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科技投入及农业经济增长的联系

农业科技投入及农业经济增长的联系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产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持续性发展对维持中国经济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量和中国的耕地比例存在不协调情况。中国拥有世界上超过两成以上的人口,但是耕地面积占全世界不到10%,中国的水资源也十分紧缺,这些都充分表明了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此,强化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联系,发展集约型农业,将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经济增长;集约生产

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欧美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于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增幅相对放缓,不过欧美国家的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基数相对比较大,因此其农业科学技术相对于亚洲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都处于先进水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在增速上相对放缓,这主要是当时的发展中国家相对重视对第二产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更加重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过在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和转型上,还需要根据实际状况,进一步探索新的路径。因此,针对当前的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实际,要充分分析农业经济增长的实际困境,从农业经济的模式出发,更加全面地调动农业科技投入当中的各项生产要素,让农业生产能够充分结合科学技术进行发展。只有推动农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化升级,真正全面地推进农业生产的顺利转型。

一、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联系的特点

针对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联系,有很多中外学者都做出了深入的探究。美国农业经济学家Alston等对于世界上各主要国家所付出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投入强度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在整个农业国民生产总值里面的比重进行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亚洲的大部分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增长都极为重视,并且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增长速度更高。中国的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在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相对放缓,但是一直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中国政府对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财政投入和农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的均衡关系。可以看出,中国的农业科技投入大部分还是依靠政策性的财政扶持,通过这一类方式推动农业技术创新与变革,而且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的增长也呈现出明显正相关的联系。

(一)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逐步递减式影响

农业科技投入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农业科技投入之后,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种科学技术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方式改革,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率,从而让农业产能能够提升。不过农业科技投入并不是直接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为农业科技的投入对生产方式或者生产手段的改变,实际上有一个滞后期,这是因为科学技术作用于生产方式是有一定的时间性。通过相关研究表明,农业科技投入在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过程当中,有着一定的滞后效应,即农业科技投入每增加1%,当年的农业经济将会增长1%,不过随着年限的不断推移,原来的农业科技投入对于农业经济的影响也会逐渐减少。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科技投入对于一定时间内的农业生产能够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当这项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当中普遍应用时,这种农业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经济的增长比例也会逐渐缩小。所以农业科技的投入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也是一种逐步递减的关系。针对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农业科学技术也是不断地升级和优化的,只有持续性地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够让农业经济的增长实现质的提升和持续发展。

(二)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联系

从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上看,二者是维持一种动态均衡的联系。农业科技的投入随着时间的增长不断增加,而农业经济的增长在这种增加的刺激下也会随之提升,这是一种动态均衡的联系。当一项科学技术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需求时,通过资金投入而开发的新农业生产技术,将会进一步拉动农业经济的增长,因此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是一种持续性的行为,而农业经济增长在这种持续性的科技投入影响下,也会呈现出一种动态平衡的状况。虽然可以看出农业科技投入对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是比较积极的,但是农业经济增长却不一定能够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产生一种积极的协调反馈作用。因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相对的独立性,农业经济的增长不一定是仅仅通过科学技术的影响而增长,有可能是农业经济传统产能扩大下,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所以在农业经济的增长的背景下,科学技术是否能够通过农业经济的增长而产生一种持续性的发展,则要根据农业生产的主体模式而定。不过从整个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上看,农业科技的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均衡。这种动态的均衡本质上是农业生产对于科学技术的依赖,只有通过成熟的科学技术支撑,才能够让农业经济获得持续增长的动力。

(三)农业刚性需求下的农业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联系

在农业刚性需求下,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正相关的联系。中国的农业刚性需求主要表现为粮食的刚性需求,中国人口的增加而对粮食的需求不断的提升,这也要求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必须关注到农业的发展。而中国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生产资源,实际上是存在着不可再生等刚性约束,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土地和水资源,以人均角度分析是极不平衡的。粮食的需求增加,而中国的土地与水资源并不会随之增加,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必然是要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转变。因此中国的农业科技投入必然是要转变为一种逐年稳定增长的机制,通过逐年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并且探索新的机制和模式,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不过中国的农业刚性需求下,很多农业生产者仍然是呈现出一种家庭式的生产方式。这种家庭式的生产方式往往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因为科学技术的转变往往是需要一定的投入,这种投入不可能仅仅是依靠官方财政的投入,更需要生产者的配合,通过调整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等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在农业科技投入逐步增加下,农业生产模式如果相对滞后,那么农业科技投入对于农业增长的正相关关系将会被削弱。

二、强化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联系的策略

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要依靠农业科技人才、交叉型的都市农业生产模式,以及对农业科技投入的融资模式进行改革。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能够夯实农业科技投入的基础,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投入并不能仅仅依靠资金的盲目投入,还需要调整农业生产的模式、农业科技的研发模式,以及帮助农业科技生产研发团队进一步进行融资,这对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政府在倡导相关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经济的增长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新的渠道,对一部分的改革进行试点,从而推进农业科技投入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地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投入的核心

虽然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投入能够推进农业经济的增长,但是如果缺乏人才的支持,那么农业科技的发展在农业经济当中的影响作用就会被削弱。因此,在强化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联系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强化对农业科技的人力投入。在农业的各项资本要素当中,农业科技人才实际上是一项可以不断增长的资本,相对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而言,人才的投入和人才的培养始终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后续动力。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不可再生的条件下,对于农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因此,在相对比较好的农业经济发展背景下,应该积极培养农业科学研究人员,要推进农业科技人员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所以对于农业科学人才,应该形成一种具备激励性的考核机制,对于贡献较大的农业人才,应该更进一步地进行选拔和考核。从政府的层面上,应该加大对农业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通过充足的资金支持,能够鼓励资金更进一步的注入到农业经济的发展范围之内,并且鼓励更多的人才投入到研究当中。只有具备人才这一座桥梁,才能够让农业经费的投入,以及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

(二)通过农业科技投入,进一步发展交叉型都市农业

农业科技投入不仅仅要促进生产型的农业发展,更可以根据实际发展都市农业。都市农业这一个概念,首先是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而来,重点是让农业生产不仅仅是为了生产粮食等基本的农作物,更能够结合第三产业发展成为服务型的农业。通过让农业朝着都市化的模式发展,能够让农业的生产业态更进一步转化,形成多元化的业态,特别是形成生态绿色农业,以及观光休闲农业等融合了生产生活以及生态为一体的都市农业模式,将有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转化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随着都市生活的发展,农业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生产和提供粮食,更需要体现出农业本身的文化特性,而采用高度集约化的科学方式进行生产,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促进生态化的都市农业发展。所以应该充分的挖掘当前农业生产当中的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并且在开发农业生产的多种功能上投入更多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这一基础上,农业不仅仅停留在满足日常的粮食需求上,还可以成为一种服务于都市、服务于广大居民的多元化的产品与服务。所以未来的农业科技投入对于农业经济的增长,不仅仅是对第一产业的促进作用,更是促进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相互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发展模式。

(三)优化农业科技投入的融资模式

农业科技投入要进一步优化自身的融资模式,特别是根据实际降低农业科技投入的各类融资门槛。国家要出台相关的财政扶持政策,通过一系列的融资优惠策略,帮助农业科技成果逐步产业化。结合复合式的投融资模式的发展,促进互联网金融与农业科技投入之间的联系,建立农业高科技的产业融资模式。对于过去门槛较高的一些农业科技投入的融资模式进行改革,提供农业科技的绿色融资渠道,鼓励更多的农业科技研发人员走绿色农业产业化、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同时,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的融资要加强监督和管理,要真正分析农业科技成果产业的实际需求,构建科学的投融资机制,进而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政府要培育新的农业科技资本市场,促进农业科学技术和资本市场之间进一步对接,鼓励现代化的农业科技企业的组织和发展,创新组织形式,更进一步地适应当前的市场发展要求。

三、结语

中国的农业生产需求和资源之间的不平衡格局,决定了中国的农业生产不能够走粗放型的模式,而是应该走集约型的道路,只有透过集约化的方式进行生产,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调动中国农业生产当中的各种积极要素,进一步推动中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促进中国农业经济朝着资源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农业科技的投入,通过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探究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而当前的农业科技投入,应该根据农业科学技术研发的实际,并且深入到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分析当前农业科学技术投入过程里面所出现的难点,更加全面地推进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紧密联系,推动生态农业和科技型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国迎,姜玉勇,孙昭智.高校科研资金投入产出相关性实证分析[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

[2]杨传喜,徐顽强.湖北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结构与配置效率研究[J].科研管理,2015(S1).

[3]池敏青.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绩效评价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0(05).

作者:马超 单位:邯郸市农业科技贸易城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