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浅析3篇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浅析3篇

(一)

一、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发展动因

1.本质动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最早的手工业时期,实行的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到了大工业时期,传统的师徒模式已经寸步难行,以学校形态出现的职业教育逐渐崭露头角;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为了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高校校企合作的模式逐渐成为关键的形式。因此,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是在当前经济形势和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内在推动———职业教育内在发展规律。首先,高职教育比普通学历教育更具有明显的跨界行和开放性,尤其在学校和企业、学习和工作、教育和职业的领域。其次,高职教育比普通学历教育对实践性和实用性的要求更高,主要体现在操作技能上。最后,作为实业教育的高职教育使得企业和学校更具有广泛的互补性。

3.外部动力———传统办学模式的弊端。传统的高职办学模式主要是政府为投入主体,院校为培养主体。所以,弊端主要表现在过分依赖政府投入从而限制了本身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教育资源的低水平重复配置;不与外界进行交流与沟通仅仅局限于内部的流动与最优相差甚远。

4.发展合力———相关利益群体的驱动。推动校企合作的主要相关利益群体是政府、行业、企业。第一,虽然政府对于高职教育的投入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但它很好的调动了社会、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到高职教育办学中。第二,行业在积极地参与高职教育办学的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组织的建设。第三,以利益为目的企业,他们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主要看其能够给它带来多大的利益。

二、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1.存在的问题。第一,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不够。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与国家投入的财政经费不成正比,成本高却投入少,甚至于与普通大学相比差出好几倍。而地方政府也显然对高职教育不够重视,投入资金更是明显不足。第二,法律法规不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缺位。当前对校企合作准则和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对于合作过程中双方应承担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也没有明确的法律约束,实施过程的监督也缺少法律的保障。随意性、短期性、不稳定性成为了校企合作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三,中间协调机构缺乏。匮缺有组织和纪律的专门的机构来搭建校方和企业的交流平台,导致双方缺乏信息交流,无法快速准确的捕捉到对方所需要的信息需求及发展动态从而校企合作不能很好地进行,也就无法推动向前发展。第四,浅层和中层合作为主,缺乏深度的合作交融。

2.应对措施。第一,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构建完善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支持体系,从物资上给予校企合作支持和鼓励。第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校企合作中的各方的权责,并保障其顺利进行。第三,构建完善的信息服务和协调合作体系,给校企合作提供一个更广泛的合作交流平台从而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第四,强化院校服务企业的意识和功能,企业和院校要积极为校企合作进行努力,以便促进更深层次的交融。

三、小结

先进国家的校企合作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北美CBE、英国BTEC等,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他们不仅结合了自身的本国的教育特色、背景及条件,还融入了许多国家的先进典型模式的成功之处。我国坚持一贯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广泛地吸收外国的先进模式,再融合本国的特色,使我国的校企合作模式发展更快。

作者:朱希文 单位: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二)

一、现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政府方面:政府目前对校企合作的配套政策、措施较少,扶持和执行力度亦不足。虽然国家2005年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2006年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一致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地方政府并未参照这些文件制订一些具体的措施和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来规范、指导、监督和约束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这样一来,仅是依靠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关系和约定”建立起来的校企合作,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效果。

学校方面:一是很多高职院校缺少了真正服务企业的理念,或者只为响应上级领导部门的政策,没有将之作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二是传统的学校管理体制较难适应校企合作的要求。习惯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教师对突然下到企业进行现场教学指导,一下子难以适应,且对他们的工作量和业绩考核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同样地,对分散在不同企业进行实践的学生的成绩的评定有难度。

企业方面:主要体现其主动与学校合作意识不强。当然这是有原因的:一是大部分企业没有把人才储备当作一项长期重要的任务来抓,仅是在遇到短工的时候才去招聘人才;二是企业讲究的是利润至上,他们并不觉得跟学校合作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相反地,认为影响了他们公司正常运转的秩序;三是企业为了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不愿意放开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机密等。

二、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建议

1.完善相关政策,健全各种保障和激励机制

首先,由政府部门牵头(必要时参与其中,并起主导作用),根据当前校企合作的实际,制定符合校企合作长久发展需要的相关政策。比如:一要保证学校与企业间的法律地位必须平等,任何一方不能以任何理由凌驾于另一方之上;二要求校企合作的双方必须成立校企合作组织管理机构,迅速有效地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要细化校企合作各项指标,政府给予校企合作的校方一定的资金支持,给予企业政策性上的优惠,如减税、降息或免息贷款等。其次,学校要建立符合校企合作的激励和考核机制,鼓励老师热情积极参加;同时创建校企合作反馈和综合评价系统,及时消化各种反馈和评价信息,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

2.建立互惠互利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一般来讲,学校以育人为目标,追求社会效益;企业以盈利为目标,追求经济效益。为使学校取得社会效益,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可以从以下几个“互相”来平衡。

(1)互相引进。学校引进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用于实训教学,引进企业现代的管理理念,改革日常教学管理模式;企业引进学生在车间进行实习实训,并利用学校的科研成果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互相培养。高职院校定期聘请企业的技术专家和骨干指导校内的生产实训教学,借此培养校内所需的“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提升育人水平;学院利用自身的场地和师资举办企业所需的各种培训班,为企业培养大批他们急需的一线技术员工,从而降低企业的人才培训成本。

(3)互相服务。企业及时共享最新的行业信息和动态,参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并主动提供实习实训场所;高职院校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方面出现的难题,并主动宣传企业,使之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3.改革教学管理模式,适应校企合作

(1)授课理念:从习惯于课堂教学向到企业进行实践教学转变。为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教师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的时间进行合理量化,适当加以奖励,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另外,逐步将真实的工作情景引入课堂教学中来。

(2)人才培训方案:制订的角度从封闭于校内转向走出校门看社会发展。学校邀请企业资深专家、技术骨干共同参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研究。专业设置以当前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职业刚性需求;课程设置要根据培养目标,以“够用和实用”为原则;教学计划的制订视学生实际水平,考虑到差异化,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3)教材:内容从注重理论知识向注重实际操作和当前就业趋势转变。根据教学计划,学校统一组织教师在企业资深专家及企业一线员工的指导下编写教材,内容与企业岗位相对应,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为主。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进行修改、更新。

4.积极引进或创办公司,以企业化思想和氛围培养学生

(1)与企业合作,形成校中厂、厂中校。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场地优势和人才优势,想方设法把相关企业引进校园,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感受或体验企业的文化和SOP(标准作业程序);反过来,高职院校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立学生实习实训生产车间,合理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或者技能培训。

(2)以系或者学院为单位,支持与鼓励教师组成团队创办公司。这种创办公司的目的主要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为前提,与相应专业岗位需求挂钩,邀请企业专家与技术骨干作指导,以全新的现代企业理念运作,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其中。

(3)以专业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创办虚拟公司。所谓虚拟公司,是参照公司的机构管理、日常管理和公司的运行模式虚拟开设的。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不是也不可能每个专业都找得到对口的企业进行合作,如果通过设立虚拟公司弥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去经营管理,承接校内的项目,比如计算机网络专业成立的虚拟公司就可以承接校内的机房的布线,校园网络的管理等,这样,提前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企业的运作管理流程,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大有帮助,也对今后吸引企业合作大有帮助。

三、总结

高职院校要想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首先,要在政府部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找准校企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形成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其次,学校要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使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适应校企合作运作模式;再次,学校要将自身定位为“服务”角色,依靠服务求支持,建立校企之间的情感联系,将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和需求提升到战略层面上来研究和统筹,方能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双赢。

作者:蓝新波 李冬睿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三)

一、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及其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概括起来有三种典型模式:

一是“订单培养”,指职院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前提是校企双方签订合作“订单”,以此为依据来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有机结合。这种模式的优势是最大程度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无缝对接”。

二是“工学交替”,指职院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到企业生产实践与在校学习交替进行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学生拥有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身份,在企业是员工身份,可以获得相应的工作报酬。同时,企业参与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相应的实训设备,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把教师的教学场所和学生的学习场所由学校延伸到了企业。

三是“顶岗实习”,这种模式指职院在学生完成全部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校内实践教学任务后,一般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年,制订顶岗实习培养方案,将学生送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带薪顶岗实习。这些校企合作的模式,能有效地整合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强化人才培养的合力,拓宽办学空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但在实践运行中,很多地方的校企合作却缺乏深度,流于表面形式,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

(一)企业缺乏合作积极性

影响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是职业院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水平达不到企业的用人要求,主要表现为一些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相对较弱,缺乏自学能力和自学意愿;有的眼高手低,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以营利性为基本特征的企业希望投入能有回报。如果校企合作中的产出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就会缺乏参加校企合作的热情,缺乏参加合作培养的动力。

(二)学校缺乏实践性资源

由于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由普通学校改建而成,教师基本没有或者很少经过专业实践的锻炼,实践能力欠缺;即使是一些从高校毕业分配来的新教师,也主要是从学校到学校的路径,工作经历较少,造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短缺。由此,部分职院实验实训课开设率不足,加上国家财政投入的不够,教育经费的缺乏,高职院校实验室或实训基地设备也相对落后,这些都导致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

(三)学生缺乏身份认同感

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社会声誉普遍不高,就读高职院校被看成是高考的失利者。社会大环境对职业教育本身也充满歧视。从就业看,很多企事业单位的就业准入条件基本上就把职业院校学生排除在外。比如,公务员招考的报名资格一般都要求本科及以上,这导致了职业教育被视为培养社会底层劳动者的教育,是下等的教育。另外,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与高职相连接的本科职业教育,高职学生经过对接考试升入普通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比例一般控制在5%左右,就读本科不同专业的可能性则基本没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和家长对职业院校的偏见和排斥。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职业院校难以吸引优秀学生,保证生源质量。

二、以“全人教育”视角,构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议

职业教育的成功与否,其主要标志在于行业企业的满意程度。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是目前校企合作办学发展的瓶颈。我们可以从制度建设、生源保证、师资水平、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培养出符合社会进步、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需要的高素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实现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一)重视企业诉求,健全保障机制

建立一套较为合理的校企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动力驱动机制和奖励激励机制,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能得到自己应得到的利益,从而改变目前校企合作中“学校热、企业冷”的状况。第一,政府可以制定并落实更具体的税费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措施,鼓励企业承担职业院校的实训实习任务。同时加大对职业院校的资金扶持力度,改善办学硬件条件特别是实训条件,增强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能力。第二,高职院校可以更多了解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知,了解企业参与合作的目的、期望和顾虑,努力与企业一道共同探寻降低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成本费用的途径。比如,学校设立专项资金,解决带队老师的费用和学生的交通补助,适当减轻企业成本压力。第三,行业企业可以参与学校制定对口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符合行业企业定位需要的人才,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

(二)畅通升学渠道,吸引优秀生源

建立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并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互通”,变目前“终结性”的职业教育为“过渡性”的职业教育。只有当职业教育能够满足人们的生计需要并赋予其向上流动的能力和渠道时,人们才会将职业教育作为理想教育的追求选项,职业教育的发展才会出现我们期待的社会大环境。首先,建议考虑新建本科以上层次的高职院校,或改建一些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以承担高职后继续教育任务。畅通职业教育的升学渠道,满足职业院校的优秀学生继续深造的发展愿望,这样既可以扩大生源,也能吸引优秀学生加盟,这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其次,扩大自主招生比例,制定特色人才培养计划,想方设法把学习成绩优秀的、动手能力强的、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吸引进职院学习。

(三)优化教师结构,提高师资水平

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体系、考核机制和保障机制,完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技能等级与职称等级相互匹配的评聘和分配制度,采取引进与培养结合、脱产和在职培训结合的办法,切实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第一,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专业教师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活动,可以开阔教师视野,保持教师知识的新鲜度,增强教学的实效性。第二,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和顶岗工作,真正参与企业的具体项目,在实干中提升专业技能。第三,切实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教研立项,激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掌握新技术,进行教学创新。同时也鼓励优秀的企业技能人才充实职校师资队伍。

(四)实施“全人教育”,打造职教品牌

建立落实“全人教育”理念的新型教育体系,围绕培养“完整的人”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的提升学生实力,为社会培养出符合各行各业实践需要的优秀应用型人才,打造职业院校的品牌。具体表现在,在专业设置上,既考虑人才培养特色又超越僵化学科的限制,充分满足社会需求和人才自身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充分考虑学科间的联系,整合学科间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在课程设置上,“宽基础、活模块”,合理安排与专业相关的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主导,了解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注重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在实训中了解职业、了解社会、了解经济生活,建立起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在考评方式上,加大实操比重,强调过程性考核,注重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作者:唐红亚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