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运用解析(5篇)

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运用解析(5篇)

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分析

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够革新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文章在对信息技术手段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意义分析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手段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有效性对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整合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笔者结合自身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信息技术手段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意义以及对策。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由于受教学条件的影响,教师对于很多深奥抽象的知识难以通过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只能通过语言描述、简单绘图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想象,如时区的变化、地球的自转等等。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师借助录像、幻灯片等充实和简化地理课本中相关的内容,用动态的方式展现代替文字叙述,让抽象化的知识显得更加直观,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同时,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对地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并借助信息技术的声音和图片等方式创设地理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较传统教学模式更实用。第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信息技术条件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多便利。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搜集教学资源,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创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和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手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将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拓展教学内容,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例如,高中地理中涉及许多地理名称、数据、规律及其成因,单纯的背诵记忆难以取得实效,还会消磨学生的耐心。利用投影媒体和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将这些抽象的知识转化成真实生动、形象有趣的画面和语言,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

二、信息技术手段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有效性对策

(一)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地理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时下比较常用,也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有趣的高中地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焕发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活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火山、地震等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对相关的地理自然灾害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或者通过三维动画的形式,让学生感受火山和地震发生时的那种震撼力。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火山、地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火山和地震带常出现在哪些位置……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最终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效果的实现。

(二)突破教学难点,解决传统教学难题

古人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可见地理知识的博大精深。如何将多领域的知识和信息综合起来利用,已经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通过语言的描述,简单的绘图、模型或者是模具讲解的方式,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而在信息技术的手段之下,教师完全可以借助电脑信息技术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知识点时,可以通过Flash动画的方式,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直观的展现,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了解。

(三)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学习效率

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教师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制作一些优质的教学课件和视频;也可以结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制作微视频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共享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另外,对于一些探究性问题,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网络平台及工具软件进行自主探究。每个学生独立搜集资料,并得出结论,将其在交流共享平台上。之后,所有学生再进行集中讨论,找出最终答案,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够革新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当结合信息技术的手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实现良好的地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隋燕.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整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5):23.

[2]洪家兴.信息技术对高中地理探究教学的促进作用:以《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的教学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20):37-38.

作者:罗珍琳 单位:贵州省望谟民族中学

第二篇:高中地理教学视频资源的应用

摘要:高中地理的内容多、涉及领域广,并且对学生的学科思维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更好地应用视频资源,文章分析了地理视频资源的含义,论述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视频资源开发利用的作用,以及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视频资源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视频资源;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中,恰当地选取视频资源可以提高学生获取的信息量,通过动感的图象可以加深学生对抽象问题的认识,让学生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获得理性感知。通过这些视频资源的动画模拟、过程演示及真实案例分析等,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应该加强视频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地理视频资源的含义

地理视频资源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各种具有教学价值的信息资源综合体,这些信息资源集合了影、声、光、形等多种感官刺激,其中也包括网络微视频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高中地理教师可以自己构建视频资源库,选取和教学相关的内容,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最终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效率。当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主要视频资源包括地理素材的影片、纪录片、新闻及电影素材等,其中,地理新闻可以将地理教学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一些纪录片等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地理思维,与地理相关的电影资源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行录制一些微视频,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讲解重点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视频资源开发利用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为了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利用视频资源,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可以打破课堂的沉闷,为课堂注入一种鲜活气息,由静态变动态、抽象变具体、复杂变简单,大大增强课堂的表现力。如,在讲解“气象灾害”时,教师可以播放台风时狂风暴雨视频及台风过后的视频,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对台风知识的理解,同时坚定学习及治理台风的决心,引发学生思考,最终提高学习效果。

(二)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材为依据,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唯一来源,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十分单一,缺乏活力。而搜集信息资料制作视频,通过计算机将其系统地展现出来,将无味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语言与图像信息,增加了课堂信息量,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如在讲解“旅游景观欣赏”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视频,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领悟到欣赏旅游景观的基本要求,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课堂氛围也更加活跃。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视频资源的运用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地理视频资源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应用在教学中的视频资源很多,教师要精心选取合适的教学视频资源,以期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一个教学知识点可以选取多个教学视频资源,如何应用这些视频资源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思考。在选取视频资源时,应目的明确,尽可能地选择一些能够发挥积极效应的视频资源,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接触到更为典型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学生获得更加有价值的地理知识。要注重视频资源的科学性,多方查证和比较,确保教师教学的严谨性。同时,还应该遵循因地因时性原则,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视频资源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形成表观印象

由于地理事物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学生很难进行直接的观察和体验,这样学生对于地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十分模糊,而视频资源可以直接展示一些地理现象,这样在讲解过程中学生通过直观的观看可以提高认知程度,在头脑中建立起对地理事物的感性认识。例如,在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时,通过视频资源展示不同地区的地理实景,如我国北方地区冬天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地区和煦的阳光、高大的椰树,让学生理解纬度差异造成的景观各异;再如荒凉干旱的荒漠、原始森林及宽广的草原等,将这些景观进行对比,让学生感知内陆自然带的差异性,通过视频资源进行鲜明对比,学生加强了对地理要素差异性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在地理教学中应用视频资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对于地理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探索更多的视频资源应用方式,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周朝华.中学物理视频资源的获取与利用[J].新课程(教研版),2009(4):154-155.

[3]张思源.面向中学课堂教学的视频资源设计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作者:张新忠 单位:宁夏中卫中学

第三篇:高中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

摘要: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居高不下,环境治理已经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策略,将环境教育渗透其中,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本文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几个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渗透,环境教育,策略

当前世界环境问题一直在加剧,人类生存活动中对自然环境进行了大量的索取,违背了自然的客观规律进行发展,使得局部区域环境受到影响,让整个生态系统失去了平衡,最终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及发展。高中地理教材中也有和环境相关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要协调好人和自然的关系,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及资源的意识。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作用

环境保护意识是地理学习的基础,环境教学其是地理知识学习的保障,而不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因此,教师要重视环境教育,让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教师首先需要全面掌握教材内容,并且挖掘其中的环境教育素材,将教材内容同自然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启发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的价值,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让学生树立并提高可持续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能有效的管理及利用自然资源。有效处理社会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环境教育的中心内容。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对学生学习地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一个主要地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在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和环境有关,可以用来作为环境教育的素材。因此,教师要想有效的渗透环境教育,就需要先充分掌握及研究教材内容,能够分析及挖掘其中的有效教学素材,发挥出教材的作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认真考虑环保教育的目标,有效挖掘书本中的教学素材,尽量让教学中渗透的环境教育内容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并且具有较好的说服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记忆,让他们积极的学习环境教育,充分发挥出环境教育的作用,实现其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化”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其独特优势,提升教学效果。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幅漫画“啊,地球出汗了”,让学生认真观察,并且设置提问,如:“漫画中说明了什么环境问题?一般其被称为什么效应?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等,通过设置问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漫画,更具针对性,学生通过交流、探究,可以逐渐体会到全球气候正确变暖的问题,通过不断探究获得答案,知道温室效应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无节制的排放CO2导致的。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其他的气候变暖图片,还可以给学生播放视频《后天》,加深学生对温室效应的认识。教师需要设置问题,如:“气候变暖的影响因素有什么?气候变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什么?”等,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观看、学习及讨论,学生可以积极的进行讨论。这样,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讨论及总结,学生会认识到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组,每组中都选择一个一个代表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政府官员、世界环保组织成员、热带丛林、伐木商以及土著居民,围绕怎样减少温室效应这个主体进行辩论比赛,学生要站在自己角色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及发表意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深入认识气候变暖的原因。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知识,加深记忆,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重组、优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采用传统的灌入式教学方法之外,还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其他方法传播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时候,能够充分发挥出当前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从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向多样化发展,环境教育内容较多,这容易让教学目的出现多种性以及不定向性情况。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教师需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组合,发挥出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实现整体优化,逐渐形成一套科学的方法体系,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相关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时,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纪录片和幻灯片等。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进而更加深入、正确的理解保护物种多样性的价值及意义。

(三)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除了在课堂中渗透环境教学,在课外也需要加强环境教育的渗透,让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加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将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以及课外。教师要利用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相关环境保护知识,以此为前提,组织相关的环境保护主题为方向的节日纪念活动。比如国际湿地日、世界环境日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会环保的生活。这对环保知识的宣传及推广也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环境教育的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巩固课堂中学习到的相关知识,加深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可以唤醒周围人的环保自觉意识,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到环保知识和活动中,加强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让他们认识到环境保护和平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如节约用水、用电、做好垃圾分类、远离垃圾食品等,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清玉: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10)。

[2]程志红:浅谈中学地理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J],山东环境,2012(9)。

[3]刘娜娜: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与整合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赖兴贵 单位:重庆市渝北区松树桥中学

第四篇:高中地理教学情境教学法实施分析

摘要:为了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文章从运用多媒体、根据生活实际情况、运用游戏、运用合作学习四个方面论述了高中地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实施,认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授课,不仅使课堂充满活力色彩,还能使学生热衷于地理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情境教学法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本文主要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有效的情境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把抽象的知识转变成直观的知识,还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多媒体可以将生动的文字,形象的图片,美妙的声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多媒体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通过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进而创设有效的情境,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自然界中关于水循环的视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将学生带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有效的情境,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还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根据生活实际情况创设有效的情境

地理来源于生活,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着手,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其实就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还能教会学生如何将地理知识有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人口的数量变化”一课中,教师为学生讲解关于我国人口方面的话题,有效创设这一情境,那么接下来教师在讲解人口的数量变化时就相对容易些。因此,只有从生活实际中获得一些与技能相关的地理知识,学生才能对所学的地理知识有一定的认知与理解,才能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才能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1]。

三、运用游戏创设有效的情境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都喜欢玩游戏。游戏本身就具有吸引人注意力的这一优势。怎样才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游戏创设有效的情境,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与掌握地理知识?这是目前高中地理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游戏在高中地理教学主要体现在:比赛,地理谜语等。其中比赛最能调动学生参与地理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学习“水资源的合理运用”一课中,首先,教师让学生阅读本节课教材内容,其次,教师让学生结合生活常识与所见所闻描述一下水资源的合理运用,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游戏创设了一个有效的情境,让全班男生与女生做游戏,男生与女生分别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加以描述,其游戏规则是,不能说出相同的答案,如果说出别人说过的答案,那么将扣掉一分。最后,教师进行统计,对胜利的男生或者女生进行表扬或者给一些小奖品。利用游戏创设情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还能开拓思维,锻炼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2]。

四、运用合作学习创设有效的情境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团结意识。例如,在“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课中,教师运用合作学习方式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首先,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学习优秀的学生,每个小组也有后进生。其次,教师提出问题,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让各个小组分别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最后,每组中的一名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口头描述与解答。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在学生回答错误时,应对学生的错误及时纠正,并积极指导,为学生做好补充。利用合作学习方式创设有效的情境,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探索地理知识的求知欲望,还能充分地将学生的优势体现出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上,还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真正地掌握与学习地理知识,并将学到的地理知识正确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才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为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利用生活创设情境,利用游戏创设情境,利用合作学习创设情境等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索欲望,满足学生对地理学习的需求,从而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孟桂珍.浅谈“情景式教学”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3(1):103.

[2]毕锋.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转”与“变”:以大气环境保护教学为例[J].学周刊,2013(12):122.

[3]颜兰贞.趣、实、活:使地理课堂教学更精彩[J].教育教学论坛,2014(7):142-143.

作者:宋成唐 单位:甘肃省靖远县第三中学

第五篇: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分析研究

【摘要】伴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着新的变化,本文重点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为今后地理教学实现高效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越来越被更多的教师所了解,根据初中地理新课程的要求,教学现状,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有效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是按中学地理新标准,结合高中地理特点和现状,高中地理教学也进行了新的要求,联合高中地理这门课的特点和当前的采用当前的计算机信息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一、新标准下的高中地理教材分析

1.积极倡导学生参与活动。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方面,学生要对其进行分析,尤其训练学生在地理技能与方法方面的,老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在编写课文时,注意对地理事物、现象等方面进行分析,更好地加强地理技能、地理方法等方面的训练,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积极探究学习新知识,通过探究把握学习的技能和方法,养成学生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材鲜活,系统不够。对于高中新教材,与旧教材在编制教学内容上比较,体现在文字上很简洁、很生动,图与文结合使用,其形式比较多。在课程结构的设置方面,涉及了很多问题、主干知识、很多活动、很多知识窗、还有很多单元活动。从其设置可知,其与认识的规律性一致,即从感性变为理性;从具体变为抽象;从简单变为复杂。而新课程,在设计方面,往往对学生的启发性很强,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新标准下的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喜欢的上课氛围是轻松、愉快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无疑是不错的,但是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氛围,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教师观念,在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的前提下,和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服务。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自己同时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得到学生的信任后,学生才能从心理上重视和佩服老师,喜欢学习这门课程。教师在设计地理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最大限度地以推动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的目的,特别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处于不同的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够有一定的发展。在教学目的的落实方面,要具备比较大的弹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结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就。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多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将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起来,促进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挥[1]。2.图与文结合起来记忆更加深刻。为了很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往往借助地图,作为一个载体,促进地理学习。通过运用地图,来记忆地理知识,往往更加准确、牢固而有效,这是一个很好的记忆方法。对于地理内容来说,往往很多很杂,但大部分地理知识均与图上的位置有关系。所以,在学生学习时,要让学生把书与图结合起来使用,可以把地理知识一个一个在图上进行查找,直到查出为止,这样便于熟记;在平时,学生要多分析地图或者通过填图、绘图来把握知识,真正做到“图不离手”。这样一来,学生的大脑里有了地图的印象,使得知识不断再现。久而久之,在解答地理问题时,就会从头脑中提取图,从而解决问题。比如,“地球运动”图,“大气分层”图,“山河分布”图,“洋流流向”图,“国家位置”图,“铁路干线”图,“工业中心”图,这样,在图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提取出准确而有效的信息。对于学习地理,其过程比价综合而复杂,主要是通过看图、说话来学习。3.在地理课堂上,注意提问的使用,不断引导学生去思维。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老师设计提问要恰当,把握好时机。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情绪来决定如何进行提问,对于教师来说,一般给学生讲解很长时间之后,需要设计一个话题,即提一个问题让学生作答;在讲完一个问题之后,接着进行下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以提问的方式进行等等。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以及启迪学生的思维,往往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做到承上启下,自然过渡;除此之外,当老师给学生讲解的内容比较简单时,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教材的内涵,老师可以针对性地出一些问题给学生。4.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方法和规律的点拨。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找寻到学习的规律上的指导,不断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迁移。比如说,之前我上过的一节关于地理上的时事热点方面的专题,我搜集了很多热点事情,有北京奥运,首钢的搬迁以及张家口冬奥会等热点,倘若只是单纯地将这些材料一一介绍,很显然一节课的时间是不行的,学生也不能将这么多的热点问题了解透彻。在课堂中,我选择了一个材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学生对于材料掌握也要讲究方法:首先从材料中读取到一定的信息;第二回忆学过的相关内容;第三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当前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这对于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学生在解决一些地理方面的问题时,引导其使用语文、数学、物理或化学等知识进行分析与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提高学习的效果,使其更好地理解知识。例如,针对一些抽象的地理概念,即太阳常数,引导学生对句子的成分进行划分,使学生对定语、主语之间的关系把握清楚,从而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学生在理解经度的概念时候,引导学生理解经度差,即两个子午圈平面之间的夹角;总之,为了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学习。综上所述,现在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朝着新课改的方向迈进,突破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通过上述的教学策略,可以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民,蔚东英,张英.第九、十届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介绍与分析[J].地理教育,2013(10).

作者:陶丽丽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