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以陋室铭为例谈初中语文课堂高效性

以陋室铭为例谈初中语文课堂高效性

【摘要】如何对本文进行教学,以显现出初中语文课堂的高效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以《陋室铭》为例,从以诵读巩固基础、以提问促进学习、以假想带动思考、以激趣生发联想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以促进初中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

唐朝文人刘禹锡所创作的《陋室铭》,虽然篇幅短小,可是在文字上却极尽优美之能事,是一篇意蕴深刻的美文。它充分表达了作者那种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怀和人格,借助诸葛庐、子云亭的意象,说明作者是属于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人雅士,其结构之巧、结构背后品格之高,都令读者叹为观止。在以“高效”为目标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到学生对本文基础掌握、问题提出能力、思维拓展延伸等问题,只有这三个问题得到顺利解决,课堂的高效性目标才有可能得到实现。

一、以诵读巩固基础

对于古典散文或者古诗词的学习来说,诵读是有效的方式,特别是在基础巩固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教学《陋室铭》一文时,沿用诵读方法,是比较合适的做法。宋学大家朱熹在其所著《近思录》中曾经说过:观书大抵先要熟读,熟读之后,其言皆如出于我口,其思皆若出于我心,后可有所成就尔。这是非常有见地的观点,主要原因在于:古文具有语言简洁的特点,而同时它的内涵又非常丰富,惟有多读,才能让读者在简洁的语言中发现无尽的妙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向诵读的境界,利用诵读的方式,体味到文本的内涵和精髓,体会到良好的语感。以《陋室铭》为例,在教学本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诵读方法,并要求有选择性地运用。一是以注释为参考,发现并处理陌生的字、词,大体理解文本的意思,且以低声的形式诵读文本。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去除标点符号的简体字版《陋室铭》,使大家完成集体诵读。三是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繁体字版《陋室铭》,使大家完成集体诵读。四是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出现字句空缺的文本,让大家根据头脑中的回忆完成半背诵式的朗读。而之所以采取多种手段带领大家诵读课文,其目的无非是要将诵读对于基础巩固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首先是可以使学生明晰字,其次是使学生增强对诵读的兴趣,再次是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产生对文本的感情,最后是引导学生形成文言文思维习惯。实践结果显示:利用上面提到的多种不同模式学习以后,学生的文本基础的确会得到巩固,而文言文语感也无形中得到加强。

二、以提问促进学习

朱熹曾经写诗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诗可用来比喻学习的境界,只有思维中形成学习的动力,知识才会源源不断地进入到头脑之中,而促成思维动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问题生成。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来说,问题生成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教师给出的问题,其二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生成问题。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文本主体内容,巧妙地给学生安排课堂提问,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的学习,这是十分有必要的工作。比如在教学《陋室铭》这篇古文的第二环节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下述一些问题,以供大家参考。问题一:陋室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问题二:作者刘禹锡平时的社会生活交往情况是怎么样的?问题三:“名”“灵”“鸿儒”“白丁”等是什么意思?问题四:“绿”字、“乱”字等,在古汉语中和现代汉语中的用法有什么不同吗?问题五:“何陋之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的句法有什么特别之处?上面所给出的问题,和学生的思维特点相吻合,会让学生迅速进入到思考的状态,不但能够处理好重点字词的化解需要,而且还保证了课堂的活跃性,带动大家进入到积极的氛围中去,达到由思考而得到答案的理想化状态。其次,在教学时,教师给出问题,由学生来回答,可以视为问题引导方法的初级阶段,而若想让问题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教师应当力争让问题来源于学生,即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激发起大家的多向质疑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营造质疑问难的环境。在教学《陋室铭》一文时,在第三环节,教师便可采取此种做法,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由思考时间,让他们有机会提出问题。问题一:什么是“铭”?问题二:“铭”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问题三: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诵读本文更恰当?问题四:文章开头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问题五:文章最后说“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又是用了哪种修辞格,它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问题六:文章表面上是写陋室,可实际上肯定是要表达自身情怀的,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情怀呢?最集中体现在文中哪句话上?问题七:我们能从此文中领会到什么精神?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教师就可以把该问题列举出来,并附上提出问题学生的名字。对于这些问题,大家可以共同讨论,如果依然回答不出,则由教师进行指导,并给出最终的答案。

三、以假想带动思考

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候故意“曲解”文意,用的就是出奇制胜的假想方法,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站在独特的角度为学生思维发展提供一个有利起点,保证学生的想法不被僵化在固定的轨道之上。比如在教授《陋室铭》一文时,教师可以进行下面的翻译:“山并不在于它有多高,有仙人给它命名就可以,水并不在于它有多深,有蛟龙显示灵验就可以。虽然是一间简陋的屋子,因为作者品德的芳香,就不再简陋了……”这样漏洞百出的翻译方式,自然会引起学生注意,大家会主动“帮助”教师找错,且思考错误出现的原因,并最终给出正确的答案。用这样的方法,学生的思维范围将变得更宽,同时对于重点内容的记忆也会变得更深刻。四、以激趣生发联想课堂的结尾和开头的功能同样重要,亦同样需要强调高效性的问题。只有各个阶段均能实现高效性,课堂才能算做整体成功。为此,教师在课堂后期可以采取迁移教学方法,亦即用已经接触过的知识和全新的情境相结合的做法,给学生以必要的启示,也就是以激趣生发联想。比如教学《陋室铭》一文以后,教师便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在本文中,作者所提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观点,与我们平时常说的哪些俗语有相似之处?这个观点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和帮助?像类似这样的迁移,能够使学生产生在教材中思考、在教材外拓展的作用。除了提问促联想的方法以外,课后讨论也非常有效,且易于形成直接激趣的教学效果,教师根据文中的某个知识点,如苔痕上阶绿的意境、往来无白丁的志趣等,引导学生运用小组模式展开讨论,从而生发出高于文本本来意思的思维,也可以说是高效课堂的形成途径。总而言之,一次真正优秀的、成功的课堂,是需要做到动和静相得益彰、问与答施予得当的,而且在节奏的快慢、疏密、张弛方面,也能让学习者有舒泰之感,并仿佛置身于充满哲学理趣的境界之中。可以说,只有达到这样的状态,初中语文课堂才能真正称得上是高效的。对于教师来讲,初中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像是一座高山,它看起来遥不可攀,可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就一定会使语文课堂这座高山成为脚下平坦的路。

作者:胡丽燕 单位:博白县双凤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