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3篇)

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3篇)

第一篇: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根据学科的实际要求,和教学目标的规定,从学生实际接受知识水平角度出发,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案例的设计,从而对学生在课堂中主动的思考和积极的发言做出鼓励,以达到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有所提高的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通俗来说,就是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我国案例教学法的广泛应用,各学校的课堂效率均有所提高,因此在我国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是不可缺少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案例教学的主要特征

1.案例教学具有探究性

案例教学,是一种能将地理教学转变为探究性活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地理知识传播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地理方面问题,结合相关地理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在地理知识与实际地理情况的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

2.案例教学具有实践性

研究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地理问题,并将地理问题与地理知识原理相融合,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改变以往教师传授地理知识的方式,通过对生活地理现象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寻找相关的地理知识原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而且在生活中对地理原理运用时,更加灵活,具有十分显著的实践性。

3.案例教学具有开放性

教师在地理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共同分析和探讨,具有十分明显的开放性。无论是探讨的过程,还是探讨的结果或形式,对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和提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案例教学的开放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4.案例教学的互动性

教师选取的案例是否适当,是案例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保证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并积极鼓励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的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摒弃传统死读书的学习方式,使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新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应共同发挥主体地位,发展除师生外的良好关系,有利于对地理知识的讨论更加自由,这充分体现了案例教学的互动性。

二、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1.有利于优化教师课堂教学

每个学生都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也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想象力和思维模式,因此,学生有多大的发展,取决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少空间。教师为学生引导一个探究问题的方向,学生就能在这个方向的途中,找到许多捷径从而开辟新的方向。以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讲课为主的传统授课模式使学生活动在教师的思维模式上,对学生思维的展开起限制作用。所以要想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思维模式被完全挖掘出来,就要求教师必须修改教学模式,其中,案例教学就是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的措施。十分重视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及主体性的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注重学生从案例分析中发现地理知识,而不是只从教师传授过程中学习地理知识。同时,由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相关地理信息,所以案例分析也对教师掌握的专业知识程度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以讲述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还丰富了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使其充满了有趣性、多元化。例如,在教师讲解山西煤炭开发的过程中,关于山西煤炭在煤炭综合利用的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和环境的保护等问题,可以把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新疆等西部地区的富裕之路及我国西部大开发等相关问题联系起来,有利于教师课堂的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由于地理学科的涉及面广泛,综合性强,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高中课本上理论知识的局限性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案例教学的方式就避免了此种情况的发生,学生通过阅读案例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实际地理方面的信息资料有了更深的理解,还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现象产生好奇,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例如,在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问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西气东输现实意义、东西部北区能源差异等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对如何解决资源跨区域调配过程中出现的矛盾进行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3.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新课程对于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要求,改变以老师为主体,摒弃老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的传统授课模式。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讲究学生自主的学习,学生在阅读案例以后,对案例相关地理方面查阅知识,这有利于学生主动的,在无形之中对知识加深理解。在学生查阅知识思考问题的同时,老师可以对学生的思路及时给以引导,并对学生产生的新思路进行思考,从而补充新的教学内容。这种师生共同探讨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学到新的地理知识,有利于教师完善自身专业素质。案例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模式中始终起着引导作用,学生是参与课堂,分析案例知识的主体,案例教学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充分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传统教学方式。例如,在森立的保护和开发方面,学生结合地理实际,对如果没有森林,地球不再有绿色,人类会缺少氧气,生物多样性会被破坏,生态平衡会被打破等问题的思考,从而引发师生对如何保护地球环境,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的探究。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中,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被广泛引用,本文主要对案例教学的主要特征,和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作用进行探讨,希望通过案例教学的实践,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水平能有效提高。

作者:夏正德 单位:江苏灌云高级中学

第二篇: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乡土地理的应用

引言

随着新课标的深层次推崇,强调地理课程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实施多元化的手段让学生对乡土地理的技术和方法加以掌握。乡土地理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行培养,以及还有创新、动手操作能力等。因此,相关高中地理教学工作者,应当合理使用乡土地理教学资源,构建相关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兴趣,实现其全方位素养的提高。

1.乡土地理案例教学特征

1.1真实性

案例教学讲究严谨性、真实性。对于学生而言,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所感受的例子,对掌握知识更具有深刻性、说服性。因乡土地理案例源于生活,这也表明了教师在上课前,需通过多方面对资料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确定材料的精准性、真实性。如在传授到城市化进程等知识中,可科学插入潍坊城市化进程的例子完成教学,而此时,教师需要对不同阶段潍坊城市人口、乡村人口等数据进行搜索,并以表格的方式给予直观的显现出来。另外,还要对该市区城市化进程具体现象资料进行归纳,从中摘取出于教学有联系的资料,并加以整合成为教学案例。

1.2代表性

通常在地理教学中所采纳的乡土案例,其还需要有典型性,环绕教学主旨,体现现况,对结论加以证实。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人文景观、发展方向均不同,所以要按照各个区域的乡土地理特征去对案例进行获取。如在农业区位选择这一知识点中,可将“寿光”为例,因此地被称为蔬菜之乡,产业规模大、技术前沿、市场宽大,发展迅速。该地方的农业特征具有一定的鲜明性,典型性强,探究意义大,可紧绕教学内容,是一个极好的教学案例。而如果只是勉强选入一些落后区域,那必然效果不理想。所以,案例教学需根据当地特色,选取代表案例。

1.3时效性

在案例教学中,应当对其时效性加以重视。无论是图片还是数据均要做到与时俱进。一旦过时,则会影响教学。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对身边的热点话题加以关注,并从中对教学案例进行提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到的知识植入到具体问题处理中,实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如在必修二《人地思想关系的演变》此章节中的大气环境问题中,可以“雾霾”为例,学生根据亲自感受,去对雾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包括其形成的原因,从实际中找到应对举措。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应对问题,还能将保护环境的思想灌输到其脑海中,从而提升其整体素养和社会认知。

2.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1教学中植入相关乡土地理知识,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材主要所囊括的内容有人文、自然地理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而当教师在对该知识进行讲解时,因学生对于环境知识宏观角度的陌生,所以教师可适当对一些乡土地理知识进行渗透,使用身边的具体机理,将抽象知识加以直观、具体化,易让学生接受,且激发其兴趣。例如,在《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农业经济构造整合学习中,推广生态农业。当学生通过一定的了解后,所谓的生态农业,意是指在对农业生态环境展开改善、保护的基础上,去对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遵守,使用现代科学就似乎和系统工程方法,根据经济学、生态学原理,去落实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的提升。而生态农业同时还具备综合性、多样性、持续性、高效性等。但事实上,如果只是单凭课本所提供的知识去让学生对农业生态进行理解,这是有一定难度的。而此时,教师可对学生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注意到农民在水里养鱼、山坡上养鸡、池塘边养猪,接着再用鸡、猪粪养鱼的情况”,实际上,这就是生态农业方式的一种。以该现象为例,在整个生产中,是使用了食物链原理,让社会在获取到丰厚绿色产品条件下,去对社会环境、生态质量起到改善的作用。

2.2运用乡土地理资料,实施案例教学

采取案例教学的重要目的是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加大其参与学习认知。所以,选择案例除了要相对应地与地理原理、知识相互有关联以外,教师还需注意在对乡土资料进行收集时,应当给予适宜的加工,便于让其显得更为形象、直观,保持导向性。如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该知识点教学中,以广东省佛冈县观音山此乡土区域为例,可对观音山土壤、植被等相关景观图片进行呈现,并对以下问题给予安排:(1)对观音山植被特点进行概述;(2)按照观音山植被生长情况,并对该区域的气候要点进行说明。通过上述案例的讲述及提问,让学生可以去善于观察日常周边的生活,针对于学生难以在教材中所理解的知识或例子转换到学生所了解的乡土地理案例,进而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作为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应当对教学中的知识点与当地代表性的乡土地理案例进行紧密结合,让教学更贴近于生活,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乐趣,以及加强其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进一步落实其教学效率的提升。

作者:张彬 单位:古浪县第一中学

第三篇:案例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针对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中学地理教学需要,分析了案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实施过程,指出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旨在为中学地理运用案例教学提供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案例教学;中学地理教学;案例设计;应用

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的发挥,将其引入中学地理课堂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使师生互动密切。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利用案例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是地理教师应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一、地理案例教学的课堂效果分析

地理教学案例大都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场景或事例,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在中学地理课堂中运用该方法其作用显而易见。

1.有利于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的个性也无法得到开发。案例教学通过在课堂上创设相关的地理教学情景,让学生参与思考与讨论,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氛围,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思想交流的平台。同时,案例多选取生活中的场景,生活气息浓厚,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

2.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新课程强调师生关系应是民主平等与互动交流的关系。在开展地理案例教学时,教师通过营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从而达到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3.有利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地理案例教学注重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的发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尤其是一些探究性较强的教学案例,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课堂效果大大提高。如针对城市内涝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产生的原因、影响及防治措施。

二、中学地理案例教学设计的原则与实施过程

1.案例设计的原则

(1)案例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在案例设计过程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事例,可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也体会到地理就在身边。(2)案例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的需要。案例设计要服从于教学的需要,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案例前要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3)案例设计要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性。案例设计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递进性,案例问题的呈现具有启发性,能够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此外,案例的呈现还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课前准备,精选案例→展示案例,创设情景→教师引导,自主探究→师生互动,交流合作→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三、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案例类型

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时,所选案例应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

1.地理生活常识案例

例如,在学习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周期和意义知识时,若教师仅仅根据教材上的定义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学生很容易产生思维局限,认为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如果地球不自转,就不存在昼夜现象,也没有昼夜交替。事实果真如此吗?这时教师需要创设一个假定的场景案例来论证学生的看法。

2.乡土地理知识案例

乡土地理知识源于学生的生活,内容丰富,在地理教学中有目的地融合乡土地理案例,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和原理。

3.地理时事事件案例

在讲解全球气候异常变化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有亲身的体验和感知,教师可以结合最近发生的时事事件教学,其真实性更能带给学生强烈的思想共鸣,更具有说服力。

4.区域地理典型案例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这一典型案例,是分析区域发展问题的典型问题,教师在讲解该案例时,应教会学生分析其他区域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四、中学地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中学地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案例来源较单一,主要是教材案例,难以满足不同地区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此外,对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求较高,教师不仅要组织全班学生参与其中,又要合理控制讨论时间。此外,教师还要具备扎实的地理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生活体验,面对学生的疑问能够迅速准确地做出回答。

2.中学地理案例教学的建议

首先,要合理使用教材案例,不能太过死板。其次,选取贴近生活场景的案例,能够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有利于课堂案例教学的开展。教师要在生活中善于发现、收集、整理、加工案例素材,使其更加具有生活化、趣味性,紧跟时展,使案例充满时代气息。

参考文献:

吴立岗.教学中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王广松 单位:淮南市第二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