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成人教育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成人教育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成人教育教材建设是成教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工作,是教育思想、内容与方法的集中体现。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分析成人高校教材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提高认识,规范管理,健全教材相关制度等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教材建设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依据,是提高成教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教学条件。成教教材建设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集中体现,是地方成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高校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力资源的的基本保证。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人高校逐年增多,招生规模逐渐扩大。2013年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收256.49万人,2014年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65.60万人。成人高校虽然为社会提供了如此庞大的人才队伍,但社会对成人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并不认可,社会招聘,多有普通教育、第一学历等附加条件,言外之意,自然是对成人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的怀疑,也就是说对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不认可。社会认可度降低,固然与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的基本素质低下、社会环境的浮躁等有关,但与作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成人高等教育教材内容的滞后、知识层次的不配套,教材理论建设的缺失、教材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也有非常直接的关系。这些年来教材建设在人才培养目标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有些问题已经威胁到教学质量。因此,查找成教教材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科学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成教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知识与技术的传媒,是办学的必备条件,是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教学方案实施的基本依据。教材建设事关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事关教学目的能否实现,事关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是否能够形成。目前成人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缺乏与成人教育相匹配的教材

现在各成人高校使用的教材,大多数是借用普通高校的同类教材,这些教材涵盖知识太广,理论很深,内容偏多,需要较多的教学时数来保证,这不符合成人教育的实际要求。上课时,内容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删减、增补而成;这不仅给教学带来很多麻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沿用普教教材,忽略了来自生产一线学员的基本诉求,使教与学不是相向而行,而是背道而驰。成人需求的指导性、实践性、应用性与教学内容的知识面宽泛、知识体系完整、理论体系深厚相冲突,理论分量厚重,实践性偏弱偏轻,难以很好地体现以能力为中心;无法达到“有大学文化水平的能工巧匠”的教学目的;无法满足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期待。由个别专业的教师自编出版的一些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教材,在开始时没有充分的论证,立项比较仓促,方案修订不严谨,编审把关不严,缺乏针对性,不能很好地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实际相结合,造成专门编写的教材质量不高,特色不鲜明,在满足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要求方面差距较大。现行教学中的一些课程教材可选择的余地有限,版本老、内容陈旧,甚至交叉重复,体系不明确现象严重。教材中新技术、新知识含量少;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获取知识能力方面显得薄弱,学术性、科学性、前沿性的教材缺乏;尤其是个别冷门专业的专业课教材,存在建设滞后、缺乏个性化、内容更新周期缓慢、编写水平不高和装印质量低下等问题,在人才基本素质的培养上存在明显差距,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

(二)实践性教材建设滞后

实践能力的培养己成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前来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多为生产一线的职工,他们都希望通过参加成人高等教育,提高自己在生产实践中的技术水平,这也是社会对成人教育的一个有鲜明特色的期待。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对在校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普通高校都已建立了一套与理论教学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成人高校在这一块显得非常滞后,多数成人高校都缺少实践教学所应当配置的教材。即使有,也多为授课教师将讲义改编成自编教材,而这些实践教材其实就是实验实习指导书。这些自编实践教材,主要是根据学校自己的实验条件来编制的,随意性大,缺乏课程体系的知识衔接和规范;也不符合国家教育部对实践教学所提出的实践教学课程都要使用正规出版教材的要求。

(三)教材选用机制不完备

教材的科学选用是精品教材进入课堂的重要保证。而我们成教教材的选用,程序不严谨,科学性缺乏,组织性不严密。没有经过学科负责人和学科组审核把关,更没有经过集体研究,缺乏普教那种科学、细致的责任心。仅凭任课教师个人意志、个人的偏好选定版本。而学生在函授期间,对自己要求不高,追求科学的精神不足,仅以及格为标准,得过且过。面授请假、旷课,正常到课率15%—20%成为常态。面对这样的情形,老师上课也多为应付。教师在选用教材时,没有对教材进行精心挑选和论证,为减轻工作量,免于重新备课,坚持一本教材打天下,避免选用新教材,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多年前的甚至是已经过时或将被淘汰的知识,学生的知识无法得到更新,参加函授的学生也无法学到新的知识。

(四)教材建设经费投入不足,鼓励政策力度不大

目前,普通高校对教材建设还是比较重视的,鼓励教材立项,鼓励参加国家各个级别的精品课程的评选。但对于成人高校就不同了。成人高校重视的是生源,狠抓招生工作,重视数量的增加。教材的选用以借用和拿来为主,借用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居多,有的是选用高职校的教材。对教材研究和教材建设没有足够的重视。更没有专门的鼓励政策和专项经费投入。而教师的任务很重,除了教学还有科研任务。编写一本教材,花费的精力不说,单就教材的出版,就需要几万元。没有鼓励政策,不算工作量,学校不给予经费支持,教师哪有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呢?

二、加强成教教材建设的思考

(一)提高认识,重视教材建设

根据成人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成人高等教育中的教材建设问题,主要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举办者和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对教材建设在认识上产生了偏差。因此,成人高等教育举办者和广大教职员工,必须扭转自身认识上的偏差,一改过去那种藐视教材建设,认为教材建设无关紧要的认识,转变对教材工作不想问,不愿管的旁观者态度,勇敢的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正确看待教材建设,牢固树立教材建设是构建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抓手的观念。着力把教材建设摆上工作日程,高度重视教材建设成果,有效调动各个方面的工作积极性,为成人高等教育建材建设,提供动力和保障。

(二)规范管理,健全教材相关制度

健全教材相关制度,规范教材选用和管理,建立健全教材选用制度,切实根据成教学员相应的培养层次,有针对性地确定教材的类别,既不人为地拔高,也不主观地降低标准。在具体教材选用上,程序规范,过程公开,择优定案。优先从国家的教材目录中选用教材,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精品教材。其次要建立教材科学评价体系和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进入选用目录的以及正在使用的教材,要实行调研、论证、评价。请学科专家对教材质量进行评估,结合任课教师对教材知识体系进行评议与学员追踪反馈,跟踪了解教材使用效果。加强对教材的审核和教材质量的监管,定期开展优秀教材评选,杜绝粗糙的、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推动教材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立足成人,科学甄别,保证教材质量

教材是教学实施的重要根椐,在一定程度上讲,教材的质量影响和决定着成教的教学质量。一套形式和内容相统一,内容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表述上具有明显的通俗性教材,不仅可以调动老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激发出学员们求知若渴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说教材在形式和内容上不能够满足成人教育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仅仅是理论到理论,那就满足不了社会对成人教育的期待。教材内容既要有成人教育的普遍性,也要有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特殊性。成人高校选用的教材不仅要满足知识性、系统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的要求,还要满足地区社会经济和产业特点的特殊要求。基础理论课程,可以选用全国统编教材,而专业课程,既要考虑教材建设工作的共性要求,又要综合考虑如何满足地方特色对教材建设的需求,重点选用相应层次的和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校本教材。教材的使用周期相对固定,一般三到五年。鼓励教师使用校本教材。学校要把教材成果与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同等看待,同样作为教师评聘、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对教材建设进行立项,给予经费支持。从教材选题开始,要对教材的选题、编写人员、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审查,严格控制教材开发的全过程。围绕培养目标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进行严密的论证和科学的调研。在教材编写时,要组织本学科专家大胆创新编写形式,精心设计教材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务实、管用为目的,合理分配理论和实操的篇幅。从成人学习规律出发,打破学科知识体系。围绕生产过程和生产环节进行编写,多采用案例式、模块化的体例,做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努力打造一批权威性、思想性、指导性、可读性并重的精品教材。

(四)加强教材研究,推动教材研发、管理队伍建设

成人高校应当通过教材建设及其激励机制的创新,吸收一批教学经验丰富,在某些学科上学术造诣高的教师参与教材建设。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优化教材建设队伍,逐步培养和形成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材建设队伍。教材管理人员应主动参与到建材建设过程中来,充分了解和熟悉教材编审、评价程序,并主动参与各个环节,努力成为本校的教材建设、管理和研究的行家里手,准确把握专业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规范教材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湘军.浅析高校教材建设与评价[J],中国电力教育,2011(4):67.

[2]查良松.我国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体系探究:评《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J].当代教育科学,2015(3):65.

[3]李奇,李洵之,王楠.高等教育教材发展与建设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2(4):88-91.

作者:刘洪林 单位:淮阴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