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从日本古代文学看武士观变迁探讨

从日本古代文学看武士观变迁探讨

《平家物语》是日本13世纪(镰仓时代)著名的军记物语,以平家的兴起与衰落为主线,着重描绘了平氏与源氏两大武士集团的争霸过程。书中反映出的武士观也成为该书最凸出的思想价值,为现代学者研究日本社会文化中武士观的缘起与变迁提供了绝佳的研究文本。

一、从追求权势到崇尚勇武

对于旧式武士而言,官位、财富、权势是其力量的象征,也是他们一生的追求目标。而新兴武士作为旧式武士的对立面坚决反对旧武士身上的这些“标签”,不为权势与名利所惑,而是将价值的天平倾向了勇武精神。从《平家物语》中,读者可以明晰地看到这种价值取向的转变。作者十分赞赏以源氏为代表的新兴武士,而对平家的旧式武士则不乏批判之词。作者认为一名受人景仰的武士要有一种看淡生死的勇武精神,而源氏家族中的源义仲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作者的笔下,源义仲从小就显露出成为优秀武士的天赋,他不仅勇武过人,而且智勇双全。虽然他的结局富有悲剧色彩——因为功劳太大而受源赖朝的猜忌,被源家镰仓军征讨杀死,但他悲剧英雄的形象还是在读者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尤其是作者在描写他与源义仲的最后一战时,将他身上的悲壮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令读者唏嘘不已。当源义仲得知敌方力量强大时,没有丝毫退怯之意,反而催马狂奔至阵前,要与敌人决一死战。通过这些描写,一位武士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豁达,胆识过人的勇武,敢于一马当先的领袖气质,全部生动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什么是真正的武士,作者在此给出了答案。在作者笔下,像这样充满血性与勇气的武士还有源义经、濑尾、今井四郎等,作者对他们也格外青睐。与这些英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旧武士的平家。平家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可谓风光一时,他们称霸天下,连源家都曾是他们的手下败将。然而平家终究还是被财富与权力迷惑了心智,他们终日沉迷于享乐,陶醉于过去的成就。一味追名夺利使他们子弟的作风越来越颓败,同时他们腐朽的体制也濒于崩溃。在《富士川》中,作者用他的妙笔生动地表现了平家将士的颓废与无能。与源氏军队同仇敌忾、气势如虹不同,平家从上到下都流露出胆小怯战的气息,甚至还未开战便如惊弓之鸟一般自行溃散。尤其值得玩味的是,作者对平家的否定态度并不都是通过“丑化”的描写完成的。比如作者对平家主帅平维盛的描写便极尽赞美之能事,然而这样的赞美其实是一种含蓄的反讽,作者越是把平维盛描写得仪表堂堂,就越能与下文他的无能懦弱形成强烈对比,讽刺效果也就越为强烈。不仅如此,作者还利用艺伎的言论来进一步否定平家。艺伎在古代日本的地位很低,平日里贵族子弟都视其为玩物。然而当平家军队还未开战便已纷纷逃散时,这些平日里耀武扬威的贵胄子弟,就成为往常在他们眼中不值一提的艺妓的嘲讽对象。作者由此摆明了自己的武士观,将自己的价值标准与平家军队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以此达到进一步讽刺的目的,为引出源氏家族做好了铺垫。平家和源家分别是旧式武士与新兴武士的代表,在平、源两家的争霸过程中,平家节节败退,源家奋起直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不完全偏向于两方中的某一个阵营,可以说作者出身于旧贵族阶层,在思想上却更偏向于新兴武士群体,这种新旧杂糅的特质在作者富有矛盾的书写中随处可见,体现了时代新旧交替在作者身上留下的烙印。比如在对平家的评价中,作者常常显示出暧昧不明的复杂态度。在作者的描述中,作为平家家长之一的平重盛可谓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作者对他不仅从没有贬低之意,而且丝毫不吝惜赞美之词。然而纵观平家的盛衰过程,我们会发现,平重盛实际上是平家走向衰败的重要因素,平家的落败与他多次向敌人妥协、投降密切相关。而对于平家的衰败,作者一方面对之报以无限的惋惜与同情,另一方面又以十分客观的笔触揭示了平家的腐朽、懦弱与无能。因为在作者看来,超脱生死的勇武是武士精神的精髓所在,勇敢如源氏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武士,而懦弱胆怯,只知道一味追求权势的平家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

二、从以利交换到忘我献身

在武士阶层形成之初,武士与主人之间是一种基于利益交换的主从关系。武士之所以效忠于主人,是为了获得物质报偿,反过来,主人也是在利用其物质优势换取武士的生命与效忠。然而《平家物语》传达出了一种基于感情的忠义观,这与之前物质交换式的效忠关系不同。在作者看来,知恩图报是人间正理,连鸟兽鱼虫都能做到如此,对于一个武士而言更是最为基本的要求。今井兼平是源义仲手下一员大将,因为源义仲对他有知遇之恩,因此他对源义仲忠贞不贰。得知源义仲的死讯后,今井兼平便自尽而亡,这种将帅之间的真挚情谊是非常感人的。在《平家物语》中,与今井兼平类似的武士还有很多,比如信连为掩护高仓宫逃跑而不顾自己生死,嗣信为了源义经而身死,等等。知恩图报、忠心不贰作为武士的重要精神,与中国儒家文化中“士为知己者死”的价值观是相通的。同样,作者对忘恩负义、贪生怕死的鼠胆之辈也进行了无情鞭挞,并视他们为武士中的耻辱。

三、从冷血到温情

在旧式武士观中,冷酷无情往往被视为一个武士强悍气质的表现,有些武士甚至将一些残忍的手段视为建立统治的必要方式。然而在《平家物语》中,许多情节都显示了武士独特的温情,向读者展示出不一样的武士形象。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濑尾兼康与其子的故事。在即将被源家攻陷之时,平家家将濑尾兼康本来可以逃出重围,但为救自己的儿子小太郎,他放弃了出逃的机会。最令人动容的是,当感到自己无法救出儿子后,他居然含痛亲手割下儿子的首级,最后自己也战死沙场。这种父爱已经超出世俗对一般父子亲情的定义,它更为真切,也更为壮烈。武士的温情不仅仅表现在对自己的子嗣身上,甚至对敌方的年轻一辈,年长的武士也会因不忍而手下留情,这种人性之中的温情已经超越了敌我的界限,尤其值得敬佩。比如源家的熊谷直便因为想到了自己的儿子,放过了作为平家年轻一辈的敦盛。《平家物语》作为日本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人性的刻画、对历史盛衰的反思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尤其是作者对当时武士的复杂面相的再现,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武士观,同时也反映了特殊时代背景下武士的形象、内涵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与其说《平家物语》是一部文学作品,毋宁说它是一幅展现古代日本战争与生活、人性与精神的生动画卷。它不仅是日本重要的精神财产,对于世界文学而言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作者:唐玉婷 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