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IPD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研究

IPD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研究

一、建设项目IPD模式

1.IPD模式与其他交付模式的差异

在传统交付模式下,建设工程存在设计变更频繁、工期延误、信息传递阻碍、费用超支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症结,就是建设项目各方缺少协同合作和信息集成,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传统交易模式中各参与方是分散的,都只从各自的效益出发、注重自己的利益得失情况,未优先考虑项目的整体利益。而在IPD模式下,因为项目各主要参与方早期就介入,并组成一个协同、集成的项目团队,并通过IPD合同结成契约关系,所以,团队成员的风险和利益是一致的。IPD模式与传统交付模式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2.IPD模式的特征

IPD模式的核心,是由主要项目参与方组成一个集成、协作、有效的团队。在该团队中,项目各参与方贡献各自的专业技能,基于公开、透明化的沟通和交流,对项目的设计、施工和全生命周期进行协作管理,为业主提供最优的产品。笔者根据IPD的定义,从目标、合同、团队关系、管理和技术手段4个方面阐述IPD模式的特征。(1)目标。在IPD建设项目实施之前,业主、设计方、总承包商、分包商、供应商等共同协商制定项目的三大目标。在IPD建设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方、总包、关键分包商等就参与到项目中,共同对目标进行协商制定,从而使制定的目标能充分发挥各参与方的技能和知识,并与其利益保持一致,提高项目的整体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取得最优的项目成果。(2)合同。IPD建设项目的各参与方签订多方关系型合同。该合同确保各方共同对项目的造价、工期、质量等目标担负责任,从而形成一个协同合作、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一体化团队。同时,这种关系型合同,重点不是考虑最终产品,而是兼顾考虑合同实施过程。IPD合同应详细规定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参与方的权利、义务,以确保IPD项目的顺利实施。(3)团队关系。IPD模式在项目的前期,各参与方之间共同协商来确定目标,而且更强调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各参与方的协作关系,激励各参与方主动为项目整体利益服务,达到项目的最优成果。IPD模式使得各参与方只有在项目整体目标实现的情况下,才能使得各方的收益最大化,提高整个项目的绩效。在这一分配利益方式驱动下,各参与方“协同密切,共享信息”,使项目各参与方的利益趋于一致,从而降低建设项目的风险,减少成本。(4)管理和技术手段。IPD建设项目各参与方之间有频繁的信息沟通、密切的协作,以及严格的造价、工期、质量控制。而精益建造管理方法、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先进的管理模式、技术手段的应用,能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IPD建设项目成本控制

在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下,决策、设计、施工等过程相对独立,各参与方不是一个整体,没有明确的共同目标,且缺乏沟通、集成性不高。因此,很难发挥协同决策的优势,往往会造成项目实施过程中局部最优而不是整体最优的结果,最终导致项目的成本超预算。在IPD模式下,团队成员不再追求各自的利益,而是共担风险,为项目整体利益去奋斗。因为只有项目的顺利实施,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同时也只有项目成本的降低,才能获得更多额外利益。因此,在成本控制上,IPD模式明显优于传统交付模式。IPD模式在成本控制上的优势,可从合同、IPD过程、精益思想和BIM技术、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这几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其中,合同与IPD工程的配合,形成了一个协同的、集成的项目团队。通过IPD工程,项目团队可更好地使用精益思想和BIM技术(当然BIM可将精益建造原理应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项目各参与方又可利用建筑信息模型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最终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1.通过合同对成本进行控制

IPD模式提倡团队合作,共同实现项目目标。尽管团队合作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的,但是IPD团队中各参与方还是有各自利益存在的。因此,应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提供物质利益的保障,以确保项目真正的高效实施。IPD模式是关系型合同,团队成员不再为各自的利益,而是为项目整体利益去努力。只有项目的顺利实施,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也只有降低项目成本,才能得到更多额外利益。IPD合同中有一系列的条款控制成本,保障项目在目标成本内完成,并且有关条款中也明确规定,若出现损失则由参与方共同进行分担,若有结余则并入激励补偿金,作为奖励分给指定利益方。这些合同条款使各参与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利益一致,自觉节约成本。此外,IPD合同对于成本控制程序和审查、监督也有严格的规定。

2.通过IPD过程对成本进行控制

IPD合同协议保证了协作关系的稳定性,但IPD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也很重要。各方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密切的合作,组成一个协同、高效、集成的项目团队,以确保项目目标的完成,并努力实现项目收益最大化。在项目的决策阶段,项目团队成员共同提出目标标准提案TCP,如果业主赞成这个TCP,则执行目标标准修正案TCA,来确定目标成本、项目定义、项目目标以及项目工期。目标成本的确定是根据IPD团队对于业主预算的确认,由IPD团队通过确认得到的设计和施工的预算造价成为预期成本。当目标成本确定后,若有特殊原因,可在所有成员一致通过的情况下作改动。根据设定的预期成本,IPD团队将目标成本设置为一个可伸缩的目标来鼓励设计创新。当核心团队任务设计足够完整,IPD团队提出一个最高保证价格EMP的提议,EMP成为决定最终项目成本是否带来奖金,或来自利润共同资金的风险分担。传统的建设项目在前期投入很少,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投入精力达到最大,但是对项目投资的影响已很小。而IPD模式在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投入精力是最高的,并且对项目的投资影响也最大,是一种高效的工作方式通过IPD过程的严格实施,IPD团队内所有成员将项目的整体成功作为目标,相互合作、相互信任,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项目的成本,有利于对成本进行控制。

3.通过精益思想和BIM技术对成本进行控制

IPD模式的实现离不开精益建造的支撑,而精益建造在IPD模式下的应用,更离不开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集成应用。精益建造思想与IPD理念是相同的,它强调以整个建造系统为优化目标,以降低协作中的交易成本。项目各参与方通过合作实现“共赢”,采用策略联盟和“共赢”的思想,合理分配利润、共享成果。团队工作、并行工程、价值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等是精益建造在IPD模式中的关键技术。而这些关键技术的实现,离不开BIM技术的支撑。BIM技术以集中化存取信息、多样化的文件交换方式,满足了信息在各方之间全面、及时、快速传递、有效交流和修改的要求。相关调查表明,BIM技术可有效地为IPD建设项目提供数据存储交换服务,提高信息流的传递与共享。图4:IPD模式与传统模式信息流比较IPD模式下这些技术的应用,可模拟多个可行性方案,分析设计方案的具体可操作性,并比较其优越性,选择最优方案,减少施工阶段由于返工等问题造成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可减少设计变更,降低设计施工相分离为项目带来的风险;可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开发成本,最终有利于成本控制。

4.通过激励机制进行成本控制

IPD合同能激励并保障团队的正常运作。IPD合同中有关条款都对激励机制予以规定,在保障工程工期和质量的同时合理分配收益;在整体项目完成的同时,保障各方的收益最大化。[9]与传统模式下,业主作为激励机制的主体对总承包商进行的激励不同。IPD模式下,激励机制是通过合理的激励方式,对整个项目团队起到一个整合的作用,最大化实现项目团队间的协作,从而降低项目成本和风险,实现项目目标,使项目的整体价值最大化。IPD模式下激励机制的目标,是根据各方的特点与需求,采取一系列合理、有效并且相互配合生效的激励措施,以提高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相互协作的积极性,保障各方之间充分共享资源和信息。激励机制为项目带来的最终结果是,项目各参与方将项目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不再单纯追求自己利益的实现,而是在实现各方利益的同时,追求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和项目总价值的最大化。

三、结论

IPD建设项目通过建立团队之间的协作关系,实现了信息共享、风险共担,通过合同条款、IPD实施过程、激励机制,并辅以精益思想、BIM技术等手段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但在目前,IPD模式在我国建筑行业还未推广,没有成功实施IPD项目的实际数据可参考。IPD交付模式比传统模式能够节省多少成本、提高多少收益率等问题,还需要更多的实践予以验证。但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IPD模式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超 张建平 孔昭妮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