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教育服务的高职教学管理模式探讨

教育服务的高职教学管理模式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推行,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由此深刻地影响了高等教育供求及其调节方式。本文试图从教育服务的理念出发,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以创新的思维建立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多元化的方式培养学生,从而提高人才的质量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教育服务;教学管理模式;学分银行;校企合作;质量监督和评价

一、高等教育服务

高等教育供求及其调节研究结果表明,人才不是高校的“产品”,不为高校所有,人才即高素质的劳动力的所有权属于人才自身而非高校,高校并不能像一般生产企业拥有自己的产品一样拥有人才,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也不存在真正的交换关系,人才市场上,供求双方是人才与用人单位而非高校与用人单位。求学者之所以求学是因为其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可以在未来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求学者缴纳学费并牺牲提前就业的潜在收益,目的是通过受教育提高自身劳动力商品的质量,增强自身的素质。学校通过设计、教育教学实践使求学者劳动力商品的质量得以改善,实质上提供的是一种教育服务,学生通过生产和消费这种服务而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使得自身劳动力商品的质量得到提高。服务的概念源于经济学领域,指的是:可被区分界定,主要为不可感知却可使欲望获得满足的活动而这种活动并不需要与其它的产品或服务的出售联系在一起。生成服务时可能会或不会需要利用实物,而且即使需要借助某些实物协助生成服务,这些实物的所有权将不涉及转移的问题。高等教育服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服务,它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利用教育设施设备、教育技术为教育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提高或改善受教育者智力素质和思想观念素质,促进教育需求者人力资本增值的非实物形态的产品。高等学校向教育消费者提供的这种服务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纵向看,高等教育服务表现为不同的专业和相应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师的备课、上课等一系列工作。从横向看,高等教育服务表现为由核心产出、辅助产出和附加产出所组成的有机整体。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以服务的形式将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大学生和高等学校之间形成了教育服务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求学者即大学生在求学前会根据社会需要并结合自身特点,在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选择学校、专业与方向。在求学过程中,求学者会在完成学校既定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专业主攻方向,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毕业时,求学者将面向人才市场参与竞争。总之,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或劳动力市场对高等学校的影响是通过对高等教育服务市场的需求主体——求学者的影响而发生作用的。因此,大学生在教育服务市场的主体地位是显而易见的。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不仅要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技术型人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的需要,更要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市场的需要,从而满足个人及家庭的求学愿望。

二、高职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统一化的管理模式

管理的有效性应体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内在质量与外在表现的统一”。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中,继承管理的延续性很强,很多高职院校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从管理层到普通教师都习惯于中专学校的管理模式,管理者有着说一不二的权威性,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安排,不可以有其他的想法和要求,所有的教学安排全部“一刀切、一言堂”。部分院校采取了学年学分制,按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并对其加以严格的年限设定,学生只能接受人才培养方案中指定课程和学时的教学,统一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从教学计划到考试,统一指令、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答案,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学生既不能选择课程也不能选择老师和上课时间等,毫无选择权,甚至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知之甚少,对就业的打算更是无从谈起,由此造成老师按部就班地教,学生被动呆板地学,毫无生气,缺乏积极主动的氛围。最后参加统一考核,取得的平均学分绩点作为衡量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学年学分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它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高职院校这样的管理从表面看起来,一切被管理得井井有条,一片祥和的氛围,管理者轻松而得意,但是实际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被这种简单而粗暴的管理方式彻底扼杀,学生不再思考一些“无谓的东西”,甚至丢失了思考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人爱好被这种单一而纯粹的管理方式完全忽略,一些本来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因为无法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技术的指导而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从而产生消极、厌倦、对抗的情绪。要打破经验式的管理思维,放弃“简单有效”的管理模式,采取“复杂多样”的创新管理模式在很多人看来简直多此一举。但是在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时代,这种统一简单的教学管理模式无法有效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更无法体现市场经济下教育服务的宗旨,必须与多样化的创新模式相融合。

(二)形式化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和教育服务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管理制度的制定需以教育服务的最终结果为目的,站在提高教育教学服务质量的高度对管理者的工作进行约束、对老师的教学进行指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定等。从实际落实的角度还需要考虑到管理制度的执行难度,有的难度是可以克服的,而有的难度可能就目前而言根本不可能做到。在高职院校里,管理制度的制定一般由职能部门起草和实施,起草者大多从方便管理、便于开展工作的角度构建框架,从而忽略了制度本身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最终导致制度的执行力不够,沦为经验化管理,管理制度亦成为空中楼阁。

(三)封闭化的管理过程

高职教育提供的教育服务以技术和技能的掌握为目的,要求受教育者能够胜任某项职业,高职教育服务的关键是技能和职业,这就意味着高职教育不可能像其他的高等教育那样,每天坐在教室里看书、思考、研究,它需要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与企业合作、与公司合作、与兄弟院校合作,通过合作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教学资源,在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中才能够体现出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点。但是,就目前的实际而言,由于高职院校先天不足,使得很多教育教学工作者过多地强调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和教学环节的完整性;部分教学管理工作者认为开放式和动态化的教学管理过于麻烦;管理层包括决策层惧怕由于开放导致学校在兄弟院校之间的竞争处于劣势等等,这些都是造成高职院校相对封闭化管理的原因。另一方面,校企合作始终是“一头热、一头冷”。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来讲意义重大,可是对企业而言短时间内无法看到实际利益。高职并非真正的高校,科研能力方面很难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成果,学生上岗更像是小孩子玩游戏,风险大过效益,没有实际利益的驱动,即使在政府的牵头下,合作也显得“无精打采”。

三、关于解决办法的思考

(一)实施学分制,建立学分银行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计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17]123号)也明确要求:“根据区域和行业人才需求状况以及职业技术与职业岗位的特点,积极探索弹性学制和以学分制为主要内容的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快区域和行业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这些政策为实施学分制管理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和保障。学校将课程、环节、证书等以学时为统一标准标注相应的学分,作为商品上架供消费者选择,学生作为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素质,甚至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人生志向而对此进行取舍。为确保服务效果,可以允许学生以第一次课的试听感受衡量是否选课。修读完成后参加学校考核,取得相应的学分后存入学分银行,待取得学分满足毕业条件后学校授予毕业证书。学分银行是实施学分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通过学分银行可以完成学分的积累和兑换。所谓积累即指消费者在某一时间段内参加各种形式学习并通过考核后获得的所有学分,学分银行对每一个学分进行记录。例如学生参加游学、夏令营等获得的学习经历,或者参加其他学校的课程学习并通过认可的,可以将学分以一定的形式存入学分银行,通过学分银行的记录可以拓宽求学者的学习途径,丰富求学者的学习经历。另一方面,学分银行具有兑换功能。所谓兑换即指使用学分银行里多余的学分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要求置换未通过的项目的学分,使求学者能够获顺利取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果,例如获取毕业证书、申请其他学校继续学习的机会等等。学分制的灵活性必然带来办学的一系列变化:教学计划、课程结构的多样化;教学内容、教学情况的复杂化;学籍变动的频繁化;学生流动的快速化等,这些都加大了教学过程管理的难度。学校需针对这些变化制订相关制度,建立诸如弹性学制管理小组、课程管理小组等职能机构,做好各项管理工作本身和相互间的衔接、协调工作,防止疏漏、中断,造成管理脱节。由于学制和课程要求的多变,考核也显得更加困难。必须制订严格、明确、操作性强的考核制度,应成立专门的考核机构,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人才输出的质量。学分制的管理模式既满足了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也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形成了学校和市场、学校和学生间的宽松和谐、双向良性联动的发展格局,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所有学生都能充分发展,健康成长,从而也必将推动高职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整合资源,深化校企合作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要求高职院校“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对于高职院校的重要性。校企合作是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是一种纯粹的一种市场行为,合作双方根据彼此的需要自觉自愿建立的权利和义务并存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形式。办学可以是公益性的,但是企业绝对是利益驱动,因此,只有让企业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使合作继续深入下去,才没有学校“高攀”企业的错觉。深化校企合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打破双方的固定思维和原始诉求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说,企业不是解决就业的“救星”,校企合作也不是解决就业“出口”的手段。从高等教育服务市场的角度分析,教育服务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产出,服务的对象是求学者,高校若能以自身的认知性技能为优势,为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攻关、文化培训、企业文化的建立和企业宣传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职工的知识理论水平,同时企业文化的建立可以使职工对企业有认同感,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企业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可以缩短产品研发的周期,在技术攻关上得到理论支撑,使新产品、新技术得到迅速传播,企业必将从中获利。高校在提供教育服务的同时也使教师得到历练,教师队伍的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个人实现自身价值,增加成就感和社会的认同度。从合作企业的角度来说,校企合作不仅是解决企业招工的问题,要运用战略性的眼光,将校企合作作为打造“学习型企业”的重要部分,把学习的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来,把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质量的把关带到学校中去。2.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将合作深入下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提出了教育服务的观点,从高等教育服务市场的角度分析,高校向求学者提供的是一种旨在改善和提高求学者人力资本价值的无形商品,高等教育产出是教育服务,以产品质量观而言,高等教育服务是在其无形性、差异性、不可分离性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和形成的。由此可见,教育服务作为一种无形的产品输出,高校对其质量的把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得以延续和繁荣的基石。高职院校要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用高技能人才和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回报社会。企业在监督和检查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也要主动地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方案,不定期到学校调研、讲课等,使学生在上岗前对企业文化、企业生活、岗位工作有一定了解,提前对企业有认知度和认同感,增加就业的稳定性。

(三)建立适应学分制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

教育服务与人才产品是高等教育产出的两个不同方面,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选择性教育阶段,求学者的主体地位得以强化,就市场经济而言,顾客的满意度与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教学质量可谓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心。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是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学分制下的教学质量监控的重心在于教学活动,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将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相结合。体系包括七个要素:监控目标、监控主体、监控客体、教学质量标准、监控方法、监控指标、监控结果的反馈和运用,这七个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教学质量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教育性质、教育方针和政策所确立的教育目标对所实施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效果、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成绩和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与高等教育服务体系相对应,高等教育服务质量体系是由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以及由教与学质量形成的课程质量、学科专业质量、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等构成。因此,学生对教育服务质量的评价不仅包括学生对课程或教师的评价,而且还包括学生对专业及学校的整体评价。

参考文献:

[1]刘俊学.试论大学生的市场主体地位[J].人才开发,2002(4).

[2]孟明义.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118-138.

[3]王晓江等.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

[4]刘俊学.基于教育服务的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5]徐爱萍.适应学分制改革建立与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1(1).

[6]《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7]《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

[8]《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计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17]123号).

作者:王艳 单位:南京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