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研究文学对比意义

研究文学对比意义

一、全球化与比较文学

全球化”(globalization)无疑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1995年3月曾经在荷兰的乌德勒支大学举行了题为“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或全球化”的专题讨论会。这个会议之后,世界范围的有关全球化的讨论更趋深入。全球化指的是地球的各个部分整合成一体的意思。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发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在洲际的特点。做为一个历史的或历时的过程,全球化的特征却在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由于地球上的人类以民族或国家为单位分别居住在各自的土地上,而且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状况和发展过程。出于历史上的原因,民族与国家之间曾经长期闭关自守,但随着历史的变迁,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状况必须而且已经在改变。从一定程度上讲,比较文学本身就是“全球化”的产物,它的发生和发展都与全球化密切相关。在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初期,正是民族和民族文学的形成时期,文学的民族性极强。到19世纪8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人们的眼光打破了民族、国家和地域的界限而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整体(陈,2)。这时全球化也开始诞生。全球化进程已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学有了较大的开展,国际间比较意识才真正成熟,各种以比较为特色的学科应运而生,比较文学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出现正是人们把世界各民族的文学看成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的时候。

二、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

(一)、全球化中的文学民族性

民族是一个人类学的种族概念,文学上的“民族”或文学的民族性则主要是某一地域民族的主体性显示,是某一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立品格表现。在某种意义上,独立性、主体性是民族价值和意义的一种标志。民族文学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分属不同的文化体系,而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们之间,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审美心里等方面,都有很大得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学之间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吸收,但是她们之间的差异不可能消除,她们之间的矛盾也必然产生。其实,民族性并不仅仅意味着保持民族风俗习惯、民族生活方式等方面,而贴上“地域文化”的标签,它更意味着保持民族自身的文化精神,保持民族文化精神的独立性,也意味着站在现代性立场上反省民族的内部精神,重新思考政治、历史、制度与人的关系等等。“民族性”和“现代性”、“后现代性”、“后殖民主义”等话语一起构成了当代知识界思考东方文化政治的具有一体两面性的课题,它涉及的不仅仅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思考的民族文化问题,还有在全球化语境中,各国如何进行政治选择、文化选择问题。在这一选择中,政治、文化或者民族中的个体是如何显示出民族性的。只不过,在背后却是一个文学理念在支撑着,即学习西方大师和其中的文学理念,本土体验只是一个背景性存在,提供可阐释的素材,这都造成东方当代作家作品的面目模糊,很难有鲜明的特性,因此也就难以达到鲁迅所说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学目标。

(二)、世界文学

作为一个重要概念,世界文学最先由德国大诗人歌德在1827年提出来的。一位年轻的学者爱克曼对歌德十分崇敬,他详细记录与歌德的谈话,在歌德去世后与1835年发表《与歌德谈话录》,这是一本了解歌德作品和思想的重要著作。歌德是在读过一本中国小说的之后,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概念。张隆西指出:对歌德来说,中国小说当然是外国作品,而歌德对这部作品的态度包含了三种不同的反应:一是:清楚意识到外来文化的差异,可以产生一种新奇感;二是感到其中有许多可以沟通之处,于是心有亲戚焉可以从中得到满足;三是一种既相似又不同的中间状态的感觉,而这最能够影响读者的感觉和行为,使之产生变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就是世界文学得以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而产生的条件。歌德还认为,在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人类社会精神财富的交流方面,世界文学比民族文学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众所周知,文学的世界性具有多种涵义:一,它是对某种文学具有的世界所属关系的描述,即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世界的“公共财产”。二,它表明某种文学达到了为全世界各民族所认同和追求的深刻程度。曹雪芹、托尔斯泰、海明威等的作品之所以产生世界影响而为全人类所共有,20世纪欧美文学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学的主流,主要是因为它们在对人的关怀上具有了相当的普世性、深刻性,从而预设了一套普遍性的世界文学标准。

三、比较文学的意义

在当今世界上,西方的文学理论占有优势的地位。16世纪以来,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向外扩张,西方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它以雄厚的政治、经济的实力为后盾,很快在国际上取得优势地位。随之而来的便是文化霸权主义。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主要是东方国家原有的传统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制和破坏。而一种理论毕竟有它的局限性,不能说明全世界文学的特性。所以就需要人们放眼世界,从比较着手,克服原有理论的局限,探讨全球性的文学规律,通过文化交流,对未来得的东西进行鉴别,扬长避短。前面已提到,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类文学发展的历史趋势是从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阐释,明确提出文学发展的方向将是从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走向世界的文学。世界文学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创造力的丰富,使人们能以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里,以更宏大的胸襟去欣赏不同文学传统的杰作,去理解民族文化的要以和精华。但我们同时应该看到,全球化与文学民族性之间存在着矛盾。在全球化时代,资本的进一步扩张是消解文学传统的根本原因。正是这样,文学遭遇了两难选择:民族化和世界化。

为了张扬民族价值,文学必须强调民族特性,甚至这些特性越鲜明越好;为了让其他民族所认同而产生世界影响,文学又必须模糊或放弃某些民族性的因素而面向一个更为广阔的人类世界。正是这样一种两难选择,使得我们长期以来困惑不解、无所适从。而文化交流的目的,一是促进民族文学,一是促进世界文学。文学应有差别,不能千篇一律。文学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个性。没有个性,文学艺术编变得苍白无力,便会走向衰落。民族之间存在种种差异,进行交流时不可避免遇到种种障碍。克服障碍、打同交流的途径是多样的,为了通过文化交流更好地像他人学习,就必须对外来的东西进行鉴别,从中知道学习什么,扬弃什么。比较文学是其中最有效、最得力,因而也是最重要途径之一。历史向我们预示:从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已是大势所趋。

时代需要一种打破传统界限,具有广阔视野的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超越了语言和民族的界限,单一的文学语境被双边的、比较的视野所取代,对于更广泛地理解各文学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民族文学是构成世界文学的原子,而比较文学则可以比喻成连接起这些单一的、孤立的原子的血液。(杨,2)比较文学是跨语言、跨民族、跨学科、跨文化的文学研究,是一门包容性强的学科。它以广阔的人文视野,探讨文学艺术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当代的比较文学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它利用跨学科、跨文化的特点积极地参与多边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加强了世界各地的思想互动。就像杨乃乔所说:“未来的世界或许不是文化霸权主义者自以为一体的世界,也非文化孤立力图实现的诸文化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世界,而是比较文学所致力建构的独特性与互补性共存、差异性与沟通性共存的多元化的世界,一个‘道并行,不相悖’的世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