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公共文化论文范文

公共文化论文全文(5篇)

公共文化论文

第1篇:公共文化论文范文

有学者对当前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作出分析,指出当前云南省要想建设成文化强省,其文化主体边缘化,缺乏优秀的文化人才是制约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主要原因。相较之下,解决人才的问题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因为从某个角度来讲,只要将人才的问题解决了解决文化主题边缘化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可能仅是时间上的问题。就目前而言,人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专业的文化工作者,在城市由于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好一些,这种专业、专职文化人才缺乏的现象还不严重,但是在农村地区,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不少乡镇的文化站中甚至都没有一个专职的工作人员。二是缺乏对文化工作者的培训与教育,一方面是由于不具备开展文化业务培训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关部门的带头作用没有发挥好,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文化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低下,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建设。

二、促进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对策

1、强化政府责任

在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以建设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政府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鉴于此强化政府的职责对促进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且重要的。首先,需要强化党委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建立完善的领导和工作机制,突出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领导、决策与管理职责;落实各个部门在建设中的职责,明确分工,真抓实干,促进有关措施的落实。其次,政府方面要积极转变自身的角色,准确定位自己为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作用,理顺政府与社会、与市场、与文化单位之间的关系,促进文化服务建设向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形式的转变。

2、加大投资力度

首先,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应加强对中共中央、国务院、云南省有关文化建设方面的文件精神的学习,充分认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思想要点,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真正的提上议事日程中来,编入财政预算中去,将其与经济发展和扶贫计划相挂钩,并将其作为政绩考评的重要依据,有效调动和激发有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促使有关政策逐渐向文化建设倾斜,使文化建设获得更多的投资。其次,为促进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财政部门也应给予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以足够的经费保证,尤其是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等基层文化单位。另外鉴于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确保文化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有必要适当调高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幅度,同时有关方面也可通过出台相关的激励和优惠政策,鼓励对基层文化服务建设与社会公益性活动的投资与捐赠,从而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

3、加强队伍建设

基于当前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人才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完善文化工作人员的选拔和竞争激励机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任用、激励和评价制度,尊重文化人才的个性发展与需要,根据个人的工作能力以及岗位贡献、工作年限等合理制定薪酬标准,对于表现杰出有突出贡献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者应予以表彰宣传和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之中。第二,抓好队伍建设问题。加强对文化工作人员的宣传,强化其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搞好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通过制定的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企业家投身到文化建设之中,造就出一批文化企业家。第三,加强对文化队伍的培训。当前文化队伍素质之所以难以得到提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我们只往文化建设中输人,缺少有培训,长期下来不仅留不住人,队伍的质量也会逐渐下降。因此,我们必须要完善公共文化人才培养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在强调理论与业务相结合的基础上,采取多种人才培养方式,从而切实提供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云南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提供人才上的保障与支持。

三、结语

第2篇:公共文化论文范文

笔者对陕西省部分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的基本现状进行了调研总结。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①基地区域位置不合理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存在较大的随意性,馆舍设置比较独立,空间布局上哪有空地就往哪里建,往往由于所处位置较偏,不处于乡镇群众居住和出入的中心,而减弱了其对该区域的文化辐射能力。

②建设规模和标准普遍偏低长期以来的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了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模和标准普遍偏低;另有一部分乡镇,至今还没有公共文化设施;仅有一些重点镇新建的公共文化设施基本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③其他问题除以上两个问题,现有乡镇公共文化设施还存在设施条件较差、缺乏组织管理、利用率低或被挪作他用、缺乏地域文化特色等问题。下面,笔者就基地计划方面对乡镇居民文化需求的建设标准及应用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索。规模计划方面另作探讨。

2.关中地区村镇公共文化设施基地计划研究

①村镇公共文化设施基地计划影响因素分析建筑基地区位的选择,从建筑计划出发,应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建筑本体、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使用者需求等方面。不同的研究对象侧重不同的影响因素,村镇级公共文化设施的基地计划可供考虑的影响因素应如下表所示。根据以上对村镇体系与聚落关系的理解,乡镇通常以集镇为中心辐射整个区域,集镇范围内交通与公共设施相对完善,更有利于公共文化设施的职能发挥,因此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的基地应以在集镇范围内布局为佳。

②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基地区位调研分析为进一步掌握乡镇地区群众对公共文化设施基地区位的满意度、需求、建议等内容,笔者选择了两个乡镇对当地居民进行了问卷调研与访谈,两地各发放问卷数50份并有效收回50份,问卷内容及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在集镇内的选址,应符合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点及居民的活动规律。集镇当地的居民数量非常有限,到集镇上活动的大多是各行政村的居民,他们多是在赶集日以及节假日来集镇,进行买、卖、吃、玩和交流信息等活动。而且,非集镇居民来集镇活动通常也是当天来回,因此在集贸市场附近的公共活动场地设置公共文化设施,就成了绝大多数村镇居民较为满意的选择。其次,由于资金少、乡镇公共文化设施普遍不健全,公共文化设施还可以与学校结合,这样就能使学校的图书资源、体育设备和活动场地等硬件设施弥补乡镇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的欠缺。因此基础设施较差的乡镇设置公共文化设施时可考虑与镇中小学结合。

③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基地区位分析案例通过对以上各案例的分析可知,乡镇级公共文化设施选址的最佳方案应是与集镇上集贸市场等公共活动中心相结合,构成集镇公共中心的核心文化建筑,其室外空间可为居民提供活动、停留、疏散的场地,从而也达到丰富集镇公共空间的目的,其开放性又可成为集贸市场的空间延伸。

④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基地区位分析案例根据我国村镇规划标准当中的公共建筑项目配置要求(GB50188-2007),村一级公共文化设施的设置与否没有硬性规定,因此村级公共文化设施的基地区位问题显得不很突出。通过对以下村级公共文化设施使用现状的调研,可以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广大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基础设施普遍落后,公共设施、公用设备非常有限。不难发现,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基层点——村级公共文化设施由于规模较小不宜独立设置,可与村委会、党员活动室等公共设施结合,既处于村庄的公共中心,又保证了管理及配套设施。

3.结语

第3篇:公共文化论文范文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市场化机制

公共服务市场化机制的理论源自新公共管理理论,意图要打破政府垄断,引入私人组织,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三E”。财政资源的有限和政府主导供给机制的现实困境成为引入市场机制的主要缘由。公共文化服务的市场化机制具有竞争功能、弥补功能。顾金孚认为市场化机制一方面借助私人资本可以解决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市场竞争,以反逼的态势促使政府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疏仁华、陈坚良、朱云等认为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方面具有优势,因此要积极吸引私人资本投资农村公共文化产业,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和文化品牌。张波、宋林霖从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成本优化的视角分析得出:“政府要大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公众自主选择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以市场为主导来解决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就是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的私营化,引入竞争机制,从可供选择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中,决定谁是最适合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合同承包商,从而达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效果。市场化机制的实现途径有三:即通过市场力量扩大服务的承担主体;通过市场竞争促进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产出、改善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通过采取合同出租或“多中心”治理等手段减少政府的不必要“插手”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从“强制”向“协商”转变等。林敏娟、贾思远充分肯定市场化机制的作用,他们认为市场化机制是政府主导机制的补充,因此必须协调好政企关系,通过运用契约、交换、政策、制度四种连接纽带,构建政企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市场化机制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市场化机制一方面弥补了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财政资源不足,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市场竞争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文化资源的配置效率,另外所形成的竞争态势,反逼政府提高供给效率。然而市场化机制遭遇了市场化与公益化冲突的现实困境。在农村文化市场中,不乏有低俗、恶俗的文化形式,这些都侵蚀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实现市场化与公益化的有效结合,是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机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社会化机制

社会化供给机制是通过社会化主体独立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与输送。其中社会化主体主要包括作为第三部门的社会组织或公民,他们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或在公共文化活动方面,通过捐赠、捐助的方式在农村地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在社会化机制中,文化社团、民间艺人或非艺人的农民提供的文化服务内生于当地农村社会,更贴近当地农村民众的文化需求,在农村公共领域更有活力和发展潜力。近年来在许多地方农村由农民开办的“农民图书馆”,在带动村民加强文化学习,提升文化修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陈波研究了乡间艺人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功能和作用,他认为民间艺人的文化服务更贴近实际,他们生产和提供的文化服务在融合传统与现代文化元素方面具有优势,从而更能使民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路冠军和郭宝亮考察了农村基层文化社团的文化服务供给状况,他们认为民间文化组织扎根于乡村社会,能切实把握乡民的文化需求,更能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传递者。他们同时也认为民间艺人的组织化需要政府的培育和有效监管。郑恒峰认为:“民间文化社团是最具活力、最具效率、最具竞争力、最具可持续性的文化推动力量。”农村文化社团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因其贴近性、内生性、灵活性和多样性更容易获得民众的认同和支持,能够成为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主体。李少惠认为在发挥公共文化外输机制作用的基础上,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内生机制,这需要整合农村本土文化资源,运用农村自身力量加强文化建设。他认为这种供给机制既能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又可以培育和发展农村本土文化,对于农村公共文化的持续性具有重要作用。总体上来看,社会化机制在挖掘农村本土文化资源上具有优势,同时由于其灵活多样性更容易被当地民众接受,因此可以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主体。与政府主导机制相比,社会化机制在公共文化供给的持续性、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劣势。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和人才保障很可能导致公共文化服务青黄不接。陈波认为在公共文化建设中,政府对乡间艺人缺乏足够重视,大多数乡间艺人繁重的生产活动会挤压其创作和演出欲望,导致农村的内生文化资源沉淀、弱化。一些地方的“农民图书馆”也由于资金不足,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因此要采取相应机制和措施对农民图书馆、乡间艺人的机会损失进行有效补偿,激发他们提供文化服务的热情,激活既有的乡间文化资源,繁荣农村文化。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合作型机制

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合作型供给机制理论主要指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或者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的共同合作。政府与企业合作。政府与企业的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政府采购、合作生产等。朱旭光等从“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市场机制的引入使政府成为文化企业与民众之间的桥梁,通过运用“合同制”将政府权威与市场交换结合起来,实现政府与文化企业之间的合作。张祖群认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可以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与企业合作。政府与社会合作。李少惠认为在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同时存在要求在政府干预的前提下,通过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实现此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疏仁华认为政府与社会的合作会产生协同效应,因此应加强政府的文化管理系统与社会力量的合作,以优势互补的态势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吴琳等从农村公共文化民生的角度,以吉林省岔路镇为例,提出要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参与式”文化管理机制。这种机制要求政府运用政策手段积极培育社会文化力量,进而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基础上构建政社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有效合作。政府、企业、社会合作。张良的多元参与合作机制主张,必须改变传统的由政府主导的文化资源配置结构,取而代之的是政府、市场、社会三元有机团结的结构,建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配置的“多元参与合作”机制。吴理财等从供给机制上提出政府应积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多元治理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社会的作用,将政府“权威型供给”、市场“商业型供给”和社会第三部门“志愿型供给”有机结合起来,以协同方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以互补共赢为基本逻辑的合作型机制,强调为确保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的灵活性,构建能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文化资源配置优势的合作形式和机制,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合作机制的最大风险在于合作中机会主义的增加导致协调难度加大。政府与私人组织、社会组织的合作通常以合同的形式出现,因此,私人领域中的合同风险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同样存在。由于公共文化服务中横向合作的复杂网状关系取代了纵向简单的科层关系,从而协调难度以及控制风险加大。

四、结论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机制进行的大量探索,丰富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理论内容,提供了认识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多元视角,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实践。总体上来看,当前研究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机制适用条件的分析有待加强

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研究中,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供给机制内在机理及其运行效果的阐释上,对供给机制的使用条件缺乏相应关注。尽管每种公共文化供给机制充分肯定了供给主体在服务的生产与配送中的优势,然而这种优势的发挥必然是在其适用条件范围内的。任何忽视具体条件,而将适用范围扩大化的一刀切的做法都会带来机制的失灵。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都有可能会发生。因此理论研究必须高度警惕、防范失灵问题。简•莱恩对公共服务供给中契约制存在的有可能导致契约失败的机会主义行为给予高度关注。唐纳德•凯特尔运用一系列案例提出告诫,在公私伙伴关系中,政府要成为精明的买主以应对公共领域市场缺陷的增加和市场自律的减少。萨拉蒙的志愿失灵的分析也要求我们要理性分析社会组织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上述理论家的告诫意味着在公共文化供给中,任何机制都可能存在风险,要使供给机制发挥效用,必须充分注意其适用条件和生长土壤,只有当条件具备,才有可能出现纯粹的理论模式的预期结果。因此,在后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研究中,要重点关注供给机制的适用条件。

(二)农村区域差异与供给机制选择之间关系的分析有待加强

在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均衡的大背景下,供给机制的效果存在地区差异。供给机制的效率与农村土地面积、人均GDP、城市化和教育水平等外部因素有关。农村区域的差异影响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选择。既然任何一种供给机制都不能有效地解决所有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问题,这就要求学者将差异化的农村与公共文化供给机制选择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影响农村地区中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选择的关键性变量,从而能够结合农村地区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供给机制,实现区域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多样化和特色化。

作者:肖静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第二篇

一、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现状与分析

我国城乡文化发展水平虽然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我国广大农村也和城市一样处于快速转型的关键期,农村地区对文化的需求也同样呈现出复杂性来。东西文化、城乡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文化形态冲击着农村居民的思想和文化生活,也使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富有层次感和多样性。但是我国很多文化工作者对此没有充分认识,仍然认为农民需要的只是通俗化的“娱乐”。这也导致,目前我国众多面向广大农村居民的影视节目越发不接“地气”,也越发与农民实际的文化需求脱节。

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一)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运行机制

农村公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相关政策法规、人才队伍、文化基础设施、管理机制等一系列的建设内容。因此,如何建设一个长效的运行机制,就成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败的关键与保障。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除了要提高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外,还要在政策、人才、资源等方面对农村特别是要对偏远的农村地区进行倾斜,将支持落实到实处,切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农村地区的基础覆盖。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面向广大农民的文化建设工程,因此,“以人为本”、以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为本,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就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立足点,也是其内在要求。而建设一支熟悉农村文化、了解农民文化需求的高素质的农村文化服务队伍则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人才保障。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虽然产生于农耕文化的沃土之中,但是由于受观念、政策、教育等因素影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这也导致农村文化人才缺乏。要实现新农村文化建设目标,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文化人才培养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基层政府可通过定期安排专家讲座、人才进修等方式培养和储备农村自有文化人才。同时,还要提高农村文化人才的待遇,确保应有的工资福利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也有利于不断吸纳专业人才扎根农村服务农民。

(三)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资金不足是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导者,政府要解决这一问题,要履行好文化建设的职责,加大资金投入是必要基础,同时,还要加快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节奏。当前,我国农村很多乡村由于缺少资金,根本无法为居民提供文化服务,这导致这些地区的居民难以享受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繁荣成果,而信息闭塞、文化生活匮乏等状况也会在相当大程度阻碍或拖慢农村发展的步伐。据国家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还有8000万人未实现脱贫,而这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在农村地区。可以相见,这部分人如果没有政府资金的支持,根本就享有不了文化权利。而经济收入差距与文化权益不均等问题都极易成为社会不稳的成因,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就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议题,政府要担责,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四)科学化的管理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必不可少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还需要科学化的管理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加以保障。科学管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应用可以将文化建设与本地区的经济、教育、环境等实现有机整合,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而完善的监督机制,则能够有效防止文化资源的浪费和流失,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还能够起到规范行为等作用。政府要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度、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程度等做到心中有数,切实保障农村居民能够享有同城市居民同等的文化权利,避免走形式主义、避免文化阵地的萎缩、避免文化人才的流失、避免腐朽文化的侵害。

三、结语

第4篇:公共文化论文范文

利用文化活动中心的电化教育场地和文化共享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各种素质和致富技能,使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熏陶,从而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梦想、懂经营、善管理、爱科技的新型农民。

2.综合文化站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面临的困惑

尽管文化部制定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省市县也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加强了综合文化站建设。但是,综合文化站的职能作用仍然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这里边既有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的问题,也有角色定位不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管理体制问题。由于《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缺乏刚性的约束机制,难以保证文化站人员不务正业、当杂差使用。文化站上有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受当地乡镇政府的直接领导,导致管理体制不顺,文化政令不畅,行政干预较多,严重影响自身职能的发挥,影响文化站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建设。二是专职专用问题。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干部常年充当乡镇干部和文化员的双重角色,长期承担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很难履行文化工作职能,很少有精力去考虑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产生了文化专干不专的问题。一些乡镇随意变动文化站干部的岗位,有的则长期在编不在岗,更有甚者,个别乡镇连文化站长都是身兼数职,人员不稳定,结构不合理,致使文化站干部常常不务正业。三是职能错位问题。一方面服务职能泛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就像一个小文化局,管了大量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很多需要垂直部门解决的问题,上级文化部门却要下指标、定考核。另一方面管理职能弱化。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权力层层上划,而责任层层下压,文化部门的工作任务层层加码,导致权力与责任不相称,在实际工作中乡镇综合文化站往往只负责任,没被赋予权力。四是管理考核问题。现阶段,各地乡镇综合文化站实行的是“条块并重、双重管理”运行模式,表现在管理考核上重行政工作、轻文化活动,重阵地建设、轻文化服务,重量化指标、轻结果运用,从而导致乡镇文化站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开创性普遍不高,热衷于得过且过,应付了事。

3.强化综合文化站职能作用的几点对策

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程中,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要在办站理念上实现从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从单向供给向双向互动转变、从看门守站向开门办站转变,必须要在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运作机制、发挥服务作用、加强自身建设上下功夫、找出路、求突破。

3.1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要进一步明确乡镇对综合文化站在人员编制、经济待遇、硬件建设、日常维护及经费保障等的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对综合文化站的队伍管理、业务指导和专业化建设职能。要通过乡镇综合文化站法人登记,赋予独立法人主体资格,确定一名专职的文化站站长为法人,使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专职专用,分工明确,并在人员调配、计划制定、经费使用上有更多的自主权。进一步落实文化站法人地位,对规范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强化文化站服务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2进一步完善运作机制

一是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根据文化站年度考核办法,分解任务到人,量化细化职责,文化站站长要与乡镇政府和县市文广局分别签订目标责任状。二是推行项目管理。为化解文化站人少事多的矛盾,提高服务效能,对全年工作计划推行项目化管理,把任务量化到人,落实责任,年终考评。这样,既便于跟踪工作进度,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实行激励机制。以文化站考评定级和创建文化强镇为载体,对星级文化站和优秀文化员进行表彰奖励,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以提高文化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年度考核为依据,注重实绩,奖勤罚懒,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先进评比、职称晋升、人事调动的主要依据;以展示展评为动力,通过文艺作品创作、表演的评奖,出戏出人出精品,以此来激励文化员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3.3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改革文化站人员录用制度,逐步建立起完整、公正、健全的从业资格制度,对于新招录文化站人员,建议采用先面试后笔试的办法,重点录有具有艺术类专业知识的高校毕业生,或者直接向社会上招收有文艺特长的专业人员充实到文化站队伍,逐步扭转乡镇文化站人员学历偏低、特长欠缺、辅导不强的状况。同时,全面加强在职文化员队伍建设,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文化员才艺大比武活动,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竞争态势。建议省文化厅出台政策鼓励在职人员通过岗位培训、学历进修、继续教育等形式,提升专业素养和学历层次,逐步形成以大专以上学历、中高级职称为主体的文化站专职干部队伍。

3.4进一步发挥服务作用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应突出综合文化站的主导地位和主体作用,制定综合文化站的服务标准和业务规范,完善服务公示制度和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一次性向农民群众告知开放时间、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认真做好现场咨询、窗口接待、场所引导内容讲解等服务工作,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站工作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树立“群众第一”的服务理念,坚持“普遍均等”的服务原则,在服务中完善规范,在规范中提升质量,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免费开放服务中享受文化、丰富人生、得到实惠。

3.5进一步拓展管理范围

第5篇:公共文化论文范文

文化馆为社会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大环境,在实践中注重拓展多方面的服务渠道,将丰富多彩文化活动以恰当的形式引入校园、广场、社区、军营等,在合理发展中,传承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核,实现文化传承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文化馆应在开展免费开放、免费培训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市民的文化自觉,参与各项文化活动,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通过表演形式彰显文化团队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市民走进文化馆,走近文化艺术,丰富文化生活,在接受文化艺术熏陶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丰富自己,进而让文化艺术成为群众日常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

二、深入挖掘并形成新时代背景下文化馆公共服务工作新特色

(一)利用自身特长,发挥自身优势,组织面向社会的多种培训活动

文化馆除行政、后勤人员外,应人人都能利用自己的特长开展艺术类培训。除利用文化馆的阵地培训,还要走出去,到社区、学校、企业等举办一系列培训活动。培训项目有舞蹈、器乐、美术、书画等,通过这些培训,一是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培养和储备了艺术后备力量,二为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提供了业务保障。

(二)专业人员与业余人员互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为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文化馆要注重拓展服务面,与专业文艺团体及机关事业单位文艺骨干联合,形成一片专业文艺网络,定期组织深入到工厂、社区、军营、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与业余文艺骨干配对辅导,共同排练节目,开展活动,以提高活动质量,并组建了高质量的活动队伍。

(三)由城市向农村幅射,提升全区文化活动质量

在彰显文化馆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要注重由城市向农村辐射。经常组织群众文化辅导员走进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开展艺术辅导工作,文化馆业务部门要实行分片挂钩有关乡镇、社区进行业务指导工作。如淮安市淮安区长期定点辅导成形的经典曲目“楚州十番锣鼓”被录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富有地方浓郁特色的“博里农民画”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仇桥杂技”被列入淮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车桥剪纸”有三名作者的作品被淮安市级刊物《剪纸芳华》收录出版。

三、创造性开展活动,丰富文化馆工作内涵

(一)建立文化信息共享,健全文化免费开放机制,完善基层文化服务项目

通过网络开展群众文化培训、书法、摄影、美术等比赛和群众文化网络征文评比活动,拓展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扩大文化馆文化活动的影响。文化馆开设的免费开放服务项目充分体现了公益性质,让本地区群众有免费的文化活动场所,还可以免费参观和享受文化服务,体现了人文关怀。

(二)加强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是城市的历史遗存,是历史文化名城活动力的体现。淮安市淮安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成果颇丰,有部级非遗项目一项,入选省、市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在淮安市均名列前茅。目前还在淮安区河下古镇建设了非遗一条街,让能形成产品和效益的非遗项目免费入驻,来淮游人可以现场参观非遗产品制作技艺,品尝和欣赏淮安非遗产品。同时还建立了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机制,以传承本地区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示本地区文化发展新成果。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

文化馆为彰显文化馆公共服务职能,还要注重挖掘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文化馆要支持和参与本地区特有的民俗活动中去,帮助推广打造民俗特色活动,将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经过辅导提高质量、提升品位,让其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覆盖广大基层群众,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活跃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建立非遗文化展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