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普法教育内容范文

普法教育内容精选(九篇)

普法教育内容

第1篇:普法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微课” 科普教育 实践活动

近年来社会发展节奏加快,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也呈迅猛之势,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从教育角度来看:个性化学习需求旺盛;增加趣味性、互动性、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也不断增加。这就使得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微创新,这就促进了新型学习方式的产生。其中,资源形态的“碎片化”“微型化”“主题化”逐渐成了发展的主要趋势,“微课”应运而生。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上述社会大背景下的教育状况,也同样促使校外教育科普工作教师不断地进行思考,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科学教育内容的“微创新”活动,不断设计新的融入、整合了趣味性、科普性的主题科普教育活动,为成长中的青少年服务。

为了增强学生在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中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科普教育实践活动的最佳效果,在科普教育实践活动“3种常见蔬菜移栽定苗科技体验活动”中进行了“微课”应用的初步探索(以下简称为“移栽定苗活动”)。该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内容主要是带领学生到农场大田里进行茄子、西红柿、辣椒3种常见蔬菜的移栽定苗定植水等体验。因学生们的课外时间有限,加之活动安全、活动成本等方方面面的考虑,就没有另外安排50个学生在移栽定苗前先集体育苗了,但是从“移栽定苗活动”学生要了解掌握的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上考虑,学生还是有必要了解、学习“育苗”知识的,因此在科普教育主题活动的活动准备工作里加入了8分钟“育苗微课”;考虑到科普教育主题活动还应具有推广、普及的作用,因此在活动结束后,把“移栽定苗”活动也制作成了8分钟“微课”,利用学校班会时间,统一安排观看、学习。

一、“微课”在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中应用的建构设计

“微课”科普的内容设计是整个“微课”科普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

首先,要把“微课”定位于一种学习型资源,进行学情分析,即:从受众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的角度等进行考虑,并在“微课”科普内容教授中融入各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其次,要考虑、分析“微课”科普内容设计的必要性、合理性与科学性。

就“移栽定苗”体验活动来说,关于“育苗”知识点、“移栽定苗”进行了相关“微课”科普内容的设计:

首先,学情分析方面。在“微课”科普内容设计时,对参加活动的4~5年级50名学生进行了学情分析:

1.学生来自区科技示范校,是科技活动的骨干学生,对科技体验活动感兴趣,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力较强。

2.参加活动的学生中只有6%的学生参加过2013年的盆栽育苗活动。

3.发放调查问卷,对“育苗”相关知识进行调查,收回的有效问卷,不通过网络查询等方式94%的学生对育苗知识不了解。

其次,就“育苗”知识点、“移栽定苗”进行相关“微课”科普内容设计的必要性、合理性与科学性分析。

1.大田移栽活动是直接到田地现场,把已经育好的苗移栽到田地里,从知识结构上来看,学生学习“育苗微课”,能够在移栽前对育苗有一定的了解,以保证学生对蔬菜植物生长认识的一个连续性。

2.“育苗微课”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育苗”活动,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有利于没有参加过育苗活动的学生了解育苗过程。学生对育苗有一定的了解后,能够有助于对后面了解定苗知识起到认知上的帮助。

3.“育苗微课”“移栽定苗微课”有助于活动结束后,参与活动的学生回到班级,利用科普班会机会给同学们讲述“育苗”“移栽定苗”及自己的收获体会,以及能够使没有亲历的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实现科普的普及性。

4.“育苗微课”“移栽定苗”科普内容设计的科学性方面:整个科普内容设计过程中,教师一是购买相关书籍进行知识查寻,二是辅的查阅相关网络资料,三是电话请教专家,四是育苗现场请教专家进行指导与对教师进行点评。

二、“微课”在科普教育活动中应用的策略方法

要想使“微课”在科普教育活动中的应用能够取得预想的或更好的效果,必然是离不开教师对“微课”在科普教育活动中应用的策略方法的运用。

就“移栽定苗”体验活动来说,“育苗微课”和“移栽定苗微课”运用了4种策略方法:

1.问答法、自主学习法

教师组织学生利用班会时间进行“育苗微课”的观看、学习。教师根据“微课”内容提出问题,请学生个体(非小组)回答。比如,“咱们观看、学习的‘育苗微课’里,育苗使用的容器是什么呢?根据大家前面自己查询的资料,有谁还能说出1~2种其他育苗容器呢”?

2.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形式,根据观看的“育苗微课”围绕“育苗”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根据观看的“移栽定苗微课”结合亲历参加活动的同学的讲述,通过提出问题,请参加过的同学回答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

三、“微课”在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微课”在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应该还处在对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内容的一个微创新试行阶段,所以,对它的效果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它的继续应用和进一步完善。

就“移栽定苗”体验活动来说,活动准备阶段的“育苗微课”和活动结束后的“移栽定苗微课”,都运用了两种教育评价:一是面对参与活动的学校教师、工作人员17人;二是面对参与活动的50名学生。

第2篇:普法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 科普教育 组织 管理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作为我国青少年教育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科学知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做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实践的重点内容之一。

1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模式分析

1.1 学校主导型科普教育模式

学校是青少年教育活动开展的主体,青少年科普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重点内容,受到各中小学的高度重视。现如今,很多学校都积极探索和实践科普教育模式,通过一系列手段开展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以学校为主导的科普教育,可以以选修课、活动课、科技兴趣小组和校内科学俱乐部等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在以学校为主导的科普活动是由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参与科普活动时,不仅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科技书刊、观看科普视频资料、参观科技展览,还能够通过科普知识竞赛、科普课题研究、实验小组、发明小组等模式参与科普活动,科普教育成果显著。科普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能够解决现代学校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化的学习科普知识。

1.2 学校与社会的互动科普教育模式

除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外,我国很多校外教育机构和自然科学学术团体也积极投入到科普教育工作中,为青少年的科普教育贡献了力量。学校可以与这些校外教育机构和学术团体联合起来,利用周末或暑假等假期,共同组织某一学科专业的科技竞赛、考察、参观和实验等活动。在学校与社会力量的互动科普教育模式中,社会上的科技专家能够以更加专业的角度为学生讲解科普知识,提高青少年的科普知识掌握水平。这种由学校组织,社会力量配合实践性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调动了社会上的科技力量参与青少年科普教育,极大的提升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水平,激发青少年参与科普教育活动的兴趣。

1.3 网络化科普教育模式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科普教育也步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化科普教育模式,极大的拓宽了青少年科普教育的自学渠道。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生在学校或家中就能够访问学校、科研团体、政府机构等社会各领域的科普资源,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近年来,很多组织和机构为了促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开展,开发了一系列虚拟现实软件,使学生利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就能够自由开展科学实验。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科普教育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了学生对科普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1.4 部门联合型科普教育模式

青少年科普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还是整个社会的责任。部门联合型科普教育模式就是指国家的有关部门与相关科研院校和中小学进行优势互补,以有关部门为主导,在全国、省、区、市、范围内举行较大型的科技竞赛活动。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等,并从中选拔优秀项目参加国际青少年科技交流活动。

2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依托于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开展模式,我们能够设计和组织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由于青少年社会经验不丰富,安全保护意识不健全,因此我们在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对科普教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开展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活动。

2.1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组织与管理的活动主体定位

为了做好科普教育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我们首先要找准科普教育的主体。由于科普教育活动具有互动属性,因此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中,并不能将教育的主体简单的定义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主体应该包含青少年、青少年家长以及科普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与其他参与者。我国现如今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将科普教育活动的参与主体定位与青少年,这种主体定位是片面的。因此我们在组织与管理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时,一定要发挥组织和管理者的活动主体地位,做好对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的课题设计、活动组织与安全管理,并让孩子的家长也参与到科普教育工作中,实现提升青少年科普知识水平的目的。

2.2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教育内容选择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指标与成年人都有很大的区别。为了提高青少年参与科普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在选择科普教育内容时要注意科普教育内容符合青少年的兴趣爱好与知识水平。青少年科学教育作为一项普及教育,我们还要保证科普教育活动符合大多数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为此,我们可以选择身边常见的事物作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切入点,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结合生动有趣的简单科学实验,让青少年能够了解和认识人们生活中应用到的但被忽略的科学知识。

2.3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开展要注意方式方法

科普教育是科学与青少年之间进行双向交流的过程,我们在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青少年缺乏缺乏完全行为能力,对很多科普教育活动中潜藏的危险无法有效辨别。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科普工作开展的方式和方法,让青少年掌握科普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并且保证青少年在参与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绝对安全。

3 结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作为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影响着青少年对科技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还对我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做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我们一定要依托于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模式,合理设计科普教育的内容和活动开展方式,并做好对科普教育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在保证青少年安全参与科普活动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科普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第3篇:普法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科普教育;革新思路;传播模式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159-01

一、我国当前科普馆科普教育存在的问题

社会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与方法的主要途径是科普馆,其也为大众提供了基础科技教育的大型设施。传统的观点对科普馆的科普教育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误解,人们仅是简单的观察科普馆,没有对科普教育功能真正理解与认识。我国目前很多科普馆建设不符合根本要求,虽然在不断扩大科普馆规模,但是展示的内容和科普教育形式缺少一定的创新,严重脱离了社会实际情况,这些对科普馆实现科普教育造成了限制。目前阶段,科普馆在科普教育方面的问题表现为:1目前阶段,科普馆缺少创新科普教育理论以及没有深入研究科学实践。2科普馆内部展示现代科技和科普教育基础薄弱。3展品长期没有更新,导致主体雷同,创意低下。4实施科普教育和展览工作质量较低。5科普教育仅仅是满足观众的数量与观众对展品的喜好程度,没有落实教育实际活动。

二、科学普及思路的更新的必要性

(一)是科普工作开展的基础

我们需要更新思路,拓宽工作范围,不断研究科普教育事业产业化的新思路与新途径,创造良好的科普教育投资环境,构建基金,对科普投资政策积极完善,促使科普工作真正成为一项公益事业。

(二)是树立社会化大科普的基本前提

科普教育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科普工作者需要树立社会化大科普的观念,确定大团队、大协作的思想,明确科普教育工作是一项全社会的重要事件,应当深刻意识到科普教育工作并不是几个部门的事,要想做好科普教育工作,就需要形成以人为本的观念,优化配置科普资源,打破部门与行业之间的限制,最大程度调动科技团体、大众传媒等社会阶层共同参与科普活动,积极协作,广泛开展科普活动。

三、科学普及教育更新的对策

随着人们不断提高的重视科学素养的程度,科普馆发展科普教育的方向逐渐转变为与群众之间的互动,对公众感受更加关注。科普馆的工作职责也从传统的科学知识传播,转变为培养社会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战场。因此,科普教育思想也需要实行对应的改变更新,突出实际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与创造能力。科普馆必须加强重视科普教育的程度,更新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模式,提高科普教育的实际效果。更新教育思想更多表现为把科学方法与思想落实在科普教育的整体过程,重视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话题,创新传播模式。科普教育必须紧密联系社会公众的生活,满足人们对科学科技的要求。

(一)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传统的科普教育工作对普及科技知识、推广应用技术过于重视,从而忽略了普及科学精神、思想以及方法,导致一些地区产生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反科学、伪科学时常发生,迷信泛滥。组织的涌现,对我们形成了巨大的警示。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加强普及科学思想、精神与方法的力度,整体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在社会中积极提倡科学精神,并且将其成功转变为社会整体的行为方式与创新思想。

(二)与公众贴近科普宣传活动

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不断加速,城市科普教育工作也迅速加强,最大程度普及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科技基本知识能够帮助新技能知识的发展,重视指导不同人群利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形成环保意识、生态资源意识。

(三)扩大科普教育对象

从前科普教育的对象比较狭隘,具体是对于广大农民与部分城市市民来讲,而忽略了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学生等群体。这些人虽然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但是并没有完全掌握科学精神思想,同时也会被伪科学迷惑。

领导干部与知识分子不但是科普教育的主力,也是科普教育对象。一部分领导干部缺乏科技意识,观念陈旧,进取心不强;一部分知识分子甚至相信伪科学以及踊跃参加活动,对群众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与知识分子科技修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青少年正是接受知识教育的时期,也是形成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此时不但需要教会他们掌握科学知识,也要强化科学思想和精神教育,将青少年的科技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关键内容,大力开展校园内部的科普教育活动。

(四)创新发展农村科普教育工作

我们需要持续开展科技训练与送科技下乡活动,并且努力坚持。联系农民目前的文化水平与理解能力,通过创新思维、方法浓缩科技知识,采用简洁的语言制定具有较强实用性、方便操作、农民容易理解的新知识科普读本,并且设计形象化的图画。

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手段便是科普报刊与读物,也是传播科技的主要途径。在科协的领导下,报刊领导需要准确把握工作思想,勇于创新,紧密联系工作中心,综合农村工作主要问题,大力开展科普工作。随着迅速普及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可能作为农民获取科技知识的主要渠道,政府应当为农村创办科技信息网,在条件允许的地区积极试用。

(五)探索城区新时期科普教育工作的方法

应当最大程度发挥科普馆的作用。通过科普馆开展科技活动,展示科技研究成果,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精神,培养群众科技兴趣,满足群众学习要求,提升公众参与意识,强化群众创新能力。科普教育工作应当是令人喜闻乐见,具备极强的针对性与实践性。创新科普方法、形式和传播内容,应当调整思路,从知识经济角度,探索全新的科普教育创造性的方法,促进科普教育发展。

(六)更新科普教育模式和展览方式

科普馆展览的方式包括静态、动态、体验和新技术展览,这些体现出了各自的优缺点。综合来讲,最基本和最传统的展览方式为静态展览,其特点是操作简单、通俗易懂,但是其展览内容更新内容缓慢,吸引人群的能力有限。动态展览是一种场景式的展览方式,能够对观众的参与兴趣有效激发,这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展览方式。体验式展览体现出极强的实践参与性,可以使观众获得大量感受,对观众,尤其是青年人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但是其相对的操作成本很高。新型科技展示则是科普馆发展的创新手段,对于科普馆先进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束语

综合分析,科普馆的科普教育是建设国家科技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对社会科学思想与方法进行传播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社会公众的文化素养发挥了巨大的意义,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给予极大的关注。我国建立科普馆时间比较晚,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科普教育实际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研究,更新科普教育思想,突破常规传播模式。

参考文献

第4篇:普法教育内容范文

一、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全面依法治省、依法治市要求,深入开展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坚持推进法治机关、法治学校、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形成教育系统依法治理、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的局面,切实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加快乐山教育现代化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落实全面依法治市总体要求,围绕“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狠抓教育系统“关键环节”为重点,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切实将我市教育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良好法治基础。

坚持分类指导,学用结合。根据不同地区、部门、学校和对象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途径,健全系统化、多样化、规范化的法治宣传教育机制,分类实施,统筹推进,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切实增强教育系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

坚持系统规划,全面推进。科学规划法治教育内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宣传宪法等法律知识,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及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全面提升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坚持开拓创新,注重实效。结合法治宣传实际,把握依法治教的基本规律,创新工作理念,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机制、载体和方式方法创新,深入开展参与式、实践式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主要目标

法治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健全,载体和形式不断创新、丰富,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实施与支持体系不断完善,实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提升;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广大师生员工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教育系统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和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基本形成。

二、主要任务

(一)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任务要求,全面提升教育系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按照省、市“七五”普法规划要求,在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治国理政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推进教育系统深入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认真组织好“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教育系统宪法学习日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健全完善宪法日教育仪式和内容,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不断提高教育系统的宪法意识。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力宣传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环保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法规。

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突出学习宣传,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各项党内法规,教育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尊崇,遵守党内法规。

坚持结合教育实际和需要,大力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等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教育系统践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深入开展校园法治文化建设,鼓励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推广,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与熏陶作用。坚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美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健全守法信用记录,完善教育领域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二)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

全面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根据《贯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实施意见》,明确各学段法治教育的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考试、进评估”的系统化、规范化建设。在中小学开设道德与法治课,发挥法治教育的课堂主渠道作用。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将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尊崇公序良俗,牢固树立规则意识、平等意识、诚信观念和契约精神。积极探索法治教育的规律与特点,以宪法教育和权利义务教育为重点,将规则教育、习惯养成与法治实践相结合,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安排教育内容、教育重点和方法途径,坚持落细落小落实,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方式,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注重发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网络文化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部门协调机制,充分整合利用各部门和社会的法治教育资源,建立政府部门、学校、社会和家庭协调配合开展法治教育的机制,形成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格局。

(三)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教育系统依法治理水平

以宣传贯彻实施教育部《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和《教育系统深入推进依法治教行动计划(2015—2020年)》为重点,大力推进教育系统依法治教,将法治知识普及、法治观念养成与法治实践紧密结合。在教育部门、学校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发挥法律顾问在普法宣传、法治教育、依法治理方面的作用。

大力推动简政放权,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依法构建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体制,依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制定并公布教育行政部门权责清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全面完成学校章程建设,发挥章程在学校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治校,健全校内民主管理体制,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完善权益保护和救济机制。

三、工作举措

(一)实施法治观念提升工程

落实教育行政部门日常学法用法制度。狠抓关键环节,坚持将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教育系统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学法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法治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与实践的需要,每年明确年度法治教育重点和学习规划,并通过党委(党组)会议会前集体学法、法治讲座、法治培训等方式,予以落实。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建立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健全评价机制和个人法治档案。将法治教育纳入教育部门公务员培训总体规划,在其他各类公务员培训中融入法治教育内容,保证法治培训课时数量和培训质量。要把学法用法情况列入公务员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标准。创新培训考核方式,探索建立依法治教案例库和教育系统领导干部法治能力评测工具。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开展行政执法和从事政策法规、等工作的公务员必须接受过系统的行政执法和教育法律的专门教育或培训,具备开展行政执法、运用法律处理教育纠纷、解决问题的资格和能力。

大力提高校长的依法治校能力。贯彻落实国家中小学校长法治教育大纲,建立市级校长依法治校能力培训机制,重点培养一批具有法治思维和擅于运用法治方式管理学校的管理者,并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不断提升学校管理队伍的法律素质。明确校长任职应知会用的基本法律原则、常识及规定。把校长的法律素质和依法治校能力作为校长任职和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全面提升教师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结合学校依法治理需要,贴近教师工作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教师依法参与学校管理、依法维护自身和学生合法权益的能力。积极选送教师参加教育部中小学法治教师名师工程培训,在各级教师培训中开展专项培训,增加法治教育内容,加强法治课教师、法治辅导员等的培训力度。深入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全员法治培训,培养一批法治观念强、法律素养高、法律技能优的优秀教师。在教师的任职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中,要明确法治教育的内容与学时。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教师法治知识竞赛、法治教学观摩、法治演讲等活动,提升教师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通过专题培训、报告会、研讨会、参观考察等多种方式,确保每位中小学教师每年接受一定课时的法治教育培训。

(二)统筹推进学生法治教育

坚持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严格按照国家和课程设置方案,分学段开齐开足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确保师资和课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开设《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课程。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根据《大纲》要求编写法治教育教材,在校本课程中设置法治课。深入推进法治教育教材、师资、课时、经费、考试“五落实”,着力解决法治教育在课时安排、教材建设、师资配备与培训、教研科研、经费保障、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在有关学科课程、学校活动和文化建设中有机融入法治教育理念和内容。在小学普及宪法基本常识,逐步使青少年树立宪法意识、巩固国家观念。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不断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素养和法治实践纳入学生考核评价中,使青少年从小树立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校园文化、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法治教育,在开学第一课、班团队会、社会实践、成人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中有机融入法治教育内容。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巡讲、辩论会、模拟法庭、法治教育微电影的拍摄与展播、法治文艺汇演、法治书画展览等校园普法活动,结合安全、禁毒、国防和防止学生校园欺凌等专题教育,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律进班级”“法律进社团”“法律进寝室”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治力量,培养法治观念。大力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用好校园网、家校通等资源,搭建官方微博、微信、手机报以及教师、班主任或辅导员个人社交平台,开展法治宣传,增强网络法治教育的吸引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理性思考和正确认识法治事件、现实案例。积极编写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制作普法影视光盘、普法动漫、法治宣传挂图等有关资料,供学生日常学习和参考。根据青少年学生需求,有条件的学校每学期要举办一次法治讲座,开展一次法治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服务活动和社会公共事务,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运用能力。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家长学校建设,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家庭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法治教育力量。

加强对学校法治教育的评价与考核。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保证法治教育时间。探索建立学校法治教育专项督导制度,将学校法治教育的水平和成效与“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创建等工作相结合,纳入对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整体督导评估和年度(目标)考核之中,把学生法治教育综合情况作为对学校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与校长任期考核、教师业绩考核、学生操行评定等挂钩。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完善依法治校示范校动态管理机制。对法治教育工作成效显著的地方和学校加强宣传和表彰奖励。积极创建法治校园,鼓励和指导学校完善校内法治教育的宣传栏、张贴画等,营造良好法治文化校园环境。

(三)加强教育普法队伍建设

提升法治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配齐法治教育课教师,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中小学要配备1—2名专任或兼任法治教育课教师。不具备条件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组织多校联合聘用法治教育课专任教师。在新教师公开招考中注重法治教师补充,到2020年前,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至少要有1名受过法治专业培训、培养的教师。在市级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定中,探索对法治教育教学成果单列评定。通过新进教师培训、将法治学习内容纳入政治学习安排等,提高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和法治教育能力。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通过国家和省级选拔培训、市级专项培训,在七五期间培养一大批优秀青少年法治教育教师。

加强兼职法治教育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从司法、消防、公安、医护、环保等部门聘请兼职法治教育教师的制度,进一步增加法治教育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内容。加强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制度建设,中小学100%配备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职业学校、“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学校从一线政法工作者中选配法治副校长或辅导员,进一步完善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制度,明确职责,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法官、检察官、律师、高校法律院系教师等法律工作者的力量,建设稳定的兼职法治教育师资队伍,为中小学法治教育提供支持。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法治教育宣传的积极性。健全普法联络员制度,组织引导法学专家、法律工作者、司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与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会同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国家机关、律师协会等社会组织,深入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合作开发法治教育项目;有关部门要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利用学校和社区法治教育平台,为学校提供相应的法治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组建教育普法顾问团、普法讲师团等,建立完善普法人才资源库,健全普法表彰激励机制。

(四)创新丰富法治教育资源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加快推进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以相对集中的方式为区域内中小学校提供法治教育服务和支持。以建设省级或市级示范性基地为引领,研制实践基地建设运营的相关标准、教育活动内容和管理办法等,逐步加以推广。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服务提供方式,积极创造条件打造一批集实践性、参与性、趣味性为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组织推动中小学生利用实践基地学习掌握法治知识。到2020年,积极争创部级实践基地,至少建成1所符合标准的实践基地,县(市、区)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实践基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利用实践基地的资源,在中小学设立具备一定实践性、互动性教学功能的“法治教育教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配合司法行政部门发挥对普法工作综合协调的职能,会同各有关部门制作针对青少年的普法教育资源,以多种形式参与实践基地建设;积极配合地方法院、检察院发挥优势,参与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安排有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法官、检察官,担任实践基地的教育指导工作;支持各级共青团组织将实践基地作为青年普法志愿活动的重要平台,推动以青少年的视角和表述方式,讲述法治故事,传递法治观念。

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支持体系。充分利用教育部青少年普法网优质法治教育资源,将多种法治教育资源以多种形式予以整合、提升,为师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鲜活丰富的优秀网络法治教育资源,实现数字化、情景化、生动化的法治教育。开发多种形式的网络法治教育课件,探索建立法治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持续开展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建立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协同创新机制,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建立教育公益普法制度。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广告栏、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等载体,积极推动新闻媒体参与教育系统公益法治宣传教育,培育教育法治宣传优秀品牌。

建立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学校和特殊群体学生的专项普法工程。支持法治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推进远程法治教育发展,使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能接受必要的法治教育。重视加强对留守儿童、随迁子女、不良行为青少年等群体的法治教育和服务支持,更好地维护青少年学生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发生。

(五)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依据教育部制定依法治校评估体系和考核办法,修订我市相关评估考核办法,探索建立多元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大力推进学校依章程自主办学,健全章程核准后的执行和监督评价机制。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依法治理水平。到2020年建成100所左右“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六)建立学校法律服务支持体系

健全学校法律顾问制度。鼓励中小学视情况配备法律顾问。地方教育部门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与律师协会合作、借助高校和研究机构力量等方式,搭建区域内中小学校法律顾问资源共享平台。

四、组织领导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教育普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将法治宣传教育,特别是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学生普法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抓紧抓好。

(二)健全教育普法领导工作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对法治宣传教育统筹规划,督促指导全市教育系统的普法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指定法治工作机构或其他相关机构,作为本部门法治宣传教育的工作机构。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实际需要成立依法治校及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法治教育工作。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教育普法责任清单制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责任,推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律需求开展普法教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加强与综治办、司法、公安、法院、检察院、共青团、妇联、关工委,以及律师协会等部门组织的联系沟通,共同搭建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合作机制。

第5篇:普法教育内容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表职称论文

知识产权教育为我国知识经济的构建和发展承担着重要使命,这不仅表现在知识产权教育能够促进人们现有思维方式的变革,实现知识经济的人才要求,而且它能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助推力…。随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温家宝总理于2004年6月指出:“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竞争手段,是企业乃至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也是科技研发的风向标。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科技工作者、管理者,是发明创造的潜在力量,是实现经济腾飞的主力军,是知识产权的生产者。高校是培养人才,普及教育的主要基地,也是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的重要主体。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可以培养、激发广大师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树立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培养知识产权的应用能力。高校知识产普及权教育不仅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需要,而且也是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

本文将对高校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增强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并激发他们智力创造热情,提高其知识产权的实际应用能力,促使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从而促进国家科技和制度创新,增强竞争力。

1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现状

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赋予智慧成果所有人对其特定的创造性智力成果,在一定限期内享有的专有权利。它具有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及时间性的特征。一个国家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占有量最终仍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而如何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保护、管理和运用的能力,就在于知识产权教育的普及。

1.1国外高校知识产权普及现状

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德、英、日等国家,高校均开设“知识产权教育”课程普及知识产权知识。美国、日本是世界上知识产权强国,也是最重视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先驱者。美国所实施的“2061”教育创新计划重点强调了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要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要求学生了解科技进步的价值及其局限性,掌握包括法律在内的社会科学常识,运用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个人与社会的问题等。日本是世界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最为成功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比较重视知识产权教育的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已经把知识产权教育列人高等教育内容。2002年7月,由日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会议制定的《知识产权战略大纲》中将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高度。

1.2国内高校知识产权普及现状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人民大学,至今也有20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得到了国家和高校高度关注,先后成立了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在一些高校还成立了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由于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知识产权的启蒙教育基本上为空白,学生在进人大学之前基本上没有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目前,我国高校除了法律类和法学类学生必须上知识产权课题以外,多数高校只将知识产权课作为选修课开设。

不过,与知识产权强国相比,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仍然处于摸索阶段,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与需要继续探索与解决的问题。据调查,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有必要掌握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对学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有强烈的愿望,但他们获取知识产权知识的主渠道却是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都还比较缺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在知识产权教育普及没有跟得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表职称论文

2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知识产权师资力量匮乏

知识产权教育师资匮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教育的师资数量不足;二是教师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和实际教学经验。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知识产权学院的十多所高校中知识产权专业教师总数不足500人,其中受过系统知识产权教育或有过海外知识产权学习经历的教师数量更少。目前知识产权专业教师队伍中,理论研究能力相对较强,具备熟练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的实践能力的教师非常少。在未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学院高校的教学机构中,专职从事知识产权教学的人员多则十几人,少则几个人。高校师资严重缺乏很难担负起知识产权普及的重任。

2.2知识产权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不合理

目前,多数院校没有把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非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几近空白,仅仅是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一章,部分教师对其内容或者一带而过,或者干脆删节。少数知识产权教育基础比较好的院校开设了知识产权或涉及知识产权内容的选修课,如《知识产权概论》、《法律基础》等,但教学方法上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辅,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在授课过程中大多偏重于法理教育而缺少实务技能教育,教育方法单一,缺乏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来设计其教育的特色内容与方法,从而难以系统提升学生对知识产权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3高校对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对知识产权教育的层次性认识不足,没有将知识产权教育放在应有的高度。据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学生中接受过知识产权有关教育的不足总人数的5%。超过70%以上的高校未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教学机构,而且既未设置知识产权教学必修课程,也未设置选修课程。

3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是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其有利发挥高校“教育、科研、创新”功能。大学生:圮其是理工科高校的学生都是将来各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技术研发骨干力量,而他们在知识产权方面知识和意识的将直接影响我国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2004年,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表示要在高校普及知识产权教育,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问题,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点:

3.1高校树立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观念表职称论文

知识产权意识淡漠是导致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实施力度不够的重要原因,要全面推进大学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必须重视大学教育理念,也就是说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关键,首先应解决思想认识层面上的问题,即高校领导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性,把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放到高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要确定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如同普及外语、计算机教育一样,并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体系,将知识产权课程纳入高校教学大纲,列为学生的必修课,使每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掌握相应的知识产权知识,从而学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成果和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成果。另一方面,成五捌墟的教研室或研究机构,制定具体的教学力案,明确学校知识产权教育方面的发展方向以及工作部署,安排落实有关的教学教材和课程设置。

3.2加强师资力量

师资是教学的主体,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高校知识产权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的保证。师资短缺问题可以从三方面解决:一是自主培养;选派本校有一定基础又具有其他学科背景的教师或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进行知识产权系统培训,整合到知识产权专职教师队伍中来二是引进人才;引进一批具有跨学科背景的高素质教学人才,将精通经济学、法学、科技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吸引到知识产权教师队伍中来。三是外聘兼职教师;聘请优秀的知识产权律师、人、法官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兼职授课或在学校开办专题讲座,弥补专职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的缺陷。

3.3拓宽知识产权教育渠道和丰富教学内容

拓宽知识产权教育渠道主要有以下3种途径:一是通过知识产权法选修课;二是校内外专家以专题讲座或系列讲座的形式讲授知识产权的知识和前沿动态;三是通过校园展板、条幅、宣传小册、校园广播以及网络等媒体并配合国内有关部门的宣传活动,向学生普及与宣传知识产权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教学内容上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可以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演讲课和讨论课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

3.4知识产权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将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贯穿到专业教育中,从而实现教学手段的融合。也就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来设计教育的特色内容与方法。如对于工科学生,可重点介绍专利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知识,对于文科学生,侧重有关专利管理、商标和著作权保护方面的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侧重的知识产权知识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开设知识产权课程有利于达到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目的,提高大学生的知识产权竞争意识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如:联系学生的专业特点,介绍本专业中如何申请专利、如何进行专利信息检索等。

3.5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教学体系

高校把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体系,是推进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必要措施。借鉴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经验,建议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应开设知识产权必修课或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系统传授知识产权知识。同时,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规范教学大纲,以及编写高水平的教材。知识产权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应以著作权、专利、商标等法律关系为主线,对不同权利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等进行系统介绍。北京大学陈章美等教授建议把知识产权基本理论作为大学公共课的一部分,以必修课的方式列入教学计划。

4结语

第6篇:普法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法律宣传教育;依法治国;小康社会

普法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农村的普法宣传教育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的要求,我们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即繁荣富裕、民主法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就更加需要发挥法律规制、调解纠纷的作用。

自1986年以来,全国已经实施了四个五年普法规划。我国农村的法制建设有了明显的变化,农民的法律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在农村法制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发现了问题,笔者仅就农村普法宣传教育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飨读者。

一、在当前进行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意义

中国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三农”问题。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农村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五五”普法把农民作为普法的重点对象之一,充分表明了普法教育对于建设新农村具有深远意义。

(一)是提高农民法律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不懂法律就难以参与经济活动,农民不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就会影响和滞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二)是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的重要保障

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就必须推进基层法制政府建设,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市场的能力,促进农民和农村经济实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从而保障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是实现“五五”普法目标的重要举措

“五五”普法规划提出了“‘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的目标。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重要的是要提高广大村民的法律素质。实践表明,农民的法律素质提高了,法制化建设进程就会加快,“五五”普法规划的目标就会圆满实现。

农村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通过普法宣传教育,农民法律意识增强了,基层稳定了,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其物质文化生活才能得到满足,根本利益也才能得到体现和维护。

二、当前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普法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我国虽历经“一五”、“二五”、“三五”、“四五”四个阶段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是由于我国历史原因、地理原因、民族原因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普法教育尤其是在农村的普法宣传教育这一块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思想上认识不足

一些乡(镇)级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有名无实,忽略了此项工作,如有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检查时,就突击安排敷衍了事,甚至有时出现“推一步走一步”的状况,有的村干部把普法宣传教育当成是“听话”教育,要求农民学法主要是要农民听话,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没有正常开展。

(二)经费上保障不力

大部分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有的地方普法宣传教育经费没有能列入财政预算内,有的虽然能列入财政预算,但仅仅只是一小部分或者是“空头支票”,经常性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三)时间上集中困难

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生活的自由化程度高,自主安排自己的耕种。另外村民居住比较分散,他们的规律是早出晚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部分人员外流,加之普法宣传教育力量不足,集中学法难组织这种情况一直困扰着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正常开展。

(四)形式上手段单一

一些农村的普法宣传教育还习惯于借助行政化的手段来进行,依然是讲讲课、出板报、搞专栏、开动喇叭、张贴标语,进行普法宣传形式传统单一。另外,由于普法宣传教育人员和宣传员深入农村少,编写的教材不能满足农村普法教育的实际需要,观念陈旧,形式单调的教育方法,给人感觉是走过场,影响了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深入。

针对存在的种种问题,原因分析如下:

1.宣传教育认识上的偏差:有的认为,经过近20年的普法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已经掌握了不少法律知识,一些常用的法律法规知识都已学过,已经达到了普法的目的。因此,大规模、全民性的普法任务已经完成,普法工作该结束了。还有少数基层单位认为,普法是软任务,搞好搞坏无足轻重,对此项工作持轻视态度,产生组织领导上的“疲软性”。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使普法工作摆不上位子,挂不上号,上级抓一抓就动一动,完全处于应付状态,在组织领导上不够得力。

2.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绝大多数单位在制定计划时,没有针对本地实际需要,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对象,根据不同时期和阶段的特点来确定学习内容,制定的“规划

”、“计划”上下一个样,学习的内容也是各地一个样,缺乏针对性。

3.部分干部工作方式难以服众:近年来,有极少数干部,特别是农村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着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以罚代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因此造成一些农民认为:“法律条文讲起来容易,但执行起来就走了样,法讲的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套,学法无用”。由于这种学法脱节、执法不公的现象,挫伤了农民学法的积极性。

三、当前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

农村普法教育工作,由于其范围广、人员多,文化层次差异大、组织程度低,始终是普法教育的薄弱环节。尤其是进入新的社会转型期,无论是在组织形式上、实施方法上、学法需求上等诸多方面,与前四个五年普法相比,都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是:1.由于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民集体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明显减少,使得过去采用的利用农闲时机进行集中普法教育的方法也难以实施。2.由于行业分工的细化,农民对经济活动方面的法律法规关心程度明显高于过去,尤其是对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相关的专业法律知识的欲望日益强烈。这就使农村普法工作出现了多样化、专业化的要求。3.由于经济发展,农民需要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提高,使农村普法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笔者结合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新特点,对“五五”普法教育中的农村普法宣传教育有一个初步的思考,现将思考认识表述如下:

(一)健全组织机构,强化具体领导的责任

首先,从思想上要重新认识在我国普法教育任务重。普法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搞突击、搞运动。要把普法宣传教育当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来对待。我们实施法治国家仅仅半个世纪左右,广大农村还残存着封建意识和封建做法,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和思想不是靠打压封杀,要靠教育慢慢的影响从而改变其思想。我们的普法宣传教育就是要做到通过以案说法、以理服人等方式启蒙农民兄弟的法律意识之门,唤醒其了解法律、学习法律、掌握法律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其次,我们还要在组织上给予保障。我们要明确机构,确定专人负责,真正做到“保障有力,责任明确”。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专业素质,要经过一定的考核,不能随便找人说教宣传,最起

码从事普法宣传教育的工作人员自己要“知法、懂法,守法”。同时相关的政府机构应该在财政预算中增加专属的普法宣传教育经费,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再次,对于普法宣传教育不能搞标准化检查、突击检查。我们不能拿一个量化的、精细化的普法宣传标准来进行考核。我国地域辽阔,风俗迥异,区间差别很大,我们不能拿一个地方的做法去要求其他地方的做法,我们要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要农民的法律意识提升了,法律的文明程度改善了,任何方法、方式都可以尝试。同时,我们也不能搞突击、临时检查。这种随意性检查有可能既起不到检查的目的同时也伤害了当地群众的情感或利益。

最后,我们要真正做到“赏罚分明,奖惩得力”。我们既不赞成搞突击检查和标准化检查,但是我们也不能漠视或姑息普法宣传的涣散、无力。如果具备了相应的条件,我们要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我们应该从组织建设到措施保障、从长远规划到具体计划、从实现目的到阶段目标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发掘、表彰一批措施得力、成效显着的机构或人员,惩戒一批敷衍了事、推诿扯皮的人员,真正做到让有能力的人肯干,肯干的人愿意干。

(二)探索宣传方法,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方法

我们很多地方的普法宣传工作人员目前还停留在“说”的阶段。一进入农村就是用大喇叭说法,或者在宣传墙上用图画文字的形式说法。一般情况下来的时候兴师动众,效果却差强人意。其实借鉴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做法,我们不仅仅要会“说”,同时我们还要会“学逗唱”;我们不仅仅要会编排“法制黑板报”,还要会利用网络、电视等影像设备进行宣传。我们可以通过比赛、歌会、晚会等形式,通过地方剧种、歌舞、小品、相声等手段进行普法教育。我们的工作人员也不仅仅是主持人或者宣讲者,他同时可以是参与者或者是听众。我们要想尽一切方法,只要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都可以承载普法宣传的内容。其实“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普法宣传教育也同此理。

(三)宣传具体到位,讲授农民实用的法律知识

我们不仅要能宣传、肯宣传、会宣传,而且还要知道宣传什么。由于我们从前的普法宣传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全国一盘棋,村村都相似的问题,我们现在就急需解决广大农民兄弟目前需要什么样的法律?目前他们破切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是什么?他们感到迷茫困惑的法律问题又是什么呢?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同时我们也不能“坐而论道”,自我臆想和空谈理论的做法在农村普法宣传教育中会适得其反,挫伤广大农民兄弟的学法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的普法宣传工作者进行实地调研、制定长期规划、提出具体目标、采用有效手段、宣传实用内容。

我们只有解决了“谁宣传、怎么宣传、宣传什么”的问题,才能在农村真正推广普及法律知识,真正实现“提高全体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目标,从而才有可能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方略和构建和谐、民主社会的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1]刘建发.“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法治教育[J].世纪桥,2007,(1).

[2]陈万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法制宣传教育至关重要[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5).

[3]马建新.论农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路径[J].大连干部学刊,2007,(1).

[4]秦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5]梁文平.我国农村的民主法治状况及对策建议[J].今日中国论坛,2007,(1).

第7篇:普法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 普通高等学校 国防教育 课程定位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目前,国防教育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体系当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国家开设国防教育的通知文件精神指导下,很多普通高等学校都纷纷开设了相应课程。毫无疑问,此课程对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开拓学生的视野,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国防教育课程在各个学校实施的过程当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对此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以此能够对今后国防教育课程在各个普通高等学校的良性开展起到一种积极的作用,从而使国防教育在普通高等学校整个教学体系当中更加完善。

一、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国防教育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分析

在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国防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如何对课程进行定位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对此问题,存在各种各样的观点,但归纳而言,有两类观点比较典型:一类观点认为普通高等学校并不是军事院校,国防教育课程可有可无;另一类观点认为国防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所以在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国防教育也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并认为国防教育课程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专业课程,提出大学生应掌握军事知识和相关军事技能。

对于以上两类典型观点必须加以深入分析与思考,以助于我们明确国防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当中的定位及其教学目标。以下我们从几个侧面对于两类观点进行相应的分析。

提出第一类观点的群体对于国防的理解是片面而单薄的。在我国古代伟大兵书《孙子兵法》开篇言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短短的几句话,便形象生动且极具理论高度地指出了国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另外,通过翻阅古今中外大量的事例都可以看出全民具有国防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是何等的重要,这样的事例可以说不胜枚举。远的暂且不说,欧洲小国瑞士两百多年的和平和全民表现出的尚武精神与不屈不挠的意志是一个最好的说明。自宣布中立以来,瑞士人的最后一次战争是1798年抵御拿破仑侵略,此后的200多年间,他们没卷入过任何战争,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其国防教育体制极其完善,民众国防意识极强。正是这种强烈的国防意识造就了瑞士的长期和平。历史上无数事例表明,国防不单单是军人和政府的事情,它与这个国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密不可分,每个个体的国防意志汇成整个国家的意志,因此轻视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观点有其无法避免的片面性。

第二类观点认为国防教育在普通高校何时也不能放松,且要学生深入掌握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这也是有失偏颇的。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由于错误地估计了国际形势,我国长期处于紧张的战备状态,当时的口号“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或许可以更形象地说明这一点。在当时,全国各个部门都投入到了战备状态中,消耗了大量的国力。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在当今非战时状态下实施国防教育,要每个公民接受全面的军事专业技能训练。这样的做法毫无必要,甚至很有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作用。目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流,片面夸大的畸形国防教育并不能对一个国家的防务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在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定位上,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由此,我们不能夸大国防教育在普通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鉴于前面对于两种观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国防教育课程在普通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必须适应它本身的职能和作用,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过于夸大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固然不好,对之忽视也会导致诸多弊端。以此可以得出结论,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目标重点并不是为了培养指挥官和战士,并不需要全面的专业军事技能训练,它的定位应该是重点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同时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素质。这一点,应该是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主要目的。

二、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教学内容分析

在探讨了国防教育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下进一步分析关于国防教育教学内容设置方面的问题。因为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则对教学内容的设置安排起到一种指导性的作用,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种因果关系。

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内容包括很多方面,本文主要探讨其中最重要的课堂教学的内容。关于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基本包括如下几个大的类别:现代国防、军事理论、军事思想、军事高科技、国际军事形势等。对于这几个方面内容的安排实施,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主要是集中在不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的安排上面。有些观点认为军事思想方面的内容应该设置多一些,有些观点则认为军事高科技方面的内容要多一些,存在着种种的分歧。合理分析各种观点,确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内容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前面第一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已经得出,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的目标与定位主要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强化爱国主义精神。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再来分析国防教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安排思路就会变得清晰。在课堂教学所包括的几个大类当中,现代国防的内容可以认为是强化国防意识的直接内容,国际军事形势由于与现代国防密切相关,可以认为是准直接内容,而军事思想、军事理论和军事高科技由于偏重于军事且相对专业化而可以被认为是强化国防意识的间接内容。合理地统筹安排和分配这几个内容就成了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

在对前面提出的几个教学大类的分析可以看出,现代国防可以作为国防教育的“主干”,国际军事形势可以作为“分支”,而其他几个内容可以比作分支的“树叶”,三部分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其目的都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爱国主义观念。这样一来,在国防教育中,现代国防和国际军事形势在每一个学校的国防教育课程中都应该是不可缺少的。而作为“树叶”的军事思想、军事理论和军事高科技则可以根据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加以确定,对于理工科院校,由于所学专业与现代军事科技密切相关,因此不妨多设置有关军事高科技方面的内容。同理,对于文科为主的院校,可以相应地减少军事科技的内容,而加大军事思想、军事理论方面内容的分量。如此一来,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样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收到很好的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提升爱国主义情操的效果。

由此可见,对于国防教育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应是刻板的、一成不变的,而应当是在不违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的生动活泼的设置和安排。由此才能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我们祖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这一观点。他提出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作为理论指南,在教育实践中“教人各因其材”,教授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同样学习诗书礼乐、文行忠信,但程度不同,能力各异。史实表明,正是孔子因材施教才造就了门下诸多栋梁之材。同理,国防教育也是如此,对于不同学科、不同地区及不同背景的学生应给予各有差异的教学内容,应在不违背教学目标的原则下实现一种灵动的教育方式。

综上所述,本文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等方面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想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望各界有识之士一起努力,为完善和提高我国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何庆文.中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7.

[2]黄德恩.高校国防教育的地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1).

[3]任宏权.论高校国防教育的定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第8篇:普法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校田径 教学现状 发展对策 改革措施

引言

田径运动对人类有机体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系统科学地参加田径运动,能促进人体内的新陈代谢,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和内脏器官的功能,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和工作能力。因此,田径运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田径也是我国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体育教学中其它体育项目的基础,因此,在高校中开设田径课,将科学的田径运动方法传授给学生具有重要作用,田径作为体育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是不能动摇的。然而,随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呈现出实用性、多样性等特点。田径教学内容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由于选课学生人数少,只能取消田径课程的开设,田径内容从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主流地位滑落至边缘。

1、研究方法及调查结果分析:

1.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贵阳市8所高校进行问卷、访问调查;采用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贵阳市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存在的问题改革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相应建议及对策。

1.2结果分析

1.2.1贵阳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田径内容的“边缘化”现状分析

体育课程田径内容开展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在贵阳市8普通高校中,只有贵州师大、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三所院校的非体育类专业体育课程中保留田径内容的教学,共36学时,安排在新学年的第一学期,主要内容包括短跑、中长跑等。其余的5所高校体育课程中均没有开设田径内容的教学,且未开设年限都在2年以上。贵州师大属于综合性师范院校,由于其自身具有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与环境优势,所以非体育类专业体育课程一直保留着田径内容。这种现状说明贵阳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田径内容教学存在“边缘化”。

1.2.2田径教师从教现状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贵阳市8所普通高校共有田径教师36人,其中45岁以上占60.2%。每年平均有2名田径教师担任体育课程田径内容教学工作,占3.4% ;有10.2% 的教师承担田径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和体育专业的田径课程,其余86.4% 的田径教师为了立足高校,被迫放弃自己的专项,改教体育课程的其他内容,造成田径教师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流失与浪费。从而加重了高校田径教学的“边缘化”。

2、“边缘化”等现象成因分析

2.1自主选课制对田径内容教学的冲击

目前,多数普通高校田径教学都仍然延续的传统教学模式,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忽视了健身娱乐的教学。而选择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范围及主动性增大,绝大多数学生侧重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忽视了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与锻炼的价值,选课盲目性,给田径教学带来了空前的冲击。

2.2社会环境、社会观念的影响使价值取向改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投入运动锻炼的时间和经济支出越来越多,而社会所提供选择锻炼的内容丰富多样,如跆拳道、 网球运动等,大学生在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大学生在体育运动项目追求运动时尚、凭身己的兴趣锻炼。而多数学生认为田径项目对自己今后工作帮助不大,造成了大学生在思想上对田径运动的不重视。

2.3教师的教学水平欠缺, 教学方法呆板、单调缺乏创新性

能否把一次课上的生动、 灵活, 使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陈旧、单一, 缺乏教学技能实践部分的活动,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下,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枯燥无味,难以产生兴趣。

贵阳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健康发展,这给广大教授,田径课专业的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担忧,田径教学面临着新的教学改革是必然的。

3、解决对策及思考

3.1提高田径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田径教学的趣味性,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今后是否还能够用所学的项目锻炼身体,要使学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有用。第二,使得田径运动具有健身性、娱乐性和趣味性、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心理反应,同时又可以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练习。

3.2改变陈旧的技术教学模式

首先要转变观念。田径作为基础学科,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进行选项教学,更有助于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所以高校应当把田径作为必修课程,而不应该将其作为选修课程。其次,丰富教学内容 为充分体现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授课教材应体现出它的基础性和实效性。体育教师应加大力度研究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体现出田径课的多样性、 娱乐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既可以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及好奇心,又能避免田径教学内容的“冷落”。

3.3提高体育教师的田径教学水平

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重塑体育课程田径项目的形象,增强田径教师的工作信心。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除了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外,还应有坚实的体育专业知识、熟悉田径运动的历史、 现状、 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同时, 田径教师还应该积极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开拓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对田径教材的开发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水平,并能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不断的提高 田径课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对田径教学 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结语

贵阳市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是田径类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创新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的主旋律。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宗旨,构建一个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田径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邵伟德.学校体育学理论与教改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3

[2]冯奇荣.高校体操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湖北体育科技,2003(2) [3]张惠红.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

第9篇:普法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法律意识 法制教育 普法工作

近几年发生在高职学生群体中的违法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这说明高职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与掌握的法律知识的现状令人堪忧。今年是 “五五”普法的最后一年,也是研究制定“六五”普法规划的重要一年。高职学生作为普法教育对象的特殊群体,如何加强对他们的普法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不仅仅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命运,也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这一问题不仅值得广大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也应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当前高职学生群体中普法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一) 重技能轻品行,导致普法教育保障机制的缺失

高职院校是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其优势在于突出以工作技能和任职能力的培养,为社会输送优秀的懂专业、精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正因为如此,一些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技能轻素质、重专业轻品行的思想,甚至为了保证专业课程的教学而大量压缩和削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课时。

(二)工作途径和渠道单一,导致普法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当前,高职院校普法教育的工作途径和渠道主要有如下三种方式:一是主要依靠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实施,其他形式很少;二是仅由法律基础课老师来实施,学校的其他教育工作者参与很少;三是社会各界,如公、检、法等部门以及学生家长参与很少。因为缺乏更多学法、用法的渠道,致使学生学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抑制,从而使普法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欠佳,导致普法教育的受欢迎度不高

在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的“单向灌输式”,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教学手段较为落后,教学工具陈旧,现代科学技术和案例教育在教学中运用有待得到推广;考试过于简单,多数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倾向于法律理论知识的简单记忆,缺少对法律知识的深入理解。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对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受到抑制。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的内容比较精简,导致普法教育的可操作性不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中涉及法律的内容仅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因其内容仅限于法理和法的基本框架,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很难把握:哪些内容要精挑细选,重点补充,哪些内容应当取舍,如何处理好讲授与自学、精讲与泛讲的关系等都要考量教师的智慧与经验。鉴于以上因素,导致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法制教育可操作性不强。

(五)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导致普法教育的深度不够

高职院校中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绝大多数是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本身就没有受过系统的法律知识培训(其中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并有着律师从业经验的教师则少之又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半路出家,学了一点法律知识就免为其难的充当人师,又缺少司法实践经验,自然在授课过程中就会捉襟见肘。因此,教师本身具备的法律知识和司法实践经验的有限,也是导致普法教育不能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加强对高职学生群体普法教育的深远意义

(一)在高职学生群体中进行普法教育是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客观需要

同志曾说过:“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可想而知,要建设一个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没有具备法治理念的建设者是不可能实现的。高职学生是社会中的高知识群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生力军,培养他们的法制观念、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实现依法治国的客观需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二)在高职学生群体中进行普法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民主法制”。换言之,构建和谐社会应依靠法律制度来推动和保障。所以,和谐社会离不开法律的支持,离不开法制的支撑。我们进而得出,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工作,培养良好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有助于高职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增强公民权利义务和当家作主的责任感,并在社会生活中带头学法、守法、用法,进而在全社会普法过程中发挥其影响力,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三)在高职学生群体中进行普法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者,作为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没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较高的法律素质,就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法律的忠实践行者和坚定的捍卫者。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客观需要对高职学生进行普法教育。

(四)在高职学生群体中进行普法教育是大学生知识结构合理化及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加强对高职学生普法教育在培养形成知法、守法的人格的同时还能增强其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当自己的人身财产受到非法侵害时,不是简单地报复他人或放弃自己的权益选择逃避,而是懂得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使个人在法制社会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三、加强对高职学生群体普法教育的措施

笔者认为,要改变当前高职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需要社会各界在高职学生群体中持之以恒的开展和改革普法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一)坚持智育与法育并重,健全保障机制

从现实情况来看,现行高职院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中,智育和技能培训的比重很大,而法育却处于从属地位,甚至有的院校法制教育流于形式。高职院校教育比重的失衡将会导致学生能力素质的失衡,法律素质低下也是学生走向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鉴于此,积极倡导在高职学生群体中恢复法制教育的应有地位已刻不容缓:首先,高职院校的管理层要从思想上对学生法制教育应引起足够重视,将法制教育看作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其次,高职院校应遵循教育部的要求有效保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课时;再次,对法制教育工作要从教材选定、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实践活动等建立一套完备的教学体系;第四,在法制教育工作过程中要加大保障力度,健全保障机制,建立专项的经费保障、物资保障、人力保障、时间保障,做到不因人而变,不因事而废,同时加强保障机制监督,确保法制教育保障机制的良好运行。

(二)创新普法教育服务载体,进一步拓展法制教育工作途径和渠道

1、突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我们在坚持它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还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工作,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法守法的意识,实现从“要我学法”向“我要学法”的转变。如,开展“绿色上网 戒除网瘾”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网络道德、维护网络安全,加强网络法制意识;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观念,提高他们自救的能力;办好班级普法黑板报、安全法制展板,举办法制知识竞赛、征文竞赛、法制文艺演出活动,召开守法主题班会,利用法律咨询、法制系列讲座、参观劳教所、禁毒所等课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推进高职学生学法、用法实践,使法制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运用现代化手段,不断创新普法手段和载体

现代传媒技术拥有超信息量、立体化、交互式及便捷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制资讯,使全天候为高职学生提供法律服务成为现实。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现代传媒的优势在学生群体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如在校园网平台上开设“法律援助栏”,下设法律学堂、法律问答、法律援助、时事案例、网上申请法律援助等子栏目,便于学生在浏览过程中遇到难点及时查询相关法律知识。象网络普法这种新型普法方式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眼球,激起学生学法的兴趣,给法制宣传工作深入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充分发挥校园广播和电影院的宣传引导作用,从而形成全方位普法教育格局,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增强普法教育的实效性。

3、加强合作,形成法制教育合力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形成法制教育合力,对促进学生法律意识和行为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首先,实施全员育人教育模式。要扭转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开展法制教育只是两课教师的责任”的错误观念,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育人观念和责任意识,让他们都积极参与到对学生的普法教育过程中来。其次,理顺学校、家庭协作教育体系。辅导员(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学生家长电话、通信沟通或者邀请学生家长到学校等渠道,一方面使家长了解学校法制教育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家长监督教育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从而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再次,充分发挥警学共建、检学共建、法学共建以及律师的作用。如定期请民警、检察官、法官、律师给学生上法制课;开展“庭审现场”进校园、参加法庭旁听、参观少管所等活动……总之,只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团结协作、各尽其责,形成法制教育合力,就能营造“普法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目标”的良好局面。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学生中的受欢迎度

传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仅依靠一块板、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身发展的规律,因此要加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以增强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由单一的文字变成图像、声音、活动视频等学生乐于接受的多媒体信息,以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其次,教师要在教授学生法律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不定期地举行各类活动,如模拟法庭,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法律知识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再次,要在法制教育中突出案例教学的重要地位,在选择法律教育素材时,应选择那些有利于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又具有典型意义、教育意义的案例。案例教学能很好地将抽象的法律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学生更加易于理解与接受。同时,通过案例的剖析,以案说法、以人为鉴,可以起到较好的警示教育效果。第四,在课堂上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观看法制影视片,将法制教育渗透在富有吸引力的内容和环节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法制教育内容能够入心、入脑。

(四)改革教学内容,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可操作性

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选择法制教育内容上要精挑细选。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培养学生的自治自律精神、法制意识和法律信仰为目的,根据法律位阶,建立根本法、基本法、特别法、一般性法规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法律、法规组成的科学的法制教育内容体系,同时还应把握好内容的取舍,处理好讲授与自学、精讲与泛讲的关系,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对疑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进行案例分析、法理分析,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可操作性。

(五)改变教师知识结构,提升普法教育的深度

强化师资是开展和落实法制教育的有效保证。常言道:学高为师、名师出高徒。因此,要保证普法教育的深度,当务之急是对高职院校中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培训,改变他们的知识结构,才能胜任普法任务。同时还应适当地引进法律专业教师或外聘法律专业人士(如律师、法官)充当客座教授来提升高职院校的普法教育深度。

总之,对高职学生法制教育工作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充满创新的过程,没有现存和固定的模式。伴随着民主法制进程的加快,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巩固和扩大已有成果,不断改进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对高职学生的法制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宣传的载体和形式,为实现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四有”新人而贡献出应有之力。

参考文献:

[1] 范进学 《法治社会化:概念及其功能》 《学习与探索》2000 年第3期.

[2] 苗连营.《公民法律素质研究》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 《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提升法律素质的教育》载《思想理论教 育导刊》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