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电气自动化的电气工程融合运用

电气自动化的电气工程融合运用

摘要:随着电气工程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引领电气工程进入全新的信息自动化时代。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了电气工程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提高了电气工程产业工作效率,为社会进步的需求提供了基础。本文简单介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并分析电气自动化是如何在电气工程中得以融合与应用的。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应用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对电气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大环境下,自动化、智能化将是电气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得以不断革新与进步,已经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

1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设计理念

电气自动化技术结合了电子信息技术、电气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是电气行业中先进而高效的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在电气工程中有许多优点,能有效改善电气工程存在的许多问题,例如减轻人工劳动量,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实时监测工程等。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及其发展趋势中,不难发现其设计理念是以集中化、远程化以及现场总线式为核心,围绕这三点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进程。所谓集中化,是指在电气工程中将系统监控处理器集中在一起,从而能更方便、高效地对电气设备进行集中监控管理。远程化则是以减少电缆为主要方式,既能节约成本投入,也能解决长电缆带来的系统稳定性问题。另外现场总线式设计能针对不同的间隔采用不同的功能,在保证电气系统完整、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减少了设备数量,不仅缩减了电气工程成本,也优化了整个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2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

2.1集中化管理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

集中化管理是电气自动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其用于电气工程中能起到方便操作,便于维护,降低系统要求,简化设计方式等作用,但同时对电气工程处理器的要求比较高。因此集中化管理目前多用于相对简单的电气工程系统中,以保证处理器能正常运作并发挥出集中化管理的优势。集中化管理最大的优势在于摒弃了电气工程中原本以多个处理器进行监控管理的模式,使得管理更加集中、方便和统一,不用再担心散乱的监控管理的低效率。集中化管理整合了电气工程的监管处理器,形成全新的完善监管系统,提高了电气工程的监管效率[1-2]。

2.2远程化监控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

远程化监控的优点在于能高效、实时地对整个电气工程进行监控,避免了人为监控的低效性,优化了电气工程人员体系。远程化监控和电气自动化通过计算机能同时实现,从而在监控的同时完成管理作业,减少了人为监控模式下从监控到管理的过渡时间,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一般来说,远程监控技术运用在电气工程中,相应地减少电缆数量,并大幅度降低因长距离电缆造成的系统不稳定概率。即缩减成本的同时提升了系统稳定性,对电气工程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3电气自动化和继电保护装置的融合运用

继电保护装置是对电气系统进行故障警报的电气工程保护装置。通过融合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使其能在系统发生故障时第一时间发现并作出警报。电气自动化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可以让继电保护装置实时监测电气系统中的各设备及其运作参数和状态,一旦出现异常,继电保护器就能发出警报。另外,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继电保护装置还能对电气系统进行简单的远程控制,并在发出警报的同时对一些细小的系统问题进行处理,保证系统能正常运作。

2.4电气自动化和变电站的融合运用

变电站是电气工程中很常见的电气设备,通常用来变化电压,分配电能,调整电压等。然而传统的变电站对人工监控要求较高,需要人为进行监控与管理。由于人工检测无法做到长时间实时监测,所以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之后,可以有效提高对变电站的监控效率,长时间的实时监测能对变电站的工作状态有一个良好的监控结果,而且在变电站工作异常时会发出警报,从而起到很好的安全防护作用。并能帮助相关人员在故障发生后及时找到问题所在,有效解决问题。除了自动监控之外,电气自动化技术还能优化变电站结构,删掉大量人工检测设备,让变电站变得更加小型化和智能化。在缩减变电站建设及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变电站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3]。

3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作为电气工程的重要技术,目前已经在电气工程中得到广泛运用,并且将会是电气工程发展的重心。了解电气自动化及其设计理念,结合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情况,对研究并发展电气自动化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曾少兰.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48(14):68+70.

[2]石峰.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J].硅谷,2014,7(6):92+90.

[3]胡丽.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7):196.

作者:李兴刚 单位:北京景成瑞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