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浅析巴金小说的叙事特征

浅析巴金小说的叙事特征

《憩园》是一部典型的采用“第一人称限制叙事”视角的作品。小说中的人物“黎先生”同时也是小说的叙述者“我”。一方面,“黎先生”作为姚、杨两家当下故事的参与者在小说中被叙述着。整部小说始于“黎先生”的回乡,终于“黎先生”的离去,小说情节随着“黎先生”在憩园内外的被动感知和主动探寻缓缓推进。另一方面,“黎先生”又作为叙述者“我”,不断向读者转述着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我”住进憩园去看姚家的生活,读者便看到了姚家的生活;“我”向李老汉探听杨家的过往,读者便听到了杨家的过往。不过这种转述所传达的信息是“有限”的,叙述者“我”只能转述“我”作为小说人物“黎先生”所“接受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心理活动,而无法叙述人物自己尚未发现的事件”。[5]巴金采用“第一人称限制叙事”视角,成功地将叙述者“我”以小说人物“黎先生”的身份隐藏于文本中,造成一种故事在自我展开的假象,使“我”所叙述的内容更能给人以客观、真实的感受。作者巴金的主观意识和主观情感也通过这一视角更加充分地介入到文本中。黎先生的沉痛自省———“我的半生、我的著作、我的计划全是浪费。我给人间增加苦恼,我让一些纯洁的眼睛充满泪水。在这个充满苦难的世界上我没有带来一声欢笑……绝望和悔恨使我快要发狂了:我已经从我自己世界里的宝座上了下来”。[6]———也包含着巴金对自己半生创作的严肃拷问和深刻反思。我们似乎能通过“黎先生”的创作轨迹,去了解巴金创作思想发展的轨迹。巴金自己也曾说:“小说的叙述者黎先生可能是我,也可能不是我……小说里有我自己的感情,也有我自己的爱憎。”[7]

线索的安排

关于《憩园》的叙事线索,目前存在“双线”、“三线”和“四线”三种不同的观点。“双线”是指憩园新主人姚国栋一家的生活和憩园旧主人杨梦痴一家的遭遇这两条主线;“三线”是把黎先生的活动,或者黎先生所写小说的内容作为第三条线加在“双线”上;而“四线”则是将以上四条线索全部囊括。巴金曾表示:“我开始写《憩园》的时候,我的脑子里也只有一个很简单的杨老三的故事,和‘我’回到久别的家乡、在街上遇见旧友、接受邀请住到他家花园里去的一些细节。”[7]仅从这点来看,“双线”的说法似乎更符合巴金最初的创作意图,而黎先生的活动只是起到联结“双线”的作用罢了。然而细读文本,虽然黎先生的活动始终与“双线”牵绊在一起,但黎先生所写小说的内容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存在,具有作为独立线索的条件。首先,黎先生在回到故乡前就已经完成了创作的初步构思。小说写道:“我搬来姚家的第六天便开始我的工作。这是我的第七本书,也就是我的第四本长篇小说……我动身回乡前,曾把小说的结构和内容对一位文坛上的前辈讲过。”[6]可见,即便没有黎先生后来在憩园的见闻,这部小说还是会按照最初的构思完成。其次,黎先生所写小说的内容与姚、杨两家并无直接关联。他的小说既不是写姚国栋般乏善可陈的“二世祖”,也不是写杨梦痴般自甘堕落的败家子,而是写一个老车夫和一个唱书的瞎眼妇人的悲欢离合。虽然黎先生写小说这件事受到了姚家人的些许关注,但他的写作活动并不像他在憩园内外的其他活动那样对姚、杨两家构成直接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把黎先生所写小说的内容作为一条独立的叙事线索,与憩园新主人姚国栋一家的生活和憩园旧主人杨梦痴一家的遭遇并立为“三线”。正如汪应果所说:“在《憩园》里,除了写了上述两个家庭(指姚、杨两家)的灭亡外,我们还应充分注意到,它还写了第三个家庭———劳动人民家庭———的灭亡,而这一点却一直不被人注意,这就是作家黎先生在笔下所写的那个‘家’,它说的是‘一个老车夫和一个唱书的瞎眼妇人的故事’。”[8]三条叙事线索的并立、交互,在《憩园》中构建出了一种时空交错、爱恨交织的复杂叙事。尤其是黎先生所写小说的内容,在故事情节上是完全独立的,但在情绪基调上却与黎先生写作当下的情绪状态高度一致,呈现出一种矛盾、自省的情绪基调。这个老车夫和瞎眼妇人的故事与黎先生当下面对的现实,即姚、杨两家的种种一起构成了一个悲剧的怪圈,似乎上层人、下层人、新人、旧人都无法挣脱命运的枷锁。

人物的设置

《憩园》里的每个人物都是值得玩味的:碌碌无为却想“长宜子孙”的姚国栋;表面婚姻幸福实则苦闷无助的万昭华;对家人爱护有加,唯独对父亲冷酷无情的寒儿大哥。其中杨梦痴和小虎这组人物之间的同构性尤其耐人寻味。杨梦痴是我们所熟知的那种纨绔子弟,败光祖产以至流落街头,但他对憩园的无限留恋却又令人唏嘘不已,实在无法将他的“恋家”与“败家”联系在一起。为什么一个如此深爱憩园的人恰恰成为了憩园从杨家被迫卖出的元凶?巴金没有直接在杨梦痴身上给出解答,而是巧妙地通过姚家少爷小虎来回答这个问题。小虎是姚国栋的独子,长辈们的溺爱造就了他好逸恶劳、挥霍无度的个性,长此以往,他难免会走上杨梦痴的道路。杨梦痴的“今天”就是小虎的“明天”,小虎的“今天”也就是杨梦痴的“昨天”。即使杨梦痴有过重新做人的念头,但从童年时代就养成的恶习早已溶入他的骨血,成为他一生无法摆脱的孽障。在杨梦痴和小虎堕落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过拯救者。幼子寒儿之于杨梦痴,如同后母万昭华之于小虎。杨梦痴和小虎分别从寒儿和万昭华身上获得了名为“爱”的救赎,但对杨梦痴和小虎这样从出生起就被旧家庭绑架的灵魂而言,这种脆弱的“爱”的救赎只能是失败的。最终,杨梦痴与小虎在巴金笔下走向了相同的悲剧结局。小说第三十二节,姚国栋向黎先生转述了杨梦痴的死———杨梦痴装病逃避监狱劳动,被送到病人房后却真的染上了霍乱,结果不到三天就病死了,连尸体丢在哪里也不知道。很快,小说第三十四节里赵青云向姚国栋转述了小虎的死———小虎和赵家的几位表哥出城游泳,一不小心被大水冲走了,也是连尸体被冲到哪里也不知道。虽然杨梦痴是在成年后死去的,但他的毁灭性结局早在小虎那个年纪就注定了,而小虎的死也只不过是提前走上了注定的命运。正如巴金断言:“我知道‘憩园’会卖掉,杨老三会惨死,姚诵诗(即姚国栋)也保不住他的儿子和他的公馆,我觉得事情应当这样发生。”[7]在巴金看来,堕落思想的腐蚀下,人的毁灭是无可挽回的必然。其实,杨梦痴和小虎这组人物的同构性,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姚、杨两个家庭,乃至当时中国千万旧家庭的同构性。中国人的陋习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从一个家庭传到另一个家庭,中国人的悲剧也这样传承、扩散。所谓“长宜子孙”究竟留下的是什么?这是每个中国人,每个中国家庭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结语

作为一部中篇小说,《憩园》的成功得益于巴金在小说叙事上的“巧思”。虽然这些叙事技巧的运用并非都是刻意为之,但“第一人称限制叙事”的视角选择、“三线”并立的线索安排、同构性人物的设置,确实起到了深化《憩园》的主题意蕴,拓展其文本张力的作用。(本文作者:余琳洁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