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统工艺语言的当代设计转型

传统工艺语言的当代设计转型

摘要:中国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数不胜数,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但是由于城镇化、现代化对整个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与改变,致使多种传统工艺濒临消失,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尴尬境遇,鲁中南手编中国结技艺也是其中之一。因此,如何使得传统手工技艺在当代生活中再生,如何让传统工艺经典成为促进主流文化与新兴文化发展的有机生成者,传统工艺语言向现代设计转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途径。

关键词:传统工艺;中国结;当代设计;设计转型

传统手工艺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传统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作为文字、文献传承历史的知识体系相区别,是一种集生产、生活、艺术审美为一体的活态文化体系,其中积淀、蕴含着人们传统的造物思想、审美意识、技术能力、伦理观念,反映民族心理结构、精神诉求乃至集体记忆,是首要的文化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城镇化、现代化对整个人类当代文化发展和艺术文化生态造成了深刻影响,传统生活方式已不复存在,民间传统工艺面临着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创新与发展等诸多问题。本文围绕鲁中南地区传统编结工艺的当代设计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在当代生活方式语境下如何传承与发展传统工艺,并将传统编结工艺与纤维艺术创作相结合,探寻传统工艺的发展之路。

一、鲁中南手编中国结的发展现状

山东省是全国工艺美术产业大省,手工文化资源丰富,有12大类近110多个品种,每年的产值及出口创汇等综合指标名列全国前两位,具有一批代表地方特色及传统技艺并享誉中外的产品,如淄博的艺术陶瓷、琉璃;潍坊的风筝、年画;威海的抽纱刺绣;临沂的草柳制品、手编中国结;德州的人造花;日照的黑陶等。目前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现代产业发展规模,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其中,鲁中南临沂地区的郯城县红花镇是全国最大的中国结生产基地,是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中国结之乡”的美誉。因其东临江苏省东海县,南接江苏省新沂市,可谓是山东的“南大门”。独特的区域与地理优势,使其成为鲁南苏北最富魅力、最具经济活力和创业氛围的地方,已形成了集创作、生产、运销于一体的产业化规模。目前,全镇已形成了70个中国结生产专业村,专业户17000余户,共有轩然、东晨、吉祥、福来祥等大型工艺品厂十余家,从业人员达6万之众,同时辐射带动多个省、市50余万人从事中国结编织、销售等行业,年创产值50余亿元,产销量占全国的80%以上。为弘扬中国结文化,红花镇党委政府近年出重资兴建了“中国结博物馆”,展示红花文化,推动了中国结产业发展。展馆陈列了四大类600余件展品,是红花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寄托着红花人的梦想、情感和力量。工艺美术行业是一个品种多、规模小、相对松散的行业,是较早进入市场经济的行业之一,由于其行业特点及历史原因,它涉及到了文化、轻工、旅游等诸多部门。原有的国有集体经济企业纷纷改制,大都转化为股份制或私有制企业,企业规模向集中与分散两级发展。正如手编中国结是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传统工艺品,根据调查了解到近年来鲁中南地区涌现出大量的个体私营小企业及家庭作坊,从市场营销、人员培训、设计创新、产品研发等环节,难以形成合力,特别是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工艺品,目前存在产品老化、工艺粗糙、市场萎缩、融资困难等一系列问题,部分品类产业化步伐进度缓慢。就产品设计而言,手编中国结行业相对保守,固步自封,随之而来的是创作能力不足,长期依靠挪用、嫁接其他艺术门类的语言进行所谓的创新;产品过分依赖材料语言而又缺乏对材料深层的物质文化的认知;特别是产品缺乏与当代生活的对接,工艺制成品不能很好地融入现代生活,甚至也很难成为现代环境的装饰选择。现代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迫使工艺的功能与形态必须随之改变,所以手编中国结行业必须从古老的形态中逐步剥离,并以崭新的面貌重新融入现代生活,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使其在当代生活方式语境下得以传承与发展。

二、传统手编中国结工艺语言设计转型的必要性

(一)国民精神基因传承的需要

“中国结”源于古代先民的“结绳记事”。在文字发明前,“结”是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具有文字记载信息的功能。“中国结”和其他民间工艺品一样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物,既是物质产品,也是精神产品,具有这种双重性的工艺美术品正迎合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备受民众喜爱。首先“中国结”是吉祥之结,民间艺术是世世代代人民群众基于一定的生产、生活历史所创造的,代表了民间的民俗习惯和心理需求,祈求大吉大利、平安幸福是人们美好而朴素的追求。这种源于民间的生活文化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性文化,是识别民族身份与确立民族自信的基础、核心内容。

(二)文化创新发展的需要

传统编结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它是依附于人而存在的,而不是依附于无生命的物质而存在,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形式,其传播和传承主要依靠人的行为。所以这种“活态”的文化形式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农耕时代中华民族有许许多多智慧原创,但在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模仿多于创新。”我们有着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例如我们所提到的民间手编工艺品,如今面临困境,走向衰败,关键问题就是缺少当代的设计转化与设计创新。

(三)破除设计自身瓶颈的需要

就当前中国设计的现状而言,模仿、抄袭等现象极为普遍,在衣、食、住、行等各领域能随口说出的知名品牌或是国际大牌少之又少,国人也形成了利用诸如出国旅游、专程出国购物、代购等各种途径购买国外产品,以消费国际大牌为荣的心理习惯。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今中国的设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是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文明大国,如今所面临的境地令人尴尬。由此看来,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是解决中国当代设计走出瓶颈的最佳途径。

(四)惠民工程的需要

民间传统手工产业解决了农村大量人员再就业,有利于稳定社会发展。包括编结在内的各种民间传统手工文化产业,是解决中国广大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受教育程度低的留守妇女就业、生活问题的基本保障,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社会秩序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设计转型实现的途径之一——依靠学院的力量

高等教育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不仅需要积极呼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需要通过创新实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整理、研究、传承等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指导、示范、引领作用。山东农村手工文化资源发达,采取“校企合作”的策略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靠学院在审美上的既有优势,吸收借鉴新材料和新技术,要依靠工艺教学的当代性、开放性、实验性,加强工艺的学术研究以及实践能力;要借助于学院的对外交流,重新彰显中国工艺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这一切,仅仅依靠行业生产和民间手工艺人实现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学院工艺教育的不可取代性也由此凸显。纵观学院的工艺教育,从纵向而言,比较注重传统材料工艺的历史与传承,这将会深化工艺的文化内涵,让传统造物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今天得以延展;从横向而言,学院工艺教育比较注重拓展工艺与环境空间的结合,以形成为现代环境服务的新题材、新形式的新工艺,这将让工艺重新进入现代生活。我们带领学生通过对鲁中南地区手编中国结产业的深入调研,以传承和优化为目的,将手编中国结工艺引入学院的纤维艺术创作课程教学。从改变材料、改变形态、与其他工艺相结合三个角度对传统工艺进行设计转型研究,探讨如何活用传统工艺,融合当下的工艺创作,深入研究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化产业的互动互补,以保持传统工艺的“生产性”或“实践性”。随后安排学生利用微信等网络交流平台做了关于中国结艺产品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受访者信息,受访者对于中国结艺产品类型、文化内涵、选购方式、价格、使用情况,以及对于中国结艺产品创新方向的建议等方面共列出14个问题,设置有单选和多选形式,共收到306份答卷。并对客观数据结果进行了详实地分析,为下一步设计方案的实施提供更有力的依据纤维艺术是从材料角度命名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借助于传统的印、染、织、绣工艺,展开对各种纤维材料的创作表达。课程中,鼓励学生跳出中国结所固有的形态模样,以“打结、编结”为核心,探索运用新纤维材料实现“中国结”的新形象、新形态。

四、设计转型的实践案例

(一)不同材料所展示的编结工艺

传统中国结选用的材料通常是以红色为主的化纤线。逢年过节、喜庆办事,鲜红的中国结都会挂在最显眼的地方,各种富有吉祥寓意结的造型,体现出百姓图“吉利”的美好夙愿。由于多以红色出现,所以作为节庆、乔迁新居、结婚、庆典等喜庆场合的装饰品,会把环境点缀得格外美丽,增添美好气氛。中国结所选用的化纤线仅仅是成千上万种纤维材料的一种,生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纤维材料可分为天然和化学纤维两大类,都具有柔韧性、弹性和吸湿性,具有相当的长度和强度,而且都具有可编、可打结的性能。我们脱离传统中国结吉祥装饰固有概念的束缚,尝试用其他纤维材料编结形成新的中国结。由于不同类型纤维材料所展现出的不同性格,诸如光泽度、颜色、表面肌理等不尽相同,因此用编结工艺最终呈现的效果出乎人们的预料,会有很多新的发现与感受。作品《轮回》是利用了粗细麻绳、纯棉白色蜡旗绳以及原木扣子等材料编结呈现的壁挂作品,采用了传统中国结的元素,使用了纽扣结、琵琶结、四耳盘花扣、圆形华盖等,突破了传统的中国结材料,展现出另一种质朴、自然的编结之美。作品尺寸:80cm×180cm作品《源》选用原色麻绳、红黑白三色毛线,以及圆形环编结组合而成。将原色麻绳、毛线编制平结成线,根据圆环直径确定平结线长短,然后将平结线按长短依次缠绕到圆环上。平结是最古老、最通俗和最实用的结之一。“平”有高低相等,不相上下之意,给人的感觉是四平八稳。借鉴其平安、吉祥之美好寓意,单平结编成线后呈螺旋状,有困难、曲折之意义,圆环取团圆之寓意。将大小不一的圆环元素,融合黑、白、红三种颜色进行重叠组合,元素大小、位置穿插、材料肌理质感统一中有变化。作品尺寸为:80cm×80cm×3cm

(二)编结工艺所展现的新形态

传统中国结多以服饰品(手工打结盘扣、腰部挂件、荷包香囊、玉佩、扇坠、发簪等)、壁挂、车饰挂件、钥匙挂件等形态出现。鼓励学生以编结工艺语言为中心进行创新,突破传统中国结所固有的形态观念的束缚,利用结与结的复制、组合等形式,借助其他硬质材料使得编结呈现为立体形态;并借用当代艺术创作思维,强调作品所传达的问题、现象、观念与内涵,打破以往对作品形式与效果的强调。作品《离•结》,灵感来源于八卦内乾、坤、坎、离、震、巽、艮、兑中的“离”,离卦的解释为“离明两重,光明绚丽,火性炎上,依附团结。”离卦的代表颜色为红色,所以,作品运用的颜色为鲜艳的中国红,而其中“团结”二字中的“结”又与传统中国结的编结工艺相吻合,提醒着人们团结的重要性——只有团结才能拥有无限的力量;作品选用材料为中国结5号、2号化纤线,以及铁丝。作品尺寸:55cm×55cm×21cm作品《食遍天下》整个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中的餐具,在木质锅铲、勺子末端系上不同造型的团结结、盘长结、纽扣结等。在漫长的中国文化里“中国结”素有吉祥、和谐的寓意,除了装饰,更是寓意将吉祥美好握在手中。作品尺寸:260cm×120cm,单个约60cm×10cm×8cm(如图11、12、13)。

(三)与其他工艺相结合的编结工艺

手编中国结自古就是以服装、装饰物为载体而存在的,因此仅仅是传统造物的局部体现,其地位与作用显然不可能大于主体,仅以陪衬为目的。本文尝试将主体物的表现塑造以编结工艺为中心,辅助或结合其他工艺使得编结得以成型,但作品中编结语言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作品《青青花园》是用中国结艺编成的迷你植物,与玻璃外罩、黑色沙子组成的微景观作品。首先用直径0.5毫米的铜丝做出“植物”的骨架,再用绿色化纤线顺着骨架绕八字,这种编织技法是借鉴中国结八字结(凤尾结)并加以改变而成。八字结,是由一单线绕另一线交叉走八字形,故称“八字结”,是最基本的结之一。选用“八字结”不仅仅是因为“八”字结简单易学,且符合创作需要,更借用其意义来期盼美好祥和的生活。例如作品中的“仙人掌(球)”和“多肉植物”。除此之外,还用到中国结平结。平结是用来编“藤蔓”的,首先用铜丝将“藤蔓”的骨架做好,再将平结顺着做好的骨架编,然后结合“八字结”再绕出“藤蔓”的“叶子”。平结是一个最古老、最通俗和最实用的结。“平”有高低相等,不相上下之意,同时,又有征服、稳定的含义。作品尺寸:150cm×100cm×15cm,单个约10cm×8cm×15cm。作品《永不凋谢的盆景》利用流畅的镂空花瓶造型,包裹着相互缠绕的纽扣结,寓意团结、亲密。选用麻线编成的花卉造型,给人以另一种质朴温馨的美感。材料为麻线、棉质蜡旗绳和铁丝。作品尺寸:50cm×50cm×120cm作品《面妆》以平结为主,吉祥结和蝴蝶结作为点缀,搭配金丝在纸面具上缠绕出不同的造型,20个面具组合悬挂在墙壁上;平结的线有红、黄、蓝三种,手工编织而成,面具有黑白两种颜色,面具的细节处,如睫毛等部分是由金丝制成;最后以吉祥结和蝴蝶结作为点缀打破单一平结的单调与呆板,营造出神秘的感觉。作品尺寸:200cm×100cm×10cm,单个约28cm×20cm×10cm(如图19、20、21)。首先,以上三方面的创新实践是在对鲁中南地区手编中国结进行深入调研,对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关于中国结艺产品相关问题的网络问卷调查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等三部分工作基础之上所做出的有针对性的转型设计实践,具有一定的尝试性和实验性特点。所用材料是否恰当,与编结工艺是否吻合,以及从制作角度考量是否精致,从实用功能角度讲是否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及精神需求,这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与完善。其次,课题针对每一方面的创新实践不仅仅是对此方向所展开的单纯设计创新,也是多方面、多角度地综合设计创新。再者,创新设计作品中,不排除部分作品仅仅是以中国结为载体所进行的艺术性、个性化的审美表达,与行业工艺的标准也许相距甚远,而且并不具备行业产品的属性特征,整体还不够成熟完善。但是,笔者认为当今传统工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创新精神,因此,学院所做的关于传统工艺的设计转型研究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突破创新,给行业工艺的发展打开了思路,对于行业工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当地企业的认可与好评,使学院所做的这些大量的创新方案得到了实践的证明。

五、结语

中华民族在历经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中所创造的手工文化,充分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伟大,是我们民族最值得自豪的财富,也是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资本。中国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数不胜数,手编中国结技艺仅是其中之一,和其他工艺相同的是它们之所以能够留存世间,是其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满足于人民的生活所需。然而包括手工编结工艺在内的传统工艺现今多数面临技艺失传、无人问津的尴尬境遇。因此,如何使得传统手工技艺在当代生活中再生,如何让传统工艺经典成为促进主流文化与新兴文化发展的有机生成者,传统工艺语言的设计转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途径。

参考文献:

[1]潘鲁生.工艺美术的复兴[J].装饰,2014(5):30-34.

[2]潘鲁生.传统文化资源的设计价值与转化路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4(1):9-11,191.

[3]齐.面向当代的学院工艺[N].人民日报,2016-07-24(12).

作者:王斌 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