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海洋经济发展评析

海洋经济发展评析

一、落后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分析

实现落后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做出评估[3]。在落后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指标构建中,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作为一级指标,把其三个子系统作为二级指标,在三级指标中涵盖了反映二级指标功能状态和发展水平的要素或变量[4],其核心放在落后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海洋生态状况以及落后地区海洋经济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指标的选取上。考虑到区域尺度下海洋开发实际以及数据的可得性与可操作性,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指标间多重共线性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后,确定了包括28个三级指标的落后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上指标反映了落后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本质度量的数量维(发展度)、质量维(协调度)和时间维(持续度)水平,三者构成了三维空间坐标参照系中具有可比性的样本间。

二、落后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一)落后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的定义及构成

海洋经济系统既受陆地经济的作用影响,又有海洋本身的特殊性[6],是一个复杂的区域经济发展系统。落后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多元化目标,需要从海洋经济、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量化其“发展度”、“持续度”与“协调度”水平,选取能够综合反映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状态及其外部影响因素的评价方法与指标。借用复合生态系统的场力理论[7]分析思路,提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E),其定义为特定时间内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包含发展度(D)与协调度(H)的函数,即:E=(fD,H)。

(二)落后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的计算

1.可持续发展能(E)的计算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是一个由发展度和协调度共同决定的综合变量,在不同区域尺度下,很难给出其具体、准确的函数式。根据国内外参考资料,通常的做法是将它们进行加权平均或几何平均。本文采用几何平均方法,即系统在第i时刻的可持续发展能(Ei)计算公式为:Ei=DiHi2。如图1所示。

2.发展度(D)的计算

海洋开发水平或发展状态(发展度)可以用两种形式表示。一是其绝对水平或状态,如某年的人均海洋产业产值、海洋经济密度等(发展位)。二是其相对水平或状态,即上述绝对值相对于某一固定时刻或固定数值(如某一基期、规划值、某一理想状态值等)的值(发展势)。即发展度(D)是一个由发展位(L)和发展势(P)的组成函数,即:D=(fL,P),参照可持续发展能函数建立的几何平均方法,系统在第i时刻的发展度(Di)计算公式。

三、广西北部湾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及态势分析

根据以上设计的指标体系,根据《广西统计年鉴》[9]、《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收集数据资料调研,经归纳整理计算,获得北部湾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2000~2009年时段25个指标的数据。采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的量化方法,对北部湾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及态势进行分析。依据以上分析结果,建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标准谱系(见表2),来分析北部湾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海洋可持续发展标准的确立,取决于研究者对客观的认知程度,该标准包含一定的主观成分。

(二)北部湾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特征及原因分析

1.北部湾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呈逐渐上升趋势

北部湾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发展位呈逐渐上升趋势,综合发展势呈大幅上升降低。综合发展位包括了海洋经济发展位、生态发展位、社会发展位,海洋经济发展为近年来逐年上升,特别是2007年以来,海洋经济发展位增幅迅猛,主要是由于国家与广西确定了北部湾开放开发的战略,海洋经济增长迅速,海洋产业产值大幅度提升;海洋生态发展位总体来说海洋自然条件仍是处于不断改善中,北部湾实施北部湾“净海”策略以来开始出现上升趋势;社会发展位也呈波动式上升。逐渐增长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位,理应对应于逐渐降低的发展趁势。从数据和图表可以看出,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势却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海洋资源环境的压力在增大,造成海洋自然环境承载能力降低,与理想发展位存在的差距增大。另一方面,也说明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合理开发与保护海洋资源与环境,提高海洋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还是有较大潜力的。尽管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经济仍属于低水平,而近年来发展增幅较大。进一步分析可知,北部湾海洋综合发展势与社会发展势的变化趋势较为接近,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是制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子。海洋自然灾害影响海洋经济发展势的波动,说明北部湾抵御海洋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是很强。

2.北部湾海洋经济可持续协调度在波动中上升

北部湾海洋经济可持续协调度的数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是由于以前只注重北部湾海洋经济的增长速度快,忽略了生态环境的影响,万元海洋产业产值废物排放量也增多,而对废弃物的处理率相对较相对于1999年,2000~2009年北部湾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均大于0,说明这段时间内北部湾均处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状态,其中2000~2007年为弱可持续,2008年后步入较强可持续,总体趋势好转。低。近年来,北部湾开发也是生态经济开发,海洋经济、自然与社会系统内部子系统协调度共同上升,使得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综合协调度的上升,这无疑与该时期海洋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海洋环境改善相一致有关。

3.北部湾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提高

北部湾海洋经济可持续能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说明北部湾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提高。2003年出现的波动年,主要是由于海洋自然灾害、出口受阻等带来的关联影响。2004年以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平稳上升,与治桂生态优先战略带来的海洋环境改善与海洋经济相协调不无关系。进一步分析还可看出,海洋经济可持续协调度也呈上升趋势,并且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保持较强的正相关性,说明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性问题,仍是影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图4中给出的海洋经济发展位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的变化情况看,还可发现:利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来反映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社会与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很大的优越之处。它所反映的变化情况,仅从海洋经济的发展情况难以表现,甚至是仅以社会、经济、自然的发展水平也难以反映,毕竟影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社会、自然与经济等因素之综合。

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模式实例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模式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表明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关系,参照海洋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评判标准谱系[1],设L1、L2、L3分别表示海洋经济发展位、生态发展位和社会发展位,ΔL1、ΔL2、ΔL3分别表示各年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位与1999年对应发展位的增量,建立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发展位耦合模式评判标准(表3)。对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位的计算结果,可得北部湾经济区各年份相对于1999年海洋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模式(表4)。从表4可以看出,相对于1999年,北部湾经济区2000年海洋为经济社会型可持续,主要原因是当年海洋资源开发量较大,而且万元海洋产业产值废水与废物排放量很高,致使海洋资源环境系统的持续发展能力降低。2004~2006年为社会生态型可持续,主要是由于这三年北部湾经济区外向型经济受出口影响引起海洋经济增长速度变缓,阻碍海洋经济系统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到这三个年份对1999年L2、L3的变化率Ri(Ri=ΔLi/Li,i这里等于2或3),即生态发展位的变化率和社会发展位的变化率,R2/R3的绝对值均小于1,社会发展位的变化幅度要强于生态发展位,表现出强社会型生态可持续。故这里称社会生态型而不是生态社会型(通过值比的绝对值的比较,可以得出更多类型的耦合关系,如强生态型经济可持续、强经济型生态可持续、强经济型社会可持续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从2007年起,北部湾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类型转为综合协调型可持续,说明这一阶段潜力类因素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阻力正在降低。

(二)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性分析

海洋生态资源消耗与生态环境污染虽然不能表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但能反映出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阻力和压力。依据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位,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改进海洋生态环境—发展综合指数(SED)。海洋生态环境—发展综合指数反映海洋生态资源消耗、生态环境污染与海洋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1]。相关文献中提出用生态发展位与海洋经济发展位和社会发展位之和相比从而得出海洋生态环境—发展综合指数,我们认为可以适当改进,由于发展包含了生态环境的变化,而不仅仅是经济、社会方面。因此我们确定公式为:SED=L2L1+L2+L3。可以看出,从2000年开始SED在一直增大,说明海洋生态资源消耗与生态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压力在增大,由于海洋环境污染的累积效应,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阻力也在增大,因而阻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到2006年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这说明2006年后北部湾经济区海洋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阻力和压力在逐渐减小,由于北部湾在海洋经济开发中已更加注意海洋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变海洋经济增长方式与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成效显著,有利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