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文化消费主义境遇下的当代文学

文化消费主义境遇下的当代文学

一、文化消费主义背景下的当代文学现状

消费主义作为文化意识形态话语,这种消费主义的意识(文化)形态必然影响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化方向,文学领域也不例外。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首先,受到影响的是文学期刊。除了少数几个文学刊物继续原来的办刊方针,坚持原有的文学理念外,一部分纯文学刊物无法继续生存,如《漓江》、《昆仑》、《峨嵋》、《小说》均停刊;一部分向文学的边缘拓展,完成纯文学刊物向泛文学刊物或文化刊物的转变。如《人民文学》、《作家》、《百花洲》对刊物重新定位,小说比重大幅缩减,广义散文数量上升。其次,传统审美理想与心灵净化被人们渐渐抛弃,人们日益把目光投向自己的钱包和肉体,沉溺于浅显的感官享受,那种对美好事物的虔敬之心和怀念情怀渐渐为浮躁之心和低俗之性所替代,赝品、东拼西凑的“大杂烩”、穿越剧、戏说历史充斥于文化市场,人们对文化的肤浅与无深度变得日益习惯与沉溺其中,缺乏对人类灵魂的触及与深层的关怀。消费主义文化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学的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文学外部生态环境的改变,激发文学生产机制的改变。在文化消费主义时代,文学生产传播都受到市场机制的操纵,文学生产传播从过去的宣传机制、教育机制向利益机制转变,在资本的运作下,文学生产不再是个人生命体验和心灵感悟,而是在大工业原则操纵下的“简单模仿”,正日益成为大批量组装的“文化工业”。艺术生产者的独创性渐渐式微了,不断地重复一个话语:艺术不过是重复。而这种艺术标准化、重复化的最后结果就是:大众的审美浅显、物化,他们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庸俗、无风格的大众文学的牺牲品,只是依据大众文化提供的模式指引自己的工作、兴趣、好恶,成为无个性的具有消费主义人格的人。另一方面是文学内部从内容到形式再到审美风格的变化。文化消费主义中,文学首先是作为一种精神消费品而存在的,文学的“启蒙”与“救亡”的政治教化功能以及“为文学而文学”的审美性功能被文学的消遣性、娱乐性功能所替代,文学书写的内容从以精神性追求为主转向以物质性满足为主,文学的目的从以追求心灵提升为主转向以张扬欲望为主;文学人物从理性主体、德性主体转变为欲望主体,文学传统的宏大叙事被日常生活叙事、个人化叙事、欲望叙事替代。文学审美风格雅俗对立的界限渐趋消弭,雅俗交融的审美风格正在兴起,特别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这一趋向,不仅是文学内容的变化,同时也是文学审美风格的转型,深刻地参与了消费主义文化塑造文学的过程。詹姆逊认为消费社会或后现代社会已经打破了传统艺术和生活的界限,艺术作为商品已经成为普遍的文化景观。第三方面,文学的功能发生了转变。由于文学创作生产的市场化与商业化的进程逐日加深,再加上传媒对文化消费意识的大力倡导,具有文化消费主义人格群体的形成与扩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失去精神趋向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渐势强,文学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原来的“揭露病态,以求疗救”的批判功能,悲天悯人、催人惊醒的社会职能变为娱乐民众、饭后闲资的消遣职能。

二、当代文学的走向与担当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当代文化的发展,折射着消费主义时代文学生存的尴尬状态,当代文学的前途和发展前途迷茫。一方面传统文学媒介的力量在消费主义时代被削弱,大众传媒成为文学的主宰者。文学被迅速传播的同时,文本个性和作者的独创性也被大众传媒有意识地消解了。作者在获得文化资本权利的同时,他们的主体性也被扭曲了,在成名的同时也失去了自我。另一方面,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变得浅表化和世俗化。整个文艺文化界发生了变化,消解历史、消解意义、张扬欲望、反对永恒、酷好当下、弃置精神、奢谈本能成为日渐宏大的声音,人文精神、文学理想的声音在气势宏大的消费主义洪潮中渐渐式微。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对享受欲、成名欲、权力欲、财富欲等欲望书写随处可见,表现为对物质的奢华追求,文学对欲望的书写层出不穷,花样翻新;更广泛、更典型的是对“物欲”和“情欲”的书写,表现为对以性本能为主的感官享乐的追求;为了顺应消费主义思潮和话语,文学创作渐渐迎合读者的窥视欲和被培养出来的阅读趣味。消费浮华的外表下掩盖不了深刻的精神文化危机。虽然资本将“八零后”、“九零后”文学运作成一种时尚文化的潮流,在短短的时间内成功地赢得了市场的追捧,但时尚总是遵循着前卫-时髦-落伍的发展历程,在时尚的同时也面临着速朽的趋势。消费主义泛滥渐渐演变成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人们的信仰只体现在消费与占有上,人性沦落于物性,“消费拜物教”的观念盛行,人与物之使用关系被异化,价值理念与精神世界被严重扭曲,人们常常在喧嚣与浮华过后更加深切地体味到精神的匮乏、空虚无聊、生活无意义。同时,文化的过度消费与机械复制,造成文化压抑了人自身对创造性的渴望及对体现自身能动性发展的追求。文化消费主义把物质消费作为衡量人的唯一价值标准,认为自我价值只表现于自我的消费与享受之中,否定人的精神向度的多元性,人们生存取向的多维性变成单一的占有与消耗,人们渐渐厌恶这种文化工业的消费方式。更为忧虑的是文化消费主义的心态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青少年过度被“快餐文化”、“轻松肥皂剧”的热闹形式所吸引,而对人生和世界缺乏全面的理解和深刻的认知,严重地犯了肤浅和幼稚的弊病。文学评论界在这样的文化境遇中必须要有所担当和作为,文学的命运决不取决于物质财富的多少,或是媒介对大众话语权的阉割,只要人类情感生活依然存在,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还未丧失,文学就不可能永远消沉下去。一方面,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学工作者,要找出一条既符合时展潮流,同时又能发挥文学的预见性、引导性、思想启蒙性作用的文学发展新思路。面对世纪转型期的社会审美趋向,首先应考察当今人们的真实思想状态和心理欲求,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关注人类的心灵与情感,这是人文知识分子尤其文学艺术创作理论者所应承担起的一种崇高的文化责任。同时文艺工作者应坚守文学基本的审美立场,培育新的美育理念,提升人们的审美趣味,促使社会审美意识从浅俗向高雅转型,并有意识地建造一种审美价值评价尺度,并促使人们自觉地利用这一尺度去判断文学写作行为,去影响人们文学审美与接受行为。与此同时需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意识,提高人们的文学欣赏能力,自觉抵制和批判文化品位不高的文化作品成为人们主动的诉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思想战斗堡垒作用。真正写出能反映时代变迁、国计民生和百姓酸甜冷暖的雅俗共赏的好作品。文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一大批真正为大众写作,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作家,要增强作家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作家沉静心态,深入生活,用好的作品来感染人、激励人、鼓舞人,吸引人们的视野,满足他们的心理诉求,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审美情趣,矫正人们的行为艺术。如毕飞宇的小说《推拿》、严玲鸥的《小姨多鹤》因贴近生活,挖掘文学作品的本质、内涵,在社会反响颇大,获得好评。让那些浅显、低俗的文艺作品失去读者与观众。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日渐膨胀的文化消费主义大潮中,无个性模仿、大批量生产、主题的惊人一致性、思维方式的重复性这种支配文学创作的逻辑原则,无助于提升人们的精神思想水平,无益于培养具有独创性、个性化的受众,长此以往,它对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发展将产生可怕的颠覆的精神颓废力量,必须引起我们文艺工作者的高度警醒,遏制这种局面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需要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则需要审美理论家积极行动起来,更有效地建构符合当代文化环境实际的、易于人们接受和领悟的文学理论话语和美学原则,这对作家和审美理论家都是一个严峻而有意义的挑战。

作者:胡玉洁 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