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语言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语言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需要与时俱进的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落实教改要求,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与要求,但是,从当前高校落实教改内容的现状看,其改革的成效尚并不明显。语言文学学科教学作为高校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依旧被束缚于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其自身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并不高,进而致使该学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偏低。因此,如何落实语言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亟待解决。

一、全面落实语言文学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的“主战场”,是实现理论知识传授的主要途径,但是,从当前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看,其依旧是局限在传统的灌输填鸭式教学模式之中,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于该学科教学不感兴趣,教学质量与效率偏低,无法实现对学生语言文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因此,这就要求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将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及享受式教学模式引起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情境以及教学案例的构建,使学生走进语言文学知识的“海洋”中,通过自身主观积极性的发挥来实现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并从语言文学知识中获得快乐,实现自身文学素养的升华。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享受文学语言之美的过程,走进文学作品之中,就仿佛置身于一个脱离现实的虚拟世界之中,所有的情感、欲望都得到了释放与满足。而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被激活,进而在提升自身文学素养的同时,实现了对语言文学的再创造。

二、积极开发隐性课程,实现与显性课程相结合

所谓的显性课程指的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而隐性课程指的是校园文化等隐性教育资源,其中,显性课程的开展能够实现学科理论内容的有效传授,而将隐性课程融入其中,能够实现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丰富,进而以寓学于乐的教学理念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科教学的质量。

1.开展社团活动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其思维较为活跃,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并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因此,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如创办演讲社、文学社等,能够“投其所好”,在吸引其兴起的基础上,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创造力,在展现自身才华与个性的过程中,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以实现与显性教学内容的融合,使学生真正具备相应的文学知识素养。

2.积极开展专题讲座

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来实现对显性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语言文学知识的实际需求,进而弥补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不足。在实际开展专题讲座的过程中,可以聘请专家或者精英,同时也可以选择具有此方面特长的学生作为代表来开展讲座,进而在听讲座的过程中来提升学生在语言文学领域上的境界,通过“讲”来提升学生自身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创办语言文学网络论坛,并实现校园环境的教化功能

首先,在网络论坛的创办上,针对语言文学教学的实际需求,通过对互联网的有效利用来实现师生以及生生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这对于教师来讲,其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而实现对显性课程教学的有效调整,并能够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确保学生能够在对此学科感兴趣的基础上,不断实现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其次,充分发挥出校园环境的教化功能。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讲从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已经就给出了最好的证明,大学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来讲至关重要,环境是信息传播的媒介,因此大学校园的环境也是大学生接收到语言文学教育信息的途径之一。因此,这就要求要打造出与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相适应的文化环境背景,以充分发挥出环境的教化功能。

三、创新语言文学课程的评价模式

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下,成绩成为了衡量学生成败的唯一标准,但是,在当今时代下,综合能力素养是衡量人才的标准,所以在落实教改要求的过程中,语言文学课程教学需要实现对评价模式的创新,确保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合理评价。首先,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落实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以生生互评等方式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在评价方式上,应该将出勤、平时表现等与最终考核成绩相结合来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只有实现对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才能够在实现对学生合理评价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使其能够在接受这一学科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实现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综上所述,为了全面落实教改的内容,实现对当代大学生语言文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就需要针对当前语言文学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解决,实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对隐性课程的开发以及对评价模式的创新来提升语言文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推进语言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

作者:张苑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