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乡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

乡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

一、教育技术能力结构尚未形成

2004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提出了以“意识与态度”为动力,以“知识技能”为基础,以“应用创新”为目标,以“社会责任”为价值导向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与之配套,西部各省从2005年就开始对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技术培训,然而多年过去了,在广大民族地区,教师们对信息化教育应用的“意识与态度”仍表现出极大的动力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师缺乏对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作用的认识、对教育信息技术需求的积极性以及对教育信息技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不高等方面,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当作是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任务,主动应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的少之又少,缺乏基本的教育资源检索与应用的能力,即使偶有使用也仅限于PPT课件。强烈的教育信息意识是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前提条件,所以在大多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更谈不上形成“知识技能”和“应用创新”,可以说多年来的教育技术培训收效甚微。

二、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影响因素

笔者曾于2011至2012年间先后六次到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参与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课题的研究,该地区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基本同于上述情况。综合分析对当地十多所农村中小学的多名教师进行的随机访谈情况,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影响因素较多。

(一)教育信息化人文生态环境尚未形成

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相比,人文生态环境建设略显滞后,成为束缚信息化教育新的瓶颈。集中表现在:1.部分领导、教师已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性,也有了迫切感,但更多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仍认为,教育技术只是电教人员和信息技术教师应掌握的专业知识。2.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思想观念滞后,不重视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将教育信息化推进当作是“作秀”,仅在开展教学比赛或争取项目支持时有所提及。笔者曾在课题研究期间看到一些教育信息化推进得较好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其他民族地区基本一致,但依然把信息化技术应用得很好,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水平也很高。这说明,现阶段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重点不再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是从上到下的意识转变。3.学校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其一是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极少有专业的教育、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学科教师在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不能得到及时的技术支持,更无力为其他学科教师提供资源开发等服务;其二教师队伍存在学科、年龄等结构性矛盾,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多,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以中老年教师为主,教师们更习惯于常规的教学模式,不敢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此外,由于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不高,教师在开发教学资源时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导致教师们不愿意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日常教学。4.信息化教育应用必将带来教学模式的变革,对教学成果的考核也将发生改变。在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考核大多是区域统一安排,教师不敢轻易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比如在云南省屏边小学一、二年级语文科目考试的内容中人工读题的比例依然占较高比例,借用老师的话来说“不敢教标准的普通话”。

(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缺位

农村学校大多办学经费短缺、且受信息闭塞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许多教师无法接受教育技术培训,加之培训内容多为以发达地区信息化应用为典型的计算机软件应用介绍,在缺乏相应设备的环境下,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仅无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反而更加深了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误解与抵触。部分教师在参加类似培训后,更是以当地实际情况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相比较,对教育技术的应用感到遥远。

三、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策略

针对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及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一)构建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强化教师的教育信息意识

教师的教育信息意识的增强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前提。前文中提到,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技术意识低下的直接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环境,而信息技术是包括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内的一整套技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包括软硬件环境,以鼓励教师大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让信息技术与教师的教育能力、学科教学相整合,并常规化。久之,教师就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采取由兴趣到能力,由熟练到创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操作练习,并积极寻求优化教学的措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

(二)开展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根据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实际情况,采取诸如让地方高校、教研所专家定期到中小学培训,采取远程指导获得领域专家培训等多渠道多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体系,使相关培训符合教师的教学需求与专业化发展需求,提高培训质量,使教师自觉成为教育技术的研究者和开拓者。

作者:杨继琼 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