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PPT教学设计分析

计算机PPT教学设计分析

一、常见的计算机教育PPT设计误区

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是PPT课件最为显著的优越性,它凭借着跨时空的表现力,深化了学生对抽象事物本质的理解,实现了高校课堂由满堂灌向趣味性、知识性、图像性方向的发展。但是,由于人们对计算机熟稔程度的不同、PPT设计技巧的掌握程度差异以及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天然差别,使得当前高校计算机教育PPT设计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些问题甚至严重地影响到教学效果。依据对教学实践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可以将常见的计算机教育PPT设计误区主要归纳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图像与文字、数据资料的对比方面。一些教师认为,尽可能多地将图像显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深化学生的理解深度。但是实际上这种观点存在着巨大的误解。与文字、数据的理性呈现不同,图像资料的运用在使授课材料形象、生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感性增强而理论弱化、材料堆砌而分析减弱的症候。事实也证明,计算机教育PPT课件展现图像、影视资料的功能也被很多教师运用到了极致,一些老师在制作课件的出发点就是如何体现出PPT中的图像和影视,为此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出现了与课程无关的视觉材料也尽数罗列等诸多现象。受限于具体的课时,不少教师只能在单位时间内有选择性地传输某些当时更为学生欢迎的图像、影视信息,而对学科专业内的基础理论强调不够,其直接结果是课程五彩缤纷、讲课天花乱坠而学生吸取的有效知识稀少、大脑思考能力逐步退化,这是一种典型的舍本逐末的浮躁心态和行为。

第二,教学时间度紧密、内容繁多,使得计算机教育PPT课件的设计也出现了信息量巨大、思考时间不足的新问题。在现有的高校教学体制内,一些已经过时的课程内容仍然没有及时地更新,而实践中最富价值的信息又不断涌现,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大纲规定的内容和学生们所感兴趣的实际操作,一些老师不得不在PPT课件的设计中加大内容量,致使一个单元的任务量剧增。内容的选择看来是PPT课件设计中颇为容易的部分,但是它作为课件制作的核心地位仍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实际上,优秀的教师总是在课件制作之前花费相当的精力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和整理,及时删除过时的内容,补充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技术、技巧,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尽可能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而不是使二者更为脱离。只注重PPT课件内容的涵盖量,而不顾及内容的条理化、实用性、普范性将使学生陷入知识的迷惘,更会从根本上动摇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兴趣。

第三,一些计算机教育PPT设计忽略以教学目标及其分析为中心,而是将目光停留在单篇课文章节的内容上,缺乏整体观、统一性。教学目标的意义在于,它确定了一个总体的目标,并且将这个目标细化至具体的课文章节中,通过对各篇课文的逐一学习,从而实现各独立PPT内容与教学目标的整合性。“课件的结构,就是在目标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来的,该结构框架应能体现教学内容概要、各个部分内容的连接关系以及整体呈现形式”。[1]通常来说,计算机教育PPT课件的结构可以分为线性结构、分支结构、网状结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结构方式进行课件的设置。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些教师则缺乏明确的总体教学目标,以至于在具体章节的PPT设计中难以贯彻教学纲领,或是各个PPT设计的内容虽然独立成立,却无法进行整体的贯通,从而导致整个教学目标无法在教学实践中贯彻。

第四,优秀的计算机教育PPT课件界面应该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而促使学习者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实现掌握知识与技能。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设计PPT课件的背景、版面、布局、颜色、字体、字号、插入图片、音乐时应考虑一定的美学原则,充分考虑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尽可能赏心悦目的方式让学生对学习过程始终保持充分的兴趣。在PPT课件的页面框架设计中,我们应该注意页面框架的作用,将PPT界面有意识地制作成为一定的框架,中间填充不同的教学内容,使人一目了然。但是在实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计算机教育PPT课件的布局却并未注意这些内容。一些教师没有页面框架的概念,只是一味地在PPT版面中补充文字、数据或图片等内容,而没有注意各种信息的排列方式和显示格式,从而让人产生雷同、单调之感,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接收知识。

二、计算机教育PPT设计误区探源

一名本科生曾假设自己是大学教师,借此表达对老师课堂上完全依照PPT课件安排教学进程的不满:“上课前我不会把要讲的东西统统放到PPT上。我至多在上面列一些要点。上课时更不会照PPT念。因为现在的学生是很聪明的,文字的东西他们常常一看就懂。在PPT上列太多东西的不良后果之一,便是学生上课时不专心听讲,等着下课时拷课件。”[3]这种现象在当前的国内高校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计算机教育PPT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看似是技术操作的偏差,实际上反映的却是教师在教学观念、方法上的认识误区。

首先,一些教师对待如何处理传统教学方式与PPT教学方式上存在着认识的偏差。在调查中发现,一些计算机教育的PPT使用通常只将相关的概念、操作步骤概括在屏幕上,而没有教师亲自演示、进行讲解;传统的听、说、问、做等多种途径学习计算机的课程被简化成了单纯地听和看,而忽视了问和做的作用。一些教师的PPT课件以视听代替了学生的读、做的实践性锻炼,这难免会造成学生眼高手低的能力缺陷。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没有在使用PPT课件的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实践的时间,导致学生只能顺应教师的PPT课件的速度进行知识的快速浏览和浅层掌握,虽然有时也会有一些简单的应答,但是这种突出听读能力而忽视说写能力的做法,从根本上看是违背教学规律的,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某些课程有重新成为应试教育的潜在危险和可能性。

其次,关于如何处理重点知识与普通知识的关系问题上存在认识偏差。在计算机教育PPT课件中,教师在平时的备课时可以使自己的课件内容全面一些,但是具体PPT课件的使用过程,则可以依据大家的知识特点、兴趣和教学目标的规定,有重点地突出、强调某些内容,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每堂课的重难点上,从而达到每课有新收获、每课突破一些难点,而非泛泛而谈,那样看似博学、知识全面,实则对学生的成长并无多少益处,因为每一节课中核心及关键的内容只有少部分,其它的大量知识学生都可以自己学习或是推理,完全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而一些教师则无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进行知识的轰炸,让学生在极度疲惫与盲目中将PPT中的内容全部学习一遍,却始终无法理出头绪。

再者,一些教师忽视了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情况,以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来设计PPT课件,从而导致了计算机教育PPT设计与教学目标、学生实际严重脱节的现象,PPT与学生的适应性问题日益突出。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可以知道,计算机教育PPT的演示方式、内容顺序都必须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所谓PPT课件的适用性,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学生专业学习要求方面,一是学生专业学习能力方面。学生的专业学习要求,即计算机教育PPT设计中的内容应该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够满足学生某一阶段的求知欲望。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事,又能给学生独立思考留有足够的空间;在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方面,要求计算机教育PPT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之从课件内容到框架设置、从美学设计到演示方式都与学生的学习能力、阶段相符。

三、PPT设计误区的对策分析

一般来说,PPT设计牵涉到三个方面的关系,即PPT设计的主体、客体及对象,它们分别对应于教师、PPT课件和学生三个不同的对象。因此,要想有效地提升PPT课件设计和使用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分别对PPT课件的主体、客体及对象进行研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针对性办法。在PPT课件的设计主体方面,有研究者曾这样分析当前高校中PPT课件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个别教师认为多媒体课件PPT只是简单的文字演示,只是将文字由传统的黑板挪到现代意义上的幻灯片上,是文字的一种高科技展示形式,而没有认识到PPT是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为一体的多媒体集成”,另一方面则是“教师的多媒体制作质量不高”,很多教师的“文科出身背景,使之往往不具备制作优秀多媒体PPT的技术”。[2]当前PPT课件的设计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除了教师的多媒体技术的原因之外,同样与他们缺乏对多媒体技术的正确认知息息相关。在当前高校,一些教师不仅缺乏对多媒体新技术的兴趣和掌握的能力,同时也严重匮乏相应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美学等知识的更新,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中,难以明确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和合理价值,严重制约了不同场景中PPT教学的开展。相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学习,这更是一个漫长的、需要不断提高的过程。当前高校PPT课堂教学中之所以出现一些相关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没有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的融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应该在平时尽可能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仅要了解最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同时还要对专业知识有着比较系统地了解,而且还应该旁涉至相关学科的知识,从而在计算机教育PPT设计中能够选择尽可能完美的方式。在PPT课件的设计客体方面,内容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传统教学方式还是PPT课件的教学方式都是如此,但是作为后者而言有时可能更加重要。PPT课件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超链接等等,其内容的出现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并非任何教材的内容或是课外的内容都可以制作在PPT课件中,课件内容出现的目的只能是为了能够明确的说明问题,从整体看这些内容也应该是有机的、系统的。在文字、图片、影像、超链接等的选择时,我们应重视教材内外的关系,内容上应考虑选择何种内容,图片、影像上应选择哪些适用的资料。PPT课件的内容设计应恰当,做到形式多样但不喧宾夺主,内容突出但不呆板枯燥,既注意重点难点的讲解,也注意知识传达的趣味性。

以往的研究,多注重的是PPT课件的制作,多从教师角度出发,对学生及其接受过程关注不够。实际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对PPT课件的接受效果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成效。在通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多会从教材、PPT课件的内容的角度,向学生们强调应该注意的事项,但就PPT课件本身来说并未做出足够的工作。教师们一般不会向学生们介绍利用PPT讲解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结果导致很多东西注意力过多地被课外的内容吸引,出现了本末倒置的局面。因此,在给学生正式利用PPT讲课之前,教师应该将自己制作的PPT课件的特点和重点进行说明,哪些是大家应该注意的,哪些是作为补充材料拓展知识面的,都必须在课程开始之时向学生说明,且PPT的内容随着教学进程的开展应保持一致。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PPT课堂上的大容量、立体式信息,充分考虑到PPT课件内容的瞬间性,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同学们消化知识、记录笔记,兼顾听、看、写和想四个方面。作为教师,还应该注意观察全体同学的兴奋点和注意力、兴趣的所在,尽量地将比较难懂的内容安排在大家的兴奋点的时间段内,或在学生们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进行知识的深化,在大家都感兴趣的内容之后进行重点的突出,能够取得比较好的记忆和理解效果。同时,学习者是否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探索动机、讨论热情,也往往与PPT的内容选择密切相关。优秀的PPT课件,会在阐述基本观点、知识之余,有意识地引入相关拓展知识,通过带有导向型的空白的设置,给大家留出足够的思考、讨论的空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积极思考的习惯。事实上,尽管当前不同场景中PPT设计和使用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但是无论是从教学形式的多元化还是教学效果来看,PPT课件都在其中扮演了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只要我们能够正视当前高校计算机教育PPT设计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并切实采取对策,那么我们的计算机教育必定可以获得更加迅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