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办高校财政学实践教学困境出路

民办高校财政学实践教学困境出路

摘要:新常态下的实践教学改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内涵式转型发展形势下,民办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面临严峻考验。本文主要从民办高校资金紧张、社会认可度较低、师资队伍不稳定等方面分析了财政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困境。笔者认为,政府保障民公办高校教育资源的平等地位、民办高校增强优化课程设置的紧迫性、企业配合建设实习基地、教师由教学型向“双师型”转变、学生增加实践主动性是突破其制约瓶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常态;财政学专业;实践教学

2014年中国民办教育高峰论坛聚焦民办高校转型发展难题,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呼吁:“高等教育必须主动调整发展格局和定位,民办高校应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和办学模式,培育和造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年,中国经济进入换挡降速、提质增效的经济新常态,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高校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向培育应用型人才方向转变。实践教学是造就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和最佳途径,同时也是民办高校中《财政学》专业教学难以突破的瓶颈,应用型人才的培育需要在实践教学中突破困境。

一、民办高校《财政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困境分析

(一)民办高校资金紧张,转型步伐受到严重制约

近年来,民办高校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平等地位还没有真正落实,政府扶持力度尤其在资金扶持上相对较小,而建立的财税实验室以及购买的财税软件以及数据库需要大量资金。随着学生生源的减少和兄弟院校竞争力的加大,资金紧张能为民办高校面临的一大难题。同时,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部分民办高校没有明确的应用型发展定位,专业间培养内容趋同,课程设置与区域发展的吻合度较差,在优化课程设置上处于被动地位,将财税实践活动引入传统教学受到严重束缚。

(二)社会认可度较低,实习基地建设受阻

财政学专业实践教学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和培养财税人才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民办高校办学历史较短,教育资源与公办院校相比相对缺乏,社会普遍认为民办高校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较逊于公办高校学生,他们更相信公办高校学生的发展潜力,与他们建立校企联合教学模式。加之,财政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是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地方企事业单位,因涉及到部门的特殊核心业务和信息,使得民办高校实习基地的建立异常艰难。

(三)“双师型”教师比例小,师资队伍不稳定

目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存在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师资队伍整体年轻化。首先,多数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更无实战经验,难以在实训课上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其次,民办高校教师基本实行的是人事制度,社会保障不健全,年轻教师往往将民办高校当作跳板,流动性强,稳定性差。二是外聘教师所占比例较大。首先,外聘教师多是从事教育事业多年的老教师,具有相对的实践经验。但不少外聘教师是迫于社会关系和人际交情到民办高校兼职,归属感较差。因受到时间压力和路途不便制约,也仅仅是课堂上指导学生,效果甚微。其次,外聘教师流动性较强,难以在实践课程上持续指导。

(四)学生基础较差,创新动力不足

实践教学尤其是验证型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需要将财政学专业知识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分析财政收支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财政收支与经济效应的关系、收入分配差距的测度等实验,这需要良好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学科间的贯通能力。而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基础较弱、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差、学科间相互融合度不理想等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实践教学的难度。加之民办学生过度依赖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积极性不高。

(五)职称晋升制度过分注重科研,实践教学力量缺乏

高校教师职称的晋升和绩效考核制度与科研成果息息相关。由于政府政策以及自身原因,民办高校的教师在申请课程建设以及重大课题申报立项上缺乏竞争力,尤其是在省级以上课题申请上更是难以突破瓶颈。民办高校教师只有将更多精力放在科研上以获取较高机会。而财政学专业实验教学需要庞大的数据作支撑,实验室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导致很多民办高校财政学专业大部分实验课程处于空白状态。

二、民办高校《财政学》专业实践教学突破困境的出路

(一)政府要保障民办高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政府应从制度上保障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平等地位。加强对民办高校的服务、指导与政策扶持,尤其是资金投入上给予一定专项支持和财政补贴,以保证民办高校切实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同时,为确保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稳定性,要切实保障民办高校教师在工资、社保、业务培训、学习交流、职称评审、申报课题、资格认定等方面与公办高校有同等待遇,消除对民办高校的各类歧视政策,保证民办高校享有同等的待遇与权利,创立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公平、平等的竞争环境。

(二)民办高校要增强紧迫感,不断优化课程设置

民办高校要增强实践教学的紧迫性和主动性。一方面要明确实践教学目标,构建应用型财政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借鉴课程体系比较完善的院校,优化和创新财政学专业课程设置。促使教育途径由“校内教育”向“课内外、校内外教育”转变,教学资源由“课堂”向“课堂+实验室+实训+实战”综合资源转变。另一方面制定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民办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督导办以及与企业建立长效的对接制度,对财政学专业的实践目标、实践方案、考核方式以及对实践教学教师的考评制度有规范规定,以确保财政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将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实践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学分要求,不断完善考核方式。

(三)专业教师要丰富实战经验,由教学型向“双师型”转变

学校应根据专业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让专业老师利用周末及寒暑假定期到事务所、财税等部门顶岗实践与挂职锻炼。同时,教师将实战经验与科研紧密联系,可以搜集更充实的科研资料和为编写专业实训校本教材提供素材。组织财政学专业教师开展讲课比赛,通过竞赛向教师展示财税、证券软件,突出教学特色,体现教学手段的吸引力和别致效果。从相关部门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做外聘兼职教师,指导和带动本校青年教师由理论型向实践型不断转化。教师自身也应增强紧迫感,在考取税务师、会计师等资格证的同时逐步完善专业“纵向知识”和“横向知识”结构,加强专业内、外教师交流,拓展知识面,做到一专多能。

(四)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配合实习基地建设

新常态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实践教学的最主要特征。行业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逐步改变对民办高校学生的偏见,支持民办高校学生实训实习和教师实践,支持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挂职与指导。要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制定人才标准,定期就业状况,将来自市场的技术要素、企业要素等及时传导到教学资源中去。参与学校财政学专业课程改革,引导企业参与评教,尤其是将就业质量第三方评价作为人才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等。积极与财税部门、事务所、银行、证券公司以及相关企业沟通,增强企业的认可度。也可结合财政学专业具有较强优势的民公办高校联盟与地方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增加校企联合的可能性。

(五)学生要加强实践学习主动性,有效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学生自身应增强学习主动性。时常关注社会经济中的财政、税收、教育与医疗支出等经济热点与政治要闻。利用寒暑假根据关注点围绕一热门话题认真展开社会实践与专题社会调查,例如新农合在农村实施效果、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现状等问题展开深入调研。通过调研不仅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增强其沟通与探究能力。重视计算机、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科间的融合度。抓住相关企业提供的实习基地机会,锻炼其实践和学习能力,体现民办高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形象。

三、结语

在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是体现教学特色、培养高素质财税人才的关键环节。在社会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尽管民办高校财政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在资金扶持、教育资源、办学基础、社会认可度等方面与公办院校有较大差距。但可以从课程实验、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大学生创业就业等方面缩小与公办高校距离,重点通过主动调整发展格局、强化课程设置、优化师资结构、加强校企联合、创新质量监控等途径有效提升财政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从而逐步挖掘与提升其强大的内在发展动力,承担起社会赋予的培养和造就出高素质财税应用型人才的责任与任务。

参考文献:

[1]安宇宏.经济新常态.宏观经济管理.2014.

[2]课题组.地方财经院校财政学专业类专业实践教学调研报告.中国大学教学,2015.

[3]史琪,张琪张建华.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财会月刊,2014.

[4]王延俊.实践性教学在财经类专业的应用.现代企业教育,2014.

[5]周波.财政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思考.北方经贸,2012.

[6]汤凤林,邱向宁.财政学专业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财会月刊,2010.

[7]张宏霞.应用型大学财政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4.

作者:敬艳丽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