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开放大学教育的教学创新机体元素变化

开放大学教育的教学创新机体元素变化

摘要:开放大学教育教育创新体系包含多个方面内容,体现为不同元素。既要考虑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也要重视学习者的共性基础。“创新”能力的提高,既与内部因素,即教育者的教学价值观、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水平高低、受教育者的文化层次紧密相关,也与外部环境,如保障教育有效运行的制度、政策以及教育创新的物质技术息息相关。任何一方面的缺位,都会影响“创新”的进行。

关键词:教育教学;创新;外部因素;内部因素

教育教学创新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教学创新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这就对开放教育教学“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也是对开放大学教育教学创新的价值定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将信息化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加紧用信息技术改造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使教育教学创新成为历史的必然,也使传统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既是教育者要解决的问题,也与学习者息息相关。纵观学者的研究,对于“创新”的理解,多偏重教学技术的依赖,实现教学的创新,属于手段论的创新。但是,教学创新是一个内涵与外延都很丰富的概念,不应该也不能将创新局限在技术层面,要全面理解创新的含义,认识教育教学过种中的每一个元素所起的作用,才能真正理解创新的涵义,才能正真做到通过创新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创新主体的变化

教育教学创新的变化,首先是主体的创新变化。创新主体是创新系统中人的因素,是创新的关键。因为教育教学的施动者是教师,协助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是教育管理者,而教育教学的终极服务对象、教学的受众者是学生。教育教学是联系两者的有效桥梁,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只有主体才是教育教学的目的。

(一)教育施动者———教师的变化

教育教学的施动者是教师,在创新过程中,教师是发起者,对整个创新的成败至关重要,“千里马有,而伯乐不常有”说明教师在发现、培养学习者的重要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与传统的教师相比,在大数据信息化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虽没有质的变化,但其所处的地位,所面临的任务,已有很大的不同。在传统社会,教师处于绝对权威地位,其地位不可撼动,属于毫无疑问的知识输出者与传播者,学生处于知识的接纳者与继承者,师生地位固定。但是,在信息化时代,这种知识的绝对输出者与绝对接受者的二元分明的师生关系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临界点从非常清楚变得模糊不清。

(二)教育受动者———学生的变化

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服务于学习的受动者,即学习者。在信息化时代,学习者的身份已不再是完全的受动状态,学习途径多元化,因为知识的来源不再固定于教师这一唯一主体上,真正出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局面。甚至于通过多元化的知识获取,引起学习者对教师知识的质疑,打破对传统教师作为权威知识来源的传统地位。由于现代学习者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对知识评价的多元化,使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使创新成为一种现实的迫切需要。

二、创新的物质变化

教育教学创新,不光涉及到主体的变化,也涉及到作为工具性的物质变化。教育教学创新的物质,包括宏观的政策、制度,还包括信息技术的广泛、深入地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教育制度、政策的变化

教育政策或制度,为教育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是教育工作的制度层面的反映。随着中国教育形式的不断变化,在普通高等教育之外,各种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远程开放教育也在其中。在发展进程中,各地开放大学教育教学水平有高有低,质量参差不齐。为了促进开放大学教育的发展,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在地方上,各省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如《上海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太原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文件相继出台,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无疑为开放教育的教学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

(二)技术手段的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移动终端电子产品全面走入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信息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教育教学创新迎来了发展的契机。以往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已被更多的远距离、非实时、互动型百科书式的教学方法所撼动,教学形式多样化的梦想在借助技术手段的帮助下逐步实现。大数据的远距离投送与高质量的教学支持服务的不断改进,使学习打破了固有的樊篱,通过一个移动终端,就能享受海量优质资源与服务,已成为现实。这些技术手段的变化,带来学习的革命性变化。深刻影响着每一位学习者与知识的传授者。

三、创新体制元素变化的应对策略

教育教学的创新,既是适应变化的被动结果,也是应对世界变化、甚至引引领世界变化的原因。因此,在创新过程中,既要有适应传统教学的固有基因,应该继承而非完全抛弃传统因素,也要适应信息化特点,创新教学服务方式。

(一)因材施教与教育教学创新

教育教学创新的途径与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模式,但其基本精神,却不外乎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即因材施教。建国以来,我们的教育,由于资源的限制,采取程式化的批量生产模式教育,这种教育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程,统一的评价机制,统一的考核机制。这是工厂式的批量化生产模式,其优点是抽投入少,见效快,产生率高,产量大。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忽略了受教育者主体的个性差异,使受教育者的个性无法充分发挥,导致大量人才的浪费。这与因才施者的教育理念相悖。其实,教育教学的创新,就是要将单个的学习者看作是独立的主体,每一个学习主体都有自主的需求。教育教学的创新,就是要用既有的学习资源,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教育教学创新,不是技术手段越高就越好,教学理念越先进就越好,也不是新媒体、新技术运用的越充分就越好,而是由教学服务水平、教学服务是否有针对性来衡量。只要能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达至学习的预期目的,才是创新,否则,就是伪创新。

(二)从以学习者为中心到以“教与学”的过程的创新

人们在强调教育教学创新时,往往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但是,笔者以为,这种观点有待商榷。以学习者为中心,只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也就是笔者前面所提到的“因材施教”,即教育者要根据学习者的共性与个性的差异来决定教学服务的方式方法。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则要以“教与学”为中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首先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教学方法与策略。例如,根据年龄划分,青年学者习可以使用更多的技术手段,体现信息化等特点的学习方式与学习途径;而对于老年学习者,则应加大线下传统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学习兴趣的学习者,应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提供特殊的学习服务,使学习者各取所需。要注重学习过程,根据学习的特点,及时调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然后再观察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再进一步调整教学过程与策略。如图所示: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教学环节为中心,以教与学的具体过程为中心。

(三)运用多种技术媒体

现代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必须借助于多种技术手段。只有借助多媒体技术,才能批量化服务,才能降低服务成本与学习成本。多媒体的运用,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低成本。对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因才施教是一种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的教学方法。根据学者的需求与学习潜质,制订属于学习者个人的学习计划,这必然带来学习成本的增加。但是,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媒介,在教学的互动、讲授的进行、资源的制作、任务的完成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批量生产,减少重复劳动,降低生产成本。只有降低成本,才能将有限的教学资源,投入到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互动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因才施教,有的放矢。2、高效。教育教学创新,就是要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学习者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制作。省略不必要的环节、过程,避免资源的浪费,追求最大化的成果回报,即教育者与学习者学习成本的最小化,又追求教育者与学习者成果的最大化。用最简洁的手段,最快速的途径,实现双方的预期目标。3、易反馈。教育教学创新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状况随时调整教学支持服务,提供真服务而非假服务。而受教育者则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不断回馈教育者,使教育者的教育服务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做到精准服务。这就要求教与学这一系统要具有完美便捷的反馈系统,教育者能够及时调整教学,而受教育者作为受体,能够及时得到这种准确的信息,并能及时作出反馈。根据受教育者反馈的信息,教育者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因此,教育教学的创新,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创新的根本,就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因才施教”,根据教育者的个性化需求与个性化的潜在特点,教育者一方面满足受教育者的外在表象需求,同时又能激发受教育者内在潜质,帮助受都者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并超越自我。结语开放大学教育教学创新是一个全面深刻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元素,是一场教育教学的深刻革命,因才施教、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是创新的根本出发点。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是开放大学教育的浅层次目标。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使受教育者实现自我价值,这是开放大学教育教学创新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中发[2010]12号,2010-07-08.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Z].教技[2012]5号,2012-03-13.

[3]徐鹏,刘艳华,王以宁.准备未来学习,重塑技术角色:<2016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解读及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6(8):120-128.

[4]黄荣怀,刘德建,刘晓琳等.互联网促进教育变革的基本格局[J].中国电化教育,2017(1):7-16.

[5]钟启泉.学习环境设计:框架与课题[J].教育研究,2015(1):113-121.

作者:王志民 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