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紫砂陶与茶文化关系

紫砂陶与茶文化关系

1前言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一丸土”就是宜兴紫砂!也许是上苍的偏爱,唯独把紫砂泥撒在了宜兴。独步世界的宜兴紫砂工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今。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塑于一体,一把小小的紫砂壶,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丽娴如佳人,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永恒的魅力。

2宜兴紫砂陶与茶文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对茶饮的渗透,几乎涉及茶文化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各种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融会,给茶文化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九流十派,百家争鸣,儒道释三家并存,不但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整个进程,也给茶文化的发展起着原动力的影响。茶文化的柔静思想恰好与这种推崇中庸沿简、崇尚平朴自然、提倡内敛喜平的时代思潮不谋而合。表现在对茶器具的追求上,紫砂器的自然古朴形象能够体现时代思潮与茶饮形式的融合。泡茶高手,将紫砂小壶用滚水一点一点地烫开,再往滚烫、干燥的壶腔中放入几十年的陈年熟普,然后,盖上壶盖,继续用滚水浇在壶上。壶内是干燥的,滴水不入,这样一直浇着,持续很长时间,因为老壶在岁月中沉睡得太久,需要慢慢唤醒,用滚水浇在壶身上,用紫砂传导的热度去烘焙它,过十几分钟,轻轻揭开盖子,你会发现,茶上泛着一丝水渍,而茶香扑鼻而来,那就是岁月醇厚的味道。好的壶主要指它的“精、气、神”。“精”者是指壶的精神面貌和工艺、装饰、造型的精美;“气”者指壶的气质内涵;“神”者指壶的神态神采。一把好壶,以素面素心沟通茶人的心灵,魅力所在让你魂牵梦萦,抚之爱恋,赏之悦目,用之舒心。生如茶,茶如人生。茶,是智慧的,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志,派意念与大地来往,净身于日月之下,吸天地精华,便有了一股灵气,使得枝叶有耀眼之绿,它将自己独置于天地,享受风雨的洗礼,寻得内心的宁静,这,就是茶的自我世界,亦是忘我境界。茶道禅心悟人道,墨研词语韵天然,闲茶逸书醉飘香,静心怡情在雨亭。诗酒禅茶,酒如诗,意浓味烈,茶性却是禅心雅意,茶未入世之前,生于空山幽谷,历尽风吹雨沐,吸纳天地精华,待修得气定神闲,而后虽遭火焙水注,通体弥漫的依然是超然向外的气韵。紫砂壶的好处之一是能“裹住香气,散发热气”,久用能吸收茶香,更能散发油润光泽。紫砂的起源与禅宗密不可分,紫砂的发展繁荣又与茶文化息息相关,而茶与禅里面又有大学问。紫砂、茶、禅三者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纵观宜兴紫砂的发展历程,其从萌芽伊始便与禅宗文化紧密相关。在宜兴,关于“五色土”的传说,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垂髫小儿,皆知之甚详。相传是一位叫卖“富贵土”的云游僧人领着人们发现了深藏的“五色土”,人们后来敬称其为“始陶异僧”。当然,紫砂和禅宗的缘分绝不仅限于此。紫砂鼻祖供春正是在宜兴金沙寺,“窃仿老僧心匠”,制作了天下第一壶———供春壶,使得紫砂和佛家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壶与茶,茶与禅的渊源关系,历来为人津津乐道。以佛教元素创作的紫砂壶,其文化创意贯穿了一条主线,那就是茶、禅、器的依存与共荣。涤尘净心,佛道之途。壶在年轮中生色,历史在壶型中延续,当茶汤在紫砂壶中滚动,那于壶嘴处流淌而下的水流,更是一个个故事串联而成的珠线,是一段段永存不息的生命编制而成的长河。一把老树桩,一壶清茶汤,一段细品慢赏的时光,那壶中的朗朗乾坤,那壶里的昭昭日月,那壶身的苍茫历史,那壶韵的生命气息,不明自显。

3结语

宜兴能为世界熟知,能为世界仰慕,就是因为我们有独一无二的紫砂。我们通过紫砂让世界认识宜兴,在推动紫砂文化发展的同时,宣扬茶文化,茶禅文化。

作者: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