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统建筑匠作的教学创新探索

传统建筑匠作的教学创新探索

摘要:传统建筑匠作课程是适用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在环境设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对传统建筑结构和匠作的临摹学习、实际案例和项目引入式教学、并结合有针对性的作业训练及应用实践,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强化和提高学生的构思能力,以此建立传统建筑匠作的教学和学习体系。

关键词:传统建筑匠作;结构;引入式教学;举一反三

传统建筑匠作课程是适用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在环境设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最精彩、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理应深入了解传统建筑文化、掌握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才能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和环境设计。匠作是指工匠技术,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古建筑外表的学习,还需要了解和掌握传统建筑构件部位的名称、功能作用、构件连接结构、构件尺度选择、构件材料选择和建筑施工工艺等,因此传统建筑匠作是一门工、艺相结合的课程。在目前高等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中,传统建筑匠作课程开设的宗旨是为以后的专业设计打下基础,传统建筑匠作不仅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开设,同时还是一门基础课向专业设计过渡的桥梁学科。在当下国家注重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设计的新形势下,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对于我国传统建筑本体和室内外空间的了解和深入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课程教学中需要以中国传统建筑匠作为主,这样既符合了新形势,也能简便的找到现实案例进行观测。传统建筑匠作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单体建筑本体、群体建筑组合、建筑围合空间、以及建筑室内空间中的家具等。通过对于传统建筑匠作的了解和熟悉,让学生能够知道传统建筑匠作的工程关系、传统匠作与传统建筑设计的关系、传统匠作技术与传统建筑艺术的发展关系等,初步树立工、艺结合的专业认识,拓展学生的有关传统建筑方面知识及文化素养,为环境设计打下一个必要的基础。对于传统建筑匠作课程的教学创新点,有如下三方面:

一、在传统建筑匠作教学中注重学生对于结构的理解

传统建筑匠作在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专业中也是一门必须课程,对于美术学中的环境设计专业来说,传统建筑匠作教学需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或者说让学生从哪个角度熟悉和深入,是需要教师首要思考的问题。对于设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传统建筑匠作对于他们未来的设计起到设计尺度和构造连接确定等有相当的帮助,因此传统建筑匠作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注重对于传统建筑结构的了解和熟识。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强结构的讲解,从易到难的仔细剖析,布置必要的课堂和课后作业,让学生临摹传统建筑结构,通过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结构进行临摹,体会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建筑结构特点,从而对于当下的建筑设计能有所创新。临摹练习中要注意体会同一结构在不同时代的构造演变,以便理顺结构的发展脉络。学生通过临摹可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不同材料、工艺所形成的不同效果,分析不同时代、文化、审美下所形成的不同风格,理解不同环境、条件、地域所形成的不同特征;通过临摹,学生可以了解、掌握传统建筑的构成规律、艺术特征、处理技巧;通过临摹,学生能够发现传统建筑结构的传承和发展脉络,并把握传统建筑结构的功能性和精神性,进而从文化史的层面上,理解结构工艺背后的隐性的、深层的文化内涵,才能创造性地发展传统建筑艺术。

二、实际案例和项目引入式教学

在传统建筑匠作教学中以案例或项目的方式引入,对学生理解传统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案例测量和观看施工现场,能够直观和深入的理解建筑和家具构件的尺度选择,结构连接,工艺要求等。如通过对于淮安市清河区清晏园中的古建筑关帝庙的测量和绘制,就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大木式建筑的构造,以及具体部位构件的位置、材料、尺度、造型和色彩等。这样有利用于学生在今后的环境设计中了解此类建筑的结构特征和尺度选择。再如通过现代仿古建筑的施工现场的观测和对于工人的咨询学习,能够使得学生深入了解现代古建筑匠作的工序、构造特点、工艺要求和材料选择等,增加现实直观性,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最后可以对比思考现代的和古代的建筑匠作的优劣性,以及现代古建筑设计和匠作施工的设备和材料等条件改变下,如何改进古建筑方案,为以后的设计生涯提供宝贵的经验。案例和项目的引入式教学能使课程的教学形式更为丰富。项目的测绘还强调采用传统手绘来绘制古建筑,同时也应用电脑软件加以辅助绘制,以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精确性,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工作效率,通过在理解古建筑结构和匠作的基础上,进行适用性设计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从一开始学习就树立结构设计意识,以适应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

三、在传统建筑匠作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

设计的灵魂在于传承和创新,传统建筑匠作课程也不例外,课程教学内容仅停留在临摹和了解的基础上是不够的,老师应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活跃他们的应变思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创造性,对于学生的思维创新的萌发,要加以呵护、培养,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认识、传承、应变和创新能力。传统建筑匠作教学中的结构和匠作施工部分多为传统的,而学习此内容不仅仅是了解历史,更为了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得到应用,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多变性创新应用。因此,教学中需要注重启发学生根据不同建筑造型和材料等条件,对于传统建筑结构和匠作施工进行举一反三的应用,以更好的符合现有条件和现代施工需要。同时,也为创新型和创意型中国风建筑空间设计提供可行性和可能性经验支撑。

参考文献:

[1]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7.

[2]徐潜,张克,崔博华.中国传统建筑[M].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

[3]马柄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M].科学出版社,2014.

作者:王迪 单位:淮阴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