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笔下悲剧人物分析

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笔下悲剧人物分析

摘要: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编了鲁迅的小说《祝福》《在酒楼上》,散文《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等,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身上都弥漫着悲哀的气息。这些悲剧主人公的命运强烈地撞击读者的情感,使读者把体验到的负面情感转化为一种崇高的慈悲情怀,转化为对人生、对社会的积极思考,转化为追求自由美好的奋斗精神,为后人的抗争提供了线索和教训。

关键词:高中语文鲁迅悲剧人物

曾评价鲁迅:“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国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先生的小说,几乎都是以冷峻的笔调描摹旧社会里的各色人等,让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从现实走入书中,再从书中走向现实。他们像一个个字体不一的惊叹号,活生生地树立在读者面前,他们又像一具具悲苦的石俑,沉重地站立在大地上。他们的命运,就是一把把匕首,无情地刺向黑暗的封建社会,划出一道道鲜血淋漓的豁口。鲁迅先生善于写悲剧,他认为,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悲剧的意义在于引起恐惧与怜悯。悲剧的存在揭示了毁灭者的存在,这是我们应该竭力避免的。悲剧强烈撞击读者的情感,使之把体验到的负面情感转化为一种崇高的慈悲情怀,转化为对人生、对社会的积极思考,转化为追求自由美好的奋斗精神。这也许就是20世纪初的鲁迅满腔热情地创作悲剧的力量源泉吧。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录了鲁迅的小说《祝福》《在酒楼上》,散文《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等,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身上,都弥漫着悲哀的气息。

一、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我”的故乡就是没有门窗的黑暗的铁屋子的一角,每天都在上演着昏睡而死的悲剧。《祝福》中的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她悲惨的命运浓缩了旧中国农村底层劳动妇女的生活状况,控诉了封建礼教的虚伪与罪恶。鲁迅先生在《论第三种人》一文中曾这样说:“生在阶级社会里,要想做一个超阶级的人,这样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这恰如一个人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生在封建社会中的祥林嫂是不可能跳出封建社会的局囿的,她正是被封建社会的四大绳索———政权、族权、夫权、神权扼杀致死的。

(一)政权。

旧中国的底层劳动妇女是连姓名也没有的,他们地位底下,没有尊严,“命运命运”,“命”就已经注定是穷人命。出生在山区农村的祥林嫂和旧社会千千万万劳动妇女一样,善良勤劳,朴实厚道,孝顺卑躬。她身无分文,经济上毫无地位,她没有话语权,政治上毫无地位。她的婚姻是自己做不了主的,她的人身自由也是被限制的,甚至,她会被当作一件商品任意买卖。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小十岁的丈夫,可想而知,在这个家里,她要承担更多的劳动,也不可能摆脱不幸的遭遇。如果,小丈夫能体恤她,与她夫唱妇随,生儿育女,也许,祥林嫂的后半辈子还能有个着落,可是,“命运命运”,她的“运”也不好。不久,小丈夫去世,她的人生遇到了重大打击。她起得更早,吃得更少,做得更勤快,侍奉婆婆更周到。她的思想,是长期受封建思想文化浸淫的,于是,她想遵奉着封建礼教的规定老实地守寡。后来无意中听说婆婆要把她卖到深山野坳,她内心出现了可贵的反抗意识———她逃到了鲁镇做工。她的愿望是最简单、最朴素的,就是想用自己的劳动去争取自由地活着。她在鲁四老爷家,“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渐渐地,“口角边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她的生活基本安稳下来了,她没有别的追求,也许,就这样可以一直干上一辈子。殊不知,鲁四老爷家是个顽固的封建堡垒,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是政权的代表,他不可能同情祥林嫂,更不能帮助她,把她搭救出来,鲁四老爷们死死地护卫着自己这一阶层,绝不会让祥林嫂跳出悲苦的生活圈。而祥林嫂所希望得到的原来是一种作为人的最低的生存条件,是一种极不公平的生活,因而这希望和满足本身便是带着悲剧性的。

(二)族权。

祥林嫂的运气偏偏那样不好。她以为躲得开婆婆家,她以为躲得够远了,其实,在那样的一个牢笼般的地方,她真是躲得太近了。她的婆婆依靠族权的威势,依靠族人的帮忙,加上撺掇,又把她抓了回去,把她卖到了深山坳里。这是祥林嫂命运史上的又一次重大打击。由此可见,在封建社会,妇女的命运如同牲畜、商品,处境悲惨可怜。她的婆婆也是媳妇出身,也是农村妇女,却没有丝毫的同情和怜悯,没有一丝人情味。为了维护族权和给小儿子买媳妇,她丧失了作为人的基本人性,不能不说是中国农村妇女可怜又可恶的典型代表。她是封建礼教的忠实护卫者,是封建礼教思想的受害者,又是新一轮受害者的迫害者,他们是帮凶,而且毫不自知,冷漠无情。旧中国农村的妇女就这么一代又一代愚昧着,让鲁迅等清醒着的知识分子们同情、痛恨、哀怜。

(三)夫权。

封建礼教要求女子从一而终,不得再嫁。所谓的“守节”“女贞”,把旧社会的女子牢牢禁锢着。祥林嫂死死地遵从着这个法则,所以前夫死去后,她心甘情愿地为其守节,不肯再嫁,在花轿里又哭又闹,在拜堂时撞得头破血流。与其说她在和“命运”抗争,倒不如说她在誓死捍卫她的封建礼教,对再嫁这一行为深以为耻。如果贺老六能继续活着,祥林嫂的命运可能就会改写,最起码还算安稳。男人有力气干活,房子是自家的……母子皆胖……可惜,她的命运又出现了重大的转折———丈夫死了,阿毛被狼吃了。与其说鲁迅的笔触锋利无情,倒不如说旧中国的现实远比小说来得更无情,更悲苦。她依附的第三个男性也不在了,大伯代表的族权再次施威,收了她的房子,将她赶了出去。一个弱女子,孤苦无依,现实再一次无情地将她抛弃。在旧中国,一个女子,没有男性的依靠和帮助,她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任何人都可以欺负她。在生活的折磨和打击下,祥林嫂重回鲁镇做工。她一求有口饭吃,二求心理安慰。她把阿毛的不幸归结为自己的罪过,在反复的自责中希望能弥补内心的创伤,潜意识里,她希望不断地向他人絮叨阿毛的遭遇能博得他人的同情,也希望他人能给予精神安慰,从而减轻自己的负罪感,无奈旁人的冷漠麻木使得祥林嫂无处宣泄,无处寄托。本来,再嫁的那道疤已经成了她心底的罪过,现在,阿毛的死又加重了她的“罪孽”,她成了一个彻底的抑郁症患者,无人减轻她的痛苦,无人体会她的自责,更无人为她开导,给她温暖,她像活在了一个不透风的铜墙铁壁里。祥林嫂的婆婆、卫老婆子、四婶、柳妈尽管也是封建文化的受害者,但却都不自觉地维护着封建文化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治,无一不是往祥林嫂心里戳刀的人。而她们本身的存在,又何尝不是旧中国的大悲剧?

(四)神权。

祥林嫂还在和命运做着最后的抗争,为了赎罪,她把仅有的血汗钱捐了门槛。当她以为赎了罪,坦然地去拿酒杯筷子时,四婶大叫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这就彻底打破了其幻想。这时,“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变作灰黑”,“失神的站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这次打击成了压垮祥林嫂的最后一根稻草。祥林嫂经济上受尽剥削,政治上备受压迫,精神上惨遭摧残才成了这个样子,但是还要再捐一条门槛,再让千人踏、万人跨。旧中国的底层劳动妇女难道就该是这样的命运吗?在一个世纪之前,整个中国一穷二白,中国的农村大地消息闭塞,妇女地位低下,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任何保障,只能任人宰割,这让回到家乡的鲁迅万分悲愤。千千万万的劳动妇女原本是善良安分的、健康活泼的、勤劳坚韧的,却只能落得如此凄凉的结局,这黑暗的中国大地啊,让人窒息,让人绝望。鲁迅毅然高举新思想、新文化的旗帜,大声呐喊:醒醒吧,国人!

二、鲁迅在《彷徨》的扉页上摘录了《离骚》中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书中贯穿着他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孤独无依,进退失据,谓之彷徨。这希望,最终还是破灭了。辛亥革命失败了,鲁迅看不到更好的出路,出路似乎总是在未来,而不是现在。路是远的,而前面又看不见路;依稀有路时,却看不见光;想挣扎着走出一条路来,却是遍体鳞伤,毫无结果。祥林嫂有过抗争,无奈个人的力量太渺小,她失败了;大批的热血青年也抗争过,但也失败了;知识分子的出路,比祥林嫂这样的农村劳动妇女似乎略好一点,然而也是陷于苦闷和迷茫之中。《在酒楼上》描写的就是辛亥革命以后,陷于彷徨、最终没落的知识分子吕纬甫的故事。他在受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以后,理想破灭了,变得颓废消沉。鲁迅说过:“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往。”知识分子的逃离,引起了鲁迅的深思。鲁迅首先是一位文学家,他没有别的法子,只能拿起手中的笔,作旗帜,作匕首,作枪炮,然后才是一位革命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中国的腐朽落后,国人的麻木愚昧,他的思想越来越成熟深邃,给无数迷途中的青年擦亮了双眼,带来了曙光。然而,鲁迅也会彷徨,革命的路,该怎么走?中国的前途,在哪里?一个祥林嫂死去了,更多的祥林嫂死去了,鲁迅悲愤!一个吕纬甫消沉了,更多的吕纬甫消沉了,鲁迅担忧!“我”再次见到吕纬甫,他“也还是乱蓬蓬的须发”,同样的“乱蓬蓬”却有不同的原因。过去的他,奋发激昂,不拘小节,充满着革命的青春和热情,活力无限,有着和旧事物、旧时代决裂的勇气,有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而现在,则是陷入了无聊失意、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消极状态,他迷茫、困惑,也痛苦不甘,他自责、自嘲,也自我麻痹。吕纬甫的“圆圈理论”自述,说明他认识到了自己变化的荒唐可笑,更认识到了这种变化的不可避免。鲁迅曾经说过,中国是一个“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的国度,要想动摇千百年的封建思想、封建势力,何其困难!那些刘和珍们、秋瑾们,那些范爱农们,那些吕纬甫们,无一不是积极的热血青年,无奈他们的悲剧是知识分子孤军作战,脱离了大量群众而导致的悲剧,中国的出路仅靠知识分子是解决不了的,但是他们的悲剧,恰恰也为革命者寻找新的革命道路提供了线索和教训。

参考文献:

[1]许寿裳.鲁迅传[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鲁迅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

作者:田伟良单位: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