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浅探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浅探

摘要:在当前高等院校纷纷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也面临改革。笔者通过近些年的实践与反思,在课程讲解中应用“以史释文、文史结合、横向比较”的教学方法,提倡文本细读,启发研究思维。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横向比较;研究思维

一、以史释文、文史结合、横向比较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出现“经典隔膜”。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历史与思潮的贯穿性介绍,做到“以史释文、文史结合”,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以中国当代文学为例,教师要将“十七年”文学、“”文学到八十年代的文学、九十年代的文学的历史脉络及其之间的关系,尽量连贯地讲给学生。这里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十七年”文学是解放区文学的延续与发展,而“”文学又是“十七年”文学的承接;八十年代的文学建立在对“十七年”文学和“”文学激烈的批判与否定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吸收了外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九十年代的文学则与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转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商品经济浪潮席卷了文学领域,使大众流行文学兴起;同时,不少文学作品开始沉溺于私人叙事。这样的纵向历史观的建立对学生了解文学的发展过程有着重要作用。在纵向历史观建立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横向比较。比如讲授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注重联系五四以来的现代女性文学传统。再如对于当代文坛上的同时代作家,突出他们之间的横向比较。讲授孙犁和峻青时,通过战争生活小说格局中的创作异同比较,使他们各自的题材选择、小说结构、风格追求、审美理想以及文学影响清晰可见;阐释新时期朦胧诗的内容,既注意发掘“”年代白洋淀诗歌的前期创作影响,又特别延伸第三代诗歌对朦胧诗的叛逆性发展,以此突出了诗歌发展的文学史线索和互为关联的艺术因素。

二、提倡文本细读,启发研究思维

前文提及学生在这门课程中对经典文学作品有内容理解与精神理解上的困难,同时学习中有死记硬背知识点、缺乏探究精神的情况,针对这两个问题,笔者认为提倡对经典作品的文本细读很有必要。那么,什么是文本细读?这个概念原来属于西方文学理论范畴,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兴起的英美新批评派提出的主张,有出版著作曾给它下过一个定义,认为文本细读是指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从而挖掘出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这个理论对文本本身的重视值得我们借鉴,他们之所以提出“文本细读”,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文本当中蕴含着许多值得思考的方向,而读者可以沿着这些思路一直前进,找到许多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教师的教学实践当中,也可以启发学生借由文本细读发现文本中的矛盾与缝隙,进而对作者的创作心理以及作品的意义有更深入、更复杂的理解。举例来说,在讲述鲁迅时,教师可以通过他的作品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一个真实的鲁迅,特别是他的散文诗《野草》,在教学实践当中,学生反映几乎每一篇都看不懂。但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之后,许多隐藏在文章中的知识就会逐渐显现出来。以《死火》为例,鲁迅以梦境作为开头,在一个“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的极寒世界,发现一团被冰封的火焰,鲁迅命名其为“死火”。仔细阅读这个开头,就有好几处值得注意的地方,鲁迅将整个事件局限在梦境中,为何这样写?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野草》中多篇文章都是以梦境中的场景为开头,这又是为何?梦境这个概念起到何种作用?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从命名角度思考“死火”这个意象。从这个独特而又矛盾的命名中,我们会发现鲁迅描述了“死火”进退两难、难逃一死的生存困境,那么这样的描写仅仅是写“死火”吗?这种渴望存在,但是继续存在又必然面临迅速死亡的困境仅仅出现在《死火》一篇吗?再引导学生阅读《影的告别》,那个彷徨在黑暗与光明之间的影子,是否与“死火”有着相同的处境?而这个心理处境在文本中的反复出现是否能让学生对鲁迅产生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认知,从而引发学生思考鲁迅反抗绝望的一种精神理念。“以史释文,文史结合”的目的是让学生打通单一文本、单一作家与历史文化、思潮变迁之间相对宏观的知识关节,而通过文本细读可以启发学生对具体文本这个相对微观的世界进行探究,起到启发学生研究思维的作用。在启发学生的过程中,不要试图总结正确答案,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带有自我思考、个人看法的答案,同时强调思维多元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9).

[2]李影辉,吴国忠.“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路径初探[J].黑龙江教育,2015(2).

作者:汤原力 林翠萍 单位:宁德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