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范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始得西山宴游记

第1篇:始得西山宴游记范文

一、名词的活用

(一)名词的意动用法

表示主观上把宾语当作某种人或事物。

1.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以……为师)(《师说》)

2.吾从而师之(以……为师)(《师说》)

3.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赤壁赋》)

4.襟三江而带五湖(以……为襟)(《滕王阁序》)

(二)名词的使动用法(很少)

1.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使……长肉)(《中山狼传》)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为王)(《鸿门宴》)

(三)名词的对动用法(对待宾语怎么样)

1.礼贤下士(以礼对待……,降低身份对待……)(《魏公子列传》)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以礼对待……)(《六国论》)

(四)名词作状语

1.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1)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像箕畚一样)(《始得西山宴游记》)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阿房宫赋》)

(3)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阿房宫赋》)

2.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1)吾得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鸿门宴》)

(2)人皆得以隶使之(当作仆役)(《五人墓碑记》)

3.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1)骊山北构而西折(向北、向西)(《阿房宫赋》)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劝学》)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赤壁赋》)

4.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1)秋水时至(按时令)(《秋水》)

(2)浔阳江头夜送客(在夜里)(《琵琶行(并序)》)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一天天地)(《陈情表》)

(4)时至轩中(时常)(《项脊轩志》)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劝学》)

(6)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始得西山宴游记》)

(7)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鸿门宴》)

5.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1)而相如廷叱之(当廷)(《廉颇蔺相如列传》)

(2)前辟四窗(在……的前面)(《项脊轩志》)

(3)芷阳间行(从小路)(《鸿门宴》)

6.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1)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阿房宫赋》)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手)(《项脊轩志》)

(五)名词作动词

名词作动词一般规律有八种:①名词+名词,②名词+代词,

③能愿动词+名词,④名词+补语,⑤名词+名词短语,⑥否定词+名词,⑦名词作谓语,⑧副词+名词。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赤壁赋》)

2.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阿房宫赋》)

3.树之以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

4.舍相如广成传(安排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

5.道芷阳间行(取道)(《鸿门宴》)

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劝学》)

7.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学习)(《师说》)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学习)(《师说》)

二、动词的活用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表示谓语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使宾语怎么样”“让宾语怎么样”。

1.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赤壁赋》)

2.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赤壁赋》)

3.木直中绳,以为轮(使……弯曲)(《劝学》)

4.众不能堪,扶而仆之(使……倒地)(《五人墓碑记》)

5.万事劳其形(使……受劳苦)(《秋声赋》)

6.拔剑撞而破之(使……破)(《鸿门宴》)

7.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鸿门宴》)

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着)(《鸿门宴》)

9.欲止不内(使……止,使……进入)(《鸿门宴》)

(二)动词的为动用法,谓语动词“为了宾语怎么样”

1.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为……作序)(《指南录后序》)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为……而哀)(《阿房宫赋》)

3.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为……作传)(《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4.等死,死国可乎?(为……而死)(《陈涉世家》)

(三)动词用作名词

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到的人)(《游褒禅山记》)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阿房宫赋》)

3.不敢复有株治(株连治罪的事情)(《五人墓碑记》)

4.臣之进退(是否出来做官之事)(《陈情表》)

(四)动词作状语

1.上官大夫争宠而心害其能(争着)(《屈原列传》)

2.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对内、对外)(《屈原列传》)

三、形容词的活用

(一)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表示使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

1.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宁)(《季氏将伐颛臾》)

2.则思正身以黜恶(使……正直)(《谏太宗十思疏》)

3.必固其根本(使……稳固)(《谏太宗十思疏》)

4.宏兹九德(使……宏大)(《谏太宗十思疏》)

5.阙秦以利晋(使……受益)(《烛之武退秦师》)

6.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使……急)(《廉颇蔺相如列传》)

7.臣请完璧归赵(使……完整无损)(《廉颇蔺相如列传》)

8.屈平正道直行(使……端正,使……正直)(《屈原列传》)

(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表示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状态,可灵活译为“认为……”“以……为……”“把……当作……”“对……感到……”。

1.始指异之(以……为异)(《始得西山宴游记》)

2.而耻学于师(以……为耻)(《师说》)

3.乐盘游(以……为乐)(《谏太宗十思疏》)

4.猿猱欲度愁攀援(以……为愁)(《蜀道难》)

5.且庸人尚羞之(对……感到羞耻)(《廉颇蔺相如列传》)

6.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以……为少,以……为轻)(《秋水》)

7.不耻相师(以……为耻)(《师说》)

8.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以……为耻)(《师说》)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漂亮)(《邹忌讽齐王纳谏》)

10.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对……感到惊奇)(《伤仲永》)

11.成以其小,劣之(认为……低劣)(《促织》)

(三)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念悲其远也(为……伤心)(《触龙说赵太后》)

(四)形容词用作名词

1.萦青缭白(青山、白水)(《始得西山宴游记》)

2.居安思危/居域中之大/人君当神器之重/盖在殷忧/则思正身

以黜恶/择善而从之(安乐的环境;危难;大位;重权;深重忧虑的时候;奸恶的人;好的意见)(《谏太宗十思疏》)

3.沐浴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陈情表》)

4.不能容于远近(远近的人)(《五人墓碑记》)

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师说》)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师说》)

7.此其志不在小(小的方面)(《鸿门宴》)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人,孩子)(《齐桓晋文之事》)

9.将军身披坚执锐(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陈涉世家》)

(五)形容词用作动词

1.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始得西山宴游记》)

2.正襟危坐(整理)(《赤壁赋》)

3.素善留侯张良(与……友善)(《鸿门宴》)

4.邻之厚,君之薄也(变雄厚,变削弱)(《烛之武退秦师》》)

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六国论》)

6.不能独完(保全)(《六国论》)

7.垣墙周庭(围绕着)(《项脊轩志》)

8.齐彭殇为妄作(看作相等)(《兰亭集序》)

9.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达到远方)(《谏太宗十思疏》)

10.亲贤臣,远小人(亲近,远离)(《出师表》)

1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过秦论》)

1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诋毁)(《屈原列传》)

四、数词的活用

数词用作动词、形容词、名词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烛之武退秦师》)

2.其一犬坐于前(一只狼)(《狼》)

3.四望如一(作形容词,相同)(《始得西山宴游记》)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作动词,把……看作一样)(《兰亭集序》)

5.六王毕,四海一(作动词,统一)(《阿房宫赋》)

第2篇:始得西山宴游记范文

关键词:人格魅力;山水气魄;文以载道

一、整体宏观把握文章内容要义,是理解主旨及作者思想的前提

高中的学生对我国唐代伟大文学家柳宗元已不陌生,提到“韩柳”学生们立刻能答出“唐宋家”等相关介绍。 这些推崇古文写作的方家,不空论,不夸饰,不铺陈,不做作,要么借物体志,要么托情于景。柳宗元在其被贬谪古代永州做司马之时,公务之隙,游览山水,意在排遣,文人、政客交叉身份的纠结使其思想在山水间熠熠闪光。

游览山水,对于柳宗元而言,无外乎是想要聊以忘忧。《始得西山宴游记》文章开头即写明柳宗元不幸的政治遭遇和贬谪南荒之后“恒惴栗”那种抑郁、愤懑、不得志的心情,因此“幽泉怪石,无远不到”,认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然而,真的是这样? 其实,读了文章我们知道,永州的奇山异水他几乎走遍了,却没有带来特殊的感受,他并没有感到有何“怪特”之处。然而当柳宗元“坐法华西亭,望西山”时,那种山登绝顶我为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顿时生发。“数州之壤”尽收眼底,方觉西山是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这高大险峻的西山,卓尔不群的品格,是多么的熟悉啊!渐渐地,作者忘记了归去的时间,忘记了凡俗世界里那些让人困扰的尴尬,作者不知不觉地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那种发自内心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引觞满酌”,沉醉于自然之美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突然深切体会到天人合一的天地大理。因而,西山成了作者心灵归宿与精神依托的载体。西山的“怪特”又何尝不是其内心的写照呢?

因此,宏观上把握作者山水游记中表达的内容,是做好情感梳理的前提。

二、品味手法、结合背景、抓景物特色是分析其人格魅力的重点

在教学中,教学生分析课文时,通常我会告诉学生,品析文章,首先要抓住文章的标题。本文也不例外。“始得西山”一个“始”字,便已经悄然表达出柳宗元那种寻到切合的山水的欣喜与快乐。“宴”,有多种含义,但在本文中,显然只能取其“快乐、闲适”之意。柳宗元虽像以往一样带着酒去,也是喝到醉态纷然,但是,忘归的结果,让柳宗元体会到了那种物我交融的快乐。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看准了眼睛,抓住了神采,全篇的精彩便呈现出来。

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政治上受到牵连,而被贬到地处偏远的永州,这种遭遇无法直接排遣,如果说政治的失意是历史的偶然,那么,借山水的格调写人格的独立,就是文人的必然了。

教学中,我提到了学生熟悉的一首小诗――柳宗元的《江雪》。学生们兴致盎然并十分流畅地背诵了,我问:“你们发现了这首小诗的特别之处了吗?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看看每个句子的开头。”哇,学生们大悟,原来开头藏了四个字:“千万孤独”。那为什么孤独呢?因为没有人能在某个层面上与之共舞!再来结合本文创作的背景,学生们颔首之间,已经理解了文本精神。

柳宗元对西山之景的描摹,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不厌其烦地采用比照映衬的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状。“萦青缭白,外与天际,青云萦绕,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v为类”,他直接描绘了这种云天相连浑然一体的山势,以突出显衬其高。“不与培v为类”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就是自己独立西山巅峰,一览众山,气贯山河的感受,就是傲岸独立人格的写照。正是如此,他才能在山水气魄里感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第3篇:始得西山宴游记范文

一、联系时代,把握品析重心

我们在教学中应依据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的个人经历,有针对性地对诗文进行品评。

例如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因为参与了王叔文发起的变革活动,作者株连获罪,被远放永州,做了永州司马。到那以后,他的母亲亡故,王叔文也被处以极刑,自己则在一片质疑、诽谤、诬陷声中抑郁消沉。永州风光绮丽雄伟,为常人所不知。柳宗元便带着朋友一起游玩赏景,饮酒作诗,怡然自乐,甚至到了红日西沉而不觉的地步。此时的柳宗元觉得自己身心与瞬息万变的造化万物相融为一,遁入物我两忘之境。于是这时才感觉到,先前所谓 “无远不到”“皆我有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历,而“始得西山”之后才明白,现在才是“游”的真正开始。作者这一感悟非常珍贵,这是其内心明朗、境界提升的真实表现。仕途坎坷,遭逢贬谪,给了作者沉重的打击,此时才得以解脱,有了希望,看清了将来,这便是柳宗元西山宴游的主要收获。

有的游记散文重在欣赏诗文内容,有的作品重在体味思想感情。所以,老师在引导学生品评文章的时候,可以依照文章的时代特征,结合作者个人经历,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探究,使他们乐在其中。只有如此才能够引领他们走进作品深处,探寻游记散文的“真滋味”。

二、多元对比,升华主旨情感

读者在欣赏古代游记作品时,会情不自禁地跟随诗人描绘的景物,徜徉于“佳木秀而繁阴的山林,陶醉于“涛澜汹涌”的江河。如何走入这美景,让文章的内涵更加明朗呢?多元对比便是不二之选。

例如坡的《赤壁赋》,这篇散文从月夜泛游写起,酌酒作诗,作者完全被此时的美景吸引,忘记了尘世的烦恼,获得了心情的释放,沉浸在快乐之中;再写兴亡变化,顿觉人生的短暂所以又因客观现实的不可抗性而深感苦恼;最后通过问答的形式阐述了物我共存的超然洒脱的人生感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特点,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与《始得西山宴游记》进行对比此文也是作者官场失利而沦落为永州司马时所作游历之前内心苦闷难解,游历之后心旷神怡,抑郁冰释,冥冥之中与万物合为一体,柳宗元利用这篇文章来表达他被贬谪之后的心理变化,借此表达其纵情天地的情怀。两篇文章都是借景抒情无论在写作背景、作者经历以及创作思想方面都有相通之处,通过多元对比,使文章主旨越发突显

三、内外链接,引导知人论世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让学生把课文与课外读物联系起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景、情、议论间的关系,知人论世。如此有利于同学们更深层次地探寻文章的深意。

例如在教学《赤壁赋》时,首先找到“于是饮酒乐甚”“哀吾生之须臾”“客喜而笑”几个重点句,从而明确作者的感情轨迹是“乐――哀――喜”。这个情感轨迹是如何产生的呢?探寻作者的内心不难发现,“乐”源自于山水景致,即使是“乐”,也是暂得其乐,紧接着便在雄伟无尽的长江面前感受到天地之无边无穷,而自己却是那么的渺小可怜,“哀叹”便理所当然了。“喜”源自于“悟”,羡慕只能平添愁怨,倒不如“共适”来得轻松自在,而这种在宇宙万物面前的思考与《兰亭集序》有着类似之处。因此在教授这一课时,我们可以结合《兰亭集序》来讲解,这篇文章的情感轨迹是“乐――痛――悲”。与朋友相聚在风景优美的会稽山,流觞曲水,吟诗抒怀,这是“山水之乐”,然而这种“乐”也是暂得之乐,面对无穷的宇宙,作者也展开了思考,自己短暂的生命在无尽的时间与空间面前是多么的不值一提,“死生亦大”的悲叹油然而生,成为千古悲叹。

第4篇:始得西山宴游记范文

且停且行

亭最初并不是指建筑,而是指一种行政建制。秦汉制度规定,十里一亭,十亭为一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其作用是管理治安、诉讼等事务。汉高祖刘邦就做过“泗水亭长”。另外,在边境上,还有一种“亭候”,是负责监视敌情的。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专指建筑的亭子是后起之义,比如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亭翼然于泉上者”中的亭。但是,亭子专指建筑究竟始于何时,已经无法确考。至少在东晋时,已经有这样的亭子出现,《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这里的“新亭”即是“亭子”的意思了。更为著名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那篇《兰亭集序》中提到的“兰亭”,亦此类也。 《园冶・屋宇》说:“《释名》云:‘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意思是,亭的主要功用是供人停留、休息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主要功能又有很大的延伸,概括起来大体上有这样几种:游赏、休憩、宴集和送行。

先说游赏。无论是园林中的亭,还是建在山间、水上、路边的亭,地点虽不同,其供人游赏的作用则一。这一点,古人诗文中多有涉及。比如大诗人李白有《游敬亭寄崔侍御》、《游谢氏山亭》等,杜甫有《登牛头山亭子》等。坡在他的《放鹤亭记》一文中,对亭的游赏的功能有精彩的描写:“彭城之山,岗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而“休憩”是“亭”的本义。无论驿路之亭,还是山水胜处之亭、园林之亭,人们在行路、游览之后需要在其中歇脚以恢复体力。

中国古代的文人们是喜欢雅集的,即所谓的“文期酒会。”有集会一般就会有酒宴,而在富于诗意的亭中举行宴集,是特别符合文人雅士们的审美趣味的。李白有《宴陶家亭子》诗,杜甫也有《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等,从题目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诗人们是在亭中举行的宴集。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的一些诗人名士,就经常在陶然亭雅集,成为一时胜事。在一般人心目中,在亭中送别亲戚友朋则更为常见。李白诗《劳劳亭》首句便是:“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李白词《菩萨蛮》有句云:“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弘一法师李叔同曾写有一首题为《送别》的歌词,其第一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也强调了亭这个特别的送客的处所。甚至,“长亭”已经成了国人心中的一个专门代指送别的符号,可见其深入人心的程度。

此外,亭还可以供人住宿,例如晚唐大诗人李商隐有诗《宿骆氏亭寄崔雍崔衮》、坡有诗《迁居临皋亭》等。明末清初大学者、大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里就推测,这样的亭应该是有墙的。不过,这样的亭就不是单纯指亭子了。

名事与名人

天下名亭多矣,如北京北海五龙亭、紫禁城井亭,承德避暑山庄的冷香亭、南山积雪亭,济南大名湖的历下亭,苏州的沧浪亭,浙江绍兴的兰亭、风雨亭,成都杜甫草堂的一览亭,湖南岳麓山的爱晚亭等等。这些名亭就像一颗颗耀眼的明珠,散落在祖国大地上。

绝大多数名亭都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名字。这些不同凡响的名字,反过来又为本己很有名的亭子增添了光彩。这些名亭的名字大体上可分为四种“风格”。一是对亭周围景物的高度概括或写实。比如苏州拙政园的四面荷风亭、塔影亭,苏州虎丘的三泉亭,避暑山庄的北枕双峰亭、曲水荷香亭等。二是亭名表达了亭的建造者或主人的情趣、志向等。比如沧浪亭,取《楚辞》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湖南岳麓山的爱晚亭,则取自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西晋祠的不系亭,取《庄子》中“饱食而邀游,泛若不系之舟”之意。三是亭名的风格是写意式的,它们用抽象的字眼表现某种意境。比如北京颐和园的知春亭,、山西晋祠的真趣亭,北京北海的意远亭,等等。四是亭名中隐含着一段历史掌故。比如,浙江诸暨浦阳江边堤岸上有一座浣溪亭,亭中有一对联云:“浣纱存古迹,救国出真人。”一望而知是纪念春秋时越国大美人西施的。

名亭往往与名人联系在一起,二者互相辉映、彼此成就,常常亭以人显,人亦以亭而声名更远。比如虎丘的孙武子亭,就是为了纪念春秋时著名军事家孙武而建造的。张爱萍将军曾为之题词曰:“孙子兵法,克敌制胜;娇娘习武,佳话流传。”这个题词中“娇娘习武”一句,指孙武当年操练吴王妃嫔的历史典故。武昌有一个搁笔亭,这个亭与大诗人李白有关。相传,崔颢做《黄鹤楼》诗,李白后至,读了崔作后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乃搁笔而去。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后来清代大戏剧家孔尚任游武昌黄鹤楼,有感于此,就将附近一无名小亭命名为“搁笔亭”,以纪念这一文坛佳话。至于王羲之与兰亭的因缘,就更是妇孺皆知的了。

亭与中国人的生活观念

与其他传统建筑相比,亭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虚”。亭不依赖墙,只靠亭柱的支撑(也有少数依墙而建的半亭),此种自由独立的审美特点,中空不倚的视觉效果,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空”与“无”的作用,与老子“当其无,有室之用”的思想相符。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追求清静无为,即要尽量涤除尘世的搅扰烦恼,向大自然无限地贴近,而亭的建造地点和所用材料的随意灵活、用料简省、形式多变,同样体现了道家的精神特质。不论是皇家园林中富丽堂皇的亭,还是私家园林中和山间、水上、路边的亭,其基本的建筑风格都是简与虚,而后者更代表了一种民间的、率性的、清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5篇:始得西山宴游记范文

关键词:洛阳;文人群体;生活范式;城市文化;宋代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2-0104-06

对于很多古代文人而言。山林与田园往往既是他们少时所居之地,也成为其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家园。而城市则是他们实现政治理想、追寻功名利禄的地方。如果说山林田园生活意味着超然、闲适与隐逸,那么城市生活则更多地意味着世俗、奔忙与竞逐,当然,也偶有令人沉醉的歌舞逸乐。而晚唐洛阳文人群体则在城市之中将日常生活诗化和雅化,将闲适与逸趣融入城市生活之中,并相互影响而形成一种生活风尚,他们在作品中对这种生活的反复吟咏更使其在当时及后世获得广泛影响。他们的这种城市生活范式经由宋代洛阳文人群体的传承仿效而逐渐成为洛阳的一种颇具标志性的城市生活方式。

一、晚唐洛阳文人群体的城市生活范式

晚唐文宗大和至武宗会昌年间,在洛阳这个城市中,聚集了许多著名文人,其中大部分是在东都分司机构中任职的官员。自大和三年(830)白居易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起,至会昌六年(846)其在洛阳去世,先后有舒元舆、张仲方、崔玄亮、李绅、李仍叔、皇甫曙、皇甫镛、裴度、吴士矩、刘禹锡、李珏、牛僧孺、王起、李程等人来此,他们在洛任职和生活时间不等,但在洛期间彼此往来密切,形成了以白居易、刘禹锡为中心的文人群体。

(一)诗意地栖居:晚唐洛阳文人群体城市生活的主体特色

对晚唐洛阳文人群体而言,诗意地栖居,使琐碎的日常生活淡去世俗的色彩而显出文人风雅的情调,这既是他们的一种生活理想,亦是他们的生活实践。

诗意地栖居首先表现为营造园林化的私人居所,构建一个优美、幽静、雅致的生活空间,使之与都市的车马喧哗相隔,在其间获得一种超然野逸之趣,仿佛置身于林泉之中。晚唐洛阳文人在洛多建有私家宅园,不论规模大小,其间往往有池有竹,有花有石,集可居性与可游性于一体。如裴度在集贤里的园林:“筑山穿池,竹木丛萃,有风亭水榭,梯桥架阁,岛屿回环,极都城之胜概。”据白居易诗中所记,园林中有平津池、南溪、北馆、晨光岛、夕阳岭、水心亭、开阖堂等景观。其中“竹森翠琅歼。水深洞琉璃。”“幽泉镜泓澄,怪石山欹危。春葩雪漠漠,夏果珠离离。”(白居易《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二十六韵见赠猥蒙征和才拙词繁辄广为五百言以伸酬献》)在这样清幽优美的环境中,裴度的生活亦如闲云野鹤一般:“池馆清且幽,高怀亦如此。”“静将鹤为伴,闲与云相似。”(白居易《和裴侍中(南园静兴)见示》)牛僧孺也在“洛都筑第于归仁里。任淮南时,嘉木怪石,置之阶廷,馆宇清华,竹木幽邃。”其园规模甚大,宋代犹存。李格非《洛阳名园记》载:“归仁园,归仁其坊名也。园盖尽此一坊,广轮皆里许,北有牡丹芍药千株,中有竹百亩,南有桃李弥望。唐丞相牛僧孺园,其故木也。”白居易曾对其园中小滩进行描写:“伊流决一带,洛石砌千拳。与君三伏月,满耳作潺谖。深处碧磷磷,浅处清溅溅。岸碲束呜咽,沙汀散沦涟。翻浪雪不尽,澄波空共鲜。两岸滟预口,一泊潇湘天。”(《题牛相公归仁里宅新成小滩》)不仅可以在此听潺谖的水声,或碧粼粼或清溅溅的水亦会使人心清气爽。自居易在履道坊也有宅园,《池上篇》说:“地方十七亩,屋室三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而岛树桥道间之。”《醉吟先生传》言:“所居有池五六亩,竹数千竿,乔木数十株,台榭舟桥,具体而微”。崔玄亮在依仁坊有亭台,其中有竹有池,白居易曾有诗句:“新昌七株松。依仁万茎竹。松前月台白,竹下风池绿。”(《闻崔十八宿予新昌弊宅时予亦宿崔家依仁新亭一寓偶同两兴暗合》)李仍叔在履信坊有樱桃池,《唐两京城坊考》卷5“东京外郭城履信坊”言:“太子宾客李仍叔宅。宅有樱桃池”。

在自家的园林之中,少了城市的喧嚣而颇有江湖隐逸之趣,因而隐居也就无须去山林田园之中了:“寂无城市喧,渺有江湖趣。”(白居易《闲居自题》)日常生活亦充满高情逸致,如白居易《偶作二首》其二说:“散步游林塘。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日久多不食,有时唯命觞。何以送闲夜,一曲秋霓裳。”在自家的园林中,移榻池边,携茶上舟,随意游荡,看鸟啄穿树上之果,看鱼游破水中浮萍,看菱装点如镜的水面,看月映于池水之中,景物悠闲,人亦悠闲。

其次,诗意地栖居也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中较少功利之心,多具有审美性、艺术性、超越性和能体现文人雅趣的活动,如听琴抚琴、饮酒赋诗、养鹤观鹤、玩赏奇石等,并通过诗与文使这些普通的物事具有更多的人文色彩和人文品格,成为其隐逸高雅生活的象征。听琴与饮酒可以使人远离尘世俗务和烦恼,沉醉于另一个世界,因而,崔玄亮“招邀宾朋,以山水琴酒自娱。”刘禹锡则说:“眼前名利同,醉里风情敌少年。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门外红尘人自走,褒头清酒我初开。”白居易曾称自己是“爱琴爱酒爱诗客”,是“水竹花前谋活计,琴诗酒里到家乡。”(《吾土》)将琴、酒、诗称为三友:“琴罢辄举酒,酒罢辄吟诗。三友递相引,循环无已时。一弹惬中心,一咏畅四肢,犹恐中有间,以酒弥缝之。”(《北窗三友》)《醉吟先生传》中说:“每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好事者相过,必为之先拂酒量,次开诗箧。酒既酣,乃自援琴,操宫声,弄《秋思》一遍。”也可以独自一人面对池上的春风秋月、池水莲花、白鹤清露,举杯吟咏,弹奏一曲,任其声悠扬飘散。“每至池风春,池月秋,水香莲开之旦,露清鹤唳之夕,拂杨石,举陈酒,援崔琴,弹姜《秋思》,颓然自适,不知其他,酒酣琴罢,又命乐童登中岛亭,合奏《霓裳散序》。声随风飘,或凝或散,悠扬于竹烟波月之间者久之。”玩石养鹤亦是晚唐洛阳文人的喜好。裴度爱鹤,鹤的仙姿傲骨尽显野逸之趣;牛僧孺爱石,自居易《太湖石记》中言:“今丞相奇章公嗜石。”奇石形状不一,可以让人产生无限想象,想象自然界中之奇山丽景,“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视镂簇缩,尽在其中。有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白居易爱鹤亦爱石,其《池上篇》序中记:“乐天罢杭州刺史时,得天竺石一,华亭鹤二以归。”“罢苏州刺史时,得太湖石、白莲、折腰菱、青板舫以归。”大和七年,时任苏州刺史的刘禹锡为白居易寄来一只华亭鹤,白居易作有《刘苏州以华亭鹤远寄以诗谢之》。在日常生活中,诗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各种琐事都可用诗来表现,诗也成为他们彼此交往的媒介,常常以诗寄赠其他文人并在两人或三人之间往来唱和。

诗意地栖居也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中。多文人雅集活动,他们或一同游览山水美景,或在园林宅馆中宴饮赋诗,在诗酒风流、消遣娱乐之余找到一种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居易《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并序》一诗中回忆他们在洛阳的生活时说:“清宵陪宴话,美景从游遨。花月还同赏,琴诗雅自操。朱弦拂宫徵,洪笔振。”自居易与刘禹锡和李仍叔出游的情景是:“淑景方霭霭,游人稍喧喧。年丰酒浆贱,日晏歌吹繁。中有老朝客,华发映朱轩。从容三两人,藉草开一樽。”(白居易《洛阳春赠刘李二宾客》)他们也经常在宅园中举行雅集活动,李仍叔、白居易、裴度、牛僧孺都经常招筵宾客,流连赋诗,文人雅集活动变得频繁而日常化。自居易《对酒劝令公开春加宴》诗中说“宜须数数谋欢会”,这也正是其真实心态。他们在裴度的园林中雅集唱和的情景是:“解缆始登汎,山游仍水嬉。沿洄无滞碍,向背穷幽奇。瞥过远桥下,飘旋深涧陲。管弦去缥缈,罗绮夹霏微。棹风逐舞回,梁尘随歌飞。宴馀日云暮,醉客未放归。高声索彩笺,大笑催金卮。唱和笔走疾,问答杯行迟。”(《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二十六韵见赠猬蒙徵和才拙词繁广为五百言以伸酬献》)《会昌春连宴即事》这首联句诗则表现了刘禹锡、白居易、王起等人一起联句宴饮的场面:“松声添奏乐,草色助铺筵。雀舫宜闲泛,螺杯任漫传。”(王起)“园蔬香带露,厨柳暗藏烟。丽句轻珠玉,清谈胜管弦。”(白居易)“陌喧金距斗,树动彩绳悬。姹女妆梳艳,游童衣服鲜。”(刘禹锡)在春日的美好风光中,他们接连不断地举行雅集活动,泛舟池上、欣赏自然美景,彼此闲话清谈,遍尝珍羞美馔,欣赏歌舞表演,并赋诗以助雅兴,十分惬意。

(二)疏狂与忘世:晚唐洛阳文人群体的精神气质与心态特征

晚唐洛阳文人群体的精神气质与心态特征首先表现为疏狂,他们在诗文中往往以“狂”自许,自称狂客、狂人、狂翁、狂叟,其言则是狂言,其歌是狂歌,其态为狂态。总之,在日常生活中简直无处不狂。其“狂”包含了多方面的意义。其一,以“狂”避世。《论语》曾载楚狂接舆佯狂而不仕,并拒绝和孔子交谈,因而其形象也被视为是避世的隐士。在后世,“狂”亦往往是另一种形式的隐,或者是对现实极度不满而又无可奈何、无力改变时表现出的一种不同于常人的言行,即所谓“佯狂”,表面的荒诞不稽或恣意妄为终难掩内心深处的沉痛和失意。西汉的东方朔行为滑稽、怪诞、夸张,因而“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他自己却在酒酣之时唱道:“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芦之下。”晚唐洛阳文人群体的“狂”亦含有避世隐逸之意,意味着与正统价值观的疏离,或者是表达诗人的独立思想时为避免遭受反对抵触而作的一种自我解嘲,如:“我有狂言君试听:丈夫一生有二志,兼济独善难得并,不能疗救生民病,即须先濯尘土缨。”(《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凡二百三十八字》)诗中直接表达了其不能兼济天下,只好独善其身的退隐思想。《遇物感兴因示子弟》一诗中则言:“圣择狂夫言,俗信老人语。我有老狂词,听之吾语汝。吾观器用中。剑锐锋多伤。吾观形骸内,骨劲齿先亡。寄言处世者。不可苦刚强。”此处的“狂夫言”、“老狂词”是诗人从道家思想中领悟到以及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中总结出的处世哲学。其中蕴含了不同于时世流俗的强烈独立意识。

其次,狂亦含有一种不拘礼法、任真率性、毫不掩饰造作,任随心情、本性自然流露之意,或者说,是一种风流与真性情。如:“狂夫与我两相忘,故态些些亦不妨。纵酒放歌聊自乐,接舆争教解人狂?”(白居易《又戏答绝句》)“衔杯本自多狂态,事佛无妨有佞名。”(刘禹锡《酬乐天斋满日裴令公置宴席上戏赠》)“歌吟终日如狂叟,衰疾多时似瘦仙。”(白居易《白发》)他们在宴席之上,在日常交往中没有了官场中的客套与寒暄。没有了步步设防与勾心斗角,显露出任情任性的文人本色,狂歌狂吟,狂舞狂醉,尽显狂态,这是诗人最真实的自我。裴度描写与白居易、刘禹锡联句的情景则是:“笑语纵横作。杯觞络绎飞。”(《喜遇刘二十八偶书两韵联句》)“吟咏君称首,疏放我为魁。”(《予自到洛中与乐天为文酒之会时时构咏乐不可支则慨然共忆梦得而梦得亦分司至止欢惬可知因为联句》)白居易则说:“起时乌帽侧,散处玉山颓。”(同上)刘禹锡则说:“频年多谑浪,此夕任喧纷。”(《刘二十八自汝赴左冯,途经洛中相见联句》)在这些举止神态之中,与正襟危坐、冠冕堂皇的官僚形象截然不同,不矫饰,不造作,任性而率真。

晚唐洛阳文人群体的心态特征也表现为“忘”世,即无心于世务,无心于政治。东晋诗人陶渊明曾在诗中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身处闹市,只要内心能保持一份淡泊宁静悠远,自然不会以周围的车马喧哗声为意。晚唐洛阳文人群体在洛阳这一城市中诗意地生活,更强调一个“忘”字。白居易《咏怀》一诗中说:“我知世无幻,了无干世意。世知我无堪,亦无责我事。由兹两相忘,因得长自遂。”政治险恶,变幻无常,士大夫文人置身其间如履薄冰,只有忘却“干世”之意,才可达到“自遂”的境界。“闲”很多时候是指身的状态。而“忘”是主体的有意追求。《池上有小舟》中说:“我若未忘世,虽闲心亦忙。世若未忘我。虽退身难藏。我今异于是,身世交相忘。”这里强调的是忘世和忘身。有时候“忘”与“适”是联系在一起的,“足适已忘履,身适已忘衣。况我心又适,兼忘是与非。”(《三适赠道友》)“忘”可以从庄子的思想中找到渊源。《庄子》中有这样一段话:“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强调的是忘却自我意识,与道同一,达于逍遥之境。而晚唐洛阳文人亦是想通过“忘”求得身心的安适。

(三)中隐:仕隐关系的重新思考及个人生活的意义发掘

对于古代文人而言,仕与隐是人生的重大问题。虽然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论早已为文人出处选择提供了思想依据,但经历代统治者的倡导以及文人们的实践,兼济天下的意义被不断强化,独善其身往往并非主流价值观。与此相应,个人的政治、社会责任被不断强调,而身心的安适、个性的自由、私人性的日常生活等常被忽略。因而,仕是大多数文人为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并以此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以此为家族和个人带来荣耀与声名,但仕也常常要面对诸多的事务牵累和规矩束缚,面对种种排挤、倾轧和纷争,使人失去身心的自由。如果在一个政治晦暗不明的时代,非但不能实现人生理想,还可能会招来祸患,甚至有性命之忧,所以历朝历代选择隐逸者也不乏其人,传统的隐逸主要是选择山林或田园,内心虽可超然世外,亦不乏雅趣,但物质条件往往缺乏,生活常常艰难且凄清寂寞,自然谈不上身心的安适。而所谓像东方朔一般的大隐隐于朝,终难免诸多喧嚣,甚至不得不以佯狂来掩饰内心。晚唐洛阳文人对仕与隐的关系进行了新的思考和实践,隐于分司官这一闲职,隐于都市的山水园林之中,既充分肯定个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又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取得了平衡。自居易在《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凡二百八十字》一诗中说:“丈夫一生有二志,兼济独善难得并。不能救疗生民病,即须先濯尘土缨。”独善其身在此获得了与兼济天下同等的意义。其《中隐》一诗则说: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中隐”不仅追求“心”的超然,更追求“身”的安适,更符合人性的特点。他在诗中叙述了洛阳作为中隐之地的几个条件,其一是分司官的处于人世与出世之间、非忙亦非闲、无公事而有俸钱的闲散状态,可以为闲适生活提供物质保障和时间保障。其二是洛阳城的“秋山”与“春园”可以满足文人“登临”、“游荡”的兴致,而文人间经常举行的筵会则可满足其“欲一醉”的愿望。其三,洛中文化发达,多贤人君子,可以畅谈交游,生活不会寂寥。其四,此时洛阳非政治中心,如若想远离喧嚣,独自高卧,掩关即可,不会有追名求利之人前来造访打扰。这种中隐思想在白居易诗中不断被强调,在《闲题家池寄王屋张道士》一诗中说:“进不趋要路,退不入深山。深山太溲落,要路多险艰。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

二、晚唐洛阳文人群体城市生活范式与洛阳城市文化

晚唐洛阳文人群体的生活方式能形成一时的风尚并产生深远影响,与洛阳的城市环境及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洛阳山水壮丽,多自然胜景,建筑宅馆及私家园林颇有传统并在唐代形成一时风气,这些为文人们在此游赏、闲居提供了条件。《两京记》载:“其地北据山麓,南望天阙,水木滋茂,川源形胜,自古都邑莫有比也。”《唐六典》亦言:都城“南直伊阙之口,北倚邙山之塞,东出漉水之东,西出涧水之西,洛水贯都,有河、汉之象焉。”洛阳周围有邙山、伊阙、涧水、涯水、洛水。山带来巍峨雄壮之感,水则带来灵秀之气。宋代张琰在《洛阳名园记序》中说:“夫洛阳,帝王东西宅为天下之中,土圭日影阴阳之和,嵩少渥涧钟山水之秀”。亦是说洛阳处于天下之中,气候适宜,景色秀丽,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洛阳营造私家园林别墅亦颇有传统。园林中的景观建筑与普通住宅的区别在于其不追求单纯的实用性而追求诗化、艺术化的效果。洛阳构建私家园林的传统东汉便已开始,《后汉书》载,梁冀私园规模便十分巨大:“又广开园圃,采土筑山,十里九坂,以象二崤,深林绝涧,有若自然,奇禽驯兽,飞走其间。”西晋石崇在洛阳的金谷园更是名闻后世并不断成为文人吟咏的对象,至唐代园林宅馆已颇成规模。宋代李格非《洛阳名园记》载:“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苏辙在《洛阳李氏园池诗记》一文中言:“洛阳古,其人习于汉唐衣冠之遗俗,居家治园池,筑台榭,植草木,以为岁时游观之好。其山川风气,清明盛丽,居之可乐。”可见,治园池、筑台榭、植草木,使其“居之可乐”,这既是唐以前洛阳的文化传统,唐人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又使洛阳城的文化个性更加鲜明突出。张琰《洛阳名园记序》也说:“名公大人为冠冕之望,天匠地孕为花卉之奇。加以富贵利达、优游闲暇之士,配造物而相妩媚,争妍竞巧于鼎新革故之际,馆榭池台,风俗之习,岁时嬉游,声诗之播扬,图画之传写,古今华夏莫比。”在这种广建私家园林的城市风气中,晚唐洛阳文人也多在洛阳建有园林别墅。

正是这些私家园林的存在使洛阳介于喧哗与幽静之间,介于都市与山林之间,为晚唐洛阳文人诗意地栖居提供了适宜的环境空间。

其次,唐代的分司制度为退居东都洛阳的文人提供了闲暇时间和物质保证。如勾利军在《唐代东都分司官研究》一书中考证:“唐代在以洛阳为东都之初,甚至可能是东都建立的同时,就设置了一些中央职官机构和中央职官。开元年间,分司制度已经较为完善了。”玄宗时期,开始有一些在政治上受排挤的官员被安排留司,如《旧唐书·张说传》载:“俄而太平公主引萧至忠、崔浞为相,以说为不附己,转为尚书左丞,罢知政事,仍令往东都留司。”唐前期东都分司官员的政治地位较高。其后,随着帝王巡幸活动的停止,东都分司官地位亦大不如前。安史之乱中,洛阳更是遭到安史叛军和回纥军队的严重破坏。至晚唐时,洛阳已是宫阙荒废,营垒倾颓。晚唐时期,分司官已成为闲散职务。白居易《咏所乐》一诗说:“分司有何乐,乐哉人不知。官优有禄料,职散无羁縻。”文宗大和以后,朝廷党争愈演愈烈,宦官专权亦无法消除,时局每况愈下,分司文人数量增多。清代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说:“唐都长安,而洛阳为东都,相去非远,……又设为分司官,不关政事而食其禄。本以处罢黜之人,或既远黜复量移于此而性乐恬退者,亦或反从而求为之”。很多文人分司之时已是晚年,在宦海风波中沉浮了大半生,不想再度卷入漩涡之中,同时这些人所任分司官品阶往往较高,白居易大和三年为太子宾客分司,正三品;开成元年改少子少傅分司,正二品;张仲方、李仍叔、崔玄亮为太子宾客分司,正三品;裴度大和八年以司徒为东都留守,俄加中书令,正一品;刘禹锡开成元年以太子宾客分司,正三品;后改秘书监分司,从三品;牛僧孺开成二年加检校司空,判东都尚书省事、东都留守,正一品;会昌二年以太子太傅留守东都,正一品。品阶高,俸禄也优厚。白居易曾在诗中说:“俸钱八九万,给受无虚月。”所以,许多分司于洛阳的文人有充足的物质条件在此优游岁月。

再者,晚唐洛阳文人群体的城市生活范式也是继承了洛阳的文人雅集唱和传统并将其日常化和随意化。

洛阳的前代文人雅集活动最著名的是西晋的“金谷会”,即在洛阳郊外石崇别墅中举行的文人雅集活动,参加者有三十人之多。石崇在《金谷诗序》中说:“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唐前期伴随着帝王在东都的各种礼仪、酣宴等活动,宫廷文人亦时常赋诗应制抑或彼此唱和。同时,在文人中间,雅集、游赏等活动亦显现规模,王勃的《秋晚入洛于毕公宅别道王宴序》中写道:“高士临筵,樵苏不爨。是非双遣,自然天地之间;荣贱两忘,何必山林之下?元谈清论,泉石纵横;雄笔壮词,烟霞照灼。”王公贵族举行宴饮之时高士会聚。席间玄谈清论,神采纵横,赋诗吟咏,雄笔壮词,文采飞扬。这样的宴会场面,使文人们暂时忘却了是非荣贱,回到了自然天地之间。王勃在《秋日宴洛阳序》中亦说:“夫以东京胜地,南吕高秋,三涂镇而九派分。白露下而清风肃。或出或处,人多朝野之欢;以嬉以游,时极登临之所。”“年忘小大,傲天地于平生;志混荣枯,得林泉之意气。愿长绳以系日,几近光阴;思短札以凌云,或陈歌咏。”吴少微《冬日洛下登楼宴序》中亦言:“取乐文翰,不孤风景,置旨酒,命群公,列坐层楼,观望天地。烟霞咫尺,左右娱宾;山水凄清,纵横在目。”宴会的目的是取乐文翰,不孤风景。参加的宾客列坐层楼,可以欣赏洛阳城中的烟霞美景和凄清山水,既具贵族气息又具风雅情调。初唐时期,陈子昂、长孙正隐等人亦在洛阳多次宴饮同游。调露二年上元夜,崔知贤、韩仲宣、高瑾、长孙正隐、陈嘉言、陈子昂六人同游并赋诗,欣赏洛阳街上彩灯纷呈、锦障如霞的胜景。此年正月晦日。陈子昂、长孙正隐等二十一人又在高正臣的洛阳园林之中举行规模盛大的宴饮赋诗活动,并由陈子昂作序。文中描绘了洛阳城的都人士女、侠客游童各色人等的游赏盛况。可见,在晚唐之前,在洛阳这座城市之中,已有文人雅集赋诗唱和的传统,只不过这些活动多是在节日或某些特殊的日子举行,并非是日常的生活状态,而参与这些活动的文人亦往往并非是在某一段时间定居于洛阳者,晚唐洛阳文人群体则使文人的雅集赋诗活动更加频繁,更加日常化和随意化。

三、晚唐洛阳文人群体城市生活范式的影响

晚唐洛阳文人群体这种城市生活方式因与洛阳的城市环境相契合而成为洛阳极具代表性的生活方式并深深影响了北宋洛阳文人群体。晚唐洛阳文人的宅第、别墅有的在宋代犹存。这些地方既以它们独特的景观吸引文人,又因为裴、白等人曾在这里游赏赋诗而成为雅士生活的象征。文人们在游赏这些地方时。自然会联想到白居易、刘禹锡、裴度等人在这里的闲适生活,并以其作为追摹对象。

首先,北宋洛阳文人群体亦在日常生活中追求闲适与惬意,并将生活雅化。仁宗天圣、明道年间洛阳钱准演幕府聚集了欧阳修、谢绛、梅尧臣、尹洙、杨子聪等著名文士。邵伯温《邵氏闻见录》载:“天圣、明道中,钱文僖公自枢密留守西都,谢希深为通判,欧阳永叔为推官,尹师鲁为掌书记,梅圣俞为主簿,皆天下之士”。他们在一起“日相往来,饮酒歌呼,上下角逐,争相先后以为笑乐。”(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他们经常游赏白居易故宅并在此赋诗。《邵氏闻见录》载:“一日,会于普明院,白乐天故宅也。有唐九老画像,钱相与希深而下,亦画其旁。”明道元年,梅尧臣将北归河阳之时,欧阳修等人与其一同饮酒赋诗为之饯行,地点便是普明院。梅尧臣《新秋普明院竹林小饮诗》序中云:

余将北归河阳,友人欧阳永叔与二三君具觞豆,选胜绝,欲尽一日之欢以为别。于是得普明精庐,酾酒竹林间,少长环席,去献酬之礼,而上不失容,下不及乱,和然啸歌,趣逸天外。酒既酣,永叔曰:“今日之乐,无愧于古昔,乘美景,远尘俗,开口道心胸间,达则达矣,于文则未也。”命取纸写普贤佳句,置坐上,各探一句,字字为韵,以志兹会之美。成曰:“永叔言是,不尔,后人将以我辈为酒肉狂人乎!”

在昔日文人经常集会赋诗游赏之所,他们和然啸歌,趣逸天外,不想做“酒肉狂人”,而欲赋诗抒怀,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才是他们所追求的。

熙宁、元丰年间,在洛阳聚集了一批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退居的元老重臣,富弼于熙宁四年乞假就西京养疾,次年致仕居洛,司马光也于熙宁四年来到洛阳,其后居洛十五年,其间,吕公著、鲜于优、范纯仁、韩维、文彦博等人也先后来洛阳任职,邵雍也居于洛阳,并于熙宁十年去世。这些退居的元老重臣在洛阳的生活及心态亦颇受晚唐洛阳文人群体的影响,表现出对白居易、裴度等人的欣羡和模仿。他们在洛期间相互交游唱和频繁,优游于园林之中,并组织了耆英会、真率会、同甲会等诗会。这种园林隐居的生活可以说是晚唐洛阳文人生活方式的翻版。《洛阳名园记》载:富郑公园“郑公自还政事归第,一切谢宾客。燕息此园,几二十年,亭台花木,皆出其目营心匠,故逶迤衡直,囤爽深密,皆曲有奥思。”“文潞公东园本药圃地,薄东城,水渺澜甚,广汎舟游者,如在江湖间也。”司马光在洛阳的私园名独乐园,《邵氏闻见录》载:司马光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之时,“遂居洛,买园于尊贤坊,以‘独乐’名之。”独乐园中有读书堂、钓鱼庵、采药圃、见山台、弄水轩、种竹斋、浇花亭等。“独乐”之名意味深长,《孟子梁惠王下》中曾记载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所强调的是与众人乐乐,而司马光在此却称独乐,颇有独善其身之意。《渑水燕谈录》载:“司马温公优游洛中,不屑世务,弃物我,一穷通,自称日齐物子。……凡所经游,发为歌咏,归叙之以为《游录士》。士大夫争传之。”司马光曾作《独乐园七题》进行吟咏。《和子骏洛中书事》一诗更将在洛的诗酒生活和唐人相比,颇有一番自得和想超越唐人之意:

西都自古繁华地,冠盖优游萃五方。比户清风人种竹,满川浓绿土宜桑。凿龙山断开天阙,导洛波四封羽觞。况有耆英诗酒乐,问君何处不如唐?

诗中描写了洛阳的繁华与景色宜人,体现出一种轻松惬意的心情。范纯仁《和持国谢见招游湖二首》一诗更将王微之比为白居易,将韩维比作裴度,又说自己家没有像牛僧孺家那样的妓乐:

乐天向老占青娥,裴令高年欲听歌。拟假红妆助欢醉,莫嫌宾主白发多。白傅归来西洛宅,(自注:谓微之)裴公居在永丰坊。(自注:持国)好歌愧乏牛家妓,不见淳于醉后狂。(自注:白公与牛相诗云:君家有美酒,君家有好歌。大都髡醉莫留住,住即恐君无奈何。)

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等人亦仿效白居易在洛阳作九老会的做法,而作“耆英会”、“真率会”等。司马光《洛阳耆英会序》说:“昔白乐天在洛与高年者八人游,时人慕之,为九老图传于世。宋兴,洛中诸公继而为之者,凡再矣,皆图形普明僧舍。普明,乐天之故第也。”《邵氏闻见录》卷10载:“元丰五年,文潞公以太尉留守西都。时富韩公以司徒致仕,潞公慕唐白乐天九老会,乃集洛中卿大夫年德高者为耆英会。以洛中风俗尚齿不尚官,就资胜院建大厦,曰‘耆英堂’,命闽人郑奂绘像其中。”“尚齿不尚官”的洛中风俗,正是晚唐文人在洛阳形成的。

正是因为有晚唐洛阳文人作为榜样,而且他们活动、居住的遗迹常常就在目前,可观可感,加之此时期王安石变法使朝中政治斗争十分激烈,这种情形与晚唐洛阳文人所处的境况十分相近,所以,司马光、富弼、吕公著、韩维、范纯仁等人亦与晚唐洛阳文人一样,远离朝中如火如荼的变法改革和随之而来的人事纷争。而醉心于洛阳的山水园林之中。追求闲适雅致的生活。

其次。宋代洛阳文人也与晚唐洛阳白居易、刘禹锡、裴度等人一样,喜在诗中言“适”与“乐”。如:“余得日从贤人长者赋诗饮酒以为乐。”(欧阳修《河南府司录张君墓表》)“于时一府之士,皆魁杰贤豪,日相往来,多酒歌呼,上下角逐,争相先后以为笑乐。”(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至乐从中来,外物亦何待。”(范纯仁《和子骏》)“幽圃多清致,人贤乐有馀。”“直须心逸方为乐,始信官荣未足夸。”(吕公著《龙门石楼看伊川》)“吾心自有乐,世俗岂能知。不及老莱子,多於荣启期。编袍宽称体,脱粟饱随宜。乘兴辄独往,携筇任所之。”(司马光《乐》)

再者,晚唐洛阳文人群体的影响也体现在对仕与隐关系的思考上。范纯仁在洛阳所作的《和王太中游洛述怀》一诗:“山林多寂寞,朝市太奔忙。不似安车老,优游适四方。”在山林的寂寞和朝市的奔忙二者中间,宋代洛阳文人亦作了折衷的选择,而这正是对晚唐洛阳文人之“中隐”生活方式的接受与认同,这种影响亦可从他们对李德裕的批评与感慨上见出。李德裕一生在政治上积极进取,虽偶有归隐之意,并在洛阳平泉营有园林别业,多置草木奇石。然而其一生居此时间极短,并未能安享闲适和平的隐居生活,相反晚年远贬崖州并卒于贬所,其生活与心态与洛阳闲适文人群体截然不同,所以,文彦博在《又读平泉花木记》其三中说:“上党夷凶日,太和归国年。此时罢勇退,应遂老平泉。”言李德裕若能在大和年间政治党争激烈之时激流勇退,便可以在平泉庄别墅安享晚年。“吾观李太尉,所失在夸权。”认为李德裕之失在于喜夸权,名遂而不知身退,终身贪恋华贵导致凄惨结局。

此外,晚唐洛阳文人群体的疏狂心态亦对宋代文人影响深刻。熙宁、元丰年间来洛阳的文人司马光、吕公著、范纯仁等多是较为严肃持重之人。但在洛阳期间,在此地闲散安适的环境氛围中,他们亦在饮酒、赋诗、吟啸、游赏等日常生活之中显露出率真与任性的一面。如:“不学香山醉歌舞,只将吟啸敌流光。”(富弼《岁在癸丑年始七十正旦日书事》)“狂歌忘皓首,醉眼怯青帘。”(范纯仁《和君实微雨书怀韵》)“宾主俱欢醉,高楼迥倚空。形忘羁检外,酒散笑谈中。”(司马光《宜甫东楼晚饮》)“年老逢春犹解狂,行歌南陌上东岗……吾侪幸免簪裾累,痛饮闲吟乐未央。”(司马光《再和尧夫年老逢春》)“洛下衣冠爱惜春,相从小饮任天真。”(司马光《和潞公真率会诗》)“六客同游一醉乡,又非流俗所言狂。追游共喜清平久,唱和争寻警策忙。”(吕公著《和王安之六老诗》其一)“六老皤然鬓似霜,纵心年至又非狂。园池共避何方胜,樽酒相欢未始忙。”(吕公著《和王安之六老诗》其二)

第6篇:始得西山宴游记范文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 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为”作为 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

第7篇:始得西山宴游记范文

“箕踞而遨”中的“而”是用来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的连词,在翻译过程中不翻译。

“箕踞而遨”出自唐代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

箕踞:随意伸腿而坐,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遨:游玩,尽情赏玩的意思。

翻译:伸开双腿坐在山顶尽情赏玩。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始得西山宴游记范文

高中文言文主谓倒装句

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

A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B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候,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C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A主谓倒装。

1、渺渺兮予怀。渺渺是主语予怀的前置谓语,译:我的心想得很远很远啊。(《赤壁赋》)

B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

1、何为其然也?(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为什么箫声这么悲凉呢?(《赤壁赋》)

2、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现在在哪里呢?(《赤壁赋》)

3、而又何羡乎?(何羡是羡何的倒装)译:又羡慕什么呢?(《赤壁赋》)

4、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鸿门宴》)

5、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是如何的倒装)译:今天的事情怎么样?(《鸿门宴》)

6、客何为者?(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客人是干什么的?(《鸿门宴》)

7、大王来何操?(何操是操何的倒装)译: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鸿门宴》)

8、沛公安在?(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沛公在哪里?(《鸿门宴》)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1、及时相遣归。(相遣归是遣归相的倒装)译:趁早送我回娘家。(《孔雀东南飞》

2、嬉戏莫相忘。(相忘是忘相的倒装)译:游戏时不要忘了我。《孔雀东南飞》

3、誓天不相负。(相负是负相的倒装)译:我指天发誓,绝不会辜负你。《孔雀东南飞》

4、好自相扶将。(相扶将是扶将相的倒装)译:好好侍奉婆婆。《孔雀东南飞》

5、还必相迎取。(相迎取是迎取相的倒装)译:那时一定去接你。《孔雀东南飞》

6、久久莫相忘!(相忘是忘我的倒装)译:永远不要忘记我啊!《孔雀东南飞》

7、君既若见录。(见录是录我的倒装)译:您既然如此惦记我。《孔雀东南飞》

8、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自意是意自的倒装)译:但是我没有料到自己能先进入关中(《鸿门宴》)

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C定语后置。

文言文虽有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前面的,但多数置于中心词之后,所以构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点。定语后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者之而作标志词。二是数量词作定语时,也常后置。

1、凌万顷之茫然。(茫然是万顷的后置定语)译:越过茫茫的江面。(《赤壁赋》)

2、客有吹洞萧者,(吹洞箫是客的后置定语)译:有吹洞箫的客人(《赤壁赋》)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知其事是宾客的后置定语)译:太子以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荆轲刺秦王》)

4、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一双是白璧的后置定语,一双是玉斗的后置定语)译:我拿一双白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给亚父。(《鸿门宴》)

5、群臣侍殿上者.( 侍殿上是群臣的后置定语) 译:侍立在殿上的群臣。(《荆轲刺秦王》)

6、金千斤,邑万家。(千斤是金的后置定语,万家是邑的后置定语)译: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荆轲刺秦王》)

7、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举所佩玉玦以示之的后置定语)译: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暗示项王。(《鸿门宴》)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应为苏子与客于赤壁之下泛舟游)(《赤壁赋》)

2、月出于东山之上。(应为月于东山之上出。)(《赤壁赋》)

3、徘徊于斗牛之间。(应为于斗牛之间徘徊。)(《赤壁赋》)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应为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赤壁赋》)

5、相与枕藉乎舟中。(应为相与乎舟中枕藉。)(《赤壁赋》)

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应为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舍.。)(《游褒禅山记》)

7、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古人之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游褒禅山记》)

7、沛公军霸上。(应为沛公(于)霸上驻军)(《鸿门宴》)

8、徘徊庭树下。(应为(于)庭树下徘徊)《孔雀东南飞》

9、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为夫今樊将军,秦王(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 )

译: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荆轲刺秦王》)

10、嘉为先言于秦王曰。(应为嘉为先于秦王言曰。)译:蒙嘉替他先在秦王面前说道。(《荆轲刺秦王》)

11、燕王拜送于庭。(应为燕王于庭拜送。)译:燕王亲自在庭前拜送。(《荆轲刺秦王》)

12、见燕使者咸阳宫。(应为(于)咸阳宫见燕使者。)译:(秦王)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荆轲刺秦王》)

13、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应为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于项羽言曰。)译: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鸿门宴》)

14、具告以事。(应为以事具告。)译:把事情全告诉了他。(《鸿门宴》)

15、长于臣。(应为于臣长。)译:比我大。(《鸿门宴》)

第9篇:始得西山宴游记范文

《大闹天宫》是经典小说和电视《西游记》里的一个故事情境。这个故事讲的是孙悟空因没被王母娘娘邀请参加蟠桃大会而气得半死,之后将天宫搞得鸡飞狗跳的情景。下面是向各位推荐的读大闹天宫有感400字,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大闹天宫的读后感400字1当我第三次读完这本重重的《西游记》时,心里有了不少的感触。第一次时,我觉得孙悟空很厉害,很会打架,会变许多样子;唐僧很无能;猪八戒像一只懒“虫”;而沙和尚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第二次,我就觉得孙悟空很可爱;唐僧非常的傻;猪八戒是一只傻呆呆的东西;而沙和尚则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徒弟吧。而这一次,觉得孙悟空非常的机灵,且也非常的忠心(特别是对唐僧);

唐僧非常的善良、朴实而又显得仁慈;猪八戒傻得可爱;沙和尚则给人一种忠诚而又老实的印象。在《西游记》中共有九九八十一重考验,最后,他们师徒四人经历了千辛万苦取得了真经。 当然,在故事中诉说了许许多多的磨难,我就不多说了。《西游记》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任何事一开始总是非常艰难的,但只要能树立信心和勇气,经过努力,相信可以取得成功的!也就印证了一句老话:万事开头难。

一开始只要坚持住了,经过不懈的努力,相信不久以后,成功一定是归你所有的!当我翻开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故事时,立刻被它吸引住了。故事中倔强正直、机智勇敢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任劳任怨的沙僧和正直单纯的唐僧都被作者刻画得栩栩如生。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这一路上,他们翻火焰山、打白骨精,历经了千难万险,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妖魔鬼怪的阻挠,终于取到了真经成了仙。这本书通过这些故事,体现出孙悟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追求精神。这个故事深刻地告诉了我们正义是一定会战胜邪-恶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不达目的不罢休,绝对不能气馁,这种精神正是我们青少年所需要的。

而且,好吃懒做也是不行的,只有机智灵敏、英勇果断才能事半功倍。我们在学习时,或者在生活中不应该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放弃,挫折和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动动脑筋,努力一把,咬咬牙不就过去了吗?一旦战胜了困难和挫折,那胜利还会远吗?

大闹天宫的读后感400字2书中的孙悟空是被玉帝假封为齐天大圣。并将蟠桃园交给他掌管,悟空得知蟠桃宴没请他,气得火冒三丈,气得把天空打成一团。自个儿开怀痛饮,还把仙菜席卷成一团。装进乾坤袋,

准备回山,哪知酒醉迷糊闯进太上老君的兜率宫,迷迷糊糊的将专供玉帝和王母娘娘服用的金丹吃个干净,王母娘娘得知后恼羞成怒,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前来捉拿,一场激战开始了,众神打不过悟空,便请来了神通广大的二郎神,悟空和二郎神大战了几百回合,不分胜负由于遭到太上老君的暗算,失手被擒,到了天宫玉帝下旨处死悟空,可是伤不了一根毫毛。最后被投入丹炉烧练,想烧死孙悟空,没有把悟空烧死,却练成了火眼睛,他跳出丹炉,大闹天宫,天宫被悟空闹得鬼哭狼嚎,狼狈不堪众神的抵抗不住,最后。猴王胜利了,回到花果山重树齐天大圣旗幡。这个故事说明,即使是一个小人物也能使自高无上的人惨遭厄运说明了小人物也是伟大的,世间没有人可以代替自己。

大闹天宫的读后感400字3西游是梦幻,尽显妖魔鬼怪神通,尝尽人生百态,一心只为苍生;所以,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名着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西游记》

《西游记》描述了一段最富有想象力的奇幻之旅。一条去天竺的取经之路枯燥而乏味,可在神话的色彩中充满了神秘河魅力。九九八十一难,每一劫都不同,引人入胜,充满着智慧与魔幻,让我们沉浸在大闹天宫的惊险中,徘徊在两个美猴王的真假中。更让我们在惊叹之余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与不易,以及师徒四人之间真情的温暖。

今天,我重读了《西游记》,其中让我意犹未尽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我影响最深的是:孙悟空到东海龙王那里去借一个供他使得兵器,东海龙王说:“只要孙悟空能拿动的兵器就让他拿走。”可是,虾兵蟹将把龙宫所有的兵器都拿出来给孙悟空看过了,可没有一个能令孙悟空满意的。这时,龟爷爷向龙王提了一个意见:让孙悟空看看女娲治水当年留下的定海神针。龙王带孙悟空娶看定海神针,孙悟空对着定海神针说了几声:“变细,细,细。”金箍棒就变小了。孙悟空从海底把定海神针轻轻松松的拔了出来。霎时间,龙宫颠簸了起来。孙悟空拿起定海神针,转头就走。龙王大叫:“猴头,你给我站住,这定海神针乃是我东海龙宫的镇海之针,你把它拿走了我龙宫该如何是好!”孙悟空头也不回,高高兴兴的拿着他刚刚拿到的宝物回到了花果山。

东海龙王立刻把此事上报玉帝。玉帝恼羞成怒,派十万大军捉拿孙悟空。就此事而言,我觉得东海龙王做的不对,竟然当初答应孙悟空,只要他能拿动的兵器就给他的,那为什么孙悟空能够将金箍棒拿起,而他却不遵守诺言呢,反而派兵捉拿孙悟空。

《西游记》真可谓“浪漫神逸,章章扣人心弦;现象瑰丽,回回回味无穷。”

大闹天宫的读后感400字4今天,爸爸和妈妈一起带我去看《西游记之大闹天宫》。

女娲补天以后,利用剩下的能量创造了一个晶石灵猴。这只晶石灵猴正好落在花果山上。有一天,晶石灵猴从晶石里飞了出来。此时此刻,观音菩萨对白发老先生说:“去把女娲娘娘创造出来的晶石灵猴给抓回来,对他好好管教,因为他有一颗虔诚的心,能造福百姓。”于是,白发老先生下凡到人间把晶石灵猴给抓了回来。一场大战就这样开始了……

这部电影后,我觉得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永远都不能相信坏人说的话。就像电影中的晶石灵猴——齐天大圣孙悟空。相信了牛魔王的话,“花果山是天兵毁的。”想起刚刚死掉的猴子猴孙和心爱的如雪。于是,孙悟空愤怒地说:“去找天兵去。”就有了孙悟空大闹天宫一事。打抖过程中悟空发现牛魔王对付师父时,发出的一股黑气毒死了师父。孙悟空想到如雪死了后周围全是黑气。他顿时醒悟过来,抡起金箍棒砸向牛魔王——可惜太晚了!

这部电影告诉大家不管什么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能只听别人的话,不然后悔莫及!!!

大闹天宫的读后感400字5《西游记》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一部神魔小说,充满了浓郁、奇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创造出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奇瑰丽的魔幻世界。观看完猪年初一上映的《大闹天宫》,我不由被这部由郑保瑞执导,甄子丹主演的投资共2.5亿人民币的真人魔幻动作3d——imax电影震撼——奇丽壮观的魔幻场景,浪漫独特的改编想象,阵容庞大的一流演员,这都让我对《西游记》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

电影基本讲述了魔界统领牛魔王为征服三界而联手二郎神,利用孙悟空的神力打入南天门,企图杀死玉帝,最后却被醒悟的孙悟空反弑的故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先生说:“《西游记》,从大的角度来讲,最能反映传统的国多方面直射了汉民族的性格民性。”从牛魔王被囚禁在火焰山却依然为种族使命奋斗可看出中国人民为报国家仇恨卧薪尝胆,励精图治,雄才大略,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从孙悟空大闹天宫可看出中国人民爱憎分明,坚毅无畏,率性而为的个性;从天宫被毁后玉帝的平静可看出中国人民从容不迫,淡定有序的智慧……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部《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幽默诙谐的语言背后,看到的是人间百态,炎凉丑美。四大名著中更需要被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被进一步感受和阐释的,恐怕恰恰是妇孺老少皆知的这部《西游记》。

大闹天宫的读后感400字6今天,我观看了《大闹天宫》,里面的故事十分有趣,就让我来给你讲一讲吧!

猴王孙悟空在花果山水帘洞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因拿了龙王的镇海之宝如意金箍棒做为自己的武器,被龙王告上天庭。太白金星想了一计:将孙悟空骗上天庭。明为封了一个弼马温--一个管理喂养天马的小官。暗中则压制他。孙悟空去到天庭,明白了,打烂了了御马监,出了南天门,回到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玉帝很愤怒,于是命李天王带领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然后,在花果山的上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孙悟空奋勇杀敌,众天神纷纷战败。哪吒出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敌不过他。天王没有办法,就逃回天庭,向玉帝请求增兵。于是,玉帝接受太白金星的计谋,假意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并将蟠桃圆交他掌管,想把他骗来,困在天上。孙悟空听说蟠桃园中的仙桃非常稀罕,而且只许在蟠桃会上享用。孙悟空没想,就自各儿挑选个大的仙桃,饱餐了一顿。正值王母寿辰,七仙女奉命摘桃,来到桃园,惊动了正在酣睡的孙悟空。经过盘问仙女,孙悟空才得知王母要设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就是没请他他。孙悟空这才看透玉帝的阴谋,火冒三丈,不光大闹蟠桃宴,还喝了仙酒,并将所有仙酒仙菜席卷一空,装进乾坤袋,准备带回花果山给他的孩儿们。哪知酒醉,撞进太上老君的炼丹之地,将专供玉帝服用的金丹吃了个精光,这才返回花果山,与众猴孙大开仙酒会。玉帝和王母气得火冒三丈,立即命李天王带领十万天兵天将,兴事问罪。一场激战开始了,孙悟空与神通广大的二郎神斗了几百回合,不分胜负。最后,因遭到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天神们无论用斧砍、火烧、箭射,都损伤不了孙悟空一根毫毛。玉帝又将孙悟空打入太上老君的炼丹。未想孙悟空并未烧死,他跳出丹炉,打上灵霄宝殿。一路上的天兵天将,望风披靡,玉帝狼狈而逃。猴王胜利了,回到花果山,重树齐天大圣旗幡,与猴孙们过着快乐的生活。

我最喜欢的片段是和二郎神打仗的时候,尤其是孙悟空变成一座寺庙的时候,十分有趣。你有没有喜欢的片段?

大闹天宫的读后感400字7最近,我在网上读了四大名着之一的《西游记》。这是大作家吴承恩的着名作品。给我启发最大的是书中大闹天宫这一章节。

文章讲的是∶李天王带领的天兵天将和三太子哪咤被孙悟空打败了,所以玉皇大帝只好封他为齐天大圣,并叫他去守蟠桃园。

可是,他一听玉母娘娘开的蟠桃盛会竟然没有请他,非常生气,所以就把蟠桃会里熟了的桃子吃掉一大半,再把盛会里的好东西吃的一干二净。接着,又把太上老君炼成的仙丹吃掉,最后,他一个筋斗就跑回了花果山。

因此,王母娘娘和太上老君一起跑去告状。玉皇大帝大发雷霆,又叫李天王带着一大群人去捉拿悟空,虽然他们打的时间很长,但是还是被悟空打的落花流水。

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记得有一次,爸爸教我学游泳,一开始我很害怕,可是后来想起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他是多么坚持、勇敢,你知道我为什么说他坚持、勇敢吗?不知道,让我来告诉你吧。是因为,他虽然和天兵天将打了三天三夜,可是他并没有说放弃或投降,而是坚持的打下去,所以他打败了天兵天将等他还不管是谁,只自已想做就做,从来不管别人是谁。想到这里,我就不怕了,还想孙悟空那样勇敢而又坚持得游下去,最终,我学会了游泳。我还明白了两句话,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另一句是一分耕田,一分收获。

最后,我还要告诉大家:我们一定要学习孙悟空的坚持和勇敢。

大闹天宫的读后感400字8孙悟空是《西游记》里我最喜欢的人物,因为他机智勇敢,武艺高强,对师父忠心耿耿。师父每次被妖魔鬼怪抓住的时候,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最终救出了师父,取得真经。最近学校组织我们看《大闹天宫》的动画片,同学们个个都兴高采烈的。

《大闹天宫》讲的是玉帝派太白金星下凡去请孙悟空上天去做官。一开始,封他做弼马温,他以为这个官很大,后来知道这个官连七品都不如,就怒气冲冲地回了花果山。第二次太白金星又来请孙悟空去看蟠桃园,他知道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会没请他,就生气地把蟠桃会上的酒喝了、桃子吃了,还把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打碎了,把仙丹全都吃了,然后又回到了花果山。玉帝知道后非常生气,派了十万天兵天将去捉拿孙悟空。孙悟空先后和哪吒、二郎神等人交手,都打败了他们,最后玉帝没办法了,只好封了孙悟空齐天大圣的封号。

《大闹天宫》很精彩,希望大家也能去观看!

大闹天宫的读后感400字9大家都知道四大名著即:《西游记》,《水浒转》,《三国演义》,《红楼梦》。它是经典的东西,这里有具备使人信从的力量,威望。书里知识浩瀚无比,光芒四射,使你心明眼亮,懂得什么使真善美丑。知道如何做人,如何成长。作为我们少年一代,离不开经典名著的熏陶。

我拿起名著《西游记》这部经典漫游其中之后,按思想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孙悟空出身以及大闹天宫的故事;二交代取经的原因;三取得真经的经过。第三部分是全书的重点描写的是孙悟空和他的师傅,师弟们战胜了妖魔和自然灾害,闯过了八十一难的过程。

大闹天宫的故事,生动的塑造了一个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孙悟空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发封建的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向人们展示了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的品质。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事情,比如,考试前作业多,到深夜时作业还有一大堆。这时我们就要向孙悟空和他的师傅,师弟们一样,不畏困难,勇往直前,与困难作斗争的好品质。

大闹天宫的读后感400字10今天看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一章,十分精彩。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