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当代文学作品中情感价值的失范及失落

当代文学作品中情感价值的失范及失落

摘要:文学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因此,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也就代表了每一个历史时代的不同特征。现当代文学作品主要指自五四爱国运动至今的文学作品,由于各种社会原因,现当代文学作品情感价值的失范与失落现象愈发明显。本文首先从文学形态、价值观与道德约束这两个方面对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价值失范与失落的体现作了简要阐述,再在此基础上,对造成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情感价值失范与失落的原因作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作品;情感价值;失范与失落

在当今林林总总的文学作品中,以情感价值为主体的文学作品也在竞争激烈的文学市场中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如果在冷静客观的省视与自察过后,不难发现,在这看似繁荣的背后,经历了六十余年思想洗礼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其情感价值正面临着严重失范与失落现象。

一、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情感价值失范与失落的具体表现

(一)文学形态方面

情感价值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态可以说是多元化的,作品文学形态不同,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价值也就不同。就我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而言,其描写形式大致经历了“爱的觉醒→革命→恋爱→田园式爱情→生命力象征式情感”这样的一个历程。在之后,自我情感体验便开始慢慢介入至各类文学作品当中,因而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具备了极强的历史感与现实感。比如,丁玲早期的文学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就将女性的卓越才华以及独特情感体验等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惊世骇俗的爱情理想的描写,展现了女性所有的理想状态及其生存命运。同时,这些作品对情感价值的表现虽放肆,但却不失严肃与高贵,从人类意义的层面来看,是对人的价值内涵的一种有效展示。但尽管如此,这些多元化的表现形态使文学作品的主题变得更加泛化,对中心情感价值的表现力度明显下降。

(二)价值观与道德约束方面

无论是东方的文学作品,还是西方的文学作品,其情感价值所表现的都是在一种本能的状态下所产生的恐惧意识。大部分文学作品在体现情感价值的过程中所表现的都是一个敏锐主体,而在描述这些主题时,通常都是用特写或淡化的方式来进行,最终所呈现出来的就是扭曲、堕落、抑郁和冷漠等多种形态,对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的关注较少。部分文学作家甚至不屑于去描述人们的日常行为与生活,总是认为这些描写是无乐趣、无意义的,那么作者自身的一些价值观念就很难通过其文学作品表现出来,读者也就更无法触及到这些作品所包含的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等等。以《侏儒酒吧》(何来)为例,作者通过这一诗篇对人内心的脆弱作了强烈的抨击,具有较强的片面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文学体制缺失的一种表现。

二、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情感价值失范与失落的原因

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学价值除了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有内在联系之外,当时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审美观等都对其造成了较为深刻的影响。我国社会随着封建清王朝的灭亡而进入了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活跃时期。自20世纪二十年代起,许多反对包办婚姻,反映自由恋爱的文学作品开始相继问世,当人们看惯了那些既委婉又含蓄的文学作品之后,一接触到带有直白情感表达的作品时就会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加之这种直白的情感表达又与当时开放的社会风气相当吻合,所以这些作品自问世以来就深受读者朋友的喜爱。期间,极左思潮极大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一大批古典文学作品也被禁锢。结束之后,社会风气和文学都得到了解放,文学作品再也不会因为有较为大胆和直接的描写而被定义成为禁书,所以人们在情感的表达上也更加大胆,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青年群体,他们更倾向直白的文学表达,反而觉得含蓄的古典文学表达有些过于拖沓。而也正是因为如此,不少文学作品中的感情开始慢慢被欲望所代替,作品中的情感价值的功利性也变得越来越强,类似于爱情专一、心灵相通之类的情感价值在与物质的丰富相比以后,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了。

三、结束语

在最初的作品当中,是非常避讳情感价值的表现的,后来,情感价值慢慢被作为一种素材广泛地运用到了文学作品当中,而到现在,情感价值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已然成为了主题。在经历了这样一个既不断发展,又为人诟病的艰险历程之后,情感话语权在文学领域中才逐渐变得更加明朗,慢慢地为大众所接受。而在面对当前文学作品情感价值的失范与失落困境时,既不能完全否定与抛弃文学作品自身的情感价值,又不能丝毫不加批判地承袭一些原有的粗糙结论,而应该要对其失范与失落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找出与之相应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曾颂勇.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情感价值的失范与失落[J].兰州学刊,2012,05:211–212.

[2]杨玉花.对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价值的失范以及失落的分析[J].文学教育(中),2013,07:26.

[3]李宝芹.浅析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情感价值的失范与失落[J].语文建设,2015,33:61–62.

作者:丁俊宇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