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

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

一、管理会计的现状

随着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传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出现了一些学术上的新动向,例如大力推广国外成功的经验,总结我国尝试西方管理会计理论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但是从整体上而言,我国依然将管理会计当做企业内部的管理。现在,一般的企业均运用本—量—利分析、责任会计、绩效考核等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但根据国内一些资料显示,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仍然不够成熟,其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或财务负责人只看重成本计算和报账工作,其对管理会计的观念止步不前,没有与时俱进;企业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知识掌握不足,大部分会计人员根本不懂管理会计,致使管理会计在我国没有得到企业的重视;管理会计的一些实施手段,如短期经营决策、量本利分析和责任会计等在我国的企业中应用有限。总之,如今我国管理会计有如下几个特点:我国管理会计中应用最多的方法是财务分析、本量利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等。大部分企业还是重视财务会计,轻视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中部分过于完美的方法(例如成本差异分析)与实际存在不符,所以在企业中并不适用;企业缺乏利用指标体系的原动力,在资产回报评价中出于形式的需要而采用较为先进的指标体系;企业内部对管理会计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导致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严密,行之有效的理论

20世纪70年代管理会计刚刚步入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领域,与之有关的现代管理、信息经济学等研究成果大量引入了管理会计,这一方面拓宽了管理会计领域,另一方面修正了管理会计中的漏洞。管理会计中的理论并不系统,许多方面只能处于定性的分析,无法做到实际的应用。在实践中,决策人往往无法准确计算信息的成本和价值,进而无法进行信息的成本效益分析。无法发挥出管理会计应有的作用,使得企业管理不重视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应用。

(二)管理会计运用有很大的局限

管理会计理论是根据特定的经济环境,通过特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而建立的,在它所确立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方面并不成立,因此人们很难运用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模型解决问题,再加上引入的西方教材都是复利制计算利息,而我国普遍运用的是单利制计算利息。这套理论严重脱离了实际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它实际应用的效果,以至于出现了“长期投资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敏感分析根本没有企业在实际中应用”的情况。另外,一味的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和数学模型,将一些原本简单的方法无意义的复杂化,使其不易掌握,操作性变差。

(三)企业缺乏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和系统的应用

我国自从引进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至今已经三十余年了,但调查表明,近年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仍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和系统的运用。目前运用管理会计最多的是沿海城市和外资企业,而西部、中部地区应用极少。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管理会计的基层教育滞后,普及太低,很多企业根本不懂管理会计,对它所能产生的作用不了解。会计人员只强调经济业务核算,经济管理意识薄弱是导致管理会计无法推广的关键,而我国管理运用软件开发滞后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缺少对已有成功案例的总结与学习

管理会计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我国学术界对管理会计也有一定深度的研究。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部分企业在开展管理会计方面有了成功经验,如20世纪70年代大庆油田开展的内部结算、80年代吉林省开展的厂内银行、90年代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推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等。但可惜的是,我国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成功案例没有完全的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至今为止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并加以实践。缺乏具有示范性或样板性的案例研究报告,是管理会计在我国无法得到普及和推广的原因之一。

(五)缺乏职业化的管理会计师团队

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责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承担,没有职业化的管理会计师队伍承担管理会计应承担的任务和履行的职责,全国也没有这类的技术资格考核机制。企业注重周而复始的会计核算,把工作重心全部放在会计事务上,导致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发展不平衡,从而制约它的推广和运用。

三、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

(一)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

一个现代企业必须有一套完善、健全、统一的财务管理体系和制度,利用这套体系和制度对企业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决不能各自为政。特别是物资采购,资金使用需要统一组织、统一把关,由于现代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有着集团化、跨地区经营的特点,所以企业的中心还要处理好与下属分支机构的财务关系,财务关系既是统一性关系、自主性关系,又是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一方面要有效的集中财力保证企业重点经营和资本运营需要,另一方面要给下属以充分的自主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大型企业中,应建立是三个层次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股份制企业尽量设立财务总监,公司制企业最好设总会计师,主管财务和会计核算工作,一般会计负责按《企业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以及有关要求处理各类账目,上交税费,责任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会计,负责建立各级责任中心进行目标管理,差异分析,编辑好责任报告等,对企业内部业务经营活动的费用和成果进行核算和监督。管理会计积累资料,为企业管理服务,制定发展规划,控制日常各个经济活动,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资料。通过制定财务目标与利润规划,财务、预算的编制,在成本的控制、投资融资、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参与企业决策。

(二)要形成科学有效的财务会计管理机制

加强产权制度建设。产权制度是确认和保障财产所有人权益的制度,直接规范从事财务经济活动当时人的行为。财务行为、收入分配形式、资源配置随着产权结构的改变而改变。想要清晰界定财务主体,就必须理顺财权关系,改善股权结构。因此,企业必须首先由明确的投资主体和产权关系,有科学合理的股权设置和结构。一个企业要通过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管理各层次、各部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建立财务分层决策机制,完善董事会结构。公司需要把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开。并以决策圈为核心,各权分层设置,通过股东大会、董事长、监视会、经理层的建立,达到分层财务决策的效果,构成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主要框架。并且同时建立监督机制,提供股东参与公司财务治理的机会。股东对公司重大财务事项和影响财务的各个情况有知情权和参与决定权。同时,公司要根据需求,允许主要债权人参与公司重大财务决策。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实行有效的披露制度可以防止经营者在会计政策的方法进行投机,提高公司的财务自理效率,接受监督,要贯彻强制信息披露准则,加强监督,防止定期报告披露不充分有重大漏洞和虚假陈述。上市公司需做到按照证券监督部门要求及时向股东通报企业经营业绩和效益情况。准备必要的应变机制。在市场发生不确定事件时,财务部门要及时向决策者反应,并且能按照决策者的意见,根据企业经营方向、思路、方式的调整迅速调整自己的业务。

(三)管理会计与中国国情现状结合

1.完善在日常工作中的会计核算工作。管理好会计规划与决策时需要用到的会计信息资料,这主要来源于基础财务会计工作。如果企业想要偷税、漏税、欺骗使用者而作假账,那么会计信息就会失去真实性,根据虚假、不可靠的信息资料进行的决策和规划也就没有利用价值,管理会计的优越性和作用就不能体现出来。决策人通过这些虚假的信息资料,会做出错误的决策,伤害企业利益。

2.划分责任中心。责任中心是可以独立承担一定经济责任,独立核算、独立考评,承担奖励和惩罚的责任单位,它可以是一个团队,也可以是一个部门。按控制范围的价值特征可以将责任中心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三大类,划分责任中心的目的是激励员工强化或修正以往的行为,使负责的员工以后更负责,没有负责到位的员工引起注意,寻找原因,改正错误。

3.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管理会计进行分析时是在无章可循的情况下,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要定期进行不同要求的针对性培训。在培训财务人员时,企业可以聘请有关专家、教授、企业内部人员授课,也可以提供相关资料,让员工自学。如此一来,财务人员知识得到更新,从而更好的为企业工作。

四、结语

基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管理会计的运用和推广依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需要充分认识管理会计的特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结合自身情况,积极探索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运用在我国必将成为企业的内部需求,管理会计也将不断的完善。

作者:沈瑾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