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科研项目研究高校环境设计教学

科研项目研究高校环境设计教学

[内容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越来越呈现出专业趋同化的发展趋势,建立科研项目研究下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是探索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可行办法。将科研项目研究融入环境设计教学体系中,不仅使学生参与专业学习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广泛提高,同时也为科研教师和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创新的教育教学环境,这对于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科研项目研究;环境设计;专业;教学

一、目前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基本概况

根据教育部的最新高校名单统计,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大约70%以上的院校开设了与艺术设计学科相关的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招生规模的盲目扩张,使得原本就不太完善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显得更为脆弱和零乱。众多高校在艺术设计类专业办学过程中,同质化倾向较为明显,缺乏自己学校应有的发展特色,缺乏较为完整清晰的学科体系,培养目标与方向不够明确,特别是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研究之间不能很好地联系与统一,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十分浅薄,在具体实践项目设计过程中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和引导,这应当引起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警觉和深思。当前,全国各大高校都在积极践行“质量工程”,倡导“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宗旨,不断增强办学特色,着力思考办学理念、专业特色以及实践教学模式等,这就需要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加强教学改革。对于环境设计专业而言,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大胆调整原有教学计划中的不合理之处,逐步探索出符合学生良性发展的专业教学新模式。

二、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陈旧,缺乏对学生创意性审美思维培养目前,该专业绝大多数学生思维僵化,缺乏大胆的想象与思考,实践课程作业抄袭率较高,作业缺乏原创性。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主旨在于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设计方法的核心就是创意性审美思维。因此,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时代中显然不合时宜,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很难适应当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传统教育模式大多建立在“单向传递—被动接受”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的学习误区之上的。学生往往较为被动地接受专业教师单向传授的理论知识,自身得不到对于创意性审美思维训练的认知与理解,对于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较为模糊,自我学习与探索能力极为薄弱。面对目前该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现实问题,当务之急就是积极改革教学模式,逐步形成“探索型”和“互动型”的教学新模式。2.忽视设计理论教学与研究中国的设计教育过去一直以技术教育为重,而这种技术教育又多以学生实用技能和设计表达技巧训练为主,学生通过设计技能训练,在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上接近老师,知识传播过程是单向的,知识接受较为被动。由于大多数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忽视设计理论教学,同时学生自身对设计理论学习也不够重视,导致学生专业理论素养具有较大的缺陷。这种“工匠”式的人才缺乏应有的艺术个性和广阔的创造能力,他们脱离“母体”就会很难发挥作用。目前,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和学生普遍存在“重技轻理”现象,对于艺术设计理论的忽视与无知导致课程教学深度极为缺乏,同时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理论修养明显不够。纵观国内外首屈一指的设计大师,如果没有前期扎实的理论研究作为支撑,自身不善于学习和理论总结,仅仅依靠所谓的“技艺”是很难在设计上有所发展和独树一帜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和学生往往皆忽视对艺术设计理论的深入探讨和研究,这必然会使得最终的设计作品缺乏应有的理论来源和思想深度。因此,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对环境设计理论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在专业设计课程讲授中融入设计前沿理论教学。环境设计专业理论教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该专业学生未来设计思想的形成和设计风格的建立,甚至影响到高素质设计人才的培养,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与深入思考。3.实践教学建设力度不够实践教学建设力度不够也是目前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必要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理性研究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对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将设计理念和创意构思通过具体实践,最终形成实实在在的作品。目前,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根本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环境设计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上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够;依据课题研究进展程度,对课外相关实践基地的建设不够重视;专业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与专业素质不高。过去我们一般采用虚拟课题的形式来进行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轻视设计任务的实战性和真实性。一项设计应从何入手,怎样带有美的眼光富有创造性地去设计,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设计,需要表达怎样的设计思想,等等,都是严密的实践教学过程,要求专业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实践阶段的特点做出具体的分析和指导。这种重实战性、重过程的设计实践教学目前极为缺乏,针对以上实践教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需要加以逐步解决。4.课程的特色探索不够一所高校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教风和学风、良好的研究功能和社会形象以外,还要进一步凝练和强调自身的特色。例如特色学科、特色课程、特色教学方法以及特色师资等,其中特色课程的建设是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当前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较为缺乏的方面。我们所谓的特色课程,并非完全形式上的标新立异。“特色”即强调它的个性化,强调环境设计的精神内核——创新意识,并在创新意识指导下进一步从事环境设计实践,从事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新时代,当前社会已经向设计界提出了个性化、创新性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在设计专业教育思想和专业教学改革上做出积极探索。

三、科研项目研究与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

1.以科研项目研究为载体,提高学生理论研究水平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理论研究水平的较好途径之一。对于环境设计专业而言,所谓的科研,往往指的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省市纵向课题或者企业社会委托的横向课题),在任课教师或课题主持人的带领下,有一定的资金、时间和基础条件作保证的前提下,能够进行系统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后续的设计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从2009年以来,笔者在近8年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辅导工作中,对学生的理论研究水平深有体会。学生在论文选题与论文写作过程中,缺乏应有的理论深度和条理性,论文内容往往是从网络上下载相关主题的论文,而后加以汇总和生搬硬套,文章前后逻辑关系混乱,通篇论文几乎找不出作者自己的观点,甚至出现论文前后观点不一的情况。以上现象说明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没有深入地思考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同时也缺乏系统总结与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我们如果能够将任课老师的科研项目融入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这样任课教师不仅能够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研究课题的资料收集,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研究理论的整理和归纳,使他们在大学期间就能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把需要研究的课题内容做精做细,这种较为系统与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必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2.加强课堂实践课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境设计专业对学生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从设计任务前期的策划到实践项目的实施,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涉及。课堂实践教学只有真正渗透到各个环节,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一些科研课题(主要为横向课题),由学生合作参与,广泛交流,精心设计实施方案,制订研究计划,写出调查研究报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完整科学的教学研究体系。把社会的实际需求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中,直接用于课堂实践教学,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能够实现自身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于面对社会的勇气。要做好这一点,最便捷有效的方式是任课教师应当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够将较好的社会实践课题承接下来,将其引入课堂实践课教学,真正实现产、学、研、用的完美结合。在实践课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利用相关的设计个案举例分析也是加强设计实践课教学的有效方法。该个案可以是任课教师自己曾经做过的实际项目,也可以是大家公认的经典设计案例。任课教师可以按照实际操作的方式逐项剖析,并且可以指出常规的设计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在针对性较强的案例中进行设计实践课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3.通过与企业建立相关课题实践基地,加强设计实践课教学效果通过与企业建立相关课题实践基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设计实践项目的基本情况,在实践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跟踪学习。通过实践基地提供的设备、材料、场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掌握实际操作流程、方法和设计材料的施工与工艺要求。在实践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实践要求,及时检查反馈,与学生反复沟通和交流,从而有效评价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例如,笔者所在学院与长庆油田、华北油田企业文化处合作,广泛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学生综合设计实践课和毕业设计均可以考虑采用岗位生产制,即让学生以普通技术员工的身份到合作企业参与工程项目的策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真正做到设计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油田企业实际设计课题,使学生在实际考察研究中学习设计,完成实战性较强的设计课题,最终以实际成果来检验设计实践课的教学效果。通过让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项目,使学生对当下社会有较为深入的认知力和责任感,学生毕业后也能够较为顺利地适应当代设计市场的各种需求,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结语

设计教育面临着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双重挑战,学校应肩负起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责任。因此,我们应当根据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市场需求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并施行“科研项目研究引入设计实践课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适应设计教育未来改革与发展。实践证明,“科研项目研究引入设计实践课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论研究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意识。通过课题实践基地的建立与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综合分析能力和艺术化地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在面对具体教学内容时,不能仅仅遵循传统固有的教学模式,还必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据课程实际情况,合理地、有计划地组织教学,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参与各种课题实践,提高美学修养,把相关设计理论研究与具体设计实践相结合,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拉塞尔-L-阿克夫,丹尼尔-格林伯格.翻转式学习:21世纪学习的革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3.袁熙炀.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毛新勇,刘红奇,熊良山.课程、企业项目一体化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7.2

5.李明金,郄海霞,杨秋波.国外一流工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特征分析及启示.现代教育科学,2016.3

6.欧阳泓杰.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4

作者:方松林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