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共财政理论支付制度改革

公共财政理论支付制度改革

一、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一项以公共财政要求为基础建立的预算制定管理体制

公共财政理论的主要特点就是将政府和市场的职责进行区分,对财政管理的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做到不缺位:完全做好分内工作;不越位:不插手不属于自身职责范围的事物。本属于由市场相关机制的事项,财政需要自发退出这一控制区域,并有效的满足社会需求的服务。为了让公共财政能够更好的执行这一任务,实现财政的公共性,让财政资金的运用的高效性、透明性、公开性得到保证,就需要建立一种与其相对应的预算执行方法。预算执行方法的管理是国家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中的一部分。因此,以公共财政要求为基础,建立一种新的预算执行方式,就需要进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的第一步,也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一个主要组成结构,该制度的资金支付方式主要有: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两种,依然按照传统的方式以资金为预算单位,在预算过程中并不接触到资金,没能够支付的资金均在在国库单一账户中保留下来,并由财政部门进行管理和运作,以此能够有效减少政府筹资消耗的财力,进而为政府对资金的宏观调控提供方便,并为该政策的落实提供很大保障。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财政资金出现截留、挤占和挪用情况,这一改革措施能够让账户管理统一起来,在很大程度上让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得到增加,并让提高财政资金运作规范,安全、有效多的方面的性能,各个环节资金运作过程被全程监控,提高了其监督管理的力度。同时,这种方式所反馈的信息,还能够让部门预算编制更加合理使用,该改革措施的本质完全符合公共财政理论的要求。

二、目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存在的难点

(一)协调执行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

依据公共财政的要求对预算方、银行、财政等方面的关系进行协调,让这些单位能够做好自身的本分工作,以提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和落实的整体效率。寻找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中各单位的利益平衡点,该执行过程并非是以一方的权利的掌控或者某一局部利益处于上风为目的,而是以不断的交流和沟通,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协调过程中以实现利益相关的各单位,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为主要方向,从根本上对改革工作进行支持和促进。简而言之,就是在依然以预算单位作为预算执行主体,预算单位资金的使用权、财务管理权、会计核算权均不发生变更,但这三大权利在执行使过程,必须始终处于财政部门的监控之中,且其运作需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范围和标准。

(二)加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宣传力度,提高公共服务的意识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目前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国家国库管理制度,但在中国尚属于一个新的名词,改革力度不大。国家财政部门需要对预算制定、指标下达、用款计划审核等资金拨付环节进行更新和精简,以此来让资金拨付更加迅速、精准,同时还需要及时对预算单位的观念进行更新,早日习惯资金集中支付方式的运作,避免给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带来不良影响。

(三)提高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效率

加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力度,以提高其改革速率,以免在改革中出现纰漏,并为以后的改革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阻力。例如:山西省的地方政府财力以及办公自动化等水平,距离制度改革的相关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导致其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中,一部分现代化手段实施存在一定约束,导致工作效率无法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此外,国库管理改革工作中没有将财政收入收缴管理工作全部纳入,导致政府无法获得完全、准确、及时的收支信息,进而降低了财政信息的透明度。中国其他地区的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的进展也存在很多不平衡的地方。目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就已经完成基本结构的制定,然执行情况离预期结构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和拓展,丰富和完善改革制度。

三、结束语

中国尚处于一个发展中阶段,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各大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管理状况也会随着该制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而更加完善。同时,中国各大省市在改革过程中也能够建立一个——以公共财政理论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主要财政资金拨付方式的新时代国库管理制度。

作者:姚蓉蓉 单位:青岛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