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工匠精神读本教学理论及实践分析

工匠精神读本教学理论及实践分析

摘要:重视培养工匠精神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发展的重要契机,怎样在职业院校教育中培养人们的工匠精神,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结合成为职业院校教育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工匠精神读本》从实践改革角度入手,将6s管理理论、星级评价等要素进行重构,形成了具有职业院校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解决了原有职业院校教学的重难点问题,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文章在解读工匠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教育中的实践体现。

关键词:《工匠精神读本》;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实践

2016年3月5日,总理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可见,工匠精神的培养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制造业深化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革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2016年6月的时候编写并印发了《工匠精神读本》,《工匠精神读本》从三个层面解读了工匠精神对中国制造业、经济发展、个人意识觉醒等方面的深刻影响。结合《工匠精神读本》的精神内容,职业教育需要从校园文化建设、创业就业教育、专业教学、专业技能训练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的意义解读渗透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

1工匠精神内涵以及职业教育发展中对工匠精神的解读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理念,是从业人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具体是在一定人生观影响下发展形成的职业思维、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具体体现在尊师重道、爱岗敬业和求实创新三个方面。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在制造业发展、生活追求、社会风尚等方面都有体现。文章研究的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方面的现代价值主要是指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帮助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自我发展价值。

2《工匠精神读本》中工匠精神在技工学校教育中的培养途径

2.1通过良好校园文化的打造来弘扬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读本》中工匠精神强调要为社会发展建设培养更多技能型、社会应用型人才。为此,职业院校需要通过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来进一步提升学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将工匠精神中的职业精神要求融入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平面广告、新媒体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工匠精神领袖人物事迹,比如金牌女工薛莹、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等古今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并通过校园演讲、讨论活动的举办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体悟到工匠精神,并通过实际学习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自己积极向上的动力支持。

2.2在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中融入工匠精神

职业院校教育发展的任务是为社会发展建设培养生产管理和管理服务型人才,向学生渗透和传承工艺技术技能,从而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就业提供重要的支持。在工匠精神的引导下,职业院校实施创业就业教育的时候需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不断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职业创新意识,提升学生主动创新创业的意识。

2.3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工匠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有品质的、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对教育的要求也更高,即要求教育的个性化发展和实现。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发展也需要认识到这种变化,用更好的教育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在教育中实现质量和个性的统一。职业院校学生在工匠精神的指导下,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不能再局限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而是应该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渗透相应的专业知识,大胆创新,开拓全新的、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思路,提升所学知识的社会适应力和专业针对性。另外,职业院校教育课程教学要以职业发展和就业能力为基本导向,应该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因材施教,切实提高选修课的比例,并在专业课程教学的目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过程中渗透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2.4通过专业技能训练加强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体验

在校学习的期间,学生往往无法掌握能够支持其在未来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技能。为此,职业院校的技能课教学需要以学生的实际工作需要为出发点,在开展专业技能训练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同时在培养的过程中要凸显出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比如职业院校可以在原有课内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工厂实践教学、项目化教学、体验式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堂设计、“工学六融合”等,提升专业学习的社会适应性。

2.5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来进一步传递工匠精神

职业院校教育的开展需要着力打造一支由专业教师、企业高级工程师、行业专家等组合的专业教学团队,通过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升教师的总体实践教学能力,更好的实现对学生的一对一授课,以自己的行为和精神感染学生,以身作则,加强学生对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认识。

2.6通过校企合作进一步塑造工匠精神

第一,通过校企合作不断完善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模式。职业院校可以在学校建立和专业结合的创新创业基地。比如“菜鸟驿站”校园社区服务站。通过“互联网+”模式的应用提升物流发展效率。同时,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引进第三方“电子智慧城”众创空间,通过智慧社区、智慧城电商体验等结合培养创意实现类型的团队,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第二,以实训基地建设为基本平台,实现学岗直通。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要注重内部整合和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的软硬件建设,将校内生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训结合。第三,主动促进校企互动,为专业深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职业院校的教育发展需要创新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企业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各种设备的支持。

3结论

职业院校教育的发展核心是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实现对工匠精神的创新传递。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的传递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另一方面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渗透工匠精神,通过渗透性教育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职业意识,提升学生在未来社会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职业院校工匠精神教育通用教材《工匠精神读本》[J].中国出版,2016(19):73.

[2]工匠精神教育通用教材《工匠精神读本》[J].中国培训,2016(19):65.

作者:黄文荣 单位:广西玉林技师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