如下:①同学们都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我们已经学习过了,那其他几项发明像印刷术、火药又是怎样发明的呢?②雕版印刷术的原理是怎样的?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介绍,进行复述,并模拟雕版印刷的制作和印刷过程。③火药何时开始用于军事上?想一想古代用于军事上的“火箭”与现在航天发射的火箭有何异同?④哪座桥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它的设计巧妙在哪里?

通过设计这样的学习提纲,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呈现出接受史实——理解史论——掌握历史方法的梯次变化,然后,引导学生在宽松的思维氛围中,自主思索,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深多历史知识的理解、把握,实现认知的重组和思维创新。再就是从“疑”入手,还能激活学生潜在的历史学习需求,在有疑、追疑、思疑、释疑的心理追求过程中,激发起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学习动力。

二、培养学生快速阅读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迅速归纳出主要知识点的学习方法。由于历史课的特殊性,要让学生在所学课程多的情况下,做到对历史课的课前预习是不现实的,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采取了快速阅读的方法。

例如,我在教学《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时,针对学生平时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了解的具体情况,首先提出问题:中国共产党是哪个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诞生的?想一想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共“一大”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然后引导学生速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以上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速读归纳,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当然,学生由于受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回答得既全面又准确,这也是正常的。因为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初步掌握、运用速读归纳的方法进行学习,应该说是非常可喜的了。

三、指导自主学习方法

在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是课堂教学的主角,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必须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导”的作用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指导学习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首先要指导常用的读书方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点来指导学生的。①读课文:阅读教科书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途径。在阅读课文时,一是要让学生注意课文内的历史名词和概念、历史时间,二是要学生把课文中每段的段落大意概括出来,三是进一步指导学生编写读书题目的提纲、某个题目的提纲、整篇课文的提纲。另外还可利用教科书的天头地角、字里行间写些批注。②读地图、插图:新历史教科书中有大量的地图和插图。地图是通过简明的符号,显示历史显现发生的空间位置,有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空间概念。插图包括人物画像、人物活动、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等,它们生动地、具体地补充和说明教科书的重点内容。读图,首先要识图,即识别地图的类别,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还要把课文和地图有机结合起来、联系起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应做到有图必读,有图必识,有图必析,以加强形象感。③读年表:历时年表示形成时间观念的重要工具,它的特点是系统连贯,概括全面,简洁明了,要点突出。认真阅读历史年表有助于历史知识的田里化和系统化,有助于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从历史现象的相互联系上记忆历史年代,掌握历史知识。

四、引导学生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表现为学生敢于打破习惯的思维程序,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思考、解决问题,是思维活动积极的象征。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自己的思维方法把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化,就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5篇: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通过对2014年修订的香港《中国历史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和台湾《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领――历史科》两个纲领性文件进行课程框架体系、文件内容方面的深度解读,了解香港和台湾在高中历史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法和课程评价方式等具体的操作理念和流程,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历史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历史课程标准 比较 香港 台湾

2014年1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对2007年版《中国历史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以下简称《指引》)进行了修订。同年2月,台湾也对《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领――历史科》(以下简称《纲领》)进行了修订。这两份文件修订时间相近,本文将从两地高中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找出其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港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框架比较

香港地区《指引》包括概论、课程架构、课程规划、学与教、评估、学与教资源和附录七个部分。第一章概论从背景、课程理念、课程宗旨、课程目标、学习成果,以及与初中教育、高等教育及就业出路的衔接等部分进行阐述。第二章课程架构从课程设计的原则和课程架构及组织两个方面论述。第三章从主导原则、学习进程、课程规划策略和课程统筹四个方面来论述课程规划。第四章学与教包括知识与学习、主导原则、取向与策略、课堂互动、照顾学生的多样性。第五章具体介绍了评估的角色和评估的目标及方法。第六章学与教资源不仅介绍了教科书、参考材料、科技与网上资源、小区资源等重要的资源,还强调要从配合教学目标和照顾学生的多样性两方面来灵活运用学与教资源,同时强调要注意资源的管理。

台湾地区《纲要》包括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普通高级中学选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微调修订对照表、普通高级中学选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微调修订对照表四个部分,其中主要介绍了必修和选修纲要,这两个纲要均包括目标、核心能力、时间分配、教材纲要和实施方法五个部分。其中必修目标方面从历史知识、能力、自我认同感、多元文化认识、学习兴趣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选修目标方面从培养思考、分析、比较、论证、评价等方面的能力,重视本土、尊重多元、关怀弱势文化的胸襟,形成宽阔的世界文化视野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在核心能力方面均提出表达历史时序、理解历史、解释历史和运用史料四个方面的核心能力。教材纲要作为《纲要》中最重要的部分,必修对台湾史、中国史和世界史按主题进行分类,选修主要选择六种世界文化类型进行阐释,说明各主题中的基础知识,并标明重点。实施方法包括教材编选、教学方法、教学评量、教学资源和教学相关配合事项。

港台地区都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资源等进行了探讨。不同之处在于:香港地区《指引》详尽介绍了其制定的理念以及作为高中课程与初中教育、高等教育及就业出路的衔接,从更大的系统背景对其解读。内容方面,台湾地区《纲要》更简洁明了,香港地区《指引》则更详尽,比如《指引》在附录部分作了七个案例,并在附录词汇释义部分解释了“公开评核”等24个核心用语,并罗列了14页参考文献给中学历史教师提供备课的资源。

二、港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内容比较

1.课程目标分析比较

香港的课程目标分为知识、技巧、价值观和态度三个层次。其中知识层面的要求主要有: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用不同的方式陈述和诠释历史以表达不同的观点、信念、经验以及行为对世界的影响,理清主要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技巧层面的要求主要有:分辨客观史实与主观见解,构建历史的观点与视野;比较、鉴别、诠释历史数据,运用新史料对历史做出新的解释;辨别、解释历史档案和文献;合理地选择、取舍史料,依据史料提出观点;学会搜集、整理、甄别、选择史料,对史料的价值给予鉴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历史解决问题。价值观和态度层面的要求主要有:站在当时的立场、置身当时的环境来解读当时的历史;尊重和包容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观念;保持探究人类文化的精神;拥有全球和世界视野,具有国民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台湾的课程目标是从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层面来规定的。其中必修课方面规定:掌握重要的历史知识;具备搜集史料、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具有历史思维;理解和认同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认识世界历史的发展,尊重和包容各种文化;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选修课方面规定:认识世界各重要文化的内涵,进而养成思考、分析、比较、论证、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了解世界重要文化演变的重大问题及现象,进而养成重视本土、尊重多元、关怀弱势文化的胸襟;从文化省思与传承的角度,关怀世界重要文化的发展,以形成宽阔的世界文化视野。

香港和台湾的课程目标表述都逻辑分明、条理清晰、层次感强。不同之处在于香港地区《指引》从知识、技巧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历史教育提出了目标要求,同时对其进行了详尽阐述。台湾地区非常注重历史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提出表达历史时序、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运用史料等四项学科核心能力,并单独作为第二部分表述。

2.课程内容分析比较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港台两地都采取了将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方式,符合世界课程发展的趋势。在必修科中两地都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来安排教材,用以培养学生表达历史时序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过去与现在的关联性。在选修课设置方面,香港地区从文化、地理、人物、制度、宗教和性别等六个不同的角度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与现实和自身的关系。而台湾地区则是从文明的角度,介绍不同文化的渊源及发展,更具全球视野。

从时间分配上看,香港地区历史课总共约为250个课时,其中必修课140个课时(占总课时的56%),选修课70个课时(占总课时的28%),中国历史概论(不列入公开评核范围)8个课时,历史研习的态度与方法(不列入公开评核范围)12个课时,校本评核部分20个课时。台湾地区的历史课程课时总共为206个,其中必修课128个(占总课时的62%),选修课78个课时(占总课时的38%)。

3.课程实施分析比较

香港地区在《指引》第四章“学与教”中指出:归纳、分析、比较、综合、评价等,都是常用的历史研习方法,同时也是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直接讲授、问题探究、对话交流、善用资料研习、创设模拟历史情境、利用资讯科技学习、从阅读中学习、照顾学生的多样性。台湾地区《纲要》特别重视核心能力的培养,提出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认知经验、能力和学习为起点,灵活考虑如讲述、角色扮演、课堂讨论、参观访问等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其中指出小组讨论法是发展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方法。

香港地区在《指引》中详细论述了教科书、参考材料(史料、史学论著与论文、工具资源)、科技与网上资源、小区资源四种资源,还强调要从配合教学目标、照顾学生的多样性两方面来灵活运用学与教资源,同时要注意资源的管理,包括学与教资源的共享、学与教资源的整理两方面。台湾地区强调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中的运用,指出为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可以应用的教学资源包括:历史挂图、重大历史事件演进历程表、重要文物模型;历史教学的幻灯片、录像带、光盘、视听教学设备、人物画像复印件、历代碑帖拓片以及和教材相关的照片等。

4.课程评价分析比较

香港地区《指引》根据评估的两个重要目的(促进学习、了解学习成果)将评估分为进展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香港的公开评核包括公开考试(笔试)及校本评核两部分。公开考试占总分的80%,分历展和历史专题进行,分别占48%和32%。评核准则不再单凭内容要点评分,而是采用水平评核方式。

台湾地区的教学评价包括总结式评量、形成式评量和诊断式评量,目的在于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纲要》指出教学评价除了要了解学生学习成果外,还要配合教学目标,以及核心能力、教材纲要内容的要求,兼顾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语文能力,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成就和学习困难,作为改进教学、提升教学成效的依据。《纲要》建议教学评价要采用多元化考核的方式:定期纸笔测验、课堂提问与讨论、撰写报告、辩论比赛、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同时《纲要》还提出:要把学生平时各项学习活动的表现,详细、客观地记录下来,并整理成个人档案,作为评价的参考资料。

两地的评价都加入了形成性评价,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日常学习、关注学生主动参与、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同时两地都建议采用多元考核的方式,台湾地区《纲要》提出考核的方式可包括定期纸笔测验、课堂提问与讨论、撰写报告、辩论比赛、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香港地区《指引》还提出了如专题研习、评论写作、服务学习、考察活动、读史心得、课堂汇报、小型研习/模拟研究(可分阶段评分)、史事分析、史料搜集、历史悬案讨论、历史剧讨论、反思日志等方法。不同之处在于香港地区《指引》对最后的公开考核方式及各部分比重作了详尽介绍,而台湾地区《纲要》中我们看不到相关的介绍。

三、启示

从文本的表达方式上看,香港地区应该借鉴台湾地区的编排方式,将课程目标编写得更加清晰明了,高度精炼概括,使用起来快捷方便。而台湾地区在内容的编排上应该学习香港地区考虑课程标准的实用性,给中学历史教师更多的案例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程,同时提供更多的备课资源。

从课程内容的选择看,香港地区的课程内容必修从历史线索的角度,选修从专题的角度来截取知识,使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中国历史,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必修科各单元主题选取的知识点可以看出,香港课标所选的知识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根据重点选择典型材料,避免了教材编写的烦难杂。选修课的六个主题基本都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在未来更具能力参与社会事务及处理个人问题。

从课程评价的制定看,相比台湾地区的课程评价,香港地区的课程评价更加具体和全面,不仅指出了评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更明确指出为了保障评价的规范化和合理化,香港地区的历史教学评价各部分比例以及实施原则和注意事项。既注重过程性评价又注重结果性评价,既注重公开评核又注重校内评估,尤其成绩调整部分和按照分数来界定五个表现等级的具体方法也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课程发展议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联合编订.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学习领域中国历史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S].2014.

第6篇: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关键词:专题化;小组化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新开设一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双重属性凸显了教改的紧迫性。2006年秋季,教育部高校思政课“05方案”,明确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历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合一的课程,重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双重属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融会贯通的理论,又要具备扎实广博的历史人文知识,也就是须兼备历史学科素养与政治理论素养。同时还意味着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停留在历史发展过程的简单叙述,必须抓住“一个主题”(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即“三个选择”)。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史纲”课程的教学目标。这就决定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一般的历史知识教育或学术教育。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其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对象决定了教改的必要性。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学一年级学生,他们在中学阶段学过中国近现代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形成了较稳定的知识图式,不再满足于抽象说法和被动型教育,更拒绝单调、呆板、枯燥的说教。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真正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就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三、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

(一)专题化教学

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教学内容繁多而教学学时少的基本现状,我们在对整本书内容进行梳理的前提下,将这门课程总结为七个专题:一是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沉沦;二是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三是辛亥革命――20世纪初期的第一次历史巨变;四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是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土地革命战争和农村包围城市;六是抗日战争;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专题化平衡了中学“泛化”的历史课和大学历史专业“细化”的历史课,鲜明地体现了“纲要”的性质。在短时间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认识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现象与理论问题。

基础课专题化的问题预设,对学生是“引领”,同时也促其“自省”。“自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已有史学知识的初级性、有限性和非整体性,从而真正理解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引领”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激发了学生求解的渴望和思考的冲动,有助于同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教师在“授业”过程中通过“解惑”方式实现课程的“传道”功能,使教育活动远离“经院式”而走近“苏格拉底式”。

(二)小组化教学

1、方案。根据每个课堂的学生人数和专题数自由结合成7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20人左右。各小组选出一位组长。由组长组织组员,在深入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分组讨论。讨论时间为一次课(2个学时)。讨论后,各组分别选派一位代表课堂发言。教师对各位代表的发言,进行评分。所评的分数,作为这个小组所有成员的平时成绩。学生代表发言过程,要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或者要跟提问的同学进行辩论。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拟定在以上题目之外的有关中国近现代史人物、事件的题目,提交教师审定。经教师审定后的题目,就可作为这个小组讨论的题目。教师审定题目后,应当为所审定的题目收集有关资料。

2、小组化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的问题。一是留心观察学生在讨论中所体现出来的创造性;二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三是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四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人际沟通能力,让学生发扬团队精神与提高沟通能力,进行好小组讨论与课堂发言。

3、小组化的改良性。首先,它提升这样一种认知,即知识不是教师指导并传递给学生的一些支离破碎的“真理”;其次,提倡与传统相比更为复杂也更加动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权威,而教师仅充当辅助者;再次,对合作和集体的强调;最后,肯定个人经验作为学习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的重要性。

四、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既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了解国史和国情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开展实践教学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组织参观历史博物馆、革命纪念地等,如在讲授“纲要”中编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历史博物馆、纪念馆进行参观;二是结合课程的整体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相得益彰,从而取得优良的教育教学实效。

五、小结

总之,切忌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教学课本,更重要的是从学习这本书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地看待历史,分析历史,形成自己看待历史的视角和思维。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教会学生如何去明辨是非,培养学生作为新一代建设者的历史责任感,将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参考文献:

1、徐奉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非线性关系分析及对策预设[J].历史教学,2007(1).

第7篇: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 基本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导论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2007年春季以来,开始在全国近1000所高校的270余万名2006级本科学生中普遍开设,并深受广大师生好评,正在成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与此同时,如何上好这门课,怎样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成为诸多任课老师讨论思考的重点。这门课是否上好,要看学生是否有兴趣,要看学生是否真正从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走过的历史中找到了中国崛起的精神动力和现实路径。而要让在中学阶段已经系统地学过中国近现代历史(其初中教材分上、下两册,合计近17万字:高中教材也分上、下两册,合计近45万字),对有关的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已有一个基本了解的大学生对一门似乎重复的课程提起兴趣,除了课程本身的特色之外,就要看教师能不能在第一时间改变学生对这一课程“单调的重复”和“令人厌倦的说教”的认识,特别是第一堂课——导论课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的动力,因此导论课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导论课,就是要在正式上课前把整个课程的基本面貌呈现给学生,除了要向学生介绍课程开设的目的、概况、学习方法、参考书目等一些基本问题外,对于《纲要》课程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说明什么是“中国近现代史”,也就是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基本线索,包括它的起止时间、时代主题和历史发展的主线等,这就使本已稍有沉寂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问题再次掀起讨论高潮。

全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本课程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篇点明:“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也就是说,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中囯自 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 16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个定论,是上个世纪末以来史学界对中国近现代史分期问题讨论中最为普遍接受的一个论断,许多观点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观点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因此有必要向学生说明对该问题的不同阐述,以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自1954年胡绳第一次提出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问题后,中国近代史学界展开了持久的学术大讨论,先后提出了10余种学术观点。在起止时间问题上,把1840年作为近代史的上限是建国以前即采用的说法,国内史学界基本没有异议。因为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地主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主义的独立国家。战后,中国成为几个资本—帝国主义共同统治的又保持了形式上的独立的,国民经济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也有少数史学家把明清两代交替时期(1600年)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一方面可与近代欧洲的开端一致,另一方面,是把1840年后西方对中国的影响作为前两个半世纪业已启动的进程的延伸和强化,而1840年之后中国之所以会走上这样的道路正是17世纪以来中国内部封闭衰落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前普遍采用1840~1919年为近代、1919~1949年为现代、1949以来为当代的分期法,20世纪90年代以后,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近代史下限和现代史上限的呼声越来越高,日益为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所接受,但一直到200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原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张海鹏教授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才第一次在严肃的史学著作中采用这一时限,因此这部十卷本著作被称为“第一部完整的中国近代通史”。台湾的学者则认为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便是中国现代史阶段。

在时代主题和发展动力问题上,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大多数学者都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确认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标志,把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当作历史发展的动力,并据此提出了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三次革命高潮说”(胡绳)、“反帝反封建说”(黄一良)、20世纪80年代的“四个阶梯说”(李时岳)、“三个阶梯说”(戚其章)等,张海鹏教授继承了胡绳提出的“三次革命高潮”的概念,认为从政治史或者从革命史的角度来观察,这个概念是对历史实际的真实反映,提出了“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说”,认为胡绳认识的对象是近代史的前半前期,从近代史全局考虑,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927年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基本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

20世纪50年代,范文澜从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得到启示,提出了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的“两个过程说”,即主张中国近代的变化是外来侵略和内部斗争共同作用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的彭明则在侵略与斗争之外再加了“探索”,认为从1940~1949年这110年的历史,是由“屈辱、抗争、探索”这三部历史所贯穿。外来的侵略与内部的斗争与探索确实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化,这些变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且是一浪推进一浪式的变化,所以理解中国近代史,要从政治史、革命史之外审视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制度、人的变化,陈旭麓先生即提出了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改革开放后,史学界突破了“五朵金花”和阶级斗争范式的限制,对近代以来的社会生活、经济、思想文化的研究使得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呈现出多领域、多样化、精细化的发展。

“探索”是对外部世界和中国未来的探索,在探索中中国逐渐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才是历史发展的主线,徐泰来在20世纪80年代即提出了“近代化说”。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史学研究的多样化,这一提法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认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制度和政治的现代化,教育和人的现代化才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丁日初),即使“资本主义现代化说”有失偏颇,而“独立和近代化”才能贴切地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风云变幻的跌荡起伏的态势以及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胡绳先生也在上世纪末认同以现代化作为考察近代史的主线之一。但有学者据此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歌功颂德,认为帝国主义轰开了中国大门,才使中国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否认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甚至怀疑“侵略”行为是否真实存在。通行全国并评价甚高的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即有此倾向。对于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来说,近代史确实就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这也是历史学关于近代史的一般概念,中国的近代化或早期现代化、现代化即指中国的资本主义化,也是史学界普遍认可的说法。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发展,而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起步的,因此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动力和核心内容。

从现代化的角度考察近代史,远比以阶级斗争为纲来解释历史要复杂得多。如果说现代化就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最深刻的历史巨变,中国到现在还没有完成,还没有走出唐德刚所谓“历史三峡”。唐先生认为一部中国近代史,“实在是一部从中古东方式的社会形态,转向现代西方式的社会形态”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史。这次转型发轫于1840年鸦片战争,是在西方文明挑战之下被迫转型。他估算我们要通过这个可怕的极其痛苦的惊涛骇浪的三峡,大致要历时两三百年。类似的“大历史观”、“社会转型论”在海外史学界较为普遍,也引起了大陆史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拓宽了史学家的视野和研究领域,有利于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历史现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

近现代中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重要而又最复杂的历史时期。辉煌的古代,屈辱的近代,迫使中国人民从沉睡中奋起,为救亡图存,求富自强,前赴后继,成就了数千年未有之历史巨变。从160多年的历程,充满了反复和阵痛,失望和希望,机遇和挫折,最终探索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迎来了国民经济建设的新高潮。正如徐中约所说:“近代中国展示了一幅如此光怪陆离的纷繁景象,以致我觉得:诸如外来帝国主义、西方影响或资本主义及封建剥削等局限性的理论,都无法对之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变化的动态表明,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让学生了解这些学术史、学术争论是必要的,因为复杂的历史现象很难以一种理论、从一个角度作单线式的思索,不同的理论将导致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认识和评价。如义和团在反帝斗争中英勇无畏,令人赞叹,然而他们挖电线杆、扒铁路,甚至要烧京师大学堂,使他们不自觉地成为抵制社会进步的势力。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正说明阶级斗争和现代化并非一致,甚至是相悖的。要让学生从这些悖论、争论中寻找历史的真相,并从中体验本课程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昨天,了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无疑有助于他们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第8篇: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 * *

    抗日战争前,我国中学历史课本有很多版本,世界、新亚、大东、中华、北新等书局都出版《初中本国史 》等历史课本。抗战胜利后,初中本国史课本基本上有三个版本,分别由正中、中华、开明三书局出版,当时 实行的是一纲多本制度。1949年国民党退踞台湾后,对中学文科教材实行了一纲一本制。目前台湾初中使用的 历史课本是由“国立编译馆”延聘专家编写。经编审委员会审定,于1986年编定出版、1991年改编再版的“标 准本”。台湾规定初中一年级学习中国古代史,初二第一学期学习中国近代史,每周两课时;初二第二学期( 每周两课时)和初三学习世界史(每周一课时)。

    解放后,我国大陆中学使用的历史课本都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中央教育部颁布的教学计划和历史教学 大纲编写的。由于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九十年代开始,实行了中学教材多纲多本的制度。1990年起,北京 、上海、广东、四川、浙江等地都组织专家编写历史新课本。新课本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突破和创新。上海中 学历史教材编写组根据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制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于1991 年编写了供义务教育七年级(初一)使用的中国古代史新课本,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新课本经试点、修改 后已于1994年在上海市的中学推广使用。本文试就上海初中中国古代历史课本(以下简称沪本)与台湾现行的 初中中国古代史课本(以下简称台本)作一些介绍和比较。

    一

    沪台两地的课本在编写体例上有不少相通之处。台本卷首列有编辑大意,课文强调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民 族文化的融合”;“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书中年代以帝王纪年为主,“附注西元”年代;书中“所附 图片,为求与课文配合,并附加解说”;“各节均附有‘研究与讨论’,以加强学习效果”等。课本以章节体 编写。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至第十七章,从“中国文明的开始”,到“明与清代前期的社会与文化”为止。 每章分两至四节不等,如第四章“东周──春秋战国的剧变”中分为“春秋五霸的迭兴”、“战国七雄的兼并 ”、“社会经济的变动”、“学术思想的发达”四节。每章的开始与沪本一样,列有一段概述,台本称之为“ 提纲”,起“提示全章之重点,藉以加强教学效果”之作用。以沪本第四章“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春秋战国”与台本第四章“东周──春秋战国的剧变”为例,它们的概述与提纲分别是:

    (沪本)第四章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春秋

    战国

    从周平王东迁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5个半世纪,包括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 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 期。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

    (台本)第四章 东周──春秋战国的剧变

    周室东迁雒邑以后,史称“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

    春秋时代,周天子成为名义上的共主,无法继续维持西周时代的封建秩序,于是有“春秋五霸”的争霸或 争盟。至战国时代,周天子的地位更无足轻重,“战国七雄”相互兼并,最后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经济发生剧烈的变动:一、贵族设落与平民崛起;二、土地私有制度的形成;三、工 商业的发达与都市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代,学术思想发达,是我国学术思想上的黄金时代。

    台本每节之中一般分成三、四个目来叙述。以沪本第五章第一节“秦始皇的统治”与台本第五章第一节“ 秦的统一与灭亡”作一比较:沪本分为“秦灭六国”、“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焚书坑儒”三个目;台 本则分为“大一统帝国的建立”、“修长城与筑驰道”、“秦始皇的暴政”、“秦的灭亡”四个目。沪台课本 内容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具体的史实阐述台本较为简要。

    沪台课本均为16开本,但台本自右至左用繁体字直排,课文均为统一的仿宋字体;沪本课文采用大小两号 字体横排。为减轻学生负担,沪本课文小字部分供学生阅读,不作必学要求。台本虽无小字部分,但也考虑到 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1989和1991年两次修订时均删繁就简,如第一册由148页减至现在的113页。沪本每节课 文后有“想一想,试一试”一项,可在教师指导下,启发学生结合课文,开动脑筋,以口答或笔答形式复习巩 固所学的新旧知识;台本每节课文后设有“研究与讨论”一栏,系“兼顾技能训练与情意陶冶而设计”,目的 是为了“加强学习效果”。一般每节课后列有两个问题,供学生研究讨论。

    上海与台湾两地的历史课本不但在篇章结构、子目设计、每章的概述(提纲)和每节后的习题等方面有不 少相通或相似之处,在介绍历史人物与事件方面,也有一些选材一致的地方。台本对历史上为统一、改革、社 会发展作出过贡献的帝王将相,勇于抗击外侮、坚持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促进民族融合、开展对外交往的历 史人物和对文化、科学等方面有伟大成就的思想家、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等,均有肯定赞扬性的介绍。其 中包括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明太祖、诸葛亮、魏征、王安石、张居正、卫青、霍去病、祖逖、谢安、岳 飞、文天祥、郑成功、张骞、班超、北魏孝文帝、文成公主、郑和、孔子、孟子、司马迁、班固、李白、杜甫 、白居易、辛弃疾、关汉卿、张仲景、华佗、祖冲之、沈括、毕升、黄宗羲、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等。对 这些人物,台本与沪本具有相似的观点,存在着共同接受的空间。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商鞅变法、孝文帝 改革、祖逖北伐、淝水之战、王安石变法、郑成功收复台湾、欧洲传教士来华等,台本都作为重点叙述;对其 作用与影响的评述与沪本亦有共同之处。在插图的选择上,台本与沪本有不少竟完全相同,如在山东出土的北 宋刘家针铺白兔铁针商标图和汉武帝、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王安石、沈括、忽必烈、马可·波罗、关汉 卿、郑和、顾宪成、于谦、利玛窦、徐光启、顾炎武、李时珍等的图像,在沪台两地课本中是一致的。

    二

    由于台湾与大陆长期分离,双方意识形态、史学观点的差异,以及教材编写者和教学习惯的不同,沪台两 地的历史课本亦存在着史料取舍和编写方法上的差异,特别是对历史发展的线索、规律、以及某些人物和事件 的评价存在分歧。

    农民起义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影响深,是中国封建社会特点之一。过去大陆历史课本中农民起义所 占篇幅过多,这在沪本课文中已有所改变。沪本重点介绍了秦末、隋末、唐末、明末四次典型而重要的农民起 义,而其他的农民起义只作极为简略的叙述或不予介绍。对于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沪本则持肯定态度,以体 现“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动力之一”的观点;而台本对农民起义的态度则与沪本大相径庭。台本对历史上 的农民起义基本上是否定的,对大多数农民起义多用“乱”字。如对黄巾起义和黄巢起义称之为“黄巾之乱” 和“黄巢之乱”,说“黄巢之乱使大江南北广遭劫掠”;称李自成为“流寇”,明朝末年“流寇大起,其中以 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势力最强,屠杀也最惨”。唯对秦末陈胜起义称之为“抗暴运动”,似有肯定之意,但对 起义过程则没有叙述。

    古代民族问题,沪台课本分歧亦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包括几十个少数民族,这是 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我们认为长期生活在今天中国版图内的民族,都是中国人,都属于中华民族,他们过去 的活动都应该写入中国历史。外国某些史学家把历史上中国各民族政权之间的斗争说成是外族侵入中国,如把 元灭南宋说成是蒙古灭亡了中国,把清军入关说成是满族入侵中华。这个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台本亦持此观点 。例如台本把宋与金、蒙古的和战放在宋朝“对外关系”中叙述;台本称唐时的突厥“紧邻中国”,是“我国 主要外患”;把汉末至西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至黄河流域称之为“五胡乱华”。把历史上中国边境的少数 民族政权看作是“外国”,这不利于今天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也不符合历史实际。由于把历史上少数民 族政权看作是“外国”,少数民族的历史人物在台本的中国史中就不会有较多的反映。台本对古代少数民族的 历史介绍极为简要,课本中仅出现匈奴族的刘渊、氐族的苻坚、鲜卑族的拓拔和孝文帝元宏等几个帝王的名称 ;台本虽提及文成公主嫁至吐蕃,但却不出现松赞干布的名字。而沪本对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给予了充分的重 视,课文介绍了不少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如呼韩邪单于、石勒、菩萨、洗夫人、骨力裴罗、松赞干布、尺带珠 丹、大祚荣、皮罗阁、凤迦异、八思巴、耶律楚材、俺答汗、三娘子等人的事迹。对于以上历史人物,沪本课 文充分肯定了他们对少数民族的发展和加强与汉族友好关系方面的贡献。而这些在台本中是没有的。

第9篇: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1.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全面加强素质教育。传统教学观念思路比较狭隘,特别是对高一、高二的历史教学一般以为只要全面落实了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抓好毕业合格率就算完成了任务,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其最大的弊端是割裂了高一、高二与高三之间的有机联系。高一、高二的教学没有为高三打好基础,使高三教学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这样既造成了高三教学内容上的重复,又造成了时间上的大量浪费,人为地加大了高三教学的困难。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既缺乏全面扎实的基本功,又无相应的综合、归纳和分析、评判能力,根本适应不了高三教学的要求。进入高三后,学生的思维能力单一,教师往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进入高三的“角色”,而当学生明白高考是怎么一回事时,已经是考期临近,为时已晚了。

“全程式”教学法把高三第一轮复习的任务放到高一、高二去完成,促使学生一进入高中,便立即明确高中阶段学习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从高一开始便进入“角色”,有充分的时间去体会、适应。教师在教学时,兼顾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双重要求。对学生加以诱导,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讲清、讲透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拓深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能力,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减轻高三压力是大有裨益的。如讲“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一节,为了拓宽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教师可以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全方位讲清俄、美、德、意四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所走过的不同历程,使学生完整地掌握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线索,然后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提出问题: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后,资产阶级为了更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就陋求扫除其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的障碍,并为此而进行了不断的斗争,于是就有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又一次的斗争。其斗争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待学生回答出“进行不断的改革和革命”后进一步指出:我们前面学习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一些情况。如英、法、美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概括地说,其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发展遇到了严重的阻碍。这也是一切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原因。然后指出,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也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那么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启发,要求学生找出俄、美、德、意资本主义发展中遇到的不同阻碍。通过这样的启发分析,既加深了学生对前后知识的联系、巩固,又可以使学生顺利地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性质、背景、主要内容和结果、影响。然后为了更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结合所学知识,崩较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及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试简要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说明其形成差异的原因。进行此项训练,事先可多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已有的知识结构包括理论水平和能力层次,还要注意问题的典型性及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这样,既可突出知识的连贯性、层次性,又可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今后高三的学习和进一步深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2.合理调节时间,减轻高三压力。传统教学中高一、高二的教学主要是针对全省的毕业会考。高三才集中精力对付高考,而高三教学中的第一轮复习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高一、高二教学的重复。这两个阶段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造成了时间上的大量浪费,从而使高三教学中的许多环节由于时间紧迫而无法充分落实这种过场式的教学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全程式”教学法针对这一问题,在高一、高二的教学中按高考要求的深度和难度进行教学。用两年的时间完成高三第一轮复习中两个月要完成的任务,可以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全面落实,既减轻了高三的压力,又充实了高一、高二的教学,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目前中学传统教学中的难题。

3.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创造思维能力。传统教学中,高一、高二的教学,很大部分的内容实际上不过是初中内容的重复和拓宽,虽略有改变,但整体上大同小异,学生没有什么新鲜感,加上传统观念在高中阶段对历史并不怎么重视,所以如果不在教材内容的深化上作文章,不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印象,他们就会形成一种思维上的惰性,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上课总以为是老生常谈而无心听讲,以及对历史课的忽视乃至不屑一顾,这对今后高三的学习是非常危险的。

“全程式”教学法注意了在“新”、“深”两字上作文章,既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受,又使他们感到一定的难度,这就会促使学生用心去听,用心去思考,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为今后的进一步深化打下基矗如讲“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一节,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线索和知识条理也比较清楚,而多数内容学生在初中时已基本掌握,如果平铺直叙地讲下去,会给人一种“炒剩饭”的感觉。为了避免这种感觉,我们可以在“新”、“深”上作文章:可先让学生自学十五分钟,同时提出下列问题思考:①悬挂一幅空的世界地图,让学生在图中填出美、法、荷的主要扩张地域,②为什么17—18世纪会出现美、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各有什么主要特点?其扩张带来了什么后果?③殖民战争中英国为什么能战胜荷兰和法国?是必然的吗?为什么?你怎样认识殖民国家之间的斗争?④通过对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的分析,你认为殖民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怎样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一论断?学生阅读教材后,教师针对上述问题一一提问、串讲、答疑解难。由于学生对多数问题是一知半解,不甚了了的,因此会认真地听老师的分析。课后布置作业:“试分析美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简述其形成过程并结合英国殖民者的罪恶活动,分析殖民主义的实质。”这样的课,突出了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基本上能达到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要求。

1.高一、高二阶段的操作。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抓两点:一是按大纲和考纲的要求,全面讲清、讲透分布在各章节的知识点,其中特别是要对照考试说明的要求,讲授的过程中注意在教材内容的深化上下功夫,即按高三的要求讲授高一、高二的教学内容,每节课讲授时间为三十分钟左右。二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求教师按教材的章节编印一套同步训练习题,要求每章内容有一套习题,包括选择、填空、材料和问答四种题型,难度相当于高考,题量可适当减少,时量控制在45分钟左右。每讲完一章内容,即发给学生,要求用一节课时间完成,然后及时进行讲评、分析,每月进行一次综合检测,这样可使学生既掌握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又全面提高综合思维能力(提纲略)。

同时,为使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顺利通过毕业会考,可以在高二的第二个学期举办一个短训班,把各班中下等程度的学生编成一个临时的班级,集中在一起,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进行集中补课,按会考要求一一进行落实,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会考所要求的知识内容,使高考和会考两不相误。

2.高三阶段。本阶段的任务是集中精力,按考试说明的要求全面检查和落实高考的知识点和各项能力要求,可安排两轮复习: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检测和落实,每节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时间为十分钟,教师事先编印一个提纲(学生须人手一份),落实考试说明在本章节的基础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可由学生自己按提纲阅读和复习教材,也可由教师提高、串讲,两种方法灵活应用,可活跃课堂气氛。第二部分时间为二十五分钟,这是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在前面编的那个提纲上,编印适量的本章节内容的各种题型,由学生自己当堂完成。第三部分时间为十分钟。这部分时间是教师提高、串讲的时间,主要解决该套习题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提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