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泛北区域经济增长极建构的优劣势

泛北区域经济增长极建构的优劣势

本文作者:覃雪香、孟琳琳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在港口、大城市、交通要道沿线或资源聚焦地,这些地区通常具有先天的资源要素享赋条件和优越的发展基础。假若政府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该地区将可能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增长极通过集聚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很多增长极的形成都是基于该理论,其成功经验表明,增长极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条件:经济基础好。要有良好的产业与技术基础,并集聚相对规模的资本和人才,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自身要素与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一定规模的优势或特色产业。优越的区位条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产业的支撑,良好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条件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同时为国际贸易往来提供便利的条件。拥有一批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企业家群体。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这个过程需要高素质的企业家来完成。发展潜力大。可开发利用的国土资源富集,可拓展的国际国内市场空间巨大同时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占重要地位。辐射带动性强。通过率先发展能够产生较高的经济外部性,稳定地向周边地区输出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人口资源承载能力强。有一定的资源、市场优势,土地开发、环境承载和人口集聚的能力比较强。

泛北区域经济增长极选择的国际比较当前,泛北合作已形成了中国—东盟“7+3”的格局,即东盟的文、印尼、马、菲、新、越、泰和中国的桂粤琼,其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广西区域经济战略发展的重点。此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泛北部湾的核心位置,是沟通中国与东盟的重要桥梁,与泛北部湾经济区内东盟7国相比,有显著的区位优势。从表1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属于中低等收入地区,人均GDP高于印尼、菲律宾和越南,低于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以及泰国,处在中间位置。当仅考虑经济实力时,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以及泰国可能成为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竞争的增长极,但考虑到土地面积和人口密度,新加坡和文莱存在劣势,他们的人口资源承载能力不够强;而马来西亚和泰国则是强劲的竞争对手。马来西亚和泰国都属于中高等收入国家,具有中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可以成为高收入国家的外缘市场;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是经济层次中最具有可塑性的区域。综上所述,我们从中国战略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增长极形成所应具备的条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凭借自身独特的战略、区位、资源优势应当仁不让地成为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培育对象。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的SWOT分析

优势分析。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位于我国沿海西南端,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以及玉林、崇左的交通和物流,形成了“4+2”格局,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唯一沿海的区域,与东盟各国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相接的区域,是泛北部湾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区、中国-东盟贸易区等多个区域合作的汇合点,这种地理优势有利于北部湾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区位优势明显。另外,北海、钦州、防城港3个港口都具有便利的铁路、高速路,形成了一个潜力巨大的交通、物流网络,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港口、物流等方面的合作。资源丰富,产业特色突出。广西沿海地区地处热带边缘,气候温和,雨量充足,适宜各种农作物与生物资源的生长,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北部湾旅游资源丰富,如北海银滩、钦州三娘湾、防城港京岛等风景优美,备受旅游者的喜爱,旅游业是北部湾经济区的主导产业;港湾生物资源、能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可以依托港口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海洋产业。

劣势分析。.总体经济实力不强,工业水平不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比较晚,经济水平不高,2010年北部湾经济区4市地区生产总值仅3042.76亿元,而广东地区达46013.06亿元,两者差距较大。此外,除中心城市南宁的经济实力尚可外,其他3个城市的经济实力还比较弱,与东部沿海的一些城市相比,差距更大。从产业结构看,2010年北部湾经济区工业产值占GDP比重低于第三产业,仅达31.38%。产业结构不合理,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发展离不开支柱产业的支撑,支柱产业是地区合作分工的基础,合理安排支柱产业的发展才能提高全地区的综合实力。但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的支柱产业主要集中在农副食品加工业、造纸、制药等层次水平较低的产业,临海工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技术创新水平不足。此外,北部湾经济区各市资源能力不平衡,一些大型产业与工程项目出现重复建设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并引发了一些外部性问题,降低了整体竞争力。人才资源缺乏。随着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推进,北部湾经济区经济总量增加,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有研究表明,到2015年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总量可达到168万人左右,而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缺口已达36万人,人才资源匮乏现象严重制约了该经济区的发展。

机会分析。国内的发展机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提出,标志着北部湾经济区战略地位的提升,从而增强了该地区的知名度和关注度,给北部湾经济区乃至整个广西的发展带来了战略新机遇。此外,由于北部湾经济区是多个区域合作的汇合点,从本国看,它是承接珠三角与东盟之间产业转移的最佳区域,可以利用这种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加强与广东、香港等地的合作,引进并吸收高科技产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给广西带来了突破性的历史发展机遇。长期以来,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相对滞后,发展潜力未被挖掘,区域价值不被认可,边缘化趋势十分明显,该贸易区的建立与发展把北部湾经济区推向了对接东盟的最前沿①。北部湾经济区可以借此机会实现与东盟的多元化合作,进一步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合作与发展。多重优惠政策的扶持。由于广西既属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也属于西部大开发的省市区,因此,北部湾经济区可以凭借两种身份享有多种优惠政策,比如: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为该经济区提供了一定的经济管理自治权;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为产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等创造了有利机会;另外,由于广西地处边境,还享有边境贸易优惠政策。

威胁分析。周边国家或地区的竞争。虽然北部湾经济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其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工业发展水平低,在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增长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竞争者,比如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马来西亚。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工业发展受到威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的不断深入,吸引了众多重化工业企业投资者,加重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同时该经济区又没有处理好工业与环境的关系,使得北部湾原有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反而限制了工业的发展。

建设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对策

基于以上北部湾经济区的SWOT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成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增长极。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北部湾经济区增长极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工业的发展,强大的工业是支撑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北部湾经济区的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这些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削弱了经济实力的提升,影响了其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北部湾经济区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部门中的比例,提升工业发展的速度,实现以工业带动其它产业发展的局面,进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需要提升工业基础,发展大工业是其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过程,而从经济发达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造成对环境巨大的污染来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看已经不可取。因此,北部湾经济区要对项目建设、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既要在发展地区经济时,又要保护人民美好的生活环境,构建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为北部湾留下碧水蓝天。

发展临海重化工业,打造支柱产业。北部湾应利用国家经济产业布局调整和北部湾经济开发区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历史契机,凭借其优良的港口,充分发挥其海运优势,将临海重化工业做大做强。与此同时,国家对发展北部湾经济区的特殊政策支持,有利于其整合国内外资源,发展能源、林浆纸、石化等现代重化工业,从而提高北部湾经济区的整体经济实力,打造支撑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支柱产业,带动其它产业发展,提升其区域竞争力。

完善基础设施,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北部湾经济区自身的力量难以为其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提供足够的支持,从而外部资源成为其发展的不可或缺部分。吸引外部资源的进入需要良好的交通基础和能源基础,若没有这些良好的基础设施,外部资源难以发挥对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当前北部湾经济区要构建连接其它区域的海运、陆路、航空等高效便捷的现代交通运输网络,打造外部资源进出北部湾的便捷通道,加速北部湾经济区的要素利用,巩固北部湾成为增长极的基础。同时,能源基础可以有效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成为增长极。为此,北部湾经济区应该完善其能源供应基础,建设覆盖整个地区的能源供应系统,多方位获取能源,保证能源供应的正常,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增长极的建设过程中,人才是关键。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北部湾经济区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例如,建立和完善人才的引进机制,大力吸引高层次人才,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夯实人才基础;制定特殊政策,为重点产业的人才培养、保护提供政策支持,为人才成长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采取柔性流动人才政策,引导产业内部专门人才的合理流动,逐步建立“公正、公平、公开”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灵活的人才管理、使用和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