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形式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形式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与现状

一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业技能,使之掌握创业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即工具价值。二是促使学生创业意识的养成,使其形成敏锐的机会意识、独特的首创精神和理性的冒险精神,即导向价值。三是拓宽就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即社会价值。四是实现教育的本原宗旨,促使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即元价值。因而从价值上看,大学生创业教育其实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一种延伸和丰富,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无疑具有极大的理论启发和实践促进的作用。并且,创业教育对解决就业问题,尤其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能够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首先是观念上,大学生创业教育可对学生的职业观念产生影响,概括为两点:一是帮助学生理性认识就业、择业、创业的关系,认识创业这种就业形式对个体职业理想和价值的意义及作用;二是帮助学生理清职业选择,塑造创业意识和理性风险意识,转变学生群体的择业观念,从寻找就业机会转向自我主动创造就业机会。大学生创业教育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给予学生创造工作岗位的理念和方法。其次,在方法上,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学生的方法教育包括创业前期准备教育和创业进程管理教育两部分。其中创业前期准备也就是学生对就业机会的主动选择、自我创造以及创业资源储备的过程,着力使学生掌握评估与选择创业机遇、获取和整合创业资源、养成创业素质的原则和方法。创业进程管理教育培养的是学生在创业活动进入实质性阶段后必须掌握的经营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最后,在结果上,大学生创业教育帮助一部分学生自主创业,这就相当于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从而促使大学生就业分流,推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创业教育虽然在全国高校逐步展开,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和系统的创业教育模式,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活动尚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缺少关于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的探讨。

二、大学生创业的SWOT分析

根据大学生创业的价值和现状分析,笔者针对大学生创业进行SWOT分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层次化框架提供战略层面的依据。

(一)外部优势分析

我国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如下:大学生们充满朝气与活力,并且拥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识与勇气,这些都为他们成为创业者提供了前提;大学生接受过理论和技术上的教育和培训,这使得他们在创业时较其他未接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更具优势;目前大学生创业虽未成为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但是成功案例早已为众人津津乐道,这些成功案例对于学习能力、领悟能力及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均较强的大学生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触动,激发他们体内的创新因子,促使他们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均十分重视,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优惠及扶持政策纷纷出台并日趋完善,越来越好的国内创业环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外部劣势分析

我国大学生教育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缺少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这一现象将导致心理成熟度与学生创业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加之不够准确的创业定位、容易发热冲动的头脑和不够成熟的行为手段,更使得他们在创业时容易败给久经商场的竞争对手。创业后所需的对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对公司职位角色的理解程度是大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时所涉猎不到的,这些都是在实际管理中所必备的条件,这方面的匮乏使得企业很难健康发展。此外,创业本身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创业时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市场中无处不在的风险都会成为创业路上的绊脚石,当今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相对缺乏,风险承受能力严重不足,这将会使其创业之路布满荆棘。

(三)内部机会分析

当今国际经济形势非常严峻,金融危机日渐严重。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不可避免地使国内的初创型企业吸引到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的眼球。与此同时,国内的各级政府也逐渐认识到创业对市场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在这种国际、国内形势影响下,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环境越来越优越,因此应鼓励并通过扶植、培训、指导等手段帮助大学生进行创业。

(四)内部阻力分析

从形势及政策等方面来看,大学生创业具有很光明的前景。但是由于多数家庭中家长的思想比较保守,只希望子女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很少有家庭会支持自己的子女冒风险进行创业。因此,创业者必须克服来自家庭的阻力。此外,市场竞争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大学生能力不足而降低要求,大学生需要提高适应激烈环境的能力以应对当下的竞争。同时,由创业失败带来的损失容易对大学生的情绪造成负面影响,会降低他们的创业冲动。

三、创业教育内容层次化框架

在考察了辽宁省部分高校在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的需求和创业指导实践之后,笔者以创业教育的“知行合一”为指导理念,对创业教育的模式进行了探究。从社会上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情况来看,经济管理专业的学子创业难度较高、就业压力大。该专业的特点在于知识和能力的完美结合,特别强调“知行合一”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的实施。而学生自身的生活阅历不足,难以做到“知行合一”。因此,在创业时,就很难将自己与其他的创业学生区分开来。虽然很多学生都参加了创新、创业等竞赛活动,提高了的实践能力,加大自己的竞争力,但与真正的创业实践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学生职业发展,创业活动及适应方面,仍然需要指导。

(一)基本工作内容———职业生涯教育指导

在“知行合一”中,“知”是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内容的“本”,在创业教育中,表现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指导。学生创业的基础,就是对创业大环境的感知以及对自身需求和优劣势的清醒认知。在课程中,教师以高年级学生的创业为实例,通过课堂的教授,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

(二)增值内容———创业教育工作指导

教师本着对学生、社会负责的精神,在帮助学生进行创业体验的同时,对学生创业进行前期教育。这并不是说,要替学生找创业项目,而是在学生遇到创业方面的问题时,能够给以尽可能多的指导。当然,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课程教育的同时,辅以科技竞赛及创业竞赛项目的指导。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可以由创业社团实践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创业岗位基地和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等构成。创业实习基地,即学校组织大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此来提高自身素质,帮助学生创业成长的校内外活动场所。不同的教学阶段、专业实习形式和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创业实习基地要具有强烈的针对性、明确的目的性、具体的指导性和完备的计划性,包含大型国有企业以及小型私营公司。学生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本领与素质,形成创业所需的基本能力与技能。上述创业教育工作增值内容的实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针对某一学校在大学生实习时的做法,笔者摸索出一个创业教育教师工作指导策略。该校学生在大学前三个学年基本修完学分,第四学年更多的时间用来寻找就业机会,可称为“3+1”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第四年共包括:毕业设计指导的三个小学期和穿插于其间的就业实习两个小学期。针对这样的学年安排,可以将实践学期一和实践学期二视为创业“实践阶段”;而将三个毕业设计小学期视为“理论阶段”。按照这个思路,指导教师对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指导策略:在第一小学期中,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的同时,将与创业、就业和工作相关的一些理念、实例、做事的方法和原则等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创业、就业前对就业有理性的认识。在实践学期一和实践学期二中,针对学生遇到的找工作、创业等具体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探讨,帮助学生理解具体问题的实质。第二小学期,在进行毕业设计检查的同时,总结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帮助学生做好下一学期的计划。第三小学期,在进行毕业设计完善的同时,总结学生在就业实践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帮助学生理解进一步深造以及工作中的做事方法和原则,侧重指导学生适应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提升创业技能。

四、结语

创业教育是项持久的工作,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大学生创业的综合素养,既需要国家的政策引导,也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针对高校特色,以学生为本,不断进行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与评估,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具有胜任能力的创新型大学生创业者。

作者:初青松 孙靖皓 侯梦琪 单位:东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