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大学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摘要: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新时期对大学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为了可以向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加强大学教育管理是尤为必要。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由于信息时代背景下对于信息化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加,如何能够对大学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推动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内外部共同优化和改革管理模式,与时俱进,吸收更多时代前沿元素,创新教育管理理念,切实提升大学教育管理成效。本文主要就大学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多种角度进行阐述,如何能够寻求合理对策来推动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优化。

关键词:大学教育管理;可持续发展;策略;以人为本

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中,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如何能够谋求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策略逐渐深入人心,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开始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立足基础点。教育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动力支持,如何能够将可持续发展策略落实到实处显得尤为关键。就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其中,教育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创新,有助于推动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由此看来,加强大学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尤为关键,有助于为后续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大学教育管理概述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新时期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深化,传统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展需求,迫切的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高校为了谋求长远发展,就需要进一步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吸收更多时代元素,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提升大学教育管理成效[1]。争取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协同运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基地建设和制度一体化。

二我国当前大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管理部门约束大

就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实际工作开展很大程度上受到行政管理部门的影响和制约。作为我国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教育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人才质量,而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成效偏低,管理模式较为单一、滞后。行政部门对于学校的管理体系和模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需要严格遵循上级主管部门出台的文件和要求开展教育教学的活动[2]。故此,导致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管理体系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学校自身缺乏自主性。对于教师而言,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规划,都需要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管理和审批,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内容需要重新修改,并在每学期末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效。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定期完成一些硬性的教学科研指标,承担着较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压力[3]。

(二)教学管理部门约束较多

教学管理部门约束是大学管理工作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管理工作成效。很多高校内部教育部门为了抓进度而忽视了教学质量,盲目的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在并未进行实地调查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致使后续教学活动未能有序开展。也正是这种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管理模式导致教师承担的教学压力过大,为了完成硬性教学指标,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完成教学任务上,忽视了教学质量的提升[4]。

(三)学科之间的壁垒较大

在大学教育管理工作开展中,作为其中关键所在,教学管理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创新和优化。信息时代背景下,尽管为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但是相应的也为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阻碍和影响,学科之间的壁垒变得越来越大。高校教学活动中,多数是模仿西方高校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专业化和精简,促使学生在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可能导致学科之间壁垒增加,致使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畅,学生很难对大学知识体系全面掌握,知识构建上处于碎片化状态,与大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背离[5]。此外,学科之间的壁垒也会影响到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加之教职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在职称激励制度的影响下,致使绝大多数的教师开始注重自主研究,忽视跨学科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无论是在教育科研工作中还是教学中,都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和不足,无法应用系统化的教学方式,甚至可能造成学生的知识学习不充分,看问题更加片面,影响到学生的后续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意识不足

在大学教育管理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识匮乏问题尤为明显,致使新时期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难以得到有效的创新优化。首先,我国多数的高校仍然是采用终身教授制,这种制度很容易导致多数教师处于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的状态,止步于以往所获得的荣誉上,无法取得与以往相同的成绩,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较为陈旧,难以得到有效创新[6]。其次,学科之间的壁垒导致不同学科之间专业知识交流较为困难,教师无法站在宏观角度去开展跨学科交流活动,科研活动更多的是局限在本职工作上。最后,职称晋升制度和教师的薪酬待遇直接挂钩,所以很多教师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开展科研活动和学术研究,并非是真正的对科研内容抱有浓厚的兴趣,最终即便是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狭隘的价值观将影响到教师的未来发展,与新时期大学教育管理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背离。

三大学教育管理可持续发展策略

从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受到陈旧的管理思想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持续深化,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背离。故此,为了推动大学教育管理可持续发展,需要吸收更多的时代元素,创新教育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一)加强政府对大学教育管理的支持

为了能够在新时期推动大学教育管理可持续发展,需要迎合时展需要,创新大学教育管理理念,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7]。通过适当的行政放权,为大学教育管理提供更加自由的空间和机会,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创新教育管理理念,组织教育管理活动;分析大学校园管理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学校师资力量,吸收更多的有经验教师优化考试内容,选择更合适的教材,实事求是,谋求可持续发展,提升大学教育管理成效。只有这样,大学教育管理工作才可以真正将可持续发展策略落实到实处,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放宽大学教育管理的约束和控制

为了推动大学教育管理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放宽对大学教育管理的约束和控制[8]。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和风向标的作用,在实际管理工作开展中提供引导作用,加强大学管理力度,根据自身教学水平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升教育管理成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迎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利用时代元素来创新大学教育管理模式,

(三)跨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打破学科壁垒

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应该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深入分析可持续发展要求,创新大学教育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切实提升大学教育管理质量和效率。就当前学科之间的壁垒问题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部门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共同努力[9]。学校在教学内容安排和科目设计中,根据学科特性来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寻求学科之间的共同之处,为后续教师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提供坚实的指导和参考。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树立正确的跨学科理念,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能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强化跨学科之间的合作,能够从宏观角度去看待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认识观,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师需要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有针对性的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开展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中,加强跨学科合作和交流,吸收他人的优秀所在,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10]。同时,还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促使学生可以在无形中养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迎合社会发展需要,提升未来就业优势。

(五)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

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就当前激烈的就业市场现状来看,在大学教育管理中,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切实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根据市场发展需求设置专业,规划专业内容,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培养更多社会所需的综合型人才。

四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教育管理工作决定了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新时期为了迎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应注重教育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创新,争取学校、社会和学生共同努力,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恒仲.教育管理对大学生个性发展支撑效能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3,24(4):54-56.

[2]翁建全,许萌,金红卫等.教育管理创新与青年教师素养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4):80-82.

[3]施佳维.大学教育管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22):248-249.

[4]丁龙.当前中小学教育管理中亟待关注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2014,24(4):69-70.

[5]张丽.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22(16):172-172,173.

[6]陈霞玲,马陆亭.中国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制度设计——美加德日四国公立高等教育管理对中国的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6):99-105.

[7]郭华.生态视野下的区域教育管理问题研究——以南京市玄武区为考察个案[D].苏州大学,2014.

[8]赵宏,关刘君.基于IFE和EFE矩阵的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6,24(9):87-92.

[9]计卫舸,曹家麟,董慧等.基于学术力的高校可持续发展动力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4,14(7):74-79.

[10]管德明.创新办学理念,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协调发展[J].江苏高教,2015,21(1):19-21.

作者:王莉莉 单位: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