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族地区中草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民族地区中草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根据南疆地区民族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该行业内部面临的诸多问题,并针对此类制约民族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中草药经济发展的研究有一定学术价值。

关键词:南疆;民族中医药;区域经济;产业经济

引言

民族医药文化是我国所独有的宝贵医疗卫生资源,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也是具有独创性优势的科技成果,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报告提出的“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关键着力点。南疆地区地理气候条件和生物资源均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有着丰富的中药民族药资源,野生药材品种在数量和独特性方面优势突出,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药用植物、动物、矿物等药材共1917种1208味,尤以紫草、天山雪莲、伊犁贝母、阜康阿魏、新疆藁本、甘草、红景天、肉苁蓉和罗布麻等品种闻名全国。同时多民族聚集的特征使新疆医用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维吾尔医常用药材有500多种,传统哈萨克医常用药材有380种,传统蒙药药材有801种。全区共有中医、维吾尔医、哈萨克医、蒙医医疗机构制剂室22个,制剂品种1923个。截止2015年,自治区地产中药民族药纳入自治区新农合目录的有47个,纳入自治区基本药物增补目录的有30个,纳入自治区城镇医保目录的有30个,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品种有9个,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有2个。南疆地区的面积是新疆的一半以上,并且通风同光、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中草药植物的生长,在同等肥料及管理模式作用下南疆中药材的亩产量普遍较高,适宜种植板蓝根,防风、丹参、瓜蒌、射干、生地、黄芩、黄芪、桔梗、百合、牛膝、白术、金银花、月季花、玫瑰花和知母等药材作物,并且由于地广人稀,所以有充足的土地资源进行中草药作物的种植,有利于控制成本,发展前景良好。南疆地位重要,是整个新疆棋盘的棋眼,发展中草药产业,带动中医和传统民族医药的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团结,为南疆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地理位置看,南疆四地州位于祖国西北边陲,周边与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等6国接壤,边境线长达2622km,占全疆边境线总长的46.8%,具有极大的对外贸易潜力,借助“一带一路”的时代机遇把自身的区域性对外开放战略,将中草药产业的发展融入到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去,使原来边远封闭的地缘局势,正在向沿边依桥、外引内联、东进西出、全方位开放的新型地缘格局演变。

1面临的问题

作为南疆的战略性资源,中草药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带动新疆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同时改变南疆常年依靠能源输出进行发展的局面,改善南疆产业结构。但是由于过去相对落后的状况,南疆地区中草药行业的发展在经济结构、生态环境、技术、研发条件、市场流通等面临很多问题。

1.1产业结构单一

长期以来新疆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以棉花等经济作物为主,并且相关的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多围绕技术含量不高的纺织业、服装业。较低的附加值使农产业竞争力的发展受到限制。未能营造出适合中药材精细化深加工的氛围和基础环境。

1.2生态环境恶化

中药民族药资源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近年来由于大规模开荒、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工业企业“三废”未经处理排放以及野生药材滥采滥挖、盗采盗挖等行为屡禁不止等因素,导致自治区中药民族药资源储备日渐下降,并且产品质量不可与往日相比,部分野生药材资源枯竭、濒临灭绝。

1.3技术落后

药材种植、加工等环节科技技术落后。部分中药作物种植品种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并且,中药民族药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由于技术的落后而未能形成完整产业链,易导致上、中、下游产业不能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链。同时造成了经营模式不精细,价格易有较大起伏,经济附加值不高等弊端,严重阻碍了中药民族药产业的良性发展。

1.4研发条件落后

区域民族药物研究机构的医药科研机构设施设备条件与所承担的繁重科研任务不相匹配。经费的短缺导致相关必要的实验仪器与场地难以承担振兴南疆中药材产业的重大责任。同时并没有建立起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针对于维吾尔药、哈萨克药等民族特色医药临床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研究方法,难以为实践应用和市场推广提供坚实的基础。

1.5市场管理混乱

中药材产业市场流通未能得到合理有效的监管,以至于业内市场经常出现低买高卖,以次充好等不法行为,尤其以中药民族药饮片加工业为主要。全区共有民族药公司12家,饮片生产公司24家,但大部分厂家因市场流通不畅,销路不好而不能够正常生产。同时市场上流通的药材、饮片等产品反而达不到消费者要求的质量,商家过剩的产能与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形成的矛盾均是由于市场不能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2政策建议

2.1加强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力度

首先,应当大力实施野生中药民族药资源保护工程,提升资源保护能力和保育水平。第一步应当尽快完成药材植物资源分布情况与生态环境现状普查。摸清区域内中药材植物的资源禀赋,便于根据其多样性特点制定因地制宜的措施。根据普查结果逐地设立相应药用动植物保护区。如可建立以阿尔泰山、天山等主要地理区域作为重点药用植物保护区,按照国家相应资源环境保护规定进行有计划地保护。

2.2提升中药材生产技术水平

实施民族中医药材资源生产加工技术提升工程,加大投资力度,建设相应药材生产加工的实验条件,提高药材质量和供应保障。建设区域特色优势药材作物的良种繁育基地和种植养殖基地,加强创新型加工技术的推广,以达到民族特色药材作物从种植源头到生产加工到市场流通各个环节的标准化、高技术化、集约化,从根本上保证了民族特色中药材产品的质量和特色。紧抓新时代“一带一路”的机遇,加快南疆民族中药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中药民族药必要设备制造工艺,加快民族中药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围绕提升质量、增加疗效、扩大适应症及适用人群等进行工艺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

2.3加强民族中药材软实力建设

应当从民族特色中药质量标准体系、民族中药临床疗效评价和研究方法、民族医药相关基础理论、民族中药材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方面提升民族中药的软实力,为其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提供保障。加快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是实施医药科技引领计划的前提,有利于提升民族中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国家支援边疆的政策下,可以借助发达省市的医药力量和资源,实施南疆特色民族中医药的基础理论探索,从各个方面将其发展完善,形成一套独有的体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加强认识,以增强民族中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加大南疆地区民间民族中医药相关文献、药方等重要文化载体的搜集完善和整理力度。建立专门民族中药材文献资源信息库以及保护交流名录,加强经典著作的翻译和编撰工作。最后应当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这是维持南疆地区民族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建立专用医药知识产权专利导航系统,鼓励申报保护中医民族医药专利、商标、版权、中药保护品种、新药保护期等,提升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医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意识。

2.4大力实施人才引进政策

“得人失地,人地皆存”,振兴南疆地区的民族中医药产业离不开专业型人力资源的贡献。因此,应当大力实施民族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工程,改善目前产业内部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力量缺乏的现状,提升人力资源结构。在相应大中专学历层次的院校开设民族中医药类型专业,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同时加大市场流通领域的人才梯队建设,开展民族中药材市场管理、营销、国际贸易、信息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高端人才引进体系,出台相应具有竞争力的优惠条件和科研工作生活环境,吸引内地、国外等发达地区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加快提升南疆地区民族中药行业的人才建设步伐。

2.5建立健全市场流通体系

鉴于目前部分地区民族中药材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应当首先从市场管理制度进行改善,严格把控市场流通的各个环节,起到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宏观调控作用。在所建设的各个中药流通市场建立严格的检验检查制度,杜绝不良商家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的不良商业行为,根据前述制定的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对相应产品按照标准严格区分层次。同时制定相应合理价格,以防出现同一产品价格相差悬殊的现象。同时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让不同的商家在正常的竞争市场中完成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筛选过程。最终将南疆民族中药材市场流通领域的相应问题逐一解决。

作者:支小军 李宗阳 张雪唱 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