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探讨2篇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探讨2篇

(一)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

中国正在等待一个创业的时代,这个时代是由这一代大学生来创造,这就需要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创业的必要性,充分理解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等。首先是对大学生兴趣的发掘与支持,创业不仅仅是创立一个公司,更重要的是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使自己更加有激情,更加有动力,也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才能够做得更加长久,所以学校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要传授书本的知识,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兴趣适当地进行发掘,对于有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同学来说,学校这时候给他们帮助,让他们能有条件把自己喜欢的事情继续做下去,发展下去,研究下去,这是对这些学生们最大的支持。学校在推行创业教育的同时,发掘和支持学生们的兴趣,让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能够更好地分享经验和进行交流。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培养一支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由于现在很多老师受着传统观念的影响,想要安定中求稳,学生身边就缺少有创新性思维的老师。所以,在给予创业技能知识教育的同时,应该给学生们一个优秀的师资队伍。实验基地或平台建设。现在的教育体系中,大部分注重理论知识,老师在激情澎湃地讲课,但是学生们很少真正去听课,因为只停留在理论教学上的东西太枯燥,学生们不感兴趣。所以设立实验基地或一种创业孵化平台能让创业走到学生中来,像组织一些ERP、经营之星、创业之星等的比赛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创业是怎么一回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开发、自我经营的能力。专题讲座、校友交流、接触成功创业的企业家也是大学生们在创业教育上面应该有的,通过这些活动更加丰富大学生们对于创业的全面认识,通过专题讲座激起学生的热情和信心。专题讲座的强针对性、校友经验交流的深入,⑤成功企业家的直接经验的传授能让大学生在创业方面受益匪浅,不仅能使他们避免走弯路,而且能促使大学生更加轻松地接受创业教育课程。

二、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创业的问题实质就是就业问题,创业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通过创业来缓解就业的压力,通过创业来带动就业。创业是形势所趋,解决好创业问题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可估计的。创业问题得到解决,高等院校中的创业教育普及极其重要,如何能够使创业教育在各大高校中发展,需要社会、学校及政府在这一方面共同努力。

2.1政府方面

政府应该作为学生创业的推动者,鼓励大学生创业、提供相关保障机制,完善创业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首先,建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提高大学生创业服务的水平,提供创业指导咨询服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等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同时提供给一些需要创业的学生一些相关创业政策。再次,应出台关于资金方面的政策,大部分学生创业期没有资金来源,政府应该对符合条件学生免收行政事业性费用,给予奖励性补贴,保障其合法权益。设立专门的创业咨询窗口,为优秀的创业大学生提供户籍、住房等方面问题的帮助,提供他们少额的贷款,尽量减轻创业者在创业初期的资金方面压力,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时间。鼓励大学生积极加入到实习活动当中去,创业成功的人大多数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历。政府部门应积极为大学生拓展实习单位,完善实习补贴政策,鼓励高校组织大学生参加实习,以丰富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以促进大学生顺利创业。强化大学生实习管理和服务,直到实习企业与高校建立交流平台,积极推进学校和企业的合作。通过实施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加强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力度,完善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的密切合作。

2.2学校方面

高校应加强创业教育,大力助推大学生创业,有效释放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的促进作用,弥补大学生创业经验不足带来的问题,充分发挥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创业优势和技能。学校应该有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增设与创业有关的课程。创业教育不能独立于其他教育,要跟其他的教育一样受到重视,而且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过程,要注重创业技能的培养和创业实践的训练。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像ERP、创业之星、经营之星等的比赛,培养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高校创立创业实践基地,让一些好的想法在这个创业基地内可以实践付诸,提供一些资金的支持,让大学生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鼓励高校设立创业孵化基地,让一些有共同兴趣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分享各自想法,创建一个专门的研究团队。学校应设立学生创业方面的咨询机构,解答关于创业的贷款、操作等一系列问题,积极鼓励大学生走上创业的道路。再者,也要注重于创新性老师的培养,怎么说一个有创新性思维的老师对学生启发还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学校还应该同政府一起联合企业给大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2.3学生方面

选择创业是学生自己的事,很多学生会受到现在社会不成功案例的影响,认为创业不会成功,力求找份工作,安稳过日子。为什么大学生创业会失败,首先大学生们应该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方方面面,对于自己想做的那一方面有没有充分了解,而且大学生创业一定是要适应社会的,大学生们应该通过学校和政府组织的比赛或是讲座、学校的创业教程、实践机会等一些活动,好好衡量自己想要做的是什么,在将来的市场上会不会受欢迎,由于很多大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最后导致了创业的失败。学生应注重自身的素质培养,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应该要培养创业精神、创业素质,也要培养在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挫折或者困难时的应对心态,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书本的学习,大学生应要充分利用学校和政府提供的各种优惠,在充分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2.4企业方面及其他

企业应该要为祖国的繁荣、国家的未来,积极配合政府和学校,给予大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大学生体验工作中的需要、公司的运行、社会的发展趋势,应让他们能够认识什么东西才是适应社会的。同时企业方面也应该组织一些有对创业方面有了解的或是曾经创业过及对创业很感兴趣的员工或是管理层的人员对大学生们进行定期的经验交流。

作者:崔宝今 崔基哲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二)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反思

反思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国实践,厘清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将是新形势下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前提所在。我们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宏观政策激励力度不够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宏观政策本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而进行应有的变革。但是,改革开放前二十年,我国高等教育仍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策模式,招生规模远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同时,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就业分配制度,在就业无需担心的情形下,创业对他们而言更是天方夜谭,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创业教育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直到1998年扩招以后,随着高校毕业生激增而产生的教学质量及毕业生就业等问题进入公众视野以后,促进大学生创业才逐步进入政策层面来思考。笔者在中央人民政府及教育部门户网站查询相关政策文献发现,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是在近三四年才引起政策层面的重视,将促进大学生创业作为就业的重要补充来加以引导,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从资金、税收等方面予以照顾,但现实效果并不如人意。其中原因在于国家宏观政策对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激励不足,目前一系列激励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在面对庞大就业压力和金融危机大背景下被动反映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时代泛行政化的影子。

(二)高校教育理念滞后且措施乏力

创业教育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以来,伴随新科技革命得到了飞跃发展。而我国却因计划经济体制特别是“十年”影响,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高校规模扩招以前,创业教育几乎没有进入高校教学研究的视野;大扩招后,教育部自2002年起在全国9所高校进行创业教育试点,但总体而言,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上,创业教育均成为高校教学的薄弱一环。近年来,高校在教育理念上虽然逐步深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也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但总体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高校在创业教育理念的认识上滞后,把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创业简单地归结于自谋职业或者开公司,使其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补充,而忽视创业教育应有的事业心、责任感、开拓意识等精神内核,这是典型的认识偏差,是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认识功利化的结果。二是课程设置及师资配套不到位;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理论化严重,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三是缺乏实践平台,绝大多数高校没有或者很少有政策及平台作为学生创业实践的练兵场,这使得所学知识很容易脱离实践,在毕业后面临很大现实困难。

(三)社会创业文化氛围相对缺失

文化是精神力量的体现,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对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的腾飞史实际上亦可以称作是大多数企业家的创业史。可见,我国并不缺乏创业实践的案例,世界五百强的海尔、联想便是我国民族企业创业成功最典型的体现。但是,创业文化氛围并没有在改革开放的创业实践中得以形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创业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谋求生路的被动创业和简单盈利上面,而创业应具有的开拓精神、企业家意识和慈善胸怀相对欠缺,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全球化和东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人们功利化思想和追求短期利益的意识也越来越浓,社会在进步的过程中也变得浮躁,加之传统思想的诸多束缚,使得人们对创业失败者缺乏应有的宽容与鼓励,整个社会创业文化氛围的形成受到较大的制约。就高校而言,尽管大学生创业教育受到不断重视,但也仅仅是作为其就业的重要补充,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技术化阶段,而更高层次的理念和精神实质却未能把握。作为大学生,亦只是将创业作为自己谋生的一种手段,成为在就业无门情况下不得已而行之的权益之计,无法形成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在创业文化氛围缺失的情况下,作为创业核心价值的开拓意识、冒险精神、企业家精神和慈善胸怀等内容在相对功利化的今天无法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共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创业教育的效果。

二、多管齐下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部分和系统工程,需要从国家宏观政策引导、高校重视推进创业教育、整体优化创业外部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共同下大力气、花大工夫,形成整体合力,其实效性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一)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健全学生创业保障机制

国家宏观教育政策是上层建筑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领航功能。要有效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要从国家政策层面加强引导,要求高校将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纳入素质教育体系框架,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智能支撑。在政策的制定上,要重点把握以下两个原则。第一,要强化战略指导,克服功利性。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不仅仅是解决现实严峻的就业压力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将其提升到服务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高度,把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健全和完善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第二,要注重全局指导,克服片面性。在对创业教育的认知上,要跳出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创办企业、缓解就业压力的怪圈,从全局角度强化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引导高校以创业教育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创业政策扶持与保障方面,不仅要完善相关优惠及保障措施,还应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创业扶持政策进政府职能部门、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不断提高政策的覆盖面,为促进大学生顺利创业提供政策支撑。

(二)以高等院校为载体,着力推进学生创业教育

学校是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具体场所。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高校应从如下方面协同、整体推进。第一,注重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推进校本性课程建设。在学习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现实,紧扣时展脉搏,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和课程建设,组织各方精干力量开发有价值的创业教育课程或教材,逐渐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标准和动态体系,为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技术平台。第二,积极优化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提供高水平一流师资。学校要从人才培养长远角度,对打造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进行系统考虑,既要选拔培养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或专任教师,又要加大校企深度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各方面的社会资源,实现校企人员互聘互请,将行业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创业人士或毕业生校友,作为创业教育兼职、外聘教师队伍的必要补充,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行业素质。第三,构筑创业实践平台,支持鼓励学生创业实践。学校要将学生创业实践锻炼作为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抓实抓好,通过举行创业励志报告会、开展创业设计大赛、建设创业孵化园等形式,对有创业潜力的学生、有市场前景的创意早发现、早扶持,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咨询、技术支持与经费资助,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创业理想与人生目标。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让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进行创业实践,是高校常用且有效的一种方式,关键在于学校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否则容易导致一些负面问题的出现,不利于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优化外部立体环境,培育学生创业文化氛围

大学生创业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策环境、服务质量和创业文化氛围等方面。从政策环境的优化上讲,不仅体现在对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行政审批、税务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而且更是体现在政策环境的公平、公正和柔性,摈弃一些对专科学生或非名校学生的认知偏差,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这是调动大学生乐于创业、勇于创业、敢于创业积极性的重要条件。从服务质量的提升上讲,要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创业激情与能力为导向,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在简化大学生创业审批手续和办事程序的同时,还应加强政策咨询及技能培训,提供学生需要、政府能提供的便利,建立、完善系统化的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政策救济措施,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创业、市场调节创业、政府促进创业”的科学机制的构建。从创业文化氛围的培育上讲,以大众传媒、网络媒介、新兴媒体为载体,把握舆论制高点,营造积极进取、宽容大气的文化氛围,使“人人是创业主体、人人是创业环境”成为社会和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不但激励成功者,更要宽容失败者、鼓励失败者,充分发挥创业文化“以文化人”的功用。

作者:王莉 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